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師:《因果明鏡論》講記 六

因果明鏡論》講記(六)

智海法師講述

2009年5月27日·四川內江聖水寺

第二節十惡業

今天請大家翻到二十面。我們說業果無量無邊,但是用十善業道、十惡業就把這些業概括起來了。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依十善業、十惡業來清楚地建立因果正見。這個很扼要。今天是第二節,從十惡業開始學。

惡業,我們昨天說了有身三口四意三,加起來十個方面。十惡業,就是從這十個方面所造作的惡業要把每一個方面的業能夠認識清楚,就要認識不管是善業還是惡業,造業的過程可以分成四個方面。首先,是造業所針對的事物。造業總有所對的人或事和環境。然後,對這個事物有一個造業的動機發心方面,內在的思維,怎麼想的,是造業的動機。有了造業的動機就會採取各種方法,各種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個就是平時說的加行,以各種各樣的方便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最後產生結果,一個業就算究竟完成了。所以,這四個方面在學習的時候所針對的事物稱之為基,就是造業的對境;發心動機內心思維,稱之為發心;一切方式方法,都可以叫作加行;最後業究竟完成,就可以叫作究竟。這四個方面如果圓滿具足,一個業就算完成。下面,就從這四個方面來分別認識十惡業

殺生

第一個方面,是殺生,殺害生命。我們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一切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學佛的人,就是要培養慈悲心慈悲心,就要落實在不殺生,不害命,尊重生命,尊重眾生這個方面。所以,殺生一大惡業。我們看世間上,戰爭、屠宰、強食弱肉、競爭、鬥爭,都要落到殺生上,這個業很厲害。世間上的不和諧,大多數也由此而起。所以先看殺生惡業

殺生惡業,首先看它的基,就是所針對的事物是什麼?是針對具有生命眾生有情。所以我們犯殺生,當面臨一切具有生命眾生都有可能。如果說你不好好地學就很有可能。如果我們自殺,就算犯殺生的加行罪,沒有犯究竟的殺生罪。這是殺生所面對的環境。我們為什麼要了解所面對的環境?就是要提高警惕。你在什麼樣的環境做什麼樣的事情,一般都有相應的。當你落入於這種環境當中,相應的這些可能的惡業會來了。當我們認識到這種環境以後,隨時隨地能夠提起警覺心就很好。如果不然,你說持戒,在什麼地方持?往往就在我們應對接物的過程當中,在面對的各種各樣的事物當中,我們要注意。所以,有必要認識殺生所要面對的環境

第二個,是發心發心第一個是想。就是於所面對的事物,認識上沒有偏差。比如,要殺哪一個眾生有情內心裡面確認無誤。如果對於這個眾生誤認為是那個眾生,或者把有情眾生看成是無情眾生,或者把石頭做一個人,這就是認識上有偏差。當認識上有偏差的時候,不犯究竟的殺生罪,因為發心上認識偏差了。比如,在晚上如果看到一個石頭非常像人,很恐懼。誤認為它是人,你打過去。這個時候,我們是以打人的思想去打石頭,打石頭有沒有過錯?還是有。如果反過來,看到一個人在黑夜裡面,我們誤認為是一個石頭,無心地去打他一下。雖然打的是人,是以打石頭發心,業就不一樣。所以認識上有偏差,不算犯究竟的殺生罪。如果內心裡面是這樣想的:「不管是誰來都要將其殺害。」這個時候發心就非常寬泛,所以這個也是對於所面對的生命這個基礎沒有偏差,認識上沒有失誤。殺生的業是這樣的,下面的九種都是依這個惡業以此類推。這是第一個,認識上首先要沒有偏差。

第二個方面,是起心動念,發起心。你故意發起去殺害眾生的心,這叫發心。一個是認識,一個是發心這兩個方面。你發心要殺哪一個眾生,首先對這個眾生要有認知。沒有認知怎麼造這種惡業?所以在發心上有這兩個方面。

