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緣觀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靜定,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即離斷常,破諸執見,得定安隱,解慧開發,心生法喜,不念世間之事,乃至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中分別亦如是,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相。 因為修定會發出來宿世的善根,這一科裡面一共有五段。現在是第四段,因緣觀善根發相。這個修毗缽舍那裡面有因緣觀這樣的修行法,而這樣的修行法,還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觀察人的生命是因緣有的,不是大自在天、梵天王賜給的;也不是無因緣的。所以這里邊,它排出去兩種事情:一個是無因論,一個是惡因論。無因論就等於是自然而有的,這樣的理論是邪知邪見,是不對的。第二種是惡因論,惡因論說是,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是自在天給的,自在天創造的,或者是大梵天王創造的,那麼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佛教的理論是因緣論,緣起論。緣起論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的思想行為創造你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緣起論。或者是宿世多少生以前,曾經這樣學習過,曾經這樣修行過,修過這樣的毗缽舍那觀的,栽培了很有力量的善根。現在因為修止觀的關系,它現出來了,所以叫「因緣觀善根發相」。 這個發相是怎麼樣的情形呢?說「行者因修止觀故」,這個修行人,他因為修奢摩他的止,修毗缽舍那觀的緣故。「若得欲界未到地」,他修行得很好,他得到了欲界定了,進一步又得到未到地定。「身心靜定」,得到這樣的定了,雖然不是很高深的,但是他的身體各部分的生理,和他的內心都是很寂靜、很安定的,不是那麼容易衝動。「忽然覺悟心生」,在欲界定裡面,或者是未到地定裡面,這是很寂靜的。但是我們從前面正修行那一大段文我們看,這位修行人,並不全是修奢摩他的;他也是修觀的,觀就是毗缽舍那嘛!所以這個善根的發相,有可能是在修奢摩他的時候,心裡面把一切的煩惱都停下來,就是這毗缽舍那也停下來,心裡面明靜而住的時候,忽然間「覺悟心生」,那麼可能是這樣子發出來的。但是也可能是你在修習毗缽舍那的時候,你觀察一切法因緣生,觀察現前的一念心是因緣生的,或者一念不覺,有了貪瞋痴的煩惱,那麼你用這個毗缽舍那的智慧,觀察這個貪瞋痴也是因緣生的,就是畢竟空的、無我、無我所的。那麼正在這樣憶念的時候,「忽然覺悟心生」,這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這天台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裡面說,解釋這個三三昧的時候,他就說;先是由內心的寂靜,而後生起智慧。那生起智慧就是剛才說,觀一切法空的這種智慧。在智慧的運作的時候,忽然間發出無漏的智慧了,那就是得無生法忍了。若是這樣講,這無漏的智慧叫「大王」,這個智慧叫「大王」,前面奢摩他的止叫「大臣」,那麼這樣子稱呼。如果說是他先是修毗缽舍那的智慧,而後又修奢摩他的寂靜,在寂靜裡面忽然間生出來無漏的智慧了,這太陽出來了。這樣說呢,這個奢摩他的三昧叫「大王」,而那個智慧叫「大臣」。那麼智者大師這樣子來解釋這個修行人內心裡面定慧的變化,給他不同的名稱。而這個意思,在《大智度論》裡面有,但是智者大師這么一解釋就更分明了。 所以這個地方說得了欲界定,進一步得未到地定,在寂靜的心裡面,「忽然覺悟心生」,那麼這是其中的一種了。 這個「覺悟心生」,什麼叫「覺悟心生」呢?是「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這個「推尋」就是觀察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分析,也可以是思惟的意思。當然這是屬於正憶念的這個範圍內的。「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個時間把它分成三部分,在現在的過去,在現在的未來,總合起來就是三世了。但是這三世指什麼說的呢?就是「無明行等」說的,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這裡面說是三世,「無明、行」是過去的;簡單的說無明是屬於煩惱,行是業力,這個煩惱一動就有了業力,這兩種是屬於過去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現在世的果報,現在世的果。愛、取、有;「愛、取」是現在的煩惱,「有」是現在的業力。「生、老死」是未來的果報。這樣說就是有現在、有過去、有未來,分這么三世。 「諸因緣中,不見人我」,這個十二個等於是分成十二節,一節、一節的。這個眾生有天、有人、也有地獄、餓鬼、畜生,但是佛在人間說法,就用人作例子,把它詳細的分析出來,就是例出來十二節。如果把它綜合起來,也還就是惑業苦這三種。這十二因緣,是說明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情況。若是住過佛學院的,當然是會聽講過。或者沒有住過佛學院,在書本裡面也可能看到過,我不想詳細說明十二因緣,我簡單就是說:惑、業、苦。 這個「惑」,就是迷惑,不明白道理,也就是我們頭些日子講的「取相惑」,取相惑是最根本的。由於取相的關系,我們的分別心就展轉的變化,就會有種種的業力,由業力招感果報就是苦惱。這個苦當然包括六道輪迴都在內的。這個「業」包括福業、罪業、不動業;這個業力當然是很多很多,大概的分類就是這三種:一個福業、一個罪業、一個不動業。「福業」就是有利益人的動機,作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就是福業;或者是五戒、十善,這都算福業。這「罪業」就是有傷害人的動機,所作出來的傷害人的事情,這就是罪業了,這就是五逆十惡這一切的事情。這經論上佛、菩薩、歷代高僧都勸人受三歸五戒,但是勸人學習十善法的地方也不少的。譬如受五戒裡面,拿口業來說,說是不妄語。但是在十善裡面,它就分成四種了;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就分成四種了。若是一個人歡喜這樣學習十善法,我們注意自己的語言,我不要違犯這四種,我不說這四種語言。我感覺人與人之間若有…若把這個「不妄語」分成四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好得很多。所以這個福業,或者說五戒、十善。罪業,或者說五逆十惡。這個「不動業」就是靜坐了,當然這個靜坐不是屬於佛法的,是一般的靜坐法;他沒有發無上菩提心,他也沒有發出離心,他的意思或者為了身體健康,或者願意享天福、享受這個三昧樂。享受三昧樂這句話,也還有對於我們人的境界,就是所謂欲樂。享受欲樂的人,他放不下欲樂的話,這三昧樂也不能得到的;所以若是有心享受三昧樂,是要放下欲樂才可以。那麼這種人沒有發無上菩提心,沒有發出離心,他修學禪定,那麼就是不動業了。