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達居士:『般若經講記』導讀

般若經講記』導讀

黃國達  

般若經講記』是『妙雲集』上編的第一篇,以導師對於大乘三系的歸類,是屬於性空唯名系的經典。『妙雲集』上編有關的經論有:

經典 論典

性空唯名系 般若經講記中觀論頌講記

寶積經講記

虛妄唯識系 攝大乘論講記

真常唯心系 勝鬘經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

至於「葯師經講記」則是信仰形態的法門

般若經講記』分兩部份,一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講記」,一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這兩部經在中國佛教里,流傳很廣,讀誦的人也很多,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心經則是般若經的心要,是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小部經典

金剛經』在中國注釋解說的人很多,導師以其特有的見地解說此經,自有別於一般天台華嚴禪宗唯識宗的觀點,「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講記」以十分詳細的科判方式,就金剛經內容作有條理的分析,而懸論部份則對經題和宗要有一番介紹,讀者對於這部份不妨多讀幾遍。

*進入佛法堂奧——三種般若

關於般若,可用三種般若來說明:

一、實相般若:這是諸法真相不可以「有」、「無」等相對的觀念來描述,離相是離一切相--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因為凡夫所知所見都是被「自性見」的顛倒錯亂所迷惑的,所以本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二、觀照般若:如何才能證入實相呢?要有空的智慧來觀照諸法,離自性見的錯亂而見真實,了知一切法無常相續,離斷見與常見;了知一切法相依互存,離我見與我所見及一、異見,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離有見與無見及生、滅見。

三、文字般若:實相雖是不可言說的,但「不依世俗諦,不依第一義諦」,假名安立的語言文字的教說則是引倒眾生悟入實相的方便。藉思惟聽聞緣起性空的義理通達一切法緣生緣滅、無自性,得般若正見這是般若入門,離此文字相而想要直悟空很容易落入無分別定而誤以為「明心見性」呢。

*三法即是一實相

般若智慧所悟解的實相,並不是離開具體的現象之外的形上哲理,而是當下「諸法真相」,可用三法印來作更詳細的說明:

1.諸行無常:這一真相,說明了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遷流變化,沒有什麼永恆不變東西這是從縱的時間方面來說明的。

2.諸法無我:一般人總以為事物上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稱為「我」,而存在的事物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獨立存在的。如一棟房子,看來好像是一體的,仔細觀察,房子是由眾多磚瓦木石所合成的。物體是因緣生的,只有假相,沒有實體,即使分析到了一微塵、一電子,也還是因緣合和的假相,沒有獨存的個體。這諸法無我是從橫的空間方面說的。了知空間的一切法,都是沒有獨立存在性的,如人是筋骨血肉發毛爪齒所合成的,除去了這許多合成人身因素,是沒有實體或是形而上的存在。

3.涅槃寂靜:動亂變化、假合幻現物的最後歸宿都是平等差別的。一切事物,是動亂差別的,也是寂靜平等的。如枝葉花朵的形色各個不同,但對光的影子,是沒有差別的。涅槃寂靜,是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體驗所得到的。人在生死的流轉中也是一樣,苦樂、人我、是非好醜動亂萬千,就在此動亂萬千的流轉當中,了知涅槃平等寂靜。達到此涅槃寂靜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解脫了。

三法印,因人的智慧不同,所以通達智慧也有點不同。小乘要一步一步的向前悟入,先了解諸行無常,再了解諸法無我,由此進而離煩惱、體驗諸法涅槃寂靜這是漸進的體驗。大乘菩薩就不必如此,只以「空」,就把三法印統攝起來。空是究竟的真相,例如經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由此而觀照一切法無常不實,在因緣和合時,雖然可聞可見,本質上卻是空寂而生的。

*從般若道到方便道

本書金剛經的解說,以性空大乘的經論為宗本,分二道五菩提來闡釋:

般若道由發心菩提、伏心菩提而明心菩提、出到菩提而究竟菩提

般若道: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發心菩提,立菩提願。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是伏心菩提,修悲濟行。

如「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這是明心菩提,住於空性見。

方便道:

如「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心菩提,是真發菩提心,並分證菩提果。

如「如來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出到菩提,是成就法身成熟眾生庄嚴佛土。

如「......如來肉眼....、天眼 ....、慧眼....、法眼....、佛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法可說是說法」--這些是究竟菩提,說明佛果知見圓明,福德眾多,身相具足,法因遍滿,信眾殊勝正覺圓成等。

由以上的科判略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金剛經』並不如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是意在「說空」而已,而是由菩薩道的因行到果地,由事顯理,融有入空,悲智雙修的圓滿佛法。這樣的認知對於有些高談心性空有而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透達事理,降伏煩惱慈悲利他,實有可以多所省思之處真實佛法對我們當下的身心社會,如果不能發揮提升和凈化的作用,其中必定存在著很多盲點,不是么?

