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錫永居士: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三章 彌勒瑜伽行 2 法相

四重緣起般若 第三章 彌勒瑜伽行(2)

  2 法相

  (一)前言

  法相建立三自性相,即是:遍計自性相(parikalpita-svabhava)、依他自性相(paratantra-svabhava)、圓成自性相(parinispana-svabhava)。《攝大乘論》(mahayana- samgraha)即說這三自性相是「所知相」。不過,這「所知」實包含三個層次,《攝大乘論·無性釋》說——

  此所知相,略有三種。謂一切法要,有「所應知」、「所應斷」、「所應證」差別故。[注2]

  這即是說,悟入遍計自性即是知所應知、悟入依他自性即是知所應斷、悟入圓成自性即是知所應證。這即是法相而修證的三個層次

  所以世親在《三自性判定》(trisvabhava-nirdesa)中說(依拙譯)——

  了知此真義 如次第頓悟

  遍知及遍斷 證得三性相

  遍知無所得 遍斷離所現

  無二可得證得即現前

  世親說悟入三自性相的次第,是由遍知而無所得、由遍斷而離所現、由證得而現證無二。逭即是於修證中,用三無性來超越三自性相。

  三無性,具稱相無自性性(laksana-nihsvabhavata)、生無自性性(utpatti-nihsvabhavata)、勝義無自性性 (paramartha-nihsvabhavata)。其所無,為無三自性相的自性

  這即是說,由相無自性性來現觀遍計自性相,從而現證其無自性,唯是遍計,這種修證即知其所應知,是為遍知。

  由生無自性性來現觀依他自性相,從而現證其無自性,唯是依他,這種修證即知其所應斷,是為遍斷。

  由勝義無自性性來現觀圓成自性相,從而現證其無自性,唯是圓成,這種修證即知其所應證,是為證得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三自性相都無自性。這即是說,蘊處界一切法,可以成立其為法相,但卻不能成立其為有自性法相。這已包括輪回涅槃一切法。

  這樣說,唯識今學家可能會反對,因為他們認為圓成自性相是真實(非無自性),玄奘在翻譯「圓成性」一詞時,還加一個「實」字上去,成為「圓成實性」,所以他們一定不同意,由勝義無自性性可以現證其為無自性

  這就即是彌勒瑜伽行跟唯識今學,在修證上的決定差別了。

  我們且看看瑜伽行的說法世親論師在《佛性論》中說(依真諦譯)——

  三無性者,一無相性、二無生性、三無真性。此三性攝如來性盡。[注3]

  此中「無相性」可視為「相無自性性」的異譯、「無生性」可視為「生無自性性」的異譯,二者差別不大。可是,「無真性」與「勝義無自性性」比較,差別即大。說「勝義無自性性」,未必即否定圓成自性相的自性,因為可以這樣說:正因為它是勝義無自性性,所以才名之為「圓成實」,圓成實即是「勝義」,即是「無自性」。但當說「無真性」時,便不能說:正因為它無真性所以才名之「圓成實」。明明已說「無真」,怎能又「圓成實」呢?

  因此,世親說法唯識今學實有差別。《佛性論》又說——

  無相性者,一切諸法名言所顯,自性無相貌故,名無相性。

  無生性者,一切諸法因緣生故,不由自能生,自他並不成就故,名無生性。

  無真性者,一切諸法真相故,無更別有實性可得故,名無真實性。[注4]

  由此可知,世親並不將圓成自性相看成是「真相」與「實性」,所以才說名為「無真實性」。這「無真實性」,可解讀為「無勝義自性」,但卻跟唯識今學家所理解的「勝義無自性性」有開合。

  為了說明這重開合,筆者不妨岔開話題,舉一個例。因為必須要弄清楚彌勒瑜伽行與唯識今學的差別,然後才可以瑜伽行的修證。

  玄奘譯《解深密經》,有此一節經文——

  雲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

  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

  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何以故?

  於諸法中,若是清凈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非是清凈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勝義無自性性。[注5]

  這節經文的後一句真的不能解讀,既然「清凈所緣境界」名為「勝義無自性性」,何以「非是清凈所緣境界」,「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呢?

  但若比對藏譯,這句經文可改譯如下——

  於諸法中,若是清凈所緣(境界),我顯示彼為勝義[自性],而依他相非是清凈所緣[境界],是故說為無勝義自性

  這樣一來,問題便得到解決了。我們試將真諦所譯的「無真性」替代入去,那就更容易理解——

  於諸法中,若是清凈所緣境界,我顯示彼為「真性」,而依他相非是清凈所緣境界,是故說為無真性

  所以,我們很難同意唯識今學學人的解釋,將「勝義無自性性」分成二截,說「圓成實性」即是「勝義」、即是「無自性」。若依經文理解,它是清凈所緣境,所以可說為「勝義自性(真性)」,但這「勝義自性」其實亦非實有,所以才須要建立「勝義無自性性(無真性)」來超越。

  唯識今學學人將「勝義無自性性」分為「勝義」與「無自性」二義,可能是由《解深密經》這節經文而來,它說——

  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

  何以故?

  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注6]

  但若比對藏譯,則可稍作改動——

  一切諸法之「法無我性」,可名為「無自性性」,是為勝義。勝義即由一切法自性之無有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所以一切法之無自性性便即是勝義;名為勝義,正由現證一切法自性為無有而顯示,所以二者實為一事,不能說「圓成實性」即是「勝義」(由是不應超越),即是「無自性」(由是無可超越)。

  由以上所言,即知彌勒瑜伽行三自性相與三無性的關系,並非「遍計所執自性相有相無自性性」;「依他起自性相有生無自性性」;「圓成實自性相有勝義無自性性」。

  應該說——

  遍計自性相實無自性,由現觀相無自性性而可現證;依他自性相實無自性,由現觀生無自性性而可現證;圓成自性相實無自性,由現觀勝義無自性性而可現證。

  這即是筆者所說,由三無性,超越三自性相,即使圓成自性相亦應超越。

  下來即說超越。

  (二) 三自性相無自性

  說由三無性(具名「三無自性性」)超越三自性相,實在即是彌勒瑜伽行之所修證。無著論師於《顯揚聖教論》(依玄奘譯)中說言——

  如是三種自性」,當知由三「無自性」故說三無性。

  這即是說三種自性相都「無自性」,然後才說之為「三無性」。修證三種自性相都無自性,便即是所謂瑜伽行了。

  在這里,我們即說如何現觀三種自性相都無自性,同時比對龍樹四重緣起觀的修證,那就可以明白,龍樹所明的般若波羅蜜多體性,如何由修學瑜伽行而得決定。

  然而在說此之前,我們卻須先說「勝義」與「世俗」。必須將這兩個名言的定義弄清楚,然後才能明白由三無性超越三自性相的意義何在,亦即修學瑜伽行的意義何在。

  《瑜伽師地論》(yogacarabhumi)說——

  雲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其為空。

  復由於此,余實是有,即由余故,如實知有——

  如是名為悟入空性。[注7]

  這段經文,可以由世親的《三自性判定》來解讀。論有頌雲(依拙譯)——

  遍計唯名言 餘外假施設

  名言若遍除 亦許為餘外

  這里所說的「餘外」,即《瑜伽師地論》所說「余實是有」的「余」,二者所說其實是同一回事

  世親論頌的意思是——行者觀察遍計自性相(此即《地論》所說之「彼」),由其「唯名言」(此即《地論》所說之「此」)而作觀察,如是即是正觀。由決定「彼無所有」,唯有名言,即可觀察其為空。

  同時,於觀察中我們不得旁及其餘。甚麼是其餘呢?因為我們其實只觀察「唯名言」(「此」),所以在「唯名言」之外的便是其餘,其餘則實是有,由假施設而有。但知餘外為有(「如實知有」),即此已足,不能再推理說「餘外假施設」亦為無有。

  現在,我們再根據世親所說的觀察,套入《瑜伽師地論》那段文字上,就可以說——

  雲何復名善取空者?

