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地藏菩薩是我們的榜樣

生活中的佛教

地藏菩薩是我們的榜樣

提要地藏菩薩是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彌勒佛未成佛前這段漫長的時間中,釋迦把我這個世界交託給他的一位大菩薩。《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流通極廣的經。其中主要講佛門的孝,講因果報應。如果人人都明白因果道理那就不敢做壞事努力行善,這是對制止違法犯罪的最大輔助。如此,則人心向上,社會公德不斷提高,更沒有搶劫、殺人等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其結果當然會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世界和平,這是從社會學角度來說明。

另一個方面是從佛教的本身來說,佛教四眾弟子如果確立了對因果信仰佛教就會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對社會貢獻,或是對本人的修持都大有好處

有一點也是佛教本身的,亦值得一說,修凈土同修,應該重視這部經。因為要自己修到一心不亂很不容易,若臨終心念一亂,神識就會墮到幽冥界中去了。如果此時不仗地藏菩薩威神之力,把你送到極樂世界,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挽回呢?所以這部地藏經》對念佛的人特別重要。

諸位菩薩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地藏經》。首先我們一起舉行一個簡單儀式,大家起立跟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彌陀佛!(三稱)

南無地藏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妙法百千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坐下。我們今天名為講《地藏經》,因為大家的時間都很緊張,故實際上是講一講《地藏經》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內容,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佛經所說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一位出世聖人名字菩薩梵文是bodhisattva,音譯「菩提薩埵」,意譯為「覺有情」、「道心眾生」、「覺悟眾生」,又譯為「開士」、「大士」,所以人們也常稱菩薩大士菩薩兩字的完整意義即是「上求佛道(菩提),下化眾生(有情)」的人地藏梵文是ksitigarhha,音譯讀成「乞叉底櫱婆」,亦譯「乞叉阿樂迦」。梵語「叉底」就是「地」,「俱舍」就是「藏」。我們現在所稱的「地藏」是義譯,這個名字是說菩薩大地那樣,含藏著無量的善根種子菩薩德行,符合於他的名字,《地藏十輪經》卷一中有兩句話:「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地就是土地萬物都依地而住,它又能使萬物生長,這就說明這位菩薩廣大慈悲,一切眾生都要他來救護,眾生善根都要靠他生長。藏就是寶藏財寶可以救濟人的貧苦,使人得到滿足,這位菩薩有無量的法財,布施給一切苦惱眾生,使大家都能修行成就。這也可以理解為佛說的:心地之大,是約心以明地。藏為蘊藏,指般若解脫法身之三德秘藏眾生皆具,而為煩惱無明之所覆。智者悟之,以了脫生死輪回,故可知地藏即為心地寶藏,其在迷時隱而不失,正當悟處亦證而不著。

地藏十輪經》稱贊地藏菩薩說:此善男子,曾過無量數大劫,於無量佛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熟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常普住持一切種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須、芽莖、枝葉、花果,悉皆生長。此善男子亦復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由菩薩於過去不可說可說無數劫來,散影分身,放光說法,恆處幽冥界內,常教六道眾生,或已成佛道,或久階真因,或住聲聞緣覺,或在天上人間,乃至未來眾生天宮囑令度脫。正如大地,一切賴以住持、生長、荷負。《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菩薩六道為其觀境,觀三德秘藏地獄、畜、鬼、人、天中,利他以自利

地藏菩薩的本願最大,他以最大的願力來度脫這個娑婆世界六道眾生,特別是地獄道里的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藏菩薩的大願。因此,釋迦牟尼世尊涅槃前,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和《地藏十輪經》中,把我所住娑婆世界眾生,都義給地藏菩薩,特別是末法眾生越來越剛強,越來越難以調伏,這一切,都要菩薩來化度。這不僅表明地藏菩薩有大慈悲、大宏願的力量以大方便來救度,我們更應以感恩之心,來學菩薩之行

我們在學地藏菩薩前,應先明白什麼是願?誓願平常我們所說的「慾望」既有聯繫,但又有很大的區別,主要在於:願是無我、無條件的,慾望則與此相反。比如你想名利、想出人頭地、想發財等等,這些都有你為自己的種種因素在內,這是慾望。所以慾望是有我的、有條件的,這就清凈了;與此相反,誓願則是無我的、無條件的、清凈的。如果所發之願真正是無條件無我清凈的,能夠清凈地行欲,欲就是願;如果以貪嗔之心、不清凈、有我之發願,願就會變成欲。故知誓願慾望有本質的不同,學佛千萬不要慾望代替行願。願是修菩薩行的第一步,也是最根本的一條;

我們學習地藏菩薩,除了他的大願之外,接著還要以菩薩的實際行動,啟發我們對因果的信;

我們世間父母師長之孝,是世間之孝,是小孝。地藏菩薩的孝,是佛門之孝,是大孝。有大孝就會有無我,能無我就能無私和無畏

最後留下的就是學菩薩,我們應怎樣從實際去修的問題,修有精神物質兩個方面,如果在這兩個方面都能做好,那就自他兩利,就能解脫了。

說回來,我今天想講的問題是《地藏經》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內容。《地藏經》,我們大家都念過,我在過去也曾念過許多部,但理解得不深、不全面。常把這部經當成是祭度亡靈的一部經典,所以僅在七月地藏菩薩勝會期間,或超度先亡時讀誦它,後來經過深入的學習,也聽過一些大德的講解,受到很大啟發,才曉得這部經,對我們每個學佛的人關係,都非常密切,實際上《地藏經》可以說是四眾弟子必修的經典。為什麼這樣說呢?有沒有根據呢?現在,就讓我講一下學習的體會和談談幾點根據。下面分五個部分來講。

 第一部分《地藏經》是怎樣的一部經

第一點《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

佛門有三部孝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盂蘭盆經》、《地藏經》。孝道佛法基礎,孝親是做人的基礎,度眾生就是孝親的擴大。

華嚴經》告訴我們「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這個就是孝親的擴充,發展。反過來說,一個連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麼能夠相信他會愛護眾生,會救度眾生呢?所以,離開孝道就沒有佛法佛法就是孝道的擴展和深入。

