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師:理性、感性與願性

理性感性與願性 梁乃崇菩薩乘願再來普渡眾生,他沒有理由的,他不這樣做他不舒服他不要錢,他不要地位權勢也不是什麼愛好不愛好。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今天要講的題目是「理性感性和願性」。我先解釋理性感性與願性的定義,再綜合起來看這三個面向。 心靈三面向與其他知識系統的比對 這三個性質不是說心靈有三類,而是心靈有三個面向,這三個面向是一體的,互相關聯。每一個面向,都由低至高,有不同層次境界境界愈高,就愈空靈具足境界愈低,就愈重濁,並且常感缺乏不足。三者的運作是整體的,不能切割開。 

http://read.goodweb.cn/pic/x01.png">

(圖一:心靈的三面向) 現在我就用這三角體來代表這三個面相(圖一),並且列出它們的對照關系(圖二)。我們看到,理性可以對照到大家熟知的iq,或智仁勇的智,或真善美的真或知情意的知;感性可以對照到eq,eq這個名詞差不多出來了十年,我們譯成情緒商數,另外對照到智仁勇的仁,真善美的美以及知情意的情;願性可以對照到aq,aq這個名詞才出來一、兩年,我們譯為挫折商數或逆境商數,另外願性還可對照到智仁勇的勇,真善美的善以及知情意的意(志)。這三個面向,人一定都會有,所以,如果你為你有一個面向,而其他兩個你不太了解,那是健康想法。換句話說,這三個面向都非常重要,是缺一不可的。  

http://read.goodweb.cn/pic/x02.png">

(圖二:「心靈三面向」與其他知識系統的比對) 理性是在求知、求真、求智 我們先來看對照於理性的iq,大家都以為iq高就是聰明,我們做智力測驗,實際上是在測量你的思考速度。所謂iq高,就是思考速度快。有一很有趣的事,大家都愛因斯坦聰明,他的iq是很高的,有180,可是他在做學生的時候,成績是不很好的。假如要用這個成績來猜測他的iq的話,那肯定是不高的。所以,這里是屬於我們的智慧也就是理性的部分。理性是在求真、求智的,也就是在求知,所謂求知,它的重心在懂不懂。所以,如果對重視理性的人說:你不懂!那真是奇恥大辱!這里的重點就是要「懂」,要「知」,這就是理性的特徵。就像飛安委員會的工作是調查真相,就是在求真,重點是在不懂我想這個就不再多說了。 感性是在求仁、求情、求美 再來感性感性的是仁,是屬於情方面的,也是在求美。如果是一個藝術家,他追求的是美,重點就是有有情!有沒有情是有沒有好感,這一部份就屬於「感性」。如果「真、善、美」裡面,只能選一個的話,我選的是「真」。你會選哪一個?有人會選「美」,那他是屬於「感性」比較重的人;選「善」的話,是「願性」比較重的人。「智、仁、勇」裡面,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喜歡「仁」的話,那你是感性」比較重的人喜歡「智」的話,那就是「理性」比較重的人。 所以,感性到底是什麼?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一樣,從過去以來一直都會這樣:如果你理性了,心裏面會覺得空虛,會覺得不足,為什麼呢?因為另外兩邊沒有被滿足。你心裏面有需要,所以,在生活裡面,自己就會環境弄得美美的,這樣就舒服一點,比較不會枯燥乏味。各位在飛安的工作偏重在理性,但是,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你還是要生活的,所以,生活裡面還是需要感性這方面來調合。譬如唱唱歌、看看電影,要不然也要出去郊遊或旅行,那都是要滿足這個部分。如果一個團體大家都很理性,沒有感性就會像沒有潤滑油的機械一樣,常常會碰撞,有了感性這一部份,大家在工作、相處的時候,就會有潤滑作用。 有些人很厲害,他能夠控制別人的情緒或者是掌握別人的情緒。他要你高興你就高興,讓你生氣你就生氣。能夠這樣,當然是他先把自己的感性掌握得很清楚,然後就可以掌控別人了。這個能力,可以使一個人事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部份掌握不了的話,事實上,對一個人、對一個團體,會比較難掌握。 以前吳大猷就常講:「人是最難搞的,搞物理都很容易。」為什麼人比較難搞呢?因為他感性你不感性,當然就覺得難搞了,如果懂的話,人也是好搞的。所以,飛機好搞,人也好搞啊!我想這是生命的特徵,如果是搞飛機的話,因為飛機是物,只要用理性去對待它,大概都可以把它搞定。但是,生命就不同了,生命除了有理性之外,還有感性,你一定要懂得感性才能夠把握它。 願性是在立志、求善、求勇 再來就是「願性」,「願性」是什麼呢?「勇」跟願有關,「善」也是願,「知、情、意」的「意」是意志意志就是願性。我們從小讀書,一定寫過一篇作文:我的志願。你的志願,就是在講你的願性是什麼?也可代表你的意志是什麼?或者是你的人生方向是什麼?這些都是「願性」,可是現在這個部分被我們忽略了,心靈就缺了三分之一。 譬如說有些人大學要選什麼科系,是爸爸媽媽幫他決定的。很多讀醫學院的學生,自己根本不喜歡醫學,是爸爸媽媽要他讀的,或是隨著社會價值觀去讀的。後來他也做了醫生,但這不是他的志願,他這一生真的會很痛苦。這個現象就表示我們還不了解「願性」是什麼,如果大家對於「願性」清楚的話,就不會犯這種錯誤說到這里,大家就可以了解到心靈這三個面向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如果只重視其中一個或兩個而忽視其他一個或兩個,是絕對錯誤的。   

