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試析《楞嚴經》的二種根本

試析《楞嚴經》的二種根本

  果利

  閩南佛學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成道時,開口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正是說明了一切眾生有無菩提涅粱之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正如佛陀在《楞嚴經》中所說眾生本具之真本(即菩提涅槃)。然而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迷真計妄,攀緣外境,隨境而轉,迷失了本性,用六根去分別一切事物這就眾生的妄本(即生死根本)。真、妄這二種根本雖然人人皆有,但是如果真正要探得它的奧妙和真諦並非易事。古往今來,曾有多少眾生均流轉於生死苦誨,又有多少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其原因就在於不知這二種根本。我們偉大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他當年修道時,曾經過六年苦行還未能證道,後來放棄了苦行,來到一棵菩提樹下,入了金剛座,並發出堅強的誓願: “不成正覺,誓不起座。”終於在一個夜半,看見明星出現,豁然覺悟一切真理,完成了無上正覺

  佛陀成道以後,為了救度這個娑婆世界上的一切眾生脫離生死苦海,故而施設言教,方便說法,從各種角度,各種方式來闡明這二種根本的真相,使眾生領悟此真理而返妄歸真。可以說佛法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而建立的。因為凡夫聖者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凡夫不知這二種根本,所以認妄成真,迷失了本覺之理體、常住真心,於是起惑、造業,受苦三者生必同聚,不相離也,故而均沉淪六趣,輪回生死,無有斷絕。聖者已明了這二種根本,能破妄顯真,故而出離生死苦海,得成無上菩提。如今,我們一些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來出家修行的人,對此二種根本更要重視,因為一旦明此真理,即可頓悟成佛。否者,將會盲修瞎煉,不入正理,縱經塵劫,終不能得成無上菩提。如《楞嚴經》卷一雲;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雲何二種?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一、生死根本

  人生最大的事莫過於生死,然而能去探求生死根源的人寥寥無幾。古往今采,曾有許多精通於世間法的名人、學者,但是他們始終未能解開生死之迷。中國封建時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曾經在回答其弟子季路所提出”生死”的問題時說;”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見聞名於世的孔子,雖然能教人如何為人處世的人生哲理,但卻也未能了知生死大事。清初的順治皇帝,在他即位的十八年中,征南戰北,深深體會到這個世間無常人生的短暫,對自己生從何來,死歸何處的生死大事更為迷惑不解,最後終於棄位出家,並作了一首《出家自嘆詩》,其中有幾句探討生死問題這樣寫道: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所以,在這個世間上,無論是尊貴帝王,還是博學的名士,都兔不了生死輪回,原因就在於他們不知生死的根本,用攀緣心為自性妄想一切事物,背離了妙真如心,故而所作所為都是世間的有漏法,當然跳不出生死牢籠。如《楞嚴經》卷一說: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我們既然每個人都有這個常住真心,可是為什麼自己卻又不能明心見性呢?佛陀在《楞嚴經》中明確地告訴我們,就是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東西在起作用這就攀緣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因為我們的思想不能停止,隨境而轉,如猿猴攀枝,忽彼忽此,賓士外境之事物,就是在睡眠時和夢中是在胡思亂想,故名攀緣心。然而人們卻不知道這個攀緣心如空中花,水中月,如幻如化,是沒有自性的。錯把這個攀緣心認為是自己的本心,就等於西洋哲學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這種思想觀念唯識學上稱為”我執”,主張除去遍計所執生法二我,持取依他、圓成識相識性。小乘把這種”我執”視為萬惡之本,一切謬誤和煩惱的總根源。如《俱舍論》卷二十九雲:

  “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回,無容解脫。”

  所以這個攀緣心不是我們的真心,而是我們的妄本。然而人們卻—再認為能夠思維、觀察,分別等意識真心,從而迷真逐物。以攀緣心為自性,用妄想心做一切事業,迷失本具的元清凈本明之體而不自覺,即日用中,不知能見能聞者是誰?此即迷失了真本,終日所行皆用妄本,攀緣六塵,眾生認妄為真的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了。不僅一般人錯把妄心作為真心,其實在我出家人修道中往往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在我們初學打坐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當一上座,兩腿一盤,那一剎那確實是非常好。但等坐好以後,就不對了。為什麼呢?因為坐好以後,就覺得自己在打坐,又覺得氣也不對,身體也不對。而剛盤上腿的那一剎那,倒有點象萬緣放下什麼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盤好了,什麼又都在想了,又想成道,又想威儀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來了又想趕掉它,趕掉後又想……。試問大家,這用的到底是哪一種心呢?有許多人認為這就是我們的真心,其理由是:當我們在打妄想時,它能知道這是妄心,是修行障礙,故而想趕掉它,而且還知道自己是在修道,是想成佛。這種觀點在一般人看來好象是有道理,其實這也是一種妄心,是用這種妄心去趕掉那種妄心,結果以妄去妄,還執妄本。因為我們日常的舉心動念無不是妄,佛陀在《楞嚴經》中,果斷地破除了阿難執心在內,在外,在中間等七處妄執,這正是明確告訴我們”妥心無處”的道理。 《金剛經》中也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只要有所住心,皆是妄心。