《梵網經》告訴我們:孝順父母師長三寶孝順是至道之法,孝名為戒。這個對於孝道的解釋,就非常之透徹了。

這部地藏經》說,地藏菩薩示現婆羅門女、光目女,孝親度親的事跡,地藏菩薩正是以一念孝親之心,而發展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偉誓願。這個就是給我們修行的人出了典範父母就是堂上的佛,在家不孝父母,而到寺院裡頭去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獨生子女。這真是非常荒唐!絕不可能如願。曾經有一青年,他們向我提一個問題他說我們這些都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當然全部精力都關注到子女的成長上。別人說要保險,最好初一,十五到寺院裡頭去燒炷香,捐點功德,就最保險。他問我可不可靠?我說不可靠。這個不是佛教的主張,佛教是教我們如何做人,你在不孝父母你把父母當成僕人來看待,你到寺院裡頭去燒香,捐錢,你的小孩消災免難了,那佛菩薩都成,受賄了。難道佛菩薩還會希奇你那個錢?我說佛教的是自種』因,自受果。佛教教我們孝順父母你不孝順父母;你反而虐待父母,你種的這個因,就該得什麼果報印光大師這個問題也有很明白的開示他說你現在當別人的子女,再過幾年你就父母了,你現在如何對你父母,就是種因,等於屋檐下滴水,點點滴滴不差移,你對父母怎麼樣,到後來你的兒子、媳父就會跟著來了。如是因,如是果,這絕對沒有錯了的。今天來說對青年一代提倡孝道非常重要,我們學習《地藏經》就很好的體會孝道學佛上的重要。這部經正是佛門一部孝經,值得我們很好的學習。

第二點 《地藏經》是佛陀遺囑

佛陀在圓寂前,有兩部遺囑。一部是《佛遺教經》,《佛遺教經》重點是對出家弟子講的。它告訴我們佛滅度以後,以戒為師戒律住世就是佛住世。這個對出家人來說必須遵守,佛教有沒有前途,會不會滅亡,就看我們對於佛陀最後的遺囑如何看待。另外一部遺囑就是《地藏經》。民國時期,浙江樂清的朱鏡宙居士專門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地藏經)是佛陀對在家弟子遺囑》。他這個提法有道理,因為《地藏經》里說,佛對地藏菩薩託孤,在忉利天宮託孤,托的什麼呢?這個范圍就廣了,時間就長了。就是從佛滅度後到了彌勒菩薩成佛之前,這一長段時間內所有的眾生都包括在內,著重在人道天道。為什麼在人道天道?因為人天道眾生法器人天道的眾生容易修行。容易成佛,把人、天道眾生度了,就有更多的人來做度眾生工作。包括了這麼大的范圍,這麼長的時間眾生在內,當然也包括了我們今天在座的大家在內。所以這遺囑啊,涉及的時間長,范圍廣,也體現了佛的悲心之深重,怕我們墮入三惡道,叫地藏菩薩要多方的保護,救度,這個就恰恰像家庭父母臨終的時候,諄諄地告誡,反覆的叮嚀,所以佛陀講《地藏經》,十方諸佛都來出席,都來贊嘆,就顯示了這部遺囑的重要,也說明了十方諸佛對於眾生都是如母憶子。因此這部遺囑也可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的遺囑。當年弘一大師和靜權法師在聽講《地藏經》的時候,都情不自禁地在講堂里放聲大哭。今天我們學這部經,應該生起佛恩深重難報的思想不忍聖道衰,不忍眾牛苦,才發得起菩提大願。我們大家都應當發心上佛道,下化眾生,不負佛陀遺囑,荷擔如來家業。我們看《地藏經》上最後一品「囑累人天品」佛是這樣說的,概括起來有四句話「現在、未來天人眾(當然包括我們都在內),吾今殷勤咐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怕我們墮三惡道。我們學習了之後,就會使我們體會到,佛教徒必須知恩報恩,體會到佛恩深重很難報答。

第三點 《地藏經》是為人處世的準則

凈業三福第一福就是講做人,這就大乘佛法基礎,也是凈土法門基礎。《地藏經》首先提出來的就是凈業三福,特別是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非常具體,讓我們懂得,教導我們不離日常生活來修學佛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居家,乃至於出生、死亡、疾病等等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怎樣做,就是《地藏經》告訴我們的。能夠依《地藏經》修行,你就能惡行善,消災免難。這個非常具體的指導,只要我們能夠這樣做,必然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說這部對我們做人處世非常有用,這是一部做人處世的教科書。

第四點 《地藏經》是具體講因果規律經典

因果佛法核心不懂因果不懂佛法不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真實受用。虛雲大師說得很明白「因果二字把佛所說的法概括無餘了。」這個結論不是隨便下的,離開了因果就沒得佛法。他又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不僅是我們凡夫逃不了,有神通的人也逃不了。他用這個「逃」字,這個字分量很重啊!印光大師說:「諸佛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凡夫一天到黑種的是殺盜淫妄的因,當然得的果報就在六道輪回裡面受苦果。這個決沒有錯嘛。種污染的因,當然得污染的果報。種清凈的因,才得清凈果報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信因果者,其心常畏,畏則不敢作惡;不信因果者,其心常肆,肆則無所忌憚。經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正是如此。」又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因果天下大亂」。所以我們今天作為佛弟子,必須明因識果,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虛雲大師提出學道的先決條件第一個就是深信因果,第兩個就是嚴持戒律,因為你不因果就守不住戒律。所以這一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關係都非常密切。《地藏經》對因果得很具體,這個是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信心的人這部經看成神話,那就錯了那就得不到真實受用。

因為因果輪回說之難信,下面我們就對這方面作一深入理解。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談到了佛於忉利天宮為母摩耶夫人說法,說地藏菩薩宿世弘誓因緣,以佛滅度後眾生付託地藏菩薩救度,贊嘆禮拜稱念地藏菩薩功德,並廣說地獄苦況,善惡業果。該經所講到都是因果輪回之事,不但一般群眾懷疑,同時也是許多佛教信徒,久久難以建立正信的主要原因,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談不上佛教的真正信仰。如果把輪回、因果生死業力幾個問題能搞明白,那佛教中的許多問題就會說清楚了,就可以萬事萬物來源,從根本上找到答案

