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立社念佛萬古師

生活中的佛教

立社念佛萬古師

我國人知有西方凈土,當從大乘佛經開始傳譯為始。東漢支婁迦讖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和《道行般若經》,是為我大乘佛經傳譯的開始,般若凈土思想同傳我國。闕公則與其弟子衛士度的信仰彌陀凈土,是現存文獻中有彌陀凈土信仰的最早記載。東晉青山竺法曠(327—402),「每以《法華》為會三之旨,《無量壽》為凈土之因,常吟詠二部,有眾則講,獨處則誦」,可謂中土往生凈土之創導者。其後,有慧遠(334—416)大師同學慧永先後入廬山刺史桓伊乃奏立東林寺。聞公講經感山神獻木、雷雨劈地之異,名其殿曰:「神運」。元興元年(402),遠公大師與彭城劉遺民、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洋宗炳等123人,於般若精舍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結蓮社念佛,求生西方。預其社者皆法門龍象、儒宗山斗,皆由遠公化道遐播,群趨而至。自此以後,若曇鸞、智者、道綽、善導、清涼永明大師,莫不以此而自行化他,彌陀凈土於是暢行中華大地

遠公大師,為一代佛教之偉才。大師僧格尊嚴,不畏權勢,惟道是從,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僧格形象。師道盛德隆,威神莫測,迄譯佛典,啟建蓮社,譽滿環宇,終得上品往生。今略其餘,專談大師白蓮念佛,以明凈土宗師之風範。

萬古宗師學人楷模

慧遠大師(334—416),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代縣)人。生於晉成帝咸和九年(334),13歲(346)從舅令狐氏游學許昌、洛陽,博通六經,旁通《周易》、《莊子》、《老子》等學。21歲,欲至江東與名儒范宣子俱隱,值中原兵戈,路塞未成。

聞道安法師居太行山,遂與弟慧持往投。一日聽講《般若經》,豁然大悟,嘆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與弟投簪落髮。精思諷誦,以夜繼曰,常以大法為己任。道安大師曰:「使道流中國者,其在遠乎?」晉太元六年(381),過潯陽(今江西九江),見廬山閑曠,可以棲止,乃立精舍,號龍泉。時遠大師之同門慧永,先居廬山西林,欲邀同止,而遠大師學侶浸眾,西林隘不可處。刺史桓伊,為遠師更立寺於山之東,遂號「東林」。遠大師率眾行道,於寺鑿池種蓮,於水上立十二葉木蓮華,分刻晝夜,因波隨轉,以為行道之節。既而四方清信之士聞風而至者,百二十三人。大師曰:「諸君之來,能無意於凈土乎?」乃造西方三聖像,建齋立社,令劉遺民著《發願文》,勒之於石。時王喬之等數人,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大師為作序曰:

「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悟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是二者,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靈相湛一,清明自然母音叩心,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熟能與於此哉?所以奉法諸賢,或思一揆之契。感寸陰之將頹,懼來儲之未積,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興唯勤。庶夫貞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仰援超步,拔茅之興,俯引弱進,乘策其後,以此覽眾篇之揮翰,豈徒文詠而已哉?」

大師以江東藏經多缺,即遣弟子遠越蔥嶺,請諸梵本,並傳關中。所有經律,出諸廬山,幾至百卷。嘗造《法性論》,以明泥洹常住之旨。鳩摩羅什大師見而嘆曰:「邊方未見大經,便暗與理合。」

師居山30年,專志凈土,澄心觀想。初十一年中,三見聖相,而沉厚不言。後十九年(即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於般若台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我之旨。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諸如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前揖師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師謂弟子法凈、惠寶曰:「吾始居此,十一年中,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生凈土必矣。」即自製遺戒,至八月六日,端坐入寂,終年83歲。門人與潯陽太守及官屬,奉全軀葬於西嶺。安帝謚「廬山尊者鴻臚大卿白蓮社主凝寂之塔」。謝靈運立碑,以銘其德。大師德業廣被,歷代帝王追謚,即多達五次。有《廬山集》10卷行於世,後人輯有《廬山慧遠法師文鈔》。

白蓮社祈生凈土

大師篤信識神不滅,對三世因果、輪回報應深信不疑。故深懼生死之苦,累世輪回之痛,汲汲以求出離之途。聞極樂彌陀凈土法門,即一往深情,專志期生西方凈土。時因大師道業卓著,佛法日隆,四方緇素來歸者眾,東林寺之常住僧亦超百人。《高僧傳》載:

「謹律息心之士,絕塵清信之賓,並不期而至,望風遙集。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萊民、張季碩等,並棄世遺榮,依遠遊止。遠乃於精舍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共期西方。」

大師並請劉遺民著《發願文》,其文為:

維歲在攝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師釋慧遠,貞感幽奧,霜懷特發,乃延命同志息心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於廬山之陰,般若精舍彌陀像前,率以香華敬薦而誓焉。推斯一會之眾,夫緣化之理既明,則三世之傳顯矣。遷感之數既符,則善惡之報必矣。推交臂之潛淪,悟無常之期切。審三報之相催,知險趣之難拔。此期同志諸賢,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濟者也。蓋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以跡求。必感之有物,則幽路咫尺。苟之無主,則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謀而僉心西境,叩篇開信,亮情天發。乃機象通於寢夢,欣歡百於子來。於是靈圖表暉,影侔神造。功由理諧,事非人運。茲實天啟其誠,冥運來萃者矣。可不克心專精疊思,以凝其慮哉。然其景織參差,功福不一。雖晨祈雲同,夕歸攸隔。即我師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概焉,胥命整襟法堂,等施一心.停懷幽極,誓茲同人,俱游絕域。其有驚出絕倫,首登神界,則無獨善於靈嶠,忘兼全於幽谷,先進之與後升,勉思匯征之道。然復妙觀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心,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彌穆,心超樂以自怡。臨三途而緬謝,傲天宮而長辭。紹眾靈以繼軌,指大覺以為期。究茲道也,豈不弘哉。