第三個,是加行。加行就是想種種方法,要完成自己傷害眾生惡業,斷掉眾生生命的惡業。有哪些方法呢?一個方面是自己去做。自己下毒藥,拿刀去殺,拿繩子去捆,等等,等等,是自己去做。還有指使他人去做,或者打電話,或者寫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使他人去做。這是自作或者教他作。在方法上使用器械、棍杖、毒藥,甚至還有念咒殺人的。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把所要傷害的眾生的性命斷掉了這就算達到根本。一般人誤以為指使別人殺,自己沒有動手殺,就不犯殺罪。其實教人殺人與自己殺並無差別。如果是集體夥同去殺害眾生,這裡面不管是主使還是隨從,凡是參與殺害眾生業的都同犯殺生罪。所以,下面的幾種惡業也是這樣。

究竟,就是殺生的業完成了。依靠各種各樣的方法,我們想殺的眾生有情當時死亡或者過後死亡,就算犯究竟罪。但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如果殺生的人先於被殺的人死掉,或者同時死掉,就不會犯究竟的殺生罪。因為作者已經成為中陰身或者已經轉生到其他眾生生命當中,造殺業所依的身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所以不犯根本殺罪。

殺生過程當中,殺害眾生的根本動機不外乎貪心、嗔心、愚痴心。這就是因為貪嗔痴三種根本煩惱而引起的。比如,因為仇恨而殺害眾生,這是由嗔恨心發起的殺生;為了獲取獵物的皮、肉、骨而進行殺生,這個往往是由貪心發起的殺生平時認為殺毒蛇猛獸、蚊蠅蚤虱等等,我們認為是為民除害。所以你認為好像沒有過失,其實有過失,是由愚痴而引起的殺生。特別是愚痴許多人都陷入其中。比如滅老鼠,我們認為老鼠是害蟲,於是就大著膽子到處去殺害老鼠,覺得這樣沒有罪過。實際有沒有?也有的。熱天,蚊子叮人咬人了,我們認為它是害蟲。一巴掌拍下去,殺了生了,自己還覺得很高興。他說:「我不殺它,殺誰?它要咬我。」所以,像這些往往是認識上沒有智慧,是愚痴的,對這種行為本身的力量沒有認識。這是由愚痴心發起的殺生。同樣,其它的九種業也都是因為貪心、嗔心、愚痴心而發起。在具體造作的過程當中,要具體分析。這個是殺生的業,是惡業

不與

二種方面,是偷盜的業。偷盜的業在書上給我們說的是不與取。就是說是有主物,別人沒有給予你的,你自己走了那就算是不與取,就算是偷盜。它所針對的環境,是這個東西為他人所有。對別人,別人是主人他有權力支配;他對這個事物執著,認為是他的。這是別人的,是有主物。所以,偷盜所針對的環境,即凡是別人的東西。不屬於你的東西你都分辨不清楚嗎?一定能夠分辨得清楚。所以,當面臨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應該提高警惕。不要想著占別人的便宜,去偷,去搶,貪污,受賄,等等。這是所面對的環境,就是為他人所擁有,他人有權力,他人產生執著財物

發心,一個是想。是認識方面的,沒有偏差。有偏差的時候不算。比如,我認為這個是自己的東西,就拿走了,結果拿走後發現不是自己的東西。當時因為認識發生偏差,就不存在偷別人東西想法。所以,認識前提沒有。第二個,是發心。沒有得到財物主人的許可,將財物占為己有,內心也有這種意樂,想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佔為己有。思想裡面有這種念頭的時候,我們說那是非分之想,就是偷盜別人東西發心主人沒有布施給你,造作偷盜業的人想方設法要謀取別人的財物那就是偷盜的發心