談到輪回二字,先要明白佛教因果律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形成的,這稱之為緣生,就是萬法從因緣而生,也稱萬有因果律。因必要遇緣才能結果。例如植物,它最初是一顆種子為因,種子種入土壤中以後,經過人工的灌溉、施肥、鬆土及日光的照射、空氣的流通等助緣,便會逐漸發芽、生出根、莖、葉、花,最後結果。我們人也一樣,最初以自己的業識為因,經過父母的孕育為緣,懷胎十月後,由母胎出世,便成為我們這個人。其中都包含許多因緣條件與種種因果關係,我們要研究這個因果過程,在時間上就應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過去世是因,現在世就是果。現在世是因,未來世又是果。所以佛說:「欲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這些為善作惡,感因招果的道理,在佛學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業感緣起」。

這個業到底是什麼?從業的本身來講,它沒有固定的性質,它是著我善惡心理,所產生的一種造作行為而集成的力量,這種力量稱為「業力」。例如我們心中存有貪、嗔、痴、慢等煩惱,引起我們的身與口所作的殺、盜、淫、妄等罪惡行為,名之為惡業。又如我們心中存有五戒十善等純善的思想,當然所行所為的都是善業了。由此即知業力之惡,就是由煩惱的惡因,所造成的一種惡的行為;業力之善,就是由對治煩惱惡因,所起的一種善的行為。由於有這種業行造作的力量,所以就會招感到我們現生苦樂果報

我們心中為什麼有貪、瞋、痴煩惱呢?佛告訴我無明煩惱的根本,由於有無明熏習力故,才有種種煩惱生起,故亦可以說無明煩惱的發動機。但無明究竟是什麼呢無明就是無所明了,也就是我們心中有了一念迷惑,而不了知宇宙人生真理到底是什麼意思。無明只有迷理成事的作用,而沒有實際存在的體性。因無明有成事的作用,所以能起貪嗔痴等煩惱。又因無明沒有實在的體性,所以修行得力,即能斷除,更應知眾生心中一念迷既是無明,那麼反過來眾生心中一念悟即是智慧了。由此可知迷悟皆是眾生心中的一種作用而不眾生心中自性本體

無明眾生心中法爾具足的一種力量,它沒有生起時間,更沒有生起現象,故佛經中說「無始無明」,它是依著真心而有,但不可說無明是從真心生起的。因為無明真心本是二始同源的東西,不能說誰先誰後。因為真心之體如如不變,則真心無始亦無終;因無明妄法修行能斷故,所以無明則是無始有終。我們明白了這種修斷的道理就可以反推到因果輪回起自業力業力煩惱造作而成煩惱的根本是無明,所以我們只要能斷掉根本無明,則世間的一切因果輪回,自然都可停息而斷滅了

那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斷除無明呢?這只要我們依著佛陀的指示,努力修習戒定慧三種法門,就可逐漸斷除根本無明這就是以持戒修善法,來制止惡念不起,從而生出一種禪定功夫,由禪定功夫而發出一種智慧力量。因智慧之力,而起一種凈化的作用,如此即可斷掉心中的種種煩惱,以及無始的根本無明。從此生死輪回永息,菩提涅槃得證,一切智慧光明功德法財悉皆圓滿成就

從以上四點說明了《地藏經》是佛門的一部孝經,是佛說的遺 囑,是做人處世的教科書,是學習因果的重要經典,所以我們從這囂四個方面就可以說明這部經典應是佛弟子必修的經典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地藏經》的重要內容

第二部分就想談一下《地藏經》的重要內容

經題

簡單介紹一下《地藏菩薩本願經》經題的大概意思。「地藏」這兩個字,上面我們已簡略地談過,「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夠生長一切,能夠運載萬物。「藏」,就是寶藏。也含有儲藏的意思,大地能夠儲藏一切寶藏佛法心地法門心如大地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寶藏智慧福德都從這里生長。正如慧能大師開悟時說的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來有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顯現,這就佛法的精髓。佛陀證悟了這個事相,他毫不保留地把這些東西拿來教化我們,希望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讓我都能夠悟人佛的知見這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真相也就是教育我們開發自己心地寶藏,才能脫離塵世的苦惱,才能夠自在樂,如來不開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正如經典上說的,「譬如暗室寶,無燈不可見」暗室里有一顆金剛鑽,沒得燈,你在哪裡去找?「佛法人說,雖慧不能解。」菩薩自覺覺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人。但是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泥塑木雕的就是菩薩,所以土地財神都稱為菩薩這是錯誤的。「本願」就是根本大願,也就是自性的流露,度一切眾生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這個就是菩薩的根本大願。

翻譯者

譯者是和田沙門實又難陀,「沙門」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戒定慧是我們自性本具,貪嗔痴是我們本來沒有的,也就是說除去本來沒有的,恢復本來有的,所以沙門含有返本還源,恢復本來面目的意思。「實叉難陀」漢譯為喜學。他是西域和田人,他當時應武則天的邀請,攜帶了八十卷《華嚴經》來到洛陽,後來同菩提流支、義凈法師一起把八十卷《華嚴經》翻譯出來了,就是這位大德他是地藏經》的譯者。

全經內容

現在把《地藏經》的內容大體上作個介紹。《地藏經》共有十三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包括忉利天空神通品第一,分身集會品第二這兩品。第一部分這兩品主要介紹地藏菩薩他是幽冥教主,他的誓願就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久遠劫來分身無量,化度眾生,出地獄生人天,行孝道,培福德。他發心是從度親,度自己的親人開始,再擴大為度一切眾生,所以在這一部分里,介紹了地藏菩薩過去生中示現為長者子、婆羅門女、光目女、國王四種身份這就提供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最難的是因果」,我們在上面亦已作介紹,這點我們必須了解清楚:

第二、包括觀眾生業緣品第三,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地獄名號品第五,這三品主要講地藏菩薩教化的對象。《地藏經》教化的對象都是些什麼人呢?不孝父母不敬三寶不信因果,造種種罪惡,要受地獄苦報的眾生地藏菩薩要救度的眾生就是這樣的人

