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天台修證次第之二、通教的修證次第

二、通教的修證次第

通教就是闡述從現實通往理想的人生,所以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後別圓,即把我們從現實的局限當中解脫出來,邁向理想和超越的生命,這也是每一個生命都本來具備的,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發明出來,甚至利用起來。在佛教經典裡面,聯系小乘佛法大乘佛法的樞紐就是此教,也是融通一切佛法關鍵所在。

通教修行方法的「體空觀」,從體空觀的修行步驟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自己的身心當中,對於十八界的認知和落實,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明白了十八界的具體內容之後,才能夠進一步體會這當體即空的通教修行。當然,這種體空觀的修習,是建立在藏教析空觀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如果直接從通教思想理論上修習體空觀,那就要依據《中論》所說的偈頌:「諸法自生亦不共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來觀照,依此方法推檢我們的身心世界,一切諸法從本以來,不從自己而生亦不從他處而生自他二者都沒有可以生出一切法的可能,因此二者共同結合而生道理也不存在,但又不是無因無故就能生起一切諸法,有因有緣而生之法,根本無有自性可得,如幻如化,有即非有,生而無生,就是無生。當下體會到了這個無生真諦之理,並且時時刻刻安住在此無生之中,便是證得了通教真諦境界

1、基礎

通教修行基礎有四:一、持戒清凈。無論是出家師父還是在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真實利益,就要守護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輕重等持、盡力而為也就是養成一顆認真負責的責任心,培植福德,鍛煉身心,增強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學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寶生命的依靠和歸宿,在心中生起三寶世界最快樂、最寧靜、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貴之真寶。三、發出離心。藏教行人鬚髮起強烈的出離心也就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夠解除人生痛苦,包括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許多負面的行為,如貪嗔痴,以及不穩定輪迴特質,生老病死痛苦煩惱等。四、發菩提心。針對出離心而言,菩提心是在出離心基礎上更進一步,不但希望自己解脫生死輪迴之苦,而且還強烈的期盼其它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誓願一切眾生都能夠徹底解脫一切苦厄、或者究竟涅槃極樂,同成佛道

2、資糧位

資糧位即干慧地菩薩所證位置,未有理水,故得其名,即外凡位。與藏教五停心、總、別等三位齊。通教三乘的最初一個位次都是同名為干慧地,這是指通教的修行人利用體法即空和修四念處等觀,雖然還沒有得到暖法相似的真理之水,但是此時所修的總相念之智慧已經比較深利了,所以稱其為干慧地。《四教義》卷五說:「未得善有漏五陰相似理定水,定水未沾故名為干。而悉有觀行能伏諸見,故名為慧。住持能生善法,名之為地。故名干慧地。亦名外凡人。」[1]

干慧就是乾燥的智慧這是把見思煩惱比喻為火,把真空法性比喻為水,只有具備智慧之水,才能澆滅煩惱之火。通教行人一開始進入修習觀法的時候,雖然對於通教思想理論都能了知,也明白有一個當體即空的真諦之理,似乎已經能夠把握身心世界的根本,但是只能自己單獨的觀照修習,卻不能真正用這種智慧之水來消滅煩惱之火,所以稱為干慧地。也就是乾巴巴的智慧,腦袋不轉彎兒,不能立即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磕磕碰碰中體悟這個真諦理性,還需專門精進的在心地上作功夫才行。所以說還是處於真理之外的凡夫位次,這相當於藏教外凡位的降伏粗重煩惱情況,特別粗重煩惱是被伏住了,而不能斷除,見思煩惱的根本還沒有除掉。

3、加行位

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見思惑,即內凡位。與藏教四善根齊。性地又作種性地、種地。即藏教聲聞之四善根位與菩薩得順忍之位,雖愛著諸法實相,但不起邪見,系智慧禪定相伴之境地。就是通教修證的第二個位次,在性地當中修行的時候,對於諸法無生而能夠方便隨緣道理,理解苦集如幻如化而本無生滅智慧,以及善巧地借境練心的修行,轉而更加超勝於前面的干慧地了,已經得到了相似無漏法的真理體性之水,能夠相似地消滅煩惱之火,所以叫做性地。

