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楞伽經四種禪(講於加州聞思修居士林)

楞伽四種禪》
2001/02/05於加州聞思修居士林 馮居士、各位居士、各位法友,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就開始講,不要講其他的話,不講了。 講的題目是《楞伽經》四種禪。我們漢文佛教,念佛法門比較普遍。《楞伽經》的四種禪,我感覺我們漢文佛教提倡這種禪的,我沒聽說過;我沒有聽說有人提倡這樣的禪。我們提倡禪,多數就是話頭禪,提倡這樣的禪。本來《楞伽經》的禪,是禪宗的初祖達摩禪師他來中國傳禪,就是傳《楞伽經》的禪;結果禪宗的禪,又變成話頭禪,就是不學習《楞伽經》的禪了。當然,世間事情都是無常的、有變化,好像是沒有辦法能夠不遵循這個規律的。當然我們可以提出來這個問題話頭禪和《楞伽經》的四種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可以提出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我提出來的,我現在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楞伽經》的四種禪,禪裡面是有智慧的;禪是定,定裡面有智慧。這個話頭禪,你只是念這個話頭,那裡有智慧嗎?我看可能沒有智慧。除非你是學習過經論的人,你用話頭作方便,那裡邊有可能有智慧那就是另一種情形了。但是我又發現,南傳的禪也有這種問題,就是偏於修止,觀就是很少,很少修觀。南傳佛教小乘佛教,我們北傳佛教大乘佛教所學習的禪有同樣的趨勢,就是不歡喜智慧、光歡喜定,你看這個事情也是很……我們說是巧合也可以,或者說這是人生來的惰性,就是懶。我只是在這寂靜住,很快樂;你叫我修觀,就不歡喜,好像有這種情形。 如果我們不要那樣辛苦,我們只是看話頭,使令自己寂靜住,這樣不可以嗎?這樣也可以,你歡喜,也是可以。但是,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我提出來。佛在世的時候,得聖道的人很多,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件事佛法來到中國來的時候,傳到中國漢地,漢人學習佛法,在南北朝的時候(我們從《高僧傳》上來看),有可能有人得聖道,但是後來就看不出來,我們從《高僧傳》上看就不像。我們現在也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那個時候有人得聖道、後來的人不得聖道,是什麼原因?什麼原因這樣子我現在就回答,就是不高興學習智慧!所以就是有這個問題我說這個話,也可能有不相信,「你妙境說的話,我不相信!」也可以,你們不相信也有道理。但是你去讀虛雲老和尚開示錄,他的開示錄……,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應該對虛雲老和尚有信心、有恭敬心,尊重他的道德、尊重他的開示你看他的開示上說,現在的人話頭,好像沒有人開悟這句話也就是這個意思,看話頭是看話頭了,但是沒開悟。那麼,這句話我們也可以講,就是沒有人得聖道。 我剛才說的這個意思就是,有人是有向道的意願,但是修行法門道次第不具足!不具足,不能得聖道的。就是有這個問題。 現在,我選這個題目,也就是……,當然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徒,發道心想要得聖道的人是有,但是不容易學習到圓滿的道次第,不容易,你不容易學習到。現在我選這個題目,就是,《楞伽經》是圓滿的道次第!當然,我們說……,我又說一句話,《瑜伽師地論》也是圓滿的道次第。若想要得聖道,我感覺學習《瑜伽師地論》比較合適;學習《楞伽經》也是合適,但是難!你不容易懂。現在我這的是宋譯《楞伽》——求那跋陀羅翻的《楞伽經》。《雜阿含經》也是他翻的,求那跋陀羅翻的;宋譯的《楞伽經》也是他翻的。但是《雜阿含經》我們讀起來比較順一點,但是讀他的四卷《楞伽》,就是不容易。蘇東坡曾經寫了一個序文,也承認他翻的不容易懂、不容易讀,也承認這件事。 但是,這個四種禪,當然我們若學習《楞伽經》,應該學習全部的《楞伽經》,不應該只是其中的一段。但是,今天我們有因緣在這里學習,選這么一段來學習,嘗嘗味道也好;雖然是少,但是也應該是很有意義。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雲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雲何為四?」這是我引其中的一段。前面已經說了很多,這里又重新說出來一個題目,所以叫「復次」。「大慧」是《楞伽經》里邊請佛說法的一位大菩薩名號,他叫大慧菩薩。「有四種禪」,這個禪有四種不同。怎麼叫做四種呢?這四種什麼呢?第一種,「謂愚夫所行禪」,第二種是「觀察義禪」,第三種是「攀緣如禪」,第四種是「如來禪」,就是這四種禪。 皆雲禪者,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若但是如理作意,無奢摩他相應,則只可以名之為禪的前方便。 下邊這一句話我說的。「皆雲禪者,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這四種都是禪,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奢摩他里邊修觀的意思。「奢摩他」,中國話翻個止。這個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這件事是不對的,把它停止,不要再做這件事了;第二個意思,就是安住在這里,這個地方沒有土匪,很安全,我們在這個地方安住下來。這個止有這兩個意思。現在這里說止,這兩個意思都是具足的。 「修法觀也」,修法觀這個「法」就是指第一義諦說,修第一義的觀察。「觀」這個字,就是思惟的意思,就是思惟、觀察這個道理。我們沒有學習止觀的人,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這個經論,有文、也有義,我們一般人也歡喜讀經,譬如說我們讀《金剛經》,大多數人讀經,只是讀那個文,而裡面那個義不讀;裡面的義不讀,只是讀那個文,這是一個問題。按佛陀法語開示道理來說,佛陀的意思,你要讀文、也要讀義。你不可以只讀文、而不讀義,也不可以只是讀義、而不讀文,也是不可以的。但這就是我們漢文佛教的問題,大多數都是這樣子,就是這么讀一讀,這就是我修行了!我一天讀一遍金剛經》,這是我的修行!我們漢文佛教徒就是這樣子。當然這也是無可奈何,他要這樣子嘛,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這上面,不應這樣子。就是也應該依據這個文,來學習里邊的義,應該這樣做。我剛才說過,學習里邊的義,也不可以離開了這個文,也不可以離開文的。我離開文不可以嗎?離開文不可以!但是,說這個話也有問題,中國禪師說「離文字相」,你怎麼說是離開文不可以呢?這是一個問題。 這個地方我再多說一句。為什麼離開文字不可以呢?離開文字不可以原因在那裡呢?因為這個文,把它寫出來就是文字,當時佛講解這個道理,就是說話,佛說的這個有音聲的、有言句的,把它記錄出來就是文。那麼,這個地方是有事情。這個話是佛說的,你若離開了佛說語言,另外去思惟一個道理那是佛說的話嗎?