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昨天我們討論了關於少欲知足的問題。在我們的修行過程中,整個佛法先告訴我們人世間的痛苦,然後在知道痛苦之後,又告訴我們為什麼會痛苦,然後告訴我們要修習世間的四禪八定,最後以出世間的滅盡定,得到真正的少欲無為。這樣才能夠獲得身心的自在。這個是我們所謂的豎出三界的一個基本法。也就是說,我們想在這個世界上,在人生當中獲得真正的身心自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讓我們要減少對外界的要求,減少追求外界支持的這樣一種思想。在我們聽法之前,希望諸位也能夠秉持這樣一種心態來聽法。沒有任何要求,這樣你才會更加如實地體會到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態。今天我們又接著昨天的課題,繼續來討論《八大人覺經》的第三覺。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段話跟昨天的話可以聯系起來說。昨天重點在「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上面,也就是重心放在修禪定上。禪定,我們學習佛法對於禪定這個名詞一定要很清楚。一般現在中國所流傳的禪宗跟所謂的禪定是有一定區別的。禪定之學是指通過一些觀想的方法使我們身心能夠沉靜下來,慢慢地不再受這個紛擾的世界所干擾。那麼禪宗可是大乘佛法以及整個佛法的精髓。所以中國的禪宗他的精神實際上是涵蓋了小乘的解脫道和大乘的菩薩道。那麼我們前面講的第二覺知,以及現在所講的第三覺知,乃至後面的第四覺知,都是講解脫道。還沒有講到菩薩道上的修行大事。這裡更相應於對於我們自己身心的一種受用上,還沒有講到大乘菩薩道。所以昨天所講的禪定不是指禪宗的禪定,而是指過去的修習禪定法門的這個禪定。
眾所周知,修習佛法有兩條道路,是缺一不可的。一個就是禪定,一個就是智慧。所謂定慧等持,智慧和禪定必須要圓明。就像一個房間一樣的,房間裡面如果說沒有燈光,那麼你就看不見房間里的真實事物,我們如果沒有智慧,也就看不見我們的身心狀態。那如果說我們有了智慧之後,你沒有禪定呢?就像這盞燈點在風中一樣,很快就會被熄滅了。所以世間的人雖然有一點智慧,但是他們沒有禪定的受用,所以在一些小小的聰明智慧上在人世間很容易起到反面的、負面的作用。所謂狂慧無歸,就是說瘋狂的智慧沒有歸宿。他那種有了一點智慧之後就會狂傲不羈。這種人呢,他雖然有智慧,但是沒有定力。佛法特別強調我們修行一定要定慧等持。
在第一覺悟裡面,告訴我們對世間的觀察,要著重地生起出離心,認識人世間的痛苦。那麼第二覺就判明了痛苦的原因是五欲疲勞,我們如何獲得在欲界、在世間種種五欲上面的一種安定,如何不隨五欲所轉呢?這個首先是從禪定入手。
實際上,如果從佛法的戒定慧三學來看,戒是基礎,定是根本,慧是目的。這三者是不能相互分離的。雖然有前後次第,但實際的受用呢,有了戒一定會有定和慧。在這裡《八大人覺經》告訴我們的,是特強調定和慧。所以第二覺知重心落在禪定的修習上。
那麼第三覺知呢,重點就落在智慧上了。如何獲得智慧,這裡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除了在昨天學習的禪定的基礎上,除了自身禪定的這個原因以外,還有什麼辦法能夠獲得智慧呢?那麼我們為什麼會沒有智慧,你要想獲得智慧首先要看你為什麼沒有智慧,為什麼?這就是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這個是我們沒有智慧的最根本的原因。
怎麼沒有智慧呀?心無厭足。
過去我聽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得非常好。在一條河的此岸,有很多的彈簧人,這個彈簧人本來是根彈簧很高的,可以走過河去不會被淹死。結果在河的此岸他背了很多東西,由於身上的重量壓下來之後,這個彈簧就被壓縮了,壓縮之後他的個子就變矮了,變矮了之後,這條河他就走不過去。走到一半的時候,或者剛剛走進去的時候就淹死了。從此之後,此岸的人全部都被這些種種的事物壓在身上,壓扁了,壓縮了,然後都過不了河去,到不了彼岸,只能望洋興嘆。有一天,有一個人,正在走的時候他突然想到,這麼重,我應該把身上的東西扔掉,所以他就扔掉了身上的重負。一扔掉之後,他走過去了,因為他沒有壓力,彈簧的個子又恢復原先那樣變高了。走過去之後他回過頭來再找這些人,勸他們放下身上的東西就可以走過河去。那麼此岸的這些人由於無量劫以來太習慣於身上背很多東西了,這樣一習慣之後越來越喜歡多,獲得更多更好,那麼他也永遠也就到達不了彼岸,永遠也聽不懂從彼岸回來的這個已經沒有任何負擔的這個彈簧人的勸告了。這個彈簧人所說的境界和教育他的方法也聽不懂了。
