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佛法概論』導讀

佛法概論』導讀 

黃國達

觀察有情無常相續生命之流,只是身心和合的假名身心都沒有「我」,離蘊、處、界的「真我」,也只是玄想而已,許多人修行多偏於定心、感應、神秘現象世俗功德,而由「蘊處界」現觀無常無我,則可說是直入佛法堂奧的修行。對有心從佛法中得到內心自在慈悲的人這是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

本書的書名,乍看起來像是一般的佛學簡介或初學的入門書,而其實內容卻是十分嚴謹,若沒有相當的解行基礎,並不容易體會其深刻的內涵。

本書主要以原始佛典「阿含經」為詮釋和引證的對象,全書共分二十章,內容涵蓋:三寶、教典結集、蘊處界的分析、心意識的觀察、世間緣起論、三法印、中道、戒定慧菩薩行、正覺解脫佛法的根本義理在這裡,我們可以拋開佛教在歷史發展中所產生的種種宗派文化差異問題,而直接地看到佛陀說法的原貌:以人為對象,以「法」為中心,純樸的、可經驗的、實踐的佛法。讀者如果能夠將本書內容徹底通達,並且依此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觀照,「見緣起」、「見法」並不是很遙遠的事。

本書民國三十八年即出版,導師對於原始佛教的研究,大概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位,導師對於佛法的研究路線,早期接觸三論宗的註疏,而後追溯到印度佛教思想的演變,對佛法有著不同於中國傳統觀點,也與近代西方及日本的純學術研究有所不同。可說是一位兼有深度與廣度、學術信仰、理論與實踐的當代佛學大師

小乘的同源異流

第一、二章談三寶教法,「法」的重點在於依歸法,即真諦法、中道法解脫法,法不限於經典,凡是身、口、意都可以表顯教法

在第二章「教法」中導師認為:最初結集的原始聖典為經與律,「阿含經」所展現的是融然一味的佛法,其間並沒有大小乘的分別,佛滅後逐漸流布產生小乘(即部派佛教)與大乘(大乘經),而比較這兩種不同的發展,差別是:大乘佛教注重融貫和直覺,重在贊仰佛陀的行果;小乘佛教,注重精密和思辨,重在說明生死事理小乘論多淵源於釋尊的言教;而大乘經卻從釋尊的本生、本行,進窺佛陀精神大乘經是藝術化的,小乘論是科學化的。大乘經保有佛教傳統的實踐精神,富有感化力:小乘論卻不免流於枯燥而繁瑣。但他保存作者名字,體裁與經律不同,這比大乘經的融攝世俗,推為佛說,也自有他的長處。這兩者,一是佛道中心的,一是聲聞道中心的;一是緣起的寂滅,一是緣起生滅。從釋尊的本教看,可說各得佛法的一體;佛法的如實相,並沒有大小可說,大乘小乘只是行願有大小而己,在這的說明,對於小乘的論諍,可以有比較中肯的看法

「蘊處界」的觀照法門

第三至九章談有情、業、心與世間佛法不能離開有情而專在形上學、宇宙觀上討論,而是就近的身心環境來觀察:

一、蘊觀----色、受、想、行、識五蘊

二、處觀----眼、耳、鼻、舌、身、意六處;

三、界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

由此觀察有情無常相續生命之流,只是身心和合的假名身心都沒有「我」,離蘊、處、界的「真我」,也只是玄想而已,許多人修行多偏於定心、感應、神秘現象世俗功德,而由「蘊處界」現觀無常無我,則可說是直入佛法堂奧的修行,對有心從佛法中得到內心自在慈悲的人這是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

有情生命的延續談到四食----有情由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而維持生命,這包括了物質精神感官的攝取。而生死流轉的根本則是無明與愛,無明不是一無所知,反而是充滿邪知邪見,不知無常無我緣起,落入常、斷、一、異、有、無及我見,由此生起貪愛、嗔恨,造業、受報,常在生死流轉而無解脫

緣起無我業力

佛法緣起無我觀中開展的業感說有四項殊勝

一、自力創造非他力

二、機會均等非特殊

三、前途光明非絕望

四、善惡有報非懷疑

這些有別於無因、邪因、或宿命、神造說,也比一般庸俗的因果報應觀更為深刻,讀者可以好好參閱。其中談到惡業並非一定非感苦報不可,只要不起貪嗔痴慢等煩惱因緣不和合,就可以不再感報,即使苦報來臨,也會因為內心定慧力量而沖淡,就如將鹽倒入大河,並不覺得咸苦那樣,佛法業力觀並不是要追究過去的錯誤行為,而是要在當下凈化自心,離苦得樂

第十至十二章的是緣起三法印,包括「我論因說因」、「緣起法」、「三大理性的統一」。

深觀因緣

有關因緣的說明,導師以「三重因緣」作了清楚的分析:

一、果從因生:  

