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學居士:凈土探微 第七章 凈土法門的修持

凈土探微

第七章凈土法門修持

  第一節凈土資糧

  修學凈土法門行者,必須具足凈土的資糧。所謂資糧,即必須品,積集、准備之意。資為資助,糧為糧食;譬如人遠行,必假糧食以資助其身,故欲證三乘之苦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糧以資助己身。諸經中亦每以「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的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凈土資糧,為信、願、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大乘佛教其他的學派是由信生解,由解起行。而凈土法門是由信生願,由願導行。在修行精進的次第里,頭一步是行,後一步是行,只是中間這一步,大乘其他學派要「生解」,凈土法門是要「發願」,二者不同。解,含有詮釋之義,即思維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所以學佛有信難、解難、行難之說。而最難通過的一關,則是解,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在眾生中是少數,凈土法門以願代解,便是將這最難的一關通過。這信是很關鍵的,也是很難的,故凈土法門又稱「易行難信之法」。

  藕益大師說:「以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由信生願,由願起行,行就是持名的妙行。信願行為三資糧,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這是一個連環。行者若懷疑西方凈土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發起真願。如有信願,自然就能引起持名念佛等的妙行,持名念佛等不是普通的修行,而是極微妙的,深不可測,功德難思的妙行。只有這樣的妙行,才能實現廣度眾生大願。如無此妙行,眾生想出離生死都很難,更何況能度他。所以,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證所信。只有持名念佛法門,才能滿足自己所發的大願,並且證實自己所信,證實持名念佛凈土法門即得往生的勝行,證實「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妙理。

  一、信

  凈土資糧的第一要義為信。人類文化社會基礎都在「信」。按中國漢字的解說:「人言為信」。說的話都能根據真實道理真實事實,沒有虛妄這就是信。聽話的人,知道說話人的真實不虛,相信他所說真實性,沒有懷疑,這也是信。人類語言,所以能夠發生良好的作用,其基礎完全建立在這個「信」字上面。佛法以信為入門條件,而要對佛法產生信心,絕不是容易的事。《大乘百法明門論》將信列為善心所法,謂於實事實理,如對四聖諦等,深信認可,於三寶功德深信為樂,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能生起希望,其體澄清為性。對治不信,樂於作善為業。這「信」被列為善心所法之首,因為其對實、德、能三者,深信而喜樂。實,指的是諸法之實事實理,理與事不可偏廢;德,指修行德性德行,行與性不可相違;能,指作善之能成能得,得與成全憑毅力。三者以信心堅定為入道之門

  從凈土法門本身來說,它很特別,不必求解。佛法所以難信,以至誤信、誤解,都因為必須悟解,方能成行。我們的智慧不夠,不但不能「信」,信了還會發生誤解,走錯路。如來慈悲,所以特別開示出不必求解,自能深解,絕無差錯的穩妥方便法門。所以佛經中說:「為此世間說此難行之法,是為甚難。」世親菩薩在《凈土論》中強調「我一心」而與之相應,就是這個道理。如親鸞大師解釋說:「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相續,余念間故。此三句輾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信,可分為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等六項:

  第一,信自,信我現前一念之心,豎無前後,橫無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原是我一念中所現諸物,如今我雖迷惑沉淪,輾轉六道,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歸見自家彌陀,更無疑慮,是名信自。怎應要說信自呢?當知這個「自」,不是那個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離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這真心不是肉團心,肉團心是指心臟。我的自心,不是緣影心。緣影心即是第六識能攀緣的心,此心只是緣色、聲、香、味、觸五塵所生影像故名緣影心。《首楞嚴經》明示此義的記載,當年阿難多聞第一,但遇摩登伽女,幾將破戒,幸蒙佛陀解救,此時阿難震動,哀請佛陀開示。佛問阿難:「以何為心?」阿難回答,佛方才問此心在內,在外,還是在中間等等,用心來推尋。所以「即能推者,我將為心。」阿難認為自己這個能推想尋思的心,即是自心。佛當時呵責阿難說:「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枉受輪轉。」佛直示阿難,你所謂的自心,那不是你的心那隻是外界五塵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你的真性這是妄心。妄心不但不是你自己,而且是自己的敵人,它迷惑了你的真性,於是你便失去了本有的常住真心,而經受輪回之苦。《楞嚴經》這段開示很重要,啟示著「見道」、「修道」與「證道」的關係,由見道才能修道,由修道才能證道,可知見道是關鍵性的第一步。見道的方便是顯真心,而其最初方便就是破妄心。所以第六意識是緣影心而不自心。應該深切體會信受,這樣的信心是我們的根本,要認清當前這個能推尋思維自以為是的心,是賊,是害自己的,不要相信它,這才有希望恢復自己的真心也就是本來的佛性。我們目前雖是妄心作主,因妄想執著真心未能顯現,故而昏迷倒惑。但我們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誨,背塵合覺,發菩提心,求生凈土,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凈土行者,於此應生決定信心,不可疑惑這就自信。信自,也即是自己的本覺佛性

  第二,信他,就是信他佛。首先是信釋迦牟尼佛,絕無誑語,絕無虛願,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定生極樂凈土,更無疑惑。釋尊是我們的導師,教導信徒受持五持不能妄語,所以釋尊絕對不會說妄語,《阿彌陀佛經》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而且《無量壽經》與《觀經》,都有會中大眾,親見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記載,應當相信,並依教奉行,願生彼國。二者要相信阿彌陀佛決無虛願,所發四十八願的中心是第十八願,「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若能聞名生信,而且至心信受,至心即是指誠心。三者要信十方一切諸佛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心求生,更無疑,是名信他。

