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到十二世紀的藏地,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熱羅多吉紮上師,他最先把大威德金剛密法從印度求取回來,並且通過實修獲得了十地菩薩的真實證量,顯現出了不可思議的功德、智慧和神通,他的事跡與成就在藏區廣為流傳。
當我有緣看到熱羅多吉紮上師的傳記《大威德之光》的時候,深有感觸。在其廣大事業當中,他的道歌令人記憶猶新,對於任何修行人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指導意義。其中,特別是大師關於四瑜伽和五道的開示,顯得尤為精要,系統而簡明地闡述了修行成佛的過程。
現摘錄並結合念經等實修法門,介紹如下:
所謂「瑜伽」,是「契合」和「相應」的意思。也就是修行人與法、與上師,乃至於與三世諸佛之心,逐漸相契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大約分為四個階段,所謂的:
一、一心瑜伽;
二、無為瑜伽;
三、無分別瑜伽;
四、非思議瑜伽。
一、資糧道;
二、加行道;
三、見道;
四、修道;
五、無修道。
四瑜伽和五道是相互對應的,它們是對於成佛過程的兩種不同方式的描述,本質並無差別。以下將分別予以介紹。
先介紹四瑜伽:
時起時伏無定時;末期猶如靜湖水,
一心瑜伽是指最初的禪修,無論所修行的是那種法門,都以降伏粗重的分別煩惱,得到一心不亂為最初目標,所以叫做一心瑜伽。它又可以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
在一心瑜伽的初期,也就是剛開始修學的時候,修行人的心緒必然是妄念紛飛的,難以入定,或者根本無法集中精神。
——在這個階段沒有什麼竅門可言,只有堅持,不斷地堅持學習和修行實踐。
對於如今的許多學佛人來說,也許一生都在這樣的階段當中度過——這是多麼地遺憾啊!他們甚至從來沒有體會過修行的好處,從來不曾經歷過哪怕是片刻的心靈安寧。
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在這個階段,有文化的人最好是選擇念經聞思修。因為有文化的人,尤其是有文化的漢族人,特別善於分別,直接去禪修非常困難。即使能夠修下去,如果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指引的話,也非常容易出現偏差。
而念經聞思修則不同,經是佛語,有著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其實就是極為善巧的引導。佛陀以他圓滿的智慧,洞察了一切眾生之心,深知一切眾生內心當中散亂的根源——無非是種種執著和牽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種種習慣性。正是它們,使一切眾生的心緒被攪得雜亂不堪,沒有片刻的安寧。
於是,佛陀以他的大悲心,從圓滿心性當中自然流露出了智慧而有序的言語開示——經過了口頭結集、書面結集,以及歷代高僧的翻譯和流傳,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佛經——它依然大體保留了佛陀祥和而有序的智慧原貌。
——當我們放下了手頭的事物,靜坐下來,有條不紊地念誦經文的時候,佛陀的智慧就會順著文字和語言,流淌到我們的心念當中。漸漸地,我們雜亂不堪的心緒就會趨於平靜祥和。當然,這種祥和,最初只會發生在念經的過程當中,一旦離開了念經,雜亂的心緒又依然如故了。
——這是正常的。
當我們在念經當中,時而能夠體會到平靜祥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完成了一心瑜伽初期的修學,可以進入中期了。
在一心瑜伽的中期,修行人對於所修學的法門,已經開始上路了。他們已經度過了最為苦悶的初期——這是他們堅持不懈換來的果實,他們已經開始體會到了法的喜悅。
在這個階段,以念經聞思修為例,修行者的心緒涌動猶如潮水,時而奔涌,時而平靜,沒有一定的規律——這是粗重分別習氣與佛經當中的祥和智慧,直接交戰所導致的結果。當粗重習氣占據上風的時候,修行人就表現為思緒涌動如潮,處處執著,苦不堪言;而當佛經給予的智慧占據上風的時候,修行人就會表現為心緒平靜,似乎不太有什麼執著,相對輕鬆自在。
相對應的是,當粗重習氣襲來的時候,修行人幾乎連念經都無法進行——於是,他們非常苦悶,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對自己失望極了。
