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 李尚全
內容提要:本文作者認為,佛教倫理以業報輪回為基本內核,以三皈依為三大綱領,以五戒十善為十條德目。佛教倫理雖然建立在三世輪回的非理性的基礎之上,但它強調現在行為的重要性,以人為本,人是由自己的業力創造的,否定了神造人的荒謬理論,成為一種無神論倫理學,具有重大的現代意義:1、佛教利他主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倫理的理論來源之一;2、佛教美德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美德的組成部分。
佛教倫理思想,是整個佛教信仰體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它的形成與發展同佛教的形成和發展是完全同步的。佛教的哲學世界觀,概括地說,就是緣起論。緣起論本身就包含著佛教倫理思想——因果論;而因果論乃是佛教信仰的核心內容。從佛陀到十大聲聞弟子,再從彌勒、無著、世親、龍樹、提婆、覺音等大論師到中國漢傳佛教的四大翻譯家、歷史上各個弘教演宗的祖師,藏傳佛教的阿底峽尊者、米拉日巴尊者、宗喀巴大師等大喇嘛,乃至民國時期的太虛大師,當代的印順法師,等等,無數的古今中外的高僧大德,都從特定的時節因緣出發,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闡明佛教倫理思想的基本原則,完善佛教信仰體系。
佛教倫理思想的基本內核就是業報輪回思想,它是印度傳統倫理思想的核心,佛陀及其弟子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成三皈、五戒、十善等德目,成為完整的佛教倫理體系,在從印度向東南亞和中國儒家文化圈的傳播中,與本土倫理思想互融互補,成為構建本土和諧社會的精神元素,涵養出佛教徒的道德品質,提高了社會生活質量。本文擬將對這些佛教倫理思想做一些概括地介紹,斧正於學術界和佛教界的方家及同仁。
業報輪回理論作為佛教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它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梨俱畎陀》後期。《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的文獻,是雅利安人從西北入侵印度過程中,婆羅門祭祀們在不同時期所寫的神曲集,共收入1028支神曲或頌歌,分為10卷,口耳相傳到公元前7世紀,才用文字刻印成書。根據巫白慧的研究,來源於《梨俱吠陀》後期的輪回理論,是「包括佛教在內的一切印度宗教的共同教義和信條。它隨著印度佛教的傳播而傳人中國,成為中國佛教教義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1]
《梨俱吠陀》後期所謂的輪回(sams6ra)是說一個生物體(尤其是人)死亡後,他的意識(靈魂)和它的精氣就會自動地離開死屍,去尋找一個新生的肉體,托胎轉生。保存在《梨俱吠陀》里的一首吠陀詩人寫的《神意贊》告訴我們,在古印度人的眼裡,當一個人死了以後,他的親人相信死者的亡靈將會有這樣的一些歸宿處:閻摩王國、天上虛空、大地四方、日月星光、崇山峻嶺、汪洋大海、極地邊疆、樹叢澤邊等等。因此,親人們會祈禱死者的靈魂最好不要前往這些遙遠的地方,而是重返陽世,和活著的親人團聚。不過,在《梨俱吠陀》的x.135神曲的七個頌里,卻明確地表明,閻摩王國是人死後亡靈歸宿的天堂。但要想在死後進入閻摩王國,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就是死者生前所造的業和非業。所謂的業(karman)是指死者生前信仰婆羅門教,按照吠陀經的規定過祭天和祭祖的宗教生活,以及供養婆羅門教士和祭司的生活所需,才能在死後進入閻摩王國(《梨俱吠陀》x.14.2)。與此相反,就是所謂的非業(akarman),不能獲得進入閻摩王國的資格(《梨俱吠陀》的x.22.8)。這里所說的業,又叫善業,原文是意思是善行、功德,而所說的非業,原文意思是不凈行、不善業。只有擁有善業的亡靈,才有資格進入閻摩王國。亡靈一旦進入閻摩王國後,就會立刻擁有一個潔凈透明的軀體,「後吠陀的奧義書和佛家經典所謂細身似即來源於此」。[2]
伴隨著古印度學術界沙門思潮的興起,婆羅門教的教義受到了各學術派別的猛烈抨擊。佛陀就是當時沙門思潮里一派—『佛家學派的領袖,他對婆羅門教的輪回理論進行了人性化的改造,強調了人的現在行為是獲得精神升華(涅檠)的關鍵,並且從理論上取消了婆羅門教主張的人死後根據擁有祭天祭祖的善業進入閻摩王國的資格,他的後繼者乾脆把閻摩王國詮釋成極端苦惱的八熱八寒地獄,漢傳佛教徒又稱為十八層地獄。值得說明地是,佛陀在承認婆羅門教輪回理論具有合理性的同時,再把它改造成業報輪回的佛教倫理,實際上是根據人的現在行為,把婆羅門教的輪回理論進一步量化成業報六道輪回理論,成為佛教倫理的核心思想。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里說:
佛告首迦:一切眾生,系屬於業,依止於業,隨自業轉,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下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上族姓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多資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邪智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正智報。[2]
從倫理學的視角來看對這段經文,可以做出這樣的解釋:佛教倫理是一種宗教倫理,他把人的現在行為分為身、口、意三業,三業清凈與否,是取得來世果報的唯一途徑,也就是說,來世的短命報、長命報、多病報、少病報、醜陋報、端正報、小威勢報、大威勢報、下族姓報、上族姓報、少資生報、多資生報、邪智報、正智報等等的果報,完全取決於現在的行為。根據這樣的邏輯,一個人也可以根據現在的處境來推理出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正如《佛教三世因果文》所指出的那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做官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紫袍玉帶佛前求;黃金裝佛裝自己,遮蓋如來蓋自身;莫說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處來?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窮人。