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通向極樂之路 道場勝跡 凈土宗道場勝跡鳥瞰

通向極樂之路

道場勝跡

凈土宗道場勝跡鳥瞰

凈土宗的古跡、寺院道場,是同修們朝禮、請法和共同修持的好地方,故作一介紹。這些勝跡雖不一定在讀者所在地,但對大家了情況,增加知識面和日後朝禮都有好處

大林寺位於江西山大林峰下。傳為東晉廬山慧遠大師徒孫曇詵(361-440)所創建。寺名大林,系因曇詵於講經台東南廣植花木,繁茂如林,故有此稱。該寺歷代迭經興衰,於清初又遭火焚毀。1922年於故址興建講堂,迎請安慶迎江寺竺庵法師復興大林寺,以聚集於廬山避暑之知識分子為布教對象太虛大師曾於該寺舉辦演講會,並將該寺作為其所倡導的世界佛學運動之據點,致力於復興慧遠白蓮社之精神。該寺曾為凈土宗的中心。

雲棲山在杭州西湖五雲山之西,原有真濟、雲棲、天池三寺,民國間尚存雲棲寺,以明代蓮池大師居此而聞名。據袾宏之《雲棲山房雜錄》載,初以五雲山巔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故名雲棲山。後以瑞雲飛集山塢中,經久不散,時人異之,因號雲棲塢。宋乾德五年(967),有僧大扇志逢(909-985)結庵以居。塢中多虎,師至,虎輒馴伏,故世稱伏虎禪師。吳越王錢氏為其建寺,始稱雲棲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棲真院,後復稱雲棲寺。明隆慶五年(1571),袾宏愛其幽邃,於此設禪室,為叢林奠立禪凈歸一之教義。其後,雲棲山成為雲棲念佛派之根本道場。有大殿祖師殿等。大殿供奉阿彌陀佛、十大弟子、六方六佛及二十四諸天之像。石徑兩旁,編籬界竹,竹大一尺圍,寺前大竹一竿,清聖祖賜名「皇竹」,並因而建亭。「雲棲竹徑」為西湖十八景之一。

雲棲寺自五代開山,至明代蓮池大師佛門龍象而棲止,並立為專修凈土道場。寺周徑曲林深,溪山幽勝,桂深冬燔,松疏夏涼,神足游息,靈心往還,實乃東南勝境,亦為學佛津梁,唯寺志一向缺如。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浙江臨海項士元有鑒於此,遂廣覓素材、尋訪勝跡,編成《雲棲志》10卷。是書首敘沿革,以志廢興之跡;次則山水,以志山川形勢;再次為梵剎,以志伽藍概況;以下曰勝地,以章名勝古跡;曰塔墓,以供游侶憑弔;曰古物,以昭法物而資清賞;曰規約,以明戒律而示法守;曰禪德,以彰梵修而存法系;曰名賢,以紀芳躅而申嚮往;曰物產,以觀庶類而征民生;曰藝文,以備征考而宏闡揚;卷終為寺產、志余。編纂者更於例言中表明:「本書范圍內所應有之事實,未經他書紀載者,凡屬實物均加查勘始筆於書。其屬軼事、遺聞亦務博訪,周諮眾說,僉同者始擇要記之,蓋冀杜免虛誕,且以表闡幽微也。」足見是書所用資料之可靠。志之卷首印蓮池大師像、雲棲山圖、雲棲寺平面圖及寺容和文物之照片多幅。是書,僅見於浙江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及臨海市博物館等處,藏本之稀彌足珍貴。

佛寺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之西的觀音山麓。1969年永慈法師購得現址,翌年興工蓋茅蓬。為專修凈土,效法《楞嚴經》中大勢菩薩執持名號,而以香光庄嚴立名精舍為「香光精舍」。自開山後,教內人士見此地區群山環抱,鍾靈毓秀,雲蒸霞蔚,景色天然,自成幽美。而其林相祥和,水質甘洌,尤為大眾所稱羨。乃相繼來山興建佛剎,不數年間大小寺院林立,蔚成修行辦道及旅遊之勝地。1993年,永慈老和尚將其創建的香光精舍,贈予印德法師興建常年念佛道場。師自接任以來,為使學佛有一所解行並重的清凈道場,期能於幽靜環境精進薰修;並利用各級學校寒暑假期間,舉辦佛學研習會,故於1984年開山重建。印德法師艱辛勞苦,默默耕耘,在重建工程中,一面建設,一面親往香港托西方寺永惺長老緬甸迎請2米高玉佛像,並定製木雕世尊像及近5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護法神像多尊。至1987年初夏,重建工程大部完成。一座庄嚴宏偉、建築新穎的佛剎,聳立於觀音山地區梵宇郡寺之中,並於次年初夏更名為玉佛寺。玉佛寺在開展傳授在家菩薩戒,舉辦寒暑假教師佛學講座,青少年佛學冬令營,寺院結夏安居及精進佛七等活動做得很好,為台中觀音山地區的一座庄嚴凈土道場

鳳山佛教蓮社位於台灣高雄鳳山,創立於1952年。初由地方善信李遷、姚登榜、陳天富等居士集資購屋,成立鳳山佛學研究社,翌年春,恭請煮雲大師擔任住持,改稱鳳山佛教蓮社。師接任後,創辦佛學講習會,每周二次聚會念佛、講經,數十年連續不輟。還創辦鳳蓮幼兒園,善於教育兒童;成立佛教青年弘法團,經常往各縣市弘法,信眾日增,法緣殊勝。1965年改建為三層樓房,講堂可容數百人聽講。二樓佛殿供西方三聖像,寶相庄嚴,春、冬佛七參加者達千數百人。大師除親自主講佛經之外,還請道源、道安、星雲、聖嚴、凈空等大師及海內外大德居士蒞社講經弘法。1967年蓮社新建築落成,舉辦傳授五戒,同時成立佛教婦女會、佛教青年會,展開社會活動:托缽、救災、冬令救濟等年年舉辦。曾數次舉行南部佛教聖歌比賽,轟動一時。大師於70年代起,舉辦精進佛七,提倡念佛修行,由台東、鳳山、嘉義、台中、台北,奔化全省,各地參加者極為踴躍,一時風起雲湧,都稱煮雲上人為佛七大師。由於信徒人數逐年增加,蓮社重建後之房舍又不敷用,更於1974年增建四層大樓一棟,與前建大樓連成一氣。新大樓一樓為地藏殿,二樓為圖書閱覽室、三樓大雄寶殿、四樓寮房及藏經樓。大樓於1978年竣工,大師因為各地佛七主法,故建築之事多賴監院慧見法師之辛勞。

廬山凈土宗祖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九江市,北倚長江,東接鄱陽湖。又稱匡山、匡廬等。相傳黃帝曾游此山,又傳殷商或周代,有名匡俗者於山中結廬修仙,後羽化而去,僅存空廬,故有廬山之名。山中有峰數十,名者為五老、香爐、漢陽、白雲、雙劍等;谷有康王、棲賢、虎溪;洞有白鹿、白雲、蓮花;台有般若、翻經、文殊。處處奇岩懸崖,潭澗瀑布,自古以勝景聞名天下