http://read.goodweb.cn/pic/x03.png">

(圖三:理性層次理性層次 我們就由淺至深來談理性(圖三)。你常會想東想西是吧?那想東想西的心就是比較低層次理性如果你系統地想,思維是有系統的,就是比較高層次理性。比這更高一點,就是形而上的邏輯論證,我相信在座各位,對於邏輯論證一定很講究,就好像偵探要用邏輯論證,抽絲剝繭地把真相找出來一樣。比邏輯論證再上一層就是智慧在這個層次,他可以接受的假設是多種假設,多種假設透過邏輯論證,可以得到多樣的結論。不同的假設,經過邏輯論證,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有智慧的話,就可以接受很多不同的假設,如果智慧不夠,就只能接受一個假設。如果你可以接受很多假設,即使是相反的,你也可以接受,都可以拿來用,這樣的理性層次,就達到了智慧層次。 直覺能生萬法 如果你只能接受一個假設,其他的假設不能同時接受,特別是相反的更不能同時接受,這個智慧就沒有那麼高的層次。那更高一個層次什麼呢?就是「思議所不及」,也就是邏輯論證達不到地方,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又清楚明白,到了這個境界就是「般若智」了,是屬於一種直覺,這個直覺能生萬法。當我一講到這個層次直覺,就跳得太高了,好像不太容易懂。但是,我要提醒各位這一層次直覺,是你每天都在用的。 我舉個例子,譬如有一天你拿著榔頭釘釘子,不小心敲到手了,痛不痛?那種立即的痛感,那麼清楚,是經過思辨的嗎?沒有,那個就是「直覺」。譬如說,這個三明治到底好不好吃?你要經過思維、邏輯論證,才知道它好不好吃嗎?不需要啊!一看就知道的。所以,我們在做非常多事情的時候,根本都是在直覺,但是,問題是你常常不承認你有這種東西,你以為你沒有,實際上我們是有的,而且時時刻刻都在用。雖然實情是這樣,直覺還是需要鍛煉的。 理性的限制 有了假設,我們經過邏輯推論後,就會得到一個結論。假設是你自己定的,你可以定n個假設,也會得到n個結論,這只是邏輯論證而已。但是,我們在做邏輯論證的時候,是不是很嚴謹?「列子」裡面有一個「亡鈇意鄰」的故事,說有一個人掉了一把斧頭,心裡就猜測是鄰居孩子偷的,於是他看這小孩的行為、走路就像賊,再看他臉上表情也像賊,聽他說話也像賊,看他所有動作態度,沒有一不像賊。沒多久,他在家裡,找到了自己的斧頭,這時再看這個小孩時,所有的動作態度不像賊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邏輯論證是不夠的,結論是要經過查證的。所以,飛安委員會就是在做查證的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樣才會得到真的東西。經過邏輯論證得到的答案只是推論,而推論,也就是解題的能力,包含前面猜想的能力,就是所謂的「智慧」。 不過這樣的理性是有限制的,它的限制是什麼呢是在它的基礎是假設,假設改變了,後面的結論就會跟著改變。因為這個假設是隨你選的,意思就是任何結論,你都可以得到,只要選一個適當的假設,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論。所以,邏輯論證並不能證明答案就是真的,一定要經過查證,查證就是做實驗,就你們的工作來講,就是要去做調查,而調查也等同做實驗。科學的實驗也是有限制的,是什麼呢科學實驗要能夠重複,那麼,科學實驗是怎麼認知、怎麼知道、怎麼判斷這就是正確證據證據在那裡,它自己不會講:我是正確證據,不會的。而這個證據、實驗的結果、查證出來的證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怎麼判斷?證據本身是不會說話的,我們說證據說話,其實它本身不會說話,是人在說的,是在人的認知之下,說出來的。所以,最重要的限制,還是受人的認知的影響,因為,這些查證所得證據,還是人說的。凡是人說的,就不一定是絕對正確。所以,犯罪案子也會誤判,誤判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為什麼?因為這是人做的。 我們如何超越這個限制呢?就是要超越到理性之外,所謂理性之外,就是要超越到沒有假設,到「空、無」的層次。如果你可以超越假設,那麼,它無限的潛力就會出來。套一句佛家用語就是「無所而生其心」,你能做到「無所而生其心就可以超越假設。如果是「有所住而生其心」的話,就沒有辦法超越假設。  