第三、包括如來贊嘆品第六,利益存亡品第七,閻羅王眾贊嘆品第八這三品。這三品主要講地藏菩薩教化眾生方法。我們看《地藏經》上這樣說:閻浮眾生中,包括我們大家在內。「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可以說閻浮眾生,多數的人都在地獄因。這個教導也告訴我修行是在心動念之間。因為我們起心動都在造業啊!都在種惡因啦!要這樣用功才得到真實利益,要心念清凈才能夠廣造善業。所以《地藏經》告訴我們要時時警惕,應該在起心動念上注意,不要造三惡道的因。我們學習了這部經典,就有一很好的對照,應當時刻謹慎,不要認為地獄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種的因,往往都是地獄之因。

這部分中,我們應懂得「如來盛贊菩薩威神救苦」的原因利益眾生之事。上面講了許多,但地藏菩薩的大慈悲、大力救護、利益末法眾生之事,大家還了解得不多,今復舉《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中,如來所說菩薩利益人天的十一件大事,以加深學習地藏菩薩精神同修的理解。

一 未來世若有人聞地藏菩薩名,或合掌贊嘆作禮戀慕者,是人當超越三十劫罪;

二若人或彩畫形像,或用土石膠漆,金銀銅鐵等類,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此人就可生天,不墮惡道,如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厭棄女身,盡心供養菩薩像,盡此一報身,更不生女人世界,可萬劫不受女身;

若有女人,厭是醜陋疾病之身,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千萬劫中生富貴家,相貌圓滿

若有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贊嘆,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則在現世及未來世中,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若有惡人及惡鬼神見人歸敬供養菩薩形像,妄生譏毀者,此人當永受譏毀之報,墮阿鼻地獄,輾轉惡道;

七若未來世病患者,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舍施財物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就可永得解脫。如病人氣盡,七日之間高聲讀經,是人終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問罪,永得解脫。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八若人夢見鬼神纏擾者,皆因其過去眷屬未離惡道故。佛敕普廣菩薩,以神力勸其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九諸下賤人乃至不自由者,覺知宿業,懺悔禮像,乃至一七日中,念地藏菩薩名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生尊貴家,更不經三惡道苦;

十若新產兒,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經典,更為念菩薩名萬遍,是新生子,宿殃解脫安樂長壽

十一若未來世眾生,於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等十齋日中,誦《地藏經》一遍,可永離災橫疾病衣食豐滿。

第四、是最後一部分,包括了稱佛名號品第九,校量布施功德品第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囑累人天品第十三這五品。這五品講的什麼呢?講的地藏菩薩眾生目的目的什麼呢?就是要度眾生地獄,升人天,然後引導他們走成佛的道路。所以地藏菩薩這個願心了不起的。而且我們從《地藏經》上就可以知道,地藏菩薩已經化度眾生成了菩薩成了的人都是無量無數呀!有人懷疑,這地藏菩薩他還菩薩,他怎麼還能夠度眾生成佛呢?實際上《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地藏菩薩在做國王的時候就發願心,他和一個鄰國的國王同時發願心,大家認真修行,他的願心就是要把眾生度盡才成佛。那一位國王早已經成佛。當然從修持境界來說,地藏菩薩境界也早已達到佛的境界了。不過他沒有去登佛的寶座,所以他當然可以度眾生成佛,我們對這一點不應有任何懷疑。所以,菩薩的宏偉願心是非常難得的,他要把地獄道的眾生都化度成佛這就是《地藏經》的內容

這部分中必須認清楚「稱佛名號成佛正因」《地藏菩薩本願經》各品或說六道差別之相,或說利益存亡之事,使諸眾生出離苦趣,漸得解脫。此即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一切皆為度生之緣,使眾生種人善緣,助眾生離苦得樂。唯《稱佛名號品》為成佛之正因。

梵語buddha,音譯「佛陀耶」、「佛陀」,簡稱為「佛」,為佛教修行成就最高境界。秦時翻譯為「知者」,就是一切諸法,了了覺知。故在漢語中便稱為「覺者」,佛的覺悟非普通之覺悟他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聖者。在佛經論中:「召體曰名、表德曰號,則名別、號通」。一切諸佛,皆具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稱的意思是念,佛功德名號中,念佛名即念佛功德凡夫念佛功德,當可悟佛功德、修佛功德、最後證佛功德,所以念佛成佛的正因。

念佛三昧寶王論》載: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三昧。在三昧中,便能觀到佛無量功德。古德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初發心的人,最好能念佛,因為念佛能降伏自己的妄想煩惱

凈土宗基本經典佛說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或一日乃至七日,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臨終就能往生凈土。華開見佛,悟無生忍,是以念佛有無功德。故說本品成佛的正因。

本品中,地藏菩薩世尊說,他在久遠劫前就已發願,要度眾生成佛:現在已成者,已了生死。當成者,當了生死。還有未來眾生,未種成佛之因,地藏菩薩希望為未來眾生,說出世利益的事,於此生死海中,令種菩提之因,將來大利益之果。世尊聽了菩薩所說的話後,就應菩薩所請,於是地藏菩薩說,過去有無邊身如來、寶性如來、波頭摩勝如來、師子吼如來拘留如來、毗婆屍如來、寶勝如來、寶相如來、袈娑幢如來大通山王如來等出世,若有子女人,暫生恭敬發心皈依,乃至塑畫形像供養贊嘆,是人即得超越無量劫生死重罪,乃至得遇恆河諸佛廣為說法,摩頂授記,成就佛道。又於過去還有凈月佛、山王佛、智勝佛、凈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等說都說不盡的佛。地藏菩薩皆曾經親近供養,承事。若人承事十方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於佛菩提,方可希冀。

經中地藏菩薩又說:「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皆可以求佛功德。佛功德名號中,每一尊佛在其名下的德相周遍法界。而且一德含一切德,故說念一佛名,功德無量,此指狹義,屬根本智;若論廣義,須要一一承事十方諸佛,廣學諸佛無量道法。念無量佛名,會其名所含之義,到十方世界參學。學無量世界種種法門,然後一一貫通。森羅萬象,一法即之,才是到家時節,屬差別智。《十輪經》載,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多佛,則見多佛。若念小身佛,則見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則見大身佛;若念無量身,則見無量身佛。其功德,何只無量,而且圓融。此為地藏菩薩,教化眾生盡性之談。