是佛說的嗎?那這就有問題,如果不是佛說的,你相信嗎?你相信不相信?所以,不應該離開佛說這句話。但是你只是念佛說的這個言語,不思惟裡面這個義,你能得到什麼功德嗎? 《金剛經》上有一段文說,「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我讀到金剛經》這段文,心裡很歡喜!我簡單解釋一下。「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你能夠聽人家講解《金剛經》,或者是你自己閱讀,也包括在聞里邊;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這個「信心清凈」什麼意思呢?我們佛教徒,應該說完全對於佛法有信心才可以名之為佛教徒;如果沒有信心那是佛教徒嗎?不能那麼說,一定是有信心。但是你信心清凈嗎?這是有問題了!這地方說「清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得到《金剛經》里邊的義了。《金剛經》的義怎麼才能得到?要有智慧!不然你得不到里邊的義。這個義怎麼能得到呢?這個地方、這個桌上(假設的話)有很多黃金,但是你沒有手,只是看見;你若有手,把這個黃金可以拿來,搋在兜兒裡頭,可以拿。現在,《金剛經》這文裡面有義,你怎麼樣能拿到這個義?你用手是拿不到的,要用你的智慧才可以拿到的!你不智慧你拿不到,拿不到這個智慧。拿到智慧的時候,有什麼不同?你心清凈!你拿不到這個義的時候,心不清凈,你沒辦法清凈。所以,清凈智慧的意思。 本來我們對於佛法有信心,這個信心怎麼能建立?是因為智慧你有智慧才能明白佛法,然後才有信心能建立的。說「我不明白什麼是佛法,我只是有信心!」能承認這個人有信心嗎?這個人不明白什麼是佛法,他對於佛法有信心嗎?也可以,也可以說有信心,「我父母信佛,我父母叫我信佛;我的朋友信佛,我朋友叫我信佛。因為他們是我非常親愛的人,所以他信、我也信!」所以也可有信心,但是這個信心不牢固。 怎麼樣才能牢固?你要自己學習佛法、得到智慧,由智慧建立信心,這個信心是牢固的。但是這樣的信,只是在文字有一點了解而已,你的智慧文字佛法去學習有一點了解,這樣的智慧建立的信心好一點而已,還是信心不清凈。你要經過禪,學習禪,能夠深刻地悟入第一義諦了,這時候這個智慧,不是凡夫境界,有了這個智慧的時候,心清凈。「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則生實相」,這個「生」是現前的意思,這個第一義諦就現前了,就在你的智慧那裡出現了第一義諦。沒有智慧的時候,什麼叫第一義諦?只是一句空話而已,什麼都不知道。有人說糖是甜的,但是我沒有吃過,我聽過這句話,糖是甜的;但是,什麼是甜?還是不知道。 說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字誰都認識,這幾個字誰都認識,誰也會講;但是里邊那個甜,你還沒有嘗到。要學習禪,才能嘗到那個甜。那個時候叫做「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就是第一義諦出現了,這時候就是聖人。「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個人成就功德是最殊勝的,是這樣意思。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是從文字佛法開始學習。若沒有文字,我們能學習什麼?我看什麼也不知道。我們佛教徒,如果你皈依三寶了,或者是怎麼地,你不學習經論,你知道佛法是什麼?我看,你不知道!說「我常常聽法師講經,或者聽居士講經」,如果你自己不閱讀經論,還是不行,你知道的還是很少,而且很快地就忘記了,就會有這個問題。所以,自己要深入地學習才可以。 所以,最初我們學習佛法要學習文、也要學習義。不要只是讀文,不可以要學習文、也要學習義。但是,這還是文字境界,你要學習禪,才能更深入。 再回頭來說,佛在世的時候、正法住世的時候,很多人得聖道,以後得聖道的人少了,我看今天連一個也沒有。「你怎麼知道?」因為我們學習佛法都是很膚淺的,都是很淺薄的,你不能學習第一義諦,那怎麼能得聖道呢?不可能得聖道。「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今天是沒有這件事,沒有這件事的。 現在這裡面說,「皆雲禪者,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修法觀,就是要去觀察文里邊的義。但是這個地方,不只如此,它還有個奢摩他,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止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的內心要有虛妄分別、不要有雜亂的妄想,不要這樣子;心裡面明靜而住,叫做止。 明靜而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夜間休息了、睡覺的時候,睡覺的時候是什麼境界?如果不做夢的話,什麼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了,那個叫做昧,那是一個昏昧境界,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睡覺睡醒了的時候,我們就思惟東、思惟西、南、北、天下古今事情思想是非自由的。說是人不自由,但是思想你不能控制,思想還是自由的;我心裡面願意罵人也好、願意贊嘆人也好,你不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我,我自己自由思想自由。但是,若在佛法來講、修止觀的人來說,叫做散亂。「散」,不能集中在一處;心裡面「亂」,想東想西,亂。我們睡覺的時候叫做昧,迷昧、昏昧;不睡覺的時候心裡面亂,也可說是動,動亂。一個是昏昧、一個是動亂這是我們內心相貌,就是這樣子。現在我們若願意修禪的時候,要改變這個境界,不要昧,要明,明而不昧,心裡面明明了了的;你原來是動亂,現在不要動,要寂靜昏沉散亂這個境界,現在變成明靜而住。如果我們能夠有方法,使令我們的心明靜而住,那叫做止。把這些動亂境界停下來,叫它心裡面明明了了地寂靜住,這叫做止。 止,也還是有深、有淺,有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這都是止,止也有深、有淺的不同。我們學習止,能達到未到地定就好一點,如果達到色界四禪是最好的;欲界定是不及格了。 現在說,「皆於奢摩他中」,就是在內心裡面不動亂、也不昏沉,心裡面明靜而住,在這個境界裡面「修法觀也」,就是修第一義觀,觀察諸法皆空,我們簡單說就是這樣觀、這樣思惟這件事,在事實上,如果你歡喜坐禪的話,常常坐禪,你會有坐禪的經驗,實際上,你會知道這件事究竟是容易、是不容易,你會知道這件事。知道這件事,多數人是感覺到難。叫我這個心不要動,很難昏沉有可能還容易對付,但是散亂、叫它不要亂,很不容易,多數是不容易,也有的人因此而就放棄了、就不坐了。這樣子,那你修止觀不可以。你心裡面不修止,這樣不行。你叫我學習經論,經論裡面的道理我去思惟思惟這件事不難,和打妄想一樣嘛,是可以;但是要修止,修不來。