發願文》全文四百餘字,言簡意賅,行文流暢,是一篇極為優美的駢體賦文。其音韻和美,意境崇高,感人至深。

文中說「維歲在攝提格」,攝提為星名,這是戰國至秦漢時,用星歲紀年法,當木星在丑位時,天體(太歲)運行至寅位之年。後來的干支紀年法,爰以寅年稱攝提格。大師廬山,遇到三個寅年:即庚寅年、壬寅年和甲寅年。其中庚寅年為公元390年,大師進山才10年,雷次宗才5歲,劉遺民尚未入山,故不可能一起結社念佛。甲寅年為公元414年,劉遺民已生西,大師已到暮年,故亦不可能。剩下的是壬寅年,為公元.402年,此時大師入山後從者已眾年,德望己揚,雷次宗也有17歲了,因此攝提格應以此年為準,即是東晉安帝元興元年(402)。

發願文》首先提出遠公大師之「三報論」,以述結社念佛之緣起:「夫緣化之理既明,則三世之傳顯矣。遷感之數人不淑。此期同志諸賢,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濟者也。」由此可知,蓮社中人都有人命無常,如白駒過隙之感,故能摒除講說,虔修念佛,借蓮華以明志,共期西方之生。《發願文》還講劍,雖然發願者「景織參差,功福不一」,其結社之目的是「誓茲同人,俱游絕域」,即是同志念佛,同生絕妙的西方極樂世界

從《發願文》我們還可以看出,大師所提出的神識不滅,三世因果之說,是修持凈土法門的前提。如果不信兩個原則,便難以生起念佛求生凈土之心,這也是凈土難以起信之因。如果這一關通過了,那往生凈土法門,就是超越因果輪回的捷徑

關於念佛社之以白蓮為名,通常之說是因太元十七年(392),謝靈運於寺鑿池種白蓮,遂以白蓮為名。其實蓮花之於佛教、於彌陀凈土有其深因在:蓮花佛教中是清凈、聖潔和吉祥象徵。因蓮花出於污泥而不染,清凈微妙蓮花還用來表示佛陀相好,也以蓮花比喻菩薩所行的善法;在十方凈土中,蓮花與西方極樂世界關系尤為深切:因極樂世界天人都從蓮花化生,故極樂世界又稱蓮邦。《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世界:「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觀無量壽佛經》說: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等菩薩坐寶蓮花,於念佛人臨命終時,手持蓮台來接引他往生極樂國土。同樣在《無量壽經》中亦說到西方世界,有眾寶蓮花遍滿。可以說蓮花極樂世界象徵自然蓮花命名念佛求願往生之結社,是貼切不過的了,這也應當是大師白蓮為社命名的原因之一。

據北宋天禧三年(1019),道誠法師所輯的《釋氏要覽》卷一之說,蓮社有四義:廬山東林寺中多植白蓮而名之;因西方凈土九品蓮花接引往生者而名之;因嘉獎蓮社中人不為名利所污而名之;因大師弟子法要,刻制十二葉木蓮花植水中用以計時,使禮念不失故名之。

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我們從遠公大師的《念佛三昧詩集序》所寫的:「洗心法堂,整襟清向,夜分忘寢,夙宵惟勤,」可知大師帶領東林大眾所修的法門,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大師修行的特色。

大師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解釋念佛三昧時說:「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恬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會一而致用也。」由是可知大師所說三昧即是專思寂想的意思。一心專念,止寂他想,這也就止觀雙運。修此則內在智光得以顯發,慧光鑒照即洞明一切幽玄,出生無窮妙用

遠公大師認為念佛三昧是諸三昧中最殊勝,也是最容易進入境界的一種三昧大師在同一篇文中說: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一作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

這段文的意思是說三昧的種類很多,在諸三昧中,功德高而又容易進入高境界的,當以念佛三昧為第 。為什麼呢?因為,窮盡玄妙達到寂滅境界即是如來性體。如來性體,任運神妙,隨緣妙應,無有定規。佛性能使證人念佛三昧行人,渾然泯卻人我是非的界限,滌盪種種知見。遇緣應事,猶同鏡子鏡子明亮,內照分明,便顯現出森羅萬象,即使是耳朵和眼睛不能見聞的景物,只要運用聞性和見性,亦可通曉無礙。在念佛三昧中,能看到淵深、凝寂和虛靈的性體,悟證到靈性本原湛明一體,清澈凈明,法爾自然。用本心聆聽內在的念佛玄妙之音,就可使塵勞掛礙日漸消除,滯塞的執情漫漫融化開朗。如果不是天下微妙念佛法門,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呢?

從上文可知大師所修的念佛三昧,滲透著禪定般若之學,這與大師的修學背景有關。因大師出家後,就學於道安大師,並隨安大師達25年之久。安大師所用的是般若禪定並重的修行方法般若是理論,禪定是實踐,兩者不可偏廢,若要證悟般若就得修持禪定。又由於當時社會困苦的境遇,激發了人們的出離心,此一思想正與凈土的出世理念相吻合,故遠公大師融會老莊與禪教思想,會歸念佛求生西方凈土,風雲際會,揭開了中國凈土宗序幕。

同志百餘賢人十八

遠公大師廬山,因道業卓著,佛法日隆,四方來歸緇素日眾。《廬山蓮宗寶鑒》卷四謂:「師徒眾往來三千,真信之士一百二十三人.乃與劉遺民等十八賢為上首。」其中所說的十八賢人即:慧遠、慧永、慧持、道生、曇順、慧睿(《東林十八高賢傳》稱僧睿)、曇恆、道昺、曇詵、道敬、佛陀耶舍、佛馱跋陀羅、劉遺民、張野、周續之、張詮、宗炳、雷次宗等。有關十八賢之傳記,最先記載於《蓮社高賢傳》一卷,該傳今收錄於志磐之《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凈土立教志》中,清朝王謨增修《漢魏叢書》之際,亦將之編入,是傳後收入《卐續藏》第13冊中。宋代陳舜俞著《廬山記》卷3有《十八賢傳》,記載東晉慧遠、雷次宗等18人之傳略,為後世說慧遠等十八賢者立白蓮社,弘傳凈土信仰之主要根據。