這不是屬於佛法的。 這三種業都是屬於「無明緣行」,屬於「行」的範圍內的。這種「行」當然也是不錯,假設成功了的話,或者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無色界天去,壽命很長,在那裡很清凈、很高尚。但是壽命盡了,也是要死掉的。這個福業、罪業、不動業,就是「無明緣行」這個「行」。 這惑業苦,這個取相惑的這個「惑」就是無明。但這「無明」這地方,應該說出兩種,就是發業的無明,還有潤業的無明。這個發業的無明,就是這一個業力的開始的時候,那個煩惱推動他成就了業力,或者是瞋心推動他造作了什麼什麼樣的惡業,或者是貪心推動他造作什麼什麼的罪業,當然貪心也好、瞋心也好,都是取相惑推動的,取相惑為根本而發動的。這個業力造好、造成了以後,或者再繼續造,那麼它還不能立刻得果報的,它還潛伏在你自己的心裡面。潛伏在心裡面,等到它要得果報的時候,還要有一個煩惱去幫助它一下,它才能得果報的,不然就不能得果報。在這個地方,怎麼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呢?這個地方也關乎到有修行的人的事情。 我們就說這個阿羅漢,阿羅漢他得到了聖道了,他無始劫來的業力還有很多沒有受果報,不過是,假設他得聖道之前,他造的罪業應該到地獄、餓鬼、畜生去受果報的,得初果以後,這種業力就停下來了,就不會墮落到三惡道去了。但是有的聖人,譬如說這個初果,他不到三惡道去,他還在人間、天上還要流轉生死的,二果也是,三果他到了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了。那麼這四果聖人,他也無始劫來,到三惡道的罪業沒有,在人間、天上的福業還是有的,因為無始劫來的業力太多了,那麼他死了以後,他怎麼不在三界裡面得果報了呢?就是,這個潤業的無明沒有了;雖然有那個業力,但這個潤業的無明沒有了,那個業力得不到這個因緣的支持,得不到這個潤業無明的幫助,它不發生作用,所以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前一念滅了,後一念不生,就入無余涅槃了。所以這個受生死果報這回事情,就是有發業無明,它還要有潤業無明,就從這個地方看出來,有潤業無明,看出來有這么一回事。我們凡夫,他就是有發業無明,也有潤業無明,我們沒有修行,到時候遇見什麼境界心就動了,你心一動,這個中陰身他去受果報的時候,他心是動的,有時候動貪心,也可能動瞋心,那這就是得果報了。 這經上說,這個人下地獄去,是這個人惡業作得太厲害了,臨死的時候,他自己感覺到熱得厲害,非常的熱,他心裡面就希望到一個涼快的地方去,一看那個地方有冰山,很涼快,他就跑到那兒去了,那個地方就是八寒地獄。就是你自己願意去的,你歡喜去的,那就是「潤業無明」,它幫助你去受果報。所以佛法的理論,完全要自己負責,這件事創造也是你自己,它的結果也是由你來享受,是不能怨天尤人的,佛法的理論是這么回事。 所以這叫「惑、業、苦」,這個「惑」總而言之說是「取相惑」,把它分開來說,或者是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是發業無明、潤業無明,就是這樣子。那麼發出來的「業」力有福業、有罪業、有不動業。「苦」,就是六道輪迴的果報。「惑、業、苦」。若是有了惑就有業,有業就有苦的果報。有了苦的果報,這個苦的果報和這個惑的關系,在唯識論上說得微細了一點,它說到這個煩惱都是由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都是這樣子,說得比較微細。所以有的人為什麼煩惱輕,有的人為什麼煩惱重。這個煩惱重也可以轉變為輕的,煩惱輕的也可以轉變為重的,就是按你自己怎麼樣活動,它就怎麼樣變現,它也不是固定的。因為不固定,所以我們若是努力修行,它就會有效,它就會有進步。如果固定下來,就沒有希望了,你不能轉變它了。 那麼這位修行人,他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在他的心裡面「覺悟心生」,他能「推尋三世」的因果,這個無明緣行這惑業苦的事情,在這么多的復雜的惑業苦的變化裡面,「不見人我,即離斷常」。 「不見人我」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人我」就是他執著一個常恆住、不變易的理性。你若看這印度的外道,他們講的理論。當然印度人也好,中國人也好,我們不注意這個哲學的事情,我們只是學一點生活的知識,維持生活發財,享受五欲,或者是倒楣的生活,就這樣過一輩子,什麼叫「我、不我」?這事我不懂。那麼這也談不到這個事情。可是印度的外道,他們是很有學問的人。我們通常佛教徒,說非佛教徒、其他的宗教就稱之為「外道」。但是印度的外道,你注意讀一讀這小乘經論,你會知道印度的外道,有些外道是很有學問的人,不是大老粗,不是一般的;很有學問的人,他有一大套理論的。所以這個唐太宗勸玄奘法師把中國的《老子》,《老子五千言》把它翻成印度話,看這是我們中國的哲學,請你們印度人也學習學習。最初玄奘法師不願意翻,就因為這種理論若和印度的外道的經書比較起來,還是很粗的,不願意翻。好像我在那裡看見的這個說法。就是他們有一大套理論的。 他們就是執著,在他們的思想裡面,宇宙萬物生滅的變化,其中有一個不生滅、不變化、常恆住的「我」,有這么一個「我」,你讀《楞伽經》的時候,《楞伽經》有這個說法的,也是這么說,有這個我的。我們昨天講的十六特勝,這非非想定,就是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滅掉了,就剩一個我,真常的我獨存,是這么回事。 那麼現在這個未到地定這個人,他在他心裡面,「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我沒有看見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沒有;只是惑、業、苦的變化,就是這樣子。若是得阿羅漢果,他入無余涅槃的時候,他前一念滅了,後一念不生,就是這么一個不可思議境界,就是只此而已,並不是有個「我」獨存,不是那麼回事,所以「不見人我」。 這個「不見人我」在《瑜伽師地論》裡面,《顯揚聖教論》,這唯識的理論和中觀的理論是不大一樣,但是也是主張是無我,說得很多。這《瑜伽師地論》裡面說這無我的道理的地方,有一段文和外道辯論,說了很多。而《大智度論》里也有多少個地方還是辨別這個無我的道理。不過我看那個意思,這龍樹菩薩在前,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是在後的。不過說是《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造的,如果是天上的彌勒菩薩造,那就沒有話說。如果說彌勒菩薩是人間的學者,是無著菩薩的老師,是無著菩薩的阿闍黎的話,那就在龍樹菩薩以後了。如果這樣講,我們把《大智度論》說「無我」的地方,和《瑜伽師地論》說「無我」的地方,把它排在一起去讀,他是學過《大智度論》的,可以看出來這一點的。是說了很多的。我們中國傳統的佛教學者對這「無我」的理論,當然我是孤陋寡聞,我讀這些註解,就是簡簡單單說幾句就完了。我們看了好像也懂了,又好像沒懂。如果你把這些講「無我」的地方,深入地的去看讀一下,那裡面有很多事情的。 說現在這個未到地定這個人,他「忽然覺悟心生」,忽然間就開智慧了,啊!人的生命就是十二因緣,惑、業、苦的變化,在這個生滅變化裡面並沒有一個真實性的、不變化的「我」可得的,所以「不見人我」。是這么講。 「即離斷常」,那麼他開了這樣的智慧,他就遠離了斷見和常見。