http://read.goodweb.cn/pic/x04.png">

(圖四:感性層次感性層次 接下來講感性(圖四)。我們來看,感性的最低層次,就是情緒,再往上一層就是感情,比感情再高一層,就是feeling。這一層次我一直要找一個名詞來表達,以前用「感覺」,覺得不對,後來就用「感性」,感性是好一點,但也覺得不太適合,找來找去就找了英文字:feeling。這個字,我發覺美國他們的意思,跟我要表達的是一樣的,就代表我要的意思。很奇怪,跟我中國人講feeling,大家統統都懂,所以,就用了個字,而且很正確地知道我要講的意思。如果我用感覺」來表達的話,反而會聽錯。所以,這個層次大家是有的,但是,中文裡面並沒有一個適當的字來代表這個層次,反而英文有。比這個層次再高一點,就是所謂的「大愛博愛」以及「先天下之憂而憂」。而大家常講的「慈悲是在更上一層,是與「情感所不及」「憎愛不關心,常伸兩腳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在同一個層次。 感性直覺層次 所謂的慈悲,就是「無量慈悲」。這個層次到了直覺也就是感性直覺層次那是什麼呢?是「情感所不及」的狀況感情到不了這里,那它是什麼呢?就是六祖所說的「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那是什麼境界呢?就是感情所不及,就是超越了愛恨情仇,得大自在。這樣的境界,就是「無量慈悲」的境界。這個境界又到了我們所謂的「直覺層次。 受生愛,愛生取 我們再來看feeling是什麼?我用自己的經驗來講,年輕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根本不知道感性是什麼。可是,有些同學很會談戀愛啊!跟女朋友感情好得不得了,我不懂談戀愛是什麼,也沒有女朋友。所以,我就問他:「喂!談戀愛是什麼?」他聽我這樣問,就說:「哎呀!你好像完全沒有感情這個東西。」我說:「我就是沒有啊!那你教我吧!」於是這個好朋友就教我了。可是他怎麼講我都聽不懂,因為我真的搞不清楚。那時他就到市面上買了一本世界人情書大全》,厚厚的一本,然後就翻給我看:這一個偉人是有感情的,那個人他沒有。我說你怎麼知道?他也不出來,只說:這個就是有嘛!在裡面又翻到拿破崙的情書,我們一篇一篇的看,他說:這有真感情。約瑟芬是拿破崙的情婦,她也有回信啊!他說:約瑟芬沒有,感情是假的。我說我就是看不懂,為什麼這是假的?他又要我寫情書給一個假想的情人,我就寫,寫了幾次,他看了以後說:「哎呀!這個不行,你的情書裡面,都是『因為怎麼樣,所以怎麼樣』,『因為你很好,所以我要愛你』『因為你很漂亮,所以我要怎麼樣……』」我說:「不這樣,不然要怎樣?」我就發覺腦子裡面,全都是「因為、所以」這個結構。他說:「你要把因為、所以拿掉。」我說:「拿掉就沒有了,就寫不出來了。」他這樣很熱心地教了我三個月,然後到最後一天就說,他放棄不教我了,說他沒有辦法。雖然這么說,到了第二天他還一大早就跑來,他說這是最後一次了哦!實在沒有辦法就沒有了。