加行,有各種各樣的。偷有各種各樣的,比如,以強力劫奪。你說:「我有權力,拿不拿給我不拿給我,我手裡有權力,要給你小鞋穿。」那時候,別人恐懼,所以把東西獻出來,但是心不甘,情不願。屬於用權力占別人的東西。還有的是力量大,「我的力量大,給不給我?不給我就要打你,殺你,收拾你。」用傷害眾生的一種方便,用自己強大的力量去劫奪。或者暗中竊取,乘別人不注意,把它走了;別人睡覺的時候,沒人在的時候,給被人走了。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對於自己借別人的債務,或者別人寄放在我們這里的東西,我們賴賬,或者狡詐欺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佔為己有。比如,債務。借錢的時候,裝得像孫子一樣,別人叫他還錢還債的時候,他就無賴:「東西沒有,要命有一條。」以賴賬的一種方法,占為己有。屬不屬於偷盜?也屬於不與取。別人寄放在你這東西,「哎喲,搞掉了。「想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別人寄放在你這兒的東西佔為己有,也是不與取。或者看到別人的東西很好,自己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得不到,心裡面想:「我得不到,也讓你得不到,我把它弄壞。」這是破壞性的發心,損害他人的東西,這也屬於不與取。有許多人看別人穿著鞋子,就發生嫉妒心,故意走過去踩別人一腳。這些都是對別人物質貪心,對物質染污心而發起的傷害。在平時多不多?有。看見別人穿件新衣服,眼紅,就想盡千方百計,用香在後面給燒個洞。各種各樣的取巧方法,反正就是要破壞別人的東西。為什麼要破壞呢?因為自己心裡面喜愛,一種貪心。這種種的方式方法,或者自己做,或者叫他人做這是加行方法


怎樣才算犯不與取的究竟罪呢?你看到是別人的東西,認識上沒有偏差,發心上想占為己有,方式方法上想盡各種辦法,最終將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佔為己有。這就屬於犯了究竟。拿到算,沒有拿到算嗎?還有一種,比如別人放在桌上的,見別人不注意,他就東西放到桌下去。別人一看桌上的東西沒有了,以為掉了,到處去找。等別人走了,他從地上拿起來:「這是我撿到的,撿到的就是自己的。」有沒有這種?也屬於。故意把別人的東西挪一個地方,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以偷盜心挪到一個地方讓別人發覺不了,最後去實施佔有。這個也屬於不與取。這樣,就是究竟的不與取惡法。

不與取可分三類。一個是權威不與取,利用自己的權力,勢力強大之人用各種各樣的非法手段劫奪老百姓財物,叫權威不與取。所以,今天在單位上有權力的人要注意了。經常有點權力的,覺得這個東西好,那個東西好,你要一讚歎,別人一恐懼,不敢不給你。也屬劫奪別人的財物。在其位謀其政,要為老百姓服務。不能夠為老百姓服務,利用職務之便貪贓枉法,這也屬於不與取的行列。第二個,是盜竊不與取。就像盜賊一樣,在主人沒有看見的地方暗中把東西偷走。這個叫盜竊不與取。第三個方面,是欺誑不與取。比如經商做生意,為欺騙對方而打各種各樣的妄語,或者在稱上做手腳,在尺寸上做手腳,以這些來欺騙別人獲得財物這都屬於欺誑不與取。今天做生意的大多數就是這樣的。有個生意的人給我說:「現在做生意誰不這樣?」你要買十斤水果,拿回家一稱沒有十斤。稱的時候是十斤,拿回家就不是。你說要買菜,就那麼點菜,但是買回家一稱重量不夠。所以說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法。今天我們為了圖利,往往在財物上犯不與取。今天有一點,明天有一點,往往是絞盡心思要達到目的。所以,為了生存,為了謀取幾個利益,在世間上造的業難道還少嗎?也不少。所以,一定要警惕。