說是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易的我,這就是常見了。現在「不見人我」,就沒有常見了。那麼一切法也沒有斷滅,因為有因緣可以生起,緣起法是相續不斷的,所以也沒有斷見。它有生滅變化,所以沒有常見。所以「即離斷常」。這個斷見和常見,這都是外道的邪知邪見,但是我們沒有覺悟聖道的人,也還是有這種思想的,不是常見、就是斷見。不過你若不注意,心裡面不明顯,這個常見和斷見,在自己的心裡面不現出來,若是你學習佛法的時候,你會碰到,你會接觸到。接觸到,你也可能會有常見、斷見;你也可能或者能降伏一下,輕一點。 「破諸執見」,這一位有修行的人,這位未到地定的修行人,他的大智慧開了,「破諸執見」,其他的一切的有見、無見、我見、我所見,這一切的惡執見、邪執見都破掉了。如果這是破除我見,那麼他就是得無生法忍了,他就是得須陀洹果了。「得定安隱,解慧開發」,他這個時候得到的這個定也更加安隱了,他的智慧也增長了,也開發出來了。「心生法喜」,這就是他又進步了,他的定慧又進步了,所以心裡面生歡喜心,在清凈的法上有了歡喜心了。「不念世間之事」,這時候他對世間的塵勞,色聲香味觸這些五欲的境界,這些戲論的境界,這些苦惱的境界,他心裡面不念,「不念世間之事」,他是在他那戒定慧的清凈界裡面明靜而住,沒有這些掉舉妄想的事情。 「乃至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中,分別亦如是」,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面開了智慧,從這十二緣起裡面覺悟了,得無生法忍了。那麼也有的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裡面,他不是以十二因緣作推尋的境界,他是觀察這五蘊,觀察這色受想行識,從這里開了大智慧,在這裡面知道也是緣起的,也是不常亦不斷的,及不見人我,破除諸見,得定安隱,解慧開發的。或者他是在十二處,內六根外六塵,十二處。或者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在這裡面推尋它是緣起的、是自性空的、是無我、無我所的,他開大智慧,得無生法忍了,所以「分別亦如是」,也和那十二因緣是一樣。 「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相」,這是這個修行人在因緣觀上的善根發出來的相貌,是這樣子。其實發出相貌,也就是他以前這樣學習過,他這樣修行過,所以他現在就這樣現出來了。 五、念佛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所有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不可思議;如是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作是念時,即發愛敬心生,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凈安隱,無諸惡相,從禪定起,身體輕利,自覺功德巍巍,人所愛敬,是為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五、念佛善根發相」,這是第五,念佛善根發相。其實這個就是按照那個五停心分這么五類的。「念佛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所有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不可思議,如是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作是念時,即發愛敬心生」。這是第五條,是念佛善根發相。這是又一個法門,前面是緣起法。這個地方是另一個法門,是念佛善根發相,就是這個修行人宿世他學習過,他修行過念佛法門。修行過這個法門他就栽培了這樣的善根了,現在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他就把這善根發出來了。 是怎麼樣發的呢?什麼樣子呢?「行者因修止觀故」,這還是這個為根本。「若得欲界未到地定的時候,身心空寂」,得到未到地定,這身是空了,不見有身的相貌,他的心也是特別寂靜的。「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就在這個身空心寂,身心空寂的境界裡面,忽然間發出來另一種功德,是什麼呢?「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十方三世諸佛,無量劫來所成就的功德。這個「功德」,這句話是總說的,底下是別說,是相好的不可思議功德,還有所謂的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的不可思議功德。或者說「功德相好」,這是說佛的福德,底下「十力、無畏…」是說佛的智德,或者這么解釋也可以。那麼憶念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功德。 那麼這個人,他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他並不是觀佛相好而得的;但是在這個定裡面,忽然間就能夠觀佛的相好不可思議功德,那這真是,你不能不說他是宿世修行過這個法門的了。所有「十力、無畏」,他也能夠通達佛的十力的這種功德,四無所畏的功德、十八不共法的功德、這三三昧的功德、八解脫等法的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的功德,還有無礙說法的功德,無障礙為一切眾生宣說真理,廣利一切眾生,這樣的利益眾生,利他的不可思議功德。這個裡面,這十力…,這都是名相,若每一個都講,可是不行的,太多了。我把這個「十力」講一講好了。 雲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 「十力」,佛的十種智慧,這是按照佛所成就的智慧之中的後得智,把它分開成為十種。第一種是「處非處智力」。這個「處」是什麼意思呢?或者我們明白點說,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叫「處」,不合理就叫「非處」。作善因就得善果,作惡因就得惡果,那麼這是合理的。說是作善因得惡果,作惡因得善果,那就是不合理。或者這個「處」當「處所」講,這個「處所」就是能容受的意思,能容受,有這么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在這里住,那麼就是容受的意思。容受,也就是容納、容許。說是作善得惡報,是不容許這樣子,這叫「非處」。作善得善報,這是可以容許的。這「處」、「非處」可以這么講。這個意思,就是六道眾生的善惡果報,它是有一個道理的,不是無因論、惡因論的道理,也是否定這件事的。這是「處非處智力」,就是佛是這樣子來宣揚這個道理的。 第二個是「自業智力」。這個六道眾生,他的果報有苦有樂,有高有下,有種種的差別,都是你自己的業力創造的,你自己的業力給你分別的,不是大自在天,也不是上帝給你的,不是。是你自己的業力創造的。 那麼這兩個智力,是說佛為眾生說法裡面,說這個增上生的法,用這兩種智慧為眾生說法,是屬於增上生這一類的。