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通向極樂之路 行持方法

通向極樂之路

行持方法

漫談念佛

念佛」是凈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觀無量壽佛經》有:「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楞嚴經》卷5載:「我本因地,以念佛心,人無生忍。」《起信論》說:「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往生要集》載:「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在心裡稱念法身佛,想具體存在之佛相,或佛陀功德,乃至口中稱念佛之名號,皆稱為念佛,是為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念佛,即指對佛的歸敬、禮拜、讚歎、憶念之意。凈土行人念佛可使貪扆痴不起,臨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念佛的種類很多,先說佛經念佛說明:

《般舟昧經》、《大阿彌陀經》卷下及《華嚴經·賢首品》等,皆說到念佛三昧法:一心繫念一佛之名號,並觀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於眾中之說法,如此念念相續不斷,則能於定中見佛,亦得以往生佛國。如凈業行人以念阿彌陀佛為修行法門,若行人往生佛國而至誠念佛號,則於命終時,即能往生阿彌陀佛國,稱為念佛往生。因念佛往生阿彌陀佛之本願,故信解其本願念佛為本念佛;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故又稱智慧念佛。末法之濁世眾生,根機劣鈍,不堪義解、持戒觀想等行,僅信稱念彌陀名號往生,此為愚鈍念佛念佛時不參雜其他行法,專心稱名願生凈土者,稱為專修念佛。若以自力精勤稱名者,則稱自力念佛;反之,若以彌陀賜與之信心自然促其念佛者,則稱他力念佛。如果你是稱名念佛觀想念佛行者,稱為事理雙修念佛

我國諸祖對念佛法門之分類亦有多種:1。智顗大師之《五方便念佛門》舉出5種念佛法門:①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指行者念佛時,則必生起願生凈土之心。②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即一心以觀想到此佛之相光明,以此興明照觸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滅。③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指所觀之佛,乃從自心而起,別無境界。④心境具離念佛三昧門,指觀想之心亦無自相可得。⑤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識,蒙十方佛之加被護念。於此,則智門興起,任運無礙,成就圓滿功德。2.懷感大師之《釋凈土群疑論》卷7,舉出有相、無相二種念佛三昧,明示欲得無相念佛三昧者,應念法身佛,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則念報身佛、化身佛。3.澄觀大師的《華嚴經疏》卷56,舉出五種念佛法門:①緣境念佛門,②攝境唯心念佛門,③心境具泯念佛門,④心境無礙念佛門,⑤重重無盡念佛門。4.飛錫大師之《念佛三昧寶王論》舉出三世佛通念法:①念現在佛,專注一境而圓通三世。②念過去佛,知佛與眾生乃迷悟之別,然二者之因果相同,無有二致。③念未來佛,生起一切眾生平等而皆為未來諸佛之心。5.宗密大師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4,舉出四種念佛,此即為凈業人所說的四種念佛:①稱名念,專心念佛名。②觀像念,觀念塑畫等之佛像。③觀想念,觀想之相好。④實相念,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

傳燈大師和蕅益大師分別在《楞嚴圓通疏》卷5和《靈峰宗論》卷7等所舉,將念佛分為念他佛、念自佛及自他具念3種:1.念他佛,即念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門、實相等,稱為念他佛。此系廬山慧遠等諸師所修之法門;2.念自佛,即觀現在一念介爾之心,無體無性,離過絕非,具足百界種種性相,與三世諸佛平等無二,若觀至歷歷分明而一心不亂,則三昧功成,豁然破除無明之障,而頓入明心見性之境。此系天台宗、禪宗等諸師所修的法門;3.自他具念,即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知眾生乃諸佛心內之眾生,而諸佛即是眾生心內之諸佛,二者感應道交,自他不隔。此系永明延壽、楚石梵琦等諸師所修持法門

日本凈土教將念佛分為尋常、別時、臨終3種,據源信大師之《往生要集》之說為:1.尋常念佛,系指日常之念佛;2.別時念佛,系指於特定時間、場所之念佛;3.臨終念佛,則指臨命終時,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時之念佛

他有念佛者,如修行念佛法門同志,為相互砥礪同修念佛法門而結社集會者,稱念佛會,為結社念佛修行念佛用之堂宇,稱念佛堂。此堂供奉西方三聖像,作為凈業行者禮佛、念佛、打佛七等用。除凈宗道場之外,禪宗天台宗、律宗叢林,亦多有此堂之設。長時相續念佛,稱為不斷念佛或常念佛。靜心凝神之念佛,稱為定心念佛。以日常之散亂念佛,稱為散心念佛。以念佛為每日必修之行,稱為日課念佛。日常生活中,不論何時何地之念佛,稱為長時念佛。於晝夜六時禮拜念佛,稱為六時念佛。於寒冷中巡行念佛,稱為寒念佛大聲稱名念佛,稱為高聲念佛、大念佛。將稱名配合於音樂而行,系始於唐代法照大師之分為五個層次而配合五音曲調之五會念佛,此類附曲調以稱揚佛名者,稱為引聲念佛、甲念佛。如歌唱般之唱詠念佛,則稱為歌念佛。若扣擊鉦、鼓而邊跳踴邊念佛者,稱為踴念佛。其他尚有攝心念佛、數息念佛、參究念佛、看話念佛靜坐念佛、觀心念佛釋迦念佛葯師念佛觀音念佛彌勒念佛等多種念佛。總之,念佛之真義,在由口念佛而進入心念佛,念念不忘,亦即此念是佛,則念念成佛

阿彌陀佛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當發十種心,稱念佛十心。出自《大寶積經》卷92《發勝志樂會》。據經載若有眾生發如下十種心,且隨所發之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則此人於命終時,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此十種心為:1。無損害心,即念佛之人眾生常起大慈心,不加損害而令得快樂;2.無逼惱心,念佛之人心安靜,於眾生常起大悲心而深加愍傷,令得脫苦;3.樂守護心,念佛之人於佛所說正法,當應不惜身命而守護;4.無執著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觀察,於一切法不生執著;5.起凈意心,念佛之人不僅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6.無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凈土成佛種智,於一切時念念不舍此心;7.無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於眾生尊重恭敬而不生輕慢;8.生決定心,念佛之人執著世間之言論,於無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而畢竟不惑;9.無雜染心,念佛之人修習功行、種種善根,心常遠離一切煩惱雜染;l0.起隨念心,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然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常念阿彌陀佛。