邪淫

第三個方面,是邪淫邪淫,就是不正確,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它所針對的環境,一個是所不應行。比如,不應該行淫慾對象你行淫慾那就屬於邪淫。還有,非支,在行淫慾地方不對。非處、非時,時間地點不對。就有這四個方面。所不應行,比如除了自己合法的配偶以外的一切男、女、黃門等等,都不應該與之行淫,這就屬於所不應行。在欽·文殊友和噶mb不動金剛各自所作的《俱舍論釋》裡面,尤其強調不能夠與自己的父母兒女以及七世之內的宗親行淫。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兒女乃至七世之內的宗親犯了邪淫果報特別厲害。第二個所對的環境是非支。即便是合法的夫妻,除正常的地方,其餘的地方去行淫,就算犯了邪淫。所以,夫妻之間特別注意。比如,口裡、大便道、手上、股間、大小腿之間,都屬於非支。在身體上,不是正當身體部位。第三個方面,是非處。指不能夠行淫的地點。比如,在上師附近,塔廟之中,他人看得見的地方,這些都不正當處所。《俱舍論釋》當中指出,不能夠在有光明地方不凈行。不凈行,就是淫慾法。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不能在夫妻卧室當中供佛像。所以,在家的居士特別要注意。你的卧室裡面供有佛像經書,有三寶的對境在,那就得小心了。所以不能夠在卧室裡面去供。否則每次行淫均屬於犯邪淫罪。另外,假如身上所佩帶咒語佛像加持品等等,雖然在一情況下不能夠隨便取下,但是你在不凈行的時候應當拿下來,放在另外一邊,放在卧室以外的房間中,否則也屬於犯根本罪。所以,不講就不知道。一般大概知道要是合法的夫妻,但是合法夫妻之間也有很多規定,它才算不犯邪淫法。這個要特別地了解。非時,就是夫妻之間也不能行不凈行的時間。比如,在白天,或者女方月經期間、妊娠期間、產前產後,在哺乳期,或者說在持八關齋戒時間當中,或者說身體有病,還有對方不高興的時候,內心裡面苦惱憂鬱的時候。這也不屬於行不凈行的時間,所以要禁忌

第二個方面,是發心發心,第一是認識上沒有偏差。上面四種情況我們都認識得清清楚楚的。第二個,是發起心。就是內心願意去做不凈行。內心裡很歡喜,很願意,很主動,很渴求,那就發心。加行,就是內心裡面產生淫慾念頭口裡面說相關的淫慾語言身體上實施淫慾法,這就是加行。究竟,就是男女二身相結合了,自己也在過程當中享受其樂趣,那就算犯究竟的邪淫罪。書上說,以我所執而與境合。我所執是什麼?就是自己的身體。過限是什麼?入如毛頭許,那就算是過限。受樂,就是心裡面很歡喜這樣,很願意這樣,享受這個過程的樂趣。所以,這樣就算犯了邪淫罪。

妄語

第四個惡業,是妄語妄語所針對的環境有八種。一種是已見說未見,已經見到了說沒有見到;已經聽聞到說沒有聽聞到;已經知道了說不知道;還有已覺說未覺,已經覺察到了說沒有覺察到。這四條還有反過來的,比如你沒有見到說見到了;沒有聽到的你說聽到了;沒有知道你說知道;沒有覺察到你說覺察到了。加起來就有八種。這種說妄語所對的對境,一定要是聽得懂你話的人。要是聽不懂你話的人就不算,因為妄語發生不了作用你想妄語,要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是一個石頭,它聽得進去嗎?聽不進去。一個不懂中國話的老外,聽不懂你這話的意思,你再打一千個妄語一萬妄語,別人也聽不懂,不知道你在幹啥,目的達不到。所以,對境一定要能夠了解你所說話的意思、內涵,才算犯妄語

發心,一個是想,就是於前面八種,於能夠懂自己意思的人沒有偏差地認知就是我所見的變現為未見,由未見變想為已見,等等。那就是有偏差。你已經見到了,故意要把它想成沒有見到;或者說你自己沒有見到,想成自己已經見到了。就是想方面要沒有偏差。第二個方面,是發起的心。發起掩蓋真實情況,而且交換為另外一種虛假的不存在的情況而說,那就是故意打妄語這是發心方面。故意要把一種東西說成另外一種東西,故意要把這種情況說成另外一種情況這就是發心,意樂上想這樣。