而只要他們調整一下,哪怕娛樂放縱一下,或者耐心等待幾天,然後,繼續念經聞思修——他們就會發現,還是念經好,念經使他們的心緒又回復到了平靜當中。在這種平靜當中,經文的法義也會愈加明了,他們的智慧也將逐漸變得明朗起來。
——在這種不斷交錯的反覆當中,只要持之以恆,修行人的心緒寧靜與智慧明了就會越來越占據上風。無論在念經過程當中,還是在念經之外的生活當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心緒平穩了——這時,我們就已經完成了一心瑜伽中期的修學,開始進入後期了。
在一心瑜伽的後期,修行人的心緒越來越平靜安詳,就好像清晨起來,沒有風的時候,那平靜無痕的湖水表面一樣。雜亂妄想減少了很多,粗重的執著和感情牽掛通常是沒有的,只是偶爾才泛起。
如果是專門禪修的人,從這里開始,就將會進入相似的禪定,比如欲界定、未到地定等等。
——但這必須是在相當清凈單純的環境當中才行,在繁華都市是不行的,因為雜緣太多的緣故。
而對於念經聞思修的人來說,在一心瑜伽的後期,通常並不會真地得到禪定,只是在念經過程當中,注意力自然會非常集中,心念完全隨著經文在緩緩徜徉,經文的法義變得異常清晰——差不多可以叫做一心不亂了。
如果我們念經修行到了這樣的地步,雖然還沒有得到禪定,但是由於靜心的緣故,宿世的智慧,以及佛經的加持都會表現出明顯的效益。我們會覺得,似乎一切法義都懂了,佛經上的道理再也難不倒自己了——啊,我真是太了不起啦!大概這就是所謂的「開悟」吧!
於是,我們可能就會變得非常健談,樂於講法——美其名曰「度眾生」。或者喜好不停地吟詩作對,習文交友,賣弄自己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來的「開悟」以後的智慧。
——必須要避免這個誤區。
在這個階段,也許我們的確具有了相當了不起的智慧,但是,應當知道,這些都是佛經的加持,以及自己宿世的善根發現而已。
而粗重的煩惱之根仍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仍然覺得不安。只是,在自我執著和自我炫耀的偽飾之下,我們不願意承認和面對罷了。
這時,只要我們回過頭來,放下那些自我炫耀的緣分,放下面子,繼續安住,老老實實地念經聞、思、修。我們很快就會獲得突破,很快就會找到內心不安的根源——無始以來對於「自我」的執著。
——這時,我們就完成了一心瑜伽的修學,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無為瑜伽了。
便是悟得無為義;意中一切空無相,
無為瑜伽是入道的關鍵,也就是在一心瑜伽的基礎上,開悟覺性的過程。
如上所說念經聞思修的修行人,由於開始放下自我炫耀,開始放下面子的緣故,在更深入的安住修學當中,就會獲得突破——我們真正地認識到了「自我執著」是煩惱的根源!
——這就好辦了,我們只需要隨時把這個「自我執著」找到,然後,放下它就好了。
放下,自然松坦地放下一切,讓一切都順其自然——這就是無為瑜伽的修持特色。
先放下「習性」,也就是放下自己的一切煩惱習氣,即使它們時時襲來,常常發作,也毫不在意,全都視之如空,一旦過去就不再糾纏——這樣就絲毫不會再懷疑自己的善根了,心也就與道逐漸相應了。這其實也就是在修行大乘空觀。
再放下「體驗」,也就是放下修學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各種法喜、禪悅等等——它們都是覺受,與覺悟相應的感受而已,屬於生滅法,不能當真。
甚至還要放下「覺悟」,也就是放下那些時而出現的小的悟境,不透徹的悟境等等——這是非常困難的。
當這些悟境出現的時候,如果我們把它們當作了某種成就的話——那就必須學會放下。應當知道,開悟佛法,終究是無所得的。
如果我們並不在意它們,並不痴迷於它們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好放下的了,我們就是在行持無為瑜伽。
乃至於心境當中的一切心念,無論如何產生和變化,都應當不予理睬,也不追隨,絲毫不在意它,讓心盡量回復它最自然的狀態。
——倘若能夠這樣的話,就說明我們已經開始悟入無為了。
比如,有的人就安住於所悟入的無為瑜伽當中,執著越來越少,煩惱也開始從根本上銷落——似乎不再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了——我都已經悟得無為了,一切都不生不滅了,哪裡還有什麼好修行的呢?