念佛三昧」指以念佛觀想內容的一種禪定。亦即觀念佛德或稱念佛名之三昧,有因行與果成二類:1.因行念佛三昧為①一心觀佛之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二者皆是觀想念佛;②一心稱念佛名,是為稱名念佛。2.果成念佛三昧指上三種因行之所成,如心入禪定或佛身現前。因行念佛三昧為「修」,果成念佛三昧為「發得」。《觀無量壽佛經》載:「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明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大智度論》卷7還說到念佛三昧能滅除種種煩惱先世諸罪。諸家所說念佛三昧之相狀與功能,雖皆稱念佛三昧,然諸佛有十方與三世之異,並有法、報、應三身之別,故念於觀、稱等有種種不同。凈土門之念佛三昧,據曇鸞大師之《略論安樂凈土義》、道綽大師之《安樂集》等所說專注相續不斷地念「念佛三昧之相狀或佛之神力,念佛智慧、毫相、相好等,念其本願、稱名等,總稱為念佛三昧

念佛之本意在憶念、追想,由內在之思憶表現於外者即為稱念,稱念配合深入之觀想,於醒、夢、定等之際,皆念念不離佛,此三昧又名般舟三昧。於《文殊般若經》,以專精修念佛一行,稱為一行三昧。又於《華首經》,以專修念佛三昧之相好,稱為一相三昧

專修念佛方法與儀規

佛有專修與雜修。關於此二之解釋,異說頗多,懷感以《菩薩處胎經》為根據,執心不牢固稱為雜修,執心牢固稱為專修。雜修者生懈慢國,專修者方生極樂,此蓋由至心、不至心論專雜之別;擇英、源空等以二修即正雜二行,謂以身口意業專心稱禮、憶念阿彌陀佛為專修,以散慢之心而修諸善則稱為雜修善導大師判分往生凈土之行,為五正行、五雜行。其中,五正行通常指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等,又五正行念佛為正業,其他為助業。故凈土宗之專念,多指專稱阿彌陀佛名號修行,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中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一句即是

此外,凈土法門行人應知道,專修有四得,雜修有十三失。專修者必得往生,是為千無一失;雜修者必不得往生,是為千中無一、萬不一生,故念佛專心繫念。

專修在凈土宗,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修行,亦即行為與心境皆和往生凈土正道契合,而專心奉侍阿彌陀佛之行持。或指以正信心修五正行中之「稱名」,此即是「專修念佛」。

凈土行者一生所行的專修念佛,據《阿彌陀經》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則今有「一日一夜專修念佛法」、「專修佛七」、「閉關念佛」等,今將其法分別介紹於下:

一日一夜專修念佛

《無量壽經》說:「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凈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佛說阿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由此可知一日一夜不斷絕的念佛法門,正是《無量壽經》的當機,念佛者如能於此法門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至心迴向者,俱得於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修一日一夜念佛,可遵如下儀規:1.唱《蓮池贊》;2.誦《佛說阿彌陀經》一遍;3。念《往生咒》七遍;4.念《發願文》;5.唱《大阿彌陀贊》、《贊佛偈》後,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並轉念六字或四字佛號,如此一日一夜乃至十日十夜念佛聲不斷絕;6.念三菩薩聖號各三稱;7誦《三皈依》;8.禮祖;9.迴向大眾念誦佛號時,各自應將身心性命,部交付與彌陀大誓海中;於一晝夜間誓不起一念世間想,不起一念計較身心性命想;且念時聲音應調和統一;期間飯食亦事先安排分批受食,不令佛號間斷,方為合法。

專修佛七

專修佛七是專一念佛,貴在專一其念。為了達到一心不亂,故在結七時的道場,應選遠離市囂的僻靜古剎;專修凈友於七日中要放下一切,不作他務,不假他想,專精念佛,否則對同修者之妨礙極大;念佛行人於七日前,持咒凈壇。凡道場所供尊像,要作真佛想,先期至誠禮拜,以多為妙,迎請慈尊降臨,然後翹勤懇切,對佛發願,願自己所有身心性命,都交付於彌陀大誓海中,於七日中除持念佛號外,不起一念他想。發願已,求佛哀憐,於此七日放光攝受,如此依佛而住,當處放下萬緣靜持起七。每晚休息才醒,即持佛名。持名要不緩不急,不散不昏,調息得中。務使心中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吃飯、上廁、行住坐卧洪名不斷,滿七之日,以大迴向結束。專修行人,如此精進七日,七日後仍須保持行力,方不負此功,是為專修佛七:

專修念佛殿堂守則多人專修念佛,必有一協同遵行之條款,以利共修。為此,特依諸方佛七殿堂守則之條例,擬訂守則如下,以供查閱:

1.期內禁語,不得閱讀、會客、閑談。

2.每晨按規定時間起香,行者須事先進殿堂禮佛等候,不得遲到。遲到者應自動跪香。

3.進出殿堂須先問訊禮佛,問訊時應彎腰過半,不得過與不及。他人禮佛時,不應由頭前經過。

4.繞佛次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穿海青者墊後,男眾在前,女眾在後。

5.不得在佛殿穿著海青,不得逗留佛殿觀看。

6.繞佛時不得前後遠隔距離,念六字佛號時兩手結彌陀印,平放在臍上三公分處;四字佛號,則兩手合掌於胸前。

7.如帶課誦本,應雙手捧之,不能卷摺及放於拜墊上。

8.唱念時須和聲莊嚴,發聲整齊,不得怪腔異調,不得高低嘶喊或閉口默聲。

9.共修時間不得手掐念珠靜坐時男眾拖鞋放在自己坐墊的右邊,女眾則在左邊。

10.止靜時若昏沉,請自動下座至指定地點拜佛,或自動請香板,但不得擅自出堂,亦不出聲妨礙他人。

11.凡參加精進組者,個人每天必須用自己休息時間,禮佛300拜,開大靜前如未拜滿者,應自動跪香,並於補足後方可入睡。

專修念佛起居規則 專修念佛時,大眾共同生活在一起,應遵守的起居規則,應該注意下列各款:

l.起床盥洗,啟閉門戶須輕聲,以免擾眾。

2.用齋時,不得嚼食出聲,碗、筷、匙等不得碰擊出聲。先食畢者,安詳念佛號,等待結齋。

3.注意節約用水、用電。

4.工作時亦禁語,倘職務必要時,宜以簡短語言輕聲交代。

5.隨喜參加者,於繞佛時方可進入殿堂。在外等候時,應隨聲念佛號,切勿閑談。

6.寮房內禁語,除規定時間外,不得入寮放逸;有病緣者,須告假後方得進寮休息。

7.須遵從糾察或監香人員之指導,並及時糾正之。

8.休息時間大眾念佛號或禮佛。

專修念佛日課修行專修念佛期間,可不上殿、不上供、不會賓客不做念佛外一切雜事,專一念佛。每日4:00下單(夏令提前半小時,其餘時間亦相應提前半小時)漱洗畢入堂。專修功課如下:

