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學佛與思維觀念的轉變

學佛思維觀念的轉變

靜波法師

(2001年7月21日)
 
非常感謝凈慧大和尚給了我這機會與大家結法緣。實際上,學佛趙州師說的「吃茶去」一句話就夠了,吃茶以後就行腳,明白了道理就去實踐,把握自己的心。由於是生活禪,我們把它在生活中去闡述,使它更有生命力與說服力,其實到最後還是一句吃茶去」。

佛教是什麼

人說佛教是教育,有人說佛教文化也有人說佛教哲學事實上,佛教只是佛教而不是故弄玄虛什麼的,很多隻是方便說法而已。當年趙朴初會長提倡佛教文化是由於當時人們不了解佛教,他試圖通過大家對文化的認同來弘揚佛法,一般人都認為中國文化佛教是密不可分的。從某種角度看,佛教的確是一種教育,佛教也是哲學它是探討人生世界觀。而佛教就是佛教,不能是別的,一旦是別的,就會混淆,就會本末倒置。為了正本清源,我們必須說佛教就是佛教而不是別的什麼。至於民間有很多信仰,如跳大神、弄鬼與氣功等,也自稱是佛教,我們敢肯定地說那不是,有人一定要說是,就是在渾水摸魚。有的算命,目的是為了經濟效益,是發現了市場可觀而投其所好,而不是為了隨緣,這與佛教沒有關係。如果說關係那隻能是佛教與非佛教東西比較後,顯見佛教更有說服力。

盡管學佛人心態是各不相同的,有人喜歡陞官,有人喜歡發財,有人為了長壽,但佛教不以此為歸屬,佛教的歸屬必須是放下,因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擁有的還會失去,不會永久,所以我們不要執著執著對我們的生命是一種浪費。佛教並不是讓我們放棄一切東西,而是讓我們在內心放下執著而已。

佛是覺者,是有智慧的人學佛是為了般若智慧。佛字,左邊是個人,指所有的人都可學佛;右邊是個弗字,是否定的意思,作為一個人必須否定常人的價值觀念才有可能成佛學佛是容易的,成佛是艱難的。正由於此,佛教講我們只有一柄劍,那就智慧之劍;只有一敵人那就無明,學是要用智慧之劍去斬無明之敵。我們總認為有一個我,有一敵人有一把兵刃、武器,我們精疲力竭地與煩惱無明敵人在戰斗。直到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面前的敵人不存在,我也不存在,手中那把長劍也不存在,我們就開悟了,我們就成佛了,但這非常艱難!因此,佛告訴我們學佛必須要融入我們的血肉,要化解煩惱解決問題,否則,學佛就是招牌,就沒有說服力。

現實佛教迷茫

佛教看起來是比較興盛的,但在這興盛的情況下,並沒有解決人們思維觀念原本固有的價值,人們還是按照原來的價值觀念學佛。所以,有人在學佛後又跑走了是由於覺得成佛速度太慢,得到的利益較小,遲遲沒有神通,就去學氣功,找「大師去了我在北京就見到了一位,他講他請了尊佛像,在法源寺和雍和宮開過光,也在白雲觀開過光,然後又去找李洪志開了光。我們很容易沖動,也很容易冷卻,要肯定就完全肯定,要否定又完全否定。佛教迷茫是由於我們對佛教原則的維護並不到位,否則,佛教就不是今天的表現形式。盡管說有體制和各種因緣上的問題導致佛教的今天,但是我們自身的努力也是沒有到位的。像夏令營這種存在的形式又有幾家?實不多見。由於不多見,人們了解佛教的窗口只是道聽途說,所以,寧可認同李洪志。

現在佛教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瘋子,胡說八道,什麼有市場,他就說什麼,比如狂禪,呵佛罵祖等。曾有一位居士在她的先生陪同下去找我,那先生說她學佛走火入魔了。她一進屋,就把眼睛閉上,我叫她睜開,她回答:我閉上就是睜開。我叫她喝水,她說我不喝水就是喝水。我又問她:你上廁所到底去哪個廁所?她馬上說:我去女廁所。我問她為什麼沒有膽量去男廁所,結果她冷靜了下來,畢竟她是有知識的,後來也喝水了,也睜開眼,最終她改變了自己,不再做瘋子瘋子很可怕,自己受了污染,還要污染別人。

