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法師:太虛大師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當代反思(三)

太虛大師佛教革新思想及其當代反思 (三)

二、人生佛教與當代佛教的反思 

太虛大師提出佛教革新的原因,主要是有鑒於當時中國佛教發展上出現偏頗。大師在《震旦佛教衰落之原因論》中分六個方面論述,即化成、政軛、戒弛、儒溷、義喪、流窳。特別在第六中,大師開文即是佛教今日,其衰落斯極矣!無他可述矣!但有末流之窳習矣!」[1]這也是大師對當時中國佛教所深痛者,大師僧人為四流,清高流、坐香流、講經流、懺焰流,大師認為四流發展已然窳敗失去成色,且最後一流占僧眾之十之九以上,「而除第一流外,余之三流,人雖高下,真偽猶有辨,其積財利、爭家業,藉佛教為方便,而以資生為鵠的則一也。而第四之流,其弊惡腐敗,尚有非余所忍言者。」[2]由於清初廢除了僧人度蹀的考試製度,僧人素質逐漸低劣,甚至於發展成了另一種賴佛逃生之一流,「此四流之外,尚有一種守產業者,美衣豐食,一無所事,亦不受戒亦不讀經,凡佛教中事,一切不知,或能粗知文字書畫,與俗士游,則光頭禿頂,雖居塔廟,不與佛教徒者也。」[3]所以大師佛教提出革新的口號,提倡佛教育,以人生為切入點,要革除君相利用神道設教的迷信佛教;要革改由遯隱於社會精進修習而化導社會;要革改由度死奉事鬼神而改資生服務人群。

大師的積極提倡及其佛教界的共同反省與努力實踐下,佛教中國大陸近百年來,可以說雖然經歷過種種磨難,但逐漸有較好的起色與發展,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注重僧教育與提倡佛教服務社會利益人群,可以說還是按著太虛大師思想理念在發展,其成績應該很巨大。但是,佛教或者說人間佛教發展到今天,在其過程中存在人為或者其它影響力下的偏向,現在學術界、新聞媒體社會議論都注意到這種現象——佛教世俗化的批評,實際上世俗化並不可怕,六祖大師也說「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分析其批判的重點,並非世俗化,而是佛教界走向了某些商業化或庸俗化現象。過去提出的 「宗教搭台,經濟唱戲」就是這個現象的根本,雖然近幾年來政府也在反省,不再提出這個口號,但其影響的餘力仍是十分強大的。「寺廟搭台,經濟唱戲」當然也使佛教自身中獲得發展:如寺院的建設恢復、個別寺院經濟越來越強、佛教信徒在逐漸增加、佛教公益事業的發展上可以開始做一些慈善事業等、佛教文化進入社會各階層……

不可否認,佛教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但是正因為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忽略了佛教的自身建設,中國佛教協會也注意到這個問題,當佛教發展到一定程度,面臨著商品經濟大潮嚴重沖擊的時刻,1993年趙朴老在《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的報告中尖銳地指出:「當今中國佛教從自身建設來說,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央關於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在對外開放、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腐朽思想的泛起是難以避免的。在這情況下,佛教界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淡化,戒律鬆弛;有些人道風敗壞,結黨營私,追名逐利,奢侈享樂乃至腐化墮落;個別寺院的極少數僧人甚至有違法亂紀、刑事犯罪的行為。這種腐敗邪惡的風氣嚴重侵蝕著我佛教的肌體,極大地損害了我們佛教形象和聲譽,如果任其蔓延,勢必葬送我們的佛教事業。如何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形勢下,保持佛教清凈庄嚴佛教徒的正信正行,從而發揮佛教的優勢,庄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是當今佛教界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4]基於此,中國佛教協會提出了五個建設,趙朴老在這份報告中指出「全國佛教界都必須把注意力和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佛教自身建設、提高四眾素質上來。加強佛教自身建設,就是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這五個方面,信仰建設」,趙朴老一語道出了關鍵所在,但十四年後的今天,縱觀佛教界的大局,信眾越來越多,且隨著社會教育的大力提高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但是佛教本身叢林大流仍是以經濟目的旅遊參觀或經懺為主業(筆者並不反對旅遊旅遊也本身可以宣傳佛教慈悲善良輪迴解脫思想也不反對經懺,經懺本身也是懺悔業障修行辦法),小的寺院更不用說了,當然雖然提倡導的一些佛教夏令營待活動宣傳了一些佛教知識,起到了弘傳作用,但這也只是佛教寺院應該作的主業而變成副業了。

太虛大師改革佛教是因為覺悟的人佛教變成經懺的鬼魂佛教,反觀今日佛教筆者認為有回頭之勢:僧人多往經濟發達的地方流動,寺院也以經濟多寡論強弱;大型的開光與升座活動耗費糜甚,表現的就是財大氣粗,水陸法會超亡度祖成了富人的專利與榮耀,寺院建築也圍繞雄偉、富麗堂皇而不注重佛教本身的實用功能;出家人比的不是修行功夫教理的學習,而是權力的大小、信徒的多少、職位的高低、富不富有。雖然這些可能只是少數現象,如果不能阻洪水猛流於螻蟻之間,其後果是不堪設想。

寺院功能僧人的自身問題的解決雖然不僅僅留在理論上,但向前的路只走了一點點,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佛教的興旺與正法久住在於人才,所以趙朴老說當前佛教的主要任務「一是培養人才,二是培養人才,三還是培養人才」,誠如是言,僧才的培養要從戒律為入手,以發菩提心關鍵菩提心者,一要普度眾生,二要解脫生死輪迴。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是為佛訓。太虛大師對僧之所以為僧,戒律之為根也十分強調:「僧失律儀,僧即非僧,即不能受僧教育,亦不能以如來功德法財自利利他。故雲:僧教育是建築在僧律儀之上也。」[5]大師在辦武昌佛學院時,也是非常注重這一點的:「在我佛學院的本意,是想第一屆在二年中速成了一班師范人材後,優秀者留院深造研究,而第二屆專招出家眾以律儀為訓練,俾佛學院成為新的僧寺」[6]

人生佛教僧人寺院的本職來說,首先是要搞好自身的修持,培養佛教深刻的信仰寺院修行人的道場,所以寺院要回歸本身的修行(坐禪、念佛、學教)及弘法(講經、解惑)的功能上,全國這方面做得好的寺院是有不少,如江西雲居真如寺、陝西西安卧龍寺、九江東林寺、福建莆田廣化寺、廈門南普陀寺、福鼎太姥山平興寺、廣東乳源雲門寺、五台山的普壽寺等等,都在提倡坐禪、念佛、學教其實佛教本身修行好了,就是在弘揚佛教,就是在正法久住,當然力所能及,做一些慈善事業,但仍以菩提心為根本,這樣行事方合佛意,否則好事也變成壞事了。回顧當前佛教,不能以人生佛教的本懷,對其曲解,不能「人間佛教」只有人間沒有佛教,甚至有的連人生都沒有,去做地獄餓鬼事業

--------------------------------------------------------------------------------

[1] 《太虛大師全書》之《震旦佛教衰落之原因論》

[2] 《太虛大師全書》之《震旦佛教衰落之原因論》

[3] 《太虛大師全書》之《震旦佛教衰落之原因論》

[4] 趙朴初 《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法音》1993年第12期,p12

[5] 《太虛大師全書》之《僧教育要建築在僧律儀之上》

[6] 《太虛大師全書》之《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