——這充其量是小乘人的「法眼凈」智慧而已,雖然可以算作開悟,但並非是大乘菩薩初步明了法性的覺悟。
這時,我們需要發願。
時常發起源自內心深處的,成佛渡眾生的菩薩大願——千萬不要喊口號!而是要如實發自內心才行。
然後,發願要見性成佛——發願要親自見到佛性!並且祈禱三寶上師加持,祈禱護法善神護持。
對於念經聞思修的人來說,這時,應當暫時放下佛經,轉向專註的禪修——專門參究:
哪裡是我的佛性呢?
它到底在哪裡呢?
——這和參話頭是一樣的,和觀心也是一樣的。
不一樣的是,此時的我們,在前面聞思修的基礎上,悟道的根機已經相當成熟了。
當我們這樣在無為瑜伽當中,深入參究的話,不會用太長的時間,在某個因緣的觸動下,或者是眼根的驚鴻一瞥,或者是耳根的砰然絕響,也或者是身根的凜然一驚——一剎那間,我們長久以來的相續妄想被瞬間截斷——
這時,不僅第六意識的粗妄想被截斷了,而是連第七識當中較細的相續分別念也被截斷了——所以,心性的本來面目得以短暫地呈現。
——它極其冷靜而明了,長久以來的思維和煩惱從來不曾令它有所擾動;而且,一切思維妄想都源自於它,它就是一切本質的本質,一切源頭的源頭,一切萬法的法性;它從來沒有生過,或者死過;它就是金剛不壞身,它從未離開過我們。
——與此同時,一切關於心性的傳說,諸多經典上的種種描述等等,都得到了初步的驗證。
——這就是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的「心境心性與法性,融為一體是覺悟。」
——這就是最初的開悟佛性,菩薩從此將開始踏上轉凡成聖的修證之旅。經過努力,不久將可以證得菩薩的「初住位」。
然而,對於普通的大乘悟道者來說,本來心性的呈現,通常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妄想習氣的烏雲又將它重新遮蓋了。
——所以,只能叫做「相似的見性」或者「相似的見道」。
這是因為粗重習氣不會一下子除去的緣故,也是由於缺少三昧定力的緣故,這是正常的。
這是通常意義上的悟道,不同於虛雲老和尚五十六歲坐禪時的悟道——那其實是「證道」;也不同於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的悟道——那其實是超越了修證的「圓滿覺道」。
——當我們通過以上的修行,初步覺悟法性以後,我們就完成了無為瑜伽的修行,開始進入無分別瑜伽了。
「第三無分別瑜伽,又分初中後三期。
初期身境意三者,有時與心合為一,
中期對立已消滅,身境與意三合一,
偶爾習心生分別;末期分別心全無。」
無分別瑜伽就是悟道以後,修證的過程。大約分為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
在無分別瑜伽的初期,修行者剛剛覺悟自性,心量還比較狹小,心性和法性還不能夠完全融為一體,心和境界之間還會時常出現對立分別——這就是無始習氣的力量。
而且,即使是已經真正覺悟自性的人,剛剛進入後文將要介紹的五道當中的「見道位」之時,也會對於自己的悟境不敢肯定,產生懷疑。熱羅多吉扎大師稱之為:
「見道之時生疑心,需學經論增見識。」
——顯然,這並非是經文上所說的初地菩薩之見道,而是初住位菩薩的相似見道。
這時,我們應當通過進一步聞思修經教,尤其是一些祖師菩薩直指心性的開示,幫助自己確認、鞏固和增廣悟境。如果有條件的話,參訪善知識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當我們對於自己的悟境,依據佛經或者善知識的印證,確認其完全如法的話,我們就會對於本然覺性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修行的基石得以確立。
此時千萬不可得少而足,而應當隨緣起修——從這里,正式進入無分別瑜伽的初期。
在無分別瑜伽的初期,修行人的悟境並不穩固,清凈心時而現前,時而被分別念掩蓋。
當清凈心現前的時候,我們對於身體、境界和心念沒有刻意的分別——此時,它們與心性是自然融為一體的,不存在心和境界、你和我、好和壞等等對待差別。
當分別習氣湧來的時候,就不同了,覺性的明了已然不再,我們又回到了往日的分別習慣當中——此時,身體是身體,境界是境界,想法是想法,它們根本無法融為一體,而是對立和不協調的。
——這時該怎麼辦呢?
