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著名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佛說這樣做不須天眼就能以肉眼遍觀十方世界

uploads/content/2022/june/80bc59a63a3fbff37c6939ce3bc26467.jpg" />

經典原文】

  雲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凈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凈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凈,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楞嚴經

經文解釋】

  這第一種的增進漸次,就是不吃五辛;不吃五辛,也就要不吃一切的肉類。第二種的增進漸次,就是要正性。

  雲何正性:什麼叫“正性”呢?正性,就是正業識之性,業識之性要把它改變過來。要怎樣子正性呢?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想要得到定力,要先嚴持清凈戒律:你首先要修行。“嚴”,就是自己對於自己很嚴厲的,一點都不馬虎。“持”,就是執持。執持什麼呢?執持戒律,就是依照戒律修行。在你沒受戒之前,你所犯的,那不算犯戒,因為你不知道,不知者不作罪。你若受了戒之後,就不可以再犯,所謂“不再犯”,就是不可以擴充你的這個罪過。譬如在沒受戒之前,歡喜做種種不規矩事情,那麼在知道受戒的這種法後,就應該受戒,以後就要把所犯毛病改過自新。

  永斷淫心:淫由愛欲而生淫慾是由無明生出來的。譬如你若是為著生子育女,而和自己的妻子,這不算的。或者有一種的因緣你想幫助人,不是為自己的一種自私而尋求一種虛妄快樂,這也不犯的。為什麼?你想要幫助這個人、度這個人,做你所不願意事情這是因時的一種通權達變。

  不餐酒肉:就是吃齋。“不餐”,也就是不吃。酒有什麼好處呢?肉又有什麼不好處呢?酒能亂性,因為你喝了酒,性就不定了,就會做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就應該把它戒除了,你的性就不會不定,不會顛倒了。並且酒也有一股酒氣,人聞著這酒氣,認為是好聞的;在天上那個天仙、神、鬼──鬼聞著它不是怎麼不好的,鬼也歡喜的;在正神和菩薩,聞到這個酒氣,都不高興的,都不願意聞的。菩薩羅漢聞到酒氣,就好像我們聞到尿那個味一樣,它又臊又臭,所以他就不高興。你看,我們人不願意廁所,可有一些個吃屎的蟲,在廁所里專門吃那種東西,它歡喜吃的!這個酒、肉,因為它也是一種幫助淫慾的,所以修道的人就不應該吃它!

  以火凈食,無啖生氣:什麼生的東西,甚至於蔬菜,都應該把它用火煮熟來吃,不要吃這個生的東西。因為生的東西,多數就會幫助你的瞋恨心。所以,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這一類的修行人若不斷這種不正當邪淫殺生的話。出三界者,無有是處:說想要成佛,決定沒有這個道理的。

  當觀淫慾猶如毒蛇你應該作這種的觀想觀想什麼呢?喔,這淫慾就像毒蛇那麼毒!被毒蛇咬一口,恐怕有的時候,就會生命都丟了,所以你若看這個淫慾好像毒蛇那麼毒,就不會那麼歡喜了,淫慾就不生了!為什麼?你見著它像毒蛇那麼毒,又像虎狼那麼厲害──虎狼,你除非不碰著它,碰著它就沒有命了。如見怨賊:又觀淫慾就好像見著那個和你有殺生怨仇的土匪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這應該先持聲聞的戒。聲聞的戒是什麼?就是四棄、八棄。“四棄”,就是殺、盜、淫、妄。比丘尼再加上“觸、入、覆、隨”這四種,就是“八棄”。執身不動:你先修行聲聞的這四棄、八棄,把身修得不造這種的業了。

  後行菩薩清凈律儀:然後再菩薩的戒;行菩薩戒,就是守十重四十八輕戒。對於這個律儀,守得特別清凈。執心不起:在心念裡頭都不生這種的淫慾心,都不生這種的邪念,這才是行人應該行的道路。

  禁戒成就:“禁”,就是禁止;“戒”,就是止惡防非。可是這裡邊,有種種的開緣,又有遮緣,這分開、遮、持、犯四種。開,有的時候這個戒律開開,你就做了也不犯。遮,就是防止,好像這飲酒什麼的,你若不飲酒,就不會犯戒,所以就不要飲酒,這是遮。持,就是執持,照著修行,依照這規矩去做。犯,就是犯戒。