  六信中信自和信他是不可分離的一對,兩者都能信,才是正信。一般來說,文化不高行者,閱讀經典不多,容易信他,而難於信自。若說自心是佛,便不敢承當,並認為那是一種我慢。有人聽到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便不敢信,認為是虛無縹渺,怕落空。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現。而另一種行者,便是專談信自,不能信他。這多屬有知識的人,喜說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認為念佛往生,是心外覓法,是著相。於是輕視凈土,當然也就過了這個殊勝法門,而難於在現在生中證不退轉。

  第三是信因,即深信散亂持名,猶為成佛種子,我今一心不亂,安得不生凈土,是名信因。

  第四是信果,即深信極樂世界凈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從念佛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持名念佛,功不唐捐,不可疑慮,是名信果。

  信因和信果也是不可分離的一對。一個人真深信因果就不是普通的人了。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著貪求、計較、分別和營謀,自然減少無為的煩惱過失。這三世因果是不會錯的,佛經說:「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將來果,現在作者是。」

  第五者是信事,即深信實極樂國土在十萬億佛土之外,清凈無比,絕非寓言,是名信事。

  第六者是信理,即深信十萬億佛土不出我現前一念,以我現前一念之心無有外故;又深信凈土依正主伴,皆為我現前一念心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事與理也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事理就是事物與有形無形種種諸相。眼前所見,幢幢高樓,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飛禽走獸,蜎飛蠕行,六道輪回,生生死死,萬事萬物都是事相。對所有這些事相,若問其究竟以什麼為本體呢?從科學上說,宇宙萬物推其本源,不過由多種原子組成。而原子的本質呢?只是電子、質子和中子。再若更進而問,當然小中還有更小,這是不可窮盡的。然而仍可以用能量與波動來闡釋從事相上看到的森羅萬象這就是本質了。若從佛法上說的本體,即本性佛性相等,本來沒有生滅。這里所說本體即是理。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的思維產物,是有生滅的。理即是真心、實相,亦是全法界法界即是一切眾生身心本體

  以上之六信顯發真信,所謂真信:信我與彌陀,覺性無二,我雖昏迷,覺性未失,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信性雖無二,位乃天淵,佛是究竟佛,我則隨業流轉;信我是彌陀心內眾生,佛是我心內之佛。憶佛念佛定見佛,這是生信之根本。

  二、願

  凈土資糧的第二要義為願。願和信解行證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世出世法都重在實行。倘若不去實行,單是空說、空想,一定得不到效果。實行就是真實去做。我們做一件事情,一定是願意去做的。如若不願意而勉強去做也不會有成績,所以行從願生。怎樣才能發起這個願意去做的願呢?必須對這件事先有深切的了解。要了解,必須學習;要學習,必須先信。所以,由信到解,由解到行,是一定的次序。解里包括了學,行里包括了願,佛法的通途教理,是依個個次序進修。

  如來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四十九年說法,無非是為了這件事。中間為實施權,說三乘教,是為不了佛智的人說,不是如來出世本懷。所以方等時興起這個特別法門,說凈土經典,使三乘五性共證真常,同出生死。對娑婆世界毫無貪戀,願意出離,一心所嚮往的只是極樂世界這就是願。上根聞聲,頓徹法源,自然發願求生。下根不了佛智,只要發願求生,也能究竟成佛。《無量壽經》里,佛告彌勒菩薩說:「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乘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跌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佛又告彌勒菩薩說:「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寶宮殿,無有刑罰,乃至一念惡事。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修諸善本,以此為苦。雖有餘樂,猶不樂彼處。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旨無量壽佛處,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餘佛所,修諸功德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這段經文闡述了往生凈土的有二種人一是信佛智、了佛智的;二是不信佛智,猶信罪福的。能信佛智,必了佛智,必信罪福,不信佛智,還信罪福,發願求生,也能往生,但不能見佛。這是一種不修的人若不凈土,必生人天,還要墜落。一生凈土,自以不能見佛為苦,生覺悟心,勤求佛智,自能見佛。一見佛之後,便和一切菩薩相同了。怎樣才能信佛智,了佛智呢?佛智是大般若,佛所說經典文字般若,讀誦大乘佛典,對佛典所說的事相道理,生實信心不生一念疑惑心,更不敢用凡夫的業識分別心去妄測佛智,將自己的凡情知見統統放下,久之就能潛通佛智了。《無量壽經》將阿彌陀佛的往劫行願作了說明,這是凈土思想啟教的來源,前面章節所述《本願思想》、《阿彌陀佛因位修行四十八願》已有敘述。凈土教義,全包含在佛的四十八願里,不了解佛願,就不了解凈土法門凈土的依正莊嚴,和往生的行願,在《無量壽經》里說得極詳細,以願為主,佛願、眾生願,感應道交,決定往生

  《阿彌佛陀經》里,佛再三勸信、勸願。因為願切而自然行篤,但要願切而必在深信。願者即離娑婆,欣求極樂,以娑婆世界穢土,即自心所造之穢,自心之穢,理應厭離。極樂凈土,即自心所感之凈,理應欣求。此願歸納,大約有五:

  第一願,佛道誓願成,以自性佛性同故,萬德莊嚴,誓不退墮。

  第二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以自性眾生,自應度故。

  第三願,法門無邊誓願學,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可以自覺他故。

  第四願,煩惱無邊誓願斷,因煩惱斷盡,佛道方得願成故。

  以上四條是一切菩薩於因位時所發起的四種誓願佛教稱之為「四弘誓願」。修凈土法門行者,願生極樂世界。故而,有如下第五願。

  第五願,為願生阿彌陀極樂世界,即以求生彌陀世界仗他願力,先出輪回,得不退轉,畢竟得成佛果,可滿度盡眾生願故。

  三、行

  凈土資糧的第三要義是凈土的行門。行者如諸經所說,觀像、觀想禮拜供養等,一一成行,皆可往生凈土,惟持名念佛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誠為方便門中之第一方便。所以中峰大師雲:「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凈土法門以持名念佛正行但也並不是不需要助行。正助合一,才是真修。怎樣才能合一呢?二六時中,心不離佛,對境逢緣便能起覺照的力量。念念止惡修善,清凈身、口、意三業。這樣心不離佛,是定;念念覺照,是慧;止惡修善,是戒。所以真能念佛,戒、定、慧三學當下具足,這的確是殊勝方便。

  凈土的要義,在心不離佛。這樣的修法是即動而靜,即俗而真,即事而理,即淺而深,即生心入佛心,即凡境為聖境,即法第,即頓圓,即散心,即一心。唯貴深信!

  第二節念佛哲學

  念佛,可以說是一種「信仰哲學」。凈土思想則是闡明這種信仰哲學代表。根據佛教經典念佛往生凈土思想,遠自印度傳來,開始於釋尊在耆闍崛山的說法。其次,經過王舍城,祗園精神的說法以後,凈土思想更加顯著。至公元150-200年,方才有凈土三經的出現,這已經是佛陀滅度六百年前後的事了。印度念佛思想的起源,是從尊重佛陀的人而來的。佛陀住世時,眾多的弟子跟隨佛陀,有疑即問,而毫無精神上的不安,這可以說是現實理想生活。可是,佛陀入滅後,佛陀莊嚴和藹的相貌無從拜閱,而佛陀生前的偉大人格,深刻地留在了佛教團體大眾心中,無法消除。僧眾念佛陀的情意至切,尤其是逢到煩惱生起,或者逢適災難苦厄之時,切念佛陀的心情更加殷切。因此,設法觀想佛陀,以俾資其提高精神力量,竟發展成為「觀佛」的方法。這個方法,叫做「三昧精神集中法」。《觀無量壽經》和《般舟三昧經》就是由這個立場而產生的經典,而這些經典描寫的「觀佛」方法,有三種主要的條件:第一,對於佛陀要有強烈的思慕心;第二,要有熱誠的見佛欲求;第三,要有積聚精神的訓練。達到這三個條件就可以見佛。

  在觀想佛陀修法過程中,竟分出了二種傾向:一是唯心論的傾向;二是唯名論的傾向。這二種傾向的淵源,均見於般若部的經典尤其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算是凈土教義較早的資料之一。在這兩部經裡面,唯心與持名的兩種傾向,卻是混在一起的。在《文殊師利所說般若經》里,佛陀的本相是一種真理實相的佛陀:「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凈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這是曼陀羅仙的譯文,幾年以後,僧伽婆羅所譯該經時,加了這樣的一段文字:「如來法身本不可見,我為眾生故來見佛。法身不可思議無相無形,不來不去,非有非無,非見非不見,如如實際,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羅密,般若波羅密是如。」

  這是「實相觀的佛陀」,是般若思想。在該經的後面有一經文,是唯名論的:「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以上敘述「般若」和「見佛」的。在《般舟三昧經》里,見佛的觀想和唯名論的傾向,也是混在一起的,經雲:「具足不壞信心,不破精進智慧殊勝和近善知識者,能成熟三昧。」又雲:「一心不亂,續念名號者,能見莊嚴凈土。由此修念,心中現佛,心見心自體,佛見佛本身,是名涅槃,動起想念,即生迷妄之世界。」這也是一種實相觀佛的見佛。

  見佛也就念佛,見佛的思想般若思想有密切的關係,《般若》,《法華》、《華嚴》等經典、都非常重視念佛三昧。阿彌陀佛過去在世自在王佛下為因位法藏菩薩,而發起四十八願,爾後修六度,結果具足福德智慧。在《般若經》里,常說過有像如此之菩薩大願的。《般若經》里的諸願和四十八願,是一脈相通的思想。若無般若思想基礎,即無以利他為內容自利大願。念佛思想是由於歸依佛陀的偉大人格所發展的。救濟的思想,是起源於因位慈悲攝取之行,而隨著「本生譚」考察之發達,後來得到《般若》、《法華》之助力,再被《華嚴思想所轉,而最終變成了念佛思想

  念佛思想的演變,第一是發源於欣慕佛陀人格(佛陀住世時),第二是變成了念佛陀之莊嚴相貌(佛陀示寂之後),第三是發生觀想方法(三昧的修鍊法),第四是發展成了專持名號。究其內容是由於徹底的信心,欲求往心凈土,與佛永久住在一起,以求達離苦得樂為最後目的。憶念——觀想——持名——信心——往生成佛,就是念佛思想的發端和過程。把觀想、持名、信心凈土等重要思想,組成一個有體系的凈土宗派,則是中國的善導大師。善導以後,觀佛傾向漸廢,持名念佛傾向風靡整個佛教教法,並非限於凈土一宗。而念佛亦成為佛教修行之基本行法之一。