所以我們凡夫眾生的一個最大的缺點,沒有智慧的最大缺點就是「心無厭足」。獲得智慧的最大障礙就是貪欲啊。不隨貪欲而轉,安貧守道,這個人就能開大智慧了。
那麼心無厭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就是我們六根和六塵勾結的時候,根塵勾結妄識紛紛。虛妄的意識,顛倒是非,層出不窮,妄想紛飛,迷心逐境,無有停息,心迷了追逐於外在的環境。這是昨天說的,對外界產生了要求,然後就迷失了自己生命當中原有的這種自由的能力。追求五欲六塵,無有暫歇。受苦無厭離,受樂不知足。這是一個真正的人間百態啊。咸酸苦辣,樣樣都有。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人生充滿了痛苦,你真的知道有痛苦了,你就發起了一種厭離心呀,你離開這個痛苦呀,可是又不離開,又不願意離開,沒有能力離開,沒有人教他離開,不懂得離開,放不下。即使受樂呢,他又不知足,今天有了一百萬,明天還要一千萬。所以,對世間的種種事物,五欲境界,從來就沒有知足的時候,沒有滿足的時候。
那麼這種根塵勾結妄識紛飛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呢?諸位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根塵就是六根對六塵。六根對六塵的時候,我們眼睛對色塵產生了貪欲的認識,不停地在這眼識里旋轉。那耳根對聲塵,鼻根對香塵,舌根對味塵,身根對觸塵,意根對法塵。猶如六條龍在飛舞,互相勾結,變化莫測,異彩紛呈。
如果諸位有興趣的話,那就可以停下來,把這顆妄想心暫時地停下看看。你就看到自己,眼睛不緣一切色相,眼根不緣一切色相,耳根不緣一切聲相,鼻根不緣一切香相,舌根不緣一切味相,身根不緣一切觸相,意根不緣一切法相。這個是最重要的。就是你這顆心,不用去想什麼東西,就在此時,還有沒有一個世界、一個事物可以讓你貪愛呢?一點也沒有。這樣的一個環境、這樣的一個身心,是我們本來應該的。
如果有了這樣的一個身心之後,諸位啊,我們受苦,苦在哪裡?為什麼受苦會不厭離?苦就是在六根六塵上面才受苦的。甚至你身體有病了,眼睛有病了,眼睛看不順眼了,耳朵話聽不進去了,意根產生分別,妄想在這裡用世間種種的價值判斷來衡量了,這樣子一來呀,你就苦了。
你的苦到底是什麼呢?當一個人,他是農民的時候,他有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穿上了,在農村裡面感到很幸福。當一個趕時髦的人,他穿了一件剛過時的新衣服在大街上走的時候,他會垂頭喪氣。這個價值到底是誰來衡量?這個痛苦到底是從哪裡來?無非就是自己的妄想給出來的一個虛假的尺寸,告訴自己我現在真的很苦。
如果諸位再醒悟一下,現在你的身心當中你感到苦了,實際上有沒有苦呀?你當下觀觀看,你的生命這麼完美、這麼完善,一絲一毫的痛苦都沒有。所以一切痛苦也都是自己的錯覺,真正是天大的冤枉。所以,凡夫雖然受苦,但不知道這是錯覺,他也沒有厭離的這樣一種能力,心隨外物轉去了。受苦,不醒悟;受樂呢?不知足。
所以在大乘佛法里有一句話說:心隨萬物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識得性,無喜亦無憂。你要是真正地在六根門頭看到了沒有苦沒有樂的這個,那你就是放大光明了。但是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人生,他偏偏不這樣教我們,他偏偏要教我們不要厭足,不但心無厭足,而且是唯得多求。不但在享樂的時候不知足,不但在受苦的時候不知厭離,而且還告訴我們一定要多多益善,多多地追求。