他就草草的畫了一個圖,這一個就是感覺,另外一個才是感情,加上一個理由那就是假的,從你的感覺一出來的就是真感情。他這么一講我就懂了,我不是沒感覺!只是不知道他們講的感情,原來是這個東西。所以,就在那一剎那,我完全懂了。我說:原來你們講的是這個,我知道啊!而且我有啊,這是什麼東西?就是feeling。 懂了以後,我就跟他一樣地神,一對男女走過,不管是親密的、不親密的,我很清楚的知道他們有沒有感情有一天偶然遇到一個朋友,當我和他在聊天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子過來跟他閑話兩、三句,等那個女孩子一走之後,我就問說:「你們有很深的感情哦!」我這么一說,把這個朋友死了。因為他想讓別人知道他和那女孩子感情,以為掩飾得很好,怎麼一下子就被我看穿了,真是嚇到他了。從那個時候起,我就知道我真的懂了,因為經過了查證。那個時候,我們很得意,他自認為是天下第一情聖,我說:那我是第二吧!學佛之後,讀了「十二因緣」,看到「十二因緣」中講「受生愛,愛生取。」看到這一我也嚇到了。原來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懂了「受生愛」:就是由感受直接生出來的,才是真的愛嘛!我只懂得這一個,祂懂十二個,我還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二,原來兩千多年前,祂就清清楚楚了。  

http://read.goodweb.cn/pic/x05.png">

(圖五:十二因緣及好感、愛、佔有流向示意圖) ※沿著十二因緣逆向回來,愛就會一直存在 好,現在我來解釋(圖五):譬如說,我們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事實上,在愛他之前,一定是先有好感,那個好感就是「受」,也就是感受、感覺這就是feeling。有了feeling以後,才會去愛,愛了以後,就會怎麼樣?就要佔有、要控制。當好感變成愛的時候,好感就沒有了,當愛變成佔有的時候,愛也沒有了,只是佔有。所以,「婚姻愛情墳墓」就是這么來的。人一定是依著「十二因緣」這樣走下來的(由「無明」往「老死」),走到後來就是生老病死佛法要我們怎麼走呢?就是要我們逆向來走(由「老死」往「無明」),逆向走回來就不會往「老死」落下去。所以,在「愛」這個地方,我們不要只想保有愛,你要沿著十二因緣逆向回來,愛就會一直存在。也就是說,你要一直保持在有好感這里,那麼愛就會存在,就不會落下去。我們一般講的愛恨情仇,就在「愛」這里,你只要能提升上去,你的愛就會更開闊更豐富。所以,我們要回溯,回溯到我們的感受、欣賞的態度這里,那你就會保有美,也會保有那個feeling,不要隨著習性向外馳求。因為這樣的回溯,就會回溯到無明無明過來就是本明(也就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如此就可以一直回溯到直覺,這樣的回溯,才是內心的,也才會越來越開闊。   