然此《蓮社高賢傳》並非成書於晉代之古書,書中所說的十八人,有人認為按史考證,則有出入。今說明如下:認為其中的慧持大師,已早在隆安三年(399)入蜀,後一直未回廬山,而否定其是蓮社成員。我們知道持大師在蜀亦是修凈土的,不知其時有否以通信方式入社?佛陀陀羅是在義熙七年(411)到廬山,那時蓮社已成立10年了,不過他是受慧遠大師所請來山的,他是蓮社成員,應當是到廬山後所加入。來山後為大師譯出《修行方便禪經》,對蓮社眾師友修持,是很有幫助的。雷次宗在元興元年只有17歲,將他列入高賢,可謂少年有成,有志不在年高,值得向他學習。今將廬山蓮社十八賢,簡要介紹如下:

慧遠(334—416)大師蓮社主,見上文。

慧永(332—414)大師 東晉僧人。號香谷,俗姓潘,河內(今河南沁陽)人。12歲出家,師事竺曇現,後與慧遠大師同學,於道安大師座下。素志與慧遠共游羅浮山,因慧遠大師為道安大師所留,師即於東晉太元初年(376)先行,至潯陽(今江西九江)時,為郡人陶范舍宅為西林寺所留,師遂居廬山西林。師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常含笑,語不傷物。又於峰頂別立茅舍,時往禪思。至其室者,輒聞異香,因號香谷。一虎同居,人至輒驅去。平時厲行勤苦,立志往生安養。義熙十年,示疾,忽斂衣求屣欲起。眾問其故,師答:「佛來!」言畢怡然而寂,僧俗咸聞異香,七日方止。唐玄宗追謚「覺寂大師」之號,世壽83歲。

慧持(337—412)大師東晉僧人。慧遠大師胞弟,幼讀書時.一日可記他人十日之量。年18與其兄同師事道安大師,遍學眾經,亦有高行。隆安(397—401)中,辭兄人蜀,以西方為期。住郫縣龍潭寺,大弘佛化。義熙八年(412)往生,寂年76歲。後慧遠大師於定中見師與慧永已生西方。寂時遺囑弟子:「務嚴律儀,專心凈業」。

道生(355—434)大師 東晉、南朝宋間僧人。亦稱竺道生。俗姓魏。巨鹿(今屬河北)人。寓居彭城(今江蘇徐州)。幼依沙門竺法汰出家。15歲便登講座,20歲受具足戒。東晉隆安元年(397),到廬山問學於慧遠,幽棲七年,師事慧遠,博研經論。時慧遠已接受僧伽提婆所介紹的一切有部之學,道生也受其影響。元興三年(404)偕同慧睿、慧觀、慧嚴等人長安,從鳩摩羅什受學。後秦主姚興命他和羅什弟子道融論難,往復百翻,言無不切,眾人皆服。他和僧肇兩人,為羅什門下年輕,也是最有才華的學者。南朝宋文帝與名士王弘、范泰、顏延之等均對其極為敬重,常相從問道。義熙十四年(418),法顯在建業(今江蘇南京)與佛陀陀羅合作,譯出《大般涅槃經》的初分四千頌,共6卷,名《大盤泥洹經》。經中說除一闡提外皆有佛性。道生大師剖析經義後認為:既然一切眾生悉有佛性,那麼一闡提也是有情,何得獨無佛性?此乃經來未盡耳。於是倡一闡提皆得成佛說。此說出後,群情大嘩,都認為道生違經背義,並將他擯出僧眾之列。他到蘇州後,仍堅持自己的看法。傳師於蘇州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涅槃經》,說到闡提有佛性時,群石皆為點頭,於是有「頑石點頭」之說。直到後來,北涼曇無讖在元熙二年(421)譯出的大本《涅槃經》40卷傳到建業,其中也提到一闡提可以成佛,才證明道大師預見的正確元嘉七年返廬山。此後,道生大師廬山講《涅槃經》,聽眾不悅服。大師晚年廬山改訂《法華經注》時,提出自己的判教之說,認為釋迦一代的教法不出「善凈」、「方便」、「真實」、「無餘」等4種*輪。與此相應的,則為《阿含》、《般若》、《法華》、《涅槃》等經,推崇《涅槃》為佛說法的最高階段元嘉十一年於講座上端坐而逝,世壽八十。弟子僧瑾、道猷等繼續倡導頓悟之義

曇順(347—425)大師 東晉僧人。黃龍人。幼出家,承訓羅什講釋群經,妙盡色空無著之旨。什大師嘆曰:「此子奇器也。」後至廬山同修凈業。寧蠻校尉劉遵孝於江陵立寺,請師前去,盛弘念佛三昧之道。劉宋元嘉二年,異香滿室,別眾往生

僧睿(355—439)大師 東晉僧人。冀州人。游學諸方,嘗行經蜀西界為人所掠,使牧羊。有商客異之,疑是沙門,及問以經義,無不綜達,即出金贖之。後遊歷天竺諸國,還至關中,從羅什三藏咨稟經義。羅什大師譯《法華經》,以竺法護本雲:「天見人,人見天。」什曰:「以此言過質耳。」睿曰:「將非人天交接,兩得相見。」什喜,遂用其文。後來到廬山,依遠公修凈業。既而適京,師止烏衣寺,講說眾經,聽者推服。宋彭城王義康,要入第受戒。師曰:「禮聞來學。」王乃入寺,祗奉戒法。王以錢三萬買貂裘,奉師常用敷坐。大師曰:「此雖非所宜服,然王之所施,不可棄也。」王聞後益加敬仰。謝靈運篤好佛理,殊方俗音,多所通解,嘗以經中字音求證於師,因為著《十四音訓》,梵漢昭然。元嘉六年,無疾告眾曰:「吾將行矣。」即面西合掌而寂,眾見卧內一金蓮花,倏爾而隱。

曇恆(347—418)大師 東晉憎人。河東人。童孺依運公出家,年甫十三,便能講說。內外典籍,無不通貫。德行清孤,物情推服,常有群鹿馴繞座隅。自入廬山,專志凈業。義熙十四年端坐合掌,厲聲念佛而化。春秋七十二。

道昺(365—435)大師 東晉僧人。俗姓陳,潁川(今河南禹縣)人。幼即出家,人慧遠大師之門。廣通經律,兼明老莊,志節高潔,言行合一。以念佛三昧為念,常恆不絕。義熙十四年(418),遠公大師往生之後,預章太守王虔人山謁師,奉為山中之主,繼席慧遠大師東林元嘉十二年大師集眾念佛,就座而寂,世壽7l歲。