所以「唯得多求」這句話呀,就是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越多越好,社會上的各種觀念也是如此。在西方,美國有一位莫里老人,他說過一句話,他說:「現在的社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什麼呢?教育的失敗。大家在教育後一代人的時候,總是教大家要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實際上,你的一生,真正所需要的大概有多少呢?人的生活,能夠維護你生命的正常健康發展的這種生活所需有多少呢?反過來說,正因為你天天地追求更多、追求更多,這樣子給這個社會給這個世界又帶來多少的痛苦煩惱和壓力呢?正因為由於「唯得多求」的這樣一種心態,沒有別的出路。諸位,我們從出生到現在,總覺得應該獲得越多的東西越好。沒有別的出路,所以叫做唯得多求:唯獨只有多求這條路,是眾生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如果讓你少一點,你不幹。
過去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道家文化也非常精闢的,儒家也是,他提出的「為學日增,為道日損。」眾生的這種業力,他的這種需求,我們諸位試想一下看,當大家社會上都覺得獲得更多就是智慧、獲得更多就是能力、獲得更多就是你人生的價值的時候,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必須去做的,你也不得不去做。並不是你一定要這麼疲憊地活在人世上的,你還是要硬著頭皮去應付,這就是一種增長罪惡。
如果說你發了大菩薩心,為度一切眾生,你內心卻是非常地知足,一點都沒有追求,無所求無所得。然後你再拚命地努力為眾生服務,這個就沒有罪惡。問題是我們以為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條出路,趕緊學,趕緊修,趕緊多做事情,趕緊要獲得某種成績。這樣子一來,跟我們生命本來具備的這種完美性呢,又正好背道而馳了。所以下面接著一句話叫「增長罪惡」。
增長罪惡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凡夫——有求皆苦。我們凡夫眾生,有所追求都是苦的。為什麼他有所追求都是苦的?原因就是在於我們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對我們生命的本身有一個極大的誤會。誤會什麼呢?就是我們本來這顆妄想的心,就是第六意識的這顆妄想心啊,我們讓它做好事,它就可以為我們做好的事情,讓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本來它是很聽話的,它可以聽我們的話。
背後的意根是我執,它本來是非常平等地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非常客觀地對待事物的。可是我們誤會了,我們誤以為它就是我自己,我們以為這顆妄想的心,不停追求外界的這顆心就是我們自己。就把家裡的奴才當成主人了。說得更明確點,就是把賊當成自己的親人了,認賊作父。所以這個妄想的賊,就整天在偷盜我們生命內在的這顆自由自在的寶珠。把自己自由解脫的這個無價寶偷去了。偷去換什麼了呢?就是偷去換外在的物質、六塵。
我們這顆妄想心總不停地追求外在的五欲六塵。追求這五欲六塵的同時,他自己又不甘願了,因為有求不得的痛苦。諸位看這顆妄想心,它非常奇怪。他要自己拚命地去追求,然後回過頭來呢,他還要在那裡大吵大鬧,說自己,哎呀我受苦呀,我輪迴呀,我受不了,我很累,我在受罪,它覺得只有不停的追求才能解決心中的苦痛。
罪,就是心裡面的苦,這是自己苦;惡,是事相上的苦,是他苦。所以增長罪惡就是自己心也苦,你自己心一苦之後,你自己所做的事情旁人也不高興,那麼旁人苦就是惡。所以人家說惡、這人很惡,那就說明他傷害到別人了。而這個事情很壞,是惡人,那他傷害別人了。這個事情,這個惡事不是他自己。如果自己呢?那這人是受罪。比如說一個人犯罪了,他有罪沒有?他判罪了,那就是他自己到監獄受苦去,惡人要判罪。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是心裡有罪,然後才做了惡事情,所以心裡面受這種罪業之苦。這種行為,你自己無能為力的,那是因為我們有個極大的誤會。這顆妄想心它很奇怪的,它去追求物質、追求外在、追求名譽、追求財富、追求地位、追求官職,種種追求都是這顆妄想心自己要去追求的。但是當它獲不得的時候,它自己在這裡痛苦了,它自己又要痛苦,自己又要追求,痛苦和快樂完全是取決於這顆妄想心自己。