有食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高樓大廈為何因?前世造庵起涼亭。福祿俱足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門。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誦經念佛人。賢妻美婦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夫妻長壽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敬重孤獨人。無父無母為何因?前世都是打鳥人。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烏人。養子不成為何因?前世皆因溺嬰身。今生無子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今生長壽為何因?前世買物放生靈。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命。今生無妻為何因?前世偷奸謀人妻。今生守寡為何因?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前世忘恩負義人。今生眼明為何因?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前世吹滅佛前燈。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今生駝背為何因?前世恥笑拜佛人。今生拙手為何因?前世造業害旁人。今生跛腳為何因?前世攔路打劫人。今生牛馬為何因?前世欠債不還人。今生豬狗為何因?前世皆因騙害人。今生多病為何因?前世殺生害命人。今生無病為何因?前世施藥救病人。今生囚牢為何因?前世作惡害別人。今生餓死為何因?前世糟蹋五穀人。毒藥死者為何因?前世葯物毒眾生。伶仃孤苦為何因?前世噁心侵算人。眷屬歡笑為何因?前世扶助孤獨人。今生瘋癲為何因?前世酒肉逼僧、人。今生弔死為何囚?前世劫索在山林。鰥寡孤獨為何因?前世狠心,嫉妒人。雷打火燒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蛇咬虎傷為何因?前世冤家對頭人。
《佛教三世因果文》說明前世的個人行為的目的,是要加強現在的道德生活,因為現在的道德生活,才是獲得來世幸福生活的關鍵。一個沒有信仰佛教的人現在的所作所為,決定了他的來世生活有六個可能性歸宿,佛教稱為「六道眾生報」。《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指出:
或有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畜生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人趣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或有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4]
有人把上段經文里所說的地獄報、畜生報、餓鬼報稱為「三惡道」;把阿修羅報、人趣報和三界天報(欲天報、色天報、無色天報)稱為「三善道」。三惡道加上三善道就是「六道」。也有人把阿修羅報歸納到惡道裡面,稱為「四惡道」。每一道裡面的眾生都隨著自己的現在行為,在不斷地改換來世的生存環境,所以稱為「六道輪回」。
佛教的業報輪回的倫理思想雖然在理論上主張六道眾生平等,但更強調人道的重要性。太虛大師雲:
全宇宙的一切存在,盡是眾緣所生,由於因緣和合關系相續,流行為宇宙間一切存在的事物。一切存在中,有一部分是有情眾生,是指具有情感意識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及天等。眾生中的人,是眾生中具有聰明才智的一種,古諺曰:「人為萬物之靈」。因為它太靈活,所以向上也容易,向下也容易,人做得不好就可以墮下,做得好就可以向上。若不能向上,總要保持為人之道,無使墮落才好![5]
由此可見,在六道輪回的生命鏈條上,人類是六道輪回的支撐點,「一念向下便為四惡趣等,一念向上便為天及三乘等」,[6]「若不能向上,總要保持為人之道,無使墮落才好!」人的現在生命的來世歸宿完全取決於現在的善或惡的倫理生活。那麼,佛教倫理關於善的倫理生活又包括那些德目呢?下面一節將做概要的介紹。
佛教倫理是建立在佛教信仰的基礎之上,沒有佛教信仰,當然也就沒有佛教倫理可言。因此,佛教倫理與社會倫理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佛教實踐信仰與社會實踐理性的區別上。社會實踐理性具有地域性、民族性、階級性,而佛教信仰具有超越性,即沒有地域性、民族性和階級性。這種超越性就是靠信仰來實現的。皈依三寶標志著信仰佛教的開始,也是佛教實踐信仰的初次嘗試。三寶是指佛、法、僧。皈依三寶,簡稱三皈。實際上皈依三寶是一種在佛像前莊嚴地、神聖地宣誓或承諾,在藏傳佛教叫「三昧耶戒」。
為了說明佛教三皈依的信仰和道德的雙重功能,在這里把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里介紹的傳授三皈依的過程及其利益摘錄如下:
皈依師禮佛坐定之後,受皈依者雙膝長跪,兩手合掌,皈依師略為開示皈依三寶的意義之後,即教受皈依者念悔過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師略示皈依的功德,並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迴向偈:
至此皈依功德圓滿,皈依師下座禮佛之後,受皈依者,禮謝皈依師,普通三拜,實則禮佛禮僧,但有一拜即可。[7]
一、成為佛的弟子,二、是受戒的基礎,三、減輕業障,四、能積廣大的福德,五、不墮惡趣,六、人與非人均不能嬈亂,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八、能成佛道。[8]
由此可見,佛教徒在佛像前以三皈依的方式,所做的這種宣誓和承諾,儘管沒有任何的法律約束力,但具有佛教信仰和社會道德的雙重約束力。因為一個言而無信的人,雖然不追究法律責任,但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唾棄。如果從佛教信仰的視角來看,這種言而無信的人,在來世不但得不到人、天果報,反而會墮落在三惡道裡面。因此,佛教倫理對佛教徒具有信仰和道德的雙重約束力,更加有效地凈化了佛教徒的心靈,提升了佛教徒的精神境界。
佛教把人的行為分為身、口、意三個方面,稱為「三業」。而每種業都有善、惡、無記三類特性。做到五戒十善是善業,做不到就是惡業。至於無記業是一種不能導致任何後果的業,「它是一種中庸性,就是非善非惡,不落在兩邊果報的」。[9]在這里茲把五戒十善與三業實踐的關系,表列如下:
┌────┬────┬──────┬────┐
├────┼────┼──────┼────┤
│ ├────┼──────┼────┤
│ 身業│ 不偷盜│ 離偷盜 │ 布施│
│ ├────┼──────┼────┤
├────┼────┼──────┼────┤
│ │ ├──────┼────┤
│ │ │ 離兩舌 │ 和諍語│
│ 口業│ 不妄語│ │ │
│ │ ├──────┼────┤
│ │ │ 離惡口 │ 愛軟語│
│ │ ├──────┼────┤
│ │ │ 離綺語 │ 質直語│
├────┼────┼──────┼────┤
│ │ ├──────┼────┤
│ 意業│ 不飲酒│ 離嗔恚 │ 慈悲觀│
│ │ ├──────┼────┤
└────┴────┴──────┴────┘
由表1可以看出,五戒十善也可以稱為佛教倫理的十條目,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里幽默地說成是「人間天上的護照」。就人間而言,現世人生的一切處境,都是自己前世自做,而在現世自受。而現世的自做,又是來世自受的原因。因此,佛教要求人們把握好自己的現實生活,是來世獲得.好的人生處境的關鍵。《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把現實人生的各種遭遇,都進行了十分透徹地佛教信仰的分析,現在分門別類地介紹如下:
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三者、讚歎殺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於所怨憎之人,欲令喪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眾生。十者、戰斗自作教人,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報。
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讚歎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彼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11]
一者、好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令打。三者、讚歎打法。四者、見打歡喜。五者、惱亂父母,令心憂惱。六者、惱亂賢聖。七者、見怨病苦,心大歡喜。八者、見怨病癒,心生不樂。九者、於怨病所、與非治葯。十者、宿食不消,而復更食。以是十業,得多病報。
一者、不喜打拍一切眾生。二者、勸他不打。三者、贊不打法。四者、見不打者,心生歡喜。五者、供養父母及諸病人。六者、見賢聖病,瞻視供養。七者、見怨病癒,心生歡喜。八者,見病苦者,施與良葯,亦勸他施。九者、於病苦眾生,起慈愍心。十者、於諸飲食,能自節量。以是十業。得少病報。[12]
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砦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要想在來世或今世獲得端正報,有以下十種彌補的辦法:
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13]
一者、於諸眾生,起嫉妒心。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惱熱。三者、見他失利,其心歡喜。四者、於他名譽,起嫉噁心。五者、見失名譽,心大忻悅。六者、退菩提心,毀佛形像。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無心奉侍。八者、動人修習少威德業。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少威勢報。
一者、於諸眾生,心無嫉妒。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三者、見他失利,起憐愍心。四者、於他名譽,心生忻悅。五者、見失名譽,助懷憂惱。六者、發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寶蓋。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恭敬奉迎。八者、勸人棄舍少威德業。九者、勸人修行大威德業。十者、見無威德,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大威勢報。[14]
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門。四者、不知敬婆羅門。五者、於諸尊長,而不敬仰。六者、於諸師長,不奉迎供養。七者、見諸尊長,不迎送請坐。八者、於父母所,不遵教誨。九者、於賢聖所,亦不受教。十者、輕蔑下族。以是十業,得下族姓報。
一者、善知敬父。二者、善知敬母。三者、善知敬沙門。四者、善知敬婆羅門。五者、敬護尊長。六者、奉迎師長。七者、見諸尊長,迎送請坐。八者、於父母所,敬受教誨。九者、於賢聖所,尊敬受教。十者、不輕下族。以是十業,得上族姓報。[15]
一者、自行偷盜。二者、勸他偷盜。三者、贊漢偷盜。四者、見盜歡喜。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六者、於賢聖所,侵奪資財。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十者、見世飢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一者、自離偷盜。二者、勸他不盜。三者、讚歎不盜。四者、見他不盜,心生歡喜。五者、於父母所,供奉生業。六者、於諸賢聖給施所須。七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八者、見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見樂施者,心生忻悅。十者、見世飢饉,心生憐愍。以是十業,得多資生報。[16]
一者、不能諮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惡法。三者、不能受持修習正法。四者、贊非定法,以為定法。五者、吝法不說。六者、親近邪智。七者、遠離正智。八者、讚歎邪見。九者、棄舍正見。十者、見痴惡人,輕賤毀訾。以是十業,得邪智報。要想在來世或今世獲得正智報,有以下十種彌補的辦法:
一者、善能諮問智慧沙門婆羅門。二者、顯說善法。三者、聞持正法。四者、見說定法,嘆言善哉。五者、樂說正法。六者、親近正智人。七者、攝護正法。八者、勤修多聞。九者、遠離邪見。十者、見痴惡人,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正智報。[17](8)今世的地獄報,是因為在前世做了以下十種重惡業:
一者、身行重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者、起於斷見。五者、起於常見。六者、起無因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於無見。九者、起於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18]
一者、身行中惡業。二者、口行中惡業。三者、意行中惡業。四者、從貪煩惱,起諸惡業。五者、從嗔煩惱,起諸惡業。六者,從痴煩惱,起諸惡業。七者、毀罵眾生。八者、惱害眾生。九者、施不凈物。十者、行於邪淫。以是十業,得畜生報。[19](10)今世的餓鬼報,是因為在前世做了以下十種輕惡業:
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貪。六者、嫉妒。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飢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20]
一者、身行微惡業。二者、口行微惡業。三者、意行微惡業。四者、僑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回諸善根,向修羅趣。以是十業,得阿修羅報。[21]
一者、不殺。二者、不盜。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語。五者、不綺語。六者、不兩舌。七者、不惡口。八者、不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見。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22]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色天報:所謂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復有四業,能令眾生得無色天報:一者、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等,入於空處定;二者、過一切空處定,入識處定;三者、過一切識處定,入無所有處定。四者、過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業,得無色天報。[23]
為說明佛教倫理的超階級性,我們再引一段《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的經文作為佐證:
復有業能令眾生得決定報者:若人於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業,發願迴向,即得往生,是名決定報業。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不定報者:若業非增上心作,更不修習,又不發願迴向受生,是名不定報業。復有業能令眾生得邊地報者,若業於佛法僧凈持戒人,及大眾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願生邊地,以是願故,即生邊地,受凈不凈報。復有業能令眾生得中國報者:若作業時,於佛法僧,清凈持戒,梵行人邊,及大眾所,起於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決定發願求生中國,還得值佛,及聞正法,受於上,妙清凈果報。…復有業能令眾生盡地獄壽者:若有眾生,造地獄業已,無慚無愧,而不厭離,心無怖畏,反生歡喜,又不懺悔,而復更造重增惡業,如提婆達多等,以是業故,盡地獄壽。復有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至半而夭,不盡其壽:若有眾生,造地獄業,積集成已,後生怖畏,慚愧厭離,懺悔棄舍,非增上心,以是業故,墮於地獄,後追悔故,地獄半天,不盡其壽。復有業能令眾生墮於地獄,暫入即出:若有眾生,造地獄業,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慚愧心,厭惡棄舍,殷重懺悔,更不重造,如阿閹世王,殺父等罪,暫入地獄,即得解脫,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24]
這段經文,充分表明了佛教倫理的特點乃是超階級的道德造人理論,它徹底否定了婆羅門教的神學倫理,建立了佛教的人本倫理,成為時代精華。
佛教倫理雖然以非理性的三世因果來解決人的善與惡的關系問題,但它的善業造人,以「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作為倫理原則,卻高揚了人本主義的旗幟,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儘管佛教倫理建立在業報輪回的理論基礎上,強調了超階級的三世輪回的合理性,但把重心放在了現實社會生活之中,以人為本,人做不好,就會墮落在三惡道裡面,人做好了,才有成佛的資本。因此大乘佛教提倡社會關懷,把對社會負責作為成佛的先決條件,以「四攝法」作為量化的標准。
所謂的「四攝法」,實際上是佛教提倡的四項為人處世的原則,目的在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環境,正如《華嚴經》所雲:「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這四項為人處世的原則是: 、
第一、布施。佛教所說的布施有三種,用錢財、物質、醫藥等資助他人,叫財施;把自己的知識、技術等知識產品傳授給他人,特別是要把佛法傳授給他人,叫法施;幫助別人渡過難關叫無畏施。在這三種布施中,佛教特別提倡法布施,因為法布施才能根治貧困、救濟殘弱、使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愛語。佛教所說的「愛語」,並不是讓人們說一些諂媚、奉承、虛偽、言不及義的話,而是要講說對他人有利益的話。佛教所說的利益,不但對現在有好處,而且還要對來世有好處,也就是在來世最低的要求是不墮落在三惡道里。
