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講解
(三稱)
發起無比菩提心,積累廣大二資糧。
諸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菩薩吉祥!非常歡喜,從今天開始,我們大家有緣共聚一堂來學習《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華嚴上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希望能夠以我所知的佛法大海中的一滴來供養諸位善知識。
首先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為了幫助一切如母有情能夠得到人天的安樂和究竟解脫的安樂,所以我們來學習《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為什麼要受戒
這部經很淺,是講小乘的別解脫戒,並且是講居士的五戒,但是很重要,是我們修行解脫的基礎。正如我們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才不會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也不會找我們的麻煩。同樣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必須遵守一定的生活規則才能平安、健康、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個生活的規則就是五戒。
事實上五戒裡面的前四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個四條稱為性戒。如果犯了是性罪,意思也就是說,無論你是不是信佛,是不是受了五戒,違犯了都是罪過。所以說前面的四條是為了保持社會安定的根本道德準則。
並且一切宗教他們的行為規范都與這個四條相通,在基督教裡面有摩西十誡,最基本的四誡也是這個四條;在伊斯蘭教裡面,《古蘭經》上對於生活規則的規定也與這個四條相通。
在中國來說,我們儒家的思想所說的五常也與五戒相通。後漢時期,有一位牟子就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三教一致。他作了一篇《理惑論》,上面就說五戒與五常的精神完全一致,不殺生就是仁,不偷盜就是義,不邪淫就是禮,不妄語就是信,不飲酒就是智,所以仁、義、禮、智、信,五常也都在其中。
那麼可見五戒不單單是佛教之中諸戒之母,也是其他各大宗教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可以說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道德准繩。
所以事實上我們非常有必要能夠了解五戒。有一些居士已經學佛很多年了,但是不敢受戒。什麼原因呢?第一個是認為,好像受了戒就沒有自由,受到約束。其實是不是受戒就會增加我們的束縛呢?不是。應該說我們能夠真正地持好五戒,才能夠得到更廣大的自由。
我們冷靜想一想,凡屬是那些觸犯刑律,或者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他們的罪歸根結蒂都是犯了五戒。比方說傷害其他人、殺人、毀容,這些都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佔、勒索、偷稅漏稅,這些應該都是犯了偷盜戒;乃至於嫖娼、重婚、包二奶,那些都是犯了邪淫戒;誹謗、作偽證、或者背信棄義,這些都是犯了妄語戒;吸毒、飲酒,應該這些都是犯了飲酒戒。
所以說因為犯了極重的五戒就失去自由。我們也就可以明白,真正能夠了知五戒的內涵,並且守持好清凈的五戒才有真正的自由,應該說五戒的真義就是自由。我們因為受持好戒法,所以現世就能夠歡喜自在,就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並且我們的家庭就更和睦;當來我們也因為持好五戒,所以能夠超出輪迴。