東漢靈帝時(168-189),安世高常游此山,其後僧眾來山漸多。東晉太元(376-396)初年,道安之門人慧永來山,於香谷建西林寺。十一年,慧遠應慧永之請來山,後建東林寺。十五年般若精舍,安奉阿彌佛像,與道俗百二十三人共結白蓮社,提倡念佛法門,為凈土修行之根本道場。自此,來山僧俗日眾,遂成我國凈土教之勝地。慧遠大師又廣為招請西域沙門前來從事佛典翻譯或遣使赴西域求經,佛陀陀羅佛陀耶舍都曾至此山,四方前來參集之眾多達三千,因此廬山不僅成為當時南地佛典翻譯之大道場,更蔚為佛教一大中心。其後桓玄禁佛汰僧,獨此山倖免於難。當時,除修道之士外,如陶淵明、雷次宗等一代名士亦厭離世亂遁居此山,大書法家王羲之亦於山中建歸宗寺,迎請佛陀耶舍住之。

慧遠示寂後,道昞主盟白蓮社。曇詵於大峰山之南創建大林寺,法濟於玉巒峰之東北創設慈雲院。慧安住於凌雲寺。曇翼、慧慶居止於漢陽峰廬山寺。隆安年間(397-401)道生來此棲隱,曾於劉宋元嘉七年(430)宣講《涅槃經》,其後示寂於此山。十五年,僧瑜、曇溫、慧光等同入山之南嶺創建招隱寺。南齊永明十年(492),僧景創建香爐峰寺。至梁代,法歸於擲筆峰創建峰頂寺。太清年間(547-549),法歸宣講《金光明經》後,於東林寺之南建立戒壇,成為江南戒壇之一。隋開皇年間(581-600),天台宗智顗大師兩度來山開講,聞法者多達5000人。其門人大志於甘露峰之南建靜觀道場,又於福林寺修頭陀行。同一時期,道信駐錫大林寺,智鍇棲止西林寺20餘年,致力宣講《法華》、《涅槃》及《十誦律》等。

至唐代,凈土宗高僧善導曾來山尋訪慧遠遺跡;智舜於山中講《觀無量壽佛經》。玄宗時,曾敕建慧永之塔於山中。永泰元年(765),法照入山結「西方道場」。大歷年間(766-779),神湊東林寺弘傳律學,法藏於五老峰建構道場李白亦常游山賦詩。元和二年(807),白居易於遺愛寺附近結草堂。寶歷年間(825-826),刺史李渤建白鹿洞書院。馬祖道一之弟子智常來住,常隨眾達數百人,大弘禪風。未久即遇會昌法難,至大中六年(852),宣宗敕令復興東林寺。五代之際,行因於棲賢寺弘法。南唐時,李中主於東南麓創建開先寺,李後主又於西麓營建圓通寺。

宋慶歷年間(1041-1048),居訥住於圓通寺,與歐陽修等人共結「青松社」,興隆禪法,門下號稱三千。元豐二年(1079),神宗敕改東林寺為東林太平興國禪院,黃龍慧南之弟子常總奉敕入寺。紹興十七年(1147),法道於太平寺重刻《大宋僧史略》。元至大年間(1308-1311),普度住於東林寺,編撰《廬山蓮宗寶鑒》,弘揚凈土教義。明萬曆七年(1579),仁敬、智聯合力營構千佛寺。四十二年德清於五乳峰創建法雲寺,並於寺中著述。清代以降,佛寺漸次衰頹。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本山寺院得到修復或重建,今有東林寺、西林寺,黃龍寺、小天池、鐵佛寺等10餘所。

東林寺位於九江市南、廬山西北麓。為我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晉太元六年(381),慧遠於此建寺講學,並創白蓮社,倡導彌陀凈土法門,國內外名僧雅趕不上多來此結社念佛後世推尊慧遠為凈土宗初祖。唐代最盛,有殿、廂、塔、室310餘間。唐武宗會昌法難後,宣宗嘗敕修之。宋元半年間(1078-1085),神宗敕令改稱「東林太平興國禪院」。元至大年間前後,普度於此撰《蓮宗寶鑒》,宣揚凈土教義。揚州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前,曾來此寺,後與寺僧智恩同渡日本講經,慧遠東林凈土宗教義亦隨之傳入日本日本東林教即以慧遠大師為始祖。

寺前有虎溪,相傳慧遠大師志心修行,送客不過虎溪橋。詩人陶淵明、道士陸修靜常來此談儒說道,一次送陶、陸出門,邊走邊談,不覺已過橋,神虎吼叫不止,三人相視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典故的由來。寺中有羅漢松,相傳為慧遠大師手植。古松旁為護法殿,正殿為神運寶殿,殿西側為十八高賢、三笑二堂。近十餘年來新建寺之山門天王殿、蓮池、大雄寶殿、及兩廂堂宇、念佛堂等,皆由前方丈一大和尚領眾募建。寺中尚有聰明泉、石龍泉、出木池等古跡,並有晉之石雕、唐之經幢,唐、明、清三代之文物碑刻。歷代文人游此者甚眾,李白白居易、柳公權、陸游、王陽明等均曾於此題詩立碑。東林凈土宗文化研究學會,1992年6月成立於廬山東林寺,以該寺方丈一大和尚為會長,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法師為副會長,懷善法師、常林法師及申寶林居士為正、副秘書長。學會以研究凈土宗的弘傳史、初祖遠公的事跡、凈土宗和他宗的關系及當代弘揚與修習凈土法門意義宗旨,聯合本寺法師護法居士開展學術研究活動。學會成立會議結束後,即召開第一屆學術討論年會。學會還創辦《凈土》期刊,以弘揚凈土法門江西廬山東林寺旁有一小峰,峰頂上有盤石,可坐百人。因慧遠大師常於石上開講《涅槃經》故名講經台。又於台畔築庵而居,作《涅槃經疏》而得名。台下有石室及風洞開門石,南向而上,為雲頂石。明代王守仁《遠公講經台詩》贊曰:「遠公說法有高台,一朵青蓮雲外開。台上久無獅子吼,野狐時復帶經來。」

東林念佛堂位於香港荃灣芙蓉山。本堂開山於1952年,為定西法師所建。堂處茂密的叢林中,清幽深邃,為專修凈土道場。甫入山門即可見創於1970年的東林安老院。拾白石階而上,可見1998年落成的大雄寶殿,殿宇巍峨,卷檐欲飛。樓下為大悲殿,供千手觀音菩薩像:樓上供娑婆三聖,中為釋迦牟尼佛,左為地藏菩薩,右為觀音菩薩,左右壁奉十八羅漢像。大悲殿後,過香花四溢之小庭園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佛像蓮花水晶燈旋轉不停,象徵*輪常轉。寶殿右旁樓下為延壽堂,樓上為觀音閣。右旁樓下即為凈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大師舍利塔。樓上為藏經樓,藏有清刻大字《龍藏》共7168卷,另有《頻伽藏》等佛經多部。延壽堂後為*輪殿,亦為藏法寶之所。