第三、利行。佛教所說的「利行」,就是舍棄自己的私慾,以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在敦煌壁畫里有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過去世「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故事。由此可知,佛教所說的利行,用mzd同志的話說,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第四、同事。佛教所說的同事,就是要和他人合作,共同搞好事業,把集體的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法華經·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也就是整體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
以上所述的佛教「四攝法」,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佛教利他主義,在社會主義的當今社會,完全可以與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集體主義互融互補。其當代意義不僅如此,竊以為,佛教利他主義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倫理的理論來源之一。從而為佛教倫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提供了理論基礎,佛教利他主義的倫理思想理應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倫理的理論來源之一。
佛教美德是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系中涵養出來的有利於社會發展的高尚品德,這就是所謂的慚愧心。佛教對「慚」的定義是「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25]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自我批評。而所謂的「愧」是指,「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26]就是接受社會輿論的批評,達到改惡從善的目的。佛教把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美德,又叫懺悔,筆者稱之為佛教懺悔主義。《菜根談》里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了一個『悔』字。」佛教允許人犯錯誤,但犯了錯誤,要敢於自我批評和接受社會輿論的批評。竊以為,佛教懺悔主義同樣與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社會主義美德可以互融互補。「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劃清了社會主義社會裡的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即:「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假如我們能從這八個方面經常地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就能夠養成自責的。社會主義美德。由於佛教在當代中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民族性和海峽兩岸性,這就使佛教懺悔主義在當代具有合理性,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地要把「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融進到佛教倫理之中,成為當代佛教懺悔主義的主要內容,張揚愛國愛教的旗幟,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注釋:
[1]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70頁
[2]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第70—91頁。
[3] 《大正藏》卷1,第891頁1—2欄。
[4] 《大正藏》卷1,第891頁2欄。
[5] 《太虛大師全書》,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80年11月3版,第3冊,第240頁。
[7] 聖嚴:《戒律學綱要》,香港:佛教青年協會,1991年印贈本,第42—43頁。
[8] 聖嚴:《戒律學綱要》,第45頁。
[9] 敬良:《佛說業報差別經淺說》,台北:菩提印經會,1988年12月敬印本,第3頁。
[10] 聖嚴:《戒律學綱要》,第74頁。
[11]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1欄。
[12]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1欄。
[13]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1—2欄。
[14]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2欄。
[15]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2—3欄。
[16]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3欄。
[17] 《大正藏》卷1,第892頁第3欄—893頁第1欄。
[18]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1欄。
[19]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1欄。
[20]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1欄。
[21]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1欄。
[22]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2欄。
[23]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2欄。
[24] 《大正藏》卷1,第893頁第2—3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