第一枝香:起香4:30、歸位5:15、止靜5:30、開靜5:45、迴向6:00,起香時念《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接「阿彌陀佛身金色」贊佛偈,出位繞念,持六字洪名。歸位後趺坐,出聲念佛。止靜後默念或金剛持,昏沉重者可下位禮佛。開靜後起佛號出聲坐念。迴向時念:「願以此功德莊嚴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念畢下位。

早餐後,對面站,再接第二枝香。

第二枝香,7:30起香、8:00歸位、8:15止靜、8:45開靜、9:00迴向。起香時用引磬、小魚念《贊佛偈》起佛號後,出位繞念,歸位以至迴向全與第一枝香相同。以下與第二枝香完全相同。

第三枝香,9:00起香、9:30歸位、9:45止靜、10:15開靜、10:30迴向

第四枝香,13:00起香、13:30歸位、13:45止靜、14:l5開靜、14:30迴向

第五枝香,14:30起香、15:00歸位、15:15止靜、15:45開靜、16:00迴向

第六枝香,18:00起香、18:30歸位、18:45止靜、l9:15開靜、19:30迴向

第七枝香,19:30起香、l9:45歸位、20:00止靜、20:30開靜後接大迴向、21:00一日專修功課圓滿閉關念佛

指閉門謝客而隱居念佛。亦稱閉凈土關。閉關行者於特定期內,停止一切待人接眾之事,而一心一意自室中念佛拜佛、行一行三昧修法。其時所住之處稱為「關房」,閉關時即於室內專修一門,依閉關者預期之目標而不同。期限亦不一定,有數月者,亦有數年的。閉關期間以不出閉關場所為原則。故閉關時須有人護持飲食醫葯等事,稱為護關。其方法如下:

閉關剋期法指定閉關時間之法。閉關之期限有長短之分:少期,為初次閉關者而設,因其不知閉關之法,慮有差誤,作短期練習而設,少則10天,多則20、30天不等,習之既熟,再刻大期,如90、120天為定程,春夏以正、二、三、四或二、三、四、五月為節,秋冬以七、八、九、十或八、九、十、十一月為節,最好避嚴冬、酷暑,此為中人以上立法。若在上根,不顧自身命,遑恤寒暑勇猛直前,決無退惰,以證為期,非此所能限制,然一般亦以三年為期。

閉關念佛五要指閉關念佛者必須預先定妥之五項:

1.擇地,當以叢林古剎及僻靜園林為得所。必外遠市囂,內絕賓客之處,始免解說之煩。行道之室,當以三楹獨院為率,西楹為供佛室,東楹為卧室衛生間,中楹庋置雜物、作休息之所。供佛宜西方三聖像或惟供阿彌陀佛金像一軀,必向東。案上設香爐一,案前設蒲團行人坐必背東而面西,余無別物,絕外緣,凈心目也。卧室惟衾枕、床及必備衣服,紙筆墨,茶具等,一切無關典籍、玩具皆宜屏去。掃除宜有定時,總門使人自外下鑰,非有意外要事,不許妄開。

2.擇人,擇人之說即覓好護關服務者,可於親友同志中選,惟囑其屏絕外人,及警止附近喧擾而已,服務者必定時傳送飲食茶湯衣服及下鑰看守,當擇篤實誠朴之人,無忘忽之患。如有意外,當使服務者傳簡為要。

3.預約之說有二:①凡閉關人如別無礙,固屬勝緣,倘有父母尊長值關期而染危疾,或行人自病必須出關者,行人當於入關之前,預囑家人及護關者,設遇此等意外,方得通知專請出關,其餘不得妄請。②行人入關一心念佛,不宜僂指計日,如已證一心,則心無他念,固不知出關為何日。即未證一心,為日太久,亦必不記出關之期,當於入時先囑護關人,俟期滿之次日,即書一簡請行人出關,免心計之擾。

4.剋期之法,宜先少後多,如自一七、二七乃至七七,或90日、120日,多則一年、三年,隨行人根機而定可也。

5.儀軌閉關所必有,以便遵行。然個人念佛關,應先發願,願文有通有別,懺悔求生凈土及發菩提大心等願,古人所已言者為通例,行人自發之願為別例。心苟純切,無論為通為別,皆能如願以償,不然雖別何益?其自發別願者,必先通教典,俾所發之願無不與正覺相應,始免流弊若不教義,妄發不宜發之願,不如惟以通願為得矣。如發別願,惟為父母懺罪求福,深合教義多能克果,其餘當以通願為主,若懷挾謬妄,或妄冀神通及前知之屬,即為波旬說,正行人之大戒,不可不慎。通願文以雲棲大師《西方發願文》為最。行人入關之第一日,為慎重計當先以黃紙書願文,焚香禮佛已,即於佛前火化。然後照平時定課之儀,先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次誦蓮池海會,《彌陀經》,《往生咒》,《贊佛偈》,頌佛號觀音、勢至及清凈大海菩薩而止,乃口誦《願文》一遍即退坐念佛不綴,自此後乃至百二十日,每日惟專念洪名,不復再有他念,直至出關而後已。惟《願文》之中,當刪去「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二句,下增「伏願百二十日關期之內,徑獲一心,遂證三昧,得見阿彌陀佛雲雲」。關中在一心執持名號勿失,更無所謂儀軌。此為居士閉關念佛之五要。