東林念佛堂的僧眾,專修凈土,為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寺院諸佛菩薩聖誕舉行法會以外,即專修念佛法門。該寺山門額曰:「東林念佛堂」。聯為:「極樂蓮邦原從門入;阿彌陀佛祗在眼前。」簡潔的聯語,道出了念佛堂的建寺宗旨

北天目靈峰寺靈峰寺距浙江安吉縣城遞鋪鎮西南約8公里的靈峰山大雄峰下,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為凈土宗九祖北天目靈峰蕅益大師長期駐錫之道場。據《靈峰寺志》記載,靈峰寺始建於五代梁開平元年(907),時義磷禪師雲游至山,見靈峰俊秀,山水幽清,衲衣半肩,流連數日,隨之於大雄峰下披荊斬棘,築茅蓬安居,十方來依者日眾。吳越王聞師名,賜名「靈峰院」,繼又施金修寺。宋治平二年(1065),更名為「百福院」,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改名「靈峰講寺」。自義磷禪師始創靈峰院後,名僧輩出:宋有仲賢、元有如月、東拙(日本國人)、明有石峨、雪航、清有蒼輝、諦隱等相繼中興。但以明末清初之蕅益大師最著,大師著有《靈峰宗論》10卷、《閱藏知津》44卷、《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等巨著42部,計203卷。在教理上主張禪、教、律三學歸攝一念,以念佛總攝釋迦一代時教,最後形成了三學歸入凈土的靈峰派,被尊為凈土宗第九祖師。清代諦隱振興靈峰功垂千古,據志載,清光緒元年(1875)靈峰寺有天王殿5間、大佛殿、葯師殿、祖師殿、伽藍殿、大戒堂、報本堂、雲水堂等各3間、東西客堂各4間、東西方丈室8間、齋堂4間、大悲樓5間,尚有寮房、庫房等40餘間,有塔14座、田3頃及山林等,僧人多達四五百人。靈峰寺背枕靈峰山,左右五峰迭起,峰巒嵯峨,古樹參天,萬竹生輝,雲雨吞吐,奇趣天成。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佛教勝跡,於海內外產生深遠的影響。靈峰寺雖在歷史上屢遭劫難,但自90年代以來再度振興,先後修建有三聖殿、天王殿、方丈殿、觀音殿、大佛殿、千佛塔、蕅益大師舍利塔、僧房、山門七寶蓮池、觀音池等,並於世紀末舉行「紀念蕅益大師誕生400周年、祝賀靈峰寺大雄寶殿落成」法會與研討會。

北投農禪寺座落於台灣北投大業路6巷印號。是一個佛教研究、弘法、修持為一體的道場,由聖嚴法師住持。在修持上主張禪凈同舉並揚,故寺有禪坐會與念佛會之設。一年中舉辦禪七與佛七各兩次。福慧念佛會定每星期六晚7-9時舉行念佛修持,在念佛中有法師作指導修行開示,各會員經常交流修行經驗感應事跡。念佛會下還設助念團,為會員和親屬舉行臨終助念。認為助念是為病危者求生凈土之助緣,同時也是促使助念者自己修行的好緣。助念雖能利益他人,但受益最大的還是念佛者本人。不論為誰助念,無不是成就我們於蓮邦培養聖胎的殊勝法會

白雲寺位於台灣彰化市八卦山側。肇建於1955年,發起人為善法師、一慈法師及王玉霜居士。王居士邀同地方富商善信捐集巨款,親自設計建造。寺務則由一慈法師主持。全寺工程費時五載,至1960年,金碧輝煌之大雄寶殿落成,不久藏經樓亦告完工。1963年,敦請天乙法師晉山就任第一代住持。此後,遠近信眾前來禮佛者絡繹不絕。寺譽日隆,香火鼎盛。1970 年,王居士逝世,一慈法師有感於她奉佛之誠與建白雲寺之功,特闢建王居士紀念堂,且營墓立碑於寺內側。一慈法師亦宣布禁足自修,不出寺外,誓戮(音lù)力修持,期能上報佛恩,早證菩提。1980年,住持天乙法師圓寂。翌年,一慈法師晉任住持。是年農歷十一月,舉辦首次精進佛七。此後,除每年農歷十一月舉辦精進佛七外,每月初五及二十日訂定為念佛日,以求不斷精進。此外,並著手興建念佛堂及塑造三樓的接引佛像,於1984年農歷閏十月竣事。1986年底,又將寺之兩廡長廊及寺右房舍新建竣工,全寺規模始告完成。山門有聯曰:白鹿御花綠竹溪泉繞佛境;雲龍歡跳晨鐘暮鼓渡慈航念佛大殿有聯:應知無量光能從極樂涵沙剎;來念十聲佛便是娑婆道人。又聯:利根下愚圓融同證三越壽;四土九界究竟都歸常寂光。

白蓮寺位於浙江臨海東北之東掖山上,舊名白蓮庵,於宋慶歷五年(1045),由能仁寺分立而成。為神照本如(981-1051)所創,大長公主請額。郡守章得象有《白蓮寺》詩贊曰:「聞說新庵號白蓮,五峰環繞布金田。虎溪社共何人繼,佛隴燈從幾代傳。嵐邑拂空長似畫,松枝偃蓋不知年。勞生已作歸休計,願解塵纓結凈緣。」石象之題雲:「結社當年號白蓮師公應欲繼前賢。有時中夜初回定,清盤一聲月圓。」嘉定十年(1217)御書匾額四字以賜。有宋一代,出自白蓮寺神照本如一系的天台名僧甚多,大多常求西方,篤修凈業。如神悟處謙、楂庵有嚴、凈住思照、真教智仙、智涌瞭然及居士左伸等,或結白蓮社專修凈業,或立凈土懺堂率眾焚修,或專修念佛三昧,一時成「教宗天台,行在凈土」之主剎。寺舊有十六觀堂,後毀。明崇禎五年(1632),僧超覺重建。今圮,僅存石質遺物數件。

玄中寺位於山西交城縣西北10餘公里的石壁山中,又稱石壁寺、玄忠寺。是中國凈土宗的發祥地和主要道場。寺始建於北魏延興二年(472),永安年間(528-530)曇鸞大師在此寺創立凈土宗,隋末道綽大師與唐代善導大師亦相繼在此住持與弘揚凈土法門日本親鸞亦接受曇鸞大師一脈相承之凈土教義,建立凈土真宗,並視玄中寺為祖庭,尊曇鸞、道綽、善導諸師為祖師。現寺中天王殿、鍾樓和鼓樓為明代萬曆年間的遺物。大雄寶殿山牆上的十六尊者畫像多為明代所作。千佛殿中存有大小不同的銅、鐵、石佛像共千尊。最上為西方聖境(彌陀堂)。