  念佛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四種念佛者,即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略述如下:

  第一,持名念佛。謂專心念佛名號,於晝夜間一心專註,或一萬聲乃至十萬聲,作為恆定的功課。如是歲如既久,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如《文殊般若經》所說:「有一三昧,修是三昧者,速得佛菩提。欲入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坐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念中能見去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與一切功德無二,如是盡知恆沙諸佛法界差別相,雖阿難總持多闡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是名持名念佛

  第二,觀像念佛。謂觀佛像,口稱佛名,則心不散亂本性佛從而顯現,如是則念念不斷,純一無雜。如《大寶積經》說:「佛本因中,為大精進菩薩,因見比丘畫佛形象發心出家,持畫(左疊右毛)像,入山觀察,觀此畫像,不異如來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見十方佛。」是為觀像念佛

  第三,觀想念佛。謂觀想佛之妙相莊嚴相好圓滿觀想純熟,則三昧現前。此中有二:①觀一相,於三十二相中隨觀一相,皆減重罪,如《觀佛三昧海經》雲:「佛為父王說白毫觀,右旋宛轉,猶如秋月,十棱成就,內外通明,如白玻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觀成不成,皆滅九十億那由他恆河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蒙攝受。②觀全身,如《坐禪三昧經》說:「若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念佛生身,不念余法,但念佛身,處化虛空,如大海清時,有金山王,相好圓滿,出無量清凈光明,於此虛空青色之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若心餘緣,還令攝住,除無量劫罪。」是為觀想念佛

  第四,實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覺性念佛。謂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乃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而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則三昧現前。如《文殊般若經》雲:「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觀自身實相,觀佛亦然。」《大智度論》亦雲:「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自無所有故,以無憶故,是為念佛。」又如《占察經》雲:「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華嚴經》亦雲:「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念一佛時,即一切佛。」是為實相念佛

  另外,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繫念一佛之名號,且觀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於眾中之說法,如此念念相續不斷,則能於定中見佛,亦得以往生佛國。凈土宗以念阿彌陀佛為修行法門,若行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誠念佛號,則命終時,即能往生彌陀佛國,稱為念佛往生。阿彌陀佛的本願,使念佛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故信解其本願念佛,稱為本念佛。此乃由佛的智慧而起,故又稱智慧念佛日本凈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說,又謂末法濁世的眾生根機劣鈍,不堪義解,持戒觀想等行,僅信持念阿彌陀名號往生,此稱愚鈍念佛。至於不參其他行法,專心持名願生凈土者,稱為專修念佛。若以自力精進持名,則稱自力念佛。反之,若以阿彌陀佛賜與之信心自然促成念佛者,則稱他力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行者,稱為事理雙修念佛

  諸經所講念佛法門,歸納起來雖然有如此四種,但眾多凈土行者,多側重於持名念佛,以此法門下手最易,三根普被,由淺入深,殊勝方便。行者具體該怎樣去修持念佛法門呢?仍是一個需要探究的問題。

  善行福緣,是菩提善根的正因。如諸經所說,不發正覺菩提之心,雖六度萬行,經恆沙劫,終不成佛。萬善的根是謂之因,尤須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濟慧,求福求慧,以事實充實理,輔助入,謂之緣,所以各有因緣善根的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的發起,亦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以各有因緣。《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化;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凈業念佛行者的前提。證善根者,《大悲經》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證福德,《大品般若經》說:「若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有人問,此土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寧可謂之善根?圓鈍之人,雖悟一心,尚余後有,正宜求往生彼國,親近彌陀佛。若有自負圓人,不願往生,亦是善根薄者。故而,在《華嚴經•入法界品》說:「遮那會上諸大聲聞,不見佛者,以善不同故。本不修見佛,自在善根故。所以知道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初學凈土行者,應該知道處於惡世,念阿彌陀名號,有其不可思議,說不盡的好處釋迦牟尼佛愍念娑婆世界眾生,於諸多經典中一再叮囑,鼓勵念佛行者念佛恩,信受奉行。即行發行,凈念相繼,一心念佛。特別是持名念佛,名具萬德,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專修念佛,念「南無彌陀佛」,能「了生死,生西方,見彌陀,信佛語,依教行,老實念,莫換樣。」有關念法之妙行,有個人修及集體修兩種方式

  一、個人修。一切修行,不論出家在家,當依時節因緣不可以含糊勉強。若真用功,不論工作的繁忙與空閑,生活環境的鬧與靜,都應該制定自己每時的念佛功課,一時不懈怠。若修持念佛計劃每時念佛十萬聲,那一定要完成。

  二、集體修。行者發心參加佛七,按其念佛的各種儀軌,持八關齋戒,身、口、意之業熏修,求凈心念佛為主。凈土思想傳入中國,慧遠大師廬山結蓮社念佛,是集體修之發端。

  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教示,淺事持,深理持,事可達理,以理亦不礙事。阿彌陀佛大願功德,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唯一句佛號行住坐卧,一切處所,均可修持。是方便之勝方便的法門行者至誠心念,從心持、口出聲,耳聽明、攝還歸心,這樣念念是佛,句句聽清,雜念自然消跡,心凈澄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行者,認為生活忙碌,休閑時已經勞累了,無暇念佛。如何解決這樣矛盾呢?古代有很多行者,他們將生產與念佛巧妙結合,如黃打鐵,打一錘,一聲佛;織布女,一聲梭,一聲佛。現代的生產工作當如何結合呢?行者宜自己去思索發現

