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iaotuo.com/uploadfile/2021/1029/20211029040107529.jpeg" />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過程當中,就是修學“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字。而“不迷”是修行的一個重要關鍵,它是一種理觀,屬於智慧的觀照。
“不迷”在蕅益大師的批註當中,開展出“空、假、中三觀”,如果你懂得應用空假中三觀,那麼就可以把“妄想心”轉成“真如心”,所以這一段經文很重要。
真妄不二“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佛陀招呼了阿難說:汝現在尚且未能真實地明了一切。所謂“一切”指的是我們的五陰身心,就是我們的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可能是一個男眾的果報,也可能是一個女眾的果報;它具足二種相貌:
第一個,“浮塵”,就像飄浮在空中的灰塵,飄來飄去、上上下下,是剎那、剎那不停在變化,你作不了主的;有時候今天健康,明天馬上生病,因為空中的灰塵,沒有固定的位置。
第二個,它是“虛妄不實”的,它沒有真實的體性。而這個變化而不真實的東西,它是怎樣一個相貌呢?“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蕅益大師解釋這一句話,是分成兩段來看:從“體性”來說,叫“當處”,“處”是指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但是這一念心性會受到業力的熏習,叫作“真如受熏”。
當因緣具足時,它就會出現很多很多的果報;當因緣結束了,這個果報也就消失了。所謂的“循業發現”,每個人都循著自己過去的業力,而發現今生的果報。在一念心性當中出生,也在一念心性當中消失,這就是我們生命的假相。
你看我們本來面目是清凈本然,沒有生死的,但是一念妄動以後開始造業。前生可能是一個男人,今生變成一個女人,來生又變成一隻螞蟻,這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佛陀在七處破妄當中,有詳細的說明。佛陀看人生是用迴光返照,他提示阿難尊者要經常反觀:“你從什麼地方來?”諸位也可以反觀:“我的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我從前生而來。”這個思想在本經不成立。
你怎麼是從前生而來呢?你今生跟前生完全長得不同啊!色身也不同、想法也不同,如果你前生是一隻螞蟻,有螞蟻的色身、螞蟻的想法;今生是一個人,有人的色身、人的想法。兩種形態全然不同,好比a創造了b,不可能說a跟b完全不同,這不合邏輯。
其實“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意思是說:人生是沒頭沒尾的。“沒頭沒尾”諸位懂嗎?我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從“空性”而來,沒從什麼地方來,本來就沒有。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顯現出來的現象,就像魔術師拿一條手帕,變成一隻兔子,然後再把兔子收回來,又變成一隻螞蟻。你說兔子從什麼地方來,它又往哪裡而去?它從“本來無一物”來,又回到“本來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