閉關念佛儀軌閉關念佛惟在念佛無所謂儀軌。若無儀軌儀軌,如飲食便溺就卧,口不誦佛而心念不忘,亦儀軌也;心口之間無非念佛之地,亦儀軌也;佛室之內惟行人得入,亦儀軌也;坐不傾側忘敬、跏趺、平坐、隨便坐皆可,倦不妨經行,但須緩步安詳,亦儀軌也;室內不著短衣,夜睡惟解長衣,不得並去裡衣,亦儀軌也;早則五更,遲則黎明不得遲起,白晝不卧,亦儀軌也;入關以前當沐浴更衣,以示潔凈,關內不再行廢事,亦儀軌也;關內不得觀書消遣,不得流連外庭、卧室以消遣,亦儀軌也;期內非有要事書簡付外,不得以寫字消遣(但可記修持心得),亦儀軌也;期內除第一日焚香禮佛化願文,及期滿焚香禮佛始退外,余惟每早起入關室時禮佛一次,余時禮佛雖無定次,亦儀軌也;平日定課念佛,皆當持珠記數,閉關專念,不得再以持珠記數致增外擾,亦儀軌也。原夫佛之所以囑望眾生者,惟在一不亂眾生所以閉關念佛者,亦惟在悉屏外緣,能證一心,此專念第一義也。若不知此義,或以禮佛為敬,而不知以專念為敬,或以沐浴為潔,而不知專念為潔,則上違諸佛遺教,下背專念之真修,已負執事廢理之衍。若號稱閉關而不肯謝客、不肯禁語,是直以專念良法為游戲,尤不足為議矣。

閉關念佛五戒閉關念佛宜戒五事:1.禁語,入關後此口舍念佛外,再不得另作他語,包括禁接電話;2.禁事,入關後此身舍念佛外,再不得營他事;3.持齋,入關後皆食純素,能持午者更好;4.謝客,入關後舍護關一人外,不得再見一人;5.退墮,入關後舍父母尊長染危疾及自急病或意外禍患外,不得無故出關。

五會念佛

五會念佛為唐代法照大師依《無量壽經》所創的念佛法門。該經卷上說:「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大師仿極樂世界中風吹寶樹出五音聲,而定五會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羨凈土儀式為集合音聲佳美之道俗數人,威儀整肅,分為五會,以五種高低緩急之音調而念佛。其第一會平聲緩念,第二會為平上聲緩念,第三會非緩非急念,第四會漸急念,第五會念阿彌陀佛四字轉為急念,每一會重複數百遍,以五會為一周,見《五會法事贊》。《嘆西方凈土五會妙音贊》中有:「第一會時平聲入,第二極妙演清音,第三盤旋如奏樂,第四要期用力吟,第五高聲唯速念,聞此五會悟無生。」又說:「第一會時除亂意,第二高聲遍有緣,第三響揚能哀雅,第四和鳴真可憐,第五震動天魔散,能令念者入深禪。」

修五會念佛功德利益甚大,蓮宗四祖法照大師於《法事儀》所述:「五會念佛利益,即於此生,為能離五濁煩惱,除五苦,斷五蓋,截五趣,凈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脫,速能成就五分法身功德最勝無比。」

凈宗諸祖每於念佛得深禪定時,神遊西方極樂世界,親聞樂邦水鳥樹林,微風吹動時,皆悉發念佛、法、僧三寶關系,曇鸞、善導、法照諸大師親聞此音,為此土眾生宣揚倡導,這就是五會念佛的根源。特別是四祖法照大師,因得文殊普賢二大菩薩的指教,以及阿彌陀佛的付囑,乃創製五會念佛譜,極力弘揚,五會念佛法門遂大行於世。

五會念佛修法:五會念佛大眾共修最易得益;個人則利用錄音放送作助念,亦可自修。共修時齊念、輪念均可。念佛時最好觀想一朵八瓣蓮花一遍觀一瓣,十遍成一朵,功課完畢,勘驗各人所蓮花朵數、瓣數,則可知各人念佛是否專心。如是互相砥礪行持,易收一心不亂之效。以上為人人可依之而行的修法,若專修五會念佛,可照《大正藏》第47冊所收的《凈土五會念佛法事儀贊》行持即可。

五會念佛自唐武宗會昌法難之後,已成絕響。虛雲老和尚弟子觀本法師,從日本藏經發現五會念佛殘卷,乃重譜新聲,由法振法師記譜,發願弘揚。現在所聽到的即是觀本老法師重譜的新聲。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及音樂中國出版社,都曾依此錄音流通。

略談十六種觀想

觀為觀照,能觀之智須大悟之後,慧才能啟發。在未開悟前,名之為識。識是妄想心,是凡夫境界,天天想凡夫境界,故為妄識。如果以此識心,用來觀佛的境界那就成佛境界,佛境界沒有妄識,故可轉識成智。觀字之妙,即在於此。《觀無量壽佛經》就說的是用十六種方法,進行次第觀想之經,教眾生成佛之法。

「十六觀」指《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十六種觀想之法,又稱十六觀法、十六想觀、十六妙觀、十六正觀、十六觀門等。念佛行者由憶念阿彌陀佛之身與凈土,得以往生西方,其觀行之方法,有十六種,今略加介紹:

1.日想觀,又名日觀、日想、日輪觀,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中之初觀。行此觀法時,於落日之際,正坐向西,諦觀彼落日,內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口皆令明了,極樂凈土之方位即朗然可知。又觀日輪之光明,而想極樂凈土光明等。

2.水想觀,又名水觀、水想,為《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十六觀之第二觀。觀想時,初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先觀水之澄清,次起冰想,見冰之映徹作琉璃想,觀想凈土琉璃地之內外映徹。

3.地想觀,又名地觀、琉璃地觀、地想,為《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講十六種觀法的第3觀。其觀想方法是想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一一寶各有五百色光等,其光如花。此觀系於「水想觀」成就之後所作之觀法,若此觀成就後,則作「寶樹觀」。粗見極樂國地的方法,具如第2觀水觀中說這是在沒有得三昧時看見的,故為粗見極樂世界真實而詳細地看見西方極樂世界,須得念佛三昧方可。故經說:「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此種境界應在得觀想念佛三昧之後方見,比前所說莊嚴多了,說亦說不完,所以不可具說。

凡夫心想羸劣,難觀極樂世界,故佛先教以日觀,再修水觀,此二觀為修地想觀的前方便。水觀修成,即能粗見地相,可得三昧,得三昧後,方能圓滿地觀,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時信心成就,待此期生死果報盡,則「必生凈國,心得無疑」。

