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法師:淺談正確認識佛教的意義

淺談正確認識佛教意義

心律

主題詞:淺談 正確認識 佛教 意義

內容提要:佛教人士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破除人們對佛教的偏見和錯誤的認識,也就是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佛教。只有正確地認識佛教,才能使佛教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才能發揮佛法指導人們更好的去生活,進而使佛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有所助益。

本文從四個方面入手,闡述正確認識佛教意義,力圖為佛教社會化提供一些參考性意見和建議

 

第一部分 對佛教的偏見和錯誤認識

一、有人批判佛教迷信

何謂迷信

不經審慎思考和理性明辨,就盲目地相信,稱為迷信

佛教非但不認同迷信,甚且鼓勵以理性探索質疑,此種寬容大度,實事求是的態度,便是智信的表徵,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

而某些批判者本人往往並未理解佛教本義,就主觀認定佛教迷信,這種批判者本身就不是持著客觀的態度來評判,又怎麼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呢?

梁啟超先生說:「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智信指的是凡透過智慧判斷,冷靜觀察,確知為善良美好,能令人解脫者,方去接受、相信,稱為智信。

1、佛教菩薩佛像的是方便契合根器

佛教施設佛像,為的是方便契合根器,讓禮拜者見賢思齊,學習佛的精神和行為,並非祈求佛的保佑。

佛教原本就是即相離相,不離世間,不染著世間,而《金剛經》更是句句破相,何來崇拜偶像之事呢?但得無相,即心即佛。

2、佛教出家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教

要弘揚佛教,推動佛教,必須有少數人主持佛教。這少數人最好是沒有家庭負擔又不做其他工作,才好一心一意修行,弘揚佛法

出家,正可以擺脫世界欲累,專心一意的為佛法。所以出家人成了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推動佛教主體

佛教並不要求所有的人出家。在家,出家,均可修行

3、佛教儀式並不是迷信

用香、花、燈燭來供佛、禮佛,是表示虔敬;而不是說要讓佛聞到香味、點燈點燭,佛才能看到一切。

佛教徒禮懺誦經,為的是減輕及消除障礙苦難業力,在佛菩薩前,眾僧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消除自己的業障

至於燒紙則是古代風俗習慣演變而成的,並不是佛教倡議的;抽簽,問卜扶乩等舉動,更不被純正的佛教所容許。

但就是因為這種種儀式佛教就被指為迷信,實際上是人們的誤解

二、有人認為佛教是統治階層用來統治民眾的工具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興衰交替,幾度起伏。這主要源於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與統治階層的喜惡有極大關係。當統治階層認為佛教可以滿足其精神需要,可以作為其進行思想統治的工具時,就對佛教大力倡導;佛教也就得到長足發展。但如果佛教的發展與上層統治階層的利益存在矛盾時,統治階層就會佛教加以干涉,使佛教的發展勢態受到扼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南北朝時候佛教的飛速發展壯大,對國家的賦稅徵收和徭役調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寺院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北魏武帝、北周武帝都曾下令焚經毀像,坑殺沙門或迫其還俗,對佛教發展造成沉重的打擊。

這一切,都不佛教的本意,只不過是佛教傳播過程中的插曲。

 

第二部分 為什麼要正確認識佛教

佛教釋迦牟尼創始以來,歷經兩千五百多年,一直影響著東方人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幾乎涉及了哲學科學、文學、藝術(建築、雕刻、音樂、美術)、美學、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倫理道德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許多與佛教有關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詩人謝靈運、王維、白居易蘇軾,大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學朱熹、至於歷代高僧大德更是燦若繁星,不勝枚舉。

孫中山先生高度評價佛教:「 佛學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畏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

印度政治家尼赫魯則說出了現實佛教的需要:在這個充滿沖突與風波、仇恨與暴力的世界中,佛陀教理就像太陽一樣大放光芒。在這個充滿原子彈與氫彈的世界裡,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需要這個教理了。

的確,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以及人類當前面臨的各種困境:人口、環境、氣候異常、金融危機、高犯罪率等,都說明佛教思想傳播在當前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對佛教正確認識

正確認識佛教,必須先明了佛的真諦

佛教佛陀的教育,而不拜佛宗教,講佛教宗教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之道

一、 佛首先是人而不是神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於自己的為之善惡努力與否。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凈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二、 佛教主張真正的平等