修不來,我就這樣思惟諸法皆空,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想得聖道不行,你想要轉凡成聖,這事不行,你一定要有止。 一定要有止,這句話怎麼講?我修它困難我就放棄了,有什麼不行呢?有什麼不可以呢?是不可以不可以原因我說一個譬喻。譬如這裡面有一大樹,多少個人抱都抱不過來,很粗。這個小孩子(我們不要說用現代的工具、用電鋸來鋸這個大樹,不是這樣意思),小孩子拿這個鋸、拿這個斧頭、或者拿刀來砍這個樹,很難砍倒這個樹。若是大人他有這個知識,他的力量也大,他用電鋸也好、用斧也好、用刀、用什麼利器,可以把這個大樹鋸倒了,可以辦到這件事小孩子不行。為什麼小孩子不行?小孩子沒有力量,他的力量不夠;大人體力也夠、腦力也夠,或者心力也夠、體力也夠,所以能辦好這件事我這是說一個譬喻。我們修學止觀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要得聖道!得聖人境界。剛才說,「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我的目的是要得聖道。你有了這個願,你修止觀的時候就是行,由願導行。由願導行的時候,說「我不用止、我就用觀」,這觀就譬喻這個鋸——這個電鋸、或者是什麼利器;但是你本身的腦力也不夠,這小孩子嘛,腦力也不夠、體力也不夠,就不行;大人,這力量就夠了,這就譬喻這個止。你有了止,再用觀的時候,就把這個樹砍倒了。這個樹,譬喻是煩惱樹,我們內心煩惱。你若修止、又修觀的時候,你有力量把這個煩惱滅了;消滅了,就是聖人了!若是我們只是思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只是這樣思惟,不行,不夠力。你若有了定的功夫,這時候夠力量,它就可以斷掉煩惱。所以,非要有止不可!沒有止不行,沒有止是不夠力,散亂心沒有力量。一定心要寂靜住,有了禪定;未到地定就可以,到了色界四禪是最好。 我們在經論上看見一件事,釋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在散亂心裡面得到無上菩提的,他是色界四禪裡面,第四禪,在禪裡面觀諸法緣起、得無上菩提的。這些阿羅漢,得阿羅漢的這些人,也是,最低限度要未到地定,再不然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是在禪定裡面才可以。沒有這個不行,不夠力,不夠力量的。 但是你只是有止、而沒有觀的智慧的話,也不行,也不可以。沒有觀的智慧就像人去砍樹,你沒有刀、沒有電鋸,你怎麼能鋸倒這個樹?這事也辦不到。所以,你要有定、而又要有慧,慧劍,譬喻是劍,這樣子才能夠把這個煩惱樹砍倒了,然後你就成為聖人了。所以,這上面說,「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為什麼叫做禪?就是這個意思,他一定在禪定裡面修法觀。 當然,我這么說完了,還有一個問題,「我靜坐的時候,心就是亂,那怎麼辦呢?這個止我修不好,那怎麼辦?」那怎麼辦法呢?這件事,初開始靜坐的人,多數都有這個問題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不好?我解釋,怎麼辦法我這個奢摩他可以修成功。但是,我先聲明,我不是勸你們要出家和尚,沒有這個意思。但是我為了解答這個問題,一定要碰到這里。 我以前也提過這些事情如果你寺廟裡面住,就像家人這個境界,你到大殿裡面去,就是供著佛像、或者供著觀世音菩薩或者是普賢菩薩或者是彌勒菩薩;在大殿裡面看見的,都是光著頭的人都是家人;你到藏經樓上去看,就是經書,古代的、有印度翻譯過來的著作,或者中國歷代祖師高僧大德著作,或者現代人著作都是經書寺廟裡面就是這個,另外,可能會有幾棵樹,或者有鳥飛過去,有這個事情,另外沒有其他的事情。這樣的境界,比較寂靜,它不擾亂你的心,那麼你靜坐的時候,你心裡面容易寂靜住,容易。 你自己反省,靜坐的時候心裡有妄想,那妄想是什麼?就是你日常生活的事,另外沒有事,沒有別的事,就是日常生活事情。現在,你若在寺廟裡面剃光了頭,大環境轉變了,所以,你內心妄想也轉變了,就容易寂靜住。但是,也可能,就是你剃光了頭、你受了戒,穿上出家人衣服也可能還是有困難也有可能還是有困難。有困難呢,我們很多的佛教徒都拜過大悲懺,「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是不是?有這個文吧。所以,念大悲咒對於你得智慧、得三昧有幫助。 說「我靜坐的時候,心裡面很亂,止修不來!」你不要放棄,你念大悲咒,就會有幫助,你這個就能修得好一點,這是一個方法。其次,還有一方法,別人歡喜靜坐、修止觀,你幫他做事。什麼事情都是因果!你幫他做事,他若靜坐成就了,你一定成功,你若靜坐也會成功。如果別人歡喜靜坐,「你不靜坐那是迷信!」你若這樣子,你將來靜坐一定有困難。什麼事情都是因果啊!就是有什麼事情都是道理的。 我再說一件事,譬如說這個出家人他很用功用功學習佛法用功坐禪。但是他要吃飯,不吃飯,這件事做不來的。你去請他吃飯,他吃完這個飯、消化以後,身體全部都有力量了,他用這個力量去學習教義、學習佛法,用他的力量靜坐、有成就你也會有成就如果你破壞他,你將來困難。這道理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如果靜坐的時候有困難念大悲咒也可以、拜佛也可以、念經也可以。譬如說是我和人吵架了、我和別人有糾紛,但是對方走了你自己還在那兒吵架,還要再想一回,把自己這個煩惱事情,要經過好長的時間,這個心才能停下來,有這個事情。所以,現在若是我們或者是社會上做事,但是我現在發心出家修行,但是社會上的這些事情還會繼續下來擾亂,自己擾亂自己。那怎麼辦呢?你想靜坐,先不要靜坐,你先念大悲咒、先念經。你念《金剛經》也好、念《維摩詰所說經》也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念《大般若經》、念《華嚴經》、念《法華經》都好,你先念經,一方面思惟這個義,先不要修止觀;用這個來抗拒這些雜亂的妄想,過一個時期,你心就會淡一點,原來你在社會上熏習的這些雜染,逐漸逐漸就淡忘了,然後再止觀。這也是一個事情要注意這件事。 在《瑜伽師地論》里邊,說了很多障道因緣障礙用功修行事情,它說了很多;說了很多,你就避免這些事情。什麼是順、幫助你修學聖道的因緣?那你要慢慢地准備,准備這些因緣;這些因緣准備好了,你修止觀就合適了。 我們若是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佛法主要是轉凡成聖,是做這件事。我們讀《普門品》,我們佛教徒,出家佛教徒也好、在家佛教徒,多數都有讀《法華經》,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多數都讀過,你就知道《普門品》就是兩大段。頭一段就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情,後一段是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就是開智慧事情;開智慧,就是修學聖道了,是這樣意思。佛法目的是修學聖道,可是人生現實苦難觀世音菩薩也會照顧一下。說是我這房子起火了,我念觀世音菩薩,這火就滅了;說我在水裡面坐船,忽然船要沉了,念觀世音菩薩,船就起來、就不沉了。觀世音菩薩也管我們這些事!這件事不能不管,佛教是為了修學聖道,那這些現實生活上的災難觀世音菩薩不管嗎?