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如何認識佛教?--佛學與科學的關係

如何認識佛教?(上)

--佛學科學關係

引言

現今社會上許多人對佛教都不太了解佛教,甚至是誤解;其實佛教科學科學,比哲學哲學,比心理學更能深入分析人心
古今中外,許多聖哲偉人,對佛教真實義理都非常折服與推崇

尼采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能真正實證宗教。」羅素說:「我覺得不論是智能人格佛陀都遠遠超越其它宗教創教人。」拉哈克斯蘭說:「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在人類心靈的第一人。」尼赫魯說:「要解決任何問題,都必須在和平的氣氛中進行,就如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樣。」
偉大的科學愛因斯坦曾研究過《大藏經》,在他的日記里曾三次提到,並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神化的人,放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主從觀念,基於物質精神經驗而渾為一體,那隻佛教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
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也說:「佛學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換句話佛學不但合乎科學,而且可以對科學補偏救弊,改正科學研究的錯誤
梁啟超先生亦說:「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厭世,乃積極而非消極,乃兼善而非獨善。」由此可見,佛法妙理堪為科學之父哲學之母,而時至今日卻弘揚乏人,確實令人惋惜。

一、佛教科學之比較

科學原意為「知識」,是一門利用儀器與學理,專門對自然與人社會進行研究與探討的學問科學雖然與佛教是在探討宇宙人類關係,然而科學知識是從感官而來,是變幻無常的,今日定律也許會被明日的定律所推翻,並非永遠不變;而佛教教理,卻是佛陀至高無上般若智慧所證悟、發現自然法則,這個「法」是宇宙本有,歷久彌新的真理,具有普遍性、永恆性。因此,佛學的提倡不但與科學完全沒有抵觸之處,反而在科學方法與效用上,提供更精確的檢證。

1. 佛教教義科學理論之分析

教義方面,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依物理學來說,世間一切事物有一樣是靜止的;既然是動的,也就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沒有固定的、不變的「我」可得,因此是「無我」。但另一方面,依量子論的觀點來看,一切物質可以完全變換成能量,儲藏於空間中;空間中彌漫的能量經過聚集後,也會形成物質,所以,一切事物本性空寂的。也就是說,不論世間如何動亂,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都終歸於寂靜平等這就是涅槃境界

甚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質能關係」也提出:宇宙萬象萬物都只是「能」的各種不同形態。「能」無法被看到,但科學能證明它確實存在,這正可以驗證佛陀所說萬法皆「空」的事實;空,雖然看不到、摸不著,卻無所不在。乃至佛陀時空的體認,所謂「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換句話說,時、空是不可分割的,唯有在時、空一體的狀態下,一切法的真相才能顯現出來,這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明宇宙是三度空間、一度時間的「四度時空連續區」:如無時空標准宇宙並沒有客觀的存在之理論是相同的。

2.佛教學說體系組織方式科學知識之研究方法

科學是有組織,有系統知識,它的研究方法不外邏輯學中的歸納和演繹,而研究科學精神在於客觀,重分析,憑實證,以求出研究的正確結果。佛教經典組織、結集與傳譯的作業方式註疏分析的精密、科判的嚴謹等,都合乎科學精神。例如東晉道安大師佛教經典組織,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序分又有「如是我聞」等語,具足六種成就(信、聞、時、主、處、眾),恰與今日新聞學上的「六何」(是指為何 (why)、何事 (what)、何人 (who)、何時 (when)、何地 (where)、如何 (how))相似,又與科學作者寫實驗報告相同。實驗報告開頭必須將實驗主持人、共同實驗者、時間地點、實驗目標、使用儀器材料一一列明,再記錄實驗的本文,以表示此報告的准確性。此種敘述法在二千多年前,已為佛教所採用。