弘化蓮社位於香港跑馬地成和道成和大廈九字樓a至c座,成立於1961年,為聖懷法師所創。六十年代初,蓮社在護法信眾的支持下,購入現址作為弘法道場。由於交通方便,弘化蓮社成為跑馬地一帶聚眾念佛的方便道場。蓮社內窗明幾凈,殿中佛相庄嚴。更由於聖懷法師的勤修精進,啟悟不少來此聽經念佛信眾。現在蓮社仍保持每星期3天的念佛及講經活動。為發揮蓮社處於鬧市的特點,並充分利用這難得的弘法場地,蓮社並一度借予由永惺法師負責指導、荃灣東林念佛組織的「生西助念團」,作為在香港念佛、誦經、共修凈業的場所。

西方寺位於香港荃灣老圍村大帽山南麓,西旁三迭潭,群山環抱之中,溪水長流、綠葉成蔭。西方寺是永惺法師為實現其宏願而建的凈土道場,佔地萬余平方米。1962年購地,1970年動工興建,1973年落成。「山門有聯雲:「南海泛慈舟,梵唄聲聲皈凈土;西方傳內典,源流脈脈接靈山。」大雄寶殿樓高二層,上層為大雄寶殿,供奉西方三聖,左右輔以文殊普賢兩大菩薩,最左供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兩側供十八羅漢石拓聖像,栩栩如生;又供明朝觀音菩薩的精美造像為我國最大型的景泰藍觀音像,甚為稀有。樓下為彌勒殿。大雄寶殿之後的二樓建築,樓上為地藏殿,樓下為海會塔。後期又於大雄寶殿的左右方,先後完成講經堂、五觀堂、佛學院、宿舍、荷花池等。1991年,復增建圖書室,古今佛學典籍齊備。1998年又於寺後建萬佛寶塔,每層供奉不同的佛像。塔內之其餘空間,則將成為佛教文物館,陳列該寺長期搜集珍藏之不同朝代的佛像經卷法器歷代高僧墨寶。頂層更供養佛陀舍利,以便信眾瞻禮。萬佛寶塔後,為菩提護理安老院。永惺法師除常領眾於此舉行各種法會外,又曾竭盡心力地招募僧伽學員,創辦菩提佛學院於寺中,以培養僧才。法師還在銅鑼灣辦了香港菩提學會,弘揚凈土佛法門。

西方凈苑位於普陀山觀音眺。僧福升創,1920年毀於火。升不辭勞瘁募緣重建。建國初,僧開賢、悟智、池蓮居之。1960年後庵宇廢棄,後遭颱風吹倒,余屋「文革」中拆除。1991年普陀山佛協重建,至1993年建成,改原額西方庵為西方凈苑。天王殿內供奉日本式漢白玉四天王立像,圓通寶殿供漢白玉觀音菩薩坐像,兩邊塑施彩脫胎十八羅漢群像,神態逼真。東為客樓,西廂樓為「慧鍔大師紀念堂」、「香光閣」。大殿西側建念佛堂,堂中供阿彌陀佛接引像;堂外庭院幽雅,有七寶蓮池,池間有青石及漢白玉琢《十六觀經》大型浮雕4幀。重建後的西方凈苑,是妙善和尚主持創辦的全山第一所專修凈土道場。凈苑以蘇州靈岩山寺為樣板,制定了《念佛堂規約》12條。規定進堂者「二六時中,惟佛是念,惟凈土是求」,規定諸師「除公務或疾病者外,大眾一律參加」,堅持每天坐香凈修。全苑以《規約》為準繩,威儀整肅。

光明寺位於陝西長安(今西安),關於本寺的創建因緣有多種,其一為據《新修往生傳》載,唐代凈土高僧善導曾住於該寺,因大師念佛而放出光明,唐高宗感之,遂賜以「光明寺」之額。至武則天時改名「大雲經寺」,並在寺境內建三階院,成為當時京師三階教五所道場之一,其餘四所為化度、慈門、慧日、弘善。初唐以後,光明寺中曾形成凈土與三階兩宗對峙之勢。

延慶寺(1).在浙江寧波市解放南路。初建於周廣順二年(952),稱保恩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延慶院,紹興十四年(1142)改稱延慶講寺,為天台宗名剎。重興教觀之知禮大師曾住寺,師「教宗天台,行在凈土」,故此寺對凈土宗的發展亦起重要作用。知禮大師不僅著《觀經疏妙宗鈔》及《觀經融心解》弘揚凈土,還撰《法華懺》、《大悲懺》等多種懺儀修習、弘揚。其更值得一提者,為大中祥符六年二月,於寺建念佛施戒會,爾後每年恆例修之,此會名萬人會,影響至巨。天禧元年(1017)大師又與異聞等10人,以3年為期修《法華懺》,期滿焚身供養法華經》,以此誓生凈土,但後經秘書監楊億及遵式大師等力諫,遂改焚身之意。寺宇構築宏偉,近年已由市佛協收回,待修復。延慶寺古有十六觀堂,宋元豐(1078-1085)間,比丘介然專修凈業,於延慶寺東北隅隙地,架房60餘楹,中有寶閣環之,謂十六觀堂。於堂中聚眾修習「十六觀法」,甬人稱「延慶寺觀堂」。清乾嘉間,觀堂殿宇重修,並於原蓮香巷門口建造山門放生池和大雄寶殿,於是觀堂脫離延慶寺而獨立門庭,後諦閑大師改名為觀宗寺。

(2).位於浙江臨海市龍潭嶴。舊名龍山,梁天監初建,唐會昌中廢,梁開平中改龍潭院,錢忠懿王改戲龍,宋大中祥符中改今額。上世紀30年代,興慈大師重建大殿、廂樓,近年又加修葺。今寺由智泉法師住持,月月打念佛七,為浙東有名的凈土道場

興隆精舍位於台灣高雄縣甲仙鄉南橫公路旁的天乙山中,四周林木蔥翠,山景優美,置身於此600餘畝廣闊平原山中高地,猶如世外桃源。在1984年的一個殊勝因緣中,久居鬧市的心淳法師,想有個清凈道場,以供同修調濟身心,故請明田法師選中此地,並請月基法師命名為天乙山,恭請白聖長老取名為興隆精舍。雖是茅蓬,承蒙廣欽老和尚多次讚賞為好地方,一再囑付要善加利用,開闢為凈宗道場。在清修佛堂中,供有西方三聖接引像,壁上供觀音菩薩畫像,額曰:萬德庄嚴。聯雲:觀登覺岸洹河自在;音來慈航般若常明。道場雖是簡單建築,卻也一塵不染幽雅自得