——根本無須擔心,作為一個曾經了悟自性的人,粗重執著的根基早已如幻不實,開始逐漸瓦解了。這時,只要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悟境,不會太困難,它就會再次現前了。
——熱羅多吉扎大師稱之為:
「第三無分別瑜伽,以悟心去發悟心。」
——非常準確。
當我們如此堅持不懈地反覆熏修,用所開悟的本來覺性照了一切,消融一切對待差別之心——這樣無分別地,在閑靜處專註修行的話——粗重的分別對立就會逐漸瓦解,而很少產生執著了。
——此時,我們就完成了無分別瑜伽初期的修行,開始進入中期了。
在無分別瑜伽的中期,分別習氣趨於消亡,這是修行者勤奮不懈換來的。
——必須要說的是,無論在無分別瑜伽的初期、中期或者後期,我們都還不具備「浪跡紅塵」的資格。
有的人以為,既然已經悟道了,那又何妨「瀟灑人間,對鏡煉心」呢!
殊不知,那是後面非思議瑜伽聖者們的事情,並非無分別瑜伽行者所能勝任。
如果沒有真實成就者的隨時指導,我們就應當依據佛經祖論,隨時隨地觀察抉擇自己的心行——倘若還有絲毫的分別念和不自然、不自在之處,就仍然還是一個「因地行者」,絕不可妄自尊大,以凡濫聖。
還應當說明的是,我們最為粗重的習氣之一——淫慾心,通常來講,在大乘行者悟道的時候,也就是無為瑜伽當中,淫慾心只是比較淡薄而已,並沒有被斷除。徹底超越淫慾心——需要經歷無分別瑜伽的修習,到達非思議瑜伽之時,才能做到。
有的人雖然學習大乘佛法,卻只把修行的重點用來斷除淫慾心——這將事倍而功半。看似很有道理,實則沒有抓住重點。
倘若不從開悟覺性入手的話,怎麼可能徹底斷除淫慾心呢?就算將來的將來,從事上做到了,也只是成就四果羅漢而已,甚至連開悟大乘覺性的智慧都還不具備——這也是大乘修行者應當避免的歧途之一。
當我們在無分別瑜伽的中期,通過時常安住於清凈覺性,放棄一切分別和對立,讓一切實有的認知在無分別當中自然消亡,分別心只是偶爾才出現的話——我們就完成了無分別瑜伽中期的修行,開始進入後期了。
在無分別瑜伽的後期,修行者完全沒有了對立分別之心,我們的確做到無所住了。如果當真能夠如此的話,我們就可以被稱為真正的「瑜伽行者」——也叫做「相應行行者」了。
此時,我們已經完全不同於一般的凡夫,我們的心,時常自然地安住在三昧正定當中——應當知道,三昧正定是三世諸佛之母,無數的成就者,都於其中成就正覺。
例如,悉達多太子,坐在菩提樹下的時候,就是在第四禪當中安住,觀察因緣及法性而成佛的。天台宗的慧思禪師,是在初禪當中結夏安居,觀察法華妙義,最終證得法華三昧而成就的,並且顯現出了淋雨不濕、履泥無痕等等不可思議的功德。
無分別瑜伽的後期,就是轉凡入聖的分水嶺。修行者在這個階段安住的時間長短不一,隨著各自因緣道力的不同,一旦徹底消盡分別念頭,就會證入法身,顯現出無有邊際的朗然大覺——這時,修行者就結束了無分別瑜伽的修行,開始進入非思議瑜伽了。
「第四非思議瑜伽,作意二見均斷滅,
猶如幻化自在脫。」
非思議瑜伽,就是初地以上大乘聖位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境界。這些菩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身大士,他們已經完全沒有了刻意造作的念頭,他們獲得了無邊法性身——並非從哪裡得到,而是本然的果位而已。
對於獲得了不思議解脫的法身菩薩們來說,他們已經超越了普通意義的睡眠——代之以晝夜不間斷的覺悟明了,那就是報身如來的光明智慧,它自然而不間斷地朗照著。
在這自然的光明朗照當中,一切都如同幻化,沒有任何實有的存在——因此,一切的一切,都無非是自在解脫之妙法、妙境。同時,各種實證的不思議神通功德,也將會逐步現前。
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們都應當發願並精進修學,但願一切眾生都能夠證入這樣了不起的非思議瑜伽。