二是騙子,是別有用心的人。李洪志講他是在轉*輪,*輪沒有錯,但他把*輪安到別人的肚子里去了佛教講的*輪是一種比喻那是印度古代的一種武器,是不能安在肚子里的。而且氣沉丹田,腹式呼吸本來就治病,不用安什麼*輪,有人認為是李洪志的功勞,那就上當受騙了。你講他師父騙了他,他很不服氣。我1998年在法源寺講經時,有人膽戰心驚地勸我千萬不要得罪他們,我講是他們傷害我們佛教。如果他傷害的是我個人,我可以大度些。騙子在篡改佛教時,沒有人明白,所以他成功了,他利用了絕大多數人對佛教無知。李洪志講過,如來有大如來、小如來,他這樣說是很荒唐的。佛是平等的,只有佛才是絕對的平等,從來沒有阿彌陀佛大、釋迦牟尼佛小這樣的說法。他還講,有些小佛為了看我、拜我,爬呀爬呀,結果摔死了很多佛。這么愚蠢的慌言還會有人信!他告訴別人,目前氣功界,只有他有法身,有四個法身佛經講法身遍一切處,只要空性在就有法身,只要與空性相應,就能得法身。最簡單知識,沒有人知道,不能識別假冒偽劣,我們就經常上當受騙。也有人反問我:你講的也不錯,但學李洪志大法的人里有博士、碩士、教師、大學生,哪個不行?我講他們在某個方面可能是優秀的,但在佛教方面是文盲。我不是貶低他們,確實是由於這幾年來,佛教常識在社會上根本沒有人知道,多數人對李洪志講的是什麼,對氣功的內涵根本就不清楚。
是有的人知道但不說。不敢講,不能說,這就是佛教現實不講永遠會混沌。當然不能說有不能說的道理,但不說就會被通吃。實際是不說會得到很多好處說了就會罪人,傷害人。我對任何人都沒意見,佛法就是這樣,我必須如實道來,不如實道來還是佛法嗎?我們講話必須對佛教負責,面對佛教徒,你必須給他一個佛教知見而不能沒有原則地、和稀泥地說三教都一樣。三教是不能合一的,只有通達了空性的人,才能看到一切都是平等的,不能籠統地對眾生講,否則會誤導的,平等是性,不是相。佛法在破外道時,是在破見,而不是在破法,不能說黑是白、男是女,黑白不可以顛倒,但不執著是可以的。

為什麼要轉變思維觀念

解決問題學佛沒有意義。有的人沒能持之以恆,是由學佛沒有受益,沒有改變自己,渴望得到的東西沒有實現。有個例子在一廟里有一位發心客堂布施老人家,他總是告訴別人,要捨得捨得,舍一得萬,這對一個不了解佛教的人來講會造成誤解的。其中有個人在旁邊開始盤算,這比在銀行利息高,一咬牙就把二十萬給捐了出來,然後坐在家裡等待舍一得萬。過了一段時間一看,什麼也沒有得到,結果急了,跑廟里來要錢,弄得狼狽不堪,非常可怕。由於他不了解佛教,這樣來做就是迷信,這種觀念必須轉變。舍一得萬沒有錯,那是成佛的資糧,所謂福報當然也是有的,但應該讓種子因緣成熟,不能說把種子剛種下就要收獲。

解決問題,必須認清楚事物真相、實相。《金剛經》講,所謂實相以無相為相,破除了虛妄的相就是真實的相。有個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在印度有個小國,一位宰相經常唱所有的人包括國王都是瞎子國王看不慣,正要發作的時候,那位宰相表演了一幕戲。他用一塊布圍在頭上,旁邊的大臣們就講宰相戴了頂帽子;他把布解下來圍在腰間和腿上,大臣們就講宰相穿了個裙子;他又把布解下來圍在脖子上,大臣們又講宰相帶了條圍巾。實際上沒有帽子、裙子、圍巾,只是一塊布,這塊布就是實相。當時,很多人由此而開悟宰相唱的所有人包括國王,實際上的確是瞎子。我們著相,我們著相太久,不知道不著相會怎麼辦,會惶恐,會無所適從;如果我們不著相就會因緣機會成佛

去年我遇到這樣一件事,極樂寺傳戒,雨過天睛,外面天上飄著白雲,有幾位居士大喊: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當時,我在屋裡看書,聽到有個小孩對他奶奶說看不見,他奶奶告訴他:哪能和真的一樣。佛教迷信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在法源寺,很多居士客堂里聊天,突然跑出去,看到天上噴氣式飛機拉的線像卍字,就大喊大叫:吉祥啊!吉祥啊!我告訴他們是飛機剛過去。我覺得這么說打擾了人家的興趣,心裡很不忍,但我必須告訴他們這是瞎鬧。如果我們不努力改變自己的觀念,單純從表面上學佛,已經非常危險了。所以佛教必須面對現實,解決現實的問題。