佛為眾生說法,雖然說是無量無邊,大概說就是兩類,一個「增上生」,一個「決定勝」;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大概的說就是這兩類,就是一個是「增上生」這一類,一個是「決定勝」這一類。這個「增上生」怎麼講呢?就是給你說的佛法,你若肯這樣作,使令你在人天裡面生活得更好一點,就是這樣子。說我今生在人間是這樣子,假設你肯努力修學佛說的道理,這五戒十善,那麼你可能會生天,比人間更好一點,或者是你更容易進步一點,更好一點,身體更健康一點,智慧更大一點,福報也更大一點,心情更快樂一點。不像今生,有的時候好,有的時候倒楣了,不會;更好一點,使令你更容易得解脫一點。這是增上生,就是在生死流轉裡面,你在人天的世界生活好一點,這是「增上生」。「決定勝」呢,就是三乘的聖道。三乘聖道怎麼叫「決定勝」呢?就是你若這樣修行的時候,你得了阿羅漢、辟支佛、成佛了,你永久的勝利了,不會再失敗的。「增上生」,說我在人間享福,到天上享福,但是有的時候又跑到地獄裡面去了,又失敗了,不是決定勝,不是最後的勝利,你可能還要垮台了的,所以不是決定勝。 那麼佛為一切眾生說的法門,當然佛的目的就是「決定勝」,希望一切眾生皆得無余涅槃,皆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希望你成佛。但是有的眾生不肯這樣修行,那麼只好叫你在人天裡面享享福吧!好過在三惡道嘛!所以只好分這么兩類。這十種智力,前兩個智力就是為眾生說「增上生」法門的智力。你要靠你自己努力,你可以得增上生的功德。這樣意思。 第三個是「靜慮解脫三昧智力」。這個「靜慮」就是色界四禪。這個名字,這經論上有的時候這樣說,有的時候那樣說,說的不是完全一致,但那意思就是得了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得了三三昧,得了八解脫,就是得了這么多的禪定;佛得了這么多的禪定的功德。當然這都是無漏的,而是究竟圓滿的佛境界的。那麼佛有這樣的智慧力量,就能夠深入的觀察一切眾生的內心世界。我們說淺白一點說有他心通,其實用他心通還不夠,就是佛能知道你的內心的世界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樣子,第四個「根勝劣智力」,就可以知道你這個眾生的善根,你宿世你的信進念定慧,你無貪、無瞋、無痴所作的善法,你栽培的善根是勝、是劣?是很有力量呢?是很微弱呢?那麼都知道了。由於有這個「靜慮解脫三昧」的智力,所以知道眾生根性的勝劣。 「種種勝解智力」,這個「勝解」是什麼呢?這個玄奘三藏翻個「勝解智力」,鳩摩羅什法師他就翻個「欲」。這翻個「欲」是什麼意思呢?「根勝劣智力」是過去;你過去栽培過善根沒有?你栽培的善根是很強有力呢?是很軟弱?就是「劣」,是指過去說。這個「勝解」是指現在;佛他不是用散亂心和眾生接觸的,都是在禪定裡面,當然我們看見佛還行住坐卧的,但是佛的心都是在禪定裡面的;那麼他也看出來你現在這個「欲」,這個「欲」不是別的意思,就是你現在這個人的興趣在什麼地方?說這個人他的興趣歡喜作醫生,他就對作醫生的這件事「勝解」,他有很豐富、很深刻的知識,強有力的知識,就叫作「勝解」。人是這樣子嘛!你對什麼事情有興趣,你就對什麼事情特別注意學習,那麼你對那件事,你就有勝解了。所以這個「勝解」,玄奘法師翻個「勝解」,羅什法師就翻個「欲」,他們是一回事,是這么意思。那麼佛也看你現在興趣所在,你有什麼知識,有什麼專長,你的心裡活動是歡喜在那一方面的。 「種種界智力」,這個「界」在這里說就是「因」,因就是種子,是指煩惱說的。這個「根勝劣智力」,這個「根」是指善根,是清凈的。「種種界智力」這個「界」是指染污的煩惱的種子。佛在那個甚深的三昧裡面那個清凈的智慧,看你這個人,你這個煩惱,你是那一個煩惱重?那一個煩惱輕?「種種界智力」都知道了。這個煩惱,這裡面也包含了業障。這個業障和善根,互相中間有問題,它有時候障道,是不是障道?或者是不障道。這人的煩惱,我們頭幾次也講過,煩惱和業力有點不同。什麼叫煩惱障?就是你要想修行的時候,這煩惱就來了,煩惱一來,你這個心沒有力量去修行了,就障礙你修行。如果雖然有煩惱,但修行的時候沒有煩惱;有煩惱而煩惱不障礙你,你就可以修行。那麼這個業力也是有相同的意思,你不修行的時候也沒有什麼事,我身體也四大調和、心情正常,等到要修行的時候這業障來了,來一場重病就不能修行;等到病好了又不發心修行了,這叫作「業障」。現在佛就是看一看你的種種界,你這個煩惱、你這個業障,它是不是「障」?誰沒有煩惱?誰沒有業障?都是有,但是有的人雖然有但是不障,這事情也是很妙。那麼這樣情形,佛的大智慧,就像醫生看病開方似的,應該怎麼樣開示你什麼法門,你應該怎麼樣修行,是這么意思。 「遍趣行智力」。遍趣行智力,這個「行」就是人的…也可以說是業;譬如說你靜坐修學禪定,這禪定也就是一種「行」,這是「不動行」或者「不動業」。那麼你歡喜持戒、歡喜造佛像、歡喜忍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都是「行」,都是一種功德行。本來這個行也應該包括五逆十惡這個罪業的行,福行、罪行、不動行也應該包括在內,但是前面「處非處智力」、「自業智力」,這是一切有漏業放在這兩個智力裡面了,所以這「遍趣行智力」就是三乘聖道之行;你修學小乘佛法也好,你學習大乘佛法也好,你所有這一切清凈的行。這「趣」字是什麼意思?「趣」就是向前進,向前進步就叫作「趣」,這就是由因而向果,這個「行」就是個「因」,這因有向果的能力,就叫作「趣」,所以叫作「趣行」。「遍趣行」呢?這「遍」就是一切的,你在佛法裡面修學的聖道,當然無量無邊的法門,也就無量無邊的行,遍趣行,是一切依據佛法修學的聖道之行,佛都通達;你若這樣修行,你會從那裡經過,後來結果怎麼樣?你若這么修行又是怎麼樣?無量無邊的法門它的因果的情況,佛都明白,而且知道你這個多業障的眾生這樣修行會怎麼樣?你這個少業障的修行又怎麼樣?佛都「遍趣行智」,這無障礙的智慧都是通達的。 「宿住隨念智力」,那這就是宿命通。佛能通達,你這個眾生前多少生你是造了多少罪,你是怎麼樣栽培善根,所有的事情都通達。 「死生智力」,死生智力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看現在的事情,又能看見未來的事情。說是這個眾生死掉了以後生到什麼地方去了?喔!他生到天上去了,喔!這個人死了,他到阿彌陀佛國去了,佛都是知道。那麼就是佛知道你這個眾生若是修行這個法門的話,如果不退轉的話,你將來到那個地方去了,佛也知道。雖然現在你還沒開始發心,佛已經知道了。 「漏盡智力」,漏盡智力就是你若入聖道,你若能夠得無生法忍了,你這個時候斷除去多少煩惱,佛都知道。你這個「漏」,你這個煩惱斷除去多少?所有的眾生,說這個修行他得初果了,那個人修行得初果了;初果與初果也不一樣的,他斷除去我見的煩惱也有多少的不同的,一直到由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乃至十地菩薩,它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的,叫「漏盡智力」。 那麼這後面的八種智力,就是佛為一切眾生說這「決定勝」的法門的智力,有這種智慧。而這十種智力,為什麼叫作「力」呢?就是不可屈服。就是佛這個智慧這樣觀察到了是這樣的,任何人你不能夠屈服他的,就是決定這樣就是這樣了。「十種智力」,這是按照佛的大悲心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智慧,把它分成這么十樣,就是度化一切眾生已經圓滿了。 這是說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面,身心空寂的境界裡面,忽然間憶念諸佛的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憶念諸佛的十力的功德不可思議。 