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康菲爾德:踏上心靈幽靜 第14章 我是誰:無我或真我 無我的本質

  第14章 我是誰:無我真我

  靈性生活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自我感。表面上兩者互相矛盾,但兩者都必須實現,我們才能覺醒。

  靈性修行必然會使我們面對身份認同的奧秘。我們生而為人,賦予我們生命使我們和世界成形的力量是什麼?世界上各種偉大的靈性教導都一再告訴我們,我們並不是自己以為的樣子

  波斯神秘主義者說我們是神聖源頭的火花,基督教神秘主義者說上帝無處不在,還有人說我們是與萬有合一者,又有人說世界全是幻象。有些教導解釋意識如何創造生命以表現所有可能性,有能力去愛、去認識自己,有些則指出意識如何迷失在自已的各種模式中,失去方向,因無知輪迴印度瑜伽各派稱世界神聖之舞,很像但丁說的「神聖喜劇」。佛教經典描述意識本身如何創造出有如夢幻泡影世界。現代關於瀕死經驗的許多報告提到離開身體的奇妙舒適感、金色的光和發光的生命。這些或許都能證實我們有多麼不了解自己的真正身份

  當我們靈性修行中探索自我身份認同的疑惑時,就會發現要了自我兩種不同面向:無我和真我。以下先談無我的部分。

  無我的本質

  佛陀開悟之夜面臨身份認同的疑惑時,突然發現我們並非以獨立生命形式存在。他看見人類傾向於認同局限的存在感,又發現個體小小自我信念正是造成痛苦的根本錯覺使我們失去生命自由與奧秘。他將之描述為「緣起」,這是意識建立身份認同的循環過程,包括進入形相、回應感官的接觸,再依附於某些形式、感受、慾望影像和行動,創造出自我感。

  佛陀的教導不曾談到人是以某種固定或靜態的方式而存在,卻把我們描述成五種變化過程組合物質身體、感受、知覺、反應,以及同時經驗上述所有過程意識之流(色、受、想、行、識五蘊)。我們抓緊或認同這些模式時,就會產生自我感。認同的過程就是選擇各種模式,我們稱之為「我」、「我的」,這是非常隱微的過程,我們通常無法察覺。我們會認同身體、感受或思緒,認同影像、模式、角色和原型。於是在文化中,我們可能會固定下來,認同身為女性或男性、父母子女角色。我們可能認為自己的家族史、基因、遺傳就代表我們是什麼人。我們有時會認同自己的慾望性慾、美感或靈性慾望,同樣地,我們也可能以智力或占星學的宮位作為身份認同。我們會選擇英雄、情人、母親、無用之人、冒險家、小丑或小偷的原型作為身份認同,以此作為某年或一輩子的生活基礎。只要我們對錯誤身份認同緊抓不放就會繼續保護和防衛自我努力實現這個有限又不足的自我害怕喪失自我

  可是,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真實身份。我曾跟隨一位大師,他常嘲笑我們多麼輕易就緊抓著新的身份認同不放,至於他自己他會說:「我不會這樣,我不是這副身體我不曾出生,也永不會死亡。我什麼也不是,又是一切。你的身份認同製造出你的所有問題,如果找到超越之道就有永恆不朽的愉悅。」

  由於身份認同和無我的問題很容易造成困惑和誤解,所以需要更仔細地探討。基督教的經典談到在上帝面前喪失自我道家印度教談到超越所有身份認同、融入真我佛教則談到空性和無我。它們是什麼意思呢?空性並不表示事物不存在,「無我也不意味著我們不存在。空性是指生命和產生所有生命形式的肥沃能量土壤,並不是分裂的。我們的世界自我都是各種模式的演劇,任何能被我們抓取的身份都是一時的、短暫的。這個觀念很難從「無我」或「自我的空性」之類的名相來了解,事實上,我的老師阿姜查曾說:「如果試圖在理智上了解它,腦袋可能會爆炸。」可是,修行中的無我經驗卻能為我們帶來極大的自由

  第10章談到自我的消融,我們看見深入的禪修會如何拆解身份認同感。事實上,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了解自我的空性。當我們沉靜而專注時,可以直接感覺到我們無法真正擁有世上的任何東西。我們顯然無法擁有外在事物,雖然和自己的汽車、房子家庭工作有某種關系,但不論是什麼樣的關系,所謂「我們的」都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人、事、物終究會消逝或改變,我們終究會失去它們,沒有例外。

  我們若注意經驗的任一片刻,就會發現自己也無法掌握它。若仔細觀看,就會發現思緒不請自來,我們也無法掌握它們,即使想要它們停下來也不行,思緒好像是自已在思想,根據其本性來去去。

