法聞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葯草喻品第五

妙法蓮華經》淺釋—葯草喻品第

主講:法聞法師(北京廣濟寺)

2010 年01 月26 日    北京茶緣茶城洮硯館

     這一品的大意是佛應上首弟子,大家熟悉的以摩訶迦葉為首的四位弟子所問,以三草二木將人乘、天乘二乘譬喻為大中小葯草;將上根、下根菩薩喻為大樹和小樹;將佛的平等智慧譬喻為一味之雨,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長短種種的草木,皆悉受這一味之雨而潤澤成長,如同佛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眾生

     《妙法蓮華經》就是以形象語言,以講故事形式,以譬喻比喻形象形式來開顯、來展示佛祖的第一義諦、大乘法、無上妙法。在前幾品中,我們說過佛法就是佛法不分大乘小乘也沒有什麼方便說究竟說,這些都是佛祖為了給眾生一個台階上,讓我們逐步地認識到佛的本意,認識到真正的佛法是什麼。給我們一個台階,什麼人天乘、大小乘羅漢聲聞菩薩乘,有三乘、甚至有五乘,這些都是給我們一個台階上,而在最後,上了台階到達了頂端以後,才認識到原來佛法就是佛法他不分大小乘不分方便說究竟說,這就是妙法蓮華經》要開示給我眾生的。

     因為是無上妙法佛祖就用他最平實最淺顯的講故事、打比喻的這種形式,用形象語言給我們開顯真正的佛法這一品——葯草喻品,顧名思義,以葯草譬喻人天乘,以樹譬喻菩薩乘,以雨譬喻真正的佛乘、佛法。這個比喻非常的形象,整篇經文說的很周詳,裡面有好幾個比喻。我們多讀幾遍,能讀三遍以上,你就會經文所說大意完全明了。

     下面我就大家一起,來認識幾個在這一品裡面所出現的法相,就是佛經獨有的語言也就是名詞解釋。這一品裡面第一段,佛的十種德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所有佛通用的十個名號,我們在前面幾品早就認識了,凡證得佛的果位都具備這十種德行。有時候我們把佛也稱為如來,稱如來的比較多,不懂這個詞他認為如來佛具體指的是某一尊佛,其實不是。如來是所有佛的通稱,所有佛的德號都可以稱如來。為什麼叫如來?如其所來,或者兩句話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或者用禪宗的話來解釋,如其本來,原本如此,靈性眾生福德智慧原本具備,不需要向外邊去求的,外邊求來的,不是自己的也不屬於自己,從外邊得來都不真實,原本真實的是本有的、本具的,最初的是真實的,這就是如來的意思。下面「應供」,是說佛證得福智慧圓滿,是人天老師,一切聖賢老師,就應當受到尊重和供養、奉侍。「正遍知」,就是如來智慧遍知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原理,從體、到相、到用,如來都是一一盡知。「明行足」,是佛德能的一種體現。「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十個德號。我們一般稱佛、世尊或者如來比較多,在有的經典里或者在有的詩人寫詩的時候,為了用詞上的需要,稱佛祖也會稱無上士天人師。

     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

     這就是如來出現於世,在世間要做的事,具體說就是讓眾生未度者令度。「度」在佛經裡面用的頻率很高,每一部經典裡面幾乎都能看到「度」這個字,最常用的詞大家都熟知的—「普度眾生」。這個度我們怎麼理解呢?一般通俗的解釋,通「渡」,最初的含義是船渡、渡口,乘船從此岸到彼岸,這也是一個形容詞。我們現在漢語加了「氵」,但在佛經裡面沒有「氵」,古漢語里有沒有「氵」是相通的,他的本意就是渡船的意思。佛經裡面引用度就是從煩惱此岸,通過法船,就是佛祖開示給我們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過佛法的船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解脫圓滿彼岸。完整一點說,應該是:從煩惱、缺憾,缺憾也是一種煩惱,但應該從煩惱裡面摘出來單講更好一些,從種種煩惱、缺失、遺憾的此岸度到解脫圓滿彼岸。度是這個意思,這是最通俗、最形象的一種說法比喻說法形象,但是表述的比較籠統、抽象,更具體一點說,度就是度化、轉化的意思。後來解經的祖師把度換了一個詞,用「轉」這個字,「度煩惱菩提」,最早是這樣,但後來就成了「轉煩惱菩提」,這是禪宗解經的影響,禪宗祖師解經最直接,就用「轉」了,其實「度」具體一點說就是「轉」的意思,有的祖師還用「化」,轉化,「化」不需要更多的時間過程,當下完成。把煩惱當下轉化為菩提,把生死當下轉化為涅槃,把苦當下轉化為樂生滅之苦轉化為涅槃之樂