  由以上種種表明,妄心實在是了不可得,它不僅是一切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也可以說古往今來的諸修行人不成佛原因,主要也就是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用攀緣心,緣所緣境,厭妄趨真。故而依此攀緣心起修,產生各種不同之果因:凡夫起於貪著,攀緣三界六塵之緣,或生天道,或成魔王魔屬,則為分段生死的根本,二乘起於厭惡攀緣真諦涅槃菩薩雙舍二邊,攀緣但中理性則為變易生死的根本。因為凡夫謂諸有漏善不善之業,由煩惱障為助緣,所感三界六道果報,以其身果報有分段之差異,故曰分段。二乘,菩薩謂諸無漏之善業,依所知障為助緣,所感之界外凈土果報,以無色形之勝劣,壽期之長短,但滅想漸滅,證悟漸增,以迷遷悟,密密推移,故曰變易。又諸聖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思議殊妙之好身,謂之變易。如《唯識論》雲:

  “三界粗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

  菩薩最初發心,以生滅為本修因,而上求佛道不生不滅的果位,何啻煮沙成飯!眾所周知,修證的規律,因為生滅,則不能該於果海,果若生滅,則不能徹於因源。以上說的三種人,都是生滅·心為因,得到的果自然生死根本。佛的圓滿菩提果位是不生不滅的,必須依不生不滅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為本修因,才能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圓成佛的果地修證。

  二、菩提涅槃

  “菩提即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譯為”覺”。”涅槃即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意譯為”無生滅”。”覺”是指諸法真理覺悟。如《成唯識論述記》卷一雲:”梵雲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覺又分為本覺、始覺、究竟覺三種,以下分別介紹。

  第一本覺,即是眾生本有的自性清凈心,這個自性清凈心人人具足,個個都有,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如《仁王經》雲: “自性清凈心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慧。”《大乘起信論》把這個”心性”(即自性清凈心)分為兩種:就”約體絕相”說,它不生不滅不凈不染,性無差別,亦即真如,法性,或稱心真如,一法界,就”約性功德”說,它又具有遍照一切,無所不知先天地能夠通達真如功能。如《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雲:”本者性義,覺者智慧義。”這就是指自性本身具有無限的真如智慧眾生雖然處在迷位,迷失了本覺佛性,在三界六道之中,枉受生死輪回的苦惱。但是本覺佛性平等平等、毫無差別的,在聖人分上也不曾增加一點,在凡夫分上也不會減少一點。正如六祖惠能大師曾說: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見《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這正是說明了一切眾生皆具有本覺佛性,悟此本覺佛性眾生即是佛,迷此本覺佛性,佛即是眾生也就是即心是佛,無二無別,本來一體,真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第二始覺,這是對不覺而言,就如我們的心本來寂靜不動無生無滅,但因無明故,而產生世俗意識活動,把本覺佛性埋沒在五蘊身心之中,從而有世間種種差別,此稱不覺。後經看到佛教經書,聽到大善知識開異,得到這種外薰助緣,啟發本覺,熏習不覺,並與本覺融為一體,過去一向對於自己的這個本覺佛性都是不知不覺,今日方才開始覺悟,此稱始覺。如《大乘起信論》雲: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始覺。這也就是說明了本覺佛性雖是人人具足,個個都有,但因無明煩惱所障蔽,迷而不覺,故須大善知識以方便法門來顯發,方能覺悟。記得六祖惠能大師也曾這樣說過;

  “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引文同上)

  所以《楞嚴經》裡面,佛陀阿難尊者指示要經過三番的破妄。第一破妄心無處,就是說第六意識妄想心,它是有一定處所。第二破妄識無體,就是說第六意識妄想心,它是沒有真實體性。第三破妄識非心,就是說第六意識妄想心,它不是我們自性本具的真如妙心。佛陀為令阿難尊者大徹大悟,在破第六意識妄想心之後,繼續又來個十番顯見,顯示出我們眾生眼根之中,能見的見性它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真如妙心。這就佛陀用種種方便法門,來破妄顯真,要達到妄窮真露的主要目的,使阿難尊者與諸大眾都要知真本有,達妄本空,是為始覺。

  第三究竟覺,指始覺達到圓滿階段,與本覺完全契合為一的徹底覺悟。得此覺悟,就謂成佛。如《大乘起信淪義記》卷三雲: “始覺道圓,同於本覺,故雲究竟,此在佛地。”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由於本覺內薰之因,再遇善知識開導,及看經聽教外薰之緣這叫種子薰現行,現行薰種子,內外交薰,因緣和合,所以才能夠覺悟。則發心修行,時時迴光返照,.以智慧煩惱,達到惑凈智圓,復還本有心源,得到究竟清凈,圓成佛道,是為究竟覺。此種覺悟的基本特點在於覺知”心源”。如《大乘起信論》雲:“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心源”是指心為一切法之源頭,覺與不覺,凈與染,世與出世,佛與眾生都出自同一真心。覺知這一點,即為覺心源。《大乘起信論義記》也這樣說: “覺了心源,本不流轉,令無始凈,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覺)不異本(覺),名究竟覺。”