4.寶樹觀,又名樹觀、樹想,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4觀。寶樹指西方極樂世界之林木。《無量壽經》說極樂國土之樹,皆為七寶合成,其七寶為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無量壽經》卷上載:「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清徹,不遭苦患。」即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有七重行樹,一一樹皆高八千由旬,諸樹具足七寶華葉,一一華葉皆顯異寶之色。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而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猶如梵王宮

5.寶池觀,又名功德水想、池觀,為十六觀之第5觀。西方極樂世界的池中,充滿八功德水,因此水有八種殊勝功德故。《無量壽經》卷上中說:「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凈香潔,味如甘露。」《稱讚凈土經》說:「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凈;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之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觀無量壽佛經》載:「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

6.寶樓觀,作此觀想即刻成就以上五種觀法,故又名總觀,亦名總觀想、總想觀,為《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十六觀之第6觀。《觀無量壽佛經》載該觀之觀想內容為:「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此觀將前幾觀所說極樂世界寶地、寶樹、寶池等結成總觀想故名總觀。接著該經又說明此觀之利益:「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此觀以觀極樂世界的寶樓而觀全體報土之觀法。

7.華座觀,觀佛及二菩薩所坐之華座,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法之第7觀,又稱華座想,因觀法非眼識所對之境,唯為心上想像故名。據經文所載,其觀想之法為:「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釋迦楞伽寶,以為其台;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音zhēn)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經中佛接著告訴阿難,作此觀想時須注意:「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佛說此觀的最後,告訴聽眾修此觀的利益為:「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8.像觀,又名像想觀、佛菩薩像觀、像想。觀想一閻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華上,又觀音、勢至二菩薩像,侍於其左右,各放金光,為《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十六觀之第8觀想,又稱佛菩薩像觀。其觀想方法經文所載為:「佛教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如來),阿羅訶(應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上面所說的是第8個觀,此觀觀想一佛二菩薩的像,因為凡夫心想粗劣,佛的報身相還觀不起來,故先觀想三個蓮華座上坐著一佛二菩薩像,這是觀想菩薩之前的一個方便,這次所觀的西方三聖像是坐像,因為它是個像,故名菩薩像觀。此觀是要行者先觀出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應身佛來,我們作觀想這是能感的心,有感就有佛來應,這叫感應道交。作觀想,是修行,要修作一尊佛出來,這是「是心作佛」,把佛修作出來了,是心就是佛了,這尊佛是自己的本性佛,所以叫性修不二;性具的佛,和修造出來的佛沒有兩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叫做依性起修,全修在性。「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經文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觀經》之經心。它有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一樣,它是金剛經》之經心。這兩句和彼兩句之重要性雖相同,而用功下手的方法不一樣。《金剛經是從空門下手,《觀經》則從有門而入。而我們依經作觀,就是將凡夫心變成佛的心之方法凈土著相是對的,但他所著的是妙有之相,凈宗行人寄託於他佛身上觀想,到觀想成功之時,就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彌陀。經文中的「正遍知海」,就是諸佛甚深、廣大的智慧。「多陀阿伽度」是如來,「阿羅訶」是應供,「三藐三佛陀」是正遍知。這個稱呼就是佛十種德號之前面三個德號,合起來就是佛。我們一心繫念諦觀彼阿彌陀佛如來、應供、正遍知。因修佛觀,觀想成功了,我們的心就變成佛的心,就會得到佛的大智慧。後面「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這裡說明至此,行者已得天耳通之利益了。此時已入念佛三昧,故「出定入定,恆聞妙法。」經文接著講「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行者出定時,應將定中所聞得的法音記住,不要舍棄。令與修多羅合,「修多羅」即是佛經,若定中所聞與經不合,或出定所聞與定中所聞者不合,此定即非像觀禪定,是名妄想。如與經符合,則是粗想見極樂世界。此觀想成就能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並絕對會修成下面第9觀所要修的佛身觀,於現身證得念佛三昧

9.遍觀一切色身相觀,指《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9觀。《觀經》載:「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此即為遍觀一切色身相觀之全部內容,其只所以名為真身觀,系相對於第八觀之像觀而言。此觀之主要內容是說明「能見無量壽佛,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故從觀無量壽佛入手。但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萬四千好,又怎麼觀呢?這個要門就是「從一相好入」,經告訴我們從「但觀眉間白毫」,觀到「極令明了」之時,則「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這就是佛大慈大悲,以過來人之經驗,告訴下手步驟。此觀成功,則非但能見無量壽佛,而且十方諸佛皆現前,並且十方諸佛即授行者記。

此觀又稱佛身觀、遍觀一切色身相。作此觀想時,以如來法界平等之身為對象,如經中所說

10.觀音觀,又名觀世音觀、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即是觀想觀世音菩薩莊嚴之相,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10觀。該觀為觀想觀世音菩薩莊嚴之相及修此觀的功德利益,現據經分述如下: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及韋提希夫人說觀見無量壽佛,不論開眼、閉眼都能了了分明之後,次應觀想觀世音菩薩。這位菩薩的身高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頭頂有個隆起的肉髻,頸項放出圓形的光明,從四面看去,各有百千由旬。那圓形的光內,現有五百尊化身佛,每尊佛都有一丈六尺高,同釋迦牟尼形相一樣。每一尊化身佛,各有五百位化身菩薩,和無量諸天,作為隨從的侍者。在菩薩通身的大光明中,顯現有地獄餓鬼畜生人類天人五道眾生的形形色色之萬象,均可在此光之中看到,可見菩薩時刻不舍眾生。頭頂上戴有毗楞伽摩尼寶珠裝飾而成的天冠,天冠中間有一尊站立的阿彌陀佛化身像,佛身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的面孔,為閻浮檀——最勝金那種金色;兩眉中間的毫相,具備七種珍寶之色,流放出八萬四千種光明。每一種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著無法以數計的化身菩薩,作隨從侍者,度化顯現隨意自在,滿十方界,廣度苦難眾生菩薩的手臂似紅蓮之色。有八十億種微妙光明,化為裝飾用的瓔珞寶珠在這瓔珞中,又都顯現著種種莊嚴之物。手掌現五百億種間雜著的蓮華顏色。十個手指中,每個手指的端部,都有八萬四千種莊嚴美觀的紋路,每個指尖上有八萬四千種色,每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遍映照一切眾生菩薩就用此寶手來接引眾生,救度眾生菩薩舉足時,我們就可見到足下有千輻輪莊嚴之相菩薩一下足,足底下就有自然化現的五百光明台接住他的足,並有金剛摩尼寶華,滿散其間。菩薩其餘身相都與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相又有八萬四千隨形好相同。但頂上的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這就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之相,是第十個妙觀。能作此觀想者,可不遇諸禍,凈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觀世音菩薩福報極大,只要聽到菩薩之名,就可獲得無量福,何況仔細觀想菩薩形象