第三個方面,是加行。就是口裡面說妄語,或者口裡面不說,默許虛假情況,也算犯。比如人家問:「有沒有神通?」你故作高深,好像已經有神通了,默許了。人家都說:「你已經開悟了!」(默許的樣子)答:「開悟好啊!」人家說:「你念佛已經得到一心不亂了。」他沒有一不亂,還故意裝作那個樣子。人家說:「你善根深厚啊!」「呵呵,勉強嘛!」往往都是這些東西不愛輸這個面子。還有很多居士給你授記:「哎呀,師父你是乘願再來你是再來人!」這個時間也不能默然,要給居士糾正:「不能這樣說。你怎麼知道我是乘願再來?連我都不知道我是乘願再來你還知道我是乘願再來?」所以,有好多居士就愛去奉承。你也會遇上這樣的情況,「喲,你是開悟的人!」我們很多人就默然了。「我開悟了嗎?真的開悟了嗎?那就開悟了吧!」自己不說話,默然允許。這個也是屬於打妄語的範疇。或者說以身體的相狀指示虛假狀況。比如,別人說這個事情是怎麼樣的,他雖然嘴裡面不說,但是他做手勢,做各種各樣的怪動作,讓別人認為這個是假的,不是真的。這算不算犯妄語?也算犯。這個過程當中,自己做或者教他人做。這個是加行方面。

怎麼樣才算是妄語惡業圓滿究竟了呢?就是你想說的,所想表達的意思為對方所理解了,這個就算犯究竟。按照《俱舍論》觀點,有染心把真實情況說成另外一種虛假情況,當別人了解了意思,因此而變更了解,就成為妄語什麼叫變更了解?別人原來認為是這樣一種情形,這種認識是如實的,結果經過你的改變,用種種的方法使別人改變了認識,那就說明你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妄語就算犯究竟了。如果他人不理解,或者在內心裡不至於變更原來如實的了解,這個就算沒有犯究竟的妄語罪。不算犯究竟的妄語罪,算犯綺語罪,成為沒有意義的話。所以這些是綺語。以下三種語業,在對方沒有了解的時候,都僅僅成為綺語。所以,妄語一定要對方能夠理解。對方能夠理解,才算犯究竟。對方的認知發生改變,這就算犯究竟。對方聽不清楚,沒有理解,沒有改變認識,就不算這個惡業

所以,妄語分為三類。第一個,是一般妄語。比如,我們內心裡面有欺騙別人的心而說的一切妄語,嚴重後果沒有產生,只是一般性的,就叫一般妄語。結果不是很嚴重。第二個,是大妄語。比如,修定沒有功用持戒沒有功用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世因果沒有,六道輪迴沒有;說這些善法沒有功德,說那些惡業沒有罪過殺生、偷盜、邪淫等等一切沒有罪過;還有說清凈剎土無有安樂,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是那麼樣快樂嗎?不一定。我們就說這些語言;說三惡趣不存在,或者三惡趣根本就不痛苦,這些都屬於;還有說佛陀諸佛菩薩沒有功德。這些都屬於犯大妄語。第三個方面,就是過人法妄語,也叫做上人妄語什麼叫上人法,什麼叫過人法?超過一般人的境界。他沒有這種境界他說已經得到這種境界了。比如,你沒開悟說你開悟了,沒有神通你說神通,乃至於沒有得定說自己得定了,沒有真實的信願之心你說真實的信願之心。所以,這些都是自己沒有得到的境界,超過一般人的境界,你偏偏說自己具備有這樣的功德了,這就屬於上人妄語。所以要注意了。一般妄語,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犯。甚至大多數居士都在說:「師父,我今天又打了個方便妄語了!」他很高興,「我欺騙他們,我跑出來了!」也屬於犯妄語。雖然只是一般妄語,但要養成習慣了,很容易就朝大妄語去了。不能夠養成這樣的習慣什麼叫「方便」?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把方便妄語能夠領會。所謂說的方便妄語,一般說不是為欺騙眾生,而是為了做善業,利益眾生你這跟他他不太能夠接受,用另外一種善巧的方法。但是,我們今天往往是為了自己私慾,做壞事,偷懶而打這些妄語,才說為方便妄語。所以,像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大妄語容不容易犯呢?也很容易犯。為啥呢?我們今天一般眾生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比如,善法、惡法我們認識得清楚嗎?大多數都認識不清楚。乃至諸佛菩薩境界,乃至西方極樂世界,還有很多是超出我們認識能力范圍之內的,但是今天的人往往是無知無畏。偏偏自己不理解的東西,要打胡亂說。這個時間,就最容易犯大妄語了。

