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一)

--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寬運法師於佑順寺「永惺佛學研究中心.研修學苑」講課.與學僧們分享佛學體會

今天我們大家能夠相聚在這個課室里頭,都是宿世的因緣;既然有這個因緣,我們就要通過種種的學習與磨煉,四年也好,再多幾年也好,希望大家今後能學有所成,將來成為一代宗師,乃至成佛作祖,能夠弘化一方,能夠把宏揚佛教的風氣帶動開去。

前天是我們釋迦佛的聖誕,試想如果沒有釋迦佛的降生,我們還在黑暗之中徘徊,包括我自己在內,總覺得自己才疏學淺,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真正要用到書中內容的時候,才覺得以前讀得很少,學的東西不夠;所以如果想自己能夠弘化一方,甚至是將來成佛作祖的話,沒有經過一番辛苦、一番經營,又怎會有成就呢?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都是要經歷一番辛苦、一番經營。

記得我第一次跟大家講課的時候就說過,當年玄奘大師被問及為何要出家的時候,他回答說道:「遠紹如來,近光大法!」「遠紹」就是將來可以成佛,但現在還沒成佛之前,要把佛法發揚出去,這就是「近光大法」。今天,我們很幸運地趕上這樣的一個年代,要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恐怕連想也不敢想。所以今天國家興旺,人的思想也在進步,有這么一個因緣我們可以講經說法,把佛法弘揚開去,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佛陀入滅後,弟子將之結集為三藏十二部;這三藏十二部經,內容非常廣博浩瀚,要如何才能「入藏」?而且入藏還不夠,還要「出藏」;因為釋迦佛,他志在敷化,所謂「應攝受之,則攝受之;應折服之,則折服之」,這個「折服」實在不是個容易的事,首先必須從經、律、論里頭入手,然後才能對三藏十二部有深入的了解,好像我們天台宗的祖師智者大師,把佛陀的教化分為「五時」,即所有「五時判教」,無論「華嚴時」也好,「阿含時」也好,「方等時」也好,「般若時」也好,「法華涅槃時」也好,他的目的就是把佛陀四十九年所說教理,分門別類地告訴我們;因為佛教義理浩瀚淵深,要理清其中的綱領實在是不容易。然而,佛陀說法都是「應機」而說的。

這是根據《大般涅槃經》中從牛出乳、從乳出酪,次第而出生酥、熟酥、醍醐五味的譬喻而立的。這是佛陀在不同時機、對不同聽眾分五個階段說出的五類不同教法,叫「別義五時」。又佛陀宣說教法,並非按五大類絕對分界,而是將華嚴義理分散在各個時教,如在鹿苑時里,就間說到無相教法等,表明各時相互融通,謂之「通義五時」。

(1)第一「華嚴時」:

佛陀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間說《華嚴經》的時期。乳譬。當時說教的內容是正說圓教,兼說別教,而說法對象是別教的大菩薩眾及圓教中的優秀份子。《華嚴經》有前分與後分的區別,前分是三七日時的說法,不含聲聞在內;後分如〈入法界品〉,則有舍利弗等大聲聞在內。但此時的說程度太高,聲聞眾皆如聾如啞,未能收到化益的效果

(2)第二「鹿苑時」:

是指佛陀說《華嚴經》後之十二年間,於十六大國說小乘四阿含經的時期。酪喻。此期所說教法程度較低,僅為小乘法(即三藏教)。從佛陀教化之意義而言,因是以根機較淺者為對象而誘導之,故稱「誘引時」。

(3)第三「方等時」:

指鹿苑時之後八年間說說《大方等大集經》、《寶積經》、《維摩經》、《楞伽經》、《勝鬘經》等大乘經典時期。生酥喻。此時之教法並說藏、通、別、圓四教,其中所說斥小嘆大(斥責小乘而讚歎大乘)、彈偏褒圓(彈訶偏教而褒揚圓教)之意義,乃欲啟發小乘生起恥小慕大(恥小乘,尊大乘)之心

(4)第四「般若時」:

指方等時之後二十二年間,說諸《般若經》之時期,故依經名而立名。熟酥喻。此時所說教法,在內容上為通、別、圓三教。從佛陀教化之意義言,此時為淘汰大小乘分別之偏執,說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於一味,故稱為「淘汰時」。此一時期佛陀為須菩提等說《般若》,令其仰慕大乘,且由二乘更進展至大乘中之空。其中,除闡示通教的消極之空(即共般若,為三乘共學之般若)外,亦說明別圓二教積極的不空中道之理(即不共般若,為菩薩所學般若)。