這個「性」字,不是佛法當中常常說的「自性佛性」的性,而是「真諦法性」的意思,因為通過前面干慧地的如法觀照,對於真諦之體已經在自己的身心當中可以相似地證得,在現實生活也得到了真實的受用,能夠把見思兩種煩惱全部降伏住了,這個位次對於藏教來說,就如同內凡的四加行位。非常清楚的知道一切法無我我所真諦之理是舍離一切能所對待的,可是仍然還沒有破除我執,雖然就是處在我執之中,但是已經相似的得到了無我的受用,這個受用非常微妙,當你在非常痛苦或者極度悲傷之時,凜然覺照,能夠知道這些痛苦悲傷的那個能知之心並不自苦,專註於此,一切煩惱愁苦,便可當下煙消雲散,但這並非真實解脫,行人到達這個地方,必須小心謹慎,才能進一步破除我執

4、見道位

八人地。四、見地。此二位,入無間三昧[2],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發真無漏,見真諦理,與藏教初果齊。第三是八人地,八人就是八忍,智者大師說:「人者忍也」。就是苦法忍、苦類忍乃至道法忍、道類忍等,這是藏教行人的十五心見道之位次,但在通教的八人地與藏教的十五心位次相當,所以用此來命名。第四見地,這個「見」就是見道的意思,也就是通教行人到位次,才算真正的見道了,見到了真諦理性,從此斷盡了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啟發了真正的無漏智慧真實成為了聖人

在通教三乘中的信行和法行這二種修行都是修體假即空觀來啟發四諦之理而斷除見惑,安住在無間三昧當中,八忍已經完全具足,但是八智還少一分,所以只能叫做八人(就是指八忍,即是處於十五心的位次,缺最後一個道類智)位。三乘學人一同見到了第一義的無生四諦之理,一同斷除了見惑煩惱,八十八品的使結也已經完全斷盡了這就相當於三藏所說的十六心見道,所以叫做見地

5、修道位

修道位的行人在通教當中是指薄地和離欲地者,煩惱轉薄智慧日增,解脫三界輪迴有望,見道之後才是真正修道,故名修道位。

a、薄地,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與藏教二果齊。

薄地,又作柔軟地、微欲地。體悟到了欲愛住地的一切假相當體即真,從而啟發了六品無礙道(即九無間道之前六品),斷除了欲界的六品思惑,證得了九解脫道的前六品解脫道,此時,欲界的思惑煩惱已經非常輕微薄弱了。聲聞已斷欲界九種煩惱(修惑)前六品之位,即相當斯陀含的果位。同時也指菩薩已斷諸煩惱,猶存微薄余習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後至未成佛間的覺位,也叫薄地。我們這里討論的是通教菩薩的薄地。

b、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盡。與藏教三果齊。

體悟到了欲愛住地的一切假相當體即真,完全斷除了欲界的五下分結[3],徹底脫離了欲界的見思二種煩惱。所謂「五下分結」,就是指系縛有情於欲界的五種煩惱。下分就是指「下界」,相對於色、無色的上界,而指欲界。全稱為五順下分結,略稱為五下結或五下。即:一、貪結:指貪欲煩惱;二、嗔結:指嗔恚的煩惱;三、身見結:指我見煩惱;四、戒取結:指取執非理無道邪戒的煩惱;五、疑結:指懷疑真諦之理的煩惱。這五種結使能夠使眾生產生欲界的煩惱,所以叫做結。

《四教頌》說:藏阿那含通離欲,再斷欲界三思惑。這就是說通教的離欲地是在薄地之上再進一步斷除了欲界的最後微細三品思惑,從此斷盡了欲界的九品思惑,永遠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業果,再也不會產生欲界眾生精神病了。那麼,他是如何來調治自己的思惑煩惱的呢?這就是通教菩薩在此地中的重要修行內容了。