  此如由「唯名言」,觀「遍計自性相」無所有,即由彼無所有故,正觀其為空。

  復由「唯名言」,知「唯名言」以外者是有,即由此餘外而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

  如今學人多知道「空性」是勝義,但卻恐怕不太了解這「空性」應如何悟入。依《瑜伽師地論》及《三自性判定》的說法,那顯然是跟「有」同時成立的決定。

  在遍計自性相上,由「唯名言」決定其無自性,但同時卻亦決定名言以外的相是有在這里,亦即依他而有,雖然依他亦是假施設。

  因此讀者必須了解,遍計自性相的「空」與「有」雖同時成立,卻非同一層次,譬如,「唯有名言」這抉擇是如何而來的呢?實在是站在「依他」的層次而抉擇,於遍計分別中,名言與相,實彼此相依而成立,是即為依他。所以觀察「唯名言」,已經是由他來決定其為無自性,與此同時,則如實而知其為依他而有(亦即餘外實有)。

  這便亦即是龍樹四重緣起的觀法。例如——

  在「業因有」上,我們由因與果相依而作觀察,可以抉擇「業因有」為「唯業因」,於是由中有果、因中無果等,決定「業因有」的空性,同時成立「唯業因」以外的有,那就即是「相依有」。

  因此,當我們說「勝義空、世俗有」時,便應該知道,勝義與世俗雖實同時成立,但卻非於同一層次上成立。這亦即是說,勝義實於超越世俗時成立,而另一層次世俗亦同時成立。

  是故龍樹在《中論.觀四諦品》要鄭重指出——

  若人不能解 二諦差別

  即不解真實 甚深佛法

  若不依世諦 不得第一義

  不依第一義 終不得涅槃[注8]

  如果像如今那樣,但籠統而說「緣起故空」便是勝義 (第一義),「空故緣起」便是世俗,這「二諦差別相」有何難解?龍樹何必鄭重而言「終不得涅槃」?

  又如果像如今那樣,但籠統而言:「二諦中自性都不可得,這才是世俗中無自性緣起,與勝義中緣起的性空,相成而不矛盾的,這才是佛教的性空緣起正見」。這便是將勝義與世俗放在同一層面上,一邊說世俗有,卻又一邊忙著去否定其為有,說「二諦中自性都不可得」,然後便以為自己已經成立中道了,因為已說世俗與勝義相成而非矛盾

  這顯然違反《瑜伽師地論》與《三自性判定》的教法,因為他旁及「餘外」,不如實知「餘外」為有,這就已經破壞世俗。若依著他的說法來觀修,便犯二大過失,一者,不能於緣起作超越;二者,墮入唯空性邊。

  假如他的說法能成立,則無著、世親皆錯。

  這就是龍樹所說的「若人不能解,二諦差別相」了。

  現在我們說三自性相無自性,是依著瑜伽行的正觀而說,因此便與籠統說法不同,讀者於此須善抉擇。你可以不同意寧瑪派的教法,但卻不必由自宗立場對此教法加以誹謗,尤其不應斷章取義。

  《攝大乘論》於第三品<所知相分>中,即說三自性相。它說遍計自性相道——

  若遍計所執自性,依廠依他起劍,實無所有,似義顯現。[注9]

  這其實已經說得很清楚,是由「依他自性」來現觀,然後才能說之為「實無自性,似義顯現」,對此不應更有諍論。

  這遍計自性相是如何形成的呢?論言——

  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注10]

  這即是說意識對行相作分別(遍計),由分別而成立顛倒相,此顛倒相「自相實無」,唯有分別,如是即成遍計自性相。

  這就即是我們之所謂「現實世界」了。現實世界並非不存在,它是客觀的存在,是由緣起而成立的存在(即是生起即是依他),但我們說它存在,卻不由緣起或依他來認識它的存在,而是由意識作分別。由分別而說存在,這存在,其實是不真實的存在,因為它由意識分別而確定,所以上來才說它是「似義顯現」。這「似義」的「義」,即是我們的分別,由虛妄分別而成「義」,非真實體性,是故才名之為「似義」,亦即說其顯現,實依我們的分別而顯現,非是實相。

  然則,我們是如何作分別的呢?

  《辨法法性論》說,由於我們執著自我,因此就有能取的心識、所取的外境,事物即由此「二取」而成立(名言為「似二顯現」);復由此成立的基礎上,我們成立名言,於是事物就成為「名言顯現」了。

  因此,我們其實是依「名言顯現」來認識事物的存在。譬如說「山」,我們並非由緣起去認識山的存在,而是由「山」這個名言生起一個概念,並且依著這概念來認識山的存在。

  這有甚麼不對呢?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不對,甚至應該鼓勵,因為這即是知識學問經驗。但若想脫離輪回,那麼,這一切遍計自性相的名言顯現,就會為我們的束縛,因此正確態度是,依心識遍計而如實生活,但卻須超越心識遍計來認識這遍計無自性。由是我們便能站在高一層面上來認識事物的存在。這時候,雖仍然在遍計的世界生活,可是我們的生活態度便已經不同,不執著於分別而能認知分別。前面引《攝大乘論》所說的「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便即是這個意思。依「依他起」,即是站在高一層面上來看事物站在高一層面,便即是超越。

  所以在觀修中,我們便可以依教法抉擇遍計自性相「唯有名言」,亦即唯依名言而似義顯現。由是,我們便站在相依緣起上,觀察名言與相的依存關系。由是觀修「唯有名言」即可決定遍計自性相無有自性,而其相則由假施設的相依緣起而說之為有,亦即站在高一層次而認識其存在。

  必須這樣觀修,才能得佛家性空緣起正見;才能說為依世俗諦得勝義諦;才能說為能解二諦差別相。

  上來,我們說是用相依緣起來超越遍計自性相,那是為了方便表達,才沿用龍樹的道名言。在瑜伽行,可說為用依他自性來超越,亦可說為用「相無自性性」來超越,因為由「依他」而決定的,便是相無自性性,此即前面說過的「顛倒生相」以及「似義顯現」。

  由是行人在觀修時,便不能說「『遍計所執自性相』有『相無自性性』」,應該這樣現觀:由相無自性性,決定遍計自性相無有自性。寧瑪派生起次第的「三等持」,便包含這個現觀的意趣