曇詵(36l—440)大師東晉僧人,廣陵人。幼從遠公出家,勤修凈業,兼善講說,注《維摩經》行於世。嘗著《窮通論》以明宿修,述《蓮社錄》以記往生。又能識別鳥獸毛色、俊鈍之性,洞曉草木甘苦之味,妙盡其理,人知其有密證。元嘉十七年集眾謂:「自建寺以來,至此五十年,吾之西行最在其後。」即跏趺念佛百聲而寂,春秋八十。

道敬(369—420)大師東晉僧人,俗姓王,琅琊人。祖凝之守江州,遂從遠公出家。年十七博通經論,日記萬言。每嘆戒律,終el難全,願凈六根,但稟一戒,以為得度之要。遠公知其堅正,許之篤志念佛。早夜弗替。遠公歸寂,乃入若琊山。宋永初元年謂眾曰:「先師見命,吾其行矣。」即端坐念佛而化。眾見光明滿室,彌時方散。春秋五十二。

佛陀耶舍大師東晉譯經家。意譯覺明、覺名、覺稱,北印度締賓國人。十三歲出家,至十五歲日誦經二三萬言,二十七歲始受具足戒。常以讀誦為務,專精不怠,博通大小乘。鳩摩羅什大師游學時,曾師事之,後應之請,於姚秦弘始十年(408)至長安,協助大師譯出《十住經》。其後譯出《四分僧戒本》、《四分律》,並澤《長阿含經》,由竺佛念傳譯,道含筆受。義熙八年(412)至廬山人社,後辭返締賓,得《虛空藏經》一卷,托賈客致涼州諸僧,其後不知所終。

佛陀陀羅(359—429)大師後秦時來華印度僧人一名覺賢,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人。族姓釋迦,系釋迦世尊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5歲喪父,17歲出家。據說其背誦經典,一日能完一月之業。曾與同學僧迦達多游締賓,與後秦僧人智嚴同從大禪師佛大先(覺軍)受禪法。後受智嚴之請東來,於後義熙四年(408,另有二年或三年之說)至長安。因被人指斥為顯神通而見擯,應慧遠大師請,與弟子慧觀等40餘人赴廬山,備受歡迎,並邀入社。留居廬山年余,譯出《修行方便禪經》2卷。東晉義熙七年(411)赴荊州,其後又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住道場寺。從義熙十二年到十四年與法顯等譯出《摩訶僧只律》40卷;同時譯出《大般泥洹經》6卷。後又譯《華嚴經》60卷;經重校至宋永初二年(421)完成。其所譯經論共13部,125卷。所譯《華嚴經》對中國佛學的發展影響甚大。宋元嘉六年念佛而化,歸塔於廬山北嶺。

遺民 (352—410)東晉居士。名程之,字仲思,彭城(江蘇徐州)人。初任府參軍,歷任宜昌、柴桑縣令,後去職,與周續之、陶潛等皆不應徵命,時稱潯陽三隱。遺民之號,傳系劉宋武帝表彰其不屈所敕。時慧遠大師廬山念佛三昧居士往師事之,先後有清信士宗炳、雷次宗、周續之、張野、張詮、畢穎之等咸來廬山,乃於西方三聖像前建齋立社,同修凈業誓願往生凈土居士作《發願文》,辭意典雅,至今傳誦不已。後程之度西林澗北,別立禪坊,精研玄理,兼持禁戒,著《念佛三昧詩》見志。居半載,即於定中見佛光照地,皆作金色。居十五年,於正念佛時,見阿彌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居士曰:「安得如來為我摩頂,覆我以衣。」俄而佛為摩頂,引袈裟以被之。他¨念佛又見入七宅池,見蓮華青白色,其水湛湛。有人項有圓光,胸出卐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飲之。」居士飲水甘美。及寤,異香發於毛孔。乃語人曰:「吾凈土之緣至矣!」請僧轉《妙法蓮華經》,近數百遍。居士對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釋迦遺教,知有阿彌陀佛。此香,當先供養釋迦如來,次供養彌陀佛。復次,供養妙法蓮華經》,所以得生凈土,由此繹功德,願與一切有情,俱生凈土。」即與眾別,卧床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剌子壅積土為墳,勿用棺。時晉義熙六年,歿年五十九。

張野(350—418)晉代居士。字萊民,居潯陽紫桑。學兼華梵,尤善屬文。性好友田宅悉推與弟,一味之甘與九族共。入廬山與劉、雷同尚凈業。及遠公大師卒,謝靈運撰碑文,以銘其德,居士序之。義熙十四年家人別,入室端坐而逝

周續之(357—423)晉代居士。字道祖,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十二歲,人豫章太守范寧門下受業,通五經、五緯,人稱十經童子。既而閑居,讀《老》、《易》諸書,虔信佛法,精般若妙理。後入廬山師事遠公於白蓮社,與劉遺民、陶淵明稱之為潯陽三隱。宋武帝召至都間,館東郭外行幸問《禮經》,世稱通隱先生。居士終身未娶,布衣素食因素患風痹,後移病鐘山,歿於景平元年(423),春秋六十七。

張詮(359—423)東晉居士。字秀碩,張野之族子。尚情高逸,雖耕鋤,猶帶經不釋。朝廷征為散騎常侍,不起。庾悅以其貧,起為潯陽令。笑曰:「古人以容膝為安,若屈志就祿,何足為榮。」乃入廬山,依遠公研窮釋典,深有悟入。宗景平元年無疾,西向念佛,安卧而卒,春秋六十五。

宗炳(379—447)劉宋居士。字少文,南陽(今屬河南)人。擅長書、琴、繪畫、精玄理。殷仲堪、桓玄並以主簿辟,皆不就。劉裕領荊州,復闢為主簿,答曰:「棲丘飲谷三十年矣。」即入廬山師事慧遠大師,專修凈土。還江陵,閑居絕俗。衡陽王義季曾親訪之。宋受禪三征環應。雅好山水,凡所游履,悉圖於壁。西陟荊巫,南登衡岳,所到之處則結宇山中,以遣尚平之志。居士嘗著《明佛論》,盛讚佛教,鼓吹精神不滅,深得宋文帝劉義隆之推崇。嘗撰《難白黑論》,以非難慧琳之《白黑論》。居士又曾與當時著名天文學家何承天,就有無佛的問題,展開過激烈的辯論。此等論述皆收錄在《弘明集》中。因疾歸江陵,靜觀道以養老。宋元嘉二十四年歿,壽六十九。