(5)第五「法華涅槃時」:

指為使受教者之能力進至最高境界,證入佛知見時期,約於佛陀在最後八年間說《法華經》與入涅槃之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之時期。醍醐喻。此時所說教法純系圓滿之圓教,即會通前四時之淺方便教,並彰顯真實之開顯圓。

由此可見,佛陀在世的演教過程中,以《般若部》所說時間為最長,亦最具代表性。為什麼?因為「般若」是諸佛之母,所以講的時間最長。而佛陀成佛之初,對著法身大士說《華嚴經》?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明白,不能理解佛菩薩的悲心、宏願;亦不了解可以依遵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十二個次第修行成佛,就是因為覺得《華嚴經》太深奧了。

因此佛陀深刻體會到眾生根器還沒有成熟,所以沒有辦法,唯有去鹿野苑先度「五比丘」,講小乘教,從苦、集、滅、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始佛教」去講,這個時候稱為「阿含時」。其後,為什麼又要講「方等」經?原因無非一個,也就是志在敷化──化度一切有情眾生。我們要如何理解釋迦佛的用心?我們佛學院的目的就是為此而開始種種不同的課程。但是佛教不是「空談密意」,而是一種反求諸己的實踐功夫

然而,慈悲佛陀為什麼要設立凈土法門這是我們身為出家人要懂得、要明白的;要知道,我們眾生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身心徹底清凈以後才能成佛;在成佛這漫長的道路上,我們如何能堅持不退呢?就好像《妙法蓮華經》「法華七喻」中的「化城喻」所說佛陀化作一名智慧導師帶著一群人要前往涅槃城,由於路途遙遠,地方凶險,當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家又渴又餓,所以很多人都不想走下去,這個時候智慧導師就示現一個「化境」,即所謂的「化城」,讓大家歇一歇,飲飽食足,身體氣力得以恢復,然後再繼續的上路;這個化城其實只不過是化境,我們不要把它當作真實,但亦不把它當作是虛無,因為等我們到了佛的境界的時候,那才是化境,在還沒有成佛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從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一品一品的去破、去解、去悟。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二)

--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得很多年前,我跟一個年輕人說成道後的釋迦佛為報母恩,曾上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他聽了之後認為那是神話故事。試想,一般人是不容易相信的,但如果連我們出家人都覺得是神話故事的話,我們將如何攝受其它眾生、我們將如何敷化?佛教經常說,「導迷向悟」──迷和悟的差別在那裡很多人都說:「我要明心見性。」但是如何可能?還有很多批評神秀「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未曾開悟境界,而惠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才是見性境界,而事實開悟與否、見性與否並不在語言文字之中。

因為佛教義理,有些是從空的系統里說,有些是從有的系統里說,要達到真正的空有無礙、空有不二,才是徹底的見性開悟

好像我們大乘八宗里的禪宗天台宗、凈土宗、三論宗等,這些宗派都是從空的系統里去表達,而像唯識宗、華嚴宗,這些都是從有的系統中去說,如龍樹菩薩世親菩薩,其學說都是屬於有的系統

而為什麼有時說空,有時說有?有時說非空非有?有時又說亦空亦有?其實空與有並非對立,反而是互相彰顯的這是境界上說,正如我們剛才說了,「時時勤拂拭」,因為我每個人原來都具有如來清凈心,只是久被塵勞封鎖,迷失了、找不到了,這個時候就要「時時勤拂拭」,把塵勞去掉,從而找回自我真心清凈心;當我們清凈心找回了之後,原有的真性就會顯露出來,這時候就是開悟了,這就是一種境界

金剛經》說「應無所而生其心」,但「無所住」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如果真能做到的話,這就般若空的境界。還有,佛教常常說,我們布施的時候,要做到「三輪體空」──空什麼?怎麼個空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謂「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當人、我、眾生、壽者的相都沒有了的時候,這就是真正的空。