  前面的說法,或還有人會懷疑,那可能只是寧瑪派傳下來的觀修,未必是印度瑜伽行的觀修,因此,他就可能由名言而生別義,去解釋《瑜伽師地論》以及《三自性判定》中,有關「餘外」的說法了,將這「餘外」一作別解,那麼,筆者前面所說的觀修就未必站得住腳。因此,不妨再舉一個彌勒瑜伽行派所說的觀修實例。

  《大乘莊嚴論·隨修品》說如何除貪、嗔、痴。以貪為例,先說頌雲——

  遠離於法界 無別有貪法

  是故諸佛說 貪出貪余爾[注11]

  這里說的「貪余爾」,便即是「貪自性」以外的「貪境界」(相)。頌文「貪出貪余爾」是觀修時的抉擇,意思是:貪唯由其似顯現的貪相而得成顯現。這貪相便即是所緣境。

  然而這時所須觀察的,卻不是這似顯現的貪相,而是「貪自性」,貪相於觀察中是「貪余爾」(貪自性的餘外)。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便變成轉移觀修對象,由是觀修紊亂,結果亂識起用,觀修的結果便依然是虛妄分別。

  所以我們須再贅說一句:在觀修中,所謂觀察所緣境,其實是觀察所緣境的自性,並非觀察所緣境的事相(所緣境事)。因此,我們才可以將「遠離於法界,無別有貪法」這隨法抉擇,歸結為「貪出貪余爾」這觀修抉擇。

  在觀修中,行者將整個法界都視為「貪余爾」(寧瑪派「三等持」的修法,便即是將所緣境事,例如貪相,擴展至整個法界),所以貪法就不能離法界而成立。當這樣做時,行者其實已經悟入相依緣起即是悟入法與法界相依而成為有,是即貪法必與法界相依。

  由是行人即可現觀:貪法的自性即是法界自性 (在實修上,即例如依七次第生起的觀法)。由是得出決定:貪法以法性為自性。所以接下來的偈頌便說——

  由離法性外 無別有諸法

  是故如是說 煩惱菩提

  這時候,「貪法以法性為自性」便成為抉擇見。再依此抉擇進一步觀修(例如寧瑪派的現空雙運),由是又生一決定:「煩惱菩提」。此行者實在已悟入相對緣起而觀,煩惱菩提(貪性與法性)相對而成立,不再是相依。

  所以論頌說——

  於貪起正思 於貪得解脫

  故說貪出貪 嗔痴出亦爾

  無著釋論說:「故說以貪出離於貪,出離嗔痴亦復如是。」這即是觀修果。我們由上來所說,便知這觀修果其實正須依「貪余爾」作觀修而得,所以行者一說「觀空」,

  例如觀貪自性空,但卻偏偏是觀察「貪余爾」,復依推理而說「貪余爾」為空性,那就絕對不是正觀,不能稱為「於貪起正思」。

  在這里,我們便知道,為甚麼說「二諦中自性都不可得」的說法錯誤,因為在每一層次的觀修中,「餘外」都是世俗,觀察的決定則是勝義,你看,無著在上述的觀修指導中,幾時有教行者要將「貪余爾」都觀為「自性可得」。恰恰相反,觀修時要「如實知有」,然後才能由抉擇而生決定。

  我們亦可知道,若說「世俗中無自性緣起,與勝義中緣起的性空」二者相成,便即成觀修混亂。因為「自性都不可得」的世俗與勝義若是「相成」,則便永遠落於相依緣起層次,於相依中既觀世俗自性可得,又觀勝義自性可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否則瑜伽行派諸聖者就不必如此鄭重,一再指出觀修的「餘外」、「余處」,並斬釘截鐵地說「余實是有」。

  若寬容一點,可以說,上來的錯見只是說緣起與空性的外義,亦即唯依名言來推論。但若任此外義傳播而由世間極成,則佛家的修證便可能受到破壞,所以筆者才持「四依」的教誡,由實際觀修立場,依瑜伽祖師論著,指出這些說法實在違反龍樹,而且破壞了彌勒瑜伽教法。希望中觀唯識兩家學者,亦能持「四依」而作深思。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依他自性相的觀修。

  彌勒瑜伽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先將一切事物都視為「依他」而顯現,然後由這「依他」,遍除加於其上的虛妄分別。所謂遍除,即依次除去凡庸見的「名言有」、以及由四重緣起而成立的「業因有」、「相依有」、「相對有」以至「相礙有」。這觀修的方法完全符合龍樹於《七十空性論》中之所說

  不過許多時候,瑜伽行派的論典卻又只說到遣除「相對有」而止,這時所緣境的「餘外」則已成立為「相礙有」。那就是只說到初地菩薩的觸證真如

  這也即是說彌勒瑜伽行實有兩個系統教法,廣者,統攝五道,由資糧道說至無學道;略者,只攝資糧道、加行道與見道。然而兩個系統的修證果都說是真如,所以若不加以分別,有時候就容易混淆。

  有趣的是,寧瑪派的觀修也恰恰如此。例如基礎修習中的「九種住心」與「三等持」,都有兩個層次教授,一個層次佛道為究竟,另一個層次至見道便已視為究竟。這即完全跟彌勒瑜伽行的教法同一意趣,這或者可以說,當年印度瑜伽中觀師的修學,實即依彌勒教法而成立。因此如果將寧瑪派的觀修,用彌勒瑜伽行的論典來引證,觀修就更容易,而論義亦可詳明,真可以說相得益彰。

  現在,我們只談簡略系統的觀修。

  《攝大乘論》有一很重要說話——

  謂意識名「能遍計」、依他起性名「所遍計」。[注12]

  這句話若不明觀修,很可能以為只是閑話一句,但其實不是,它是瑜伽行觀修的綱領,亦即:三無自性性其實都由這總綱而成立。

  前面我們說過由「相無自性性」來現證「遍計自性相」為「無自性」,便已經說過,那是站在相依緣起層次來作觀察。這時候,依他性便即成「所遍計」,由遍計而成立「相依有」,那就是遍計名言的「餘外」。

  其實,一切瑜伽行的觀修都無例外,完全循著這脈絡,一直至觸證真如為止。

  這也即是說,由龍樹教法而成立的「相依有」、「相對有」、「相礙有」,彌勒都只視之為「所遍計」而有,因此,它們就不再是依他,而是層次不同的遍計自性相了 (名言是:依他自性相上的遞計自性相)。

  因此觀修依他自性相,實在是觀在此相上的層層遍計。說它相依,這相依便只是遍計;說它相對、相礙,此二者亦無非遍計。

  所以世親在《攝大乘論》的釋論中說——

  由托因緣而得生,故名依他起。

  依他雜染清凈性不成故者,由分別時成雜染性,

  無分別時成清凈性。依二分故名依他起。[注13]

