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是什麼?大乘佛教的特點是什麼?

uploads/content/2022/may/8325dc2f6b28142a07316313434c8ff9.jpg" />

大乘是什麼?(佛教解釋)

  「大」含有廣大、崇高、無量之含義;「乘」運載、運乘之含義謂之諸大菩薩眾將無量無邊眾生從生、老、病、死的苦難中度化到西方極樂世界故名大乘”。

  古印度大陸20個主流的部派佛教,大多都傳入了中國。其中不僅有大乘教法,也包括三個最著名的小乘部派,並形成了中國漢地的大宗派中的三個小乘部派。因此,漢傳佛教是以大乘為主,大小兼修的。“漢傳佛教”又稱“漢語系佛教”,之後又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密乘佛教後來流傳到西藏,吸收了當地的文化信仰而形成“藏傳佛教”或“藏語系佛教”,之後又傳到蒙古尼泊爾不丹等地。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因為是從印度往北傳播而形成,故合稱為“北傳佛教”。他們與南傳上座佛教並稱為當今世界的三大語系佛教

  在部派佛教流行時期大乘思想在南印度已開始產生和傳播。當時在家佛教徒中流行著對安置佛陀舍利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眾。參加這些教團的有出家導師僧侶)和在家的支持者(俗人)。他們中間一部分人為了修持和傳教的需要,編輯了闡述大乘思想和實踐的經籍,最初為般若經典,以後又有妙法蓮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和《無量壽經》等出現。這些經典發了空、中道、實相、六度菩薩道、多佛、三乘分別和一心本凈等等思想

  在上述種種經典思想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大乘兩個主要派別──中觀派、瑜伽行派。中觀派大概在2世紀才開始形成,創始人是龍樹,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傳至佛護和清辨時,因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中觀派發揮了般若經中的思想,認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關系(緣合)和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沒有實體(無自性)。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應該證悟上述空性的“真諦”,但是對於無知無明)覆蓋的凡夫仍應導以“俗諦”,即承認世界相對存在的真理瑜伽行派興起於4~5世紀間,因強調瑜伽修行方法並以瑜伽行總括全部佛教教義而得名,該派的理論奠基人是無著和世親,主要經論是《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

  世親的繼承者有親勝和火辨兩家,較親勝稍後並發揮親勝學說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稱為無相唯識派;世親的另一繼承者是陳那,他是後期瑜伽行派的先驅。陳那的後繼者有護法和法稱,護法發展了世親和陳那的唯識學說,法稱發揮了陳那的因明學說瑜伽行派認為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人們的認識主體即“識”所變現出來的,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他們把識分為三類八識,而把第八識即阿賴耶識(藏識)看作是現象世界(現行)的根源(種子),個人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阿賴耶識所派生的(種子生現行),所以名之為“所知依”。他們又把一切存在現象分為“五位百法”。另外還闡揚五種姓說,認為有一種“無種姓的人,畢竟不能成佛

大乘佛教的特點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特點,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利益大眾的行為);小乘著重自己解脫

  大乘有不同的經典,在教義上有所發揮和發展。這里可以舉幾個特點:首先大乘在滅諦上進一步說“無住涅槃”。從理論上說,十二因緣滅,滅的只是不合緣生緣滅真理無明煩惱而不是緣生緣滅的法,“涅槃世間,無有少分別”。所以到了佛的圓滿覺悟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因緣生滅世界中,永無休歇地做“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事,而隨時隨處安住在涅槃境界

  其次根據緣起道理,說明一法以一切法為緣而生起,同時又是生起一切法之緣,所以任何人與一切眾生都有同體關系,好像海裡面的一個小水泡和整個海水是同體關系一樣。所以說,“一切眾生是我父母”,又說“視眾生如一子”(獨子),這樣地興起大慈悲心(慈是同情人之喜樂,悲是同情人之憂苦),“無有疲厭”地“為眾生供給使”。大乘佛教特別發揚這種菩薩行的人生觀,並且特別鼓勵“六度”和“四攝”的行為。

大乘佛教的特徵

  大乘佛教包含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作為修行預備功夫的理論,思索了基本的教理;其對最高體驗的追求和修持實踐可回溯至古印度瑜伽傳統。這種禪定止觀修持目的在於排除些分別心,達到“無”所見聞,體會不可言說的境界。被稱作般若智慧理性活動是受到鼓勵的,但它最終仍然是為了導向對空性的見聞

  大乘理論中的涅槃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流轉,它是十方諸佛菩薩境界,故又可以稱法身佛性真如等。涅槃無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說法,它不是某種世間知識,而是明凈的心識,它反映世間一切生滅而本無的諸相卻不為其所染。這種狀態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尋求的空性。通過觀想,修習者可以有無量十方諸佛菩薩現化現於當前,陀羅經典被合像地吸收到大乘中來

  大乘佛教派別包括中觀派、瑜伽行派等眾多教派或以修持行為為差別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三論宗等,它們代表大乘思想從古印度中國和東南亞傳播的千餘年間的演化結果。中觀派的思想依據在《般若經》等類中,其有代表性的世間菩薩眾為龍樹菩薩提婆菩提等。依據他們的論著,以後形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三論宗。龍樹菩薩的《中觀論》,在從緣起而顯示相對性;從世俗與勝義二諦來看緣起、空性。中觀思想對於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有所影響。

  在古印度中觀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產生。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等將《楞伽經》等等經文思想系統化。其學說可概括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它描述五濁惡世虛幻性及本體真實性用三性三無性的理論;認為解脫過程無非轉染成凈,轉識成智。主張通過修習瑜伽修行而培養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徵是瑜伽觀想和細膩的心理分析。

  在中國及亞洲這一學說通常稱唯識宗或法相宗。真諦法師(6世紀)譯出《攝大乘論》為瑜伽哲學流通之始,玄奘師徒是中國法相宗的創立人。玄奘學術淵源可回溯至那爛陀寺的唯識一系。華嚴宗的思想根源在古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國才有的。該宗成立的依據是《華嚴經》,該經主旨是說毗盧遮那如來為諸世間萬法本源,一微塵剎那均同全體和永恆是同一的圓融的。由此引出華嚴宗的宇宙觀及大—世—界—觀,以及一整套關於領悟的信解行證理論。華嚴宗在中國佛教思想前導是依於《十地經論》的地論學派天台宗也是佛教中國日本發展的宗派,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佛教經典法華經》。該經由鳩摩羅什尊者譯出並由慧文上師與慧思上師加以發揮。

中國大乘佛教精神

  中國大乘佛教認為大乘佛教精神利益眾生,把將眾生苦難中解救出來。中國若干千年來災難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眾生在廣大的佛門中得到無邊、無量、無盡的法益,災難痛苦得到了安撫,深受安逸。奠定大乘佛教中國的重要地位,故出現了表法中所謂的戶戶觀世音,家家彌勒佛。

  大乘佛教中國儒家思想中原有的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上,增添了菩薩行的教育理論。上求佛道智性,下利益眾生發心修行至於福德有餘,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眾生也能得到覺悟。以廣行六度來利己,以廣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利樂其他一切眾生,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其特性之一。

  大乘佛教修行者就是通過六度、四攝,積極的提升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和智慧能力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培養。自利益人,也提升人們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的博大胸懷,無論布施一錢,乃至常施恩惠於萬眾,不望其報,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福慧雙運。故此,中國大乘佛教影響了中國歷代無數民眾,為國家和平安康做出巨大的貢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