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論善導的懺悔思想(二)

論善導的懺悔思想(二)

    善導在《般舟贊》對懺悔念佛關係的敘述,最能代表善導的思想,「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念念時中常懺悔,終時即上金剛台;一切時中望西禮,表知凡聖心相向」;「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大正藏》卷47,448c、450a、452b。]在所有的懺悔法門中,稱名念佛懺悔滅罪最好的方法,在稱名念佛自然具有懺悔心,所以「念念稱名常懺悔」便可以讀作「念念稱名中即是懺悔」。所以,筆者為善導的真正意圖,並不是把懺悔當作念佛的助緣[ 矢田了章先生認為懺悔念佛的助緣,見〈中國凈土教における懺悔について〉,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3集,第12頁,1974年。],二者是同一的,懺悔離開稱名不能成立,念念稱名是懺悔的原動力念佛懺悔是表裡一體的關係念佛為表,懺悔為里。

   這樣,我們便可以理解下品三生中念佛滅罪的問題,念佛懺悔的表裡關係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答案。所以,即使在《觀經》經文本身並沒有提到懺悔,但是卻大力宣揚念佛滅罪的功德,而善導對念佛懺悔關係的闡明,使我們深入地理解《觀經》的真正含義。善導在《般舟贊》中說到下品三生的問題,都提到念佛滅罪的問題:下品上生是「一聲稱佛除眾苦,五百萬劫罪消除」,下品中生是「當時即值善知識,發大慈悲念佛地獄猛火變風涼」,下品下生是「善友告言專合掌,正念專稱無量壽;聲聲連注滿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大正藏》卷47,455a、b、c。]由於真正的懺悔不能徹底,所以很自然地念佛便與懺悔相結合,只有憑念佛功德才有滅罪的可能性。[ 宮林昭彥〈念佛懺悔〉,《凈土宗學研究》,第11號,第102頁,知恩院凈土宗學研究所,1978年。]

 4、懺悔的形態

    雖然善導強調念念稱名便是懺悔,但是作為真正的懺悔實踐,善導對其程度的要求則十分嚴。善導在《往生禮贊》中便把懺悔分為三品

    懺悔三品,上、中、下。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此等三品,雖有差別即是久種解脫善根人,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懺,即能徹法徹髓。能如此懺者,不問久近,所有重障頓皆滅盡。[《往生禮贊偈》,《大正藏》卷47,447a。]

    上品懺悔必須從毛孔及眼流出血;中品懺悔則從全身毛孔出熱汗,從眼流血;下品懺悔則全身發熱,從眼睛流出淚。如此不惜身命懺悔,重障決定能夠滅盡。

    但是,三品懺悔凡夫而言卻顯得十分困難,因為三品懺悔是「久種解脫善根人」。所以,善導強調「若不作者應知雖不能流淚流血等,但能真心徹到者,即與上同」,仍然回到他的凡夫本位上來。

    關於懺悔的形態,經典中時有敘述,如善導在《觀念法門》中引用《觀佛三昧海經》中說:「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自拔頭發,舉身投地,啼泣雨淚,自撲婉轉」。[《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卷47,29a-c。在《觀佛三昧海經》中說:「今佛現世沙門大眾一切雲集,汝當向諸大德眾僧發露悔過,隨順佛語懺悔諸罪,佛法眾中,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向佛懺悔,心眼得開。」見卷3,《大正藏》卷15,660c。]同樣的懺悔形態,在《大方等大集經》中也可以看到:

    時華面龍,聞是語已大聲啼哭,舉身自投,四支布地,禮拜白佛作如是言:我今至心從佛懺悔,我大痴惑,大慢愚曚,不解方便,差別好惡,造是罪業。低頭合掌,至心發露,不敢覆藏。如來世尊!我今至誠入於骨髓,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從今發意,乃至盡壽。[《大方等大集經》卷44,《大正藏》卷13,290a。]

    從《觀佛三昧海經》及《大方等大集經》,我們並沒有發現如善導所說三品懺悔,所以這是善導獨自的創造。[上杉文秀《善導大師及び往生禮贊の研究》,第520頁,法藏館,京都,1931年。]

   