6、證道位

已辦地,斷三界見思惑盡,但斷正使,不能侵習,如燒木成炭。與藏教四果齊,聲聞位齊此。

《四教義》卷八說:「通教三乘的修行人,體悟到了色愛住地、無色愛住地的一切假相當體即真,從而斷除了五上分結之煩惱也就是完全斷除了上二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因為已經把三界當中事相上的思惑也徹底究竟地斷除了,所以說是已辦地。」[4]所謂的「五上分結」,是指存在於色界無色界的五種煩惱。結是煩惱異名;分是差別的意思,以此顯示上、下二界的區別,故上分即上界,而上界是色、無色二界的合稱。五上分結,全稱為五順上分結,略稱為五上結或五上。即:一、色愛結:指貪著色界五妙欲的煩惱,五妙欲就是指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有漏之五境,其自性雖苦、不凈,但凡夫之欲心所感則為妙樂,就是四種禪定境界快樂,所以稱為五妙欲。二、無色愛結:指貪著無色禪定境界煩惱。三、掉結:指上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煩惱。四、慢結:指上二界眾生恃自凌他、貢高憍慢的煩惱。五、無明結:指上二界眾生不能明了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具有愚痴黑闇的煩惱。[5]這些結使煩惱的總合,分為三界九地的上八地來看,也就是所謂的七十二品思惑。已辦地的修行者,至此全部斷除,不受三界生死之束縛,「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所謂稱為已辦地。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到達已辦地的時候,斷除了三界之內的一切見思煩惱,在聲聞乘的行人,至此已經到達極果之位,而辟支佛卻還要進一步侵除習氣菩薩之行者也需要更進一步來斷除習氣。在修行方法和斷除見思上,通教三乘在此之前都是一樣的,但在內心的受用和將來的趨向,卻又有很大的差別聲聞人見到了真諦之理,就是一心一意要證得這個真諦之理就可以了,因為只要證得此理,便能夠了斷三界一切生死痛苦對於六道苦難躲之唯恐不及,因此是以破除見思了脫生死解脫道為終極目標,當然這是可以如願以償的,於此已辦地就算大功告成了。而菩薩乘的行人,見到了真諦之理後,也同樣需要落實到自己的生命之中,得到真實無誤的解脫,不過他在獲得解脫的同時,立即生起了為利有情的大弘誓願,由於「不忍眾生苦」,而於如幻如化的三界之中,作空花佛事,度幻化有情,毫無所求,而精勤不懈,主要表現在修習理六度上,這些思想行為,不是三界之內的愚痴貪著的凡夫眾生能夠了知一二的,所以菩薩境界在此就是不可思議了。在還沒有起修利他的菩薩行之前,也要首先獲得自己的解脫,所以要從干慧地開始,一直到已辦地,都在自己修行,這與聲聞乘的修道路線是一致的。因此說此前的七個位次都是三乘的共位,就是指三乘行人都要共同經歷的修行過程

7、勝進位

a、辟支佛地,更侵習氣,如燒炭成灰。

緣覺乘的修行人啟發了真諦無漏的智慧功德之力量就比較強大,所以能夠在斷除見思惑之後還更進一步來侵除習氣。所謂燒炭成灰,《四教義》卷八引《大智度論》說:「緣覺乘辟支佛果智慧力比較聲聞人更加殊勝就象是用強大的烈火來焚燒木頭一樣,木頭被燃燒完了之後,木炭也被燒盡了,只是還有剩餘一些灰存在。」[6]這是比喻辟支佛的見思煩惱除後,還能夠把一些行為上的習氣也斷除了,不象聲聞只在內心斷除見思煩惱,而對於外在的行為卻不怎麼管理,所以有些聲聞人往往行跡古怪,非凡夫之人能夠測度,他也不管人家凡夫眾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反正自己內心能夠得到沒有見思惑的自在解脫就行了。

但是辟支佛就逐漸的在表面行為舉止上,更加如法如律,表現出「佛」的某些特性,比如慈悲安詳威儀等等,然他還是不太願意積極的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業上,只是隨緣接引而已,因此又被稱為是「獨覺」,從獨覺的角度上說,這又被大乘人說成是小乘了,如果按照三乘教法來劃分,那就是中乘緣覺乘。大乘菩薩也要經歷這個修證階段的,因為菩薩要廣泛的利益眾生,所以需要在身上善行為舉止,使自己的言語動作行住坐卧威儀中,不讓見者聞者生煩惱,反而要令眾生歡喜才行,所以在具體有為的事相上,侵除自己的各種不良習氣,是很有必要的,這就菩薩也需要經歷辟支佛階位之修行原因所在。