     「未解者令解」,解什麼?解世間法、佛法意趣道理,從理論上明白。「未安者令安」,安,我們說理得才能心安,明白了道理才能夠安心,悟到一定程度,到達一定境界才能夠安。佛法講的安樂境界都是要在解理的基礎上,要理論來支撐境界佛法在具體的修持上分為兩大塊,首先是基礎佛理,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從基礎佛理再上升到無上妙法,佛理是常識知識,是可以學的;但是佛法在理的基礎要有所突破,要變為自己的、要悟,「理」可以學,「法」必須要悟,不悟就沒有法。佛法不是佛教也不佛學,是佛法,我們學佛想要要的,不是佛教的常識知識,佛怎麼拜,經怎麼念誦,那不是目的那是常識知識,不是我們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悟法」。在法華經裡面叫作解,解是學佛理。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要悟大法,悟到了妙法,就達到了涅槃境界涅槃生命存在的一種最高境界圓滿境界。「德無不圓,障無不寂」。什麼是業障,什麼業障來了,他都能夠知道,不一定說業障完全消了,業障不可能完全消了,因為無始以來我們都在造業,你要說把業完全消瞭然後再涅槃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把業完全消了,像凈土宗說的再往生也是不可能的。涅槃就是理透徹了以後,通過解,然後得理就心安心安就能夠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這種境界我們稱為涅槃境界涅槃就是像佛祖證得的正遍知、世間解一樣,凡事來了都能夠明了是怎麼回事他有自己的使命,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他自己都能夠明了,時時處處,於事事物物上都能夠得心應手。從消極的一方面說,所造的種種業障來的時候都明了,能明了就能夠化解;從積極的一方面來說,繼續反思完善,該做什麼怎麼做?該修什麼,怎麼修?點點滴滴,環環相扣,再也不會造新的業,新的遺憾就不會有了,這就是涅槃境界。「德無不圓,障無不寂」,德無不圓就是在一點一滴上,從細微都能發現很實際的修行契機而不是說全部都完成了萬事大吉了,可以高枕無憂、一勞永逸了,不是這樣的。佛祖成佛了,他還是繼續隨著他的願力做他該做的事,涅槃不是什麼都停止了,什麼都終結了,而是真正能夠把握好,用現在人的話說,事到面前就能夠明了,能夠判斷,把握價值觀,用最最徹悟者的價值觀來判別,什麼是福德,值得去做,什麼是業,要積極地去化解。障無不寂,不是說沒有障,而是說來了,能夠很有效地去化解、消除掉,這就是涅槃境界

     「今世後世,如實知之」,佛希望我們眾生像他一樣「如實知之」。「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身心兩方面有什麼自在、不安,輕說是自在,嚴重一點就是疾病疾患,也是不安,佛說都能夠通過有效的方法令得安,達到生命最高境界涅槃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不光是針對我們人,還有所有的眾生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

     我們上次說哪裡參悟《妙法蓮華經》,哪裡就是靈山分會場,佛祖當年初次說《妙法蓮華經》是在靈山會上,佛經裡面是耆闍崛山,那是梵語的音譯,我們漢語意譯過來就是靈鷲山,簡稱就是靈山。當時靈山會上的場面是千萬億眾生來聽,來開法華會。

     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而為說法,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

     「是諸眾生聞是法已,現世安隱」,這一生參悟「妙法蓮華經法」,就能夠得到安穩。「後生善處」,縱然不能當生成就,後生來生也能生到善處,聽聞妙法蓮華經法」就有這樣的利益好處這一生能成就固然是好,即使不能成就可得生善處。「以道受樂,亦得聞法」,來生還可以繼續聞法、修行

     既聞法已,離諸障礙,於諸法中,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一時悟不到妙法大法不要緊,逐漸地漸得入道。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葯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只要我們經常參學大乘就能夠得到大乘法,如雨露一般的清潤、滋潤,能夠得到大法的益處。一時悟不到究竟妙法不要緊,只要我們堅持聽聞熏修大法也能夠悟到。

     這個說法前幾品都說了佛祖說法就是苦口婆心,反覆地說,不厭其煩地說。因為當時講學的場面,聽眾是來來去去的,不是說大家都同一個鐘點來,同時散會,不是這樣,有的早到,有的晚到。所以佛祖說法有時候一個問題反覆地多次說,甚至每一個經典前面先大白話說一番,最後再來一個總結,這就是佛經裡面偈結語的出現,結語只是把前面的白話來一個重復。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其有眾生如來法,若持讀誦,如說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所以者何?唯有如來知此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雲何念、雲何思、雲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佛知是已,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這一段主要是講佛祖能夠應機說法,應機說法始終不離方向,就是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大乘妙法,始終是針對眾生煩惱相,大法應機,應機就是有針對性,用解脫相來轉化煩惱相。離相,通俗一點說就是出離相,我們先從基礎佛理來說,眾生因為處處系縛,所謂作繭自縛,自己為自己設套,往裡面鑽,沒有出離心。滅相,滅是寂滅,後面的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是解釋滅相的意思,滅相具體說就是究竟涅槃常寂滅相。涅槃常寂滅,就是我們剛才解釋的「德無不圓,障無不寂」,涅槃翻譯過來,玄奘法師翻譯就叫「寂滅」,有時候也翻譯成「圓寂」,圓,德無不圓,寂,障無不寂,障,煩惱的意思,煩惱無不寂。