無相就是實相。有首歌叫「一無所有」,其實我們都是無所有,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就不佛教徒,我們每時每刻都是無所有,什麼也沒有。曾經有過那是曾經,一切都是曾經,都在過去,如果你不願意告別,就只好輪迴,願意告別,就是解脫佛教不考慮過去,也不考慮未來,絕對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才有機會

有很多佛教不願意活在當下,願意活在過去,老琢磨自己是什麼來歷,到處討封,反正自己不知道。別人說出他的來歷好,他就很得意,很多人還很羨慕,也到處討封。曾經有個人來問我他是什麼變的,我反問他:你自己不知道嗎?他說真的不知道。我想不知道就好辦了,於是就一本正經地告訴他是驢變的,他很不高興我又講他前一世是在廟里幹活的毛驢,幹完活就拴在樹上聽了不少出家人念的經,種了些福田這一生轉為人身,他又高興了起來,還很激動。最後,我很嚴肅地告訴他:我是騙他的。他立刻急了,說出家人不能這么干,我問他騙他什麼了,他沒扔錢,也沒失去名譽,我只不過提醒他以後別再上當而已。我們很多人走的就是這條路,而且還不後悔

去年,我抓了位假活佛,後來公安局又把他放了,就由於他有錢。他騙了北京幾個女大學生不少錢,還說跟其中一個有幾十年的夫妻緣分,結果被我識破了。一個人的觀念一旦定型之後,改變起來是很艱難的。我和他師父做了十多個小時工作,從始至終他一言不發。他膽子真不小,拿著從五明佛學院弄來的舍利,每粒賣兩千元。抓到他時,口袋裡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裝的都是舍利,問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他說都是騙人的。末了他說要謝謝我,要不這戲沒法結束。我發現再好的刀傷葯,不如不受傷,一旦受傷很難痊癒。

我們往往不願意承認自己一無所有,不甘寂寞就開始弄故事猴子沒有事喜歡上竄下跳,有一天看到水裡有個月亮,就一個搭著一個去撈,水中撈月,月亮沒撈起來,結果樹枝給弄斷了,全部掉進水裡死了這就是著相,認假為真,因此墮落輪迴,我們就像這群猴子大家都知道瞎子摸象的故事,五個瞎子摸象,肯定是斷章取義,摸到牙的就說大象長得像棍子,摸到耳朵的說像蒲扇,摸到身體的說牆壁,摸到尾巴的說繩子,摸到腿的說柱子。最後各不相讓,誰也不買誰的帳,導致相互殘殺。帶紅眼鏡的說世界是紅的,帶綠眼鏡的說世界是綠的,實際上既沒有紅的也沒有綠的,什麼顏色也沒有。一聽說是空的,就以為什麼都沒有;一說有,就以為是永遠的有。有人引經據典說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沒有我念什麼?於是就跑掉了。這種沒有是斷滅空,拿斷見的觀念說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是非常可怕的。永嘉禪師在《證道歌》里講:「斷滅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你怕淹死,但投到火里也是死。執著的人是可怕的,執著的人更可怕。

佛教講的空性不是斷滅空,而是正知見佛教講寧可破戒,不可破見。沒有正知見人生,真的是沒有意義的。台灣只有2300萬人,卻有20萬人自願捐獻骨髓;大陸有十幾億人,只有二萬人願意捐獻。這個反差太懸殊了。我們自稱是佛教徒,面對現實,卻很膽怯、圓滑,這很悲哀,我們應該反省。要把佛法落到實處,而不是落到虛處。有個故事講,一對新婚男女感情很好,為了表示慶祝,打開了裝酒的罈子。女的看到酒罈子里的形象後,馬上翻臉,質問男的怎麼可以背著她找一個女的,男的說沒有啊!男的往酒罈里一看,反過來質問女的怎麼可以背著他找一個男的。兩人為此各不相讓,就去找了個外道來評理,外道一看酒罈,就責怪他們不應該先去找別的師父來。此時,來了理性出家人,一杖打碎了酒罈,結果什麼也沒有。我們確實就活在這樣的幻相之中,還自以為幻相是真的,這樣永遠不能解脫