也管,也管這些事。 所以,我們從這里,我們若修學聖道有困難的時候,佛菩薩也會說出來很多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一般的經論沒有說這件事。《瑜伽師地論》全面地告訴你,告訴你這些修止觀困難,怎麼怎麼解決這些事情。但是,很少人學習《瑜伽師地論》。因為什麼呢?「那是唯識的書我是禪宗我不學習其他宗派的經論!」我們佛教徒有這個問題,自己作一個界限障礙自己開發智慧!我們凡夫這個問題我說得太遠了,現在還是回來。我剛才是說到我們修學止有困難,怎麼樣解除困難。我剛才這一段話是說這個意思。 現在這上面說,「皆雲禪者,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你要學習止,在止裡面修觀,觀察佛法真理,這樣思惟。但是這地方還有點事情有什麼事情呢? 南傳佛教他們也是修止觀,北傳佛教也是修止觀。但是,南傳佛教沒有凈土法門也沒有密,也沒有念咒這個事情。我們北傳佛教,有念阿彌陀佛的這個法門也有陀羅尼咒的這些法門。到今天,我們北傳佛教好像修止觀事情,我看,就是丟到大海去了,我們不學習止觀。我們北傳佛教學習止觀事情,我看,很久就失傳了,就不學習這件事。南傳佛教他們現在還是在學習止觀,但是南傳佛教也開始衰微,還有人學就是了,也有人弘揚、也有人學,但不能和佛在世相比,得聖道的也是很少。 但是這個地方,南傳佛教的禪、這個止觀,和我們北傳佛教、和《瑜伽師地論》裡面說的止觀,也是有差別有什麼差別呢?我沒有到南傳佛教去學習他們的禪,南傳佛教學者大乘佛教里來傳禪,我也沒去參加;但是我可知道了他們的意思就是你先修止,得到色界四禪之後,再修觀,修無我觀、修無常觀,就是修四念住。他們是這樣子講,這講的是對,沒有錯。但是,我們北傳佛教,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它的說法和南傳佛教有點差別有什麼差別呢? 《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說的。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為他授記、將來在這個世界成佛的。他的見地,我們初開始學習禪的時候,就可以修觀,不需要等待你成就色界四禪,不需要這是瑜伽師地論》上是這樣的講法。這個講法,我們觀察、思惟,這個講法不好?我認為很好有什麼好呢? 因為我們初開始靜坐、我們修止的時候,因為我們沒得到禪定,心裡就是要亂,那你怎麼辦呢?你不要等它亂。譬如說我現在修止,我能夠安住五分鍾,這五分鍾內明靜而住,已經了不起了!有靜坐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這五分鍾內心裡面也不昏沉也不散亂,明靜而住,他心裡面已經很歡喜了。不要說一個鍾頭,就五分鍾就是很好了。你再勉強地修它十分鍾也可以,就是修它十五分鍾的奢摩他止,然後就修觀。因為你定不住了,你一定要打妄想嘛,那不如這個時候就修觀嘛;就是不要去妄想,就修觀。你或者是無常觀、或者修無我觀、或者修一切法空觀、或者修不凈觀都可以。修觀,也隨你自己的意,你願意修十五分鍾的觀也可以,你願意修三十分鍾也可以,修一個鍾頭也可以。但是我在看,我看不要修一個鍾頭那麼多,你修三十分鍾也就好了,或者三十五分鍾,不要超過三刻鍾,然後再修止,應該這樣。這樣子,因為修觀比較容易,我剛才說了,就和打妄想一樣,但是內容不同,內容和打妄想不同。 修觀這件事,其中也有事情應該知道,你要把你修觀的內容背下來,有現成的文句背下來。你要背得熟一點,你修觀的時候,心裡面背這個文句,然後心裡面按這個文句,一句一句這樣思惟。所以經上,《金剛經》、乃至到《般若經》、乃至到很多的經,都是提倡要背誦背誦幹什麼?就是准備修觀的。 你心裡面要有一部經,不是說老是拿著本子嘛,那這個事情也會有不方便的時候。你心裡面有一部經,隨時可以念這部經,隨時可以按這個經來思惟。「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背下來,觀察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你背下這個文,隨時可以思惟。因為文裡面有義,你沒有文的時候,你這個義就拿不到了,你沒辦法思惟。 所以,最低限度,你自己歡喜修觀的這一部分的文,你要准備好,你背下來,心裡面思惟。心裡面思惟的時候,應該是也不昏沉也沒妄想。因為這一段文、這一段義把你的心控制住了,你心裡面就是清凈了,所以修觀的時候要這樣做如果你心裡面沒有這個文,說「我憑我的記憶力記一個大概」,不行,那它不具足,有的時候會忘掉了、想不上來了。 所以,應該把那個文記下來、背下來,背下來、思惟你這個觀會修得很好。修完觀、再修止,修完止、再修觀,觀而後止、止而後觀。這一支香我坐一個鍾頭、我坐兩個鍾頭都可以,就是這樣止而後觀、觀而後止,就這樣修。這上面說,「皆雲禪者,皆於奢摩他中修法觀也」,是這樣意思。 我現在說一段話,我想,我從七點鍾開講,講到八點半。講到八點半,然後我們留半個鍾頭可以發問,你們各位發問。如果我能答復上來,我就回答;答不上來,我就我不會,我不回答,就這樣好了雲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凈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 「雲何愚夫所行禪?」這是楞伽經》的正文。「謂聲聞、緣覺、外道」,唐譯無「外道兩個字,「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凈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這是楞伽經》的正文,是四卷《楞伽》。四卷《楞伽》是劉宋(歷史上有趙宋、有劉宋,這個是劉宋,是在趙宋之前,很久以前,南北朝的時候)。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經》一共是四卷。照理說,我們從禪宗的歷史來看,這個《楞伽經》在我中國,在達摩禪師以後,初祖達摩,二祖是慧可,這個時代學習《楞伽經》的人很多、很多;一直到玄奘法師印度回來的時候,中國那個時候禪宗的人還是學《楞伽經》的,和現在的禪宗的人不同。 (唐譯)雲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諸修行者,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凈相;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我念這段文,我們看下面,唐譯:「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凈相;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是名愚夫所行禪。」那麼這是唐譯的文,和宋譯的文,我們對照一下,我們容易明白一點。下邊,我再解釋。 印度婆羅門中國道家,都以無想定或非想非非想為主,但抑制意識如石壓草,暫使不起,並非真滅。 印度婆羅門中國道家,都以無想定為主。印度婆羅門教,而現在印度婆羅門教轉名為印度教,不叫婆羅門教,叫印度教。他們也是修學禪定的,但是他們以無想定為主,修無想定。修無想定這句話,我們應該知道;因為知道,我們就會反省我們修的是不是無想定,應該知道這件事。 