  總的來說,“菩提涅槃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不動不搖、不生不滅自性清凈心。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有個不動不搖、不生不滅真心呢?佛陀在《楞嚴經》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諸有智者,要以比喻而得開悟。所以在《楞嚴經》裡面的”十番顯見”中,佛陀首先以燈喻顯出眼根能見色的”見性”是心非眼後,接著又用各種比喻來顯出這個”見性不動不搖、不生不滅等。在”顯見不動”中,佛陀用了三個比喻一是客塵喻,就是如行客投宿旅店,行客宿罷必行,而店主仍然安住不動。又如陽光射入虛空中,可以看到其中有許多灰塵在搖動,而虛空卻還是寂然不動。這個比喻是說明了”心性本凈,客塵所染”的道理。二是如來寶掌開合喻,說明了如來寶掌雖有開合,而阿難見性卻沒有開合。三是阿難頭左右搖動喻,說明了阿難的頭雖左右搖動,而他的見性沒有搖動。這三個比喻佛陀都是從動中來顯示一個不動真理,充分地證實了我們的自性清凈是從不動搖的。在”顯見不滅”中,佛陀又以波斯匿王觀恆河之喻,藉此不變之恆河水,令其見性不變。波斯匿王三次隨母去參拜耆婆天(即長壽天神)時,經過恆河,見到了恆河水和如今六十二歲所看到的恆河水還是一模一樣的。然而波斯匿王在這個期間,經過年、月、日,剎那的遷流變化,巳由以前的童年人長成現在的老年人。原來潤滑光澤的面孔,如今也生起了皺紋。因為有老有皺就有變,有變就有生滅,所以波斯匿王的色身肉體最終是要毀壞的。但是在他的色身肉體中,雖然身體會變老,面孔會變皺,可是他見性卻永遠沒有童老,也永遠不會有皺紋。所以無老無皺則無變,無變則無生滅。通過這個邏輯推理,充分地說明了眾生的色身肉體有生有老,而見性不生不滅的,這個見性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心實性。

  以上佛陀用了種種的比喻,巧妙地從動中顯出不動,以生滅中顯出不生滅見性,說明了眾生雖然從無始來,迷真逐妄,攀緣外境,生起種種物相,被物所轉,而在生死中流轉。但是我們本具的心仍然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就如華嚴獅子章》中的”金獅子”一樣,金獅子乃是隨工匠緣而成,所以是一種虛幻不實的假象。但是它的金體是真實不變的,即使金獅子毀壞或再隨緣怎樣變化,而它的本體依然如如不動,從不會增減。所以我們的這個眾生心也正如金獅子一樣,本體是真,只是隨緣而發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分段的,就象電波一樣不斷地跳動著,所以不要去抓住這種現象,要回轉來認識那個本體。如禪宗所講的”萬緣放下”,這個萬緣放下是指離開六識的分別性,心不住於一切。這樣,諸緣都丟開了,所剩下的那一個就是”緣所遺者”(即自性清凈心也。)六祖惠能大師當初就是以《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於是就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弘忍大師也曾這樣對他說過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我們人人都具足這個真心,大家都是自性天真佛,何須外求?正如古人所雲: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我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依此真心修行,將一定能證得菩提涅槃

  結語

  生死根本與菩提涅槃二種根本,如水與波,本無二體。正如《六祖壇經》中所說凡夫即佛,煩惱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所以真妄之法本來不離於一心,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當念聖則聖,當念凡則凡,是以生死涅槃,無二無別。臨濟所謂”無位真人”(即人人本具之真如妙心),若了妄以歸真,不遺真以逐妄,則”無位真人”當念現顯,始終不離於一心也。黃櫱希運也提倡”即心是佛”之頓悟法門他在《傳心法要》中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心,更無別法,而此心從無始來,不生不滅,不青亦不黃,無形亦無相……。它是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下便是,動念即乖……。但是眾生著相外求,結果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這就是說明了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所以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真如妙心,將來都能成佛。記得《法華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一碰到人就恭敬禮拜,並說:“我不敢輕汝,汝等皆當作佛。”也就是說明了這個道理。所以這個真如妙心,是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一如一切如,法法皆如。它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它隨染緣,就做六道眾生。它隨凈緣,就成四聖法界這就如冰與水一樣,隨冷氣之緣,水就結成冰,隨熱氣之緣,冰就化為水。這個真如妙心真是一種幽微,奧妙、秘密的無上法門,這個微妙法門就叫做一法界大總相法門。它真是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無形無相不生不滅如來智慧德相。這種智慧德相,佛與眾生不增不減,無二無別。所以說即心即佛,即佛即心,這就中國佛教禪宗學說,簡稱之為禪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