那麼諸位看一看,除了這顆妄想心,我們還會有痛苦嗎?還會有罪惡感嗎?還會有幹壞事的東西嗎?沒有了。所有壞事的直接參與者就是第六意識的妄想。那麼直接的主謀呢?就是它背後的我執,也就是意識的根本所在——意根。所以當你把這個妄想停下來的時候,在背後的這個意根,就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了。
我們這顆心——心無厭足,它一定是有我執在追求,肯定有個誤會。你對於這個社會,對於我們的這個痛苦,它還要不停地去感受痛苦、追求痛苦,明明是痛苦它還要去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就是沒有厭足。對於我們已經獲得的這個非常殊勝的人身,對於我們已經擁有的生活環境,我們沒有滿足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障礙自己的智慧的最大的一個根本的原因了。
那麼菩薩呢?不是這樣的。這個《八大人覺經》在這裡第一次提到菩薩,為什麼這裡提到菩薩?前面我跟大家說了,《八大人覺經》的前面四覺講的是解脫道。在佛法裡面特別是二乘稱為小乘法的能夠獲得解脫的,在解脫道裡面的人是阿羅漢,就是二乘聖人。但二乘聖人的修行情況,這裡為什麼說是「菩薩不爾」呢?這裡告訴大家,大乘小乘,無論你是修什麼法門的,你對於現實生命的認識以及超越現實生命的局限,這是必不可少的行徑,這是一條路線,大乘菩薩也必須先走完這條路。
如果說大乘菩薩,他沒有放下貪欲,如果他沒有認識到六根和六塵這兩樣東西不是好東西,沒有認識到我們輪迴生死痛苦的所有內容都在這裡,那麼他所謂的菩薩也就是世間的一個善人好人而已,不能稱為真正的菩薩。
在這裡提出菩薩的原因,就是要告訴我們,菩薩的修行也是對於世間的這種「貪得多求,增長罪惡」的情況啊,要看得清清楚楚。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菩薩也要先獲得解脫,菩薩也是需要解脫的。如果沒有解脫的,這個菩薩的能力也就非常有限了,也就最多隻是一個凡夫菩薩而已。
那麼在提到這個菩薩呢,他是這樣一個情況之後,說「菩薩不爾」,菩薩為什麼跟世俗的凡夫不一樣?菩薩無求而行,不用受苦;內不為心所累名為無罪,外不為事所纏縛名為無惡。所以菩薩不是凡夫這樣的。我們凡夫心裡面難受了,你在受罪,難受了之後就幹壞事了,那就是造惡了。菩薩不是這樣。
菩薩因為對於這個六根六塵六識看得太清楚了,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個比喻裡面,他把這個彈簧人的背上的那些東西看得太清楚了,所以他輕易地就把那些背上的那些東西全部扔掉了,不要這些了。所以菩薩的修行才是無求而行。他不求而且根本是不為自己的身心去求,不為自己去求。有句話說,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不為自己而求。所以,他的心就不用受苦了。心不用受苦,那麼就不會做惡事了,不會做傷天害理、害人害己的事情了。
那麼下面一句呢:「常念知足」。他不但不為心所累,不為事物所累,而且還能夠常行精進。那麼知足這兩個字,是內心明了因緣事理這為知,這是真知。他心裡面呀,明明白白地看到六根六塵就像六條龍,在這個空花當中隨便地飛舞一樣,他不管這一切,他知道這一切。知道我們眼睛看到色塵的時候,如果你有我執了你就會貪求他,耳朵就喜歡好聽的,他知道這些東西是這樣子地來來去去,也知道我們這顆妄想心背後的我執,總是自以為是地在這裡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情形當中,他看得很清楚,這是知。
諸位,知足這兩個字千萬不要小看。不要以為我現在已經挺好了,這個家庭也過得不錯,生活也過得還可以,然後我就也不學習,也不修行,也不用再多聽聞佛法了,不是這樣的知足啊。這個知足是真知呀,不是一般的說我現在知道念阿彌陀佛了,我就什麼都不用學了;我現在知道佛法說的「緣起性空」了,然後我也就不用再學了。我們對自己的生命沒有徹底了解,如果你對生命沒有徹底的覺悟,如果你對佛法沒有完全的把握,告訴你,如果你是一個菩薩,那麼你一定要常常地思念自己,一定要知道一定要能夠滿足無量的願望。
所以菩薩知足的「足」,是對事物沒有貪、沒有求。沒有貪求的意思呢,是知道六根六塵沒有什麼好東西可貪的,所以他就不貪了。那麼他卻還要拚命努力地滿足一切眾生,這才是真的知足。