紅螺寺位於北京懷柔城北7公里處的紅螺山下,又名資福寺。該地擁有數千畝松柏,寺掩映於翠綠叢中,故有紅螺呈秀之稱。寺始建於東晉,原名大明寺,明代改稱護國資福禪寺,為歷代佛教聖地山門內有元代雲山禪師手植的翠竹萬竿,有園池翠竹之稱。過古槐夾道的石階,就是天王殿;後為器宇軒昂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之後院為三聖殿。清代,由於際醒大師的駐錫,此寺遂成為我凈土宗重剎,就學者四方雲集。十三祖印光大師也曾住寺,故本寺在佛教界有很高的聲望。

報國寺(1)位於四川省樂至縣龍門鄉,始建於隋開皇二年(582)。離欲上人於1930年駐錫此寺後,修復殿堂,擴建院宇,並從緬甸請佛、菩薩祖師像15尊。其中接引佛高達4.13米。重10噸,為國內所罕。離欲上人為當代百歲高僧禪門宗匠,是臨濟二十一代傳人;而其對廣大弟子則根據眾生根器,普遍教人念佛、學修凈土法門。1992年4月17日上人預知時至安詳坐化,世壽107歲。昌臻法師接任住持後,依循上人遺願,專修專弘凈土宗,經常宣講凈土經論,注重持名念佛。為滿足更多居士參加「佛七」的願望,於1995年興建了面積900多平方米的念佛堂,底樓作圖書館、閱藏室,第2、3層寬敞明亮,每一層均可容200人。報國寺之特點是:1.堅持每年春秋兩季各打「佛七」一次,每次「佛七」由住持闡明「打佛七」的目的開示念佛功夫成片、達到一心不亂方法,及時檢查總結,不斷解除疑慮;2.堅持僧人定期學習制度,全寺僧俗嚴守戒律,不圖名聞利養,常行慈悲濟世之事僧人們都懂得「享福就是消福,吃苦才好修行」,故對每月僅有20元的衣單費也不嫌少。寺院內嚴禁一切信眾、遊客喝酒、吃葷、賭博,就是「貴賓顯客」也不例外,保持「自覺持戒、刻苦修行、風氣純正、道場清凈」的優良道風。寺院還於1994年11月建成供老年居士長住,以便持齋念佛、準備往生的「念佛安養院」一所,環山面水,清幽宜人,居士們強幫弱,健助衰,互敬互愛地生活

(2)位於江蘇蘇州市飲馬橋穿心街3號。始建於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原在文廟西,1921年遷至現址。寺北臨怡園,東有雙塔,南有滄浪亭,處於鬧市僻靜處。寺為兩進四合院式,有山門大殿藏經樓、東西廂房、印光法師關房等主要建築。大殿氣勢宏偉,藏經樓寬敞明亮。因1930年,凈土宗一代宗師印光法師來寺掩關達7年之久,於此修輯《四大名山志》,辦「弘化社」刊印流通經書,各地信眾聞訊前來皈依者不下數萬,自此寺名遠揚為凈土宗名剎。建國後,寺移作他用。上世紀末頁,經蘇州佛教協會的多方努力西園寺、靈岩山寺寒山寺共籌資數百萬元,歷經4年多的動遷、施工,終使寺宇修葺一新。在現住持弘法法師的精心策劃下,處於大殿西院印光大師關房,已按原貌修復。關房東間為叩關者休息處,牆上掛有印公告叩關者語:「虛度七十,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謝絕一切,專修凈土,倘鑒愚誠,是真蓮友。」中間為印公佛堂書房,展出印公修學時之法相及部分著作照片。西間為印公之起居室,天井南牆上嵌有石刻印光大師書《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為弘揚和繼承印光法師當年開創的佛教弘化事業,修葺一新的報國寺內,恢復了上世紀30年代由印光法師創建的弘化社,以發行,流通凈土宗經論為主的多種經典書刊,蘇州佛教博物館亦設於寺內。

佛教律儀凈苑位於香港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e座4字樓。創立於1992年3月,衍慈法師道場設於交通要道,是希望佛法能深入群眾,凈化社會,洗滌人心。衍慈法師創辦律儀凈苑,更是為了提高尼眾素質,強調以戒為其基礎教理為輔導、凈土歸宿。為達此目的,律儀凈苑成立以來,長期不懈地舉辦各種課程和活動。凈苑還以律儀學會的名義舉辦儀規班、靜坐班以及講經法會等,至今畢業的學生已逾千人。凈苑成立至今,每月的拜懺法會及每年朝聖或禮謁各方大德等活動從未間斷。在眾多信眾皈依及共修的基礎上,1996年正式成立律儀同學會,弘法成績斐然。

律儀凈苑創苑人兼住持衍慈法師,原籍浙江溫州,出生後即不能吃葷,後肄業於溫州師范學院及福州崇福寺佛學院,受具足戒於曹溪南華寺。法師幼即愛打坐,並自修佛法。1986年到港後,曾先後在港各大寺院參學,並被邀往海內外傳戒及教授戒子儀規,隨學並受益歸化者無數。法師以弘一大師為楷模,強調以戒律基礎,嚴明規約以正道風,勤修持必明教理,萬行導歸凈土。故被譽為「在市清修、懿律庄嚴」,為修凈業者之榜樣

靈山寺位於台灣台中市之中心,為四眾凈修之佛教道場。初創於清光緒六年(1890),原建於霧峰北郊青桐岩,初名觀音廟,1914年由住持德新整修興建後,改稱今名。當地受佛化者日眾。1935年春,德欽、德真兩師赴鼓山湧泉寺受戒,聆聽虛雲老和尚法誨,修持凈土法門多所契悟。翌年秋回寺,興建念佛會,創設凈土道場。1942年請斌宗大師講《佛說阿彌陀經》。1946年地震,青桐岩靈山寺被毀,由第二任住持德真出資,德欽監院籌劃,重建靈山寺於台中市內現址,翌年落成,一面辦學教學裡民,一面注重寺務。1949年,再設念佛會於寺內,敦請李炳南居士弘法,恭請道源老和尚、續祥大師、懺雲大師李炳南居士開示法要。1956年,再請道源法師來寺講《地藏經》。同年成立財團法人,1957年凈宗講堂落成,亦慶重建十周年紀念,再傳二眾戒會,恭請智光老和尚、南亭老和尚、懺雲大法師為三師。1958年,創設靈山學苑,培育僧才,由懺雲大法師任苑長,李炳南、周邦道、許茂成諸大德任教導。同年,創設霧峰靈山分寺,造靈山塔。1964年,普願法師接任住持,改建寮房、會客室、齋堂、大寮。1971年設學經班、縫紉補習班。1981年,再次重建宮殿式大雄寶殿與寮房。1983年,普願法師示寂後由普聞法師接任住持,舉行華嚴三聖、西方三聖等聖像安座開光大典。可謂建寺40餘年,代有建樹。除兩度二眾戒會外,經常辦理社會救濟,熱情支持公益事業,獲社會大眾所推崇。再由於寺容巍峨壯觀,為台中市內著名的佛教名剎。

