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藏指的是什麼,是哪三藏?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時皆以口傳記憶方式傳誦,並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佛陀的教說。佛陀入滅後,弟子們深恐佛陀的言教散逸,同時也為了確立教法的流傳,於是由迦葉領導五百位大阿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由阿難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百年之後,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經典結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經教漸次完備而流傳於世。

https://www.liaotuo.com/uploadfile/2021/1013/20211013113327330.jpg" />

  佛陀涅槃後,弟子們為了保存佛陀教法,經過幾次的結集整理後,將教法分為經藏、律藏、論藏,稱為三藏典籍,是為印度佛教聖典的三種分類。

1.經藏:

  梵文“素呾纜”,音譯“修多羅”,意譯“契經”;本義是用線貫穿花鬘的意思,因為佛陀的言說能貫穿一切道理,故引喻之。

  經藏涵蓋所有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根基佛陀教法。若依佛陀住世四十九年的教化,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其中方等是指華嚴經》《阿含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以外的大乘諸經,如:《維摩詰經》《勝鬘經》《金光明經》等。

2.律藏:

  梵語“毗奈耶”,意譯“調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心性,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本義為“滅”,為佛弟子遵守的戒條,可以消滅身口意三業的過惡之意。

  律藏分為廣律、戒經、律論三類。如《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薩婆多論》等,都屬於律藏。

3.論藏:

  梵語“阿毗達磨”,意譯“對法”,也就是借著論述真理獲得的智慧,可以得到涅槃妙法。論藏是佛弟子們將經典教義加以論議、解釋、整理組織所成的典籍,一般為大家所熟悉的論典如:《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百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十地經論》等。

  三藏典籍是佛陀教法,是佛教教義,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出家僧侶深通經藏者,稱為“經師”;深通律藏者,稱為“律師”;深通論藏者,稱為“論師”;通達三藏典籍者,稱為“三藏法師”。像玄奘、鳩摩羅什、真諦、義凈、法顯,甚至朱世行等,皆是通達經律論三藏典籍者,都可稱為三藏法師

  佛法三寶中,佛因法而證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為人師,故三寶中以法最為尊貴。《金剛經》雲:“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由此可見法之尊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