  這就是實際觀修的指導了。我們觀察一個所緣境的自性即是對所緣境作分別,由是即能現觀它的雜染性,但我們對「餘外」則不作分別,所以這「餘外」雖亦是依他 (緣起上高一個層次的依他)、雖亦是假施設、雖亦是「所遍計」而成顯現,但卻由無分別而成清凈,是故不於觀修中受遣除。

  這真的可以說是修證瑜伽行的關鍵。若只由名言去猜度,筆者真不曉得怎樣去解釋「無分別時成清凈」,那豈不是要至佛地,然後才能現證依他自性相的清凈?那又跟我們的觀修瑜伽有何關系

  《解深密經》有一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世親說法故事說——

  善清凈菩薩世尊說:「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異性相,難可通達。」他為甚麼有這深刻的體會呢?原來有一故事

  他曾於一地見眾菩薩聚會修行,其時有菩薩自己的觀修境界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有菩薩卻說: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而勝義諦相卻異於諸行相。由是引起聚會中諸菩薩疑惑,分成兩派,互起諍論。

  世尊於是即向善清凈菩薩說不一不異的道理——這道理,便略同世親所說。會中諸菩薩說勝義諦相與諸行相無異的,是落於相依緣起層次來作觀察,於是便只見勝義與世俗永成相依,同時成立,不可離異,由是便說二者自性都無有異,這是不見其相異,並非能現證二者不一不異的「不異」。

  另一類菩薩則落於相對緣起層次,由不同時與可離異,便執著於二者的相異,這便是不見其為一了,亦並非能現證二者不一不異的「不一」。

  世尊在說過了兩種菩薩過失之後,舉例說:螺貝上的鮮白色性,不易施設它跟螺貝的一相與異相(此以色為喻);箜篌聲上的美妙曲性,不易施設它跟箜篌聲的一相與異相(此以聲為喻。下來還有香、味、觸等喻,茲不具引),……又如一切貪上的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它跟貪的一相與異相,所以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的一相與異相。

  為此世尊說頌言——

  行界勝義相 離一異性

  若分別一異 彼非如理行

  眾生為相縛 及彼粗重

  要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注14]

  在這故事中,世尊並未說何以二者不一不異,但舉例令人自明。如何自明?「要勤修止觀」,那就是說,分別與無分別都是止觀中的現證,不落於言說。世親也只是說分別與無分別為染相凈相,亦未落名言邊來解釋何謂分別、何謂無分別。由此可知,瑜伽行但重現證,不重言說。

  於了解上來所說之後,我們便可一說《攝大乘論》所言的一個觀修——

  復次,雲何得知,如依他起自性(相),遍計所執自性顯現而非稱體。[注15]

  這觀修即是,於依他自性相上作分別,其分別相即成為遍計自性相而顯現(此如:螺貝顯現為白,樂聲顯現為美妙,以至貪法顯現為貪),但這顯現,何以跟依他自性相不相稱 (「非其稱體」,真諦譯為「不共一體」)?

  這個觀修,只觀二者非一,未觀二者非異,何以不觀?因為根本不須要觀。雖然我們說依他自性相、遍計自性相,但這兩種相在所緣境中實同為一體,例如我們觀瓶的空性,無論我們站在那重緣起來施設,都還只是那個瓶,並非有一個「依他」的瓶,在上面另生起一個「遍計」的瓶(螺貝現為白色、黃色,依然是那螺貝)。

  如何現觀其為非一呢?《攝大乘論》說,若說其為「稱體」(真諦譯為「同體」),便有三種相違。這里引真諦譯,比較玄奘譯容易理解一點——

  於名前無智 多名及不定

  義成由同體 多雜體相違

  論曰:「義成」。釋曰:即明依他性與分別性(即「遍計性」)不同體[之]義成。

  論曰:「於名前無智,同體相違。」釋曰:此第一相違。

  論曰:「多名,同體多體相違。」釋曰:此第二相違。

  論曰:「及不定,同體雜體相違。」釋曰:此第三相違。[注16]

  這即是說,先抉擇依他自性相與遍計自性相非為同體 (二體不相稱),這抉擇即稱為「義成」(成抉擇義),然後觀察三種相違,於證成這「義成」時,便即稱為決定。

  觀修第一相違,世親說法是:如執有瓶,「若離瓶名,於瓶義中無有瓶覺」(若離開「瓶」這名言,則不能理解瓶的意義。此處玄奘譯為「覺」、真諦譯為「智」,即「理解」的意思)。所以「瓶名相」與「瓶義相」便非同一相,由是現證依於瓶名的遍計自性相,與依於瓶義時的依他自性相便不同體(非是稱體)。

  在這觀修中,遍計自性相是凡庸見,執相、名、分別而成立其為實有,如是即是瓶名相。依他自性相則由相依緣起而建立,因「瓶義」實與心識相而成,所以瓶義相便即依心識分別而變現(這時候千萬不可自作聰明,立即就說「唯識無境」,否則便壞世俗,因為行者作此觀察時,並未作這層次的觀察,是即為「餘外」)。

  這樣觀修,就可以決定,「於名前無智」(由名言而成立的有,不能理解瓶義)。如是即能決定名言自性,以其無義故。

  讀者於此可見,說「名言無實義」,原來是要經過觀修才能作出來的決定,並非一說「名言」,立刻就可以說「名言當然無實義」。

  讀者於此又可見,在觀修中,所須證其為無有的,只是「瓶名相」,亦即只須證悟由名言概念成立的瓶相無自性對於「瓶義相」(唯識相)則須成立其有(因為它是「餘外」),否則即無從說「瓶名相」無有,若「瓶義相」亦無有時,又怎能用其無有來證成跟它不相稱的「瓶名相」為無有呢?正因「瓶義相」為有,才可以證成「瓶名相」不相稱而成無有。

  讀者於此更須知,在觀修中,證「瓶名相」無實義,即是這觀修層次的勝義諦,成立「瓶義相」為有(如實知有),即是層次世俗諦。你怎能說「瓶名相」是「勝義中緣起的性空」呢,名言緣起根本扯不上任何關系。況且,又怎能說「世俗中無自性緣起」呢,這時的「瓶義相」還未經觀察,如何能決定為無自性

  所以一旦從觀修的立場來說龍樹與彌勒教法,便立刻明白,何以勝義諦相甚深微妙,難以通達,這又豈是泛言「勝義空」那麼簡單

  現在,我們再依著這脈絡來看怎樣觀第二、第三相違。

  第二相違是依前「瓶義相」來作觀察,這已說為是「相依有」,由心識與瓶義相依而成有,所以便也等於是觀察「唯識相」。唯識相必為「一義有多名」,這是抉擇。此即如「水」,餓鬼名之為膿血、天人名之為甘露,如是我們建立的「水義相」,便實在無非是遍計,與心識相而成立,心識不同,「水義相」的名便不同(如水與甘露),由此觀察才可以成立「唯識無境」,這時才可以稱為「住唯識性」。

  在這觀察中,依他自性相便與遍計自性相成為相對,觀察所緣的瓶相依然是如其所有而有,並未消失,但「瓶義相」則已可觀為無自性、無實義,所以二者是相對(於前者無分別相,後者則起分別相,是即清凈相與雜染相相對)。這也即是說,此時所觀的瓶為「相對有」,而「瓶義相」則已因受否定其相依而成立的「義」,變為無義,如是即可說為無有自性