(一)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慈愛,對所有的人都要慈愛。』

(二)同體大悲同體大悲是一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間一切眾生看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骨肉相連。

三、 人人都成佛的可能 

佛祖釋迦牟尼修行六年覺悟宇宙人生真諦他是人類先知先覺者之一,而我們是後知後覺者。「聞道有先後」而已。

人性都是善良的,放下屠刀,立地尚可成佛。更何況普通人呢?「佛法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說的是我們修行覺悟都在世間

我們之所以會犯錯,源於我們的無知(佛教叫『無明』)。如果人人都虔心修行,就都有成佛的可能。

 

四、 佛教認為萬物因緣而生修行亦如此

佛教認為,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沒有一件不是因緣暫時聚合生成的,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因緣合則生,因緣散則滅。

佛教能予人以永恆的、多數的幸福,所以很多人都信奉佛教,願意成為佛陀的子弟。而佛法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修行方法),就是為了適應眾生根器,為根治眾生煩惱而創設的。

 

第四部分:正確認識佛教,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佛教漢傳中國以後,在兩千年多年的漫漫歲月里,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佛教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進中國社會,點點滴滴地溶入中華民族的血脈。

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蕩,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儒、道並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展產生了極為自深遠的影響。 

所以,研究中國歷史文化不開佛教,探討中國社會流變、發展的路向迴避不了佛教,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樣需要佛教提供精神文化的助益。

我以為,要求得佛教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運用佛智慧紓解人們越來越大的內心壓力,運用佛智慧解決人類社會發進步中迴避不了而又不能不加以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就必須從正確認識佛教開始。

一、佛教不是宗教也不迷信,而是佛陀的教育,是宇宙人生至勝圓滿學問

由於來自佛教內外的種種原因佛教誤解和被曲解,以至被神秘化了。許多高僧大德一直都在做著的一項工作,就是為佛教辨誤釋疑的工作

弘一法師在他的《弘一大師講演錄》里,專門講過一章《佛法十疑略釋》。他從「佛法迷信」、「佛法宗教」、「佛法哲學」、「佛法非違背於科學」、「佛法非厭世」、「佛法非不宜於國家之興盛」、「佛法非能滅種」、「佛法非廢棄慈善事業」、「佛法非是分利」、「佛法非說空以滅人世」 ①等十個方面,比較全面的回答了人們對佛教的疑問。

白雲禪師在《老禪師的話》里說:「佛法,就是分辨世間的相對,了解相對的紛擾;於中予以突破,不為紛擾而迷惑,精進修養而出離;直到入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境界,才算是圓具了佛陀之法。」②老禪師煩惱菩提的相互對應、相互轉化系出發,指出圓具佛陀之法的途徑:「不為煩惱而迷惑,卻於煩惱發現道的蹤跡,獲得修養功德的幫助,化煩惱而成菩提。」 ③

凈土法門法師在《生活藝術》一文里說:「『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④「實在講,佛法就是教我們怎樣過幸福美滿生活。」 ⑤

寬仁法師在他所著的《佛教手冊》里也開宗明義說:「佛教創始於釋迦牟尼,以合乎理智的教說,示導人類轉迷開悟;其目的在於實現凈化社會理想,以超越階級、種族為特色。」 ⑥

諸位高僧大德的講說,都是意在開示我們:其一,佛教不是宗教也不迷信;其二,佛教佛陀的教育,是「說明宇宙人生真相」的學問。我們必須明白,佛教變成為宗教,那在傳承過程中一步一步發生變化的;而佛教混入神仙鬼怪等迷信成分,那更是佛教中國本土化、世俗過程中被一些對佛教真相不明了的人加進來的。把佛教等同宗教,當面迷信這是佛教的大誤解,不是佛教的正知、正見、正信。

佛教的正知、正見、正信,即佛教佛陀的教育,是「說明宇宙人生真相」的學問宇宙是什麼?就是我生活於其中的時空,即環境人生是什麼?就是我們本人;佛是什麼?就是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佛教說的「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時空佛教說的「人生」是對「眾生」而言的,不是特指人類,而是「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⑦涵蓋了一切有生命的個體。佛告訴我們眾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就是說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生命個體,如果真正覺悟宇宙人生真相,那麼他就是佛了。