http://read.goodweb.cn/pic/x06.png">

(圖六:願性的層次※願性的層次 接著講願性(圖六)。如果一個人遇事常猶疑不決,他的願性就很低;若遇事有所決斷,能做取捨,那他就在比較高一點的層次這是就日常生活小事情來說的。大一點的事情,比如:作人生的大抉擇,或說人生的志願,這個層次又要高一點了。再高一個層次那就有關你的信仰、使命感,也可說是永恆生命的抉擇,就不這一生了也就是生生世世的生命你怎麼抉擇的問題了!還有比這個更高的,就是「意志所不及」,到了這里就超越了意志他有無畏精神,雖千萬人吾往矣! ※願性直覺層次威力 這個層次有一個「無始清凈大願」。菩薩都是依「無始清凈大願」而來的。「無始」就是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就來了就有這么一個清凈大願,沒有理由,一開始就來的。所以到了這個層次的願性,是既不講感情,也不講理性,就是「我要什麼」!這個層次的願性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你達到這里時,你就知道,就像孟子所說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任何困難都不在乎,這就是我要做的,是非勇猛意志堅定、無可動搖的,那就是到這個層次了。 像菩薩乘願再來普渡眾生,是沒有理由的,不這樣做他不舒服他不要錢,也不要地位權勢也沒有什麼愛好不愛好。你看,這個「願性」,我們覺得不了解它,隱隱約約知道一點,但是,對人類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大概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受到影響。 你的志願是什麼?自己要去找到內心渴望的東西,那個渴望才是你的志願。我知道很多人一直找不到他自己也不曉得要幹什麼?因為他自己不曉得要幹什麼,所以,爸爸媽媽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老師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或者這個社會價值觀,鼓勵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你要努力去找,去發掘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每個人一定有的,不然,不會來做人。 願性的限制與超越 「願性」也是有限制的。「願性」的限制就是常常認為:哇!我的願望太大了,怎麼行呢?人生苦短啊!哪有那麼大的願力,所以,還是小一點吧!覺得這樣才可以完成,這樣子的話,你的願性就被限制了。像菩薩的「無始清凈大願」,根本不在乎這一生的,他的生命是無限的,所以願性就無限。當你感嘆生命短暫,限制了你的成就,就要發菩提心,證「無生法忍」,這樣一來就能夠行菩薩「無始清凈大願」,沒有任何限制了。發菩提心是什麼呢?就是你的真心也就是真正的本性,而證「無生法忍」就是靠近了你的真心。所以,要能夠行菩薩大願、做菩薩行的話,就要回到直覺的部分,亦即到了願性的最高層次就沒有受到限制,這里即是直覺這個層次的願性。  