再來介紹「五道」。
一、關於「五道」當中的「資糧道」,熱羅多吉扎大師這樣說:
這是修福修慧法,也稱第一資糧道。」
所謂的資糧道,也就是我們剛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必須要培植「福」和「慧」兩種成佛的必備資糧。
在藏傳佛教當中,通常是先觀察人生無常,乃至於一切無常,從而發起出離心。再觀察一切眾生都無非是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從而發起廣大的慈悲心和菩提心。然後,按照上師的指導,勤奮地禮拜佛陀,並且供養「曼扎盤」,以及念誦大量數量的「金剛薩埵百字明」等等咒語,以便消除宿業,培植福德。
在漢傳佛教當中,雖然法無定法,大體也是這樣的。同樣要觀察無常,觀察發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方法也類似。乃至於拜佛、念佛、持咒、念經、為常住勞作等等,都是在培植福慧兩種資糧。
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資糧道,大約對應於一心瑜伽的初期。這個時期,修行者的心行是比較散亂的。
「按照毗盧七法坐,沉思入世出世因,
所謂的加行道,就是修行者在資糧道的基礎上,加功用行,力求入道的修行過程。
無論修學哪一種法門,端坐禪修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念佛或者念經,也是在禪坐當中效果最好。而禪坐的姿勢,則以毗盧遮那佛的七支坐法為最佳——其實就是雙盤腿(雙跏趺坐)的一種。
雙跏趺坐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難度,能坐最好,實在不能,也不必勉強。即使是散盤,也同樣能夠禪修的。
無論那種姿勢的禪坐,都必須左右對稱,自然平衡而放鬆,臀部盡量往後坐,腰部往前自然彎曲才好。如果腰坐不直,可以在臀部下面鋪設三寸左右厚的墊子,就容易放鬆腰身了。
在禪坐當中,什麼都不想,並非修行的正路。依據佛教各宗派的經典,都要求修行者,應當進行適當的觀想和思維。而觀想的內容,是由所修學的法門決定的。對於念經聞思修的人來說,隨文入觀最好。
在加行道當中,禪修者可能進入禪定,也可能得到一心不亂,或者能夠非常專註地修法。這就為開悟覺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加行道,大約對應於一心瑜伽的中期。這個時期,修行者的心行已經比較安靜了。
在加行道的最後,被稱為「暖位」、「頂位」、「忍位」和「世第一位」的修行當中,大約對應於一心瑜伽的後期。此時,修行者的心境已經相當平靜了,為開悟覺性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所謂的「見道」,在這里指的是相似見到法性,而並非是指大乘經典當中所說的,初地菩薩的真實見道。
如果想要見到法性,應當知道,法性就是覺性,覺性就是心性,是三無差別。
對於心性的觀察,訣竅就是自然放鬆。在此基礎上,仔細而又輕鬆地觀察心念的生、住、異、滅,同時,應當時常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以及見性成佛的大願——這就是我們能夠見性的力量源泉。
當我們這樣自然放鬆,而又不間斷地對心念進行觀察,機緣成熟的時候,忽然之間,分別心念停息了——不生滅的心體當下顯現——它就是法性和心性的真面貌,它就是本然的覺性。
雖然,其中仍然還有著我們暫時無法發覺的極微細的心念流動——所以,嚴格來說,我們所觀察到的還不是真實心性。但是,它們已經很接近了,所以不妨暫時稱之為「見道」。