還有一種因素,有些人是學佛不敢受戒,他就有一個誤解,認為我受了戒,萬一犯戒的話要墮地獄,所以很害怕,就不敢受戒。
佛陀住世的時候,比丘尼裡面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叫做蓮花色比丘尼,她證得果位以後,就勸導很多的女眾出家,修行,受戒。然後那些人就跟她說,我們不敢受戒,因為受了戒以後,犯戒的話要墮落。
蓮花色比丘尼就給她們開示說:寧願受戒,因為宿世的業力犯了戒,然後再去懺悔,這個就要好過因為怕犯戒而不受戒。我們受戒以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所以罪業會減輕,還有將來得度的機會。如果不受戒的人,他犯了戒不知道懺悔,罪業會越來越重,所以會沉淪到三惡道中間去。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並且來說,我們如果能夠受戒,那個解脫的種子就種下來了。
還有一重原因是,有一些人說,那這樣子的話,我也盡量做到五戒的要求,但是我不受戒。這個跟好好地受持五戒有什麼不同呢?如果是我們不肯受戒,但是會按照五戒的要求去做,比方說不殺生,如果你沒有受戒,也做到了不殺生,那隻有在逢緣對境的時候才有功德。你家裡的人買一條活魚回來,然後你說,我雖然沒有受戒,但是我不殺生。這樣子的話,你在遇到這個環境才有功德。但是我們受了五戒,得到了無作戒體,而這個無作戒體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所以我們受了五戒以後,不管有沒有遇到那個環境,只要不犯,我們的功德都在日日增上,日日增長,所以一定要發心受持戒法。
並且五戒是一切世出世間諸善戒法的根本,受持五戒能夠破貪嗔痴煩惱。我們持不殺生戒就是破嗔恚的煩惱;持不偷盜、不邪淫戒是破貪慾的煩惱;持不妄語戒是破愚痴的煩惱;持好不飲酒戒是能夠消除放逸。所以受持五戒是近報人天,遠證佛果。
不飲酒戒是屬於遮戒。因為飲酒這種行為本身並不一定是罪惡,也不違反國法,但是如果飲酒失去理智,它就會成為一個作惡的助緣。失去理智,後果非常可怕。佛法是智慧的教導,所以我們要保持理智就要受持不飲酒戒。
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上說,「猶如萬物依大地,一切功德依於戒。」我們只有非常扎實地打好戒律的基礎,佛法的深廣功德才能生起來。
如來說法,戒律分為小乘、大乘的顯宗和大乘的密宗戒法。小乘的戒法是別解脫戒,稱為外別解脫戒,針對眾生身口的行為和語言來對治。內大乘菩薩戒是針對於意業起心動念來對治,所以稱為內大乘菩薩戒。大乘的密宗金剛乘三昧耶戒是直接依法界本性起修,所以是密金剛乘三昧耶戒。小乘戒是側重於對治貪煩惱;大乘顯宗菩薩戒是側重於對治嗔恚的煩惱;大乘密宗的三昧耶戒是側重於對治愚痴的煩惱,直接依法界本性而起修,所以他守持的戒律更微細。這一切戒法的根本、基礎,都應該是我們如法地受持好五戒。
我們先要做一個好人,然後要做一個修行人,再做一個明白人。我們首先能夠成為世間的善男子、善女人,要成為好人的話,應該要持好五戒。持好五戒是我們能夠生活得更快樂的基礎,也是我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基礎。
不要輕視五戒,如果你能夠不殺生,不邪淫、不飲酒,你身體會更健康。你希望家庭和睦,也需要大家都守持好五戒。乃至於我們希望世界和平都需要持好五戒,為什麼?你看,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犯了教他殺。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幾千萬人流離失所,幾百萬人喪失生命,都是因為沒有持好不殺生戒。
受持好五戒是我們做一個好人的基本準則,更進一步要做一個修行人,我們希望能夠超出生死輪迴,也需要戒法。戒法是三乘佛法的基礎,土美仁波切在《佛子行三十七頌》上說,「無戒自利尚不成,欲能利他豈可能。是故無存貪有心,護持凈戒佛子行。」