觀音觀的下手次第為:先觀觀世音菩薩的肉髻頂相,次觀想菩薩的天冠之寶相,其餘毫光、面相、身光、光明等亦按此順序觀下去,即是循著頭面、頸項的次第下去,直至足下千幅輪相,悉使明了,如看自己手掌上之物品那樣清楚。作這樣觀想的,是為正觀,其他不經文之想,則屬邪觀。

11.勢至觀,又名大勢至觀、觀大勢菩薩色身想。此觀是觀想大勢菩薩莊嚴德相,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十一。行者修此一觀法時,觀想大勢菩薩身高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使遠離三途。乃至觀想其天冠中顯現十方佛國之相,其肉髻上有一寶瓶,瓶中盛諸光明,普現諸佛事。《觀無量壽佛經》載:大勢菩薩「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觀經四帖疏·定善義楷定記》卷8引《本緣經》記此瓶中盛父母之遺骨、《本緣經》未詳,童子教曰:「觀音為師敬,寶冠戴彌陀,勢至為親孝,頂戴父母骨。」道源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說得更清楚:「大勢菩薩最初發心修道之時,他的父母早已棄世,若是父母在世,他還可以勸導父母信佛修行,使父母了脫三界,可是他父母已經棄世了,他想起來,這是最大的遺憾,於是他父母的遺骨,用瓶子盛起來,頂在自己的頭上修行辦道,將自己修行辦道的功德,時時迴向父母,祈求三寶加被他的父母能夠得道,超出三界那時候大勢菩薩發心出家,還是個凡夫,他父母的遺骨,亦是凡夫的骨頭,因為大勢菩薩勇猛精進辦道之故,每天給他父母迴向,因此,那瓶子裡面他父母的遺骨,亦起了變化,本來他頭頂上的瓶子,是凡夫用的瓶子,這時候變成一個寶瓶,他那父母的遺骨,是凡夫的骨頭,這時候變了,變成一片光明。」同書還說:「大勢至證了菩薩果,能運用種種神通變化,利益眾生,他父母的遺骨,變成了光明,亦能夠神通變化,普現佛事利益眾生。」

12。普觀,又名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觀行者自身生於極樂,於蓮華中結跏趺坐,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乃至佛菩薩滿虛空,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12觀。《觀無量壽佛經》載:「見此事時,當起自身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此行人之所。」上面所引即是觀想的全部經文。普字作總字講,作一個總觀想觀想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此事時,即是將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和正報莊嚴觀想出來之時也就是將西方三聖的真實色身相觀想成功時。行者於此時接著觀想,自身坐於蓮華之中,結跏趺坐,此蓮華合起來。蓮華一合,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蓮池之中,於是又作蓮華開想。蓮華一開,行者觀想有五百色之光明,來照自身,雖眼睛尚未開,但覺眼前十分明亮。此時可睜開眼目,眼睛一開,就見佛菩薩滿虛空中,耳朵還可聽到流水聲音說法、鳥鳴的聲音說法,乃至風吹樹林的聲音亦在說法,還有諸佛都在說法這就有情無情皆演妙法,而且所說的法都與十二部經相合。此處十二部經,總指大乘一切經典。作此觀想時,你必須清楚其時你所觀想而聞到的法音,是否與佛所說的經義相合。如不合,則不是西方極樂世界境界,是魔境。沒有基礎行者,就易在此出錯。為不使出錯,就得先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印光大師知曉現代人的根機,怕大家修了會出亂子,故不允許修觀而勸以持名。修此觀想是靠自力行人修觀之時入了定,所以有上面所講的境界出現,入此定就是入念佛三昧,得此三昧,方知心不可思議。若是沒有得到念佛三昧,欲生而無法去。修此觀想在經中也沒說到佛來接引,完全靠自力,故出定之時還要憶持不舍,只有如此憶持,則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三聖的化身會常到你身邊,此時你就不會退心,也不會退失此行門。至此,因行者入定時可到西方去,出定後又能憶持不失就會三寶時常加被,得種種力,故往生可必!

13.雜想觀,又名雜觀、雜明佛菩薩觀。觀丈六像在池水上,或現大身滿虛空。即雜觀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為《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觀想方法的第13觀。是觀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兩位菩薩三尊種種變現雜想之觀法。智者大師《觀經疏》說:「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恆,大小不定,或隨物現,故名為雜。」經之前部自第8像觀至本觀共六觀,是觀佛的正報莊嚴。如前想觀成,則有西方極樂世界化身的西方三聖,常到行者所,行者則永不會退心,亦永遠不會退失行門。因此時入定能即至西方,出定又可憶持不失,同時又會蒙三寶加被行人,得種種力。如此,則生西可必。修持雜想觀之方法,經雲:「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觀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菩薩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但觀首相,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此二菩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14.上輩觀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第14觀,名上輩生想。總括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等三生之觀想,名上輩觀。往生凈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輩,三輩復分上、中、下三品,總為九品上輩觀即觀上輩徒眾自發三心、修慈心不殺行等、臨終蒙聖眾迎接,及往生後得種種勝益之相上品上生為九品凈土往生的第一。《觀無量壽佛經》說:「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上品中生,九品凈土往生之二。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彼國。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及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授手迎接。上品下生為九品凈土往生的第三。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行者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眾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