什麼叫滿足一切眾生呢?就是當自己,當諸位學了佛法之後,知道佛法真的太好了,但眾生卻不知道這一點。你也知道每一個眾生,自己跟佛原本是無二無別的,那麼眾生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就生起同體大悲來了。你願意為他去努力一切,為一切眾生能夠得到這種自由,你要想盡辦法去滿足他。這樣子你再做什麼事情心也不累,別人誤會你、誹謗你,你也不會為這樣的事情去著急、去難過。所以他的身心都很知足。很多人一聽到知足就以為什麼事都不幹了,這個是極端的錯誤。
那麼菩薩常念知足之後,後面的這兩句話就是最為重要了:「安貧守道,惟慧是業」。這裡面有個關鍵問題叫做「安貧守道」。
因為你只有得到禪定的定境的時候,你的整個身心才會安下來。「道」呢,是指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這是解脫道上的必須修行的方法。
古人有一句話說出家人很窮,形容生活很貧窮,永嘉大師《證道歌》說: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雖然身體只有三衣,只有穿百衲衣,或者只有非常破爛的衣服,但是他內心卻有無價的珍寶,不為外物所轉。這是「安貧守道」。實際上真正的快樂不是以外在的物質來決定的。像孔子的弟子顏回一樣的:「一簞食,一瓢飲,人也不勘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自己可以津津樂道。
講到「安貧守道」,既然這個「安」就是指禪定,就是昨天所說的四禪八定,指的是修習四禪八定的時候,我們的整個身心可以得自在,可以安下來。
那麼「道」字在這裡要跟大家再介紹一下。這個四諦是釋迦如來在成佛之後到鹿野園初轉*輪說的內容。一到直後面的幾十年來經常為諸弟子宣說四諦法。因為這個四諦法就是整個解脫道的重心。四諦的內容是苦、集、滅、道。
苦就是告訴我們世間的這一切,如果諸位前兩天聽過了就知道,六根六塵六識的這樣一個世界,外在世界內在身心無非是苦。那麼這個苦的原因是哪裡來的呢?苦的原因就是集。集就是惑業苦,惑就是愚痴、迷惑,業就是造業了。就是昨天講的「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然後今天講的「心無厭足,唯得多求」這就是業。有了業之後就是受苦了,就「增長罪惡」。所以這個道呀,實際上就是苦集的集,就是把第三覺知的前面,這個說得清楚了。那麼「滅」呢?就是解脫道的結果,涅槃境界。「道」就是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八正道對我們修習佛法非常重要。
這裡重點跟大家介紹一下十二因緣的用功方法。這個十二因緣呀,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稱為十二支。這個在佛法裡面,就是三乘佛法裡面的中乘,緣覺所修的法門。緣覺修的法門比起聲聞修的四諦法要稍微高一點。這個修行的方法第一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這個無明,這個無明看到了之後,然後你在這裡下手,破除了無明。無明如果消滅了,第二個行也就消滅了。行要是消滅了,識也就消滅了,乃至到最後生消滅了,老和死也就消滅了。
也就是說,我們人的這一生有這個生命的存在,就是因為有無明,最根本的就是有無明。有了無明之後呢,我們整個輪迴的內容就在此開始了。無明,用現在的話說是沒有智慧,是愚痴,不知道真理,這是無明。如果能夠破無明,那麼你就獲得智慧了。怎麼樣破呢?大家看十二因緣中一無明、二行、三識,識後面的名色,名就是指心法,我們內心世界,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精神世界,色就是指物質世界,物質和精神到了第四支的時候就分離了。第五是六入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根之後呢,第六就是感觸。根和塵就相觸了。相觸了之後就有感受,有了感受就會有貪愛,有了貪愛就會想追求,有了追求,那麼你就造種種業了。所以「唯得多求,增長罪惡」。有了罪惡之後,就會感得來世的一期生命,又一期的生死。有了生,然後就有老,老了之後就會死。
這樣的十二支流轉,我們現在諸位最能體會到的,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是分離的,二元的。精神世界的人,和研究精神世界的人認為是唯心的。現在社會哲學有些人認為,物質世界研究好了,就是唯物的。所以唯心唯物這是二元分離了。