如果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幻相,不是真的,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做出犧牲與奉獻,這種奉獻是真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便是菩薩行。反觀現實的人,常常用對佛教錯誤理解來處理一些事情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居士,他告訴我有個人在家裡用米、點心養老鼠,認為這是在菩薩行,而且每天還要給老鼠磕頭。有一天,他覺得功夫家了,想和老鼠關係靠近些,就用手去碰老鼠,結果老鼠咬了他一口,他傻了,趕快上醫院去了居士問我那個人做法對不對?當這種事情出現時,別人指責佛教迷信我能覺得委曲嗎?這種現象的存在讓我傷感,我真不知道怎麼去回答他。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的實例。我們把一尊佛像供在上面,是用金子造的;茶杯也是金子造的,我們用茶杯喝茶;下面還有個尿壺,它也是用金子造的。佛教徒會拜那尊佛像也會使用茶杯,但對尿壺一定認為很臟,但這三者之間有區別嗎?從理上講,它們都是金子造的,沒有佛像,沒有茶杯,沒有尿壺;但在事相上,你可以拜佛,可以利用茶杯和尿壺,但絕不可以去拜尿壺。你不要以為理上是平等的,就可以去拜尿壺。因為你要恆順眾生如果你拜了,眾生就會更加顛倒。如果你是開悟了的,已經不著相,你依然可以供佛像,不著相不同於不面對它,不著相是面對它更坦然。如果你不敢面對它,只能說你執著一個無相,還是錯誤的。今天的佛教徒,常常容易走極端,不是空,就是有,其實空與有是平等的。《心經》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同時要注意恆順眾生,當眾生還接受不了時,就有可能產生誤導作用,這也是一種悲心。觀念是要通過一步一步地改變,不可用猛葯。所以,知見不正是非麻煩的,結果很可怕

認識到實相,要與真相相應,不與假相相應,才有智慧,才能得到自在解脫。首先要對生死觀念發生轉變,所有的人喜歡長壽,都懼怕死亡,所謂好死不如賴活,這是由於不知道死了會去什麼地方。我有一次講經時,引用了孔子一句「朝聞道,夕死可也」,幾個老人聽了不高興,還派代表向我抗議,說我這么講,他們就不應該活著。我很尷尬,向他們解釋:我不讓他們去死,而是叫他們別怕死。但也不要怕活著,怕活著麻煩,怕活著也是一種執著。法是遠離兩邊的事,不執著生,也別執著死,更何況生死本來是平等的。有生死才有輪迴,我們要透視生死,但有人就不相信輪迴。我們可以做個假設,你躺在床上睡覺,做很多很多夢,一會兒南京、一會兒北京,而站在你旁邊的人不能知道你夢中故事輪迴就是這樣的感覺,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大家的輪迴是難以知道的,佛教講這個輪迴是夢,如果認為是真實就是執著,睜開眼睛,的確是夢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解脫,否則永遠不能解脫的。

有一位禪師帶著弟子去一個死了人的家裡,他敲著死人的棺材,問他的弟子:「生耶?死耶?」弟子聰明地答:「不可道也,不可道也。」因為當你說生,他現在已經閉上了眼睛;如說他死,他已經去投生了,阿賴耶識永遠存在。有人總認為阿賴耶識是靈魂,如果是,那麼人永遠是人,狗永遠是狗,就不用耽心自己輪迴。自己認假為真的時候,就會貪、嗔、痴,就會造業。造業就會如是因如是果。現實生活中已很明顯,煩惱的時候就如身處地獄,想不開就如畜生聰明的時候就是解脫,就這么簡單,但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地獄信仰是不可強求的,來了我不拒絕,走了我不挽留,到處抓人去度,這是在攀緣,不合適,別人也不買帳。眾生來了把他推出去是不負責任,作為出家人,度眾生是天然的職責,在利他中也同時是在自利

我們的生命無常的,但我們對無常的感受比較遲鈍。就像電影畫面的間隙僅二十四分之一秒,眼睛根本沒辦法透視是一段段連續的假象,還自以為是真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我們上當了,自己覺得非常有趣,日子過得非常快活。正是由於認識不到無常,故在無常中陶醉。有個故事國王要懲罰一個罪犯,讓一頭喝醉酒的大象去追罪犯大象喝醉酒後會發瘋地追人,直到追上後用腳踏爛為止。罪犯為了求生,本能地拚命逃跑,不幸掉到了枯井裡。井壁上正好有一條樹藤,他就使勁抓住,此時,井下面有條毒龍把他吞食,一黑一白兩只老鼠正在咬噬著樹藤,井壁還有五條毒蛇窺視著罪犯身體,醉象在井口邊繼續吼叫著,生命危在旦夕。罪犯突然看到井上有棵樹樹上有窩蜂巢,蜂蜜正一滴滴往下掉,犯人張開嘴,覺得非常美味,很享受,很陶醉,所有的恐懼都忘掉了。此事就比喻我們人生,醉象好比無常一直在跟著我們,我們一出生就開始倒計時,無常一直在緊緊追著我們;井下的毒龍是三惡道,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井邊的五條毒蛇五蘊,是我們的身體;那根藤是我們的命根,是我們的意識,我們躺著睡覺時,之所以是活人不是死人,是由於我們有意根緊緊抓著身體;兩只老鼠好比日月白天黑夜;蜂巢里掉出的蜜滴好比五欲之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活在這無常里,隨時隨地可能墮入三惡道中,但我們還覺得五欲之樂是很美的。認識了生命真相就一定樂不起來,應該想辦法趕緊解脫這是關鍵的,也是當務之急。