並且來說在現在這個末法時期,眾生的慾望很重,外界的六塵誘惑也更厲害,所以大家能夠持戒的干擾就非常多。所以佛在經典上說:末法時期如果能夠受持清凈戒律,乃至於一日一夜,這個功德都勝過於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供養如來。《無量壽經》上面也說:我們在娑婆世界這個五濁惡世中間,一日一夜修行的功德都勝過在極樂世界百年修持的功德。所以可見我們在現在這個時期,更加要非常清凈地持好戒法。
經題
【佛說】「佛」,解說了很多次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始覺、本覺、究竟覺。自覺是覺知自心本不生滅;覺他是覺一切法無不是如;覺滿是自覺覺他,功圓果滿,福慧兩足尊。
為什麼在經首要標明「佛說」呢?因為表示尊重戒法。
第二,經是隨時隨地皆可說,天上人間,乃至於他方國土,都隨時可以說經。律是一定要在比丘僧團之中才來講。包括《五戒相經》,佛陀也沒有直接跟凈飯王去講解五戒戒相,而是等到凈飯王走了以後才為比丘說,讓這些在家的信眾輾轉從比丘來學習。所以可見標出「佛說」兩個字很重要。
【優婆塞】譯為近事男,或者清信士,在家親近奉事三寶的男居士。
【五戒相經】「戒相」,在《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上面說到戒法、戒體、戒相、戒行。
戒體,唯論業性。我們受戒一定要能夠得戒體。我們如果是受出家的具足戒,在三番羯磨的時候,我們依法觀修納受戒法於心,就可以得到無作戒體。但是這個五戒是在我們受三皈依的時候得戒體,所以我們在寺院里求法師授五戒的時候,自己要能夠保持觀修,保持觀想,否則難以得戒體。並且我們是受五戒的時候,正在念三遍三皈依的時候得戒體。
所以第一個,一定要保持觀修。再一個,三皈依一定念三遍。念第一遍三皈依的時候,我們就觀想納受戒法於心的這個功德,發心受戒的功德感得十方國土的功德雲升騰上來;念第二遍三皈依的時候,十方國土所升騰過來的功德雲全部聚集在受戒的行人,求受五戒居士頭頂的上空;念第三遍三皈依的時候,應該想著我們頭頂的好像華蓋一樣的功德雲進入到求戒者的身體裡面來,好像一個漏斗一樣,上面大,下面小,然後把所有的功德雲通通聚集到他的身體裡面,充滿了全身,再由這個身體彌滿到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我們發心是盡虛空、遍法界,那我們這個戒體也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時候就稱為得到戒體了,以後就可以具有任運止惡,任運修善的功能。
後明戒行,略示攝修,無論戒法、戒體、戒行,都需要了解戒相。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了解戒相,對於戒法、戒體、戒行三者都難以通達。所以說:「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我們對於戒相要能夠通達,要能夠了解,對於戒的開、遮、持、犯都要清晰。我們了解了戒法以後,要成就戒體才有作用。否則戒是戒,你是你,正如我們得到葯方以後,要照方抓藥,然後把葯喝下去,才能治好病一樣。我們要超出輪迴,也一定要能夠得到戒體。這是「五戒相」。
【經】就是貫攝常法。
譯者
這是譯者。「宋」是指南北朝時候的劉宋。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宋朝,一個是南北朝時候的宋齊梁陳,這個宋齊梁陳的宋是劉裕所開創的,稱為劉宋。一個是趙宋,趙匡胤所開創的北宋和南宋。
「天竺」,這位翻譯的求那跋摩法師是北印度罽賓國人,也就是克什米爾這個地方的人。他二十歲的時候出家受具足戒,精通經律論三藏,所以稱為天竺三藏。三十歲的時候,罽賓國的國王死了,沒有後人,大眾就推舉求那跋摩法師,希望請求他還俗來做國王。法師推辭不脫,所以就走了,跑到闍婆國(即今印度尼西亞)那邊去弘揚佛法。