  第三節九品往生觀與十六行觀

  當一個學佛行者具足了信、願、行凈土三資糧,虔誠念佛,必能從內心深處覺悟人生無常覺悟生老病死的輪回之苦就不願在娑婆世界受苦了,得到善知識的開導和佛法的滋潤,啟開了極樂世界或者其他凈土信心和嚮往,徹底看破這世間放下世間的各種假相,一心念佛,從此便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具體怎樣的往生呢?《觀無量壽佛經》里提出了九品往生」的方法,可以說是所有的凈土經典中將往生方法,描繪得最為詳細的。也是凈土行者臨終如何證明往生凈土最重要的經證。現將「九品生法」作扼要之闡釋。

  九品往生,又作三輩生想,一九之生。修習凈土法門,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為九品。即:①上品上生者,先發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願心」,次修三業,即「慈心不殺、具諸戒律」、「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若行者精進勇猛,臨命終時,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菩薩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②上品中生者,亦發三心,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唯能了解第一義諦,深信因果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大眾,持紫金台,授手迎接。③上品下生者,亦發三心,然於大乘經典不能誦持讀誦解義,唯信因果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及諸眷屬持金蓮花,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④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行者所;行者見己,心大歡喜,見已身坐蓮花台。⑤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或一日一夜沙彌戒,或一日一夜具足戒,威儀無缺。行者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金色光,持七寶蓮花行者前。⑥中品下生者,若有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行者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阿彌陀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至心信樂即得往生。⑦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誹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但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復教令合掌叉手,稱「南無彌陀佛」名號,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大勢菩薩來迎。⑧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贊阿彌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⑨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即見金蓮花猶如日輪,往其人前。

  以上九品往生,凈影寺慧遠大師以之為求凈土者之九種觀法,而善導大師則以之為求凈土之實踐方法,二者皆以九品凡夫。慧遠大師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薩上品上生,初、二、三地之菩薩上品中生,種性以上之菩薩上品下生;又以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為中品上生,見道以前之內外二凡為中品中生,見道以前之凡夫為中品下生;而以始學大乘之人未辨階位,故依過之輕重分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天台宗則以習種性(十住)以上之菩薩上品,外凡至十信為中品,凡夫下品。有關九品往生之階位,諸經異說頗多。

  從九品往生中,可以知道上品往生眾生,都一定要發菩提心。而且是無相菩提心,依《大智度論》卷四十四說,菩提就是無上佛道的意思。往生凈土親近彌陀佛的最終目的,便是希望像阿彌陀佛一樣,像諸佛一樣完成開發潛藏於每個眾生心中無上光明智慧菩提」覺性。不發菩提心而念佛,即不能與阿彌陀佛的無上度生本懷相應,就不上品往生。而依《大乘義章》卷九說,發菩提心有相發菩提心、息相發菩提心、真發菩提心三個次序。要求往生上品眾生,必須首當每天將願出生死、願證涅槃、願度眾生、願成佛道的心願,時時刻刻,謹記心間。以此發願來求生凈土親近彌陀佛。當念佛行者發誓與阿彌陀佛共證佛果涅槃境界願心時,應該起願修行,時時刻刻念佛不斷,誓入念佛三昧,誓見阿彌陀佛。當行者進入一心不斷的定境之中,甚至親見阿彌陀佛現前摩頂,預記臨終必生凈土時,這顆隨阿彌陀佛誓證大涅槃相的成佛願心,才能真正激發出來,永不退失。以此念佛、見佛的三昧念心,來化導眾生念佛信眾必定為其德行所感召,堅持凈土,隨其念佛凈土行者念佛至此程度,才能稱為真正到發出有相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真正做到為成菩提佛道之相發心

  當念佛行者在有相觀佛的憶念上有了相當的基礎,或者對佛報身、化身法身實相空義的理論有了相當時間的分辨與體悟,便能理解如何從有相發菩提念佛階段,進入無相菩提心觀佛的境界。《釋凈土辟疑論》中說:「諸佛法身本無生滅……實無有佛從彼西方而來娑婆,授手迎接,亦無有佛引彼眾生往生凈土。但是如來慈悲,本願功德種子,增上緣力,分諸與佛有緣眾生念佛,修福作十六觀,諸功德力以為因緣自心變現阿彌陀佛來迎行者,隨化佛往。言彼佛遣來,不是實遣,但是功德種子,與所化生,時機正合,令見化佛來迎,故言彼遣。而實不遣。」又說:「阿彌陀佛悲願功德,湛然常寂,無去無來。眾生識心,記佛本願功德勝利,自心變現,有來有去,迎接行人,見有往生,是自相分,非關他也。故《金剛經》說佛不來不去,約佛功德說也。《觀經》說有來有去,約眾生心相說也……。」這種從有相發菩提念佛,憶佛的功夫純熟後,進而修無相菩提念佛、見佛的道理,不隨佛色身相見佛,而以修證法身空寂的深廣心來實相念佛,見佛法性,就叫做息相發菩提心。