雲何為四:一正等覺無畏,二漏永盡無畏,三說障法無畏,四說出道無畏。 這個「無畏」,就是四種無所畏懼。四種無所畏懼,第一種是佛在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佛自己說:「我是正等覺者」,就是佛具足了一切的智慧,具足了一切種智,通達覺悟一切法的真相了。沒有人說:「喔!這件事你還不明白」,沒有人敢說這句話。如果有人說這句話,佛也無所畏懼。 「我是諸漏盡者」,佛自己說:「我是一切煩惱完全都滅盡了」,心裡面是究竟的清凈了,不像阿羅漢還有餘習,菩薩也不能和佛比,唯有佛是一切都漏盡了,究竟清凈了。沒有人說是:「你這個人還有煩惱,你這個煩惱還沒去掉」,沒有人敢說這句話的。這是佛在世的時候,佛曾經訶斥提婆達多尊者,訶斥他。有的時候對羅睺羅似乎是照顧了一點。 就是律上,出家人,這些大比丘住的房間,總是先分配好房間給上座住,是論你的戒次這樣分配房間。那麼羅睺羅是個沙彌,他也佔一個房間,但是有比丘來了,你就得讓出去。讓出去嘛,羅睺羅沒有地方住,就跑到什麼地方去呢?跑到佛的廁所去了,在那裡住一宿。這時候佛在入定,就知道有問題;說是這個天要下大雨,這個地里頭有個大蛇要出來,這個大蛇出來了,這個水大了,這個蛇的洞灌水了是怎麼的,這個大蛇出來也是要到佛的這個廁所來的。羅睺羅在廁所里危險啊!如果我若不照顧的話,這個釋種姓會有問題,釋種姓會起來反對,會怎麼怎麼的。所以佛就預先,就是這個大雨要下還沒下,佛就把羅睺羅叫到他自己的房間住一宿,有這個事情。 有這個事情呢,說是人家又譏嫌了:「啊!你佛是斷了煩惱了,你對羅睺羅就特別愛護,你對提婆達多就特別的訶斥他,你不是還有煩惱嗎?」就是有人這樣譏嫌。佛說:「不是,這是各有各的原因,並不是煩惱。」就像剛才說,羅睺羅如果不照顧,釋種姓很多人起來會毀謗三寶,那麼不是斷善根了?對這個提婆達多,提婆達多的性格,他要作惡業,應該要訶斥他的,這不是煩惱的事情。所以這是「我是諸漏盡者」。 「我為弟子說諸障法」,這個想要修行修學聖道,有些事情你不能作,你若作這些染污的事情,就障礙你自己的修行不能成就的。若有人說:「這件事作了不能為障」,這地方也有個原因的,什麼原因?譬如說這個在家人也能得初果,也能得二果,再努力也可以得三果,那麼就有人說了:「這個夫妻,這個淫慾不障道,因為在家人他有太太,他有能得初果嘛!」佛說:「他在家人,他是有夫妻,他得初果,這個事情他一定是很輕微,他的欲心不重。但是你出家人,你若去這樣子,你就不行,你就不可以。你若這樣子,你就不能得初果,因為你犯戒了就有罪。但是在家人,你若受了五戒,你若犯了邪淫戒,那也不行,你也不能得初果,也是不能的。」它就是有這么一個分際,有這么一個界限,你超越這個界限就不行。那麼這是「說諸障法」。 「說出離道」,說出離道,譬如你這樣修學戒定慧,你就能夠出離生死,得大解脫,得涅槃的,就能得涅槃。有人說:「不,我這么修行,不能出離。」佛無所畏懼。所以這叫作「四種無所畏」,無所畏懼。其實這裡面事情也很多的,我說不那麼多了。 「所有十力、無畏」,「不共」就是十八不共法,十八種不共法,就是超越了阿羅漢一切菩薩的境界,唯獨佛有這種功德。「三昧」就指三三昧說的,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這「無作三昧」,鳩摩羅什法師翻個「無作」,玄奘法師翻個「無願」,意思也是一樣。「解脫」就是八解脫,「等法」。 「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這「神通」包括六種神通。「變化」就是神通包括一切變化,或者另外有十四變化。「無礙說法」,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無障礙的,佛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能夠契理而又能契機,所以叫「無礙說法」,這個凡夫不行的,這個阿羅漢也是很好,但是還不如佛。 「廣利眾生不可思議」,這個得未到地定的這位修行人,在他的清凈心裡面,他憶念諸佛的功德,那麼這就是念佛的善根發相。這個「念佛善根發相」,我們現時代的念佛,多數是「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名號,自己能夠攝心不亂,專心念佛的名號念佛;我們若說「念佛」,就是說這樣念佛。而實在這念佛法門,在經論上說的那樣念佛法門,是指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可思議功德,念佛的十力,念佛的四無所畏,念佛的十八不共法,念佛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念佛的這些功德,這叫作「念佛法門」。所以這念佛的善根發相就指這些,在他的未到地定寂靜心裡面,就是等於念佛的功德了,這樣子,這叫「念佛的善根發相」。 「作是念時,即發愛敬心生」,這個修行人,他在心裡面這樣子念的時候,他對於佛這個愛敬心就生起來了,因為,這就是佛有這么多的無量無邊的道德,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是特別的發出來恭敬心,就是尊重他的道德,這恭敬心就生出來了。我們凡夫對於聖人的恭敬心也會有,我們多少相信佛法,佛法裡面說的聖人我們有多少恭敬心,但是這個恭敬心也不是太強。 要到什麼時候,那個恭敬心才是特別的比較開始好一點呢?要初果聖人以上。因為初果聖人,在他的清凈心裡面,他那個正念一提起來的時候,他有聖人的境界,他那無我的智慧一現前的時候,也見到那個我空的真理了,這是聖人一部分的功德他見到了,他心裡面正憶念,「啊!佛菩薩這廣大無邊的功德。」他的恭敬心就生起來。我們凡夫,聖人的功德我們一點也沒有,也沒有成就,我們只是在文字上分別「佛有這個功德,佛有那個功德」,只是憶念功德的名稱,憶念功德的名字生一點恭敬心,這個恭敬心不能和初果聖人對佛的恭敬心相比,不能比的。 所以這個地方說「即發愛敬心生」,看這個文的意思,這個人就是得無生法忍了,所以他對於佛的境界,發出特別誠懇的愛敬心。 「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凈安隱,無諸惡相」,那麼這個修行人,他這樣念佛的功德,愛敬心一生出來,他的三昧也開發,又進步了。他身心上也特別快樂,這輕安樂也增長了,他這個清凈心也增長了,特別安隱。「無諸惡相」,這個凡夫的惡相除掉了很多,所以「無諸惡相」,這些五蓋,這都是惡相,其他的這些微細的執著也都是惡相,「無諸惡相」。 「從禪定起」,從禪定裡面出來。「身體輕利」,這個身體不濁不重,身體很輕、很靈利。「自覺功德巍巍」,他自己也就感覺到這功德很高大。「人所愛敬」,其他的人看見他呢,也對他生歡喜心。「是為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復次,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身心澄凈,或發無常、苦、空、無我、不凈、世間可厭、食不凈相、死離盡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諸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發相,是中應廣分別。故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前面是約這個五停心,分這么五類善根發相。