b、菩薩地,正使斷盡,與二乘同。扶習潤生,道觀雙流,游戲神通,凈佛國土

通教菩薩修習從空入假觀,教化眾生的道種智和空觀能夠同時並用、雙照二邊而自然流露出來,深入地觀察真俗二諦之理,進一步斷除內心習氣煩惱也就是從此開始破除色心無知塵沙惑,證得五眼之一的法眼(觀俗)和三智之一的道種智(照俗),遊行世間譬如兒戲,天然之慧通達無礙,修種種菩薩凈土之行來嚴凈佛國,成就眾生修行覺悟的各種善根因緣,學習佛陀的十力、四無所畏,把三界之內的習氣也將斷除盡了。還要更加扶持自己的習氣而滋潤三界生死,《輔行》卷五之六說:「《大品般若經》說:留住一些殘餘習氣這是因為通教菩薩正面要以大弘誓願力量,以及側面還需要旁帶著剩餘的習氣,而投生在三界六道當中,利樂輪迴苦趣的有情眾生。」[7]這個通教還沒有真正體悟中道實相之理,也沒證得應化度生的法身常住之根本,所以只能以大悲弘誓的願力和旁帶善法習氣力量,而投生在三界之中。

8、果覺位

佛地,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為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輪,緣盡入滅,正習俱除,如炭灰俱盡。

過了菩薩地之後,就進入到第十位的佛地了,此時利用誓願力量以及憑藉殘餘習氣力量,來降生到閻浮提世界,示現了八相成道在這八相成道當中的前五就如三藏教的前五相一樣,唯有第六相成道菩提樹下(轉無生四諦*輪、入無餘涅槃等三相)的情況三藏教大不相同,證得一念相應的智慧,是與無生四諦之理相應,然後就能夠斷盡一切見思煩惱習氣具足了十力、四無所畏等等功德,就稱為究竟的佛了。

通教的整個修行證道之位次,到此就算全部完成了在這修行證果的十個位次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特點,那就是這十個名稱的十地,每一個位次有一個「地」字,這說明了通教修行的重心和根本落腳點就是在心地」上,這在前面所說三藏教法當中是沒有的,三藏教基本上都是遞進的,每個位次的共同點就不這么顯然,而通教就完全落實在「無生」的心地之中,所以通教要比起藏教來更加高深。

在掌握了體空觀的方法之後,進而有步驟、有次第的來修習體空觀,從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逐漸得到證實,啟發真諦之無漏智慧,斷除無量劫以來的三界六道迷茫痛苦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體悟真諦之理,乃是一切佛法的共同點,佛法的出世間法,就是以此為起點的。藏教在體悟真諦的時候,他就非常單邊的抓住了這個真諦樸素本質,從而成為了證得偏真的聖人;通教能夠在體悟真諦的同時,對於真諦本身的包容性和自主性更加了知,所以就成為了完全依從於真諦聖人;別教在體悟真諦之後,發現了超越於真俗的中道實相之理,於是安住於中道之內,成為了高高在上的相對聖人;圓教則是體悟了真諦之後,既能各超越真俗二諦,又可以含攝真俗二諦,從而啟發了圓滿究竟、圓融無礙的中道實相,釋尊出現於世的大事因緣,於此完全得到了顯示,從而成為了究竟極果的佛。凡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真諦」之基礎上的,因此,明了通教的真諦之理,就是一切大乘佛法的通道,通過此道,佛法寶藏,隨願可得


--------------------------------------------------------------------------------

[1]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38頁上。

[2] 無間三昧:通教三乘的修行人,在第三八人地和第四見地的時候,修體假即空觀,安住於真諦之理體當中而無動搖,無有煩惱妄想的間隔,即入三昧正定故名為無間三昧。如《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十說:「心心相次,無諸雜間,名無間三昧。」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47頁上。

[3] 參見《俱舍論》卷二十一,《大正藏》卷二十九,第108頁下。

[4] 《四教義》卷第八說:「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真無漏,斷五下分結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50頁中。

[5] 參見《俱舍論》卷二十一,《大正藏》卷二十九,第109頁上。

[6] 《四教義》卷第八,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50頁中。

[7] 見《輔行》卷五之六,《大正藏》卷四十六,第322頁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