上面經中所說的「是眾生等」,指念佛眾生,念一佛也可,念多佛也可念到得益時,生則在世間上,成就種種功德利益人天;死則即見十方諸佛,隨願往生十方凈土親近十方諸佛,廣學法門。唯其在生時念佛要有工夫,方能於死時有把握。生時死時,皆能念佛,是真念佛此人終不墮惡道。

經接下去說:「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余業報等悉得消滅。是五無問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消滅。」

上文所說的是自念,仗自力念佛;死時聞人念佛,是仗他力念佛自力、他力都有功德。所以臨命終之際,其家中眷屬多人乃至一人,為病人將近死時,高聲念一佛名,歷其耳根,其人臨終時,因心猛利,一聞佛名,就執持不放,全副精神在一佛名上,念念不舍,承此佛力,除五無間罪以外的其餘業障報障,悉皆消滅。五無間罪,是極重之罪。佛功德力,為力之最大者。極大佛力能消極大罪業,但要漸漸消除。因此人業力甚大,他人為其稱念,將佛名善根種人八識田中,要等種子漸漸栽培、漸漸萌芽、漸漸增長,方能消滅極大之罪。唐代法照大師親到五台,在竹林寺見文殊菩薩在西、普賢菩薩在東為眾說法,大師作禮問:「末代凡夫,智識淺薄,佛性心地,無由顯現,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菩薩回答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又問:「當念何佛?」文殊菩薩說:「此世界西,有阿彌陀,願力難思,汝當繫念,念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說已菩薩為法照大師摩頂而退。

中說他人代念,尚有這麼大的功德之力,何況自念呢?自念則分分己獲,功德更大。罪滅福生,福生罪滅,獲無量福,滅無量罪!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一《地神護法品》中,世尊堅牢地神,說明對此不思殊勝經法,一切人天鬼神皆受付囑而護持,經雲:「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堅牢地神贊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並說:「我觀現在未來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贊嘆,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二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噩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堅牢地神「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具體修法

本來佛法是指人生、指導生活的,他絕不是空洞虛無的玄學,他是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待人接物;他指導我們走一條修福修慧、利己利人幸福圓滿的人生道路。按照這樣做,不僅不會墮入三惡道,而且還可以從此止惡行善,了生脫死,直到成佛。所以《地藏經》上所提到的都是人生在世從出生到死亡,從居家到外出,從消災難到保平安。證明了佛法不離世間法,也說明了學佛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不是離開日常生活另外去搞一套修行生活。充分證明佛法是指人生的教科書。《地藏經》就更是很具體的教科書了。下面我想這個問題分五個方面來談一下。

第一點 「生」的問題

這點也包括了婦女產前產後應該怎樣修。作為懷孕的婦女應當念佛誦經,這就最好的胎教胎兒在母腹中,他的第八識照樣能夠接收各種信息。現在在西方國家也很重視胎教,主張孕婦多聽音樂,這樣可以使胎兒聰明。我們根據佛的教導,能夠念佛,聽佛號,這個對胎兒利益那就太大了。《地藏經》上告訴我們,如果這個嬰兒「宿有殃報,便得解脫。」他過去生中的惡業得多生下來應該受惡報的,聽了佛號解脫了。「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而且是身心安樂,容易喂養,容易成長,壽命也增長了。這個在「如來贊嘆品」說得很詳細,這個就是很好的教導。還有在小孩出生以後,也應該稱念佛號,多作布施,這樣就可以免除產難,保證母子平安。「但作善事,增益舍宅。」就是說小孩要出生了,就應該多做善事,增益舍宅就是增加你家庭利益,「自令土地,無量歡喜,」自然使土地神祗產生大歡喜,「擁護母子,得大安樂,利益眷屬。」他就擁護母子都得大安樂,眷屬也得大利益。這個是「閻羅王眾贊嘆品」上講得很明白的。反過來說,產後殺生慶祝,使母子災難,《地藏經》也說清楚了的。「既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小孩已經出生了千萬不要殺生,用活鮮的魚、雞,殺來給產婦吃,這個是非錯誤的。現在有這樣一個說法,說產婦必須吃活鮮,對產婦才有滋補,對嬰兒才有好處這樣做必然是種了惡因。「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弦管,能令母子不得安樂。」其結果是使嬰兒產婦不可能得到平安。為什麼呢?「是產難時,有無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在胎兒出生的時候,有無惡鬼要想來吃腥血。「我早令舍宅土地靈只,荷護母子,使令安樂而得利益。」這是閻羅王說的。閻羅王都是菩薩示現的。

地藏菩薩早已安排土地,叫他們保護母子,使得到安樂,得到利益,「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本來你得到安樂了,就應該感謝呀!不但不感謝,反而「翻為殺害,集聚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你不按照這個教導作,廣聚眷屬,大擺酒席,廣造殺業。由於這些原因,當然你自己造了種種的惡因,就該自食其果,其結果就是子母俱損。我們看見有好多嬰兒出生以後大擺酒席,宰殺無量的生命,其結果都不會有好下場。從道理上說一切眾生都有親屬都有母子,你殺害他的母子來慶祝你母子的歡樂,你說道理上你說得過去嗎?你能夠逃得脫惡報嗎?所以這真是十分愚痴呀。自種因,自受果,受了果報的時候又來怨天尤人,殊不知這些都是自己招致的。愚痴的人啦,很難明白。我們作為佛弟子,如果家裡孕婦,一定要勸她念佛,多聽念佛的磁帶或碟片。這個就是最好的胎教。一方面消災免難,一方面增長福慧,同時保證i臨產時母子平安。生孩子不僅不應殺生,而且應該放生,這個小孩就會受到很大的利益,把災害也給他消除了,福報也增長了。這樣做就是依《地藏經》的教導。我們作為佛弟子,應該把這個道理介紹給大家,我相信人人都愛他的兒女,這個話他們是容易接受的。