那麼我們的生命是不是原本就分離呢?按佛法說不是分離的。分離是到了第四個層次的時候才分離開來的,第四。第三個層次是什麼?就是這個識,識就是我們的妄想,就是我們的妄識。輪迴由這個妄識在這裡起了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無明是根本,妄識是推動,推動了我們身心和外界的一種分離。說得簡單一點呀,就是這個妄識對我們的生命進行了一個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可怕的挑撥離間。
我們對這個世界,我們人與人之間原本就是同體,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原本沒有任何是非好壞,原本都是完全平等的。可是我們的這顆妄想心呢?它一挑撥之後,我們就看到這個世界是一個骯臟可怕的世界,這個人生是一個生老病死、苦惱沒有智慧的人生了。那麼這個妄想,諸位現在可以體會到的妄想,現在你們可以想一想,比如現在網路有多少人呀?這個屏幕上有多少字呀?你可以想得很清楚,這個妄想很清楚。那麼這個妄想是第三個步驟,光有這個妄想呢還沒有到第四個步驟的時候,他這個心和物還沒有分離。
這個妄想的前面第二個步驟是什麼呢?是行。無明和行。這個行是什麼?諸位看,這個妄想的本身,看去好像有一個影像一樣的。你想到大街上去了,你的腦袋裡面以為自己去大街了;想到另外一個地方了,就想去;想做一個事情,這個事情就在腦子裡面出現了。那麼這個想看去是有一個形象的,但是這個形象是不停地改變的,不停地轉換的。
諸位看看,我們這顆妄想心呀,就像山頂上的一塊石頭一樣,不停地往山腳下滾,不知道滾到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其實我們永遠都沒有停下來,因為你在輪迴。有時候偶爾覺得停下來了,打打坐呀,或者偶爾心靜下來了,覺得很舒服的時候,實際上就像這塊石頭碰到一棵樹了,擋了一下,擋了一下之後好像停下來了,實際上過了一段時間呢,它又開始啟動了。修習四禪八定的人,沒有得解脫輪迴的人都是如此。他這顆妄想心呀,始終在這裡滾。那麼這個滾的過程就是第二支「行」。所以十二支無明的行呀,就是指行動。就是這個妄想的行動。因為你這個妄想,要是沒有行動你就看不到妄想,所以行在前面,識才在後面。
識,我們容易看清楚,因為識有個具體的形象。這個形象不停地變化就像我們看到那個動畫片一樣的,動畫片是很多畫畫起來,然後呢貼上去的,一個畫一個畫接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動的過程,實際上行這個動呀,這個動本身也是一個虛幻的東西,只是我們一種錯覺。那麼這個識本身呢?你對這個境界有把握了,對另外一個境界馬上又產生一個執著,從這個境界到那個境界好像有個過程,就是動畫的那個過程。那麼我們的這顆妄想心呀,也是有這樣的一個動畫的過程。這個活動就是第二支。
諸位再想一想,如果我們把這個活動停止掉,這個活動的背後是什麼呢?停止了活動之後,也就是你這個動畫的妄想沒有動畫的效果了。你就把這個妄想,把一個妄想看得清清楚楚,他不起動,沒有效果了,他只有想。所以這個意識的妄想我們不管了,妄想背後的這個行,我們也不管了,不要去管他,那麼這個時候是什麼呢?這個時候諸位看一看,這就是無明,十二支的無明。十二支的無明就是我們輪迴生死的根本。也就是上次我們所說的,當你的妄想停下來之後,然後看去好像一點都不動的那個根本,無明就是在此。
所以禪宗叫我們參禪,他同樣也是把這個妄想打起來之前,所以叫參話頭嘛。那個話的頭,就是你這個話還沒有出來,出來了之後他就有形了,有了形之後你看看就不是行不是無明了。所以參話頭一定是在話的前頭,話還沒出來之前,動還沒動起來,所以動畫的效果還沒有,那麼他這時對照的境界正好是一個無明的境界。等到這個無明的境界的時候,再專註它,一直專註,專註到有一天機緣成熟了,「啪」的一下打開本來、桶底脫落,那麼這個我執,一下子就穿過去。禪宗就叫破本參了。
所以「安貧守道」這句話,諸位要深刻地體會了,「安貧」是指,對於六塵五欲的境界,我們再也不去追求了,所以在世間上看來,他很貧窮,自身的物質,乃至我們身體的感受,我們現在能感受到的這樣一個生命,我們能夠使他安下來,不要追求好看的衣服,也不要追求種種色聲香味觸法,這樣子,他內心即能夠安下來,外在又表現出非常的樸素,非常的自然,沒有去追求了。然後他還能夠時時刻刻地守住這一刻的「道」。
由於時間關係,在這裡跟大家講了十二因緣的這個無明,你看到了這個之後,菩薩在這裡修行,也一定要守住這個無明,久而久之,打破無明,智慧就能夠真正地打開了。
