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iaotuo.com/uploadfile/2021/0928/20210928044250869.jpeg" />
佛陀滅度後,我們應依何法修學?如何判斷老師的觀點是否合理?四依法是佛陀留給我們的一把尺。不論我們在世間拜誰為師,都應遵循這四條准則,精進修學,不舍佛教。
依法不依人法指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我們應該依佛所說的正法行事,而不盲目地依靠某個人。世間人事會有變化,有主觀的影響,沒有一定的標準。人有生老病死,而真理則永恆不變,歷經萬劫而常新。
如果遇到一位老師,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所說的話違背因果等法則,即使他的社會名望很高,也不應盲從他的觀點。
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用來詮釋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文字可以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管道。然而,由於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甚或斷章取義,在日常溝通中可能會產生誤解。世間法尚且如此,何況微妙的佛法。
微妙的法門和真理,無法單靠文字來傳達。六祖惠能大師曾開示“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因此,我們學佛應該從義理上去了解佛法,而不應該在語言上計較、執著,否則會變成障礙,離菩提道越來越遠。比如,用手指月,我們可以通過手指見到月亮,但手指不是月亮。通過文字學習佛法道理,需謹記文字不等於真理本身。
聆聽或閱讀老師的開示時,我們應該去領會他所傳達的義理,避免把精力集中在追究老師談話的語病、錯別字的糾錯上。
依智不依識智指無漏的般若智慧,識指有漏的分別意識。分別意識有主觀的成分,難免會有錯誤。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外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此所形成的對世界的認識,是不徹底、不完全的。
般若智慧是大圓鏡智,就像是一面鏡子。任何事物擺在鏡子前,鏡子不會去分別好壞、美醜,而是如實照見世間萬象。
人常常會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喜好去評判別人的對錯,如此主觀的標準必然不會永遠正確。所以,當遇到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對他人評頭論足,甚至以指責他人為樂的老師,需謹慎看待他的觀點。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陀對根器不同的眾生,觀機設教,演說三藏十二部。佛法有世俗諦與第一義諦之分。世俗諦是不究竟的方便法,第一義諦是究竟絕對的真理。方便法門是佛陀為適應眾生的根機而設立,我們不能把方便法當成究竟法。最究竟的法與佛心相應,所以學佛應該依了義的佛心,而不依不了義的方便。
如果遇到某些“大師”,號稱他即真理,並規定他的學生不可以去聽信其他人。這樣的說法絕非了義法,不足為信。
如何依止了義法?通過讀誦大乘經典,參悟緣起、自性、真如。即使剛開始不那麼明白,日積月累、逐漸深入,自然會轉迷成悟。雖然這條路看著很遙遠,須知這才是我們學佛應該走的正道。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在修學的路上,佛陀是我們最好的導師、最終的依止。即使佛陀已示現滅度,他所說的法還留在世間。在這條路上,如果可以遇到一位幫助我們成長的好老師、好同學,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不論拜誰為師,根據四依法,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教導該聽,對於哪些觀點應持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