靈岩山寺(1).位於江蘇蘇州,相傳東晉末年,司空陸玩捐宅第改建而成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將寺擴充為秀峰寺。據傳為智積菩薩之應化道場。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天台宗道遵大師駐錫此山,弘傳天台教觀,修凈土行,並行法華三昧懺法。宋時大德如林,定慧道光、圓照、慈受、佛海、慧開諸師先後駐山。宋初,一度為律宗道場,元豐年間(1078-1085)改為禪院。元、明兩代高僧輩出。清代悟開大師,「所至白衣向化尤夥,一以凈土指歸。」著有《念佛百問》,開示後學。自題偈曰:「我以大悲心,闡揚念佛法。仰祈三寶尊,慈悲加護我。假此熒火光,化作智慧燈。照耀於世間,引之深入佛。念佛往生,還來度含識。西方不退轉,直至成菩提。」道光十年(1830)夏,自知將於秋盡西歸,常住事宜以次了畢,於九月二十日凌晨趺坐向西,合掌誦楞嚴咒接佛號觀音號,奄然而化。其時恰在立冬前二日。咸豐十年(1860),寺遭太平天國兵火,除多寶佛塔之外,多半焚毀。宣統二年(1910),真達和尚住持本寺,與妙真和尚大舉復興堂舍,殿宇漸全,躍為江南名剎。抗戰期間,印光大師常住本寺,遠近緇素一時蔚集。大師制定靈岩山寺共住規約、念佛堂規約、客堂規約、庫房規約、班首規約、維那規約、僧值規約等,並訂定佛堂大眾一日行止細則、精進佛七儀規等各項修行念佛之嚴格規定,使本寺成為專修稱名念佛凈業叢林。1940年,印光大師示寂前,選定本寺監院大師妙真和尚方丈。真大和尚住持後,一直維持大師手訂各項規約領導全寺念佛修行。上世紀80年代重新開放後,明學大和尚修復寺院庄嚴殿宇,倡辦佛學院,堅持印光大師所創立的一整套辦寺制度,使凈土宗十三祖道場名揚四海。印公塔院位於蘇州吳縣靈岩山石鼓東南,落紅亭上。地處一徑穿雲,前挹湖光,左迎曉日之佳境。大師生西後,諸山長老護法居士等倡議:「建造寶塔及塔院,並置一切法器,令國內外佛教弟子永得參謁瞻仰。」在靈岩山寺妙真和尚主持下,大師舍利塔於1947年9月落成,塔石質,高一丈六尺五寸。復建大殿三間,以免風雨侵蝕,亦便學人參禮,並有寮舍數間,用作大師著作、遺物的陳列,亦為守塔僧憩止之所。范古農居士作《印光大師塔銘》,並敘凈土法門之興起及大師行宜,其銘曰:「念佛法門,法門中王。彌陀大願,功德難量。庄嚴凈土,攝眾無方。世尊憫念,生死夜長。指示極樂,去勿彷徨。歷祖秉教,凈業宣揚。大師崛起,濁世悲傷,眾生誰救,法運昭彰。文字般若,作述篇章。靈岩古剎,嚴飾道場。紅螺法統,南北輝煌,瞻仰高顯,無量壽光。」今塔院保存,維修完好。原在江蘇無錫、四川華陽、陝西終南山上海真如等地皆分建大師舍利塔。

(2).位於台灣省南投縣埔里鎮。1975年香港青山佛慈凈寺住持妙蓮老和尚,為辦理排印《大智度論》赴台,發現此島各大專院校均設有佛學社團,學佛之風頗盛,遂發心在台創建凈業道場,於1984年購妥建築用地150畝,興建寺院。並定寺院之弘法方式皆遵蘇州靈岩山印光祖師道風,行以修持念佛為主,解則奉凈土妙法,惟此一門精進深入,但求當生福慧圓成。承十方大德之護持,一座既具古建築特色而又具時代特點的、宏偉庄嚴寺院,矗立於南投埔里,大雄寶殿、念佛堂、觀音殿、華嚴殿、地藏殿、講堂齋堂、寮房等建築有機地結合,該寺長年舉行佛七,除二、六、九月打觀音七外,其餘皆為彌陀七,另為中小學教師暨大專生,舉辦寒暑假佛七,參加者至為踴躍。妙蓮長老更發度二百萬人出家之願,以延續僧寶,每年舉行剃度法會並定每年春傳授戒法。每逢開山慶節,則舉行萬人山大會,萬眾一心至誠朝拜,蔚為壯觀,種菩提種,培信眾之福慧。該寺於各地有分院多所。

靈峰寺位於浙江省安吉縣西南8公里北天目靈峰山麓。寺為後梁開平元午(907)義 禪師結茅始建,後名師輩出,聲播江南。吳越忠懿王錢鏐二次幸寺,御題「靈峰長興」匾。至明清之際,天台宗巨匠蕅益大師仆持靈峰寺。師甘淡泊,忘榮利,先後著述20餘年,成《閱藏知津》、《法海觀瀾》、《靈峰宗論》並釋經、律、論達200餘卷。大師究心台部,大闡二藏,力弘凈土,度有緣之眾生,共稟彌陀之宏願,是故大師被尊為凈土宗第九代祖師,靈峰寺亦成為凈土宗祖庭。寺久經蒼桑,幾經兵火之災,僅剩斷壁殘垣,破屋數楹。為重振靈峰凈土祖庭,今寺宇已重新,庄嚴雄偉的大雄寶殿,也於大師400周年誕辰前落成。