http://read.goodweb.cn/pic/x07.png">

(圖七:理性感性與願性的比對) 理性感性與願性的比對這里我們將理性感性與願性的層次綜合起來看(圖七):這個表是互相的對比,剛剛我們都已經一個一個地說明過了,大家可以就心靈三面向的層次由低至高互相對照,就可以發現他們的對比關系:每一層都類似,都是可以類比的。而到最高一層,我們發現直覺」是心靈三面向共同的最高境界。什麼是直覺?我們又怎麼讓直覺恢復、展現呢?以下我將一一說明。 直覺是從菩提心直接去知覺 什麼是直覺直覺是從菩提心直接去知覺。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你的「能知能覺」,每一個人都有知能覺,最純粹的能知能覺,就是菩提心。什麼是「能知能覺」?譬如說,我站在這里,你們看見我了,就是因為你們有能知能覺才看得到,這個就是菩提心。當然,能知能覺有層次淺的,層次淺的還不純粹,所以,要到層次最高的純粹那個部分,才是菩提心,也可以說就是你的真心,用禪宗的話來講,菩提心就是「本來面目」,所謂本來面目就是菩提心,那菩提心是什麼?就是最純粹的能知能覺啊。像前面舉的看見我的例子菩提心一點都不神秘,我們天天都在用呀! 不純粹的能知能覺,一定要靠這一個純粹的能知能覺,它才有作用。如果說我的最純粹的能知能覺沒有了,而我現在用了一個不純粹的能知能覺,這是不成立的,不純粹的能知能覺要起作用,純粹的能知能覺一定要跟它在一起,才會作用,而純粹的能知能覺,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你用你的菩提心或者本來面目,直接去感知,那就直覺。不是透過思維去感知,也不是透過想東想西去感覺,更不是透過邏輯論證,而是直接去感知,那個就是直覺。 直覺就是心靈自主最高表現 所以,它是「思議所不及的」,能夠從菩提心直接作為,就是「率性而為」,用佛經上的話,就是「率薩埵性」而為,這樣就沒有根據什麼理由。通常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是因為有個理由我們才會去做,而沒有理由,從菩提心直接作為就是率性而為、率薩埵性而為直覺就是這樣。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就是心靈自主的最高表現,這個時候,你的心靈不會受到外在的那些條條框框的左右和限制,心裏面的東西就能直接發出來了。 很奇怪哦!講到這里,大家好像覺得很深奧!事實上,很多人都在用哦!我知道很多女生,要試探她的男朋友不是真的愛她,都要試到這個程度的!都是測試:不是因為很有學問,她長得漂亮,她家裡很有錢,所以你才要娶她,如果是這樣,她心裏面會覺得不舒服的。她希望你愛她,都是發自沒有理由、沒有原因的,就是要愛她,這樣子的愛,她心裏面才會覺得滿足,不能確定的時候,就要來試你,我知道很多男生被試得很痛苦。 這樣子的愛、「直覺」的這種狀態、這種的率性而為,是好多人心裡嚮往、想得到的。可是,講也講不出來,做他又會做,真是很奇妙。現在,我把它說出來,大家又覺得很深奧、很難懂,真是很好玩的事情! 恢復直覺方法  好,那我們怎麼恢復直覺?就要像前面說的那樣,追本溯源,回溯回去,找到自己的本心本來面目;另外就是要放掉執著,對內心的那些執著或者是假設、認定,都把它放掉;再來就是學習靜坐就可以恢復直覺。 佛法講的覺性是所有一切「真」的根本 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明: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在找一個東西,可是我不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但是,我曉得我要找一個東西,這個就是我的願性。後來上中學的時候,我以為自己要求的是「真」,當時的學生,以為物理就是在求真,所以,我就學了物理。學到後來才知道,原來物理也不是真的,為什麼發覺它不是真的呢?因為那些大科學家都說:「你們有辦法的話,隨時可以推翻我的定律。」可以推翻就表示那不是真的。那個時候,心裡很痛苦學了半天,原來那些都還不是真的。可是我還是想求真,所以就開始去學佛學佛之後才曉得,最真的「真」就是我們的「覺性」,也就是禪宗講的「本來面目」。禪宗講「能、所」,我現在把它改成:「能知能覺」簡稱就是「能知」,「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這樣子比較現代的話。