  因此說,由於「一義有多名」,而一義不能有多體,是故說多體與同體相違,由是決定「相依有」這遍計相不能與「相對有」的瓶相同體

  第三相違跟第二相違的觀修同一層次,但只倒過來作「一名有多義」(義不定)的抉擇。最著名的例子,是近代寧瑪派祖師文殊勝海不敗尊者(mi pham'jam dbyang rnam rgyal rgya mtsho,1846-1912)在《決定寶燈》(nges shes rin po che'i sgron me)舉的例,梵文sendhapa,在陸地上名為「嶺」、在水上則名為「舟」,此即說明,「瓶義相」的一名多義便成雜體,所以說為雜體與同體相違。

  如上觀修,至相對緣起已止,因為這僅是舉例,並非指導實修的儀軌。在實修時不會只觀一個瓶,一定建立為本尊的情器世間等等(依層次為佛父壇城、佛母壇城、佛子壇城等),可是說起來便復雜得多了,但亦正由於這所謂「復雜」,才可以觀修相礙緣起,以至離相礙,這就非瓶例所能包容。

  不過我們至此已應能了解,為甚麼世親會下結論說——

  依他起[上之]遍計所執,非[由]一義成。[注17]

  這就是說觀修依他自性相上的遍計性,並非僅由一重緣起作觀察,是故那遍計性便非只由「一義」來成立其為遍計。

  這樣由重重成立「依他」,又重重置之於「遍計」來遣除,歸結起來,便名之為生無自性性。

  由於重重「依他」都無非依緣起而建立,所以《解深密經》說——「雲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這「依他起相」當然亦非只一義。

  最後我們說圓成自性相的無自性

  對於圓成自性相,《解深密經》說——

  雲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

  不過,證真如卻有層次差別,一為通達、一為圓證。經說——

  於此真如,諸菩薩精進勇猛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因緣故,乃能通達。[注18]

  這即是見道上初地菩薩的現證,亦名為通達位,又名為觸證真如

  經復言——

  於此通達漸漸修集,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

  這是學道上無間道行人成佛的現證真如。《辨法法性論》則將此現證始名之為通達(通達體性)。

  觸證真如真如,與現證圓滿真如無有分別。那麼,為何初地菩薩不名為成佛呢?因為此時仍有障礙故。依四重緣起說法那就是說,初地菩薩落在相礙緣起層次成觸證,是故便實未能圓滿離礙而成無礙,喻為未能恆時見月法爾圓滿光明相,由是便與無學道無礙而現證有差別。所以其差別不在於真如只在於礙與無礙。由是初地以上修道位菩薩的修習,便是修習離諸障礙

  《大乘莊嚴經論》說修道的修習雲——

  餘地說修道 二智勤修習

  無分別建立 凈法及眾生[注19]

  他將修道上九地(餘地)說為修習二智:一無分別智,由此智建立凈法;二如所建立智,由此智建立眾生。是即勝義與世俗雙運。

  所以,由觸證真如以至現證圓滿,中間的一段歷程,便始名為修道,以佛家之所修,實為修無分別智故。

  如所建立智是後得世間智,不須特別修習。前面我們曾反覆細說的「餘外」、「余處」,便即是後得。此如在相對緣起層次上破「相依有」,於破的同時,自然成立「相對有」。這「相對有」以其為觀修決定的餘外,所以名為後得,意為作決定後之餘外成立,並非說是先成立一個「相依有無自性」,然後才得成立一個「相對有」。此處的「相對有」成立世俗,是故名世間智。

  是故菩薩於初地後,即見一切法為圓成自性相(用寧瑪派的道名言來說,便是:見一切法為任運成就)。然而此時的「圓成」,只是於相礙中因應其局限而成就,所以亦無自性,它的自性,唯可依其局限而成立(是故名為礙)。這一點,我們在說四重緣起觀時已經說過了,因此便尚須修習無分別智來現證其無自性這就即是修離障礙。所以無分別智,便即是勝義無自性性。

  然而,無學道圓滿現證的真如呢,是否亦能應由勝義無自性性來說其為無自性

  當然是,雖然這時所現證的真如已離諸障礙(於大平等性中解脫一切局限),如恆時能見月光圓相,但這卻是法爾,無學道上亦唯現證此法爾,並非將一切法建立為圓成,所以,唯是法爾的圓成自性亦無自性,一說有自性,立刻便破壞了法爾。

  是故《解深密經》說——

  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說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注20]

  經中說的「本來」,便即是法爾。此法爾,即由勝義無自性性而說。當說為法爾時,則已無所謂圓成自性相——此中所無者是「自性」,不是「圓成」。

  在這里,我們只說修道九地菩薩所修的無分別,不說無學道,以其為不可思議境界,無可說故。

  《攝大乘論》說無分別智亦有三種:一者、加行無分別智;二者、根本無分別智;三者、後得無分別智。

  瑜伽行的修習,唯有加行無分別智的修習,根本無分別智則由修加行而次第現證。所以《攝大乘論》譬喻為「如愚求受義,如愚正受義」,唯「求受義」始名修習,「正受義」是求受義時所得,並非修習。

  至於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的分別,《攝大乘論》則譬喻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此如閉目不見「相依有」,復開目時見「相對有」,所以對後得無分別智,亦無瑜伽行而言。

  現在,我們便只能說加行無分別智,如何由勝義無自性性,決定圓成自性相為無自性。因此,本來無分別智無所緣、無所得,但在加行時便有所緣、有所得,我們說這瑜伽行,亦唯依其所緣、所得而說,由是便非為究竟,讀者對此先須了解。

  加行無分別智的修習,由依他自性相起修。《攝大乘論》說,一切法有三種一是雜染分,此即遍計自性一是清凈分,此是圓成自性一是俱此二分,此是依他自性

  為了說明依他自性,因此以金土藏(金礦)為喻。譬如世間金土藏,於中有三種事物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在地界中,土非金礦的實有,但卻顯現為實有,是故可得;金是金礦的實有,但卻不可得。若用火燃燒,燒鏈後土相即不現而金相顯現,是知土顯現時為虛妄顯現,金顯現時則為真實顯現,故知地界即由此二分而成,於中卻有顯有不顯。

  這即譬喻於依他起自性中,唯遍計自性相顯現,圓成自性相則不顯現,若經無分別智火燒鏈,則圓成自性相顯現,而遍計自性相不顯現。

  所以要現觀圓成自性相,便須依止依他自性相而修,於其上證無分別智,斷除一切遍計(在這里,即是重重緣起的超越)。是故頌言——

  若無依他起 圓成實亦無

  一切種若無 恆時無染凈[注21]

  在觀修中,即說為「幻事八喻」。經此觀修,現證一切法自性本來清凈。此如金礦中的金,本來即是金相,只是經燒鏈後才顯現,並非經燒鏈後才突變而成為金相。

  世親在釋論中說——

  自性清凈者,謂此自性本來清凈即是真如自性,實有一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說一切法有如來藏。[注22]