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墮胎的問題,墮胎是造殺業,我們作為學佛的人,必須明白這個道理。當然,計劃生育對我國家說是一個長期性的根本國策,這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之所以窮,就是窮在人多。我國由於人多,實行了計劃生育,人口還會這麼快的增長,假如不執行這個政策,那就不堪設想。所以計劃生育絕對正確。我們應該認真實行,這不但對國家,並且對家庭、對自己都有好處。但是實行計劃生育,不等於一定要墮胎,要引產。我舉個例子,法國近十多年來人口一直是負增長。他們的觀念我們不同,他們講享樂,因為生小孩,帶小孩是個苦事,會影響享樂,所以都會自覺的節制生育。在法國,法律嚴禁墮胎這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節制生育,並不一定要採取引產的形式也可以用避孕方法得到更好的解決。況且墮胎從醫學上來說,對婦女生理也是絕對有害的。我們希望在座的居士同修,特別是女居士都有責任對這方面廣為宣傳。我們要愛護年青的婦女,我們就要給她說清楚這個道理信佛之人可直接給她這是種殺因,造殺因絕對不會有好報道理不信的人,你給她說流產對婦女身體有害,要注意避孕節育。這個是法國人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們為什麼不做呢?所以這個問題大家能夠廣為勸說,也是種了一個很好的善因。上面談的就是第一點,是嬰兒出生,產婦產前、產後應該怎樣做的問題。

第二點 希望得到家庭平安衣食充足的修法

地藏經》「見聞利益品」裡面提出「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疾病,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未來世,包括我們現在在內。有這樣一些人,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求者都不能遂意,或者又遇到種種疾病,或者遇到一些凶事,家宅不安,或者橫事,多來忤身。遇到種種不順心,橫逆事情來。「睡夢之間,多有驚怖晚上睡覺,夢到都是恐怖的事。「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這樣的人,聽到地藏菩薩名號,見到地藏菩薩形象,至心恭敬,念滿萬遍地藏菩薩名號。《地藏經》也是講的持名,當然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一樣的,地藏菩薩也是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號就是佛的法身,所以念佛名也是一樣的。「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既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這說得之非常具體。能夠按照這樣做,必然達到這種結果。另外《地藏經》里告訴我們修十齋日這是業障,保平安最好的辦法。十齋日是《地藏經》上提出來的,我們按照六齋日修也是一樣的。我們能夠在這種日期里,自己身心清凈,持齋念佛,肯定是可以消業障、培福德,避免種種的橫禍災難,這個是必然能達到的。

經中世尊還對觀世音菩薩說:「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皈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皈依瞻禮,供養贊嘆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復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於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

若有發心讀誦大乘經典而看不進去,記憶又差,你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形像,至心誠意香華供養,用一杯凈水供在菩薩像前,經一日一夜後,合掌頂禮,回身向南,喝下此水,同時戒五辛酒肉邪淫妄語及諸殺害,一七日至三七日,於夢中即見菩薩授灌頂水,夢覺即獲聰明經典一歷耳根,即永記不忘

如有貧賤疾病,求謀無成,眷屬分散,橫禍忤身,睡夢多驚怖者,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形像,至心恭敬念滿萬遍,不如意事可漸消滅,安樂豐饒,乃至夢中,悉皆安樂

這是關於居家生活,要求家庭平安衣食豐足等等的修法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 外出旅行保平安修法

地藏經》上告訴我們,「見聞利益品」里說如果要外出「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卧,永保安樂,乃至逢於虎狼獅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這是絕對可信的,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樣能達到這效果。我們大家在外出的時候,不管是飛機上,輪船上,我們誠心稱念佛號,為大家求平安,就必然能夠免遭這些問題。

第四點 對於病魔纏身的修法

種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可得」,纏綿在床。怎麼辦?這個就是說明了,此人有福報,但是壽緣快盡了,睡到床上花錢,要把錢花光要把那點福報消耗乾淨,才能夠死。我們在現實中也接觸到這些問題,有些人一病幾年,但他家裡有錢,花得起,又斷不了氣。我們學習了《地藏經》就明白了道理,懂得了方法,可以解決。就應該把他的錢拿來捐獻出來,修種種善因嘛,供養三寶,作公益慈善事業,能夠認真地這樣做就會得到兩種結果,一種如果他壽緣還沒盡,當然就可以消除業障,病很快就好了,而且好了以後依然可以享受福報。第兩種如果他壽緣已經盡了他就很快命終,而且仗這些福德,還可以往生善道。這就告訴我們處到這種情況只有認真的舍財布施就能消業培福,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一種人是夜夢惡鬼,或者夢到自己死亡的親人來糾纏自己,這個怎麼辦?《地藏經》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有求於你的呀,應當幫助他,應當為他念佛迴向,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地藏經》上還提到夢遊險途,或多魘寐,就是夢到白天晚上都給鬼神打交道,這個怎麼辦?這都業障現前啦。還是只有念佛誦經,廣種善因,只有用這種辦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是第三點,就是遇到病魔纏身,應該採取的修法

第五點 是臨命終時的修法

地藏經》對於臨終助念,可避免三途。可以往生善道,說得非常具體,非常明白。我們學習了這個,認識到臨終助念的重要,還有一臨終布施利益非常大,「見聞利益品」上說臨命終時,作為父母,作為親屬,應該把命終人的舍宅、財物、寶貝、衣服、房地產、存款,拿來布施,這個好處是非常大的。會有什麼好處呢?這個人如果是業報很重,該受病苦的折磨,其親屬像這樣為他作了,就消業障,他的病就會很快好。如果這人壽命已經盡了,應該墮惡道的,親屬這樣給他作,這個人命終以後就能往生人天道,受殊勝的妙樂,一切罪障悉皆消滅,這個利益好大!所以病重了,應該盡量布施,這個布施要認真的布施了,不是隨便拿點錢來應付,那就不行,你的業障那麼重,隨便拿點錢來應付,當然消不了災,你沒得那個心嘛。還有一點,就是七七日內給亡者做功德,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擺宴席,造殺業,那麼存者亡者都要惡報。這個「利益存亡品」裡頭也講得很清楚,如果在七七日內,廣修種善,就能夠使這個眾生永遠脫離惡趣,得升人天道,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所以是存亡兩利。反過來說,如果殺害生命,大擺宴席,不但無益,而且增加他的罪惡,本來這個人都有希望升到人天道去的,由於親屬給他造了一些惡因,使他升善道會受到一些阻礙,何況他本人生前都沒有造善業,那麼根據本人造的善惡都應該墮三惡道,如果親屬給他造一些惡因,那問題就更不堪設想,這個就等於落井下石。他掉到井裡了,你再給他放塊石頭下去,那他就永遠爬不起來了。這個好多不信佛法不信因果,炫耀自己的財富,大出喪,大修墳墓,顯示自己財富很多,聽說好像就是遂寧發生的事嘛。前幾年有一屠夫發了財,就給他子女打招呼說他死的時候,把他身上洗乾淨以後,用一百元的票子貼滿,然後穿衣服這是愚痴作法,只有把自己送到三惡道,當然是非常可憐的。還有一點《地藏經》上特別提到,人在臨命終時就惡鬼變成父母親屬來接引亡人,墮入惡道。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閻羅王眾贊嘆品」上告訴我們,是諸眷屬當需設大供養,作為他親屬應該設大供養,應該轉讀尊經,燒香供養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這就告訴我們的方法呀。這個就是想談的第兩個問題。就是在臨命終時應該怎麼做,《地藏經》上就給我們出了這些問題。