佛教義理廣博精深,我們必須從佛學院里頭一層一層的去深入了解;從原始佛教中一步步的去探討;我們最基本的,要對佛教宇宙觀──「十法界」有確切的認識與把握,當別人問起來的時候,不能說不知道;我們對「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及「六凡」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要有清晰的概念。在理上說,十法界就是一法界;一法界就是十法界,其中的差別只在迷悟,但是當我們還沒悟的時候,十法界就是十法界,雖然都是心性中生,大家要明白、要懂得。

然而,在十法界中,如何修行才能成佛?唯有福、慧圓滿才是佛。修六度、四攝就是菩薩。斷見思惑、塵沙惑,從苦、集、滅、道入手,就是聲聞也就羅漢。斷十二因緣的,他就是緣覺。修十善,憑著禪定之力就能生天。持五戒的,將來就可以做人。好爭善斗的就是阿修羅佛說三十七道品,他偏要說三十八道品,永遠跟別人作對。而罪大惡極的人將來下地獄;輕的就生餓鬼,再輕的就生畜生十法界就是這種關係,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身為出家人如果對這個基本的概念都不認識,如何敷化、如何引導眾生幾年後大家畢業了,如果有人問:「法師啊!請你講講這個關係。」你總不能說不會。

而剛才所說的,那個是究竟?那個是方便?你在沒了解究竟之前,一切都不過是方便。佛為什麼要開權顯實?《法華經》說三乘人也能成佛,一闡提也能成佛;本來成佛一定要福慧圓滿,通過十地的修行,到達等覺、妙覺以後才能成佛;為什麼在《法華經》中,佛會為提婆達多授記?還有龍女也能成佛,是什麼原因?這都是我們要認真探究的部份。還有為什麼五逆、十惡眾生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在法藏比丘四十八願的第十八「中心願」里頭,明明說得很清楚:「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為什麼在《法華經》中卻說可以?其它經典,亦有不同的說法,有說可以帶業往生;有說必須消業才能往生,方便在什麼地方

何以念佛法門最為殊勝?怎樣持名念佛?怎樣去觀想?怎樣去觀像?什麼是實相無相?你們都必須要了解;你們畢業以後,如果有人問你:「法師呀!請你幫我解釋一下《心經》吧,什麼是『內觀觀自在,外觀觀世音』?六字大明咒是什麼咒?請解釋解釋。」你說,我不懂啊!那怎麼可以哩!所以,今天大家在佛學院里頭就要好好地用功,好好地做學問;凡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多發問,為什麼?因為「問」多了,自然一定會進步,這樣才能對號入座,否則的話,你說自己是遼寧大學的學士學位,豈不讓人取笑?甚至你說自己是一間廟的住持你是方丈你是當家,可是,當被問到以前曾在學校學過什麼,你都記不清楚,那豈不是很失禮嗎?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說,要珍惜現在、珍惜當下,大家既然來到我們佛學院學習,就要認真努力,踏踏實實的下苦功。(未完待續)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三)

--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接5月23日文)

現在信息非常的方便,大家在佛學院讀書要找數據並不困難;記得我年青時候讀書,不如你們有福報,由於房間沒有計算機,要閱藏的話,必須逐本逐頁去翻,基本上要花三年到四年時間去讀《藏經》;現在計算機的應用非常普及,隨時要用什麼數據,在網上一查就知道了;例如說要查一下「六度」的內容意義,只要在計算機網路內輸入「六度」二字,有關「六度」的解釋就全部都出來了,非常方便。科技給我們帶來很多很多的方便,但是我們要懂得運用,從而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如果不懂得運用,數據只是放在那裡,它認識你,你卻不認識它,這豈不是浪費嗎?

所以我誠懇地告訴大家,身為出家人必須要深入經藏,必須要認真地下功夫學問;我認為如果想了解並掌握整個佛教義理,一定要從原始佛教入手;我常常說「小乘的實現就是大乘圓滿」,小乘其實就是大乘基礎,如果沒有小乘,那裡會有大乘?我們老是說自已是大乘,但所作所行連小乘都不如;我們不要輕蔑小乘是自了漢;自了漢其實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因為我們必須先要自利──自己有了足夠的資糧、條件能力後,才能去利他,如果自己能力不足,如何能幫助別人?而所謂「自了」,就是從十二因緣四聖諦(苦、集、滅、道)、三十七助道品等義理的解悟與修持中,扎扎實實地用功,透過實踐,從而得到真正的體悟。所謂「小乘」的修法,就是從十二因緣認識生命的流轉與還滅;從對娑婆世界諸苦的了解,進而明白苦的起源並找到滅苦的方法、證道的方式也就是苦、集、滅、道的實踐過程。因此,小乘不是獨立大乘以外的小乘,而大乘必然是小升的進一步融匯與提升;我們對原始佛教思想的認識,必須要有正確觀念,唯有這樣,基礎才會扎實,否則的話,只是空泛之談罷了。