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有一態度,要不知者為不知,知之者為知之。比如,你今天在學凈土法門,其它的法門你學習了沒有?別人問到其它法門的時候,你就不能隨便亂說。「哎呀,末法時代了,其它法門都沒有作用了!」是不是這樣?所以這個時候很容易犯。你沒有學習,就不能亂說。我們不了解的,不要說是針對佛法,就是針對世間法,不了解的盡量少說,少發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不認知你說一句我不知道!」這有什麼過錯呢?非得要充行家,說你知道,但說出來又與事實相違背。這個就是我學佛的一種態度。不僅僅是學佛的一種態度為人處事都是一種態度。不能夠這樣干,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要有如實的態度就很好了。如果沒有如實的態度,自己不了解,憑猜測打胡亂說,這種大妄語多半都會犯。今天接觸到一般人,說西方極樂世界,「我怎麼沒有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呢?」說地獄,「地獄在哪裡?地獄我怎麼沒有看到呢?」所以,一定要我們看見的,他才知道,他才說是有,這個是非狹隘的,也是方式方法的不對頭。乃至你心裡面,你看到沒有?別人心裡面,你看到沒有?它有沒有?也有。所以,態度上要糾正過來。對於我們不了解的,不胡亂發言。這個就很好

過人法,一般要發生慢心、面子思想、要高人一籌,往往有這些心情的時候最容易犯,不願意給別人。「你說你對,我比你還對!」「你行,我比你還行!」「你修行,我比你還修行!」「你有精進,我比你還精進!」往往在這個裡面最容易犯過人法妄語。所以,要知道妄語它有這三大類。為什麼要知道這些呢?因為妄語我們是最容犯的,在口業上是最容易犯的。我們這張嘴不僅僅是吃飯,還有說話說話不好好說的話,就容易造口業。

五離間語

妄語是一種。下面第五種,是離間語。離間語,就是挑撥離間。人家的關係本來很好你說這樣、那樣的語言讓別人心不高興,兩個關係產生分裂,距離越拉越遠,故意破壞別人之間的關係,這就叫離間語。這個要注意!哪怕是學佛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這個很容易犯。

看一看離間語所針對的對象,是和合的,或者說不和合的眾生有情。和合的眾生有情倒是離間語所針對的環境,對不和合的眾生難道也算犯嗎?也算犯。別人的關係本來就已經很危險了,讓你再說兩句話,那不是雪上加霜嘛!別人的關係不是越來越不好嘛,是不是?你不就達成離間別人關係目的了嘛!所以它也算犯。

第二個,是發心。就是認識上首先要沒有錯誤。第二個,是發起的心,對於和合的眾生,想要讓他們相互之間不高興,相互之間背離;於不和合的眾生,我們很歡喜。今天假如這個居士批評了那個居士,看到他們之間有嫌隙出現了,於是他就湊上去:「這個人就是個壞蛋,我以前就知道,但是以前我不好跟你說,今天我看他接觸到實實在在壞。」「是不是壞呢?」「他有很多壞的事情我跟你說。」於是別人一聽,是這樣的。別人就更遠離於良好的關係,相互之間就背離得越來越厲害。就是世間所說的落井下石。所以,這也屬於這個範疇。

加行,在發心基礎上,以實語或者不實語。注意,哪怕就是你說實在的話,但是你讓別人之間的關係發生好了,相互之間背離了,也屬於離間的範疇。所以,我們學佛的還很要注意這個。為啥呢?學佛的大多數都很善良,其間就要有善巧。善良而不善巧的,他說:「我就是直脾氣人,我就是見到什麼就要說什麼,我這人是咋樣,我就說咋樣。」以為自己的脾氣直,以為自己說的老實話,但是這個老實話對眾生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影響,要注意。如果不注意,說出來很多時間就傷人心,讓眾生之間不和諧。所以,這個時間要注意。這兩種情形都屬於。