  我們的感受也是如此。有多少人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感受?注意觀看,會發現它們比較像天氣——心情和感受會根據某些情況而改變,並非由我們的意識慾望來掌握或指導。我們能命令快樂、哀傷、惱怒、興奮或不安出現嗎?感受是自己產生的,就像呼吸是自己呼吸聲音是自己發聲一樣。

  身體也是根據自已的法則。我們的身體是一袋不受支配的骨頭和液體,它會老化、生病或以我們不想要的方式改變,這都是根據它自己的本性事實上,我們愈仔細觀看,就會愈深入看見,不論身內身外, 我們都無法掌握任何東西

  當我們注意到每一件事如何從空無一物中生起,從虛空中出現,又返回虛空、回到空無一物時,就面臨自我空性的另一面向。我們過去一天所說的話都消逝了,同樣地,過去一周、一個月或整個童年都到哪去了呢?它們出現之後,舞動了一會兒,現在都已消逝了。二十世紀,更早的十九、十八世紀,古希臘羅馬、埃及的法老王等,都消逝了。所有在當下生起經驗,在完成自己的舞動後,都會消逝。經驗只會短暫存在,以某種形式存在短短的時間,然後就結束了,由新的形式取代,每一瞬間都是如此。

  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如此描述:

  先生,開心點,

  歡宴結束了。我們這些演員,

  正如我預先告訴你的,都是精靈

  已在空中消散,成為薄霧。

  這個景象如同沒有基礎的建築物

  聳入雲霄的高塔,華麗燦爛宮殿

  庄嚴神聖寺廟,偉大的地球本身,

  沒錯,其內所有一切,都將消散,

  就像這個幻想的慶典消逝一樣,

  連一點廢墟也不會留下。我們的本質,

  就像夢的本質,我們短促的一生

  不過是一場睡眠

  我們已描述過,在禪修中,精確而深入的專注會顯示空性無處不在, 不論是感覺還是思緒,不論是身心的任何部分,只要仔細專注於其上,就會體驗到更多空性、更少的堅實性。經驗就像現代物理學描述的粒子波動,會一直變動,並不是堅實的形態。即使是以相同方式觀察變化的主體感覺,也是如此,主體觀點在每一瞬間都會改變,就好自我感在童年、青少年到老年都是不同的。不論我們把焦點放在何處, 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堅實的表象會在專注之下消逝。

  尼薩伽達塔說:

  真實世界超越我們的思想觀念,我們通過慾望之網來觀看它,將之分成快樂痛苦、對與錯、內和外。要看宇宙的本然樣貌, 就必須跨出去,超越慾望之網。這並不困難,因為網上充滿了孔洞。

  當我們敞開自已,放空自己,就會體驗到萬物間的相互聯結,了解一切是相互關聯的,每個經驗和事件都包含所有其他的經驗與事件。老師需要學生飛機需要天空。

  當鈴聲響起,聲響是來自鈴、空氣、耳中的聲音,還是我們的大腦昵?全部都是,正如道家所說:「聲響來自兩者之間。」鈴聲從這里傳到每一處在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眼中,在每一棵樹、每一隻昆蟲、我們的每一口呼吸之中。

  一行禪師以一張紙為例:

  如果你是詩人,就會清楚看見雲飄浮在這張紙上。沒有雲就沒有水,沒有水,樹就無法生長,沒有樹,就無法造紙。所以雲在這里,這張紙的存在有賴於雲的存在,紙和雲是如此貼近。容我們想一想其他事,比如陽光陽光非常重要,因為沒有陽光, 森林就無法生長,人也無法成長,所以樵夫需要陽光才能砍樹,樹需要陽光才能成為樹。於是,你也在這張紙上看陽光如果你更深入去看,用菩薩的眼光、用覺醒之人的眼光來看,就不只看見雲和陽光,而是看見每一件事物麥子成為麵包樵夫吃,還有樵夫父親……每一件事都在這張紙上。

  這張紙沒有獨立自我,從這個角度來看,空性意味著紙裡面充滿每一件事、整個宇宙。這張薄紙的存在就證明了整個宇宙的存在。

  當我們真的感覺到這種相互聯結及產生萬有的空性,就會發現自由和無邊的喜悅發現空性會帶來輕鬆的心、彈性,以及安住於萬物之中的自在。我們愈牢固地抓緊自己的身份認同,問題就會愈堅實。我曾請一位常常保持愉快的斯里蘭卡禪師教我佛學的精華,他只大笑著說了三次:「無我,就沒有問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