  所以當圓成自性相顯現之時,便亦即如來藏顯現,這顯現亦名為真如。因為是顯現,所以只是一個境界,並非有實體可得菩薩登初地觸證真如,所觸證便是這樣的境界

  「幻事八喻」的觀修,有外義、內義、密義的分別,世親在釋論中只說前二者,未說密義;寧瑪派龍青巴尊者(klong chen rab'byams pa,1308-1364)在他著名的《三休息》(ngal gso skor gsum)論著《虛幻休息》(sgyu ma ngal gso)中,則說至密義,成為寧瑪派的重要觀修。下來即依兩位尊者所說,略作顯示。

  世親說的「幻事八喻」是:幻象、陽焰、夢境影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龍青巴所說的八事則為夢境幻象、眼花、陽焰、水月、谷響、干闥婆城(光影)、變化。於中稍有開合,只是由於在密義層次的修習中,次第與外義內義的修習不同。

  這里主要依世親的外義說,然後隨文稍說內義與密義。

  第一、如幻象

  行者抉擇:依他自性相若無實義,如何得成為境界 (相)?

  於是觀修如幻(關於這八喻的實修現觀,讀者可參考《虛幻休息妙車疏》,劉立千譯,有多種版本)。由是行者即能決定,譬如幻象,雖無實義(無實體),亦能成境界

  這觀修的內義,是由此遣除眼耳鼻舌身意六內處的自性,六處所顯現出來的境界亦如幻象

  這觀修的密義,是顯示本來清凈如來藏性,輪回涅槃都由此性顯現。

  這觀修所緣的緣起是由相對超越相依。幻事為相依有,以幻象依咒力而生起故,雖生起而無實體,但雖無體卻能成境界,此境界即於有無相對中而成為有。《虛幻休息》說(以下所引同),「幻象以其無性而顯如幻」,即是說此相對。

  第二、如陽焰。

  行者抉擇:若依他自性相無實義,我們的心識又怎能認識其為有義?如瓶,有瓶義。

  於是觀修陽焰。陽焰動搖,我們覺之為水,此可名為「水覺」。但陽焰卻實非水,由是決定:心識可於無實義中生「義覺」(如水覺)。

  這觀修的內義,是遣除器世間為實自性,器世間一切顯現,皆如陽焰水相。

  這觀修的密義,是由此現觀二取為虛妄如來藏上一切障礙,即由能取心識,取所取虛妄境界而成立,如取陽焰水相。

  這觀修亦由相對超越相依。心識外境相依,清凈與雜染(真實虛妄)則相對,所以陽焰水覺實由雜染而成為有。頌雲「觀心無二如陽焰」,此即說二取相對成虛妄相。

  第三、如夢境。

  行者抉擇:若一切法都無實義,那麼愛非愛(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受用如何能現前?

  於是觀修譬如夢境,夢中一切所作都非真實,但於夢中時,愛與非愛受用(譬如夢中苦樂境界)亦能現前。由是決定:一切受用境界都能虛妄相顯現。

  這觀修的內義,是遣除一切受用境界為實自性,此如眼所見的色、耳所聞的聲等,皆如夢境,無實義而現前愛非愛受用(如喜歡水、不喜歡山;喜歡音樂、不喜歡戲曲等)。

  這觀修的密義,是顯示如來藏上雖現為種種愛非愛境,而如來藏性實未因此而變異。夢滅時境亦滅,境滅時心亦滅,是故心性無變異,一切唯是行相。

  這觀修由相礙超越相對。夢中一切境界,相對於醒時才成立為夢境,故夢境是相對有。若深一層觀察,夢位與醒位實由彼此相礙而成立,醒位礙夢位,夢位亦礙醒位,由是說夢境為相礙有,而決定夢境之相對有為無自性。所以說雲:「退去顯現境之執著,則如痰病退去眼見黃,自然認識白海螺相。」此即說眼黃為礙,由礙而成立白海螺的黃相,故以夢位為礙,由礙而成夢中一切受用差別

  第四、如影像(眼花)。

  行者抉擇:如果凈業與不凈業都無實義,是則凈業如何能生起愛果,不凈業如何能生起不愛果?

  於是觀修影像(眼花),依他自性的凈不凈業,如鏡中影像無有實義,但人卻能由影像生貪、生愛,由是決定,果法亦可由無實義中生起

  這觀修的內義,是遣除身業果為實自性

  這觀修的密義,是一切法實為自顯現,但人卻如揉目而見空花,說空花為實有,是故即不見自顯現的實相。

  這觀修由相礙超越相對。影像與空花是虛妄相、欺誑相,與真實相相對,由相對而成虛妄與欺誑的功能(是故令眾生輪回);若加觀察,便知虛妄真實二者實為相礙,虛妄真實即成阿賴耶,所以一切虛妄相實為相礙有。頌雲:「妄顯乃無實」,即說虛妄真實相礙。

  第五、如光影(干闥婆城)。

  行者抉擇:若依他自性相無實義,心識怎能依之而轉起?

  於是觀修光影(如影子戲的影,又喻如干闥婆城,即海市蜃樓,亦是光影)。弄影人弄出來的光影非實,可是人卻能取光影而知其義,譬如取兔影而成立兔義。如是決定:心識亦能於非實有中取義而轉起。

  這觀修的內義是:在非等引地中的意業(即平常時的意業),無有自性,譬如光影。

  這觀修的密義是,輪回自性即是涅槃自性,譬如光影,光與影實為相礙,是故二者實同在光中,不妨礙光則顯現為光,妨礙光則顯現為影。

  這觀修依然是由相礙超越相對。光與影相對而成立,但其實是相礙而成有。所以如來藏與阿賴耶、輪回界與涅槃界(喻如光與影)都無非相礙而成立,離黑影的相礙即見月光圓相、離阿賴耶相礙即見如來藏本凈相。故說雲:「平等性中任運」,此即說相礙緣起

  第六、如谷響。

  行者抉擇:如果一切法依他性無有實義,那麼,一切言詞戲論何以能依無實義而生起

  於是觀修如谷響。谷響(回聲)無有自性,可是依然可以理解它的意義。戲論言說亦即如是。由此決定:無自性亦可顯現為戲論言說。

  這觀修的內義是:一切語業無自性

  這觀修的密義是:如谷響音,於內、外、亦內亦外,非內非外中尋覓都不可得。如是悟入離邊。這即是說迴音自己的聲音、非山谷聲音、非自己與山谷同時發出來的聲音、亦非自己與山谷同時不發聲而成聲音。由是離四邊際。

  這亦是由相礙超越相對,但卻是甚深層次的相礙緣起。谷響與人聲相對,但由相礙緣起,即能知谷響實由相礙而成立。由甚麼相礙?離四邊而成相礙,這就開始悟入「離邊復離中」。頌雲:「於境不作增與減」,即是說境界

  第七、如水月

  行者抉擇:依他自性相如果無有,那麼在觀修時,所生起的三摩地行相如何能說為有義,如說定心如知見

  於是觀修水月水月相喻依他自性相,實無自性,當水澄清無浪濤時即可生起。由是決定:修三摩地時心識如清水、如靜水,因此即能如實生起無實義的水月相。

  這觀修的內義是:在等引地(如三摩地)的意業無有自性,譬如水月

  這觀修的密義是:水月相非有相、非無相行者在行持時,日常的心中行相即如水月,不說為有無

  這觀修已完全落入相礙緣起水月即是相礙有,凡相礙有必離四邊(參前谷響喻),所以在見道時無須超越。說雲:「現前一切法皆視為壇城境界。」

  第八、如變化。

  行者抉擇:依他自性相若無自性,為何諸菩薩為利樂有情,心無顛倒而受生?

