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content/2022/june/60aa09d4369b81705c6553f47a3fe557.jpg" />
【原文】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楞嚴經》
【注釋】阿難!這三層天,就是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這三勝流,沒有憂愁了。前邊那個初禪,是“一切苦惱所不能逼”,苦惱也就是煩惱,煩惱不能逼他;這個二禪,“一切憂懸所不能逼”了。“憂懸”,是他雖然沒有煩惱了,但是還有一點憂愁,什麼事情還有多少放不下;“懸”,就是“懸掛著”。那麼現在,這個第二禪天,也沒有憂愁,也沒有懸掛了,所以就說,“一切憂懸所不能逼”,不能奈他何了,不能逼迫他了。不能逼迫他,就是他內裡頭沒有憂懸了。像我們人,對這個事情也掛在心裡,對那個事情也掛在心裡,一天到晚,不是憂愁這個就是掛著那個,這就有掛礙;有掛礙,這就叫“懸”,懸掛。
雖非正修:這種的天人,雖然他沒有真正的修真三摩地,但是清凈心中粗漏已伏:他清凈心裡邊,粗漏已伏。可是細漏他還沒有伏,所以在表面上看來,他是沒有憂懸了。名為二禪:這個名叫“二禪天”。
你人修道,打坐參禪,得到這二禪天的境界,就什麼樣子呢?(打坐入定時)這呼吸氣會斷了。前一個是脈斷了,脈停住了。我前邊不講過,在這裡邊有“嬰兒奼女”?本來道教所修的功夫和佛教的功夫,有多少相同的地方,大同小異。為什麼他這個脈停止了?脈若停止,這個人不就死了嗎?不是的。因為他裡邊的自性,那個脈絡行動了,所以表面上這個脈是停止了。他自性裡邊那真呼吸,真正的脈搏讓它行起來了,所以身體這個脈停止了。到二禪天,這呼吸氣會斷了,我們鼻孔這個呼吸停止了,也不呼也不吸。那麼這個人是不是死了?這不是死,這是入了二禪定。禪定、禪定,這是二禪的定。入到二禪的定,呼吸氣停止了,入這個定,得到這種清凈的快樂。但是他這兒不是“諸漏已盡”,這是“粗漏已伏”――“粗漏”,就是你能覺察得到的這一些個漏;“伏”,就是降伏了。
【備註】《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的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