修無想定是怎麼回事?是已經成就色界四禪的人,這已經很高的禪定了。在第四禪里邊,這位修行人他在禪定里邊,不高興這個想、不高興心裡面有種種分別,他要滅掉這個想。我們沒有禪定的人,我們想要滅掉我們的思想這事很難。但是有禪定的人他有力量他能滅掉他的思想;成功了,那就是無想定就叫做無想定,是這么一個境界。是要到了第四禪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的。心裡面離一切分別,什麼都不想;他訶斥這個想。 「想」這個字,我們中國字,上面是一個相,下面是個心;心裡面有相,那就叫做想;心裡面沒有相,沒有所想的相、也沒有能想的心,就是無想了。本來人是有情的嘛,這時候心不動了,應該還是有情,但是心裡可是不動了,是這么一個境界。在佛法裡面來批評這件事他有可能是在人間,這個人是個外道,他修禪定成就色界第四禪,然後修無想定成功了;成功了,他有時候入定、有時候出定。等到壽命到就死掉了;死掉了他就生到無想天,生到色界天的無想天。在那裡,他的壽命五百大劫。五百大劫到了,他就出定了,出定就死掉了,就是這個境界。他死掉了以後,隨業流轉,有可能又來到人間也可能到三惡道去,就看他那個業力是什麼,隨著那個業力就去活動去了。所以,這並不是真實得到安樂自在,沒有真實解決問題,因為他沒有智慧,只是定。 印度婆羅門教以無想定為主,我們中國道教也是,也是以無想定為主。但抑制意識如石壓草,這個無想定,就是抑制意識的活動,控制、叫它不要動,像石頭壓草似的,暫時這個草是不能動;並非真滅,並不是真實能把這個想滅掉,不是真實的。到時候壽命到了、死掉了以後,還是照常是有想的。但是有想可是有一點問題,如果來到人間,這個人笨,這個人智慧不夠,這個人笨。他也是有心,有明了性的心的存在,但是他笨,什麼事情不知道怎麼分別,會有這個問題。就是他以前的那個無想定,有剩餘的勢力,帶到人間來,所以笨,他這個觀察力不夠,還有這個問題小乘所修禪定,以滅盡定為首,以無常無我、苦、不凈為方便,與外道有異。 小乘所修禪定,以滅盡定為首。我們佛法裡面的小乘佛法,修學禪定以滅盡定為最殊勝。滅盡定,到三果聖人就可以得到滅盡定了,三果可以得到滅盡定。得到滅盡定,當然他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都是具足的,這樣,他容易有神通。多數的人要得到了色界四禪以後,再修神通就能神通如果你沒得到色界四禪,沒有神通,你修也不成功;在未到地定也不可以得神通,在無色界四空定也不能得神通,一定是要色界四禪才可以,你修神通就能夠得神通。少數人不需要修,得了禪定就有神通這是少數的人;多數是要經過修,才有神通的。如果說這個人有神通,應該是有禪定,他才有神通;如果沒有禪定,那來的神通呢?這是個問題。 小乘所修的禪定,以滅盡定為首,以無常無我、苦、不凈為方便。怎麼樣才能夠禪定呢?你要無常觀、修無我觀、修苦觀、修不凈觀,用這樣的方法,慢慢地才能夠達到滅盡定。滅盡定是聖人境界凡夫不能。凡夫色界四禪也好、無色界四空定也好,都是凡夫境界;這無想定都是凡夫境界,不是聖人。滅盡定是佛教的聖人才能得到的,這是聖定,聖者的定,不是凡夫境界。所以,你要無常無我、苦、不凈,你才能夠成就這個定。 苦、不凈是個對治的方法。因為我們一般人想要有高尚的意願,我想要成為聖人,我不願意做生死凡夫了!你有這樣的意願,但是,你想要成聖道有障礙有什麼障礙?就是男女的欲是個障礙。怎麼辦法能對治這個欲?要修不凈觀。修不凈觀,欲心就沒有了,就沒有欲,它有這個力量有的人,因為福報大、智慧也很高,他不為欲所苦,他很如意、很自在,什麼都感覺到滿意。但是有的人智慧不夠,自己本來沒有什麼事,製造煩惱;自己沒有智慧,沒有煩惱就製造煩惱,為欲所苦。假設這個人在欲上吃了苦頭了,「我不願意做凡夫了、要做聖人!」但是還不能離欲。那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訴你修不凈觀,修不凈觀,欲心就不起了。欲心不起了,就不愛這件事,不結婚也沒關係。 在家信佛居士,嘴可能沒有說,心裡可就想,你出家可以嗎?但是這件事,來到佛法裡面,如果是願意出家的話,如果你這個問題的話,要修不凈就可以。修不凈觀修成功了,沒有問題。心就是很清凈、很寂靜,沒有欲。並不是斷欲,欲的種子還在,只是不活動而已,只是心裡面不動,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你若不不凈觀,不行。不修不凈觀,你這個欲就要動;若動的時候,你想做出家人困難,有困難,你若修不凈就可以。 當然也有的人,色聲香味觸這五欲,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就是愛著這五欲,你叫我離欲,這不行。其實也不是;如果你能夠離欲,修學禪定就容易成功。成功的時候,在禪定裡面有三昧樂,也就補過來了,也並沒有吃虧。你若在禪定里有三昧樂,好過欲樂,因為欲樂有很多的問題。我是小孩子出家,我沒有這個經驗,但是我看見報紙上,就看出來,很多煩惱、很多煩惱。若是你能夠修不凈觀破除欲的煩惱,然後修止觀、得了三昧樂的時候,很自在、也很清凈,無煩、無惱,很清凈。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他提倡這件事他就這件事困難都解決了,說出個方法來,告訴你,你若肯努力,一切都是無障、無礙,很順利地就成功了。但是,你若不做,就不行。 所以,從這里看出一件事,我們常常說:「你加持我,請法師加持我!」這句話不合道理。要你自己努力你要自己努力的。說是若能加持,那我們不用修行嘛,釋迦牟尼佛給你一個涅槃就好了嘛,這問題就解決了嘛。但是不可以這樣子,沒有這回事;要你自己努力你自己努力才可以。 這個加持這句話,我們佛教徒常常會說這句話。不過,我感覺密宗的人歡喜這句話加持加持這件事是有這件事,不是沒有。我們讀《金剛經》,「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個「善護念」實在就是加持,用現在的話就是加持。但是那上面說什麼呢?是世親菩薩(不是我說的,我說的話不值一毫錢!)他說這個「善護念諸菩薩」,是你要到內凡位的時候,佛菩薩加持加持你,這時候你能夠承受;如果你在外凡,給你加持,也是能加持,但是沒有用,大概能有幾分鍾的好處過了幾分鍾,還是原來樣,也可能有人有這個經驗。 但是我們另外再說,我們不可以輕視喇嘛不可以輕視密宗。我感覺密宗的人……,我並不是輕視我們漢文佛教密宗(可能不是今天,從很久以來到現在)他們的智慧高過華人,高過我們漢人的出家人,我的看法這樣子我有這個看法,所以我並不輕視密宗的人我不輕視,我感覺他們的智慧高過我們華人。我為什麼說這個話?我們華人,我說佛教徒,在家居士不說,指出家人,膚淺!我這說得是有法師不高興我這句話了,但是,事實如此,膚淺。這句話我再加個註解吧,我們出家人應該學「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是金剛經告訴我們應該是這樣,但是我們出家人不做這個事,老是在世俗諦上活動,在世俗諦上活動,不去學習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膚淺。所以,我們華文佛教衰,很衰微,不夠興盛。我認為在家居士,在家居士怎麼樣呢?在家居士,大體上應該說,受出家人領導,所以,在家居士是對、是不對,是出家人責任你在家居士本身沒有問題、沒有過失,是你教我的,就是這樣子嘛,就是這么回事兒。