「被知」就是只要被我拿到、被我想到、被我看到、被我聽到,都是被知。能夠去看這些被知、聽這個被知、摸這個被知,看這個被知,是誰呢?就是「能知」。 像這個東西在這里你會覺得這是你看到的嘛!對不對,這就是被知!只要有被知存在,一定有能知!沒有能知,你怎麼會覺得這是被知呢?當你覺得這是被知的時候,一定有一個能知在。可是,這個能知,就沒有被注意了。「真心在那裡呢?就在「能知」這里,就在所謂的「能知能覺」這里,這才是真正所謂「真」的根本。 釋迦牟尼佛的另外一個稱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無上正等正覺跟我講的「純粹的能知能覺」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佛法講的「覺性」,就是講能知能覺,這個才是有一切「真」的根本。 後來我才知道,自己真正要找的是「覺性」,說穿了就是求佛法。這個願望,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可是要經過這么長的人生,這么多波折以後才弄清楚。這股往前追尋的力量是從那兒來的呢?其實就是靠「願性」的力量在推動的。從這里,你就知道願性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當你深藏的願性實現的時候,你是非快樂的,你會覺得,什麼都不需要,這個就夠了。 好,我想講到這里。謝謝各位。 頓悟與漸修兩者並重 問:請問梁老師,經過今天的演講,我感到滿好奇的,像進入到覺性,是頓悟還是漸進式的?率性而為還有學習靜坐對我來講有點模糊,是不是再闡釋一下? 答:事實上,頓悟和漸修兩個都要。漸修就像我們數學裡面:如果這里有個點,我有另外一個點,要趨近它,我每次都走一半、走一半,那是無限的趨近,但是,永遠到不了。最後要到得了,不能那樣漸進、漸進,所以,最後那一頓,是前面做了很多的漸修以後,這么一頓!因為那是從有到無的變化,那個變化你沒辦法用漸修的方式進去。那你說我不要漸修就等那一頓,這樣是得不到的,那一頓是漸修之後才有資格做的。 至於說率性而為你必須先悟了「本來面目」(「菩提心」、「真心」),也可說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水準,你才能夠率性而為。如果沒有到這個水準,那你率的是「貪、嗔、痴、慢、疑」的根性,也就是的是識心,不是真心那就有可能胡作非為。 靜坐目的 靜坐是什麼?粗分我們的心,可以有兩種層次,上層是本來面目,下層是識心。本來面目不生不滅的;識心是生滅的。所謂生滅心就是一下子這樣想、一下子又那樣想,這就是生滅。所謂的「不生不滅」就是不會生出來,也不會消失,一直穩定在那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靜坐的時候,可以把生滅心安靜下來生滅心安靜下來以後,不生不滅心才容易顯出來,這就是靜坐目的。 問:用各種方法在學習靜坐,恢復所謂的自性過程中佛法的末那識、阿賴耶識,與西方的潛意識,如何很自然的去導入,區分清楚? 答:我們的識心是很複雜的。從「十二因緣」來看,所謂的識心是什麼?從「名色、識、行、無明」,這是「識心」,這邊的「本明」才是不生不滅心」。識心的構造很複雜,「末那識」就是指「行」,「無明」就是「阿賴耶識」,這個部分,就是西方所謂的潛意識。潛意識的意思,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有這個東西,當然,它的意思也就是無明的意思,無明的含意跟潛意識的含意是類似的。我們靜坐的時候,你說,這些東西我們怎麼區別啊!那難哦!一般人大致上他可以區別的,是名色和識這個地方。所以,你靜坐的時候,先把識心靜下來,直到這個成功了以後,你間接的才會進到本明這里,是有步驟的。 識心受的磨練愈多直覺就越強 問:梁老師,您剛才說直覺最高境界,同時也舉了很多例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經驗,腦子里累積了很多的記憶,是不是就會有很多的直覺能力。就日常生活中比較低層次直覺來講,年紀愈大,經驗愈多人是不是直覺就愈強?另外,是不是有很多人,天生就具有直覺能力,那是他前輩子帶來的嗎? 答:很多人直覺誤解,好像一個人最好不要讀書,不要有很多知識直覺才會強。不是,事實上,直覺是在「本明」這邊直接來用,但是他還是要透過「十二因緣」才能顯出效用。