雷次宗 (386—448)劉宋居士。字仲倫,豫章南昌人。少入廬山,師事慧遠大師,從之學三禮、毛詩,並修凈業。其後,立館於東林寺之東。長樂隱退,篤志好學元嘉五年(438),宋文帝召至京師,令開干館於雞籠山,聚徒百人教授二十五年,帝復強征至京師,為築招隱館於鐘山西岩下。次宗不入公門,每自華林園東門入延賢堂為:太子諸王講經。是年無疾而卒於鐘山,世壽六十三。

時與廬山遠公有關系又有

畢穎之,新蔡(河南新蔡)人,《高僧傳》卷六《慧遠法師傳》中,說他曾與劉j遺民等「依遠遊止」,但十八賢傳中無其名。生卒年與事跡不詳。

謝靈運(385—433)南朝宋詩人。小名客兒,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為東晉世族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好學博覽,工於詩畫、書法,縱橫俊發,獨步江左。歷任太尉參軍、永嘉太守等職。幼歸三寶,深入經藏,闡竺道生頓悟之義,著《辯宗論》。東晉i義熙問,至廬山參禮慧遠大師大師道場前掘池種白蓮華,與志同道合者結白蓮社,靈運為作《凈土詠》。又曾參與潤飾《大般涅槃經》譯文,另撰有《金剛經注》、《涅槃經疏》等。

蓬勃發展譽稱共宗

廬山慧遠大師來山結白蓮社,提倡念佛法門,一時四方前來參集之眾多達三千,廬山遂成我國蓮宗之勝地。其後桓玄禁佛汰僧,獨此山倖免於難。當時,除修道之士,如陶淵明等一代名士,亦厭離世亂遁居此山,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於山中建歸宗寺,迎請佛陀耶舍住之。

慧遠大師示寂後,道昺大師主盟白蓮社。隋開皇年間(581—600),天台宗智顗大師兩度來山開講,聞法者多達5000人。至唐代,凈土高僧善導曾來山尋訪慧遠遺跡;智舜於山中講《觀無量壽佛經》。玄宗時,曾敕建慧永之塔於山中。永泰元年(765),法照入山結「西方道場」。大曆年間(766—779),神湊於東林寺弘傳律學。元和二年(807),自居易於遺愛寺附近結草堂會昌法難後,大中六年(852),宣宗敕令復興東林寺。宋元豐二年(1079),神宗敕改東林寺為東林太平興國禪院。紹興十七年(1147),法道於太平寺重刻《大宋僧史略》。元至大年間(1308—1311),優曇普度住於東林寺,編撰《廬山蓮宗寶鑒》,弘揚凈土教義。清代以降,佛寺漸次衰頹,,但凈土宗至今盛傳不衰。上世紀80年代以來,東林寺在果一法師帶領下得到修復,其規模大於前。1994年9月,傳印法師接任方丈後,寺院又有較大的發展,特別在凈土文化研究上,出了很大力氣,我們今天能在這里召開研討會,就是很好的例證。

廬山念佛法門,對後世之影響,主要是開創了結社念佛之先河。大師所倡的念佛三昧,則只有少數人能接受。直到唐代善導大師倡行持名念佛之後,念佛之風漸盛,到宋代則結社念佛之風大行於世,以後凈土法門逐漸成為各宗共修的法門,可謂各宗修持歸向的共宗。

如法大師於大曆四年(769)在衡州湖東寺建立念佛道場宋代省常大師於淳化年間(990—1093)在錢塘昭慶院結凈行社,宗賾大師於元佑年間(1086—1093)在真州長蘆寺建立蓮華勝會,南宋道琛大師於紹興年間(1131—1162)成立凈土繫念道場會,凡此等等,都是大師們欽慕廬山遺風,而建立起的僧俗共修之凈土道場。元代延佑佔三年(1316),日僧澄圓來華,至廬山禮謁普度大師,歸國後亦仿效其風結社念佛,從而廬山念佛門,亦流傳於日本

今將繼慧遠大師之後,著有影響的弘傳凈土諸祖,簡介於下:

曇鸞(476—542)大師,雁門人。從印度高僧菩提流支受持《觀無量壽佛經》,專修凈土觀,作《禮凈土十二偈》,注天親菩薩往生論》,妙絕古今,為凈宗要典,住並州大岩寺、汾州玄中寺,大弘凈土大師之《往生論注》,依龍樹菩薩之《十住毗婆沙論》,立難行、易行二道之說,分他力、自力法門,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方便易行之道,闡明凈土立教之本義,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凈土之生。後有唐代的道綽、善導兩大師,大弘凈土法門,可謂曇鸞法系的繼承者。

天台智顗(538—597)大師,作《凈土十疑論》,極陳得失,著《觀經疏》等深明諦觀。受智者大師的影響,其門下亦多主張「教宗天台、行歸凈土」之旨,至今歷一千六百年而不衰。

此時尚有靈裕(518—605)撰《無量壽經疏》與《觀無量壽佛經疏》,但已佚失;凈影慧遠(523—572)撰《無量壽經義疏》和《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吉藏(549—623)撰《無量壽經義疏》等,雖非專宗凈土,但亦有較大影響。

道綽(562—645)大師,並州汶水(今山西太原)人。14歲出家,後於汶水玄中寺見到記敘曇鸞大師事跡之碑文,慕鸞法師凈土之業,於是潛心觀想,六時禮敬不缺,念佛日以七萬計。大師激勸凈業,理致泉涌,為眾講述《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近200遍。著《凈土論》2卷,立聖道、凈土二門:以此土斷惑證理、入聖得果者為聖道門;憑彌陀願力往生極樂國土,而人聖證果的,則稱凈土門。以凈土門為末法時代之唯一出離之路。斯論統該龍樹、天親,邇及慧遠、曇鸞之文句,詞旨切要。