(我這說得太多了。) 我剛才說不凈無常無我、苦、不凈。為什麼要修不凈觀呢?就是對付欲的問題。苦,為什麼要修苦?就是要放下世間事情都是苦,世間上很多的事情都是苦。什麼是苦?我感覺不苦!實在你沒有細心看。世間的人,我們若是認真地反省一下,你在世間上,譬如說是小學畢業、中學畢業、大學畢業、或者是拿到什麼學位,然後在社會上活動,你目的何在?當然就是榮華富貴嘛!另外何所求?另外沒有,就是求榮華富貴。我看,不管你那一行,目的都是在這里。而榮華富貴就是令你苦的,榮華富貴令人快樂嗎?我看,不快樂我是小孩子的時候出家,我的教育水平很低,但是我出家以後,我又歡喜中國的歷史,我也讀了幾本,也沒有完全讀。我感覺世間上做皇帝的是最苦,很苦、很苦的。我以前曾經說過,隋煬帝的父親就是隋文帝(現在要到點了,我把這個小小的故事講完就結束)。隋文帝有一天,他當然是和他大臣國家事情或者是辦完了、或者沒辦完,到時間就休息了,他就回到皇宮去。回到皇宮去,他有一個心愛的女人,大概是年輕女孩子,去找這個女孩找不到他就問旁邊的人,說「這個人那兒去了?」說「這個人被人死了!」他立刻心就狂了,他說一句話,「我做皇帝還不自由?」你看看隋朝的歷史,「我做皇帝還不自由?」然後他怎麼地?他就騎著馬,不走道路,就亂走,各處跑,就是這樣子。後來他那個陳氏夫人(皇後)找他幾個心愛的大臣,騎著馬把他請回來。然後,陳氏夫人在他的面上磕一個頭,他恢復正常了。 這件事,我看,這就是苦!就是苦啊。他最後臨死的時候,隋煬帝這個人是個敗家子,他父親給他留這個天下,本來很富強的,隋煬帝完全敗壞,自己破壞了。他若是也像他父親那麼樣的精明、能乾的話,唐太宗未必能做皇帝這是他自己破壞自己。而隋文帝怎麼死的?實在嚴格地說,就是他兒子把他死了!就是隋煬帝(那時候他是太子)把他父親死了。「做皇帝也不自由?」這句話是對的!就是很苦,後悔也來不及了。你那時候有病,你有什麼辦法?他那些重要的大臣,都被隋煬帝連絡好了,任何人都不到他跟前去,他還是有病,就這樣子就死掉。死掉了以後,那時候他是晉王廣做了太子他做皇帝,就是這樣子這件事,其實在人來說,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為了自己要做皇帝,就殺死他的父親!就是這樣子嘛。做皇帝好啊香港有一個人(我們不要說名字喔),他做生意很成功,香港港督給他嘉獎,他在日本也有生意。他臨死的時候,他一把的鑰匙還搋在兜兒里,他的後事還沒辦好,他兒子就到法庭上告,就互相、兒子兒子就爭起來。好不好?當然,也有的人父親也很高明、兒女也很高明,就沒有這件事,這個情形是有。但是我看這個情形少,多數因為財富而有煩惱、因為財富而有苦惱。 所以,這個地方說,修無常觀、修苦觀、修不凈觀。我剛才,不凈我就算是講完了。修這個苦觀啊,你要修苦才能放下。修學聖道的成功、不成功,就是你要放下專心修聖道,才有希望能成功。你心裡面還有些放不下的,不行,你止觀修不成的。所以,說不凈觀、說苦觀,是破除我們內心的障道因緣,破除這些因緣,然後你修無我觀、修無常觀,就成功了,就可以得聖道了。 我這四種禪,結果還沒講完,但是時間到了,就到此為止。阿彌陀佛! 問:阿彌陀佛!師父,最近讀了一本書,這個無念的解釋,我自己覺得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說有一地方那個書里講,無念是前念已過、後念未至的時候,那個是無念。然後它在另一個地方又講,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念念無住、不隨妄念流轉,是為無念。那您是怎麼解釋呢? 答:要我解釋,人是應該有念,不應該無念。我若解釋是這樣,我不同意無念。人是應該有念。有念,什麼叫做念呢?《辯中邊論》上說,修止觀的人有一障礙,叫做「忘聖言」。忘掉了什麼?忘掉了聖言,聖人法語掉了。那麼,怎麼樣能不忘呢?就是要「念」,念這個聖言。《金剛經》上,「是諸眾生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這是聖言;記住它,然後按照這個聖言去思惟這叫做念。如果沒有念,這些法語你不知道了;不知道,怎麼樣修觀呢?所以,不應該是無念,應該是有念,你能念聖言,然後你才能修止觀。無念?無念怎麼行呢?無念就不能修止觀了! 我也看見有的人這么講:「前一念過去了、後一念還沒生起,那個地方叫做無念。」那就叫無念?每個人有無念!每個人這樣子嘛。每個人前一念過去、後一念還沒生起,中間那個很短的時間,那個地方叫無念;那個無念誰都有嘛。那個狗它也有、那個毒蛇也有老虎通通都是有,我也有、你也有,大家都是有。有這個無念又怎麼地呢?還是個生死凡夫,是不是!還是煩煩惱惱、苦苦惱惱的,有什麼用呢? 在《楞伽經》也好、《解深密經》也好、《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這些經論上講的,要有念,然後再加上智慧四念處就是念和慧,你把你這個法門要念,不要忘了,然後用智慧來觀察,這樣子才可以得聖道。說是無念,前念已滅、後念未生那個無念,無念那怎麼地呢?你能怎麼地呢?什麼用也沒有! 所以,我認為你要讀書,還是讀佛說的經論、讀這些古代有名大德著作。其他的人把他放在後邊,以後再說。應該這樣子學習,應該這樣學習比較好,比較穩妥。 問:法師,心常常會很亂,亂個不停;會發現自己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想要回來,知道要回來,可是已經不知道跑到那裡去,很難回來。這樣子聽得懂嗎? 答:我聽懂了。感覺出來,你還算好,你有心把心收回來,你有這個意願,這就是不錯嘛。有些人沒有這個意思,跑就跑嘛,沒有關係啊,我不回家也沒關係嘛。 但是,這個事情是那樣,你想要把心收回來,那怎麼辦呢?你要改變一個方法。譬如說你歡喜金剛經》,把《金剛經》背下來也可以;你歡喜維摩詰所說經》,也可以把《維摩經》背下來;你若歡喜大智度論》也可以,《大智度論》一百卷,你可能太多了,其中那幾段你滿意的、把它背下來。靜坐在那裡的時候,就背這一段文;背完了,心裡面就思惟,這樣它就不會跑,它不跑。 就是這個文,我剛才說了這一段文、這一段義把你的心控制了、控制住,心就清凈,它不跑。你若是忘掉了這一段文,你心裡面沒有一個所緣境的時候,那它就要跑,它不能安住在這里。心如猿猴心如野馬,那不可以你沒繩子控制它,不可以。你用這個辦法就會迴轉過來,可以轉變這個境界。 問:阿彌陀佛!法師我現在修凈土法門,因為我自己感覺禪宗、修止觀,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因為是妄念的問題。如果是修凈土法門,再加上禪的話,是不是已經亂修了、雜了?怎麼樣比較能夠專一一點、一門深入? 答:我的意見,如果念阿彌陀佛,也念《阿彌陀經》,也念大本的《無量壽經》,大本的《無量壽經》很殊勝。大本的《無量壽經》有五種譯本,其中有《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它也是那一部經,但是翻譯者不同,也可以讀。讀的時候,就能夠發起自己願生阿彌陀佛國的心,特彆強烈,有這個作用。所以,讀經,然後也一心不亂念佛,然後願生阿彌陀佛國,很好。就這樣修行很好。你如果修行有什麼障礙、沒有什麼問題,就專心念彌陀佛、念《阿彌陀經》,也可拜佛、拜阿彌陀佛,就這樣就好了,其他的也可以不用修。 但是,還有問題!因為修行修行就有問題。我給你舉個例子我在溫哥華是講《般若經》、講什麼經,有一個在家居士寫個紙條提出個問題,他說:「我念阿彌陀佛念得很好我還給別人講《阿彌陀經》,也講得很快樂;但是,忽然間有一天,佛不能念了也不給人講經了,這個心裡面煩得很!」