  怎麼叫“開”呢?在以前佛住世的時候,有兩個比丘山上住著,有一女人走到這個山裡,這個時候這兩個比丘中,就有一個到城裡去買東西,就剩一個比丘在這睡著了。他大約也很懶惰,在山裡頭也沒有人管,他就睡覺,也沒有穿什麼衣服僧人印度不穿褲子,就那麼圍著一條裙子,上面搭這個衣,就這么樣在那兒睡著了。這個女人也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到這兒一看,有一男人,於是乎她淫慾也就動了,就把這個比丘給強姦了。

  強姦完了,到城裡買東西那個比丘也回來了,這個女人就跑。那個比丘就問說:“這個女人來幹什麼?她跑什麼?”這個比丘就說:“這個女人是個好人,她把我強姦了,令我犯戒了!”那個比丘說:“這還得了!我去把她抓回來!我們到佛那個地方告她去!”於是乎就追這個女人,一追,這個女人慌慌張張一跑,跌到山澗里,就跌死了

  這兩個比丘,一個犯淫戒,一個犯殺戒——這個女人雖然不是他親手殺的,如果他不追她,她就不會死這兩個比丘一想:這回可壞了!這回糟糕了!到佛的面前去,請佛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沒有罪?佛說:“你們去請教優婆離尊者!”優婆離尊者一聽他們倆個人一個犯淫戒,一個犯殺戒:“這個不能改悔的,這不通懺悔的。你們兩個將來一定墮地獄的!”這兩個人一聽說要墮地獄,就痛哭流涕,各處去找人幫忙,說得有什麼法子不墮地獄

  一找,就找著維摩居士。維摩居士就問:“你們兩個哭什麼啊?”他們就說怎麼樣子犯的淫戒,怎麼樣犯的殺戒。維摩大士說:“你們兩個沒有犯戒!你們只要肯改過自新,我給你兩個人保證,你們不犯戒的!”為什麼不犯戒呢?“罪性本空”,這不是有心犯的,不是故意來犯的,這不算的,可以開緣的;於是維摩大士就給這兩位比丘說這種的法。這兩位比丘聽維摩大士這樣一講,兩個人當下就開悟證果,以後都成阿羅漢了。

  所以在這禁戒裡邊,有種種說法不同的。不過這種開緣,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開的,因為如果你開得太多了,人人根本也就不戒律了!說:“這有開緣,可以開開的。”所以佛不主張講這種法。

  那麼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相生相殺”,生了又殺,殺了又生;殺生的這種罪業,永遠沒有了。偷劫不行,無相負累:偷劫的這種罪業也沒有了,你不短我的,我也不短你的;我不吃你的肉,你也不吃我的肉;我不欠你的債,你也不欠我的債;彼此你不虧負我,我也不虧負你;你不累我,我也不累你。亦於世間不還宿債:也在這個世間,“不還宿債”,你就前生造的什麼罪業,也不需要還了。為什麼?你和畜生斷往來了你不吃它的肉,就和它沒有什麼關聯了。

  是清凈人修三摩地:這個不吃五辛的人,不喝酒,也不吃肉,又能嚴持四棄、八棄的戒律,他若能再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就是在父母生的這個肉身上,也不須得到天眼,自己就會看得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能遇著佛,能聞法,親自聽見佛這種慈悲的懿旨,他會大神通的。得到什麼神通呢?

  游十方界:他就在這個地方,可以到十方世界遊玩去。宿命清凈:他得到宿命通。這個人,於肉身雖然沒正式得到天眼通,但是也相似天眼;沒正式得到天耳通,也會得到相似的天耳。得無艱險:他永遠也不遇著艱難和危險的事情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上邊的“正性”,能正自己業識之性──就是以前不正當來的,現在把它改過自新,能以守持戒律。能以守持戒律,這一點,就是第二種增進修行的漸次。(度輪法師解)

經典介紹】

  《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讚為“開悟楞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