法藏寺位於上海市盧灣區吉安路,為興慈大師所創,始建於1924年,至1929年完成所有建築。該寺之大雄寶殿外形似塔,殿中供奉釋迦佛坐像,阿難迦葉尊者侍立左右。左右殿壁,塑造假山及十八羅漢、善財五十三參和海島;彌勒閣中奉布袋和尚像,韋馱伽藍分立兩旁,二十四諸天立於假山之峰巔間;法堂是該寺講經弘法場所,可容聽眾600餘人:藏經樓構築巨麗,像設庄嚴。興慈大師自稱創建該寺之宗旨是:「宗標凈土,以萬修萬人去之稱念佛法門自行化人。」范古農居士撰《法藏講寺凈土道場真實功德說》載:「師以凈土法宣示於釋迦教典,根據於彌陀佛國,因緣於法藏願海。欲同彌陀庄嚴妙果,應學法藏之培植勝因。於是建立伽藍,名曰法藏。」興慈大師親訂寺規四條:1.制度——永為十方選賢住持制度。即興慈本人過去的法剃兩派,亦不許繼承住持;2.住持——德學兼優,行解並茂,修持凈土,接引有緣,弘揚經論,教導新學,始能負領眾行道之責;3.同住——寺內分凈業堂與學社兩部。入凈業堂者,二六時中專門念佛,無如是願者,即不共住。入學社者,以研究天台宗為主,旁究其他宗乘,馳心外務,懈怠自棄者,即不共住;4.佛事——除施主念佛、施施蒙山外,概不應酬其他佛事施主來寺諸凡祈福度亡,亦惟以兩序僧眾日常修持佛法門,晚放蒙山施食而為迴向,期生者增長福壽,亡者超生蓮池。當時上海《覺有情月刊曾發表范寄東文章,略謂:「滬上有法藏講寺之肇興,專弘凈土,足與杭之彌陀、蘇之靈岩,鼎足而立。」又說「自改為念佛叢林,一年以來,積習廓清,入寺但聞佛號音聲,令醉心熱鬧之夫,獲得清涼之益,雖在市廛,無異山林,滬上靈岩之稱,非過譽也。」法藏寺在興慈法師主持下,曾辦過許多佛教文化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如1.附設寺內的法藏學院,是瞻風學社之後身,專弘天台教義。1943年改名法藏學院;2.法雲印經會,1937年創辦,設於寺內,專印內典及有關佛學書籍;3.法藏寺化身窟,1930年於中山路魯班路(今淡水路)底租得土地2畝余,建造化身窟一所及房屋十餘間,平時權作寺僧養老之處,住僧十餘人。此外還辦有慈光補習學校、慈光施診所等,抗日戰爭期間還做了一系列救濟難民之事,如辦施粥廠等。

寶山凈寺位於上海寶山區羅店鎮,原名梵王宮。始建於明正德年間,至今有近500年之歷史,幾百年來屢經淪桑,於「文革」時成一片廢墟。1989年初,上海靜安寺委派從達法師率眾重興。法師年逾古稀,是靜安寺監院,幼年出家,精通佛教教義、教觀,60年來嚴守戒律,專修凈土,決心將此寺建成專修凈土念佛道場,並於寺內設頤養堂,專供老年佛教念佛頤養天年,法師廣募十方凈資,經數年努力,終在廢墟上建起了全新殿堂百餘間,塑造佛菩薩像百多尊。如今該寺已成殿宇庄嚴輝煌,花木蔥籠,庭院幽雅的凈修道場。住僧人和職工40餘人。1989年末,趙朴初居士專程至寺禮佛,題詞「老有所終,大同理想,報眾生恩,扶老為上。」

只樹給孤獨梵文jetavanaanathapindsyarama,為印度著名的佛教聖地。本宗主依之《佛說阿彌陀經》即說於該處。給孤獨長者波斯匿王的大臣,此長者常以資生財物等,給濟與貧民,使其離諸苦惱,得到飽暖,故有此稱。長者本名須達多,譯為善施,因平生樂善好施故。園是花園,乃是長者布金買得,故曰:「給孤獨園。」只陀太子因受長者所感,將園中所有花木果樹,施以供佛,共成功德,故得二名並標。先稱只樹,後提給孤獨園,此因古時王家為尊,乃推崇太子之地位也。園在舍衛國南門外,距城五里,內中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稱只園精舍,是世尊成道六年建立的。佛陀曾多次在此說法,與王舍城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的兩大精舍

彌陀寺位於浙江臨海城東南孔化嶴絕頂,是唐代金台接引之高僧懷玉誦佛之地。四周風光秀絕。原名彌陀庵,為四合院建築。近年在凈華法師主持下,於修復古庵的基礎上,新建彌勒殿、大雄寶殿、客堂、僧寮、放生池、寶塔及3座涼亭,遂改名彌陀寺,現該寺已成為戒律精嚴、道風純正的伽藍。《唐金台接引懷玉禪師千佛靈應塔碑銘》:「臨海古城東南,沿江鎮孔化嶴村,有山名公南。山間徑曲林幽,諸峰圍合,蒼翠之元寶峰下有精藍,舊名彌陀庵,為唐代金台接引高僧懷玉禪師誦佛之地。宋治平三年,賜凈明寺額。侍郎陳公輔,曾憇寺閱藏,自謂:『三載功夫藏經,非禪非道亦非僧。但憑方寸行諸善,也是如來最上乘。』寺歷千三百餘年,代有圮興。上世紀八十年代,凈華法師普陀飛錫至此,看此山頂有瑞雲盤旋,谷中存祖師道場,山下靈江迤邐,馬頭崢嶸,東崗有泉,潔冽甘芳,汲灌不竭,此道場非有道者不能居,而居之者必於道力有助,遂有定居之志。師既駐錫,即獨坐禪床,熏以戒德,慈悲憫人,法音大扇,遠近道俗順風爭趨。乃有彌勒殿之建,大雄殿之造,放生池之鑿,僧寮、飯僧堂之成,飛錫、吉祥諸亭,錯落其間。華師更念此剎為玉祖之道場,為報祖恩,遂有此千佛靈應寶塔之建。玉祖畢生精進,日持彌陀聖號五萬聲,積誦彌陀經三十萬卷。由彌陀名號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以念一佛即念十方佛,念十方佛即念一佛之意,並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之旨,思念玉祖更當懷念千佛,因建千佛靈應塔,以報佛與祖之恩。銘曰:先祖玉公,名節峭然。執持律法,一食長坐。課佛五萬,經卅萬卷。臨行趺坐,異光滿室。佛及聖眾,金台來迎。香氣盈空,含笑而寂。千佛護持,選佛道場住持凈華,重新紺宇。寶塔矗立,勝跡更新。不二梵剎,僧俗來皈。泐石貞珉,冀道場永。彌陀住持釋凈華立石、菩薩戒優婆塞林克智撰文。佛歷二五四七年荷月。」

彌陀凈寺位於浙江象山爵溪,始建於南朝宋文帝(424-452)時,為逾千年的古剎。清道光七年(1827)重建,同治十年(1871)重修。1953年寺內辦有小學一所,「文革」期間被工廠佔用。1978年後復歸佛教界管理,由德空法師主持寺務。1987年,請天台山蓮智法師來寺,任住持之職。經法師十餘年修葺、重建,現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廂房等共96間,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該寺歷來以凈土佛法門為主,蓮智法師來寺後,領眾念佛,力弘凈土並辦有浙東佛學院以培養人才,為浙東凈宗名剎之一。

彌陀精舍位於台灣台北大安區建國南路。1979年,煮雲大師為主持各地佛教寺院之佛七應接不暇,為方便北部蓮友,乃於是年購置現舍址9樓,創設「彌陀精舍」。每月舉辦八關齋戒一次,法緣殊勝。二年之中信眾日增,原舍址又嫌狹隘,故於1982年增購同一大樓之第4層一棟,以便容納更多蓮友。自精舍創立後,雖未設立住持,寺務盡由其弟子慧見法師處理。