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見道位,大約對應於無為瑜伽。這個時期,修行者已經發現了本來法性,已經初步悟道,在對於悟境確認無誤以後,就可以開始悟後起修了——於是,就進入了「修道」。
所謂的修道,就是在見道以後,時常能夠讓自己的心安住於所見的本然覺性,而不要再陷入到分別念當中。其實也就是消盡分別習氣的過程。
——在禪宗,把這叫做「騎牛回家」。見到覺性,就如同牧童找到了「牛」一樣,只要騎上牛,無需刻意造作,只要順其自然,不讓「牛」偷懶和貪吃,「牛」自然就會把牧童送回家——只要長期安然於如空而自明的覺性,它自然就會把修行人送到佛地。
而在藏傳佛教當中,見道以後,就可以在金剛上師的指導下修學密乘了。例如,可以修學觀察「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等等,也叫做「生成道」和「圓滿道」。其大約內容,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自己觀想成為本尊,乃至於觀想成為整個法界壇城。
無論哪一宗見道後的修行,都必須要緊密地結合菩提心——它就是大乘修行者的力量源泉,沒有它,就不可能獲得圓滿成就。
在這樣修道的過程當中,由於分別念的逐漸消融,法爾的妙樂自然會生起——同時伴隨著如幻不實的空性智慧,這樂與空不二的智慧非常殊勝與廣大——它就是法性本來的功德。
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修道位,大約對應於無分別瑜伽。在這個時期,修行者的心行逐漸趨向於「無所住」。而一旦他們心中的分別和執著完全消融——他們就進入了修行的最終果實——「無修道」。
「修煉終究結碩果,入世出世交界處,
獲得無生圓成位,至此無破也無悟,
便稱佛地無修道。」
所謂的「無修道」,就是指圓滿法身已經現前,報身和化身也隨之自然具備——這三身只是本來如此的碩果,而並非從某處得來。
依據《華嚴》等諸大乘經典,初地菩薩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功德。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生死輪迴可出,也沒有寂靜涅槃可入——那就是「入世出世交界處」,也叫做「大般涅槃」。
對於這些初地以上的菩薩摩訶薩們來說,他們已經完全消融了分別執著,他們已經實證了萬法如幻。乃至於,根本就沒有無明可破,也沒有佛性可悟。他們洞達了法法無生——就在法法無生之處,圓滿覺性之位不動不搖,遠離一切修為造作,法爾天成。
——這就叫做「佛地無修道」。
所謂的「佛地」,應當善巧地理解為「佛法界」,而並非僅指圓滿的佛陀。如同龍樹菩薩之類的初地菩薩們,顯然已經證入了此「佛地」。
雖然,依據諸大乘經典,初地菩薩叫做真實之「見道」,初地至七地菩薩叫做真實之「修道」,八地以上菩薩叫做真實之「無修道」,而佛陀則稱之為「圓滿道」。
——顯而易見,這與熱羅多吉扎大師關於「五道」的判教並非是同一個體系。有識者當善思維之,切不可雜亂混淆。莫執其名,當解其意。
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所說,無修道位,大約對應於非思議瑜伽。至此,修行者已經完全明見心性的空、明不二,心不離法性妙樂,觀一切萬物境界都無非是佛陀法身。任何顛倒錯亂的認知都已如同風吹雲散一般,了無蹤影。修行者自身的成就趨於圓滿,其廣利眾生的事業,也由於遠離造作的緣故,而自然如意。
關於「四瑜伽」和「五道」,以及修行過程當中的注意事項,熱羅多吉扎大師還有如下開示,簡明而精要:
「破障糾偏法須知,資糧道中生八欲,
破除要修厭世觀;加行道中生虛無,
破除要修二邊根;見道之時生疑心,