我們都說《地藏經》是超薦亡者的最重要經典,它,能使存亡皆獲大利現再著重說一下: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第七《利益存亡品》,說的是諸佛事.超度亡人,使亡者永離惡趣,受諸勝樂的事。並說作此佛事功德的現存眷屬,亦得無量利益。因此本品名《利益存亡品》。

該品的開頭,地藏菩薩佛說:「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這正如有人負了重重的石塊,行走在泥塗中,越走越吃力,在泥中就會愈陷愈深。惡習氣這樣嚴重的眾生,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幫助,釋去他的重負,死後就會墮落到惡道中去。所以父母i臨終時,做兒女的要替他們修福,求三寶之力,以資助其前途之路。如果做兒女的先亡故,父母兄弟眷屬亦應給他設福做功德,以資送他離苦得樂。具體應怎麼做呢?這在《地藏菩薩本願經》里講得很清楚:

「或懸幡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耳根,或聞在本識。」這一段就是設福之文。因為三寶福田最大,而且是無漏福,故向三寶求福。或懸五色長幡,豎在剎桿上,隨風飄揚,供養三寶;或懸寶蓋,覆佛像上。或燃油燈供養三寶,仗三寶力,燈光照諸幽冥苦痛眾生蒙此光明,暫得離苦,得互相見。或讀誦大乘經典轉入心田,種下大乘善根。當誦經時,自聞他聞,皆獲法益,亡者承斯經力,亦得超升;或供養佛像,種種香油香華燈塗果樂,如佛在世,等無有異,供菩薩像,功德亦然。乃至念佛萬德洪名,及辟支佛名,皆是無漏功德。歷臨終耳根,一直深入至第八阿賴耶識。這樣做之後,本來以他所造的惡業,應墮惡趣。因為有眷屬臨終人修了聖因,所有罪障悉皆消滅。上面這段文字的是臨命終時,在三寶前種福,能令亡者,不落惡道、眾罪消滅。

經接下去說:「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此文若更為亡者,七七四十九日內,廣造功德供養三寶,仗三寶之力,能令亡者,不但滅罪,而且增福。以增福故,承此福力,生人天上,享勝妙之樂;為作福的現在眷屬所得利益更是無量。所謂冥陽兩利,存亡獲益。

因人死後,若非有極重罪,其中陰身以七日為一死生階段,如此七個死生階段,共四十九天,罪福定後,才轉生六道。所以在四十九日內,做功德,能令亡者,增福滅罪。經接著說:除三寶之外,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未出三界者,皆是有漏。縱然天龍,有有漏福,亦不能滅有漏之罪。因為這個關係,所以地藏菩薩世尊說:若天若龍、若八部、人非人等,皆應勸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生靈。取其血肉,造諸惡緣,去拜祭鬼神,及求諸魍魎。如果其眷屬這樣做則會「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所以不可不慎。地藏菩薩說到,在佛教中,作絲毫之善,悉皆自得,不落空過。此時大辯長者,向地藏菩薩提出一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既然這樣,那麼「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文中「小」眷屬指其兒女,「大」眷屬指其父母,有時兒女超度父母,有時父母超度兒女,故雲小大眷屬。「為修功德」,指懸幡懸蓋、拜懺誦經等。「設齋」即供養十方僧。「造眾善因」,指燃燈造像布施

地藏菩薩回答長者說:「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因為這個關係,所以不要等到死後,要別人代你做,應該趁生時自己修。這樣你做七分即能獲得七分,一心而為做了十分,就得十分,分分都可自己獲得。

地藏菩薩接著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痴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此時這個命終的人,在七七日內,未受生以前,念念問望陽間骨肉、父母兒女兄弟夫妻眷屬,代其向三寶作福以資救拔。如果中陰身過了四十九天,陽間骨肉不為他造福救拔,則隨本人之業而受報。若是有福猶可往生人天;假若是罪人,則入三惡道,動經千百歲中,不見解脫之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受無間苦,更不知何日出離。

營齋要如法,齋供在獻佛供僧之前,慎勿自食。若先自食則成殘食,若將殘食供佛及僧,全無功德。及營齋期間,慎勿將米泔水汁、菜葉棄於地上,供佛余物,也不可棄在地上,棄地則不恭敬。殘物可在齋食結束後,施與畜生。如精心勤力護凈、設食奉獻佛僧,以供十方僧人之福,則命終人七分之中,可獲一分功德

因這個關係,閻浮眾生真心為他命終的父母,或為他亡故的六親眷屬,設齋供養三寶,應志心誠懇、勤勞、護凈,如此如法地設齋,則亡者生者皆可獲得很大的利益

地藏菩薩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二《見聞利益品》中,佛又對觀世音菩薩說:

若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者,如是天人「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布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見耳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天上,受勝妙樂,一切罪障,悉皆消滅。」

人年幼時亡失父母乃及兄弟姐妹,至年長有所憶時,「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姐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已生人天者,則「轉增聖因,受無量樂」。又說「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或於夢中菩薩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地藏菩薩有如此等不思利益眾生之事,說不能盡。是故佛又囑託觀世音菩薩說:「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以上這五點告訴我們,《地藏經》指導日常生活非常具體,非常切實可行的,是消災難,培福德的一種修行方法,非常有效的,這是所講的第三個問題。