在《華嚴經》里有句偈子:「心如畫師,畫種種五蘊世間諸法,無往而不適。」這就告訴我們主動權在自己,我們想作佛就能作佛,想作魔也可以,隨你怎麼耕耘,就怎麼收獲。南嶽懷讓禪師提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可說是心是魔、是心作魔。有的人自己著魔還不知道,盡管也可以說魔即是佛,如果你感覺不到兩者之間都沒有自性的話,那麼魔就是魔,佛就是佛,兩者之間是有分別的,這與分別心是不一樣的。當然,這也產生於分別心,如果沒有分別心,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實際在佛的境界之中是沒有好的,也沒有壞的,因為好壞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不必執著自己長得英俊、醜陋,這與學佛沒有關係如果你一直耿耿於懷,恰恰成了學佛障礙

在《醒世因緣中有段話講:「莫說人間鬼神鬼神古人間有。」鬼神確實是有,我出家前住的院子里,有個就能看見鬼,結果他活得特別痛苦,而看不見的人很快樂。如果沒有智慧,看到了就成了業障就會之相應。「鬼神不在半空中,鬼神只在汝身行。」鬼神是我們自己造出來的。「良心與鬼相興衰,良心沒有招鬼來。」有了良心,鬼就不存在。「若還信得自家心,那有鬼來開得口。」有些人老是自己嚇唬自己,也被別人嚇唬。我認識一位居士,曾被別人蒙騙了好幾年,有那麼幾個看他有些錢,就說他家的貓、狗及他的孩子都不平常的,講狗是哼哈二將,說貓是天貓,孩子是善財童子變的,這分明是在搗鬼,而他還配合得很好幾年貢獻了那幾個人很多錢財,這要怨他自己沒有智慧我還認識一位大幹部,去算卦,人家蒙他說三月之內有車禍,他很害怕,我告訴他如相信我的話,就沒有車禍,他說他相信,我就告訴他去流通處請尊觀音菩薩帶走,如還不放心,隨時隨地念念,結果已經五、六年了,也沒出現車禍。一個人算卦有車禍,就會老琢磨,一心一意琢磨車禍,當然就有車禍,是自己製造出來的,而不是別人給的。所以每個人必須把握自己的心,如把握不住,可能真要倒霉,別人會乘虛而入。

有一故事也能說明這個問題。有位畫家想畫耶穌耶穌是很漂亮、偉岸的,他便去找了位模特,畫出來後,大家都認為漂亮尤其是相信基督教的人更加贊嘆。過了幾年後,他覺得畫耶穌是不夠的,還要去畫魔鬼撒旦,丑模特卻很難找到,有人建議監獄里找,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一位,畫著畫著,模特哭了,畫家很奇怪,說:我並沒打算不給你錢。模特告訴畫家幾年前畫耶穌的模特也是他,正是上次當模特的錢惹了禍,他有了錢,就吃喝玩樂,錢花光了,便去殺人搶劫,於是進了監獄。可見,心改變了人的相貌,也許某人長得並不漂亮,但如果心地善良,或許能彌補些不足,即便長得醜陋,那也不在意,不在意反而很自在。因此,想長得漂亮點,得多做好事,多改變一下自己的執著

我們身體健康與我們的情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很執著,斤斤計較,這樣的人容易得病,愛生氣的人得病更歷害。有人認為執著愛憎分明,我們是應該有原則,但與愛憎分明而傷害自己是不一樣的。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學會愛惜自己,不要摧殘傷害自己,老指責別人錯了,但受傷的往往是自己,我們經常做傻事,盡管傻,還理直氣壯,所以要改變這種心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徒應該活得自在,活得法喜充滿,因為你看到了現象中一切都不真實的,沒有理由去計較。當我們在火葬場中,看到的是男女老少、高官百姓結果都一樣,非常的公平,明白這個道理,就應該放下放下,但不應該放棄應盡的責任,如放棄了責任就不佛教徒,是在為自己墮落找借口,找一個非常漂亮的台階。一個人想吃肉,這時告訴別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誰能知道你心裡有沒有佛。所以佛法不落在實處,可能就是漂亮的說詞,沒有任何意義