這底下又說出來其餘的,還有不同的善根發相。 「復次」,這個修行人「因修止觀故」,他「若得身心澄凈」,就是得到欲界定,又得到未到地定,他身心很清凈。或者呢,他不但是前五種善根發出來,這也是不一定,有的時候發出一、兩種,也可能發出來五種,這是也不一定的。那麼這個人或者發出來這「無常、苦、空」這個地方,這個就是在《大智度論》上看呢,這就是「十想」。說是「十想」也可以,或者說「十念」也可以。不過其中,這裡面有個「空」,「發無常、苦、空」有個「空」字,在那個《大智度論》那個「十想」上面沒有這個「空」字。下面那個「死離盡想」應該有個「斷」,在那「十想」裡面有一個「斷」,這裡面沒有「斷」,加一個「空」,就是這點和《智度論》有點不同。底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這個是「六念法門」。 就是這個得未到地定這個人,在定裡面他能發出來這樣的智慧。「十想」這個「想」實在也就是智慧,他有這個「無常」的智慧、「苦」的智慧、「空」、「無我」的智慧、「不凈」的智慧。這個「不凈」就是觀身不凈。這個「世間可厭」,這個世間不是一個可愛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不可愛的,叫「世間可厭」。 這「世間可厭」這句話,這個凡夫的世界就是好好壞壞的這樣子。這個增劫的時候,凡夫的世界分兩個時期,一個是「增」,一個是「減」。這個「減」就是人的道德漸漸的向下減、不道德,由道德向不道德那方面去,這個大方向來說,那麼就是叫作「減」。這個「增」,由不道德向道德那方面去,那叫作「增」。「增劫」的時候,人的壽命、福報越來越大,品德越來越好。這個「減劫」就是人的壽命漸漸少,福報也漸漸小,這個道德、品德漸漸的壞,這是大方向這么說。尤其這個減劫的時候,世界上多災多難,有戰爭的災難、有傳染病的災難、有飢饉,世界上天旱,這個糧食不夠吃,很多人餓死了,這樣的世界當然是可厭,不可愛的地方。就算是增劫的時候,人的品德好一點,但是所有的這些貪瞋痴的煩惱還都在那裡,就是遇見好因緣,人就向上,遇見壞因緣人就向下,眾生沒有固定性了,就是這樣,這就是流轉的意思。若到聖人的世界呢,「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他們都斷煩惱,究竟的和平了,所以那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了,所以世間是可厭。 「食不凈相」,這個世間上的人,這個食都是不清凈的。這個「不清凈」怎麼樣說法呢?我們若是看比丘律,看出家人的戒律,這樣的道理會容易明白一點。怎麼叫作「不清凈」?譬如說,這個人是作土匪的,他作土匪,他賺了很多錢,他偷到了很多錢,他用這個錢來供養三寶,來給你作用途,作生活的所須,這就是「不清凈」,這個飲食就不清凈,食就不清凈。如果說這個人他是一個很守本分、有道德的人,用他合法的生活方式賺來的錢來供養三寶,那麼這樣的為我們出家人作生活所須的一切,這叫作清凈。說「食不凈相」,當然這是一種解釋,其他的解釋,我們觀察吃的這個湯,吃的這個飯,我們說廚房作菜的人怎麼怎麼的,是不清凈,我們這樣想,當然這也可以解釋。 這在優波鞠多尊者,有一個大比丘跟他來學禪。他一入定一看,喔!這個比丘貪著飲食,對這個飲食特別講究的。因為他愛著這個飲食,使令他不能夠成道。我們人的境界,要去調查一下,或者問問你自己坦白坦白,可能知道你的消息。這個優波鞠多尊者是大阿羅漢有神通,他就入定一看,就把你完全看明白了。那麼這一天優波鞠多尊者說:「你到這兒來跟我學禪,我明天請你吃飯。」這個比丘對這件事很注意的,他聽見這句話,心裡很歡喜。那麼優波鞠多尊者作了乳糜,大概「乳糜」我看這意思,就是這個飯裡面加牛奶的意思,叫「乳糜」。就放在這個比丘前面,另外又放一個空碗,放在那裡。這個比丘,他這個脾胃好,所以一看見飯來了心裡非常歡喜,就想吃,但是又很熱,又不能吃,他就用口吹,吹那個飯叫它涼。優波鞠多尊者說:「你為什麼要吹呢?」說是:「這個飯太熱不能吃呀!」那麼優波鞠多尊者說:「你心裡面那個熱若涼了,問題就解決了。」這個比丘忽然間有點感覺到慚愧。這個時候尊者就告訴他:「你現在吃,你吃一口,不要咽下去,就吐在這個空碗里頭。」當然他就聽著他這樣作,吃一口就往空碗里吐,吐完了。優波鞠多尊者說:「你把這個吐的再吃下去。」那麼這個比丘說:「已經吐出來怎麼能吃?那已經不乾淨了,我不能吃。」那麼優波鞠多尊者就從這里開示他,就說:「你出家這么久了,你沒得聖道,你的業障就是在這里,你從這么以後不要再貪著飲食。」那麼他就跟他學禪,就得阿羅漢果了。所以這是,人不是聖人,總是有一些地方有點不對勁。 那麼這個地方,說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樣修行,修這個觀法,可以得初果須陀洹了。得了初果須陀洹以後呢,他還有欲心,就用這個不凈觀,世間可厭、食不凈想、死想,用這個修行方法來離欲,就是初果修行這個方法就可以進步到二果、到三果了。得到三果以後呢,就修這個離想、盡想,用這個法門來斷除去剩下的煩惱,就可以得阿羅漢果了。所以這樣說,這個「無常、苦、空、無我」這是見道位;不凈、世間可厭、食不凈想、死想是修道位;底下這個離想、盡想,應該加個「斷想」,這是到無學道的時候,就是得阿羅漢果以後的境界了。 這是初果修這個無常觀、苦觀、空觀、無我觀,得初果。得初果以後就修這個不凈觀、世間可厭、食不凈想、死想,這樣就得三果了。得三果以後再修這個斷想、離想、盡想,就得涅槃,所以是見道、修道、無學道,修這個「十想」可以能這樣成就的。 問:這有幾個問題。「修念佛定中行者的神識脫離身體飄游空中,神識動念欲至何處即至何處,但一方面神識尚在念佛,請法師解說此種修定方法之利害得失。」 答:這個方法不好!不要這樣子。因為你若是神識離開了身體在空中飄游,這裡面有幾方面有問題。你身識不在了,你這個身體在這里也並不是死屍,不是死屍但它也沒什麼作用;沒作用,你這個地方有什麼問題的時候你不能處理。 我說這個滅盡定的問題。這得滅盡定的人,他要入滅盡定的時候,他要預先防範幾項事;就是入了滅盡定以後老鼠不要來咬我,水不能漂我,火不能燒我,所有傷害我的事情都不能傷害;先要這樣祝願然後才能入定的。你若不這樣祝願,你入了滅盡定以後,你在房子里住,老鼠到處都有,那麼就會咬你;有時候大火來了,把房子燒了,這個身體也燒了。如果你若祝願呢,老鼠不能咬;有時候有大火,而這個入滅盡定的人身體不會被燒;任何的傷害都不能傷害他。你要預先祝願的。 如果你念佛,你說你這個心走了跑到虛空去了,你這個身體在這里隨時有問題你不能處理,因為你也不是有甚深的禪定,這個定不能保護你。 第二,你這個神識跑到…(其實就是妄想),跑到虛空里;虛空里很多的鬼神邪魔妖怪,多得很,如果你遇見了他,他傷害你,你有什麼辦法?所以不應該這樣子做。 你還就是保護這個身體,在這里一心念佛;不要動,不要離開這個身體。 問:這又一個「那種食物對身體於修打坐禪定有幫助? 答:這是不一定的事情。人與人都不一樣的,不能說你合適,我也合適,不是那麼回事。就是你自己要試驗,你自己要注意,就會知道了。 問:「在定中,外面的聲音是否聽到?」你問這個問題。 答:本來應該說,這前五識不動了,就是入定了。這入定與出定有什麼分別?前五識不動就是入定了,前五識若動就是出定了。但是我看那《成實論》上說,(不要說欲界定、未到地定),就是到了初禪的時候,還能聽見聲音,二禪已上不聽見聲音了。你說在定中外面的聲音是不是聽到?那麼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是聽見聲音的,雖然入定了,外面的聲音還是能聽到,但是心不亂;你若亂,那就是沒有定。 