  於是觀修變化。(變化不同幻事。幻事如咒木成象等魔術,變化雖亦是魔術,但卻是指有如漢代東海黃公的表演,可以當眾由老人變為小兒、由小兒變為婦人、由婦人變為猛虎。)變化無自性,但由化者力即能成就

  這觀修的內義是:遣除「聞種類」意業為實自性。所謂「聞種類」,即是聞、思之所熏習。這熏習雖可成就現證清凈法,亦無自性

  這觀修的密義是:當虛幻主宰心識時,當知幻相無根而清凈

  這觀修亦為甚深相礙緣起的觀修,一切變化都由相礙而成(有條件而成),如來藏受障礙亦如是,是故心識應不住一切境界。《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頌雲:「無生空境如如住。」

  上來「幻事八喻」的觀修,即是勝義無自性性的觀修,重重深入,重重向上,行者由是即能悟入相礙緣起的究竟。——如水月喻、如變化喻,依它們的內義與密義,已經是圓成自性相,亦無自性,這即由勝義無自性而生決定。

  (三) 三無自性自性

  上來說由三無性超越三自性相,成立三自性相無自性,其實已對三無性說了許多。說這些時,配合四重緣起觀來說,從而即便知道,三無性其實即重重超越緣起來建立空性。至究竟時,無間道上行人便越盡四重緣起,這便即是佛地的勝義無自性性。

  現在,准備換一個角度來看三無性。

  一般人的理解,每以為一切法成三種自性相,所以佛才說三無性來作超越。其實不是,恰恰相反,因為三無性是佛所現證的本然(法爾),佛為此才說三自性相。

  所以《解深密經》說;

  我依三種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法皆無自性。[注23]

  三無性是「密意」。何謂密意?即是佛內自證智境界,因此,三無性才是法相的根本,三自性相則無非只是言說。

  《解深密經》有一世尊對法涌菩薩開示世尊說——

  我於超過一切尋思勝義諦相,現等正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現開解、施設照了

  何以故?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輾轉所證。[注24]

  這即是說,佛於超越一切尋思(如緣起)的勝義諦相,分兩種說法來宣說。直說勝義,是說聖者的內自所證;落於尋思邊際,則是一切凡夫(諸異生)的輾轉所證。前者便即是密意、即是三無性;後者即是我們「輾轉所證」(重重建立與超越)的緣起法、即是自性相。

  是故經言——

  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

  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因此佛內自證的三無性,實在無相、不可言說、絕諸表示、絕諸諍論,超越一切尋思境界。但對我們「諸異生」眾,卻只能施設為尋思境界而說,那就是有相、有言說、有表示、有諍論的三自性相。

  由是可知,佛因三無性,才說三自性相。三無性是真實、三自性相是方便。由是世親佛性論》才說——

  由此三性,是故佛說不了義經。[注25]

  世親說的「三性」,是統指三自性與三無性而言,但其說為不了義,指的應只是三自性

  三自性相既然是方便,落於「尋思所行」,那當然是不了義。但這卻不是說彌勒瑜伽行是不了義,瑜伽行所現證的不是三自性相,而是諸佛密意的三無性,是故為了義。

  因此修學彌勒瑜伽行,於法相只知三自性相,然後說三自性相有三無性,那就變成不了義。何以故?因為這就不但三自性相為尋思境界,便連三無性亦落入尋思境界。失佛密意,是故不了義。

  前一節筆者說三自性相無自性,其實亦落於尋思境界,然而凡觀修必是尋思境界,所以這不了義亦不可不說,但於說完不了義之後,實在還應一說了義。

  諸佛密意不可言說,所以佛便唯有施設種種譬喻、施設種種名言來顯示。「如來藏」是施設,「真如」、「實際」亦是施設,甚至成為經名字所依的「虛空藏」、「金剛藏」、「胎藏」等,亦無非是作假施設來顯示密義。

  現在,我們只說《密嚴經》(ghanavyuha-sutra)。

  《密嚴經》中的密嚴世界,為外道聲聞、緣覺所不住,但「諸修習勝瑜伽者」卻可以跟「十億佛剎微塵數等菩薩摩訶薩」共住於此世界。所以密嚴世界就可以理解為佛的內自證智境界。這個境界,唯由觀修殊勝瑜伽行然後才得入住。

  上首菩薩,名為「摧一切外道異論菩薩摩訶薩」、「大慧菩薩摩訶薩」、「一切佛法如實見菩薩摩訶薩」,這即表示,佛內自證智可摧滅一切異論、是大智慧、如實知見

  在《密嚴經》中,佛對金剛藏菩薩說——

  如來常住、恆不變異,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名如來藏,猶如虛空,不可壞滅。[注 26]

  這即是說,佛的內自證智境界如來藏,是故「如來常住、恆不變易」。其性「猶如虛空、不可壞滅」。

  對這如虛空不可壞的智境性,佛說——

  此性常住,名法住性、法界性、法尼夜摩性。

  此「尼夜摩」,為niyama的音譯,《瑜伽師地論》說,義為「決定」,故法尼夜摩性亦即「法決定性」,是佛的決定,十分鄭重。

  經言,佛內自證決定:一切法相為相無性、一切法緣生為生無性、一切法圓成為無真性。所以說它是「修念佛觀行之境」。這里說的「修念」,多名之為「念修」,包括三摩地、心咒、密意、事業四支分,稱為「念修四支」,這即是內觀,佛依內觀自證智境界作出三無性的決定。

  因此,這三無性其實就是如來藏性。

  由此亦可以知道,所謂「密嚴世界」,其實就即是如來藏。經中說密嚴國,是超越心、意、識,離一切相的境界,這亦正是如來藏的境界,不過在經中,卻強調這境界為「密嚴」。

  密嚴即是密意莊嚴(亦可說為密智莊嚴)。密意不可說,但密意的莊嚴卻可以說。甚麼叫做「莊嚴」呢?若於凡庸,莊嚴就等如是妝飾,那是外加於密意上的點綴。我們卻正須依賴這些外加的點綴,才能稍為窺知一點佛的密意。

  這些點綴,便即是佛為凡庸而說的「尋思所行」境界了。因此,才有阿賴耶識、種子、熏習等等唯識名言的建立;才有自性相,以至蘊、處、界等名言的建立。《密嚴經》說的,就正是這種種莊嚴