同時,佛經的結集與傳譯亦是十分合乎科學作業方式佛教史上幾次經典結集,每次與會者都在五百人以上,在會中誦出三藏,復經大眾同意,定為佛說佛經的翻譯,如中國歷史上幾次大規模的翻譯,人員多達三千,譯場中有主譯、證文、證義、譯語、筆受、綴文、刊定與潤文等職別,每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組織嚴密,合乎科學作業方式

此外,佛教經論的註疏分析也是十分縝密,例如科文是為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其內容分成數段,再以精簡扼要的文字標示各部分的內容;科圖則是科目全部以圖表示;對於經論註疏內容繁復者,往往將全書分為若干卷,又將全經三分,再以天乾地支細分為若干目,其分析之細膩,較之科學分析,有過而無不及。

3.佛教教義的實踐與科學精神


佛教一向注重解行並重,在經文的「流通分」大都載有「信受奉行」之文,可見佛教崇尚實踐,經由實踐而與理論相互印證,這是相當具有科學精神的。
佛教修行是有層次、有系統的。例如:禪宗祖師常說「要提起疑情」、「要大徹大悟」,這正是科學家的研究精神凈土宗的修行,主張信、願、行是往生凈土的三資糧,正如離家遠行,一要資財,二要糧食,缺此二事,則難到達。再如一般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證」,說明學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寶這是確立信仰;從發心信仰到究竟證悟,尚有解、行的過程,而且信、解、行、證並非單線的次第,而是一種循環的,是周而復始的。總之,佛教不僅在理論上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就是在實踐的法門上,也是循序漸進,相當縝密而科學化的。

二、佛教可助長科學的發明

佛教其實可以說是指科學明燈。在佛教教理中,蘊涵許多有關精神物質世界的深邃思想概念,可以提供科學研究發展的構思與方向;另一方面,科學越發達,則越能印證佛法的合理性真實性。例如佛經記載:「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如今透過科學儀器,證實此說非虛。

又如佛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廣大無涯,不可限量。(其間充塞無量無數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所見太陽,周圍都有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九個大行星,及二十七個衛星,一千一百多個小行星。由如是眾多星球所構成的太陽系,在佛教名為一個小世界;積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每一個大千世界,名為一個佛國土;而宇宙間佛國土之多,實不可限量。


如何認識佛教?(下)

--佛學科學關係

《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士,有世界名曰極樂」。《藥師經》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藥師如來…。」如是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都有無量佛國土;然每一佛國土中,皆有無眾生居住,為諸佛教化的對象

經上說,十方恆河沙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說虛空無量、法界無盡、國土眾生無量無邊。其中所指的虛空法界、無量無邊,今日天文學家已證實:宇宙中充滿了無量無數的銀河系太陽系、星雲團、天河、星球等。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不過是太陽系中一個小行星,而太空中竟然有數不盡的太陽系,不過仍未敢肯定千千萬萬無數個太陽系中是否有生物存在。如果科學家們,願意研讀佛經,不難再次證明佛經所說,十方世界中,有無量無數眾生存在的正確性。

由此可見,佛教天文學不僅開拓了人類思想領域,尤其證明佛法並不違背科學,甚至超越科學,因為基本上,佛教不僅教義合乎科學的辯證,而且佛經組織合乎科學方法佛法修行更合乎科學精神


三、佛教可平衡科學的發展

近百年來,由於科學的長足進步,確實已改善了人類生活環境,改善了人的醫藥服務、衛生設備等等。例如,現代建築造型的美觀,室內設計的進步,衛生設備的講究,信息科技的便利,以及日常用品的電器化,乃至飲食營養的豐富,較之上古時代,茹毛飲血,固然相去天壤,即與科學落後的國家相比,亦有天堂地獄之差。人們在物質方面,已獲得窮奢極侈的享受,當然這些都是科學所賜。可惜,與此同時,卻間接被科學推往物慾的陷阱,使人生活脫離道德正義之常軌,而日漸墮落迷失,這是何等可悲的事實