什麼事情煩呢?「我的兒有病了、我的女有病了,到醫院醫生不能治療,哎呀!我這個心就不知道怎麼樣才對,就不念佛了!」這時候怎麼辦?「我就一門深入,其他的都不學!」不學,有障礙的時候怎麼辦?有什麼辦法?我看《金剛經也不容易念,你心裡煩躁啊。 我們說這個歐陽竟無,你們知道歐陽竟無是誰吧。歐陽竟無,抗戰的時候他是南京到四川去,就隨著政府到四川去。他自己的書上說到一件事,他有一女兒跳黃埔江死掉了,他心裡受不了,心裡痛苦父母兒女的愛是很厲害的,是很厲害的。那麼,他怎麼辦呢?他這個時候學習《大般若經》,一天讀一卷,他還算好,專心地讀《大般若經》,就把這個痛苦逐漸、逐漸地淡下來。 他還算好,我看其他的人,未必。你讀經也讀不來,那時候怎麼辦?打坐也不行,完全更不行了;就是沒有這個事情打坐都未必可以啊。那怎麼辦呢?在你沒有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應該學習經論。我專心念彌陀佛,我也念阿彌陀佛、也念《阿彌陀經》、也拜佛,再拿出點時間學習經論。學習經論為什麼?增長智慧譬如說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我認為學習佛法,你只是在文字上學,沒有用;到時候煩惱是有煩惱你不能調伏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多靜坐,深入地思惟這個道理,使令這個智慧力量。這些苦惱的事情來了的時候,你這個智慧發生作用,就是心裡不再苦惱。苦惱已經來了,來不及,你來不及了。所以,「我一門深入」,一門深入這句話說得好,我也同意;但是,有問題的時候,你只有這一門,其他的沒有啊!沒有辦法。所以,我也同意,一門深入好,不亂嘛;但是,有問題的時候,你不能解決。 所以,說了一千、說了一萬,我們佛教徒缺少智慧,還不願意學習智慧。而出家法師又提倡不要學智慧這事兒對不對!但是,我若不說,你知道不對嗎?我看你可能不知道,你可能不知道。 問:能不能麻煩法師四種禪的要義簡單地提一下,因為只講了一個。 答:我現在一個也沒講!實在是沒講。我可以說個大意。 這第一個,愚夫所行禪,是小乘佛教學者學的禪,是小乘佛教。這個禪他修習的時候,就是修無我觀,同時他也四念處,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修四念處。修四念處是觀,另外還要修奢摩他的止。這樣修成功了,得阿羅漢道,這叫做愚夫所行禪。當然,這個地方大乘佛教訶斥小乘佛教口氣,叫做愚夫所行禪。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是觀察義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這三個禪是大乘佛教修習的禪。觀察義禪這個義是什麼呢雲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唐譯)雲何觀察義禪?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 觀察義禪,主要就是修無我觀、同時也修法無我觀,修這兩個觀。小乘佛教只修無我觀,沒有修法無我觀。作如是觀,就思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也不可得,就是這么樣思惟。但是是在奢摩他里邊,不是散亂思惟這是二種禪。 雲何攀緣如禪?謂妄想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第三種禪,就是攀緣如禪。攀緣如禪是什麼意思呢?「謂妄想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你思惟無我思惟無我,這還是妄想,這也是妄想。若是你能夠觀察第一義諦的時候,這妄想不生了,就是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這就叫攀緣如禪。所觀察的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我們通常說「能所雙亡」,就是這個意思;這叫攀緣如禪。這也是在禪定裡面作如是觀的。 雲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雲何如來禪?如來禪就是,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這句話,我們只是這么講,所觀的不可得、能觀的也不可得,但是你若修觀的時候,它是也有個理由的,為什麼不可得?它有個理由的。你要按照那個理由去思惟、觀察,所也不可得、能觀的智慧也不可得;這時候,就是入於第一義諦、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從大乘佛教來說,就是初地,從初地、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到佛的境界這都叫做如來禪。成佛了以後,他能不可思議境界、現身說法、廣度眾生,那叫做「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大乘佛教,這個地方是指唯識宗、唯識學者止觀的一個次第。 觀察義禪,還是在賢位,沒有入聖道。攀緣如禪,就是臨近入聖道的時候。如來禪,就是已經成為聖人了。成為聖人,還要一大段的時間,由初地到二地,乃至到佛地,還有很長的時間修行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這大意就是這樣子。 這樣說,這裡面也沒有什麼難,也是很容易做的事,不是難事。但是,其中的難是什麼呢你要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這個止裡面也有很多事,你要學習;這個觀裡面也有很多道理,你需要學習。學習,你畢業了,就是你通達了這個道理你能夠運用,你會這樣用,那就是畢業了。然後,你再這樣子修,有止、也有觀,有觀、也有止。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個條件,就是得要放下你不能到office去;因為你沒那麼多精神啊!用功修行要有精神。說「老了,我再修行!」老了不行。老了,身體已經各部分的機能都衰退了,坐在那裡就是打瞌睡,老了就是這樣子。如果不打瞌睡,心裡就打妄想你不能控制這一念心。老了的時候,多數是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的時候,不能控制這一念心。那你想那時候修行,不行。什麼事情都是一樣,年輕有為,才可以。但是,我們多數是年輕力壯的時候,要在社會上大顯身手!那樣子,修學聖道是困難,是很困難的。 問:師父,講義第五頁,菩薩無願三摩地這個地方的解釋,我有一個想法菩薩他觀我空、觀法空,所以說,基本上,在他的智慧裡面應該有生死就是涅槃煩惱當下就是菩提的這種智慧不像阿羅漢、二乘人他有欣樂涅槃、厭患生死的這種想法。所以我的意思是說菩薩這個無願三摩地,既然有煩惱當下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的這種想法的話,看它這個解釋,他「於當來世不願為先」這個地方要怎麼講?