善導(613—681)大師,臨淄(一說安徽泗州)人。幼年出家,習《法華》、《維摩》,後依《觀經》修十六觀。貞觀十五年(641)赴西河玄中寺師事道綽大師,聽講《觀無量壽佛經》。後入長安光明寺倡導念佛,因稱「光明善導」。據載一生以所有嚫施,用寫《阿彌陀經》十餘萬卷,畫凈土變相三百壁。念佛時有光明隨口而出,被認為是阿彌陀化身大師之著述,現存者有六部十卷,即《觀經疏》4卷,《往生禮贊偈》1卷,《轉經行道往生凈土法事贊》2卷,《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1卷,《觀念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1卷,《依經明五種上緣義》1卷。其中《觀經疏》又稱《觀經四帖疏》,分玄義、序分、定善義、散善義而成為四卷。玄義分為解釋《觀無量壽佛經》之經題,並明教相,以下3卷,則為解釋經文義理;《往生禮贊偈》,說明晝夜六時禮贊之儀則;《法事贊》說明《阿彌陀經》之轉讀行道之法;《般舟贊》依《觀經》等修般舟三昧法則;《觀念法門是說明觀佛、念佛兩種三昧之行相,即依《觀經》說明觀佛三昧之法,依《般舟三昧經》說明念佛三昧修法。綜上各部,《觀經四帖疏》述凈土之教相教義,屬於解義方面;《往生禮贊》等四部。說明行事之儀則,故屬行儀;《依經說明五種增e緣義》,是依《無量壽經》等六經,說明修凈土法門五種上緣大師由以上文字,完備地組成了凈土一宗的宗義與行儀,後被尊為凈土宗二祖,實為我凈土宗理論的奠基人。大師之《觀經四帖疏》傳至日本,在十二世紀時,有原出身於日本比睿山天台門下的源空f1133—1212)法師,依這一經疏拭去第4卷《散善義》,著《選擇本願念佛集》等,弘揚念佛法門,開創了日本凈土宗。後源空的弟子分成「六大法系」,其中有親鸞(1173一1262),又開創了日本凈土真宗日本凈土宗的教旨雖與我們有異,其本源在我國。

懷感大師,不詳其所出,初不信念佛往生之說,後經善導大師之勸,遂虔誠念佛,感佛化金色光,睹眉問毫相,證念佛三昧。著《釋凈土群疑論》7卷,通釋往生凈土之各種疑難。

慧日(680—748)三藏開元中自印度歸,傳天竺所贊之凈土法門,著《凈土慈悲集》3卷,《般舟三昧贊》、《西方贊》各1卷。《慈悲集》中說教禪一致、禪凈合修、戒凈雙修等義。

承遠(712—802)大師,先習禪於資州處寂(648—734),後從慧日受念佛三昧之法,於衡山彌陀台修般舟三昧,教人專念彌陀,法化至盛,人稱彌陀和尚

法照(?—821)大師,生年不詳,據載初由東吳至廬山,慕慧遠大師之芳躅,結西方道場,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承遠侍於佛側而大驚悟。乃於永泰年中(765766)至衡山,師事承遠大師,受凈土法,於南嶽彌陀台創行五會念佛法。大曆二年(767)於南嶽缽中感見五台山,故後有大聖竹林寺之建。大師曾於五台、並州、長安等處弘五會念佛,大曆中代宗奉為國師。著有《凈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3卷、《凈土五會念佛法事儀贊》2卷,記其儀則並有贊文,又有大聖竹林記》1卷。

少康(?—805)大師,縉雲仙都山人。初誦《法華》、《楞嚴》、繼學律、聽講《華嚴》、《瑜伽》。貞元初,詣洛陽白馬寺,得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而大喜,遂往長安謁善導大師影堂,感見善導真身,從此專修凈業。後於烏龍山(今浙江建德境內)建凈土道場,聚眾日夜行道,稱揚凈土,人稱為後善導。《佛祖統紀》中列為蓮社七祖中之第五祖。嘗與文諗共集《往生西方凈土瑞應刪傳》l卷,載錄慧遠、曇鸞以下緇素男女48人往生之事跡,為唐代唯一之往生傳。書中有後於大師的僧藏法師的傳記,當為後人所追加。

永明延壽(904—975)大師,倡導禪凈合行說,其後禪凈合修漸盛行。延壽大師丹陽人,後遷餘杭(今浙江杭州)。原為法眼宗巨匠,因七拈皆得萬行莊嚴凈土鬮,於是一意修凈業。建隆二年(961),忠懿王請住永明寺,日課一百八事,夜則往南屏山頂行道念佛。著《萬善同歸集》3卷,指歸凈處最為切要。嘗作《四料簡》雲:「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佛祖。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省常(959—1020)大師,淳化中(990—994)住錢塘(今杭州)昭慶寺,續廬山遠公遺風,結白蓮社專修凈業,後改名易行社。相國向公,王文正公,均為社首,信眾人社者有123人,僧眾千餘。其後結社念佛之風愈盛,有知禮的念佛施戒會、神照本如的白蓮社等達二十餘所,其中靈照的凈業社(1068—1077)參加僧俗達2萬餘人,但也有人數很少的,如慧詢的西歸蓮社就只有18人。

延壽大師後,禪、教、律各宗大德,多兼弘凈土。如雲門宗的天衣義懷(989—1060),永嘉樂清人,師事雪竇重顯有省,於越州天衣寺廣布弘化,著有《勸修凈土說》。其弟子慧林宗本(1020—1099)於修禪時,心常在極樂世界而無二相,其門下守訥於政和三年(1113)著《唯心凈土文》,祖述義懷之說;守一住杭州凈慈寺,以七寶造阿彌陀佛像,楊傑為之記。

慈覺宗賾(910—1092)大師襄陽(今屬湖北)孫氏子,29歲禮真州長蘆寺法秀出家,於元柘四年(1089)興結社念佛,撰《蓮華勝會錄序》普勸念佛

慈受懷深(1077—1132)大師,生平以凈土為懷,常對人說修行捷徑莫如求生凈土,自建西方道場集眾念佛,作《勸修念佛頌》6首。

真歇清了(1091—1152)大師,左綿安昌(今四川綿陽)人,一生大弘禪凈合一之教,主張以「阿彌陀佛」四字話頭,融禪凈為一體,有《凈土集》行世。

此時天台宗兼弘凈土者輩出,宋初南地之凈土大興。其主要盛讚凈土者有:

知禮(960—1028)大師,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除上已述及大師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創念佛施戒會外,並著有關凈土之作,如《觀經疏妙宗鈔》6卷及《觀經融心解》1卷。《妙宗鈔》依天台之論釋,倡約心觀佛之說,其說因不直觀心,故不同於天台之一心三觀,不直觀佛,故又不同於善導之觀佛三昧,而大師並取此二者,以天台立場作台、凈之融會。後來日本靈空光謙名之為「即心念佛」。

遵式(964—1032)大師,與知禮大師同為寶雲義通之門人,台州寧海(今屬浙江寧波)人,初往東掖山(在今浙江臨海境內)從義全出家。至道二年(996),集道俗精修凈土之業,作《誓生西方記》及《念佛三昧詩》1卷。咸平四年(1001),著《請觀音消伏毒害三昧儀》、《大彌陀懺儀》、《小彌陀懺儀》等各1卷。五年回東掖山,於西隅創建精舍,同時恭造無量壽佛像,並親自領眾修持念佛三昧。天禧元年(1017),撰著《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及《往生西方略傳》各1卷。大師以勸人確立往生之正信,從事禮懺念佛為主。

本如(98l—1051)大師,為天台宗重視行持的實踐者,尤慕廬山遠公遺風,在住持東掖山能仁寺之30年間,常講《法華》、《觀經》等,並於寺之西南隅建宇,與丞相章郇公等結白蓮社勤修念佛。其門下處謙(10ll—1075)、有嚴(1021—1101),均篤修凈業。處謙門下又有擇瑛(?—1099),嘗作《凈土修證儀》,其「阿彌陀佛身金色」之贊沿用至今。凈土法門自漢末傳人後,輾轉流傳於北宋,可說是依教結社時代。由於蓮社念佛之流行,自公卿名流以下之社會上下人士,多所歸信,著名的有楊傑、王古、蘇軾、江公望、陳璀、王闐、王日休等,他們還著書立說廣為宣揚。

南宋初有子元在澱山湖立蓮宗懺堂,勸修凈業,編《蓮宗晨朝懺儀》、《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及《西行集》等。乾道二年(1166)高宗詔入德壽殿,演說凈土法門,賜「勸修凈業蓮宗導師慧照宗主」之號。蓮宗之名始於此,但其後來變為白蓮則是另一回事,與凈土宗無關。

南宋末,天台宗宗曉大師撰《樂邦文類》,以慧遠大師為蓮社初祖,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為繼祖。到志磐撰《佛祖統紀》敘《凈土立教志》時,立蓮社七祖為:始祖慧遠、二祖善導、三祖承遠、四祖法照、五祖少康、六祖延壽、七祖省常。

元代弘揚凈土的有明本、懷則、惟則、梵琦、普度諸大師

中峰明本(1263—1323)大師,錢塘人,融通禪、教、律、密、凈,晚年專修凈土。嘗言:「禪者凈土之禪,凈土者禪之凈土。」所撰《三時念佛事》、《三時繫念儀范》至今廣為流行,並有《懷凈土詩100首》等詩文傳世。

懷則大師撰有以天台學解釋凈土的《凈土境觀要門》。

天如惟則大師著《凈土或問》l卷。

楚石梵琦(1296—1370)大師,明州象山(今屬浙江)人,至正十九年(1359)退隱永祚寺,於寺之西側築室號「西齋」,專修凈業。著有《西齋凈土詩》3卷,後收於《凈土十要》中。

優曇普度(?—1330)大師丹陽(今屬江蘇)人。出家廬山東林寺,曾歷叩諸方,後遷丹陽妙果寺、東林寺善法堂,專修念佛三昧。時因有稱蓮宗,實行邪法之徒輩出,師深以為憂,遂於大德九年(1305)撰《廬山蓮宗寶鑒》10卷,以明慈照子元之正宗。武宗至大元年(1308),禁斷蓮宗,師乃決計復興,於十月持書奉進,並請凡在家念佛、白日道場、禮凈土正懺、誦彌陀正經者,以及捐家財建立堂殿、造佛像者,應予護持。至仁宗接位,方於皇慶元年(1312)正月,敕令頒行《蓮宗寶鑒》,以師為蓮宗教主,賜號虎溪尊者。自此蓮宗正式成立,而以志磐所立蓮社七祖為蓮宗七祖。

元末明初,有性澄(1265—1342)撰《阿彌陀經句解》1卷,大佑撰《阿彌陀經略解》1卷,《凈土指歸集》2卷,普智(?一1408)撰《阿彌陀經集注》1卷。

明代盛倡禪凈教一致之說,習天台、賢首教觀及參禪者多贊凈土,以凈土為歸。其時有:

妙葉大師,明州鄞縣(今浙江鄞州)人,元明之際出家為僧,精研台教,專修念佛三昧。著《寶王三昧念佛直指》2卷,其中《直指心要》一篇,斥妄顯真,廣為傳誦。

宗本大師,字一元,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出家延慶寺。隆慶四年(1570)撰《歸元直指集》2卷,說凈土要義。又作《西方詩百首》,勸人求生西方凈土

無盡傳燈(1554—1627)大師衢州(今屬浙江)人。初從進賢映庵出家,萬曆十五年(1587)起住天台高明寺,常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萬曆三十一年著《凈土無生論》,次年講之於新昌石城大佛前,時感天樂之瑞。另著《阿彌陀經圓中鈔》、《凈土法語》、《觀經圖頌》各1卷。

袁宏道(1568—1610)居士,著《西方合論》10卷。

雲棲襪宏(1535—1615)大師,仁和人,後住梵村(今在杭州)雲棲寺,以禪凈同歸而常修念佛三昧,倡導持戒念佛,撰有《阿彌陀經疏鈔》4卷,《往生集》、《凈土發願文》、《凈土發願文注》、《四十八願問答》、《凈土疑辨》各l卷。

憨山德清(1546—1623)大師,全椒(今屬安徽)人,早年致力於禪、教,後在廬山仿慧遠大師六時刻漏,專修凈業。有關凈土法門開示如《念佛切要》等遺文,後人編在《憨山夢遊集》中。