實際上,之所以要我們守,就是因為我們平時太容易散亂了,所以必須要刻意地使自己專註在這裡。像貓捕老鼠一樣,要專註它,盯住他,這才叫守住,守道。
如果說你已經穿越了無明的那層殼子,已經把我執打破了,見到了真如的本體,那就不用你守了。因為真如本體本性天然,他始終是那樣子,以前是這樣子,現在還是這樣子。只是我們,就像上次說的,這個烏雲把天蓋住了。
那麼,這層烏雲要怎樣子穿透呢?我們一定要先盯住他,盯著盯著,久而久之,你的定力就增長了,因為你生命內在的這種自由的力量不再分散在六塵五欲上面了。你就有定力來突破他。
突破了之後,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開大智慧。所以菩薩的整個目的,在自己修行過程當中,在自己得解脫的時候,就是唯有智慧是我們所應該做的事情,別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因為本經的前四覺,他的重點都在解脫道,所以這裡的「唯慧是業」所提到的菩薩的修行,也還只是在自己的解脫上面,還沒有牽涉到眾生,第五覺之後才牽涉到度眾生,如何獲得幸福。
此處「唯慧是業」這一句內容很廣。 「慧」是智慧,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就是聞、思、修這三慧。
首先是聞慧,諸位自己看書或者在這裡聽經,以及你接觸一切佛教經典語言都是在聽聞。還有,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種種人事,聽聞有人做的好事了,有人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了,只要符合佛法法印的,都可以稱為聞慧,都是在聽聞佛法。
比如說,我們學習中國傳統儒家思想或者道家思想的時候,他們也在講說一些出世的道理,這些對我們認識佛法的基礎有一定的幫助,這也算是聞慧。
但是世間所有的學問都是不究竟的,因為他沒有辦法超越生死的痛苦。所以在聞思修這三慧上,聽聞佛法是第一。
第一步,聽聞,是我們應該做的,你不聽聞,就光去思維,一般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只有大根性的人,大善根的人,可能才有這個能力。
那麼一般的人呢,都是先聽聞,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夠去思維。就像我們肚子裡面有東西了,你才可以稱得上消化,如果肚子裡面空空的什麼東西都沒有,你拿什麼來消化呢?你根本連消化這個詞都提不上。
其次是思慧,聽聞之後一定要思維。諸位想想,佛法,釋迦佛告訴我們的法,他是讓我們自己去親自證得,自己去親自思維觀察,不是佛說完了你們必須要相信。
如果你們自己不去努力思維考察,你光相信,那也只是初步的,得一些福德而已。真正的智慧是要通過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考察,自己的實踐來獲得的,這樣子才能夠成為真正的佛法的智慧。
最後是修慧,也很重要。那麼前面講的那個「唯慧是業」的業,包含身口意三業。就是以這三業來實踐我們聞思修三慧的。
怎麼實現呢?比如聞慧,首先是身業,諸位現在在這裡聽聞佛法也是身業在起作用。到寺廟裡面來聽經,親近善知識,都是通過身業。
那麼口業呢?怎麼來聽聞佛法?口業的聽聞佛法就是通過辯論,或者別人說,你來問,問法,這也是以口業來聽聞佛法。
有些師父不主動說,你要請他說,說完之後,你就得受用。如果你不請,那大家都不說。所以聽聞佛法也是要口業去做。
意業呢?就是心裡面要想到,我應該去聽聞佛法,在聽的時候應該珍惜這個機緣,認真去聽。
其實這個身業,就是我們先要得到一些證實。比如說你聽聞的這個法到底對不對呀,你進行考慮,考慮了之後,如果你覺得還不對呢,那你就動手去做一點試試看。這個試試看的過程還不算修,只算思。
比如佛在世的時候,摩登伽女喜歡阿難,佛就告訴她,你要修行證得跟阿難一樣的境界,我就把阿難給你。那麼她就試著去做了。這個做的過程中,其實她實際上是沒有修行的觀念的,她只是想,這樣做到底靈不靈。做完之後靈了,她才開始真正去修行了。
所以,思慧也可以通過一種試探性的行為去得到落實。
那麼,用身口意這三業來專門修習聞思,到一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落實到生活當中去了。在我們的身口意上面,對於修慧是最重要的。