佛教並不神秘,成佛之途也不神秘,關鍵在於是否徹底覺悟覺悟已經很難,而徹底覺悟就更難了,菩薩尚且是覺有情,還不能是徹底的覺悟者。所以,學佛信佛者眾,而成佛卻非常難。成佛之途就修學般若般若就是漢語語彙里的智慧,佛的智慧又不完全等同於一般所講的智慧它是包涵一切智慧具足圓滿智慧,故鳩摩羅什和玄奘在翻譯佛學經典的時候,都依梵文智慧音譯為「般若而不是直接的譯為智慧。佛智慧有三個層次,即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金剛經》里直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境界,就具足圓融無礙的佛智慧。佛智慧從哪裡來呢?「佛告訴我們智慧是每一個人自性里本來具足的,不從外面來。」 ⑧在《六祖壇經》里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佛智慧是人人內心裡本來就有的,只是人們的那一顆心被「貪、嗔、痴」蒙蔽,失去了清凈真實狀態,便墮入無窮無盡煩惱之海了。佛法就是要眾生依照「戒、定、慧」三學,從「貪、嗔、痴」的苦海里脫離出來,得到佛智慧,達到空靈清明境界心境清凈,對宇宙人生真知正見的「自性也就會顯現出來,心中便自然會充滿看透過去、現在、未來的佛智慧了。

智慧難,問題在於世間太多的誘惑,有太多事情讓人放之不下,有太多東西蒙蔽著、充塞著那一顆心了。

我們必須堅持佛教的正知、正見、正信,走出對佛教理解和認識上的誤區。

二、佛教尚「空」而不惟空,尚「無」也不惟無,關注社會、關懷眾生始終是佛教的題中應有之義

佛教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是關乎社會、關乎宇宙、關乎人生的。釋迦牟尼最初創立教說,並不是玄想所得,而是從宇宙人生的許多煩惱和困惑中得到啟悟,明白了其中的真相,終於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大智慧。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佛教是從社會人生實踐和生命體驗中產生出來的,是為了解決諸如宇宙人生根本問題的學問。因此,佛教的「空」和「無」有著獨特的內涵,不可不察。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就是闡述「空」、「無」觀念的一部重要經典。短短200餘字的經典中,竟有7處說「空」,20處說「無」。「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⑨ 應該怎麼理解釋尊所說的「空」和「無」呢?

所說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空」與「五蘊」是相對的。以色為例,釋尊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是他站在無始無終時空觀的角度進行觀照的結論。對於無始無終的時空來說,人,動植物地球宇宙,乃至一切有形的物質,其存在豈不都是暫時的么?對於無始無終的時空來說不就是不存在的么?但無始無終的時空,即「空」之中,又是有無窮無盡色相的。佛教就是要從無始無終的「空」中去理解千變萬幻的「色」,進而得出如《金剛經》里所說的結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說的「無」,也不是一無所有的意思,應從《金剛經》「應無所住」和《心經》「心無掛礙」的角度去理解。空中有相,但對於無始無終的時空來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此,我們不能執著虛妄之相,應該放下所有虛妄事物念頭,從有出發,達到「無」的境界也就是「心無掛礙」、「無所住」的意思了。

佛法「空」、「無」觀,與佛法慈悲觀,與佛法關注宇宙人生,與佛法關懷眾生,並不矛盾,而是一致的。佛法講的「慈悲」,正是從「空」、「無」而來能做到「應無所住」,就會「心無掛礙」。於是,一切都放下了,心中 「貪、嗔、痴」 絕滅了,諸般煩惱見了自然會從清凈空明的心性里生出無我利他之心也就是對眾生大慈大悲之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的就是從「空」、「無」出發,生出清凈心、慈悲心的意思。正如慧明法師在《慧明法師開示錄》里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兩句,乃體用並顯。雲何體用?『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用。『應無所住』既不著有,『而生其心亦不落無,方是金剛本旨。」 ⑩

慈悲」在佛法里始終占據著基本的中心的位置。筆者以為,慈悲即是清凈心,也就佛心,正是從「空」、「無」觀里產生出來的。誠如《法句經》里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慈悲平等為懷,萬物一體;慈悲則積極入世,關注社會的進步,關注人類發展,關注人生狀況大乘佛教強調「悲、智、行、願」四修並重,正是立足於社會人生的實踐,求得佛智慧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該具有怎樣堅忍不拔、無我利他的精神能做到呢?