求那跋摩的意思就是功德燈,他在劉宋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航海到達廣州,在廣州有住一個時期,並且在石壁上畫一些阿羅漢像等等,晚上都會放光明。在元嘉八年到達建康城,宋文帝非常尊重他,就請他住在祇洹寺裡面,請他翻譯經典。他翻譯的經典有《菩薩善戒經》,有《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和《沙彌威儀》,以及《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五戒相經》最著名的解釋就是明朝末年蕅益智旭法師為這部經作了一個《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說得很圓滿。智旭法師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現在他的全身舍利都仍然還供奉在杭州附近安吉縣的靈峰寺,靈峰寺的大殿旁邊就有蕅益大師的全身塔。他臨入涅槃的時候跟弟子們說:「三年以後,你們再打開我坐的這個缸,然後把他火化掉」。三年以後,弟子們一打開,一點都沒有腐壞,並且身體的肌肉還有彈性,面貌如生,頭發還在生長,所以弟子們沒有火化,就在大殿旁邊建了一個靈峰全身舍利塔,我們現在去朝拜都可以拜得到。
近代的弘一律師也作過一個補充,補釋。台灣的廣化律師有一個《箋要集注》。這個是關於翻譯和解釋。
敘分
我們看第一條,殺戒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
這個是敘啟分,敘分。前面的是六種成就。「聞如是」,就是如是我聞,信成就、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說法主成就;「在迦維羅衛國」是處所成就。
「迦維羅衛」,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迦毗羅衛,譯為中文就是妙德城,在現在尼泊爾的塔拉伊,是佛陀的祖國,「佛生迦毗羅,成道摩竭陀,說法波羅奈,入滅拘絺那。」也表示五戒的戒法是一切諸佛的出生地,是一切戒法之母。
這個《五戒相經》的請法緣起是凈飯王,是佛陀的父親。也就表示五戒是三世諸佛之父,能夠出生諸佛。
【「欲所請求,以自濟度,唯願世尊,哀酬我志。」】
我向佛求法,希望能夠濟度自他超出輪迴,請求世尊哀憫我,滿我所願。
【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佛陀制戒,小乘的別解脫戒是漸制的,需要待緣起。雖然已經為出家眾制了戒法,但是居士五戒呢?因為無人請法,所以佛陀未制。現在父王(凈飯王)來求佛開示五戒。
【佛言:「善哉善哉,憍曇!】
因為凈飯王這個請法是上契佛意,下契群機。上契佛陀的本懷,下契眾生得度的根機,所以雙贊善哉。「憍曇」就是瞿曇,是釋迦族的姓,在印度以稱姓表示尊敬。
佛陀說,我本來很早就想給男居士來解說五戒了,告訴他們這些開遮持犯。
【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如果能夠不犯,可以「當成佛道」,如法地受持五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並且能夠斷貪嗔痴,乃至於能夠讓我們成佛道。如果是犯戒而不懺悔,就常在三惡道之中。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
第一個是「受持不犯」就可以「當成佛道」。如果受持而犯的話,當成佛否?是不是也能成佛呢?
第二個問題是「犯而不悔,常在三塗」,犯而悔者亦墮三塗否?
智旭法師就開示說,「受而犯者,亦當成佛。惟不受戒,則永無成佛因緣。」受了戒,但是後面因為業重犯了戒,也能成佛,也能成就。
好像我們前面所說的蓮花色比丘尼就是如此,她說:「我現在為什麼能夠隨佛出家,能夠證阿羅漢道呢?因為我宿世無量生中也曾經是個女身,並且很低賤。」這個蓮花色比丘尼宿世無量生中曾經是做娼妓,習氣很重,但是有一次要演戲,偶然把出家人的袈裟在身上披了一下。以此因緣現在能夠見佛聞法。她因為宿世習氣的緣故,受了戒又犯戒,然後墮落。苦報受盡以後再出來的時候,受戒的善根種子成熟,能夠見佛,成阿羅漢,證阿羅漢道。所以受了戒,後面又犯了戒的人,仍然還有機會成佛道。他的苦報受盡了,因緣成熟就能夠成就。
但是如果不受戒,「永無成佛因緣」。並且我們對於五戒的要求都去做到,但是不受戒法,只有在逢緣對境的時候才有功德。
如果受戒又嚴持凈戒,因為戒體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緣故,所以功德日日增長。