大家今天在佛學院里學了一點東西,如果不經過深入的思考、確實的行持,是不會扎實的。很多人以為讀了四年佛學院,有了一定的基礙,將來再專一經、專一論,就可以更加深入,這種想法也沒有不對的地方。近代的高僧大德,很多都是專研一經一論而自成一家的,例如我們香港的一位長老他就是以一部《楞嚴經》弘法海內外,他一生之中主要講的就是《楞嚴經》。還有台灣的一位老法師,對念佛法門有深入的研究,他專講凈土,旁涉《華嚴》、《法華》,簡直是觸類旁通,圓融無礙。當然也有人專弘禪宗、乃至天台,一樣都能成就,但最基本的前題是,佛學基礎一定要扎實。真正的佛學不單是知識信仰,而是生命價值意義自我認識與體現;佛法不是拿來說的,而是用來實踐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些時候,許多人很有知識,但不過是在玩弄佛法不懂還好,懂得一點反而成所知障,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口若懸河、高談闊論。

正如我上面反覆地說,佛教是一個實踐的宗教,它強調的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確實的踐行;但是如何去實踐?成佛過程也就是建立在菩薩道實踐的過程中,要達到成佛目標,就必須靠我們自己的發心努力。我們可以看見,現在外面的誘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一般人幾乎都難以抗拒;每天面對著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所謂「紅塵滾滾千尺浪」,如何能抵擋得住?佛教在此即發揮凈化社會人心、化世導俗的功能。還有,現時經濟高速發展,新建的寺廟好像雨後春筍一樣,全國各地到處皆是,亟需方丈、當家、法師等來管理運行,但我總認為一切道場其實更需要的是講經弘法的法師,特別是在國內,如何的把佛教宣揚出去,弘化一方,利樂有情,實全靠真正能講經說法法師大家都知道,本來這個「法師」必須是精通經、律、論三藏就好像唐代的玄奘法師,我們稱之為「三藏法師」;「法師」本來是至尊至貴的稱呼。可是,我們現在普遍都稱出家人為「法師」;「法師」的稱謂真是不容易當啊,如果不懂佛法如何能稱為「法師」?因此,如果我們對佛法的認識不夠,就應該自慚、自愧,要知道一切的知識學問都是虛心學習而來、從慚愧而來,從恭敬而來,從內心謙下而來;我們只有內心謙下,只有刻己勤修,才能有成就

我們所怕的就是「自大」,要知道佛陀曾說:「我亦在僧數。」福慧具足佛陀,雖然已經成佛了,但是他還說自己亦在僧中,是僧人的一員。所以我們每一個出家人,要尊重自己的身份,所謂「比丘」的原義是「乞士」,一是乞法,一是乞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意思,是一種高尚的使命,因此,我們必須認清楚自己的責任,我們要自尊自貴,這樣的話,才能堪稱為「人天師表」──這個尊稱要看我們內心是否真有福具足功德;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盡一個出家人的本份,內心謙卑,待人以禮,正如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里所說:「內心謙下,外行於禮」;「見性是功,平等是德」,我們要以謙虛心平等心、利他心,廣修一切功德,才不會辜「比丘」負高貴的使命。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四)