  前面我們曾指出過,佛不是因為一切法緣起,才說一切法為空性,恰恰相反,「空性」是佛內自證境界,他為開顯這密意,才說尋思境界的「緣起」。因此「空性」是密意,「緣起」只是這重密意的莊嚴

  這就即是由生無自性性,建立依他自性相。生無自性即是空性,依他自性即是緣起

  同理,相無自性即是空性,遍計自性即是緣起。所以在觀修時,每一個層次的「因緣有」(緣起有)都可以將之視為遍計。

  由是勝義無自性性亦即空性,圓成自性相亦即緣起。因為一切法於相礙緣起(局限、條件)中自然顯現。

  這便即是密嚴。

  由密嚴的理趣,我們還可以說,如來藏是空性、阿賴耶是緣起;無分別智是空性、心意識是緣起涅槃界是空性、輪回界是緣起。但這樣說時,我們千萬不可忘記,這里說的空性,是佛內自證的密智,因此是不可思議的空,對我們凡庸輩來說,則應該說為非空、非不空,否則又可能誤會為「唯空」。

  《密嚴經》有兩首著名的偈頌——

  佛說如來藏 以為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 藏即阿賴耶

  如來清凈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注27]

  為甚麼「如來藏即阿賴耶」呢?如來藏是密意,阿賴耶是為顯示此密意上而設的莊嚴,是故說之為「即」。

  後一頌,許多人認為,說「如金與指環」,即是說如來藏為本體,而且是實有的本體,是故喻如金;說阿賴耶則為相,所以喻如指環。由此如來藏便是錯誤思想了,客氣一點,則是不了義。但其實他們是執持著偏見來理解頌義。本身先已認為一說如來藏就是說實體,所以見到這首頌,立刻就將自己的偏見比附上去。

  這首頌,分明是「密意」與「莊嚴」。如來藏是密意,因為離相,所以便說他有如一塊未經造作的金;阿賴耶是莊嚴,具相,所以便說他有如經過造作的指環。

  接下來的偈頌其實已說明了這重意思——

  譬如巧金師 以凈好真金

  造作指嚴具 欲以莊嚴

  用金喻來歪曲如來藏的學者,不是沒見到這偈頌,只是斷章取義,所以就視而不見。

  還有一首偈頌——

  賴耶即密嚴 妙體本清凈

  無心亦無覺 光潔如真金

  那已明說阿賴耶是「密嚴」(密意上的莊嚴)。然而它的體性卻依然是真金,亦即說依然是以如來藏性為體性(以佛內自證密智為體性),所以「光潔如真金」,亦即如來性無變異,本來清凈光明

  說到這里,三無性以如來藏性為自性意義已經很明顯,但我們卻不妨再引《解深密經》一說。

  《解深密經》說[注28]——

  我依如是三種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何以故?若法自相都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於中更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涅槃故。

  這即是說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即是密意。這密意,又非只於「相無自性性」上可見,經言——

  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何以故?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於常常時、於恆恆時,諸法法性安住無為,一切雜染不相應故。……

  這即謂「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這密意,亦可見於「勝義無自性性」上,而且更說為諸法安住,這就跟《密嚴經》所說的「法住性」一致了。

  接著《解深密經》還鄭重而言——

  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自性性。

  這是很重要的說明。佛並非因為有情說一切法有這三種自性,所以他才說三無性來對治。因此,若將三自性相當成是佛說的主題,那就必然會對法相系列的經典(包括如來藏系列的經典)產生誤解,一旦本末倒置,就根本無法理解佛的密意。[注29]

  諸佛密意實須由修證始能理解,《解深密經》即說,若認為「甚深空性相,應難見難悟,不可尋思,非諸尋思所行境界」,因此對此經但生恭敬,「然猶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即是修「加行無分別智」,亦即彌勒所說的「離相四加行」與「四正加行」,詳見《辨法法性論》),那就「於我甚深密意所說言辭不能通達」。

  不通達,就唯依名言來理解,由是即成為誹謗性的否定(經中名言為「誹撥」)。經舉例說——

  彼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不能如實解了,於如是法雖生信解,然於其義隨言執著,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不生不滅、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

  但知三自性而不知三無性為密義、但知「依他」為緣起而不緣起有、但知「圓成」為實義而不知此實義亦勝義無自性,就即是經中之所說了。他們把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 涅槃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不這只能由修證然後才能成為決定。

  佛的密意是佛的決定,這決定亦由修證而來,倘若我們順手牽羊,將佛的決定拿來作為自己的決定,那就一定犯錯。經說,這些人自以為於一切法已得「無見」、「無相」見,由是遮撥一切法,說「皆是無相」,由是即「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

  那就是,一說遍計,立刻就說:「遍計分別而成的相,當然無自性,所以遍計執自性上有相無性」;一說依他,立刻就說:「既然要依他緣,那就不能說為『自』性,所以依他起自性上有生無性」;一說圓成實,立刻就說:「因為它勝義,因為它無自性,所以它真實。」這樣來決定空與有,便是經中所說的「誹撥」。

  因此,諸佛密意即是如來藏,三無性有如來藏性,便亦必受他們誹撥。

  說到這里,其實只說了句話即是:三無性是諸佛密意,以佛密意為性。不過這句話很重要,若然不說,由於上來曾說過「三自性相無自性」,很可能便又引起隨言立義的誹撥。須知上來所說是觀修,如今說的卻是體性

  不過,我們亦可以綜合觀修與體性二者來說,那就是《佛性論》所說六種中道。凡中道義,即由體性抉擇所緣境而成

  《佛性論》說的六種中道,「能離六種二邊」,是故便都依二邊來命名。是名為:一、執可滅[與]滅;二、執可畏[與]畏;三、執可執[與]執;四、執正與邪;五、執有作無作;六、執不生[與]同生。

  這六種都是觀修佛性時的邊見,並不是世親挖空心思想出來的施設。觀修佛性、悟入無分別、悟入諸佛密意,亦即悟入三無自性如來藏性。

  第一、執可滅與滅。

  《佛性論》說:有人認為一切法「畢竟可滅」,是為一邊;有人認為一切法「畢竟滅盡,是名為空」,是為一邊。他們由滅來證空,是故對空便生怖畏。上來曾說,觀修無自性時,千萬不可旁及「余處」,那就是為了防止這兩種邊見。

  世親說:「佛說諸法不有,故非可滅;不無,故非不滅。」這便是「非滅非不滅」的中道

  當作由緣起超越緣起的觀修時,假設是用相對緣起來超越相依緣起那就是成立「相對有」來觀修「相依有」無自性(不有),這觀修的「余處」便即是「相對有」(不無),在於這時,須同時認知:相依有雖然不有,但卻非可滅;相對有雖然不無,但卻非不滅。這才能離生滅見而悟入有無

  為此,世親即引《寶頂經》來說——

  迦葉,譬如有人怖畏虛空,椎胸叫呼,作如是言:善友,為我除此虛空、除此虛空迦葉,於汝意雲何,此空為可除否?

  迦葉言:不可,世尊

  佛言:迦葉若有如是沙門婆羅門怖畏性空,我說是人失心狂亂。所以者何,迦葉,一切諸法是說空方便,若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