「犯而不悔,常在三塗」,因為常與貪、嗔、痴、放逸相應,所以貪、嗔、痴是因,地獄、餓鬼、畜生就是果,所以要能夠犯了馬上就懺悔,懺悔清凈。
事懺又可以分為作法懺和取相懺。
比方說我們身禮佛、口贊佛、意思惟,依法地來披陳罪過,這樣子是作法懺。乃至於在僧團羯磨的時候,在大眾之中發露,這個也是作法懺。
取相懺,是對一些比較重的犯戒,我們要求見瑞相,見好相。我們至誠懇切地懺悔,能夠見佛來摩頂,或者見到光明顯現,隨獲一種,罪即消滅,這個是取相懺。
還有理懺,就是能夠體悟諸法實相,了心性本空,罪福無相,一切法悉皆空寂,所以罪亦消滅。「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滅心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個是從實相上來懺悔,是究竟的懺悔。
有一位勇施比丘就是用理懺的方法得成就。佛陀在經典上面說,以前有一位勇施比丘,他很年輕,相好庄嚴,學問也很好,也很精進修行,所以大眾都很讚歎他。
有一位居士的女兒,也是因為宿世業力的緣故,她見了這位法師以後,就生起染污心來。這個居士前面一直不知道,後來居士的丈夫也過世了,有一個男子來向她的女兒求婚,她的女兒因為比較欣慕勇施比丘的緣故,就拒絕了那門親事,也不吃不喝,然後就病得很厲害。她母親就很著急,一再地問她是怎麼回事,她就把她的心事說出來了。
這個居士也是因為沒有正見的緣故,就跟女兒說:「你先去親近這位法師,然後向他問佛法,時間久了,再看有沒有緣份。」
也確實因為交往時間長了,勇施比丘的正見也不鞏固,所以就犯戒,然後還俗。還俗以後,原來向這個女子求婚的男子非常生氣,就起嗔恨心,揚言要殺掉勇施比丘。而勇施比丘也生起嗔恨心來,就讓他的妻子在食物裡面放了一些毒藥送給對方吃,對方也因此而死掉了。
對方死掉以後,勇施比丘就很懺悔。說:「因為沒有正念的緣故犯了淫戒,也犯了殺戒,我肯定就是墮地獄了,沒有什麼希望。」就很難過,躺在床上,整個人就好像要死了一樣。然後遇到一位已經通達空性的長者來為他說法,開示他要修實相懺悔。
要能夠知道,我們成就功德得解脫,也是因為這個心,我們心迷的時候,造惡業,犯戒,也是因為這個心,所以要能夠「罪從心起將心懺」。
所以勇施比丘又再出家,精進修行,以精進力的緣故,他現在已經成佛,號為寶月如來。
所以在《入菩薩行》上說:
然因無正知,終染犯墮垢。
我們要能夠有正知,否則的話,哪怕你有多聞功德,信心很好,並且很精進,因為沒有正知的緣故,也容易墮落。
所以我們要能夠知道懺悔法,學好這個《五戒相經》,要知道五戒極微細的開、遮、持、犯。如果有犯,如何懺悔令清凈。這樣子我們修行才能夠不退轉,才能夠迅速成就。
【佛以是因緣,告諸比丘:「我今欲為諸優婆塞,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
到這裡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知道,這個五戒戒法的戒相,本來是居士戒,為什麼佛陀不會直接向凈飯王去說,而是要等待凈飯王去以後,才「以是因緣,告諸比丘」呢?
我們要知道,七眾戒法如來皆於比丘僧中結成。比丘、比丘尼戒,式叉尼戒,沙彌、沙彌尼戒,乃至於優婆塞、優婆夷戒,一切戒法,這些小乘的戒法,如來都是在比丘僧中結的,因為比丘是七眾中尊,佛法集僧寶而立。所以佛滅度以後,比丘尼應從大僧比丘學戒法,何況是居士五戒,更加要從比丘而學。
所以也希望我們的法師們能夠學好,雖然這個經很淺,但是希望我們要能夠通達,要能夠教化居士、信眾。所以這個也就表示了,優婆塞戒法應該轉從比丘來學,所以佛陀「以是因緣」,來為比丘說優婆塞戒的犯罪輕重、可悔不可悔。
【諸比丘僉曰:「唯然!願樂欲聞。」】
「僉」就是都,全部。這些比丘都說:「唯然,願樂欲聞」,好,我們都很願意聽佛說法。
還有一種解釋,是說「願樂(yao)欲聞」。願樂欲聞也就是說,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欲知者;如果你喜歡,這個希求還不是那麼強烈,但是如果你「欲」,就是你非常迫切地希望聽聞。
敘分到這裡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