在『金剛經』里,還有很多名言金句,透過導師的講記精確而細膩的解說,相信您不再是一知半解,或望文興嘆,不得其門而入,而能如須菩提尊者一般深解義趣,得未曾有,並且有如親臨般若會上,歡喜信受,奉行不渝。

*心經般若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俗稱心經,為般若心要,在講記中,「懸論」部份十分精彩,不可錯過。

談到「度一切苦厄」,要解除人的苦,苦不能從自己身心下手,任何控制自然、人群的辦法,是不會得到預期效果的。因此,我們要「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改造自己。這可分兩方面來說:

一、充實自己:增加抵抗力,例如力量小的拿不起重的東西,感到痛苦:而經常鍛煉體力強壯的,則並不費力,不覺得苦。

二、消滅苦痛的根源:找出原因,將引起苦的原因消除了,苦果自然不生

*苦的根本原因

致苦的原因很複雜,但主要根源於我們內心錯誤,以及由於內心錯誤而引生行為的錯誤,造了惡業就會招感苦果,而內心與行為兩者之中,內心是更重要的。內心錯誤,可分兩種:

一、欲,欲是追求,欲有多方面:求財富求名位,以及各種物質上的享受都可稱為欲。於欲而產生爭,你爭我奪,造成了充滿苦痛的人間。

二、見,是思想方面的,世間知識不但是與欲求合在一起,而且這種知識含有許多片面性的和獨斷性的錯誤,因此知識越豐富,慾望越大,苦痛也就越多慾望固然可以促進知識的發展,知識也能幫助慾望的滿足。但因為知識的機巧加上無止盡的慾望,結果人間苦痛,終究是無法避免的。

*兩種錯誤認知

談到內心錯誤導師認為那就是執為實有自性而有的執見,可分為二類:一:我執,二、法執。

法執,是在一切法上起的錯誤,在見聞覺知上直覺得不變性、獨存性的實在感。眾生在當中起執,就在五根對境,影像生起時,就有此實在感,再繼之以分別,一切的錯誤,根源於此。

我執這是對於有情不知是因緣幻有而執有不變性、獨存性、實在性。有情,不外乎是因緣的聚合,人們直覺的,在自身中認定有我,就是薩迦耶見,以自己的意思而支配事物,認定為「我所」--屬於我的。為了我和我的--親人財物、享受、毀譽而生起貪愛、嗔恨、嫉妒、憂悔,苦苦不已,破除我法二執,不再為了自我的永存和發展而苦惱、爭斗,內心才會得到清涼自在。如此就能契合於緣起真相,如實而隨緣的度日,同時見到眾生我執而受苦,於是起憐憫心,願使一切眾生同離我執解脫自在,這即是菩薩道。

我執和法執,為一切錯亂和苦痛的根本,而我執尤為根本。佛為弟子們無我弟子們即能了達無我性空。後人不解佛意,於是聽說無我,轉而執取法有,所以大乘經詳明法空。由觀照五蘊和合的無常見到無我,更由緣起的深觀而徹底通達空性,所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說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破除了認識的錯誤--我法二執,般若智慧現前的親切體證,這些「不」的否定形式所要否定的,就是眾生無始以來認知上的錯謬--獨存、不變的實在感。如此方能徹見真相不疑不惑,得到完全的覺悟解脫自在

*即事相而廣觀法空

心經所觀照的對境有七類:

一、五蘊:色、受、想、行、識。

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四、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共十八界。

五、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六、四諦:苦、集、滅、道。

七、智與得:能證的般若智與所證得的空性。

遍觀諸法,一一法皆無所得,這「無」是沒有自性實體的,由此而破我法二執,得到「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本經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不是觀念游戲也不能以研究或辯論空理為足,而是要在「色」等諸法現象當下,一一地去觀察,而且進一步在定心中深入綿密觀照,才能實證空性,而且是在菩提道上長期的、深廣的觀行,而非速成式的「頓超圓悟」所可以實現的。「般若法門」是大乘菩薩道在自利利他生涯中的眼目,既非神秘經驗,也非哲學論述,這可說是般若經論的一貫精神

長久以來,導師並未特別專弘一種法門,或提倡某種特殊的禪修,所以有人誤以為導師是「論師」或「學者」,對佛法只作純理論的研究,不談修行事實上,這只是宥於狹隘修行觀--「打坐、參禪、持咒念佛」,依此所得到的粗略印象,而熟讀『妙雲集』的讀者則不難發現導師修行觀,並不同於傳統觀點,他並不太強調特殊的禪定和特殊的觀想,而詳於菩薩心行、般若深觀與解脫心境的描述,希望學佛者能就近的身心而減少貪嗔痴,生起戒、定、慧和慈悲心行,進而身心自在自他和樂,這與根本佛法乃至初期大乘的風格相近,而更體現「人間菩薩」的精神吧!讀者們當可在導師的字裡行間看見,在『般若經講記』之中,相信您也會有這樣的感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