  《觀無量壽佛經》上說:「……次當想佛,如何觀想?諸佛如來法界身,遍入一切眾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無上法身修正因緣。」當念佛者觀佛三昧成就,解行相應,便見「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而成上品往生的深廣心,深悟「一切諸國佛土與眾生自心,皆如夢幻無所從來,亦無所至。」往生凈土,「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惟心自見。」(見《凈土或問》)

  念佛者若能成就無生而生之心往生極樂世界,生到凈土之中,承此理觀功德所感,便能隨意聽聞菩薩大眾演說無相菩提心的修持深義,當下即悟無生法忍,得證一分佛智光明境界。當念佛者在凈土中,進入初地菩薩度生願行法的行列,方可稱為真正鞏固了無相菩提道行凈土行者菩提心至此程度,以此功德迴向凈土,必得上品往生無疑。

  中品往生行者,亦分中上、中中、中下三種。中品上生者,終身以持戒為重,以此持戒功德迴向極樂世界,必得中品上生。依《觀經》所說,此品往生者,在臨終之際,會看到阿彌陀佛來到面前,為其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出家修行法。這就證明了這個持戒凈土行者發心,與阿彌陀佛所贊嘆的出家修行的「發心相應」,才能感得阿彌陀佛來為他開示這些解脫真理。由此可知,中品上生受持八戒、或者十戒發心如同出世阿羅漢一樣,以追求真理解脫心來持戒法。當行以念佛來攝心持戒,並隨侍將持戒念佛清凈心念迴向極樂世界,隨時發出厭離娑婆、願生凈土,見佛聞法,了脫生死堅固信願時,便能逐漸進入出世禪修的證境。這就是禪、凈相通的初步相應心態,而在臨命終時,感召阿彌陀佛現身接引,獲得中品上生的蓮位。

  中品中生者,並不是只要終生有一一夜時間來齋戒念佛就能中品中生。而是行者是否能夠在二十小時之內,確實做到一心不起愛欲,一心不起妄想、一心不昏沉、不睡眠,心能清朗平靜地沉浸在念佛光明之中,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必須憑借經常鍛煉,培養齋戒念佛平靜心態,方能漸次達到,千萬不能誤解。末法時代眾生,從無始以來積集的業障煩惱太多太多!若能發「出苦」心來修行念佛,反省審思自己的過失,確實達到了「一日一夜」不昏沉、不散亂、戒德成就,必會於臨命終時,親自見到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諸上善人前來接引。

  中品下生者,必須在世時做到行世仁慈,具備利益眾生福德資糧,守五戒、行十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也就是說生前有良好道德心地善良的人他在臨命終時,逢善知識為其廣泛地講解阿彌陀極樂世界法界環境,及天人眾生快樂修行情形,同時聽到善知識為其解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修行過程,聞已而心生歡喜,凈信不疑,便能感其光明顯現,看到阿彌陀佛引領眾多比丘、天眾來到面前,阿彌陀佛手持一朵蓮花,身放金色光明,照在蓮花之上,使蓮花亦呈無數光芒,當這蓮花的光芒射到行者身上行者頓時感到自己已經坐在了阿彌陀佛執持的蓮花台上,一剎那,便已生到極樂世界

  下品往生眾生,大約都是惡行劣跡的人下品上生者,雖惡行劣跡嚴重,但不毀謗大乘方等佛經,在命臨終之際,因到善知識為其講解大乘經典或者三藏十二部經的分類經題要義,皆能信解不疑,而能誠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使其黑暗之心佛號所凈號,內心罪惡陰影能消除很多,從而啟發宿世念佛光明善根,與阿彌陀佛的大悲按引願力相應,所以感佛臨終來接引,往生凈土之中。

  下品中生者,因生前五戒、八戒;出家行者具足戒,沙彌戒,又偷盜僧物及現前僧物,以不清凈的心為眾宣講佛法而沒有慚愧之心,惡事做絕,反而沾沾自喜。這種人本該入地獄,因此在命臨終時感召地獄業業強烈顯相,使其痛苦萬分。如果逢遇善知識發大慈悲心為他開說阿彌陀佛所具的十力威德內容令其痛苦心念轉移到思念阿彌陀佛的光明神力接引上,並且在他對彌陀生起信心後,為他讚頌是經過戒、定、慧的修持,得到解脫解脫知見成就大圓滿成道者,因此具有廣大的神通力量。只要眾生一心思念阿彌陀光明接引神力,豎立起堅定信念就能臨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親近彌陀佛。罪惡多端者,若能在聽完善知識所說佛法後,當即生起強烈有力的憶佛力量,轉地獄猛火為清涼心風,招感凈土天華隨著清涼心風所吹便會冉冉飄到面前。一朵天華香氣四溢,皆有阿彌陀佛變化的化佛及化菩薩站在上面,雙手敞開,迎接往生凈土行者頓時看見自己坐在化佛手持的金色蓮花上,一念之間,便已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內的蓮花之中。

  下品下生者,乃是犯下五逆十惡,無惡不作之人。在其命終的時候,因其萬分痛苦,無法修觀憶佛,如遇到善知識為他開示凈土法門,教導他如何觀想念佛誠心懺悔皈依彌陀佛,發虔誠心,至誠稱念「南無彌陀佛」聖號,聲聲不斷,堅信念佛往生就在念念「凈心」念佛聲中,每一念念佛的當下,都消除了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使其心地陰沉黑暗之相剎時掃除,轉現清凈光明正念之心。當即看到一朵像太陽般光亮的金色蓮花,出現在他的眼前,剎時看見自己身坐在金色蓮花上,一念之間,便已往生極樂世界