    5、懺悔的種類

    善導強調懺悔必須於六時中進行,所以制定了各時唱誦的贊文及其禮拜方法,即《往生禮贊偈》。六時禮贊即為:一日沒時禮,二初夜時禮,三中夜時禮,四後夜時禮,五旦起時禮,六日中時禮。為了使懺悔在六時中皆能實踐,善導指出:「懺悔三品,一要,二略,三廣。如下具說,隨意用皆得」。[《往生禮贊偈》,《大正藏》卷47,439a。]]要懺悔,即「日沒時禮」中所舉之句偈;略懺悔,即修行「中夜時禮」中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五悔;廣懺悔,即廣於佛、法、僧三寶同修大眾之前懺悔過去或現在之罪業。筆者以為,這三種懺悔是為了適應修行者的不同需要而制定,所以修行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及需要而選擇。下面,我們將詳細分析這三種懺悔

    (1)要懺悔

    要懺悔,即在「日沒時禮」所舉的七言六行偈,列舉如下(筆者在前面加上數字):

    至心懺悔

    南無懺悔十方佛,願滅一切諸罪根。

    今將久近所修善,回作自他安樂因。

    恆願一切臨終時,勝緣勝境悉現前。

    願睹彌陀大悲主,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

    懺悔迴向發願已,至心歸命阿彌陀。[《往生禮贊偈》,《大正藏》卷47,440b。智昇《集諸經禮懺儀》卷下所收略有不同,第五句是「仰惟神光蒙授手,乘佛願力生彼國」,見《大正藏》卷47,468b。]

    在「要懺悔」的偈子中,第一句懺悔,第二句是迴向,第三、四、五句是發願,第六句是統攝懺悔迴向發願三法至心歸命阿彌陀佛,所以「要懺悔」主要說明懺悔迴向發願三法。[堀本賢順〈懺悔について〉,《西山學報》第27號,第30頁,西山短期大學,1979年。]所以,「要懺悔」就是說凡夫懺悔關鍵,即「略懺悔」五悔法除去隨喜、勸請,而懺悔目的與結果在於能夠歸命阿彌陀佛。而且,由於「要懺悔是在日沒時禮拜懺悔,所以時間比較短暫,故懺悔文比較簡單

    我們在敦煌遺書中發現與「日沒禮贊」相類似的文書[汪娟博士舉出《十二光禮》的文書有七件,分別是b.8302(宇70)、b.8304(日23)、b.8318(昆96)、p.2722(筆者案:應該是p.2722r3)p.2911(筆者案:應該是p.2911r3)、p.4597、s.2659v,見《敦煌禮懺文研究》,第75頁,法鼓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台北,1998年。筆者以為具有相同內容的文書,還有p.3038、p.3841。p.3038,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題名為《禮懺文》,見書中699頁;p.3841,黃永武題名為《阿彌陀經贊龍樹菩薩往生禮贊》,見書中第745頁,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1986年。],而其中的懺悔偈則有所不同,汪娟博士已經作過校錄,我們列出如下:

    至心懺悔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相生

    若欲求除滅端坐觀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應至心勤懺六根罪[汪娟前揭書,第84頁。]

    敦煌遺書《十二光禮》的內容與善導「日沒禮贊」大致相似,但在懺悔偈相差很大,這也是十分引人注意的。b.8318(昆96)卷本載有「上元三年(676)正月五日靈圖寺僧志殷書寫了奉上」,所以汪娟博士認為在善導的時候,民間可能已經有了類似寫本中禮拜十二光佛名的儀式,經善導的整理、解說之後輯入了《往生禮贊偈》。[汪娟前揭書,第107頁。]

    所以,筆者為善導在整理的時候,肯定按照自己的思想重新加以添加取捨,而懺悔偈便是明顯的例子。其實,《十二光禮》的懺悔偈來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經中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卷9,393b]《普賢觀經》懺悔觀的特色即在於六根懺悔無生懺悔無生懺即以般若空慧觀實相之理,念罪體無生,又可以稱為觀察實相懺悔、理懺。所以,智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將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兩種

    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安樂行品》護持、讀誦、解說、深心禮拜等,豈非事耶?《觀經》明無相懺悔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慧日能消除,豈非理耶?南嶽師雲:有相安樂行、無相安樂行,豈非就事理得如是名。持是行人涉事修六根懺,為悟入弄引,故名有相;若直觀一切法空為方便者,故言無相。[《摩訶止觀》卷2上,《大正藏》卷46,13c-14a。]