     「觀眾生心欲而將護之」,就是有針對性,佛知道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煩惱系縛,於事於理上,德不能得其圓,障不能得其寂。佛就針對眾生的問題一一來說法,來護持、護佑眾生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隨宜說法」,就是有針對性地說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重宣此義」就是對前面白話文的總結重復,重溫前面所說大意

     第五品—葯草喻品,全文不是太長,我們把第二段再看一遍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葯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葯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葯草喻品,比喻說法如雨澤,佛說的是如來本懷、如來本意,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羅漢聲聞、緣覺、菩薩,甚至人乘、天乘現在漢語里都是「佛之法」,就是通往佛法的階梯、台階,在其他經典里,佛祖早期、中期的時候說的都是「佛之法」。像說《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涅槃經》這樣的大乘微妙法的時候,是佛最後總結性的,也是他最後,經過多年的說法,把環境、氣氛、氛圍已經熏修、培植的差不多了,把他最最微妙的法開顯於世、開顯於眾的時機應該到了,這個時候靈山會上宣說「妙法蓮華經法」,這個時候的法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跟前面方便意義上的佛之法有所區別,更上了一個台階,也就是以前所說法都是二乘三乘法羅漢聲聞菩薩乘,也說了那麼多年,聽聞熏修三乘法弟子也都到場了,都在靈山會上。

     這一靈山會上的妙法就是對以前多年來所說法的提升、升級,來一個總結和升華。反過來說,以前所說的種種法,都是這一靈山會上的妙法所做的前期准備工作是一個基礎,前面所說羅漢聲聞菩薩都是方便法,靈山會上的微妙才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妙法蓮華經》一再強調,不管哪一品都是強調升級、升華,會三歸一,原來佛法就是佛法,沒有什麼一乘二乘三乘,無上妙法就是不二法,哪有一乘二乘之別。不二法門在《妙法蓮華經》裡面雖然沒有出現,但是在《維摩經》裡面有提到不二法,真正的佛法就是不二法,真正意義上的佛法微妙之處在這兒。佛在靈山會上將不二法門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叫做開示佛經裡面常用的「開示」這個詞就是出自《妙法蓮華經》,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開顯明示。我們聽眾要與妙法相應的話,就要悟入佛之知見

     《妙法蓮華經》讀熟了以後,會覺得沒發現什麼高深的東西在里邊。我們一再強調《妙法蓮華經》,妙在什麼地方,妙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及,語言文字的表述太有限了,妙在語言文字之外。我們在前幾品裡面提到了,《妙法蓮華經》提升三乘乃至千萬億眾生知見,讓知見升級,轉變認識觀,提升認識力,到轉變眾生學法的境界,概括地說就是讓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提升眾生的氣度。《妙法蓮華經》妙就妙在他的言外之意,是讓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提升眾生氣度。只悟入佛之知見還不夠,這是通常來說,是佛開示了佛的知見,讓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除此外,還要有氣度,妙法大法的言外之意,就是提高知見、提升氣度。知見更多的是一種認識力、悟性,是無形的,氣度相對就比較具相了,就像我們說一個人的氣質一樣,人與人的區別差異在哪兒,都是眼睛耳朵鼻子,不是說眼睛耳朵鼻子有什麼大的差異,主要應該說是氣度不同,或者一般說是氣質不同,氣質是從表層、表面上來說,從實質上來說應該是氣度,氣度更實質一些,更內在一些。大乘妙法,妙就妙在言外之意:提高眾生知見、提升眾生氣度,這個也叫作法器。你信不信妙法,不是說妙法有沒有,可信不可信,而在於你有沒有這個氣度,就像這個器具、容器一樣,接受不了,你才否定他,你要肯定他,就說明你一定有這個氣量,能夠接受他,這就是氣度學大法,氣度的重要性。

     小根小器悟不了大法,悟不了妙法,得不到佛的真傳,這在後面幾品也講到五千弟子退席這個典故,也出現在《妙法蓮華經》里。為什麼佛說真正的妙法的時候他不聽了呢?他說佛祖怎麼一反常態,過去說了那麼多羅漢聲聞菩薩乘,現在怎麼又否定了呢?接受不了,中場退席,不聽了這就從反面很具體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氣度不夠的人很難得到大法。雖然他沒有全聽完,堅持下去,終歸還是與大法有緣,畢竟也親臨靈山會場,其實也得到了大法妙法的益處。所以佛說法如雨露,聽法者如草木也好,草也好,樹也好,大樹也好,小樹也好,一雲所降之雨各種草木花果都能夠得其潤澤,葯草喻品就是從這個角度來展示妙法與受眾的情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