面對生活現實,我們真正感受到實物的真相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會左右逢源,而不會左右為難。蚊子蒼蠅可不可打死,沒有標準,以慈悲做此事是對的,而以嗔恨心去做,即使你不打死,也是錯的,你恨它影響你。但是,我們很少有慈悲心,僅僅只是一種非常漂亮借口,所以要好好地給自己定位,然後選擇應該做的方法,心的改變正是我們命運的改變。魚認為水是它的家,人認為是生存的源泉,感覺是不一樣的,而惡鬼感覺是膿血,非常可怕,這都是由於受業力的支配,不想這么認為也不行。人看到狗吃糞便會覺得臟,狗卻覺得是美味,業力不一樣,你有權力認為它臟,它有權力認為美味,要改變狗是非常艱難的,所以首先要改變自己。

菩薩戒時有這樣的說法,見到動物內心應該觀想:「汝是畜生,汝發菩提心。」最初讀到此處時,我不明白動物怎麼發菩提心,後來才知道由於自己心念的改變,而積累了成佛的資糧,動物能不能發菩提心已不重要了,這是一個下手處。有位哲學家講:「心情改變,你的態度就跟著改變。」生活常常是這樣的,那些像變色龍的人是一個很好例子,如果那條狗是當官家的,他對它就非常尊重;如果那是野狗,他的態度馬上就變了。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我們都知道現實社會麻煩,有這么一個故事一隻貓和一隻老虎在森林邊相遇了,都非常瘦,老虎對貓講:現在老鼠這么多,你不致於餓成這樣子吧!貓感慨地說:現在的鼠輩都成精了,我哪敢吃。貓反問老虎:你可是吃人的,人口發展那麼快,你怎麼也會餓成這樣子老虎講:現在哪個人像人啊!其實這不是抱怨,這是事實,如果人的慾望膨脹,道德倫理不能維持著,人類社會便會自取滅亡。現在生態環境多麼糟糕,大家要共同維持這個環境,盡管有人呼籲,但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把自己的房間布置得非常好,外面沒人管,非常自私自利,只能導致自己輪迴,而且以為暫時得到就會永遠得到,這種心態不改變是非常可怕的。

順境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佛法告訴我們過去的已經過去,凡是發現一切都已經過去,我們之所以不讓它過去,是由於我們的無明,我們的無明執著讓它過去,所以我們活在過去,而不是當下。我們又往往活在未來,胡思亂想老琢磨未來比現在好、比過去好,這可能嗎?佛教把我心態的每一剎那都活在當下,我們沒有時間回頭,沒有時間思考痛苦是什麼滋味觀念改變,一切就改變,而且是活在一智慧之中,這就是智慧之見。智慧之見並不是一個有形的見,因為空性肯定是一個無形的,像今天破外道、立起佛教的正知見,其實是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按普通人價值觀念可能是有實在的東西,認為存在是永恆不變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比如一個男人兒子是定法的話,則永遠當不了父親事實是即可作父親也可丈夫孫子等等,一個人可以充當很多角色。只能充當一個角色,會被束縛住,我們應該是自在的,我們之所以不自在是由自己的愚昧導致的。

迴向

人們經常迴向,但不知道迴向是何意,迴向就是調轉一個方向。現代的佛教形式化了,如果我們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心態,不能改變自己的觀念那是非常危險的。一個演戲的人站在舞台上,一會兒演張飛,一會兒演李逵,但他既不是張飛也不是李逵,但我們往往相信是,我們會對戲台上的各種角色認真。當師父以特定的方式告訴你不要認真,那是假的,而這時你的情緒會很激動,可能會師父爭吵起來,你最後抱怨佛教消極的。所以佛教要求迴向,回過頭來看,一路執著下去肯定是輪迴。如果回過頭來看,就會趙州禪法一樣——萬語千言無非吃茶去。一句吃茶去」就夠了,「吃茶去」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塊布,就是空性,結果就只是行腳,知道該如何鍛煉自己的心性,讓足下的每一步都能與「吃茶」相應。

迴向是非常艱難的,迴向不外乎五種,首先是回事向理。明白「吃茶去」是什麼意思,把「吃茶去」放在生活中試試,坦坦然然保任「吃茶去」,如能保任就已解脫自在了。如果把佛法在生活中,你覺得佛法佛法生活生活,該煩惱的還是煩惱,依然保持習氣毛病佛法就沒有生命力了。如果真的能改變自己,能讓佛法空性的理放在生活中,依然是空性,但你確實能對生活負責,而且也很隨緣這就很難得。隨緣並不是隨便,如讓衛生間也改變了,改變了男女性別是不可以的。回事向理給我們提出挑戰,就是一定要把佛法落實到生活中去。這就是生活禪的內涵,也就是龍樹菩薩講的「不得世俗諦,不得第一義」。當我們有了抵抗力之後,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磨鍊陶冶自己,讓現實生活都回歸佛法,那時我們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並不可怕,而是最好的鍛煉。《維摩詰所說經》講「火中生紅蓮,難能而可貴」,現實生活中是污染的,才能生出蓮花,才能得到鍛煉,蓮子放在乾淨的陽台上是長不出蓮花的,但如果認為污泥就是蓮花肯定也是錯的。

