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
『學佛三要』在『妙雲集』中歸在下篇,介紹一般性的觀念。想要了解印順導師的思想,可以從這本書開始閱讀。本書共十一篇:前三篇「學佛之根本意趣」、「生生不已之流」、「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對於初學佛者,是從比較其他宗教、哲學的觀點,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見,進而引發學佛的動機。「學佛三要」典出『大般若經』中:「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也就是菩提願、大悲心、般若慧;或簡稱--信願、慈悲、智慧。「信心及其修學」、「菩提心的修習次第」是屬於信願的部份,「慈悲為佛法宗本」、「自利與利他」是屬於慈悲的部份,「慧學概說」、「解脫者之境界」、「佛教之涅槃觀」則是屬於智慧的部份。
『學佛三要』在『妙雲集』中歸在下篇,介紹一般性的觀念。想要了解印順導師的思想,可以從這本書開始閱讀。本書共十一篇:前三篇「學佛之根本意趣」、「生生不已之流」、「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對於初學佛者,是從比較其他宗教、哲學的觀點,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見,進而引發學佛的動機。「學佛三要」典出『大般若經』中:「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也就是菩提願、大悲心、般若慧;或簡稱--信願、慈悲、智慧。「信心及其修學」、「菩提心的修習次第」是屬於信願的部份,「慈悲為佛法宗本」、「自利與利他」是屬於慈悲的部份,「慧學概說」、「解脫者之境界」、「佛教之涅槃觀」則是屬於智慧的部份。
中國傳統的凈土宗偏重於信願--念佛、拜佛;而吃素放生則源於慈悲心。禪宗修行者則偏重於智慧;各有所偏執。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則是綜合學佛三要,成就菩薩的正常道。
「自利與利他」一篇當中提到,「慈悲利他」是學佛者的基本心態和行為,並不是非得等到成佛,或大徹大悟以後才有資格談慈悲利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分隨力,悲智雙修、福慧並重,乃「人間菩薩」最理想的修行方式。
「慧學概說」,幾乎把大藏經裡面有關慧的部份,全部搜集在一起。他不但把資料搜集在一起,更最重要的,能夠用修行體驗的方式來描述。在慧學裡面,從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從生得慧,一直講到無漏慧,這裡面有相當多的次第,空、有,通通都講到了。一般講慧,很少能夠講得這麼仔細的。最難得的是,他能夠從修行的立場,把慧跟定的區別,區隔得相當清楚。一般人講到般若,或講到智慧,甚至講到明心見性,首先就要你一念不生,無分別,可是一念不生無分別,跟定境怎樣去區分,這裡面就有很多不容易區分的地方。
慧,又稱作毗婆舍那,定是奢摩他,這兩個是不一樣的系統,可是在修行的時候,兩個系統要合起來,也就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但是慧有慧的特質,如果以中觀來講的話,必須能夠照見一切法的無自性,能夠見到緣起,見到無我,見到無常,這樣才算是慧,不只是在定心當中,無分別,沒有思想,這不算是一種智慧。在經典裡面有許多的類似的名詞:無取,無所得。這當中,有些是偏向定的,有些是偏向慧的,要看怎樣來區分。這篇「慧學概說」裡面,講得相當清楚,尤其對無自性--中觀無自性的來龍去脈,解說得很好。