    所謂事懺就是藉禮懺、讚歎、誦經等行為所行的懺悔,又可以稱為有相懺悔;觀實相之理以達滅罪的懺悔,就是理懺,又稱為無相懺悔。[知禮在《金光明經文句記》中闡述三種懺悔,一作法懺,即依律的作法而行懺悔;二取相懺,即觀想佛之相好等,以為除罪的懺悔;以上兩種懺悔就是事懺。三無生懺,就是理懺。見《金光明文句記》卷3上,《大正藏》卷39,115c-116a。]

    道宣把懺悔分為理懺、事懺、律懺,對於三種懺法的對象意義有具體的說明。關於理懺與事懺,《行事鈔》說:

    理據智利觀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結妄業,還須識妄本性無生,念念分心業隨迷遣。若論事懺,屬彼愚鈍,由未見理,我倒常行,妄業翳心,隨境纏附,動必起行,行纏三有。為說真觀心昏智迷,止得嚴凈道場,稱嘆虔仰。或因禮拜,或假誦持旋繞,竭誠心勝境。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以無性故,妄我無托。事非我生,罪福無主,分見分思,分除分滅,如人醒覺則不眠醉。[《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卷中4,《大正藏》卷40,96b。]

    道宣認為理懺是利根者所修的法門,其行儀是基於般若的空觀,由於觀諸法空、無我,所以罪性也是空;事懺是愚鈍者所修的法門,是針對「心昏智迷」的鈍根者而說。其行儀正如《佛名經》、《方等陀羅尼經》、《虛空藏經》、《占察經》所說,只是嚴凈道場而稱嘆、虔仰,或以禮拜或以誦持,來修身、口、意三業的懺法。

    通過以上《十二光禮》的懺悔偈及智顗、道宣懺悔觀的闡明,我們可以知道隋唐佛教懺悔觀的發展脈絡。同時,我們在「要懺悔」中並沒有發現如上所說的事懺與理懺。但是,我們可以從智顗、道宣所說懺悔觀出發,可以認為善導的「要懺悔」是屬於事懺,而且是從凈土教立場來闡明事懺,將懺悔、修善的功德迴向凈土,並且發願見佛、往生凈土這是智顗、道宣所不具備的特色。同時,因為善導的懺悔觀與信機是相應的,「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大正藏》卷37,271a。],既然是罪惡生死凡夫所修的懺悔法門,所以肯定沒有利根者所修的理懺。所以,在善導的懺悔觀中,根本沒有提到理懺,而且從凈土信仰的立場來闡述事懺。

    (2)略懺悔

    略懺悔是在中夜禮贊所用的懺悔,所謂「略」不是相對以上所說的「要」,而是相對於後面的「廣」而言。善導是依「龍樹菩薩往生禮贊偈」而闡明,即至心懺悔、至心勸請、至心隨喜、至心迴向、至心發願的五悔。

    對於五悔思想的起源,大野法道《大乘戒經研究》對有關懺悔經典進行整理,分為四悔五悔系、稱禮佛名系、反省精進三種。其中,在四悔五悔系經典中,四悔系的經典有《菩薩藏經》、《舍利弗悔過經》、《大乘三聚懺悔經》、《三曼陀跋陀菩薩經》、《迴向輪經》等,五悔系有《菩薩五法懺悔文》、《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等。[大野法道《大乘戒經の研究》,第397-401頁,理想社,東京,1954年。]《迴向輪經》是於闐三藏屍羅達摩於唐貞元六年(790)來中國譯出,是在善導以後譯出的經典。除了大野法道所舉出的經論以外,在善導以前於中國流傳的典籍,福原隆善先生還舉出四悔系的典籍有《文殊師利發願經》、《合部金光明經》、《十住毗婆沙論》、《大智度論》、《集諸經禮懺儀》,五悔系的典籍有《占察善惡業報經》、《觀佛三昧海經》、《大乘止觀法門》、《摩訶止觀》、《法華三昧懺儀》、《國清百錄》等。所以,在善導以前,天台智顗的五悔思想已經相當完善,二者之間的同異與交涉,我們留在以後進行討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