因為他已經沒有那種像二乘人的欣樂跟厭棄這種兩極的想法對於他來講,如果觀諸法都是如的話,應該都是一樣。他這個厭棄心,這個地方怎麼樣做一個解釋會比較合適? 答:你說的有道理是有這么回事。但是,這個地方是說,你初開始發心修行的時候;生死涅槃是無二相這是修成功了的時候的境界你在沒有修成功的時候,生死生死涅槃涅槃,沒有到那個入不二法門境界。初開始的時候沒有到這個境界,你需要有厭離心,才能推動自己修學聖道。初開始的時候,你沒成就嘛;你沒成就這個境界,你心裡面有可能對於世間事情還留戀,那麼對於你修學聖道有障礙,你需要放下。為什麼能放下?就是要有厭離心。有厭離心能放下,然後專心地修學聖道,它這里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也感覺到,這個三三昧這是唯識上《瑜伽師地論》說的,我認為它非常實際!它按照實際的情形你說法,而不是說大話;說大話不行。 問:師父,雖然說不可以說大話,但是,那你怎麼樣說,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就是說修行剛開始,就要知道怎麼樣從境起修,這個問題。 答:「以不生滅為本修因」,這是楞嚴經》上的話,這句話很好。就是最初從文字上觀察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最初的時候,我們學習文字佛法也能通達這個道理通達道理通達,你的貪瞋痴照樣活動,事實這樣子嘛,所以你應該有厭離心。有了厭離心的時候,你學習佛法智慧就可以有活動的空間了。如果你沒有厭離,心裡面還想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也很好嘛,我何必這么早、我這年輕出家呢?那麼,你原來「一切法都是以不生滅為本修因」只是說空話而已,你辦不到了!你若有厭離心,就不是這樣。所以,這個厭離心還是很重要;就是你初開始的時候,要有這樣的思想你有這個思想才行;沒有這個思想就辦不到,「我感覺世間都很美,我為什麼要去出家呢?那你怎麼能夠修止觀呢?你在那兒靜坐修止,修不來啊!「我還是回到世間上,很有意思嘛!」是不是? 我們沒有得聖道,這是一個原因,就是對世間沒有放下,還是不放下吃了很多苦頭,還不放下!所以,要放下,是修學聖道的一個條件,要放下。怎麼樣才能放下呢?苦!觀察世間上是苦、是無常的、是不凈的,才能放下也要經過一個時期修行,才能放下;不然放不下。 問:除了自己的障礙之外,還有環境障礙,那該怎麼處理?像家人很反對修行、跑道場,是不要跑、還是跑? 答:這是很普遍的。人就這樣子父母對於兒女有愛,希望兒女能順心一點;你不我心我就不同意。我問了一個人,我說:「你的女兒出嫁了,你在美國住,你的女兒給人英國去、或者到台灣去,你心裡面感覺怎樣?」「這心裡感覺不舒服!」「但是,你能反對?」「不能反對。但是,要出家,我反對!」就是這樣子。那麼,這件事怎麼辦呢? 我先聲明,我不是勸你們出家喔。在台灣有一位法師,這個人現在他在紐西蘭讀大學,是出家身分。他和我說這是我問他,他年紀不是很大,好像沒到三十歲,已經出家少年了。我說:「你出家的時候,你父母同意?」他說:「不同意。」「不同意是什麼情形?」他說:「我母親告訴我,你若出家我就自殺!」那我說,「那你怎麼說?」他說:「我和母親說,你若不讓我出家我也自殺!」哎呀!我一聽,這真是厲害啊!後來出了家,也沒有事,沒有什麼事。 我們佛學院里邊,也有一個,她的女兒是在西雅圖讀書,大學畢業了、要拿博士學位、是什麼的,她就出家不拿博士學位了,要出家。她父親說:「你拿到博士學位再出家。」那麼,好,她就去,又在那兒讀書,拿博士學位。拿了博士學位,這回他父親也就不出聲,可也不是說你可以出家」,這句話也不說。那麼,她就來到我們佛學院要出家了。我問她,我說:「你父親同意嗎?」說:「我父親同意,說過,同意我出家。」我說:「你母親同意嗎?」「我母親以前同意,現在反對。」我說:「那麼,你出家?」說:「出家!」那麼,就給她剃度了。 剃度了以後,她母親來一封信。她母親來信,把我罵了一大頓。我就給她寫了一封回信,我盡量地說得溫和一點,我和她說道理我這一篇,也等於是寫一篇短文了,又給其他的同學看,那個同學給我加上幾句,就給她去了。她母親收到我這封信,沒有話說,不能反駁我,不能反駁。 其中有個理由,我可以說。就是,你女兒今年已經三十幾歲了,她是拿到博士學位了,她不是一個小孩子,她思想成熟了。她現在要出家,是經過長時期的考慮的,不是一時的,一時的「啊,我有什麼問題、我要出家!」不是這個意思。那麼,你應該要看這個,你女兒是經過考慮,而決定出家的。她經過考慮的事情,你完全反對嗎?這是一個。 第二,這個欲,我看,沒有欲的人很少,人都是歡喜欲、而努力地要求得這個欲的。而你女兒現在放棄這個欲、要來佛教這是簡單事情嗎?是簡單事情嗎?不是的啊!她是經過一個時期的考慮,她做這件事,那麼你現在完全反對她?你女兒經過考慮,就是她理智很強,她願意做這件事,你反對她,那麼你女兒也不歡喜。你女兒歡喜嗎?也一定是不歡喜。你強迫她在世間上追求名利的事情,你女兒已經放下這件事而來學習佛法、追求聖道;你偏要反對她,按照你的意思來做,那你女兒心裡歡喜嗎?你要想一想這件事。 另外說,一定要父母同意,才能夠出家;是,佛教裡面是有這件事。但是,釋迦牟尼佛出家的時候,父母同意嗎?父親也不同意、母親也不同意、他的太太也不同意,但釋迦牟尼佛就是出家了出家以後,成道六年以後,然後回到他的祖國,他父親也很歡喜、他母親也很歡喜,就是他太太還不歡喜。他父親是有理智的人,又回想,他的兒子今天成了聖道,那種大智慧、大光明、大神通境界,不是凡夫境界那他父親還是同意了,而且還是相信佛法了。我也說到這些事情,可能還有多少個理由,我給她寄去。她沒有話說,她沒有反對我。 她母親給我寫的信,非常忿怒!後來,現在逐漸逐漸,她母親也……還是女兒嘛,不是別的人。有的時候,她女兒想,已經剃光頭,是比丘尼了,問她父親,「我現在回家看母親好嗎?」「不可以,你母親還是忿怒的。」後來過一個時期,她母親就好了,她也回去看她母親,她母親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說這件事一定要父母同意,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好朋友都同意,那這件事不能辦,不能出家。你等他們同意,這事很難辦。那怎麼辦呢?假設父母都是讀書人,可以說出個道理來,我想要學佛法,要說出個道理來,你父母可能會有理智,「喔,這件事是有意義的」,那他慢慢也應該是同意了。應該是這樣說。 佛在世的時候,和阿難尊者,一天走到一個地方,看見一個老太婆,年紀很大的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要上前去抱佛,阿難尊者攔住她,不準她抱。佛說你不要攔,讓她抱。那麼,這個老女人就是抱佛,抱完了,也就沒有事了。佛就對阿難尊者說,你知道嗎、這個女人是怎麼回事兒?我過去生五百世她做兒子!今天見面了,這個母子的愛,非要這樣子才可以,不然的話,她會吐血而死!有這種事情。但是,為什麼她現在這樣貧苦、為人奴婢?為什麼這么貧苦?因為她常常障礙出家我要出家她就是要自殺,就是障礙出家,所以,她一直地貧苦,受了很多苦。但是,今天她善根成熟了;佛就去化緣,佛沒有錢,佛去化緣,向她的主人,解除了契約,恢復了自由身分,就出家了,得阿羅漢!這個老女人阿羅漢。她以前,她兒子出家,她總是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