香積寺位於陝西西安市南郊神禾原西端。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凈土宗祖師善導大師入寂,弟子懷惲建靈塔於神禾原。塔成後,高宗又賜舍利千餘顆,並百寶幡華等。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又於塔旁建寺,額曰香積寺。後武則天亦曾蒞寺燒香。王維有《入香積寺》名句,即寫此寺。入宋曾改寺名,至明代經修葺後,又恢復舊稱。寺歷經蒼桑後,建國前僅留兩座古塔,以及清代大殿與3間僧舍。兩邊善導塔為仿木密檐式磚塔,塔頂因年久損毀,只存11級,高約33米。塔門嵌有「涅槃盛事」四個磚刻楷書。善導塔東邊的青磚小塔,據說為大師門徒凈業法師塔。1979年起,香積寺經過大整修與重建,遷建大殿至善導大師塔之東,寺容庄嚴輝煌。日本凈土宗奉此寺為祖庭。

香火社唐代出現的一種在家佛教團體。主要組織信徒集體修持,如誦經、念佛等,多屬凈土宗。唐代宗會昌年間(841-846)所結之法社。白居易(772-846)於詩文外,尤精佛學虔信凈土晚年自稱香山居士,與洛陽佛光如滿法師等共結香火社,專志念佛。此香火社之存在,適值唐代武宗滅佛的前後,意義深遠。

香海正覺蓮社位於香港跑馬地黃泥涌道31號四樓。是香港佛教長老覺光法師創辦的道場。事緣寶靜法師早年在港創辦了念佛道場,第二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覺光法師從桂林返港即徵得陳靜濤、王學仁等居士的協助,在跑馬地黃泥涌道租下一座樓房聚眾念佛。因其時香港劫後餘生人心惶惶,蓮社為嚴持戒律,弘修凈土安定人心,旨作四眾精神依託,即在1946年十月正式成立香海正覺蓮社。蓮社初成立時,只有10位蓮友參加修持,逢周六晚上念佛。後參加者日眾,遂增辦講經、濟貧、放生拜懺等活動。曾在蓮社講經的有顯慈、法舫、道安、靄亭、定西、演培、筏可、倓虛、海仁及顯明諸法師。1950年6月,蓮社組成以108周為一屆的念佛會。此念佛會在團結及凝聚佛教四眾信徒成績顯著,尤其契合蓮社為攝領茫然眾心,皈依三寶的創辦宗旨。此外蓮社還創辦《香港佛教》雜誌,刊行至今,為最長壽佛教刊物之一。蓮社的工作分為「社會工作」與「社內共修」兩部分。社會工作主要包括贈醫施葯、安老護幼、興學建寺等。蓮社於1966年成立佛教寶靜安老院,收容60歲以上女眾老人。1978年,又在安老院側辦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蓮社還辦有中學、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多所,對培養下一貢獻良多。成立50餘年的香海正覺蓮社,現有四眾蓮友近2500人,逢初一、十五均有禮懺活動,每年有近10次的法會,以便蓮友在社內同參與共修。

香海蓮社位於香港天後廟道39號a華園18樓。最初由曾璧山、李公達、周佛慧等人發起,為弘揚凈土,提倡念佛法門而組織,成立於1933年,為香港家居道場。建社初期社址設跑馬地黃泥涌道,有在家居士社友百餘人,禮請寧波觀宗寺方丈寶靜法師赴港領導,擬訂章程,弘化事業及教育、慈善工作亦次第開展。該社為不牟利社團,以興學育才、弘揚佛法、贈醫施葯、濟貧救災為宗旨。1949年首開香海蓮社義學,免費收容失學兒童。1960年間,先後開辦佛教念慈學校佛教慈恩學校佛教寶靜學校,現尚開辦曾璧山中學、慈恩學校佛教黃筱煒紀念學校、香海蓮社蝴蝶幼稚園和兆禧苑幼稚園等,造就人才不可勝數。曾居士除辦學弘法外,亦熱心慈善事業,她帶領著蓮社社友及各方善信,多次努力參與冬季贈衣、濟貧助學、救災施葯等社會福利服務。1964年,曾氏因對教育及慈善工作貢獻殊多,榮獲英國女皇頒贈m.b.e勛銜,為香港女教育家中最早獲得此榮譽者。1967年,大埔半春園業主將園地贈予香海蓮社接管,作為蓮社社友福慧同修之所。自此,曾居士亦遷居該園潛修念佛,祈證菩提,至1986年往生,世壽96歲。香海蓮社現有社友數百,天後廟道現址是曾璧山居士舊居,內設佛堂,供西方三聖像,又設佛典閱覽處,備有各種版本大藏經多部,供社友參悟。大埔半春園為香海蓮社主要活動的道場,每逢初一、十五、佛誕均舉行法會

香港菩提學會會址設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灣景樓c座四樓。早在1960年間,許多居士常到荃灣芙蓉山東林念佛念佛居士們深深體會到念佛法門的殊勝,即與志同道合的法師居士一起組織了生西助念團。助念團由當時任東林念佛監院的永惺法師負責指導。同時為使信眾機會精進念佛,又成立周六念佛會。為方便在市區居住的在家二眾,念佛會最初借用弘化蓮社場地,每周六由永惺法師領眾念佛,歷三年而風雨無間。因參加的居士越來越多地方不敷應用,改借華嚴蓮社繼續念佛。迨後到會僧俗二眾更見踴躍,需要自己有個交通方便、出入簡易而寬敞的新會所,此議甚得信眾及會友的支持,遂購灣景樓c座八樓的兩個單元為會址,並以香港菩提會有公司名義申請注冊為不牟利機構。學會在1965年2月正式成立,會眾推舉茂蕊老法師為第一屆會長;永惺法師與智開法師為副會長,與其餘27位法師居士分擔各部工作,組成第一屆董事會。新會所於1967年3月13日,由樂果法師主持佛像崇升開光大典後正式啟用。自此法務即順利開展,1970年由永惺法師接任會長,總理會務至今。經30多年的艱苦營運,學會至今已發展成占該大樓六層十多個單元的綜合多元化的佛教道場。學會在弘法活動方面有:印行《菩提月刊及各類經典流通,舉辦息災法會,加強生西助念組,舉辦常年周六念佛會。並於每周各晚定期舉行誦經班、靜坐班、佛學研究班、禮懺及晚課等活動,參加者踴躍、熱心。學會除以上所舉的共修活動外,亦努力推行社會慈善事務。每年農歷歲晚皆舉行「冬賑濟貧」,「派米送衣」等。如遇各地發生嚴重災難,學會亦率先響應撥款捐施,並發動會員信眾積極參與救濟。此外,學會還辦了一所護理安老院,於1999年3月落成,投入服務,使老而無依的長者有一安養之所。永惺法師還很重視教育工作,除在西方寺設立菩提佛學院,培育僧伽人才外,還在香港辦了5所幼稚園,並計劃增辦小學及中學。在內地,為響應「希望工程」的號召,於多處偏遠鄉區捐資興建小學,讓當地兒童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