第四部分 發菩提心是修行動力

佛門的四大菩薩代表了智、行、悲、願,這個就是大乘佛法修行的綱領(編輯註:文殊菩薩代表大智」、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凈土大乘法門。所以我們修凈土法門的人必須學菩薩修行,必須發菩提大願。《無量壽經》的綱領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擺在前頭,因為這是方向這是動力地藏菩薩是大願王,他的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正因為他具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大願,所以佛陀在本經裡頭一再殷勤的把救度未來眾生,包括我們大家在內的艱巨任務託付給他。說明這個願力不可思議。「金剛非堅,願力惟堅。」願心稱為金剛種子這是歷劫不壞的呀!而且有願必成,這點我們大家一定要深信不疑社會求名求利的人也有些不辭辛苦,不惜犧牲一切的追求,這種動力什麼呢?他那來那麼大的力量?他這個動力是為了他個人,或者一家人,或者說一個集團利益。這個畢竟有限啦。佛菩薩不為名,不為利,不是為自己,那麼他這個動力是什麼?他這個動力就是菩提願心,有這個願力就不可思議。我們大家要學佛,必須發菩提大願。願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這個力量來源諸佛加持,龍天擁護,所以這個力量不可思議,要相信有願必成。《地藏經》上舉出地藏菩薩在過去生中,最初發願情況,及他的成就。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修行發願典範地藏菩薩過去示現為婆羅門女,婆羅門外道,但是因為他孝心真切,為了救度母親,自己至誠念佛名。他稱念自定王如來名號,一日一夜就證到了菩薩境界,讓母親地獄,升天道,他的願心是建立在孝親基礎上的,是從救度自己母親開始,擴大為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就告訴我們怎樣發願心,由近及遠,由小到大,這就是一個很好榜樣。願力就是動力,一切力量中,心力最大,諸佛正覺,都全靠願力的推動。所以我們大家修凈土法門的人,就必須要菩提大願,我們能發大願心,認真地持戒念佛,必定今生能出輪回,生凈土,成佛道,度眾生

第五部分 向地藏菩薩學習什麼?

在我們總結一下,就是我們究竟能向地藏菩薩學習些什麼?首先地藏菩薩說不可做的事,我們堅決不做菩薩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觀眾生業緣品》中說,造五種惡業者,墮無間地獄,此五種罪我們絕對不能造,這五種罪業是:

一、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

二、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

三、若有眾生,侵損常住,點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

四、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

五、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

以上五類,若犯者其罪極重,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永無出期。無間地獄五種無間,即:

一時無間—歷劫受苦,無間歇時;

二形無間—獄廣八萬由旬,一人亦滿,多人亦滿,無有間隙;

三受苦無間—備受眾苦,無有間歇;

四趣果無間—不問男女老幼貴賤及天龍八部,罪業所感,悉同受之;

五命無間—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

地獄無量,以無間地獄為最苦,受苦情況說不能盡,可見眾生業緣之深重地藏菩薩發願度盡地獄眾生,亦可見地藏菩薩悲願之宏深。

上面已經講過,地藏菩薩於因地曾發大願。我們學菩薩之行,願成佛道,亦應發如是大願。菩薩的本願即《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到的:

他在師子奮迅俱足萬行如來前所發:「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又於覺華定自在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曰:「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菩薩因地為婆羅門女時,因其母信邪,罪重墮苦:菩薩即廣設方便,勸親生信;為母賣宅,供佛興福;見佛戀母,教末世眾生瞻像如在;地獄實有,孝女假佛威神以親游,於此非但可明白因果之不虛,亦可知菩薩觀境之深;發弘誓願,端坐念佛可得加被,七七日中,可度新亡。

地藏菩薩發本願後,於累劫中矢志實行,履發重誓以度眾生。見於《地藏經》中尚有:

地藏菩薩過去久遠劫中,為一小國於,為欲救護眾生,而發願雲:「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又過去劫中,為光目女,為拔救其母地獄苦難,發大誓願:「願我自今日後,對清凈蓮華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拔救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以上說明菩薩在「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憫,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所有地藏菩薩因地之願,在度盡眾生菩薩因地之所行,為存亡造福。眾生無盡,地藏菩薩之願行亦無盡。我們當皈依菩薩,發此無盡之願,廣度無量無邊眾生

菩薩修行法門是修六度大乘菩薩六度是互相融攝的,一度可以包括其他五度,修一度就可以通修六度六度的第一是布施度,布施度有財施、法施和無畏三種差別,所以布施功德也有輕重的不同,《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就是比較布施功德差別的。

布施有無量動德,而功德又有差別,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和對待這個問題呢?在此品中佛明確地做了回答:「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沛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

這一最重要的就是布施必須「迴向法界」。布施是舍,絕不能存在「這是我的及我所施」之心,如果有了這個我執,有能、所之別,就會這本來大有功德之事,局限起來。布施應做到「三輪體空」,即無施作的我,無所施的物,也無受施之人。因為六度本心都是破我的,要破俱生我執就不能我字當頭。校量布施功德,必須有這個迴向法界之心,只有這樣的布施,才不會受業緣之所縛,才是清凈布施

地藏菩薩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位大菩薩,「地藏三經」,特別是其中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極廣。《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三根普被的一部經,其中主要講佛門的孝,講因果報應。如果人人明白因果道理那就不敢做壞事努力行善,這是對制止違法犯罪的最大輔助。如此,則人心向上,社會公德不斷提高,更沒有搶劫、殺人等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其結果當然會促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世界和平,這是從社會學角度來說明。

另一個方面是從佛教的本身來說,佛教四眾弟子如果確立了對因果信仰佛教就會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對社會貢獻,或是對本人的修持都大有好處。還有一點也是佛教本身的,亦值得一說,特別是修凈土同修,應該重視這部經。因為《阿彌陀經》說,要念佛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阿彌陀才會接你到西方去。但這個很不容易,若臨終心念一亂,神識就會墮到幽冥界中去了。如果此時不仗地藏菩薩威神之力,把你送到極樂世界,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挽回呢?所以這部地藏經》對念佛的人十分重要。佛教無常,像我們的身體生老病死,心有生住異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