人為了追求更豐富、更奢華的物質享受,不得不拚命去賺取金錢,甚至不惜挺而走險,去偷、去搶,以為有了金錢名譽、地位、嬌妻美眷,洋房汽車......無不隨之而來,於是金錢成為人生命的主宰,人竟淪為金錢的奴隸。多少人因金錢而作姦犯科,多少人因金錢夫妻不和、父子反目,又多少人為追求金錢而神魂顛倒,醉生夢死。殊不知金錢並非萬能,世界上很多東西,並非金錢所能買到;何況,有錢人並不一定幸福快樂。因為有錢的人,既要妥善保管財產,免被他人搶劫敲詐;更要投資保值,免遭受貶值的損失。終日營營役役,忙碌不堪,萬一股票滑落,或經營失敗,個中苦況,更是貧窮的人沒法想像的。

此外,所謂「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類所居住的國家,一旦受到外侵或內亂,生命財產,固然難保;而且水火無情,亦可使財富毀於一旦;近年來,各地天災不斷,人禍連綿,實在令人慘不忍睹;或治安欠佳,盜賊為患;或兒孫不肖,吃喝嫖賭,皆可以令人傾家盪產,一無所有。所以《大智度論》說:「勤苦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水、若火、若不肖子。」

何況人命無常青春不是永恆的,轉瞬白髮蒼蒼,老死將至,家財萬貫,又何濟於事?再多的金錢仍難免一死!可惜,現代人無法跳脫物慾的束縛,形成人與人爭、國與國爭的混亂時局。

所幸者,近代西方科學已經察覺到「精神」與「物質」是相連不可分割的,也相信世間萬象(物質)的內涵,還有許多目前科學未能解開的謎底,是未來科學研究努力目標,不過這些努力仍須在佛教所說的「緣起性空」的法則下進行。

因此,佛教強調行解並重,並不單是著重在知識的累積,而是在精神意識的豁達與智慧的開展。佛教深知「精神物質的內涵,物質精神作用」,所以,如果科學家們,能在促進物質文明的同時,兼顧到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採納佛學欲知足,自凈其意,安貧樂道的思想修養身心,推展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我精神自利利他,使人社會物質精神兩方面,均獲得平衡的發展,如此,必能補救科學偏於物質所造成之弊患。羅素曾說:「在真理髮掘方面,科學需要佛教;在物質文明方面,科學更需要佛教。」確是至理名言,發人深省。

結語

信仰無疑是宗教的出發點。正信的佛教講求信、解、行,證。而信、解、行、證的「信」,不僅有信仰含義,更是一種信任,因對佛的信仰、信任而要求去解(認識)佛的教義,通過「行」(實踐),得到「證」(證悟),更進一步加強了信念,如此循環往復,直至徹底覺悟

如前所述,佛經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眼前一滴水,「八萬四千蟲」,這些在今日都已得到驗證,但二千多年前佛是在沒有天文望遠鏡,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證得的。這說明在向外尋求探索、發明儀器擴大人類探測能力實證科學之外,尚有另外一種從內在體驗出發,通過研究人性本心而認識外在世界的悟證途徑。

佛教認為,萬物皆含識、眾生有情;而最重要的是眾生皆有佛性。所謂覺悟,就是認識到貪、瞋、痴、慢、疑皆為人類所有之劣根性,因而必須通過解與行,才能回復本有的佛性愛因斯坦說:「單靠知識和技巧,不能使人類走上幸福高尚生活人類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標准道德價值的傳播者,置於客觀真理發現之上。對我來說,人類應該感謝釋迦牟尼佛和耶穌那樣的人物,遠比應該感謝所有創造性的好奇的頭腦成就要多得多。」

所以,正信的佛教必然反對迷信,尊重科學,而真正的科學家必然尊重佛教。唯這樣的信仰,才能使人道德趨向高尚,使科學發展有更明確的目標,令一切科學的發明都用於和平的建設上,使社會更文明、和諧使人們生活得健康快樂。(全文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