靈峰智旭(1599—1655)大師,字蕅益,木瀆(今屬江蘇蘇州吳縣)人。著有《阿彌陀經要解》l卷,以天台教義解釋凈土之義;並選定《阿彌陀經要解》、《念佛三昧寶王論》、《凈土無生論》等10種弘揚凈土法門之主要著作為《凈土十要》,其弟子成時評點節略成書。近有會性法師,編大師有關凈土著作為《蕅益大師凈土集》行世。大師主張禪、教、律三學之所歸在凈土,稱三學一源論。

清代受元明以來禪、教、律三學互融之影響,念佛一門幾成諸宗之歸趣,並普行於僧俗中。禪僧之兼修凈土者多奉行雲棲大師之主張,信自性彌陀、唯心彌陀之說,禪凈合修,期發自性臨終往生凈土。主要有

道霈(1615—1702)大師,福建建寧人。初參元賢、圓悟兩禪師而悟,並研習天台華嚴二宗深義。後嗣法元賢禪師,承位開堂說法,融通禪、凈,主張念佛。弘揚凈土著作有《凈土旨訣》、《凈業常課》、《續凈土無生論》、《西方發願文注》各1卷等,此外尚有關凈土之序、贊等十數篇。

實賢(1686—1734)大師,號省庵,常熟人。受具後先學天台教觀及唯識等法,受記劉為靈峰四世。後在真寂寺日閱三藏,久課彌陀佛號,作《勸發菩提心文》,勸四眾菩提心懺悔業障,求生凈土雍正七年(1729)建杭州鳳山梵天寺,結蓮社率眾念佛,屏絕諸緣,專修凈業,人稱永明再來。十一年預知時至,掩關晝夜佛號十萬聲,果於翌年四月十四日將午,合掌連稱佛名而逝。另撰有《凈土詩))108首,《西方發願文注》1卷,《續往生傳》1卷等。

際醒(1741—1810)大師,字徹悟,號夢東,京東豐潤(今河北豐潤縣)人。嘉慶五年(1800)居京郊紅螺山資福寺倡導念佛,常開演如來救苦攝樂之恩,來歸者日多,遂成北方著名凈土道場大師主張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念佛法門一大綱宗,以真為生死菩提心為本並以攝心專註而念為下手方便,謂一句彌陀即心即禪。嘉慶十五年十二月預知時至而寂。所著《徹悟禪師語錄》多述說凈土法門,以信、願、持名為凈業之要諦,又載錄《念佛伽陀》百偈及《修凈業者必具之十種信心》,知此則樂土之生如操左券

其後,邁春禪師出家天竺延壽堂,得法禪宗,亦常棲心凈土。後至雲峰寺率眾念佛,克二十一日為期,周而復始,數年不懈。又期以百日,晝夜持念,精進修持,傳為佳話。

達純(1752—1814)大師,住嘉興覺海寺,精修凈業六年,建西方三聖殿,春冬雨季啟建念佛會,緇素盈滿。嘗兩度修念佛三昧知見卓發,得無礙辯才。應彭紹升之請,住蘇州流水居及文星閣領眾念佛,常講雲棲大師之《彌陀疏鈔》,嘉慶十九年(1814)圓寂。

清朝中葉,以明代蓮池大師為八祖。道光問,悟開法師增推蒲益大師為九祖,省庵大師為十祖,徹悟大師為十一祖。

古昆(?—1892)大師,字玉峰,又號戀西,江西廣信人。十餘歲投普寧寺出家,後受戒於天台山國清寺。咸豐十一年(1861)夏,於佛頂山閱《凈土十要》及《彌陀圓中鈔》後,專致凈業。嘗在杭州彌陀寺弘揚凈土,撰有《凈土隨學》2卷,《凈土必求》、《蓮宗必讀》、《念佛要語》、《念佛四大要訣》、《凈土自警錄》、《凈土神珠》、《西歸行儀》、《永明禪師念佛訣》、《念佛開心頌》、《上品資糧》各1卷。

印光(1861—1940)大師,名聖量,陝西邰陽(今合陽)人。光緒七年(1881)出家,翌年受具於雙溪寺。後入紅螺山專修念佛,十九年至普陀山法雨寺閱藏、念佛,1930年應真達法師請,移居蘇州報國寺,1937年再遷靈岩山寺,1940年自知時至大眾念佛聲中遷化。一生力倡凈土,強調信願念佛求生凈土為三根普被之應機法門,末法眾生舍此莫由出離生死。主張以慕敬心,深心信願持名念佛,敦倫盡分,奉行眾善,在佛教界影響深廣,皈依弟子天下大師改推截流大師凈土宗十祖,省庵、徹悟大師遞降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大師卒後,被尊為凈土宗十三祖。所著《凈土決疑論》、《宗教不宜混濫論》及諸書信、序、跋、記等弘揚凈土之文達160萬字,前後輯為《印光法師文鈔》初編、續編、三編廣為流通。

妙空,與揚文會等志於刻經,創揚州刻經處,著有《蓮邦消息》、《求生捷徑》等弘揚凈土

清代,特別是嘉慶以後,居士歸向凈土與著書弘揚凈土者很多,載錄於《居士傳》、《凈土聖賢錄》、《凈土聖賢錄續編》等書中:

周克復居士,於順治六年(1659)撰述《凈土晨鐘》10卷;

俞行敏居士,於康熙三年(1664)編述《凈土全書》2卷;

周夢顏居士,作《安士全書》,其中《西歸直指》引諸經論,說凈土往生之理,及記緇素往生事跡,有決疑起信之功;

章攀桂居士,編《蓮宗集要》6卷;

彭紹升居士法名際清,撰著有《一乘決疑論》、《華嚴念佛三昧論》、《無量壽經起信論》3卷、《觀經約論》、《阿彌陀經約論》各1卷,《念佛警策》2卷、《居士傳》56卷及《善女人傳》2卷等,大力弘揚凈土。在居士倡導下,其從子彭希涑編成《凈土聖賢錄》9卷;

胡珽居士道光末撰《凈土聖賢錄續編》4卷;

程兆鸞居士,撰《蓮修起信錄》6卷;

沈善堂居士,撰《報恩論》2卷,收載《凈土法門綱宗》、《往生正因定論》等18篇,主張禪教律三者皆歸凈土

楊文會居士,字仁山,創金陵刻經處,「教宗賢首,行在彌陀」,撰有《觀經略論》等。

凈土一門,至今盛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