現實存在的事物,絕不會自己如此,必須從因而生,相對於因,假名為果。在一定的條件和合下,才有「法」的生起這是佛法的基本觀念,也依此來對治無因論和邪因論。

二、事待理成:這比上一層要深刻一些。一切事相,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里,有他更深刻普遍的理則。世間的一切,都循著這必然的理則而成立。佛法稱此必然的理則為「法」。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這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是因果現象所不可違反的。

三、有依空立:果從因生的事相和事待理成的理則是「有」的,而這些都是沒有實體性也就是依「空」而建立的。這就是三重因緣

至於緣起的定義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法都不離依存關系,而其內容是十二因緣也就是緣起的流轉和還滅。

生滅的當下即是不生不滅

三法印的討論中,一般人總會無常生滅涅槃不生不滅矛盾所困惑,導師中觀的空義來貫穿,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故,皆屬因緣,無有自在,無有自在無我無常無我無相,故心不著無相不著即是寂滅涅槃。」

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沒有真實性,所以生而不起有見,滅而不起無見,生滅都是緣起本空的。緣起法歸於滅,說它是空,這不是因緣離散了才是空,當諸法生起時,正存在時,由於沒有絲毫的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滅的。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就在緣起生滅無常當中看出。生滅無常現象,在本質上是空無我的:空無我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說:「不生不滅即是生滅」,這樣,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三法印了。!

第十三至十九章談的是修行方法內容有:「中道泛論」、「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佛法信徒」、「在家眾的德行」、「出家眾的德行」、「戒定慧的考察」、「菩薩眾的德行」。

談到「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導師特別提到八正道,是知與行、志向工作自他和樂身心清凈的統一,修行要注意不要因為過分偏重於一部份如禪定、知解而成為支離破碎,不成其為「道」了。

定慧的考察,有關禪定和離欲的問題,導師特別有詳細的討論,依照佛法修行觀念禪定雖然不等於解脫,卻是引發智慧的方便,而修習禪定,必以離欲為先。

「離欲」的探討

禪定的本質,在於厭此欣彼,厭離對外塵的慾望而欣樂內心的愉悅。所以初修行時,先呵五欲,對於微妙的色、聲、香、味、觸,認識它的過患而厭棄,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側重於五欲及性慾,離欲就能得定,生色界天。所以,如果不能由修定而發慧,只是厭離物慾,厭離男女欲,專心修定,就是外道修行佛法出家生活,就是適應這一類根性的眾生而施設的方便。

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慾因緣而已。因為內心經常被環境誘惑,所以要離五欲。其實,欲是內心習慣反應,佛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若我不思汝,而汝則不生」(法句經)。佛法的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的一切。

人類有眼等五根,就不能不接觸五塵。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一切,而是要凈化自心,在適當的、合於社會習俗,合於身心需要的情況之下使用,不生貪愛、染著而牽纏不已。

釋尊的生活,不只穿糞掃衣,也穿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住,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只要不系戀環境,不追逐物慾,那麼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過來說,如果貪欲熾盛,那麼即使粗衣惡食,也不能算是少欲、離欲。

慈悲利他與解脫自利的統一   

菩薩眾的德行」中談到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慈悲行中去凈化自心,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作利益眾生事業。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參見的善知識,各有不同的事業:有國王法官大臣、航海者、學者、教育家、數學家、工程師、商人醫師藝術家、宗教師等,這些都是依自己所作事業,引發一般人來菩薩行,在利他中增進自己的知識福德智慧。利他的慈悲自利解脫,在菩薩行中得到統一。這樣的經證針對年輕學佛者常遇到的矛盾心結----「家庭事業修行無法兼顧」而言,可說是引領人們走出困境的一盞明燈

有關菩薩的風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菩薩道的修行,破除了「出家至上」的迷思,而重視廣大在家眾的心聲,像維摩詰、善財、常啼等大菩薩都是以在家眾的身份,教化眾生。可以說,印度佛教出家制度,僅是適應印度特殊的宗教環境的方便。維摩詰居士示有妻子,常樂梵行;常啼菩薩東方求法,也與女人同車,這是從悲智相應中,作到了情慾與離欲的統一。

緣起佛陀

在第二十章「正覺解脫」談到證果的問題,其中導師在「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分析有很深刻的觀點。在大乘法中,觀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無限的境地,而這並不是一般人所經驗到的。現實人間緣起的存在,佛陀還是和平常人同樣吃飯、睡覺,也會生病衰老佛陀觀所以會成為如此全知全能,那是因為佛法普及民間之後,從佛弟子佛陀的無限思念和景仰的宗教感情所發展出來的。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是因覺證緣起無常涅槃寂靜,真俗無礙、悲智相應的而到達圓滿的境地,佛陀並非全知全能,這並非人間佛陀的缺陷,其實這樣才是契合實相的,而無佛陀出現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他的知識能力、存在,必定是適應而到達恰好的,這就佛陀的絕對性,所謂「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正是此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