念佛、法、僧、戒、舍、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諸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發相,是中應廣分別。故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現在的文是說這個修行人善根的發相。善根的發相是分兩段文說明的,第一大段是約五停心,分五類善根發相。後邊這段就把其餘的善根又說明了一下。昨天說過了的是「十想」,也可以說是「十念」。現在剛才念的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是「六念」。下面「念處、正勤」是三十七道品。 這個「六念」一開始的是說「念佛」。昨天說過,我們現在的佛教通行的念佛法門,多數是「念佛名號」。當然這也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不過在古代,它是注重念佛的功德名為「念佛」,也可以說是「實相念佛」也在內。這個就說到這里。 「法」,是「念法」,這個念法,可能在我們的佛教裡面,不大常講怎麼叫作「念法」?所以現在我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一點。「念法」,這在《大智度論》裡面有說到,可是在玄奘法師翻譯的《法蘊足論》裡面也同樣有說到,它就是例出來這么七條。這個比丘,這個出家人在阿蘭若處住,如果有什麼問題的時候,應該這樣念。在這個經論上說這個「六念」的法門,是因為在阿蘭若處住的比丘,這個時候心裡面有點恐怖,有點害怕。那麼害怕的時候怎麼辦呢?佛就說:「你念這個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就不怕了,這個心就會安下來。」這個六念法門的緣起是這樣子。 那麼這個「法」怎麼樣念法呢?我們一般說「佛法」,但是什麼是「佛法」呢?就是教、行、理,分這么三部分,教法、行法、理法。這個天台智者大師他這樣為全部的佛法分類,就是教、行、理。全部的佛法就是這么三類。但是到後來,到唐朝玄奘法師的大弟子,窺基法師他又添個「果」字。就是教、理、行、果,他這樣分。那麼智者大師的意思,這個「果」就是含攝在「理」裡面了。但是《俱舍論》上它只說兩種,就是「教」和「證」,(證道的「證」,言字邊的「證」,教、證)。我們現在呢!還就說是「教、行、理」,分這么三類,教、行、理。現在說這個「念法」,在《法蘊足論》裡面說的,也是說是佛說的,分這么七條來念這個法。我們靜坐的時候,修止觀其實也就是「念法」。但是現在佛所開示的「念法」,比較全面了一點。 第一條是「善說」。佛的正法是佛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功了、覺悟了,然後把它善巧的宣說出來,說得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的,那麼叫作「善說」。那麼這樣的解釋就不是憑虛妄分別去講說的,是他真實證悟了以後他有清凈微妙的智慧,他按照聞法人的程度,用語言文字把它表達出來,所以叫「善說」。這樣這個「善說」正好就是「教法」,是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了。 第二條是「現見」。這個「現見」是什麼呢?就是佛說的這個正法,你若肯努力的學習、修行,你現生就可以見道、就可以證悟了,不是一定要等到來生的,所以叫作「現見」,有這么一句話。 第三條是「無熱」。無熱,「熱」是熱惱,就是煩惱。見到這樣的正法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沒有苦惱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你見到這個真理的時候,所有的貪瞋痴的煩惱,六道輪迴生死的問題都消除了;使令你清涼、安隱、自在、解脫,所以叫作「無熱」。 「應時」,這個「應時」也有的地方翻個「不時」,玄奘法師翻個「應時」。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學習佛法,你修行佛的正法,你隨時都可以修行都可以契入的,並不受時間的限制的。不是說這個時候不可以靜坐,那個時候你不可以去拜佛,沒有這種限制的。 「引導」。這個「引導」怎麼講呢?這個就是指行法,教、行、理這個行法,這個三十七道品這就是個行法。你按照佛說的正法去修行,他能引導你通達佛的正法。佛在經裡面說的這個聖人的那種清凈的、高尚的、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能夠明了都算很不容易了,說是要我們修行,有那種可能會成功的嗎?所以佛說「引導」,你按照這個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你按照這個四念處去修行,它有能力引導你通達,有這個通達的能力的。像一個人身體很軟弱,那麼他去跟那個懂得拳術的人練功夫,漸漸的身體健康了,這一個手就可以拿五百斤。那麼最初這軟弱的人說:「我現在拿二十斤都很辛苦,拿五百斤,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不斷的運動、不斷的鍛煉,這個身體的健康逐漸的進步,喔!就成功了。說我們人的身體,這心力,這虛妄分別的境界,似乎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但是佛說「引導」,這個教法你不斷地學習和修行,能夠引導你通達的,你應該相信,有這個意味。 「近觀」,「近觀」這個「近」字,遠近,就是距離得不遠,很近。但是這個字在這里,它也有進步的「進」的意思,不斷的努力你就不斷的進步,你就繼續和聖人的境界距離越來越近。所以這「近觀」,這個「觀」或者說是你所修的奢摩他、毗缽舍那,你不斷的修、修、修,就是越來越和聖人的那個清凈的境界越接近,你就得到阿羅漢果了;或者大乘佛法裡面說,你也就可以成佛了。那麼這樣解釋呢,這個「近觀」是由見道而後的修道,到無學道。這個「引導」是由凡位入聖位,就是入到見道。見道以後的修行的行法,就是近觀了。這樣解釋,就是這個引導和近觀有這樣不同的地方。 「智者內證」。佛說的這個正法,是有教、有行、有理,是一切智者;這個「智者」是什麼呢?是誰呢?就是佛和佛的這些聖弟子,已經成功的、得到聖道的弟子,是這些人都稱之為「智者」。是他們已經修行成功了,在他們的內心裡面已經證實了的,不是說說而已的,有實效的。你若肯這樣努力,你也一樣的會成功的,所以叫作「智者內證」。 這一共是分這么七條,在《法蘊足論》(t26.492c)上也說是佛說的,告訴我們這樣念法。在這個《大智度論》解釋這個「念法」的地方,說出來一段事情,說這個閻浮阿羅漢,這個阿羅漢他的名字叫「閻浮」。他得阿羅漢果以後,他說出了四句話。這個閻浮阿羅漢他說:「我昔作外道,五十有餘年,但食干牛屎,裸形卧棘上」(t25.221c),說我以前是個外道,不是佛教徒。作外道作了多久呢?作了五十多年了,可見這個阿羅漢年紀也不小了。那麼他在五十多年,怎麼樣用功?怎麼樣修行呢?「但食」這個「干牛屎」,「裸形」、不穿衣服,卧在那個「棘」上面,那個有刺的木頭上面去,修那種苦行,修那苦行。修了五十多年,無有少法可得,一點成就也沒有,只是自己苦惱。現在出了家,見佛聞法三個月,「所作事辦」,我應該作的事情都作好了,就得阿羅漢果了。那麼這個阿羅漢,他出家三個月得阿羅漢果。作外道作了五十多年就只是苦惱,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那麼這個意思就是佛法是現見的,是智者內證的,的確是無熱、引導、近觀、智者內證,的確是這樣子。