自己的意樂而說,只要你喜歡說這些東西那就算犯。不管你說老實話還是不老實話;不管你是脾氣,不是直脾氣,只要達到破壞別人之間的關係那就屬於這種。還有一種狡辯的,他經常說:「那兩個人的關係本來就不好嘛,何必用我說呢?我不說他們關係也不好嘛。如果他們關係真好的話,就是我挑撥離間也挑撥不了。但是我挑撥得了,說明他們本身就是不好,本身就是早晚都要離的。」所以,你看我們平時不愛落入這種窠臼?就很容易落入這種範疇。所以,有這種所針對的和合或者不和合的眾生有情,我們發起讓他們相互之間背離,或者關係越來越不好,我們說實在的話,或者不實在的話,達到了破壞別人之間的關係,別人理解了,你所說的內涵別人已經知道了,理解了,這就屬於犯離間語的究竟罪。

離間語分成兩個類別。一個是公開離間語,一般是具有權威的人兩個人同時在的時候,當面以離間語使他們分開。「你們兩個都在啊,你給他說了什麼,是不是這樣的情形他對你一直都很好,現在你這樣說該不該?」這兩個人一聽:「這個人原來是這樣的!」下來以後就背離了。這種關係。所以,當面用離間語使別人分開。「別人暗中說你這個人如此如此下劣,當面也如此如此迫害你,今天你們倆我看好像不是這回事。」故意裝作關心別人的樣子。類似這種當面挑撥離間的語言,就屬於第一類——公開離間語。還有,就是今天說的,「要不我們就對質,你要不相信就叫它過來。」叫過來,就屬於什麼了?叫過來就屬於公開離間語了。兩個人面對面,讓別人不舒服。第二個方面,是暗中離間語。比如,在情投意合的兩個人之間,在這個人面前就說:「我看你平時很關心他,但是我覺得他對你沒有你對他那麼好。」以離間語讓他們分開,就屬於暗中離間語。

六 粗惡語

第六個方面,是粗惡語。粗惡語是說粗話、臟話、罵人的話,讓人心裡面不舒服。它所針對的環境,是能夠引生別人嗔恨心的眾生。這個就是粗惡語所針對的環境只要你讓別人不高興,就是所針對的環境

發心第一個方面,對於這種眾生沒有偏差地認識。第二個方面,發起的心,就是你發起粗惡語,想要別人不高興,想讓別人產生這樣那樣煩惱的心,故意讓別人不舒服。「無事莫惱諸有情」,我們剛出家的時候,師父就經常告誡:「沒有事的時候不要去逞口舌之利,不要去讓別人不高興,要和合,在日常生活過程當中都要這樣注意。」但人與人之間不一定就是這樣,看到別人很高興,故意要說兩句話氣別人。等到別人不高興了,自己反而覺得高興。這個是我們的一種惡劣心態

加行,就是以實在的話或者說不真實的話,或者依別人種姓過失,或者依身相的過失,或者依職業過失,或者依犯戒的過失,或者依現行的過失,說一切使對方不樂意聽的話。什麼叫種姓種姓中國沒有,但是相似的有,就是出生的高低貴賤。比如,「哎呀,你是城裡人!」「你是當官出生!」「你的父母親很有背景!」讚歎別人,這個是說別人背景好。說別人不高興的事情,「你這個山裡面出來的!」「你這個村裡面出來的!」「你這個窮鄉僻壤裡面出來的!」「你這個有教養家庭裡面出來的!」有這樣的話沒有?經常就有這樣的話。依身相的過失,「你看你這個矮子!」「你看你這個聾子!」「你看你這個啞巴!」「你看你這個醜八怪!」經常就是這樣,依別人身體上的過失來說。還有依別人職業上的過失,「你看你做的什麼職業,人家在當官,你在當什麼,你在廁所的官!」以職業上的事情來挑別人的毛病。還有依別人犯戒的過失,今天看別人高興:「你高興什麼?你看那天犯戒了!」讓別人不高興。還有現行的過失,身口意現在的一種過失。依這些種種的,或者真實或者不真實,哪怕你說真實也屬於這種,讓別人不高興。