--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因此,我們在佛學院里讀書,如何調節自己的身心實在是非常的重要;佛學院的課程知識學問的一種探求──當大家對三藏十二部有了較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後,才能把菩薩道的精神融入到生活里去;由於我們的威儀、我們的持犯都會影響到很多人,所以我希望我們佛學院的同學們,都應該建立一個合格、良好的僧人形象,做一個影響眾;影響其它已學佛、未學佛的人;這個影響實在非常的重要。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說了,我們要做樣子,不要做樣子。因為大家都在看著我們:朝陽的居士著我們、遼西的居士著我們,還有很多東北的大德長老們也都關注著我們,我們是東北佛教的希望;我希望我們的佛學日後能成為東北佛教的搖籃,大家通過不斷的努力四年以後,都能站在講台上講話;回到自己的寺廟道場都能弘化一方。所以我認為大家來到這里,一方面是要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將所學付諸實行;同時還要互相鼓勵、學習;通過彼此間的交流、溝通,就好藏傳佛教的辯經一樣,大家去講、去說、去辯論,對佛教義理會有更深刻的把握;因為將來佛教的趨勢很需要演講、說法的人,而且是非常迫切的需要;在香港只要你能講、能說,很多道場都會請你你可以方丈、做當家,所以說,佛教非常需要講經說法的人才。

前面說了「入藏」的方法,但是如何「出藏」?這個「出藏」也很重要,「出藏」就是說不但契理還要契機;「契理」就是跟佛法相應;「契機」就是與時機相應;所謂「眾生平等」、「法無高下」,三藏十二部中任何法門都可以接引眾生,只是攝受的根機不一樣而已。我們佛學院辦學的目的,主要是想培養專弘天台凈土的人才;尤其是在北方,人們生活思想較為簡朴,所以凈土法門最為應機。而修學凈土法門方法,就是要從凈土的「五經一論」入手;當我們對五經一論有了基本的認識後,自然就會白凈土的殊勝念佛法門好處。但無論是凈土也好、天台也好,乃至是禪宗也好,它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破迷開悟解脫成佛,其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的經典凈土法門更是佛為攝受上、中、下三根眾生慈悲設立的特別法門,所以有人說它是方便說;不過,也有人說它是究竟說,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徹底探究的話題。為什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法身大士都要導歸凈土,為什麼觀音菩薩、勢至菩薩將來都是補位佛?而念佛法門為什麼要分持名、觀想、觀像、實相四種?為什麼要這么分?為什麼?我們都要深入地去思考。

還有,為什麼凈土學說中有「四土」、「九品」、「三輩」?為什麼?這些都是我們今天在佛學院里要去尋求、探究的知識學問。所以,我希望大家每個人都朝著自己的領域自己的專長去努力,經過幾年系統化的訓練,打下扎實的基礎,以後就可以法利生。在這里要特別提一下,前面說到大乘佛教主要分為空、有兩個系統,但由於佛教強調「三世輪迴」、「因果報應」,若以般若性空的思想去解釋是比較困難的,唯有透過唯識有宗阿賴耶識的種子思想,才能把三世因果關係說清楚;所以大家在探究的過程中,必須把這些基本的概念弄清楚。

佛學院的訓練,就是讓大家學會如何去認識佛教、了解佛教方法,唯有這樣,幾年以後,大家才能真正掌握佛教的網要,才能真正的弘宗演教,化度眾生人生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如何好好地利用這四年,讓自己學有所成,這就是最切實的意義。要不然徒然浪費光陰,辜負師長常住護法自己的期望,實在愧對太多人。你們之中,很多是當家、住持寺廟道場等著你們去籌建、經營、管理,然而卻不遠千里來到這里讀書,無非為了將來能學以致用,為佛教、為眾生奉獻一己之力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五)

──朝陽佑順寺佛學開示

所以,我們辦學者有著沉重的責任,古語雲:「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意思是說,人最大的不好處是在於自以為是,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所以,有時候我也很自慚、自愧,自問到底能貢獻些什麼給大家?只能把自己過往的學修經驗,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我認為要打好佛學研究的基礎,必須先從原始佛教入手,從《阿含經》中去了佛陀教法的原義,唯有這樣才能掌握一個清晰的脈絡。原始佛教思想,其實就是大乘菩薩精神源頭六度、四攝的實踐法門全包含在其中。因此,我們了解原始佛教以後,再來研究大乘佛教,這樣的話,佛學根基才會扎實。

要不然的話,由於佛教義理太浩瀚了,大家四年下來,對於凈土天台華嚴各宗,只是了解一個皮毛而已,還未掌握到佛教的大概,就已經要離開了你說可不可惜?還有,可能有些人現在讀書很認真,但是回到自己的寺廟後,每天為著各種事務的經營而忙碌不堪;從前在佛學院里所學的理論,由於應用的機會不多,過幾年可能就忘記得差不多了。此外,又有很多人為了出路的問題而煩惱。更有很多法師不願佛學院,因為他們忙著做經懺佛事,那有時間去讀書?不過,最令人難過的是,有法師讀完佛學院以後,不願意去講經弘法,因為度眾的效益不容易見得到。所以我前面說過,學佛不只是知識問題,而是信仰問題;佛教講求信、解、行、證,所以我們必須培養自己對佛法真實不移的信仰,由信入解,而行而證,這是學佛修行的必經歷程。