所以直覺本身要接受這個身體,這個世界,不斷地互動、回饋,才會強的。不是「本明」以下都不要,大家對直覺實在不了解,所以有很多誤解直覺它是獨立,但不是沒有關聯。 直覺要靈敏,還是要有很多經驗譬如說當你開車的技術很熟練的時候,是不用思考去開車的,即使是非困難的停車空間,也可以毫不費力就停進去了這就是直覺。如果你沒有那麼好的開車經驗,能憑直覺就停進去嗎?又譬如有醫術精湛的老醫師,常常看一眼就知道病人是什麼病,他用的就是他直覺,如果他沒有足夠的經驗是不可能有這個直覺的。 所以,直覺並不是無中生有、單獨存在的,它是跟你的識心有互動、回饋的。對某些事情經驗愈多,識心受的磨練愈多直覺就越強。但是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文化都是否定直覺的,所以,我們受的教育越多工作時間越長,直覺被否定的次數就越多,最後就萎縮掉了小孩子的直覺好像比較靈敏,是因為他直覺被摧殘的比較少。如果我們的教育文化,是接受而且鼓勵直覺的,那麼人愈老、經驗愈多直覺就愈強。 被知的都不是能知 問:梁老師,再請問您兩個問題。我一個叔公九十五歲,他靜坐大概四、五十年如一日,每一次跟他談話,都會有很多生活上的體會。有一次問他:聽說靜坐可能會走火入魔他說:「會,但是沒有辦法解答。」第二個,我們有沒有前世來世?這個當然跟今天的主題沒有相關,但是,好像可以延伸到這個層次。 答:走火入魔是有的,當你有執著的時候,有可能會走火入魔。所以,來圓覺宗學的人,我都會教他們一個東西教他們一個什麼東西呢?就是教他們一個:「被知的都不是」,這個就可以避免走火入魔。被你知道的,就是被知的,被知的就一定不是能知,那我們要求的是能知啊。所以,用完整的話來講,就是:「被知的都不是能知」,因為能知是佛性自性本來面目,而我們要求的就是本來面目,所以,被知的都不是,這樣的話,就不可能走火入魔。 第二個:有沒有「前世來世」?有。當你承認有心靈那就靈魂。只要靈魂是存在的,就有所謂的前世今生如果你否定靈魂存在,那就沒有了。那麼,我們問:「心靈存不存在?心靈是什麼?」心靈到底是什麼東西?大家能夠舉例說明嗎?很難,對不對?物質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 我們把這個世界,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心、一個是物。心就是心靈,物就是物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經常這樣分類,可是,物是什麼,很容易定義,心到底是什麼?好,我用另外一個東西來問:一個是能知,一個是被知。這個宇宙我也可以把它分成兩類:一個是能知、一個是被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全部就是這兩類。 能知是什麼?被知是什麼?我們先看,像這個筆,被拿的就是被知,我不拿就掉下來,我的手能拿就是屬於能知。但是,講到純粹的能知,就比較有深度了,我今天也沒時間講。 那麼,我們就問:「心」屬於能知還是被知?「物」屬於能知還是被知?我們先問這個好了,物是屬於能知還是被知?它一定是被知嘛!是不是?心屬於能知還是被知?至少有一個把握,比較偏向能知。 所以,如果我這樣子定義的話,就很清楚了。心就是能知,物就是被知。當我這樣子一定義以後,心,哦!原來是能知,那心存不存在?是存在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 每一個人都有能知,我站在這兒,你看見了你就有能知,你如果沒有能知,你怎麼能看,你就看不見啊!所以,你的能知是存在的,它就你的心。所以,你用能知和被知來定義「心」和「物」清楚得很。 如果你沒有這個能知,你能我也不相信你能說出來,你要反對也反對不出來。所以,我們確定我們有能知,這是毫無疑問的。從真實面、實際面來看,這是真實的。既然能知就是心,所以,心靈是存在。心靈存在的話,靈魂就會存在。所以身體死掉、壞掉的時候,能知並沒有壞掉,能知沒有壞掉,心靈就不會壞掉。所以,它就會以我們所說的「靈魂這樣子狀況存在。沒有壞掉,一直存在,就會有現在、過去和未來,所以,根本綿延不斷,這個部分是不生不滅的。因此前世今生來世是存在的。 (編按:2005年10月6日梁乃崇教授應飛安委員會之邀,演講「理性感性與願性」此一主題,講稿由張春美記錄,黃秀真、曾煜隆整理。圖示由蘇莉華製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