談到「解脫者之境界」,一般人對解脫者之境界,大概都是從原始佛典和禪宗的一些了脫生死的言論裡面,得到一些概略的印象。解脫生死是什麼?就是不再來受生,不再來投胎,但這裡面還有更深的含義:真正解脫是解脫煩惱,解脫貪嗔痴。解脫了以後,所展現的風格,其實不一定會一樣,有可能還是保留他的頭陀苦行的習性,嚴謹拔俗,少欲少事,有些是人間比丘,隨緣游化,有些解脫者可能以菩薩、居士的身份,像維摩詰居士那樣,展現氣象萬千、富餘豐足的風格。風格是不一樣的,但內在的心境都有同樣的一個特質,印順法師把它歸類成三:不憂不悔,不疑不惑,不忘不失,於所悟的不會忘失,這三者是解脫者的基本特質。解脫與見法性之間有一個差距,見法性,貪嗔還是在的,初果還有貪心和嗔心,他只是斷三結而已,
另外「解脫者之境界」也可以釐清什麼叫做慧跟解脫之間有什麼不同,俱解脫和慧解脫有什麼不同,這里也講得很清楚。
再來就是『佛教的涅槃觀』,這部份很少人能交代得清楚。一般講到涅槃,就有很多的誤解,認為涅槃就是灰身滅智,一切的功能都不見了,不再受生了。其實涅槃本身只是一個解脫者所進入的一個心境,並不是有一個實體,這個實體叫做涅槃。涅槃只是一個形容詞,但是涅槃所顯現的是無我,沒有個體性,既然沒有個體性,到底要怎麼形容它,就會有相當的分歧。像大乘佛教的形容就是:它是「法界」、「無住涅槃」,在『阿含經』裡面講得很簡單:「無量、無數、永滅」,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看起來印象上會不一樣,其實它的本質都是同樣的,都是從無我、空所展現的。
個體性的消失,跟我們一般有我執、有自性見的人所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很多人把涅槃想像成死後、遙遠的,或者很神秘的東西,其實涅槃只是貪嗔痴息滅當下的體驗,不是什麼希奇古怪的神秘經驗,但是因為一般人沒有辦法把貪嗔痴都息滅,尤其是我見沒有辦法息滅,所以體驗不到那種個體性消失以後是什麼樣子。就好像我們有淡水河,有濁水溪,有大漢溪,通通流到大海裡面去,就不再分什麼溪,可是它還是淡水河、濁水溪,大漢溪的時候,它的個別形象還是在的,所以沒有辦法用淡水河或濁水溪來理解這個大海,會有相當的誤解。
所以導師在這方面也做了相當大的發揮,見到所謂空有不二,不落入斷滅的空,以為涅槃以後什麼都沒有,或者灰身滅智這種;也不落入實有,把涅槃想像成宇宙根本的實體、本體,不是這些東西,它完全是我執、我見破掉以後,貪嗔息滅以後,所展現的那種心境,只是這樣子,這三方面是相當特殊的。
印順導師的思想,是相當綜合性的。也就是說,印順導師並不只是研究中觀,或是中論,他從最原始的佛法,阿含經到後期的佛法,所有在大藏經裡面的資料都研究得相當清楚;而且對於佛教思想的演變,也相當的清晰,他能夠從般若經這樣的體系歸納出『學佛三要』,對現代人很有幫助。尤其中國傳統佛教在發展上,愈到後期,就愈偏頗:譬如有些傳統像凈土宗,偏重信願,對慈悲、智慧,就相當忽略;有些學禪的人,只求開悟,對一般善行功德,慈悲心的培養,也往往是忽略的,變成一修行就必須要躲避到深山,要出家去,這離棄世間的作法,跟般若經所倡導的菩薩行有相當的差距。所以在中國傳統佛教裡面,所顯現出來這種跟世間脫節、跟生活脫節的現象,都有其思想淵源。也有人誤解人間佛教只要慈悲心,只要「入世」,忽略了智慧,當然也會有問題,我們做了很多慈善事業,名義上是在修行,常常有很多的執著、煩惱在裡面,這在學佛上,不是很理想的。如果三者能夠均衡的發展,對我們學佛,是一個很好的起步。
如果能把握學佛三要,能夠對佛、對三寶有歸依,發菩提心,對周圍的人有慈悲喜舍的心,內在源源不絕有般若的智慧,在學佛上就是相當穩定的一條路。
有些人質疑印順法師的著作,談修行的部份談得太少,其實導師只不過是把阿含經、般若經、甚至後期佛法的內容,做一番還原,並不另外倡導什麼修行的方式,他只是告訴你,各期經典中有什麼樣的修行方法,這樣的修行,會達到怎樣的一個成果。修六波羅密,是大乘的正常道,能在順逆境界當中,去學習禪定、智慧、戒律、精進、布施,這樣就是相當均衡的修行。不是像某一些宗派,只特別強調某一個東西,認為單修一法就可以涵蓋其他的,念佛或者是只要明心見性,其他都會具足,就因緣所生法的觀點來講,是比較偏的。導師所肯定的中期佛教、原始佛教,是比較接近於佛法的原貌,所以印順法師所提倡的修行,並不是沒有,而是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修行的風格,他展現真正的佛法給你看,讓你自己來選擇、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