因此,學佛必須要有真信、實信;信心非常的重要,有了這信心以後,才能確切地解、如實地行,這樣基礎才會穩固。所以,我希望四年以後,我們佛學院培養的第一批人才是有信仰有能力、有擔當、有作為的僧青年,這才是我們辦學的真正目的意義

當然,由於我們這里正在籌建當中,很多的設施、很多的設備都未完善,各方面都尚嫌不足,但是我們都知道佛教是內求的宗教,講求實踐與修悟;雖然外在學習的條件不是很夠,但這正好為大家提供更多的鍛煉及內修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實踐修行,增長內在的體悟與智能,沉靜一心,專研經教,這樣確確實實地,花上幾年功夫將來一定能有成就,回饋社會:以報答父母師長之恩、乃至國家眾生之恩。

沉靜一心.專研經教

所以,我在這里不要給大家講太多,因為本人才疏學淺,只是很願意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佛學心得系統課程,應該留給一些專家、學者大德法師們來為大家講說,俗語謂:「有好的老師能帶出好的學生。」如果沒有好的老師,又怎能帶出好的學生?所以今天我來這里,是為大家打氣;支持、鼓勵大家,希望大家在這里都能安心的學習。我經常對大家說,人生有兩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身安與心安,我們怕的就是身不安、心不安;古語雲:「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但是佛教認為「放心」還不夠,還要安心;所以,我們很希望能提供更好的條件,讓大家能在這安心學習;今天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們的前途光明目標明確,只要直往前走,一定會有所收獲。

我以後會經常抽時間過來,跟大家在一起研究、學習;我希望兩個月最少能來上一次,跟大家互相切磋、交流;大家有什麼困難,無論是在學習方面也好,是住宿、飲食方面也好,乃至是個人的思想、感受問題也好,都可以坦承地向我表白。因為大家很多都是青年人;青年啊會遇到些青年人的煩惱,我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問題,讓大家都能身心自在在這里求學。這是我們的責任

身心安住克苦求學

客套的話我們不說了,我來的目的是為了幫大家解決問題希望大家能將問題盡量說出來,因為我來一趟真的很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香港法會活動非常之多,我們西方寺剛剛打完佛七;國內有二百多個居士來參加,有江西的、福建的,居士都很虔誠都很熱心,都很喜歡香港去。由於現在自由行很方便,他們到寺廟住七天,目的就是想聽我們講講經、說說法,而且適逢浴佛節期間,香港大道場都舉行慶祝活動,大家都法喜充滿;西方寺浴佛法第二天我就馬上過來東北了,因為想到有這么多學生著我來,所謂「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在汝身」,我怎能不顧、怎能不關心?而且我們現在招了很多女眾同學,更要特別照顧;我知道現時女眾法師都安排住在附近的關帝廟;到底那邊住的環境怎麼樣?膳食怎麼樣?過來上課的路上有什麼問題沒有?這些我們都需要認真了解,希望能安排得更妥善些,讓大家真的能夠安住下來。

還有課程編排方面,亦希望盡量做到令大家滿意,如果你們希望一些教授、專家來講學,我們亦會盡量滿足你們的要求。不過這里學員需求不一樣,因為有些學員水平較高,有些則水平較低,有些甚至是候補。整體程度比較參差。這個情況就如釋迦佛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有五千弟子要離席,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水平不夠,聽不懂,所以離席了。當時阿難尊者看見很多人離開,忍不住對佛陀說了:「你何不以威德攝服,讓他們留下來呢?」佛陀回答說:「還是讓他們走吧!」為什麼呢?就是怕他們謗佛;謗佛以後就會因果這就傷害了佛陀慈悲。因為眾生根基不一樣,所以領悟的層次亦不一樣。幸好今天我雖然講得不太好,大家還是沒有離席。所以,我覺得自己來對了,而且是值得的。謝謝大家。

(全文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