因此,我們理解佛教的「空」、「無」,必須立足於佛教的「慈悲」 ,必須始終關注社會、關懷眾生。可以說,「慈悲」和「空」、「無」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割裂。

三、佛教理論體系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開放性和與時俱進性,可以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供精神文化支持。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時期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必然會導致人們思想觀念的巨大裂變,必然會引起各種文化的衝撞、整合。人們的內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震蕩,人類社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問題和矛盾地球環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值此之際,佛教如何因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如何運用佛教智慧價值觀念,為眾生和諧發展、共榮俱進提供支持乃至路向?這既值得我們每一位佛弟子認真思考和直面相對,也是與佛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

(一),佛教理論體系的特點,為佛教適應時代、關注社會發展、關懷人生狀況提供了依據。

釋尊創立教說已逾3000年,佛教傳入中國也有2000多年了。佛法是從無始無終的時空角度觀照宇宙人生的,或者可以說,佛在創立教說的時候已經洞見了人類社會今天的發展狀況,因而佛的教說適應於一切時代。而佛法中國傳播,發揚光大,經歷了一個不斷現代化、本土化、世俗化的過程,說明佛教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適應性、開放性和與時俱進性。佛教的這些特點為我們在新的時代弘傳佛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

佛教在每一個時代都需要屬於那個時代富有創意的、能夠「放下」的傳承者、弘法者。鳩摩羅什、玄奘是偉大的傳承者,太虛、印光、趙朴初是偉大的傳承者。今天的時代更加需要偉大的佛法的傳承者。我們要擔當起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弘揚「人間佛教精神,堅持佛教的正信、正見、正知,像太虛法師那樣「多注意現生的問題」,「以佛教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

(二)佛法講的「慈悲」、「眾生平等」,正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和諧社會是怎樣的社會?愚以為,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和諧:1、是每個社會個體內心和諧,「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提法非常恰如其分;

2、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社會和諧

3、是人與環境和諧

佛法在某種程度上說,講的就是和諧佛法的是清凈心,「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當心裡清凈,如空明了,佛性便顯現出來了一顆清凈的心裡,難道不是無上的和諧狀態嗎?有清凈心,即生慈悲之念,胸懷大慈大悲無我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不和諧佛說眾生平等」,是指一切有生命的個體,當我們對一切有生命的個體都懷有慈悲之心,關懷他們的生存狀態,關懷他們的生活質量,我們便會推己及人、及物,注重生態平衡,注意環境質量人與環境又怎麼會不達於和諧之境呢?

(三)從實實在在的事情一樁一樁去做

在當今時代弘揚佛法,應該怎麼去做這是需要實踐,也是需要理論研究的,綜而言之,就是從實實在在的事情一樁一樁去做

從實踐方面說,可以從慈善事業佛教實業、佛文化旅遊事業起步,逐步的推進,使佛教能實實在在地為社會的進步、眾生的發展提供幫助。

從理論方面說,在堅持佛教的基本精神和儀規的前提下,從佛法基本經典出發,認真開展適應時代、能夠切實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生髮展的理論研究,只有理論研究取得突破,佛教實際工作才會真正得到發展。

開展佛教理論研究,一是佛教理論研究者要具有「我不地獄誰入地獄」的勇氣,二是要注重佛教理論人才發現和培養,三是佛教是一項實踐性很強事業,因此弘法實踐和佛教理論研究不能截然分開,它應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無量壽經》上說:「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太虛師法說:「人間佛教是根據佛法常住真理滌除其不合時代思想文化,展開佛教教化功能。」

愚以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佛教發展最好的時代之一,只要我們秉持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最近提出「新六和」的願景,繼承和弘揚佛教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慈心悲願,必能使佛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為眾生和諧共處、和諧發展提供無上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支撐。

注釋:

①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弘一大師講演錄》第53-59頁;

②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老禪師的話》第1頁;

③同上,第1頁;

④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凈土法門法師文集》第26頁;

⑤同上,第1頁;

⑥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佛教手冊》,第1頁;

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金剛經·六祖壇經》第7頁;

⑧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凈土法門法師文集》第7頁;

⑨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金剛經》第73頁;

⑩四川宗教文化經濟交流服務中心印《慧明法師開示錄》第219頁;

⑩「新六和」的願景是:一願培植善心,發乎善行,則人心和善;二願親情穩固,愛心充滿,則家庭和樂;三願真誠溝通,平等互助,則人際和順;四願各得其所,相安無事,則社會和睦;五願彼此欣賞,尊重包容,則文明和諧;六願將心比心,化怨為友,則世界和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