15.中輩觀,又名中品生觀、中輩生想,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中第15觀之名,觀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3種往生人善行。此一觀行即受持五戒、八戒等戒,並修孝養父母等中輩之行,而觀感聖眾迎接往生之相。中品上生為凈土往生九品之第4,據《觀無量壽佛經》說,凈土行人受持五戒八關齋戒小乘戒,不得有犯。不造惡業,離諸過患。以此戒德迴向願生彼國,是人臨終阿彌陀佛與比丘眾現前接引。佛光照觸,演說小乘法,讚歎出家。聞已歡喜,自見身已坐華台,低頭禮佛,未舉頭頃,已得往生蓮華尋開,法音同贊四諦之德,應時即獲阿羅漢果。中品中生為凈土往生九品中之第5,據《觀無量壽佛經》說,是人受持沙彌戒、比丘具足戒,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清凈無犯,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薰修,臨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光照觸,持七寶蓮華迎取。行者見聞中有聲讚歎,自見坐蓮華上,華合往生。經七日蓮華乃敷,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即得初果須陀洹果。經半劫已成阿羅漢。中品下生為凈土往生九品中之第6,據《觀無量壽佛經》說,行人養父母,奉順六親,行世仁慈,博施濟眾。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廣說極樂國土樂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聞已即命終,少時即得往生。經七日已,華開遇觀音勢至為說法,聞法歡喜,得須陀洹果。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16.下輩觀為《觀無量壽佛經》三輩觀之一。《觀經》所說六種觀法中,後之三觀九品往生的人之最後三品,名為下輩觀,即是第十六觀,又名下品生觀。經文說:「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即觀下輩徒眾雖造作惡業,然臨終遇善知識,而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種種勝益之相下品上生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說九品往生之七,經說:「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諸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隨化佛後,生寶池中。」下品中生為《觀無量壽佛經》說:「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遇善知識,以大慈悲為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下品下生者,《觀無量壽佛經》說:「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是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

附:白毫觀

白毫觀是凈土觀門修證方法之一。《觀無量壽佛經》說:「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又說:「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為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故慈雲懺主、興教大師等力倡修白毫觀,是為凈土行人早證三昧成就凈業

修白毫觀前,須布置一間凈室,西面安立一尊,面朝東方的阿彌陀佛莊嚴聖像,並供《觀無量壽佛經》1卷,其他香燈供果,可隨喜方便供養。初發心時,一日安排1-2次修觀,其餘時間應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專禮阿彌陀佛。初期也可加修《大悲咒》、《阿彌佛心咒》或《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等。

在正修觀想之前,修觀者應心中存想三寶,以求慈悲加持,禮佛之後,恭敬地跪在佛前,心中懇切地發如下大願:「我與法界一切眾生以及諸佛菩薩的性體本來不二,但我與眾生在迷,諸佛已悟,我今修白毫觀法,願普為法界眾生,求生安養凈土。」發願後再禮佛三拜,然後繞佛數匝,心中默持佛號,待氣息已平,緩緩地坐於座上,調和身、息、心,使身心均感安詳和順,即可進入正觀的修習。正觀分5個層次,由於境細,難用文字詳述,所以其中微細境相及其過程,全憑修持者自己去體會,如能獲善知識親為指導,則進步更為穩妥,其效更速。現略述修法如下:

1.調和結束後,手結法界定印,心中先持阿彌陀佛名號片刻,心念已經收攝後,即放下名號,以與視覺直線平行的虛空中,觀想一尊阿彌陀佛丈六金身立於蓮花之上。初觀時以凈室所供的佛像作觀境,即觀所供佛像立於空中,到了觀想明時,此像漸漸化大,愈顯莊嚴,成丈六立體型的真金色、具三十二相之佛,並各相好一一清楚,明了現前。此時再無身心世界,一切皆已放下,唯此所觀之佛相莊嚴常住虛空之中。這一觀想,不論經過多少次的修習,一直到佛相明了現前時,方可轉入第二層的白毫觀法中去。

2.佛三十二相既已觀成,即可進修白毫妙觀了。入座之後,先觀丈六金身完全顯現時,把心念集中於佛的兩眉之間,觀想有一珂雪一般潔白的微妙毫相,長約一丈五尺,周圍五寸,白毫的外表有八個棱面,一一棱面均發出光明。白毫的內部是虛通透明,而此白毫又是以眉間為中心,向右方成旋轉之型,其微妙光明照耀著阿彌陀佛的金色聖容,一一面相清楚分明,瑩凈明徹。對上述的白毫之相,有了總體的理解之後,即可在觀想時慢慢出現其相,並遂漸清楚分明,此時應把心念住在白毫之相中,不使偏離,並把阿彌陀佛金身虛化,似有非有,而心念的重心就堅固地住在白毫之中,不使移轉。如此久久修習,心念漸得明了,妄想皆歇,寂靜之中獲得清凈的法樂。但因心有所住,仍不離實有之執,故無法超越對待之相,故應進趣第三層的無住之修了。

3.每次座中修習時,白毫光明明了現前,自覺清凈輕安。此時應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有的感覺也是意識的分別作用。因此,能觀之心本空,所觀之境亦無,既不住於心也不住於境,如鏡中像、水中月,如夢如幻。如此在細心中作意思維就能遣除實有之執,心念便不落在幻妄的知見中,不再隨境遷流,也不被感覺牽著走,而是正在明了觀想之時,心中了無一法當情,無住生心,於是即入於真實的妙觀之門。除妄是一種善巧方便,不可以善巧方便為真實,故在破執之後,還應進入第四層的中道真境。

4.雖在上法中了心境是空,但不妨在空中方便起於妙假之觀,所以不取斷滅偏滯之空在真實心中仍然明了現前即空的白毫妙相,而不留一絲分別執取,如此久久修習,心念愈空,境相也愈妙。在層層體入之際,忽然在因緣時節成熟之時,空假雙亡,心境頓絕,靈妙的實相真境、法界中道之性完全顯現,此刻即進入了不可思議三昧正定境界。進三昧後,便得真實受用,而有第五層的不思境界出現。

5.修持者初證三昧後,仍須修觀用功,以期保護不退,並不可隨便示人,依然進修不怠。如果久久不退,當於正定之中,阿彌陀佛勝應身的八萬四千相好莊嚴自然一一開顯,親見阿彌陀佛勝應之身現前,並見十方無量諸佛勝應之身現前,見十方無量諸佛現前授記,成就微妙功德。因安住三昧故,雖見諸佛現前,仍無住著,不生情想。而自心靈之用,了達如空花幻影,去住自由,無礙自在

以上五個層次的次第修習方法,各人的進程可能不一致,但其中最關鍵的是切不可執著境界,否則即有入偏的危險。因此,還須明白一心三觀之理,以符正觀法要。其關鍵要訣是:「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亡即是中。亡照何曾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要知其詳,可參見興教懷則大師的《凈土境觀要門》。