那麼這個念法,佛告訴我們這樣念法,若是能這樣憶念,能這樣觀念,能這樣的正憶念,那麼我們修行的信心也就會提起來,這個勇猛心也會生起來,也就不會懈怠了。 念佛、念法、念僧。這個「念僧」這里說這個「僧」當然是指聖人說的,聖僧說的,不是凡夫僧。這個「僧」當然有凡夫僧,也有聖僧。這個「念僧」這個「僧」是指聖僧說的。我們一般說歸依三寶,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僧這個「僧」是什麼僧?嚴格的說也是聖僧,不是凡夫僧,是指聖僧說。這個歸依僧,我們通常說歸依三寶;佛寶,這當然是最圓滿的清凈的聖境。法寶,當然也是大般涅槃,也是聖境。這僧寶,說是「寶」,要稱之為「寶」,當然指聖僧說的,不是指凡夫僧說的。 我也聽人說過,有些在家居士,最初對佛法有一點信心,對出家人也有恭敬心,所以就發心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了。但是過了多少年以後,他對人宣布說:「我歸依佛、我歸依法,我不歸依僧。」我聽見了這個話,我有兩個想法;一個想法呢,我們出家人被人這樣子說,我們應該發慚愧心,這是我的想法。第二個想法;這個居士他懈怠,他有沒有修行不說,他沒有學習佛法。因為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個「僧」是聖僧,你怎麼可以說「我不歸依僧」?你什麼理由不歸依僧?說是這個聖僧,當然是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這些大阿羅漢,乃至初果聖人都是僧啊!連這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這都是僧啊!是大乘的僧寶,你怎麼可以說「我不歸依僧」?說這些聖僧你都瞧不起了?你不歸依啊?所以這個地方,就是這個居士,他對佛法的認識不夠,所以說出來這種外行的話:「我不歸依僧」。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說這個六念法門,這個「念僧」當然是指聖僧說。可是我又回頭來一想,說是歸依佛寶、歸依法寶、歸依僧寶;我不歸依僧。這個問題還應該再想一想。說是所有的出家人,也不是生來就是出家人,他原來都是在家人,都是相信了佛法,然後才出家作僧人的。作僧人,那一個人他是見了佛?尤其是現時代、末法時代,他見了佛,他見了真實是明明白白的見到舍利弗尊者了,說是他見到文殊菩薩,聽他說法有了信心的;我看這樣的人可能沒有,就是有也很少,也還靠不住。多數也還是這四大,地水火風造的廟,我們就姑妄言之,是說這個出家人是凡夫,他在這里住持這個廟,他供的佛像是這樣的佛像,也是這樣的白紙黑字的書,那麼這個凡夫僧在這里住持佛教,他就在這樣的佛法僧上面受到了感動,他有信心的。說:「我不歸依你這凡夫僧,我歸依聖僧」,是對的;但是你的信心還是由這個境界上引生出來的、引發的,不能與凡夫僧完全沒有關系,還是不能的。所以嚴格的說,歸依三寶,這僧寶裡面是聖僧,但是與凡夫僧還是有關系的。 這裡面說念佛、念法、念僧,是念的聖僧。這個「聖僧」怎麼念法呢?就從這個須陀洹開始,須陀洹向、須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那麼四向、四果,這都是聖人。但是這個須陀洹向這個地方,還有一點問題。當然經論上說得很明白,四向、四果都是聖人,他用這個「聖」字來表示這個四向、四果,當然這個分際是很明白的了。就是須陀洹向也是聖人,不是凡夫。但是有的地方呢,在四向之前,這個暖、頂、忍、世第一,他還不是聖人,但是說他是須陀洹向;這樣說,這個地方就有點出入的。不過這個不管它了。是念這個聖僧的時候,怎麼念呢?就念他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有這五分法身的無漏的功德。這個僧,這個比丘、比丘尼,或者這個沙彌、沙彌尼,他心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所以稱之為寶。這個阿蘭若處的比丘,他就這樣憶念。 「念戒」,念佛、念法、念僧,還念戒。「念戒」是這個阿蘭若的比丘他自己在憶念,因為他害怕了,這佛告訴你要念自己的戒,說:「我從出家以來,我持戒清凈,重戒、輕戒都清凈的,就是有的地方不清凈,我也懺悔清凈了。有清凈戒的功德,我不害怕,我就死了的話,我也不會到三惡道去。」所以就是這樣念這個戒。 還「念舍」。「念舍」就是這個比丘,他也能夠舍,他的衣食住的盈餘,他也可以去幫助他人,也有這種功德。 「念天」,念天是說六欲天,欲界的六天。欲界的六天有什麼功德他生到天上去了呢?他是有幾種功德的。這個比丘他念天,是「天」原來在人間的時候,他有這五種功德,所以他在人間死了以後就生到天上去了,信、聞、戒、舍、慧,就是這樣。他對於佛法僧有信心,他又能聽聞佛法,對於佛法的道理也很純熟的,這叫作「聞」。他又能受持三歸五戒,他也多少有點布施的功德,他還有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呢?知道無常、無我的道理,苦集滅道的道理,他能夠深深的信受,那麼這就是「慧」。他具足了這五種功德,所以他生到天上去了;我現在也有這五種功德,我若死了,我也可以生天的,所以不怕,不怕死。在阿蘭若處住,有什麼問題的時候、恐怖的時候不怕!自己給自己強力起來,強硬起來。 那麼,這就是六念。底下是「念處、正勤」,這是三十七道品。 這個三十七道品,在佛法裡面說,在我們出家人來說,這倒是很重要的佛法。就是應該是出了家以後學了戒,學了戒以後就應該學這個三十七道品的,就是應該學,學了以後就應該修行的呀!我現在也想把它簡單介紹一下。 這一共是七段,「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這是七科。第一科就是「念處」,「念處」就是四念處。這個「處」就是所緣念的境界,所念的境界,這個所念的境界一共是有四樣。這鳩摩羅什法師他翻譯的翻個「處」,「四念處」。玄奘法師翻的是「四念住」,行住坐卧的「住」,翻的字是不一樣。玄奘法師翻的這個意思,這個「念住」,這個「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因為這個「念」,把這個法門都能憶念明記不忘,安住在這個境界上,然後用智慧來觀察。如果你沒有這個念的話,這個境界不現前,那麼智慧觀察什麼呢?所以一定要有「念」,可是其中主要的,要發生作用的又是智慧。所以,以智慧為主,但是又要有「念」的幫助,所以「念」和「慧」是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那麼這個智慧是什麼呢?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無常、無我、不凈這就是智慧,用這樣的智慧來觀察這四種境界。觀察這四種境界,就破除去我們在這四種境界上的顛倒,我們認為這個身體是清凈的、是很美妙的、是很可愛的,佛說這是顛倒,你應該觀察這個身體是不清凈的、是臭穢的,應該這樣子把這個顛倒破除去。 有一個頌說:「是身屬老死,眾病之所歸,薄皮覆不凈,愚惑為所欺」。「是身屬老死」,我們這個身體他是不能自主的,他是屬於老、屬於死的,他終究有一天他要老了、他要死了。「眾病之所歸」,不但是老死,還有很多的病痛都是儲藏在那裡頭,儲藏在這個身體里;這個身體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