那麼菩薩在這裡,「唯慧是業」,主要還是在修慧上,在身口意三業的實踐上。
講到這裡,諸位可能會想到前面菩薩的「安貧守道」,對於外在的物質世界都沒有追求了,對於世間的種種事業都把他放下了,貧窮困苦一點不要緊,只要把心放在觀照無明,斷生死這個上面來,這是他的最根本的目的,要得解脫。
那麼諸位在家有工作的怎麼辦?是不是就不要工作了,來安貧守道?諸位,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一定要思考清楚。
「安貧守道」的「安」,是指心安。心安了之後,你不以世間的名利財富做為整個人生追求的目標,這就是「安貧」了。
「守道」,就是八正道。我們要以正確的知見、正確的思維方式、正確的語言表達方法、正確的行為、正當的行業等等,來做事情,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做違背國家法律、政策、法規的事情,不要做違背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這個就是「守道」。
菩薩必須要守道的。如果說你做了違背國家法律的事,或者在單位里不好好工作,被炒魷魚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是否還能夠很安心呢?不能!你的不安心又會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家裡的人也不能安心。這樣子一來,不但不能安貧守道,而且還會是非紛起。
因此,世間的事情我們去做只是認真去做,你一定要把心完全回歸到道業上來,完全不以這一切的追求為滿足,不以世間的五欲六塵追求為滿足,如果你的身心整個寄託在那裡面呀,那世界上的苦有你受的。
所以,菩薩的這種智慧還是非常的廣闊,身口意三業的這種聞思修也是不停的進步,他不是讓我們簡簡單單的盤腿、打坐、念佛。當然了,盤腿、打坐、念佛是一個比較捷徑的、比較快捷的能夠獲得禪定和智慧的方法。
如果說,你的內心不能夠獲得智慧,內在又不能夠安心,那麼你的一切行為已經是脫離了這個佛法的軌道。
前面第二覺的重點在講禪定,第三覺呢,重點在講智慧。雖然講智慧,他有「安貧守道」的這個「安」字,他表明禪定和智慧這兩者絕對不能缺少,就像車的兩個輪子,或者人的兩條腿,如果你缺了一條腿,那就是瘸腿,走起路來就不平穩了。
走路不平穩還好,如果在修行上你缺少了智慧或者缺少了定力,那麼你在解脫道上基本上就沒有希望。
有智慧的人不去求定力,這個就像世間的很多哲學家,非常狂傲,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那個我執沒有破,根本一點定力都沒有。
那麼如果只求定力沒有智慧,就像世間的許多外道,練一些什麼功法,使自己打坐或者定下來了,定下來之後身心很舒服,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什麼了,實際上不管過多少年,他照樣是一個愚蠢的凡夫。即使是修到四禪八定,也不能真正地得解脫。
所以,智慧和禪定是我們解脫道上的左右護欄,這個是必須要落實的。菩薩和解脫道上的一切聖眾,包括我們凡夫,都一定要完全在這上面去努力。
有同修提到一心念佛的問題,如果說能夠一心念佛,心專註的時候,這是禪定,同時又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又包含了智慧。
當然了,這個凈土法門非常深廣、非常圓妙,他不止是解脫道,還可以普度一切眾生。
關於凈土宗修行的念佛法門,我們在後面的四覺當中,有機緣的時候還會跟大家繼續來討論的,因為後面四覺是講菩薩道的,菩薩道是我們獲得生命真正幸福的一個原理。
那麼念佛呢,實際上是包含了大乘菩薩道和小乘解脫道的一切佛法,內容就更加深廣了。
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禪定和智慧這兩門,那麼智慧怎麼獲得呢?智慧就是通過聽聞佛法、思維佛法,然後去實踐佛法獲得的,這是一個必然的道理,必經的路程。
在這個定慧都具足的情況下,如果諸位還不能上路,也就是說你覺得現在已經在智慧和定力這兩方面下手了,還沒有上路,還不能解脫,原因在哪裡呢?那就是明天我們要講的「懈怠墜落」。這是我們明天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