究竟,就是對方聽了你的話理解了,情緒上也發生變化了。所以,這個就算犯究竟的粗惡語。粗惡語,比如我們對相貌醜陋的人公開宣揚他們的缺點,對那些有生理缺陷的盲人聾人當面稱呼他們為瞎子聾子,或者說出對方的罪惡,或者說出一些低劣語言。今天我們這些人就是這樣,看別人長得胖,就叫別人肥妞;看別人長得瘦,就說這樣那樣的語言,反正看著什麼說什麼。看著別人腳是跛的,掰子(四川話跛子)就叫來了很容易就這樣叫。所以我們平時不太注意這種情形。以溫和的方式使對方心不愉快的語言也包括在惡語中。這個就更惡劣,他自己裝得一副清高的樣子,裝得一副沉穩的樣子,以非常溫和的語言,說出來讓別人跳八丈高的語言,這種人更惡劣。

七 綺語

第七是綺語。綺語,就是對對方沒有意義,沒有利益的話。你說出來幹啥呢?對對方沒有利益的話不要說,沒有好處的話不要說。無利,就是沒有利益;無義,就是沒有內涵。我們四川人更應該要注意,擺龍門陣,吹牛,充殼子。充殼子是啥意思?不懂?以前我說過,別人充,就是充米,充米有實在的東西,充谷殼子有什麼實在的意思呢?沒有什麼實在的意思。所以,充殼子也就是這個思,說那些沒有意義的話。

這裡面有七種,第一是辯論過失。辯論就是鬥爭、爭訟,第三個就是相互競爭在這裡發生這些話。第二個,於外道論典或者咒語愛樂受持、讀誦。你今天學佛,「哎喲,這個道教音樂好聽!」「那個道教咒語好聽!」今天說*輪~,「哎呀,*輪~的咒語還不錯!」這也屬於這個範疇。第三個,是被苦惱所逼的語言。成天在那兒傷心嘆氣,你說你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呢?你高興一點不行嗎?別人聽到你這語言,心裡面難受。所以這也屬於。第四個方面,是嬉笑、喜樂愛欲語言。經常開玩笑,把男女間的事情,黃色龍門陣說出來逗大家笑一笑為他人做嫁。笑過有什麼意思呢?沒什麼意思。所以這些話也要注意。第五,是樂於在大眾中宣說王論、臣論、國論、盜賊論。跟你不相關的,你說這些幹嗎?說這個國王又怎麼樣,那個國王又怎麼樣;今天薩達姆又怎麼樣,明天布希又怎麼樣,好像他家裡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但是跟你有啥相關呢?今天我們說這個市長又怎麼樣了,這個主席又怎麼樣了。樂於去談論不相關的事情,打發時間。所以說這個政治上的事情我們盡量不要說,說它幹啥?跟你不相關,好好地修行。別人家庭里的好壞,你不要去亂說。強盜、黑道、白道也不要去亂說。所以往往這些閑龍門陣還是招禍,惹禍的根源。第六種,就是說醉話,說瘋話,說癲狂語。所以這些都屬於。第七是說邪命語。什麼叫邪命語呢?邪命就是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謀取錢財。邪命語,就是從語言上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謀取這些錢財那就屬於邪命的話。算命匠,今天你多而不少看過一點易掌經、四柱八卦,「你這個人,有大災難臨頭!」偽裝得莫測高深的樣子。說:「那怎麼辦呢?」「那你要破的話就拿點錢來。」這個錢一得到,邪命語。所以這些都應該要知道。這是所針對的環境

加行,就是勤勇宣說綺語。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很積極,很勇敢。叫你辦正事的時候不積極,說這些話的時候很積極。這就是加行。我們今天實實在在大多數都有這種問題,叫你念佛,你無精無神;叫你龍門陣,吹死牛,三天不下來。不管男的、女的,他很厲害,嘴巴很能說。就是喜歡說這些東西那就是加行。

究竟,就是你把這話說完了,那就算犯。這個裡面不需要他人解義。因為本身就是無意義的話,這個說出來有的聽,有的沒聽,聽與不聽只要你說出來就算犯。這是身體上和口業上的七種,下面還有意業上的三種

我們今天的時間就到了。

(毒毒 整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