需學經論增見識;修道之時易停步,
勿忘利眾責任感。」
在「資糧道」當中,修行者容易產生八種慾望,即:欲得利益,不欲失利;欲得美名,不欲得壞名;欲聞贊嘆,不欲聞辱罵;欲享樂,不欲受苦。——而對治的方法,就是觀察世間無常,發起厭離俗世的出離心。
在「加行道」當中,修行者由於禪修不當的緣故,容易產生否定一切的虛無之心,它屬於造作出來的「頑空」——而對治的方法,就是要觀察「空」、「有」兩邊的妙法之妙,其中蘊含著無窮妙用,怎麼能夠一味地予以舍棄呢!當知「清凈理地不染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
在「見道」當中,修行者容易產生懷疑之心:難道它就是本來心性嗎?——所以說,熱羅大師所說的「見道」並非經典上所說初地菩薩之真實見道,而是初住位菩薩的相似見道。初地菩薩是不會有此等懷疑的。——而對治的方法,就是依據佛經祖論進行聞思修,以便確認和增廣悟境。
在「修道」當中,修行者容易得少而足,不思進取——這也顯然不是大乘經典所說初地到七地菩薩真實修道的境界,初地菩薩早已遠離如此過失。這里的「修道」正是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賢位菩薩的修道境界,他們有可能會不思進取——而對治的方法,只能是廣發大願,為圓滿自他功德而精進修行。
在「無修道」當中,修行者還有可能偶爾會鬆懈,不思廣利眾生——這怎麼可能是圓滿的佛陀呢!它顯然指的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們——而只要他們不忘失度盡一切眾生的本來大願,他們終究會在「無修道」的盡頭,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
「再說扶正激勵法,第一一心瑜伽時,
以體驗感激體驗;第二無為瑜伽時,
以體驗去發悟心;第三無分別瑜伽,
以悟心去發悟心;第四非思議瑜伽,
在一心瑜伽當中,修行者會產生各種覺受的體驗,而順其自然地激發覺受,增長覺受,同時並不執著於覺受,就是適當的激勵修行之法。
在無為瑜伽當中,修行者不應當滿足於覺受之體驗,而應當學習在體驗的基礎上,於心念消融之處觀察覺性——那將會幫助修行者開發悟心,也就是開悟心性。
在無分別瑜伽當中,修行者已經開悟心性。但是,無始以來的分別妄念之烏雲力量很大,經常會遮蔽心性的顯現。而激勵的方法,就是回觀自己開悟心性的情景,於是,不會很費力,心性又將會得以顯現——這就叫做「以悟心去發悟心」。
在非思議瑜伽當中,修行者已經到達了無修無證之地,本然覺性之自然朗照不會再動搖了——自利已經相對圓滿,然而,不應忘卻的,就是普利一切眾生的廣大菩薩行。也只有如此,非思議瑜伽的菩薩們才能夠最終圓滿無上正覺,最終成為究竟的佛陀。
如果能夠這樣實修的話,在非思議瑜伽當中,修行者將會逐步顯現十地功德,並最終成就佛果。熱羅多吉扎大師這樣開示:
定中心發明亮光,便是第三發光地;
無生無滅性純凈,便是第四焰光地;
破除難破諸習性,便是第五難破地;
無為境界現眼前,便是第六顯現地;
動念之心已遠離,便是第七遠離地;
無意自然降法雨,便是第十法雲地。
無需任何解釋,我們需要的,只是按照熱羅多吉扎大師的開示,腳踏實地地去不斷修學。
對於末法時代的修行,熱羅多吉扎大師在扎麻隆傳法時,特意以道歌開示說:
你若真心聽良言,就請牢記這些話:
如想永遠享福樂,放眼長遠修善德。
做作多就是非多,慎重從事別輕率。
——就把這首道歌,作為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天的本篇博文的結尾吧。
願有識者,都能夠牢記熱羅多吉扎大師的善巧開示,少說廢話多念經,今世來世都安樂,一切功德從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