我們要透視事物真相,原本沒有生死生死涅槃之間沒有區別,本來沒有一個實在的煩惱,那個時候,你將發現煩惱就是菩提煩惱菩提沒有任何區別,但我們站在眾生的角度,沒有任何理由這樣講,因為我還沒有真正受益。即使你受益了,還有很多眾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如果你生死涅槃煩惱就是菩提,他可能胡來,而你得負責任中道不應該偏向一邊的,佛教講空是即有即空,講有是即空即有。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煩惱時,應認為這個煩惱沒有自性持戒時,應明白去恆順眾生,對沒有自性戒條就像游戲一樣,持戒很容易。當思維觀念改變時,就不會認為持戒是件困難的事。之所以覺得持戒很難是由於我們很笨,經不住生活的誘惑,不喝酒時感到很難過,這樣持戒是沒有意義的。持戒是用智慧來持,才會自在,如果持戒變成一種被動,是無可奈何,咬牙切齒地挺著,就會非常痛苦,與學佛是不相吻合的。

第二是回小向大。在回小向大時,只能說我們在度眾生的利他中完成自利讓我們改變心態,能夠奉獻與付出,只有這樣才能回小向大,否則心裡很狹隘小乘人講有男女的界線,大乘佛法認為根本沒有男女,是分別出來的,按照社會價值觀念認為男女是不可錯位的。佛教徒應該保持倫理道德,不邪淫、不淫慾,但不能看到如幻如化,持戒就很困難;如果看到如幻如化,就能夠回小向大,就不再認為男女的可怕。記得濟群法師1998年曾就不凈觀進行討論,說人體本沒什麼可愛,美女並不可愛,都是不凈的,當時有許多營員反對這種觀點,認為明明是美女,怎麼可以說是醜陋的。我覺得是由於對佛法的不理解。由於男相、女相是導致我們貪欲的根本,在對治的過程中才有不凈觀,如果慾望已經治癒了,應該說沒有男也沒有女,建立在這層次才有不凈觀的對治方法。所以,佛法是活的,我們要發大心,不能斤斤計較,不能以自了漢為目標學佛要度眾生,但必須有本錢,如果你也在水中掙扎,憑什麼度眾生這是大家應該清楚的一件事情,否則沒有度了眾生,可能還會眾生把自己給度跑了這是值得警惕的。

三是回自向他。每個人有個我執,這個我執非常強烈,佛經中講:「我今不求陰界入,無量劫虛妄故,若有貪求如是我,是人終不得解脫。」如果執著我是實在的,這個人永遠沒辦法解脫,有人講明明有個我,怎麼說會不存在?佛法承認其存在,但不是真的,是變化的、是假的,假的就是空的,不是變化了以後才是空的,而是當體即空。要打破我執,就要為更多的眾生考慮,不能站在自我價值觀念考慮,要多為別人想想,不該做的事別做,不該說的話別說,通過人相突破我相。站在眾生相角度,觀想那個人可能是你的朋友親戚你和他的因緣殊勝,通過眾生相突破人相。一般人家鄉觀念很重,這是不行的,要站在壽者相的角度去考慮,要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去考慮,人生百年實在算不了什麼,是微不足道的,可以通過壽者相突破眾生相。永嘉大師《證道歌》里講:「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正是由於這種提醒,才明白那不是真的,只是一個假相影子,這種提醒是悲心。回自向他有慈悲心在裡面,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不願眾生苦,不忍盛教衰,然後毅然地承當起責任義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才是佛教徒,當然不應該摻雜個人的得失,這需要一步一步地來。