  凈土行者最重視九品往生的經論,所以在親友臨終之際,蓮友們多往床前念助往生。而九品往生與「十六觀法」有著密切的連系,十六觀法前十三觀稱為「定善觀」,所謂定善,就是息慮凝心,進入禪定觀想的意思。後三觀九品往生觀,稱為「散善觀」。散善就是廢惡修善,以善亂狀態下的心,停止作惡,同時去做善行

  「十六觀法」出自《觀無量壽佛經》,又被稱作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或十六觀門。念佛行者由憶念彌陀之身與凈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

  (1)日想觀,又作日觀,日想。正坐向西,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2)水想觀,又作水觀,水想。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3)地想觀,又作地觀,地想,琉璃地觀。觀想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

  (4)寶樹觀,又作樹觀、樹想。觀極樂國土有七重行樹,七寶花葉無不足具,一一花葉作異寶色,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

  (5)寶池觀,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觀。觀想極樂世界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摩尼水流注其間演妙法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6)寶樓觀,因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上述五種觀法,故又作總觀。亦作總觀想,總想觀。觀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中無量諸天作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不鼓自鳴。

  (7)華座觀,又作華座想。觀佛(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世音大勢菩薩)所坐之華座。

  (8)像觀,又作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華上,又觀世音大勢菩薩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

  (9)真身觀,又作佛觀,佛身觀、遍觀一切色身想。觀想無量壽佛之真身;作此觀想即可見一切諸佛

  (10)觀音觀,又作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想彌陀佛脅士中之觀世音菩薩

  (11)勢至觀,又作大勢至觀、觀大勢至色身想。觀想彌陀佛另一脅士大勢菩薩

  (12)普觀,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自生極樂,於蓮花中跏趺坐。蓮花開時,有五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

  (13)雜想觀,又作雜觀、雜明佛菩薩觀、雜觀想。對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14)上輩觀,又作上品生觀、上輩生想。往生凈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接迎,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

  (15)中輩觀,又作中品生觀、中輩生想。即觀想中輩徒眾受持五戒、八戒、修孝養父母之行等,及感得聖眾迎接而往生等相。

  (16)下輩觀,又作下品生觀,下輩生想。即觀下輩徒眾雖造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阿彌陀名號,因得之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

  慧遠大師《觀無量壽經疏》卷本將此十六觀大別為二類,初之七門為觀依報,後九門觀彼之正報。又後十觀中,前五門明佛菩薩觀,次一門明自往生觀,再次一門明佛菩薩觀,後三門明他生觀。智者大師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下,則分之為三類,初之六觀觀依果,次七觀觀正報,後三觀明三輩九品往生。慧遠等凈土祖師,皆以此十六觀為定善觀法。善守大師則稱,唯初十三觀為定善,後三觀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觀為依報觀,次六觀為正報觀。

  第四節藏傳佛教的「頗哇法」、彌勒修法及阿彌陀修法

  藏傳佛教凈土法門亦為殊勝,格魯、寧瑪、薩迦等教派都有極樂願文》。藏區的喇嘛不完素食,但他們是絕對戒殺,只吃三凈肉。從四川的康定到後藏,每年皆有一次吃啞巴齋的法會,專修《十一面觀音法大儀軌》,隔一日不吃不語,專誦咒持久禮拜,故俗稱吃啞巴齋。其法會及盛大、儀軌之完善,超過了漢傳佛教念佛打七法會。另外有修往生凈土法門,被稱之為彌陀法,其儀軌就是密宗之修「頗哇」。還有往生兜率凈土的彌勤修法以及阿彌陀修法。故將此三法擇要簡介如下:

  頗哇法

  藏語「頗哇」稱為轉意,又譯為「遷識」、「神識遷移法」。是一種練習打通頂門梵穴,而欲圖達到自主生死方法。「頗哇」法被認為最迅速的法門感應最快,最捷,直接打通頂門。開頂之後,有些行者一天就得成就也有需要幾十天才能成就,這要根據不同的緣故

  修「頗哇」首先觀想上師,有偈雲:

  先作寶瓶氣,風息三七遍。

  用意提神識,經脊椎上行。

  於三七靈輪,一一輪提升。

  上升復下降,相應誦真言

  此所誦真言,但全二聲半。

  誦真言之聲,呼出高且響,

  導能知神識,趣入凈樂界。

  臨終時一至,轉識頓成就

  此偈敘述了「頗哇」開頂的整個過程,但此法有常修及臨用兩部分。其常修方法為:

  觀想自身成金剛佛母,當體空明。於脊椎處有中脈,上大下小,下抵會陰,封口;上達梵門,開孔如天窗。頭頂上有根本上師金剛總持,其體亦空。體之中心,亦有智慧中脈,通過一條管道,自心上師之心相通。

  觀想上師金剛總持心中是□(吽),藍色光明,細如毛發,直立。自己心中亦有同樣之□(吽)字,即自己的神識。

  如是觀想後,修寶瓶氣21遍。

  觀想上師心中的□字下端□,伸長如鉤,下垂入自己的心中,鉤住自己心□字上部,向上提聲。於是高呼「嘿」!觀想□字上沖梵門。至此呼「降」,想自己心中□字,循中脈下降心輪。於□字一升一降,共21次。