懺悔與禮懺

梵語懺摩,梵文ksama,音譯懺摩。略稱為懺。其義為悔過,請人寬恕,佛教以之消除罪業,清除心垢。就是指乞請他人忍恕自己的罪過。《南海寄歸傳》載:「懺摩乃是西音,自當忍義。口雲懺摩,意是請恕,願勿扆責。」其義即:我們向人懺摩,即是請他忍受和寬恕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情,請其原諒於我。因此《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謂:「梵雲懺摩,此翻悔往。」

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為梵華並舉之詞。懺摩指乞請他人忍恕自己之罪過;悔為追悔、悔過之意,即追悔過去之罪,在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白道歉,以達到滅罪之目的。義凈法師所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那耶》卷十五注說:「言懺摩者,此方正譯當乞容恕,容忍致謝義也。若觸誤前人,欲乞歡喜者,皆雲懺摩,無問大小,咸同此說。若悔罪者,本雲阿缽底提舍那,阿缽底是罪,提舍那是說應言說罪。雲懺悔者,懺是西音,悔是東語,不當請恕,復非說罪,誠無由致。」慧苑《音義》卷下載:「懺悔謂懺摩,此雲請恕,謂請前人忍受我悔罪。」在佛法中,懺悔為消除罪業、清除心垢的重要方法。《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以懺悔業障菩薩十大行願之一。《心地觀經》載:「發露懺悔,罪即消除」戒律中有懺悔法,以後還形成各種懺悔儀式懺悔修法懺悔大分為事懺、理懺二法。事懺者,於眾僧或佛像前發露罪過,自責自咎,保證永不再犯。理懺者,觀罪性本空,與實相相應。如《觀普賢行法經》載:「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事懺又分兩種:一作法懺,於佛或眾僧前坦白罪過,以滅犯戒之罪;二取相懺,於定心中懺悔觀修,以見到佛摩頂等瑞相為滅罪之驗,以滅煩惱之性罪。理懺一名無生懺。

又《往生禮讚》中,列舉廣、要、略之懺悔法:1.要懺悔,即唱頌:「南無懺悔十方佛,願滅一切諸罪根。今將久近所修善,回作自他安樂因。恆願一切臨終時,勝緣勝境悉現前。願睹彌陀大悲主,觀世勢至十方尊。仰願神光蒙授手,乘佛本願生彼國。」以行懺悔。2.略懺悔修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五悔。3.廣懺悔,廣於佛、法、僧三寶同修大眾之前,懺悔過去或現在之罪業,並列有廣懺悔之文。然一般皆唱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40所載:「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扆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之偈文,實則已為略懺悔。同書又將懺悔之相分為三品:1.從身體之毛孔與眼出血者,稱為上品懺悔;2.從毛孔出熱汗,從眼出血者,稱為中品懺悔;3.全身微熱而眼出淚者,稱為下品懺悔。複次,若懺悔之心一起,剎那不取造孽罪之念者是為上品;隔時不取念者為中品;而隔日不取念者則為下品。以上稱為念時日三懺悔

另在《般舟贊》中,以唱誦阿彌陀佛之名號為懺悔。又齋戒行禮以修懺悔,期望得到諸佛菩薩降福加持者,稱為懺禮。

禮拜懺悔合稱「禮懺」,亦稱「拜懺」。禮懺即是禮拜三寶懺悔所造之罪。是依諸經之說而懺悔罪過的儀則,此儀則稱懺儀,依懺儀而修之,稱為禮懺或修懺。我國佛教中的懺法,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來,採用大乘經典懺悔禮讚內容而成之懺法,以種種形式流行,從而產生許多禮讚文及懺悔文。據《廣弘明集》卷28悔罪篇記載,就有梁簡文帝之《涅槃懺啟》、《六根懺文》、《悔高慢文》,沈約的《懺悔文》,梁武帝的《慈悲道場懺》即俗稱《梁皇寶懺》等多種。至隋唐之間,智者大師認為禮懺乃修習止觀的重要行法之後,大師撰《法華三昧懺儀》、《請觀世音懺法》、《金光明懺法》等,以後各宗也都有依據本宗修行特點的懺儀出現。凈土宗有善導大師的《凈土法事贊》、法照撰《五會念佛法事儀贊》。宋代為懺法的全盛時代,當時天台巨匠而又與凈土宗深有關系的四明知禮、慈雲遵式等大師又著有多種懺儀,知禮大師有《金光明最勝懺儀》、《大悲懺儀》、《修懺要旨》。遵式大師有《凈土懺儀》及《金光明懺法補助儀》等,知禮大師嘗修《法華懺法》、《光明懺法》、《彌陀懺法》、《請觀音懺法》、《大悲懺法》等各數十遍不等。金代王子成彙集凈土因緣,編成《禮念彌陀道場懺法》,略稱《彌陀懺法》,後廣行於世。本懺乃專修凈土,求生極樂法門為主,兼有懺罪之功。修持懺法,可使三業清凈,都攝六根。身禮佛容,身業清凈;口稱佛號,口業清凈;意念佛德,意業清凈。三業清凈,便是都攝六根,故修凈業者,亦多兼修禮懺,業障懺除,一心繫念凈土,則極樂可生。懺悔滅罪時所唱誦之文懺悔文。有長短多種。較長者有《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華嚴經》中的:「我昔所造惡業,皆由無始貪扆痴,從身語意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言簡意賅,最負盛名,亦最為常用。

適合凈宗學人修持的懺儀主要有如下幾種:1.《凈土懺》,又稱《往生凈土懺願儀》,為慈雲懺主所撰,輒采《大本無量壽經》及《稱讚凈土經》等諸大乘經典而立的懺法;2.《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是為慈雲懺主專為在家居士凈土而作,分決疑門和行願門。《凈土懺》乃為專修凈土、求生極樂法門,懺文中已將《阿彌陀經》及《往生咒》列入。故幽溪大師暮年,曾奉行此為日課,臨終趺坐,以指書空作《妙法蓮華經》五字而化,法門之妙於此可驗;3.《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願儀》,成時大師依經輯錄,為凈業行人可隨文入觀,是真受持,隨觀歸誠,是真信受之要法;4.《大悲懺》為宋代法智大師所撰,清見月律師刪文重纂。歷來修此懺者多獲感應,因虔誠修持大悲懺》,誦《大悲咒》能得十五種善生,不受五種惡死,並可於命終後隨願往生十方佛土。其修行凈土法門者,因觀音菩薩亦在西方,其願往西方、親覲三聖當亦更易,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