第四是回邪向正。佛教講不符合三法印的都不佛法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不知道三法印不是佛教徒,至少不是好的佛教徒;知道了三法印,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會知道什麼是佛教,什麼不是佛教。現在很多附法外道打著各種非常漂亮的招牌出現,包括*輪功,有個人曾去我那裡,試圖說服我*輪功是佛法氣功佛法,我告訴他絕對不可能是,這個原則必須維護。歷史的長河中,往往假貨比真貨更有號召力,尤其是現在,假冒偽劣產品太多,打假的原因是假貨已把真的給侵害了。有場模仿相聲演員馬三力的表演,只聽音聲不見面孔,連馬三力本人共三位,結果評判真的把馬三力排在了第三位,這不可笑,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回邪向正就是不用錯誤知見錯誤價值觀念錯誤思維觀念這就是佛法。所謂的三教合一真是要不得,佛法就是佛法,不能用別的來替代。盡管在體性上是空的,但在相上該是什麼就是什麼。趙州禪師並沒有指鹿為馬,只是讓人們的思維觀念面臨「吃茶去」時進行深深思索,然後突然開悟,原來「吃茶去」就是空性,這就是最好的下手處。還有說「佛是三斤麻」、「佛是乾屎橛」、「祖師西來意是庭前柏樹子」等禪語都是空性,為了引導我們,真是沒話可說,才用「吃茶去」代表

要明白回邪向正,必須明白佛教不是什麼陞官發財。「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不如不來也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這才是一種自在,再怎麼輝煌,最終也是消失。沒有這種感受,就不會有出離心出離心的建立,就是讓我們感到人生無常有個人由於日子過得不好,曾講即便投生到富人家做狗也好,這是很糟糕的,可以懷疑的,但懷疑的目的是讓我更有理性。哈爾濱有位居士,在大街上碰到一個所謂的出家人,就請他到家裡住了兩個多月,而居士家裡的肉他一點不客氣地就吃上了,那家人開始懷疑了起來,就把他給轟走了。這絕不是隨緣,結果是使他們認為出家人都是假的。事實上,有很多是真的,但我們的眼神不好,往往按自己的經驗來判定都是假的。回邪向正就是一定要明白真正的佛法是什麼?否則不可能使錯誤觀念得以改變,如果錯誤觀念得不到改變,談佛法就毫無意義

第五是回因向果。我們不能浪費我們的生命,必須擁有生命的現在,不失時機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斷積累成佛的資糧與功德。做功德不是上當受騙來做的,而是心甘情願、不執著去做,這種做就是回因向果。從來就沒有白做的事情,而是找一種借口不去做,像有人對我講,佛教去做好事,而一些人在胡鬧,佛教徒是很傻的;我告訴他佛教徒並不覺得自己傻,如覺得傻就會委曲就會什麼都不做,一生就等於白白糟塌了。我們常常發現很多人借口不去做,不做是沒任何說服力,做才是真正學佛。必須努力改造自己,去六度萬行,要在現實生活去做,或許這就是生活禪。

佛法本來無話可說,只有「吃茶去」,我喋喋不休說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否合適。

課堂提問

問:我有親人當初為了治病練了*輪功,結果身體有些好轉,通過大家的勸說他開始念佛,但身體又顯得不大好,於是產生了疑慮,請問法師我應該如何幫助他?
答:你應該問他:小孩會不會長大,長大的人會不會老,老的人會不會消失,這是不是生活規律?如果他能找到一個人不會老,練什麼功都行,你可以放棄信仰。真正不老的人佛教徒,因為佛教徒可以往生

問:真假佛教徒如何區分?

答:首先看他的是否符合三法印,如果他說的與三法印格格不入,他肯定不是佛教徒。其次看他的行為,如果他的行為與他的語言格格不入,他也不是佛教徒。

問:請法師開示隨緣放任自流的區別。我為工作有很多應酬,喝酒就破了戒,不喝工作又幹不了,不知如何是好?

答:隨緣智慧放任自流是找借口、投機取巧,兩者之間是毫無關係的。隨緣是有原則的,隨緣不是隨便。在工作中,不是為了自己,和別人喝一點啤酒,或者保持一個度而不使自己失態去喝點白酒,這是不得已的,因為你畢竟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出家人菩薩戒可以這樣界定,為了眾生可以犯戒,為了自己,絕對不可以犯戒。

問:我對佛法感興趣,又對從政有興趣,請問怎麼處理?

答:我沒有從政經驗,但我覺得對從政有志向,首先要真誠要有良知。如果是不擇手段向上爬,將來還要對所做事情負責,將來假設仕途中又產生失落與不平衡,就難以彌補,很劃不來。公平競爭真誠競爭很好的,但現實生活中不一定這樣兩全其美。希望你用智慧把兩者做得遊刃有餘,當你智慧不足時,希望不要找借口借口很可怕的。

問:從隨順眾生的角度說,和稀泥的做法是不是有其合理性

答:如果和稀泥的目的不是讓他改變觀念那是可怕與可悲的。如果和稀泥是「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先給他好處,搞好關係,也是可以的,但最終的使命是要改變他。

問:請問法師對神不滅有什麼看法

答:佛法不承認神,不探討神不滅論。佛法不承認上帝能造萬物,只承認眾緣所生法,是其無自性,若無自性者,緣何又生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