  至於臨終的運用,即觀想自己心中□字被上提,沖入上師心中□字,合而為一。

  藏傳佛教教派都認為「頗哇」法修成,死者神識就往生凈土,住於不可思議之境

  彌勒修法

  藏傳佛教有「尊長瑜伽」法,即「噶登拉甲」故修法儀軌都較復雜。法尊法師曾譯,阿旺堪布傳授於漢地。非一般行者所能具辦修持。故法尊法師再譯「彌勒修法」,特錄於下,供行者參考。

  先修四皈依發心四無量心,次以凈空真言凈諸世界。再想空中蓮月座上自心變成金色□們字,次成龍華樹枝上有君持□們字嚴飾,彼放光收復,自成聖彌勒聖尊,其身金色相好圓滿,右手當胸作說法印,左手定印,持龍華枝莖。華齊耳開放,上有君持,發髻之前頂戴寶塔,披著鹿皮,覆蔽左乳,身系梵線,作金剛跏趺座,天衣眾寶而為莊嚴,心間月輪上有□們字放諸光明,從睹史陀天請智慈尊。

  班□三摩□。□吽哪賀。

  種子周匝咒鬘圍繞。

  嗡們梅達日耶娑哈。

  誦滿百萬是根本承事。誦:

  嗡瑪底瑪彌日底娑哈。

  生圓滿慧。誦:

  嗡末黑末黑摩哈末黑娑哈。

  成廣大利他,後應久修四無量心,廣發大願。

  暇日應修禮供,誦彌勒百名,誓願陀羅尼。若能具足法行,清凈屍羅,潔凈而修,速得感應之相,故加持極大。(若加前後供養讚頌等,與余大儀軌無別,結緣法如余處說。——譯者法尊法師述注。)

  還有一極略修法如下:

  彌勒像前陣設八供,先修皈依發心四無量心。誦:「嗡虛奈達,賈那班□,娑拔(左口右縛),阿瑪廊杭。」一切皆空。次心中有金黃□們字,轉變自成彌勒慈尊。誦「嗡梅達日耶達日」,其身金黃,一面二臂,作說法印;左手持龍華樹枝,其華齊耳開敷,梵行裝束,天衣為裙,上披鹿皮,覆蔽左乳,發髻之前頂戴大菩提塔,相好圓滿。余忿怒神所不能勝。二足形狀隨自信解而修,次請智慧慈尊,誦「班□三摩□,□吽哪賀。」雙手合什,額上嗡,喉間阿,心中吽。次三誦:

  嗡梅達日,底利吒,嘅達底叉賀。

  加持堅住。心中月輪安立咒鬘,隨力持誦

  嗡阿集擔□耶,薩日(左口右縛)薩埵,三摩耶,瑪奴迦達娑哈。

  臨完坐時,皆收入空,仍起天身,迴向諸善。平常暇時,隨力供養讚頌,誦《彌勒百名經》,及誓願陀羅尼等。

  阿彌陀本尊

  藏傳佛教修持彌陀佛法,最容易得到成就。其修法如下:

  雙手結定印,即手仰掌,相疊,左右手拇指及食指捻成圈,置臍下。或結根本印,即兩手先交抱如拳,豎立二中指相觸成圈,置胸前。

  靜坐觀空。從空中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極樂世界最為莊嚴修法行者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西方三聖想像在空中。

  一剎那間,行者自身變成觀世音菩薩,一面四臂,全身白色透明如水晶,面現喜容,頭戴五佛寶冠,天衣瓔珞,眾寶嚴飾。二手合掌,捧青色寶珠。次右手持水晶念珠,次左手持白蓮華。白蓮華漸漸放大,至無限大,上面跏趺坐差紅色的阿彌陀佛。這是行者觀想自身的變化。

  此時,觀想對面的虛空出現阿彌陀佛,坐千葉蓮花上,身面紅色,手結定印。定印上有缽,滿盛甘露,身披三衣,身放無量光明。右為觀世音菩薩,白色。左為大勢菩薩,青色。此兩菩薩侍立在旁,身體略朝向阿彌陀佛。周圍有十方喇嘛諸佛菩薩重重圍繞。這是行者觀想虛空中的度化。

  此身變化的要訣,先變自身為四臂觀音,再由四臂觀音的白蓮華上變自己為阿彌陀佛。此時堅定自己的信念,決定成就彌陀佛。

  觀想自己心中出現□(舍)字,放出白光,而空中的阿彌陀心中亦有□(舍)字,放紅色光,由上射下,紅白二光互相融合。誦阿彌陀佛心咒108遍:

  嗡,阿彌爹哇,舍。

  誦阿彌陀佛經生咒108遍:

  嗡,別媽打咧,吽。

  此時,再靜坐禪定,仔細觀想彌陀心中紅色的□(舍)字,由佛右鼻孔出來,入於自己的鼻孔,而至自己心中,與心中的□字相融合,放大光明。再現自己心中的白色光明□字,亦從右鼻孔出去,入於佛之左鼻孔,而達佛心中的□字,二者融合為一,於是自己與阿彌陀佛成為一體,無二無別。

  一念不生,一心不亂地入定,自己即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