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四聖諦

佛法要義

四聖諦

佛教中,凡事理真相(真),行為的正軌(善),究竟的歸宿(正覺、理智與道德的最高實現)都叫法(dhamma)。釋尊開示正法,通常歸為四諦(ariya sacca)。鹿野苑初轉*輪(dhamma cakka),就是依四諦而說的,諦(sacca)是真實正確的意思。四諦即苦諦(dukkha-sacca)、集諦(samudaya sacca)、滅諦(nirodha sacca)、道諦(magga sacca)。

苦諦以理性分析檢驗、認識考證自我自體的構成和生命的不同階段使人們對自己有正確的理解,實觀人生的各種苦惱,放棄對自我執著(upgdana),知苦才能離苦、斷苦,不是悲觀主義。

集諦說明一般眾生感官外部世界事物心理態度。潛伏在眾生內心看不見的、強大不可抗拒的精神能量——貪,是生命苦的根源。佛陀以心識之流、業力的邏輯推理,說明過去、現在、未來生死輪回的存在。一個人必須先停止感官慾望,心識才能得到平靜安祥

滅諦不但放棄外部世界,也無著於內心世界這是由徹底斷除、舍離貪瞋的執著而獲得的涅槃境界,遠離一切情慾,從輪回中得到徹底的解脫。究竟清凈涅槃境界,可以在這一生中就證得,不必等到死後

道諦說明必須精進修習、努力開發具有戒定慧三學的八正道,才能證得滅諦的涅槃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八種強大的心法是一種正確生活方式,可以擊破一個人潛在的惡法。八正道不是自我折磨的苦修,也不自我縱慾的墮落,而是通往覺悟中道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聖諦佛陀說法核心。聖諦(ariyasacca)是可以成為聖者真實之理。苦諦說明五蘊身心是苦的真理,苦不能忽視,必須靠修行認知體會。集諦說明苦的起因是貪愛渴愛的真理,貪愛是妄執身心為我、以我為受苦者的邪見,苦因必須靠修行來斷除。滅諦說明苦的止息的真理,心已遠離不安痛苦煩惱的貪愛,擁有清凈(subha)解脫寂靜涅槃(nibbana),涅槃必須靠修行來體證。道諦說明遵循八正道可達苦滅涅槃真理,道諦必須靠修行來發展。

「苦諦如重擔,集諦如扛著重擔,滅諦如放下重擔,道諦如放下重擔的方法」①[①《相應部》。],「四聖諦包含一切善巧法門」②[②《中部》第28經。]。「從前和現在,比丘們!我只說苦和苦滅。」③[③《中部》第22經。]佛陀的全部教義四聖諦,在於苦的說明,使人了解身心五蘊痛苦現象的性質,以及滅除這些痛苦現象方法,除了這一原則的運用之外,其餘都是邏輯的發展以及對四聖諦的詳細解釋。了解了苦,通過修道斷愛,從貪愛的苦因中解脫,就證得涅槃。這四聖諦互相關聯,互相依存,否定一諦,等於否定其餘三諦,也就否定佛陀的全部教義

一、苦諦(dukkha sacea)

佛法來自有情現實經驗現實人生有許多缺陷苦迫,考察它而超脫它,就是佛教的中心論題。現實人生的苦迫,是因身心常在變動的過程中,所以引起生老病死的苦。是因人在社會中有自他的接觸,引起愛別離苦、怨憎聚會苦。是因人的衣食住行依賴於外界,引起求不得苦。這些苦迫,總括為「五蘊熾盛苦」,五蘊身心的總稱,由於執取身心五蘊為我、我的,產生我執我見,以自我為中心,才產生無邊的痛苦。一切苦迫,全是依身心和合的存在而存在,沒有了身心五蘊,沒有了我,又何來苦,有情與苦實不可分。

佛說有情是苦,並不否認人生有樂,「福報是受樂之因,甚可愛敬」,①[①《增一阿含經》卷4《護心品》。]福樂總比苦痛要好得多,但從解脫理智的立場來看,一切都在變動不居的生滅中,福樂的可愛終究歸於滅無、並不永恆常在,「我以一切諸行無常故,一切諸行(sankhara)變易故,說諸所有受皆是苦。」②[②《雜阿含經》卷17第437經]

佛教沒有完全否認世間家庭之樂、五欲之樂生活之樂等等,而是教導人們,世間一切有為的快樂(samkhata mangala),都是虛幻不實、即刻消逝,要正確看待這些快樂,不可執著。有人膚淺錯誤地認為佛教悲觀主義,這是誤會。佛教既非悲觀,也非樂觀,而是實觀。既不追悔過去,也不憂慮未來,而是把握當下、真實地活在現在、如實了知事物真實面目:如實見到苦,如實見到苦生起原因,如實見到苦的消除止息,如實見到導致滅苦之道

佛陀從來不抑鬱不樂,在佛教的繪畫與塑像里,佛陀的容顏永遠是莊嚴和平快樂善意、寧靜滿足、慈悲祥和的,絕對看不到一絲受難痛苦痕跡佛教藝術與建築、佛教寺院,從來不曾給人陰森苦惱的印象,只有產生寧靜安詳喜悅氣氛。

充滿苦逼的有情,釋尊依心理的分析,說色受想行識五蘊,依生理的分析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處,依物理的分析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蘊處界都不離開色(身、物質)、心(精神)的和合相續,根本沒有常住不變、清凈妙樂的自我靈魂。這無常無我色心和合相續,就是身與心互相依存、互相關系的存在,不相離又不相即。

說苦是使人知道苦的本身也是無常變化,從而生起厭苦趣樂之心。苦的根源是貪愛渴愛,貪愛又是無始以來的我執,而無明煩惱正是我執的罪魁禍首。生死相續、不斷輪回的主因是無明無明的起源不可見。

世間充滿苦,大致說來有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總略言之,五蘊熾盛苦(sankhittena pancupadanakkhandha dukkha)。」

在胎如處監牢,出胎如鑽穴隙是生苦(jati dukkha)。四大不調,面黃肌瘦是病苦。生苦病苦人人都曾經歷過。

老苦(jara dukkha)是身心機能逐漸退化,眼花齒落,耳聾口鈍,行動緩慢,老態龍鍾,氣虛體弱。一個人出世時,什麼都沒有,隨年歲增加,似乎很有意義。中年以後,一切開始走下坡,一切隨年歲增高而衰退,到最後,變得什麼都沒有。老去情懷,孤寂如鶩,越來越不對勁,卻又奈何不得。人生的光輝熱鬧,到了老幕垂下,一切都黯然失色了。

由於生理衰退,記憶較差,老年人喜歡說老話,講了又講,重復羅嗦,原來他對眼前事物迅速遺忘,而少壯的事猶在記憶中,愈老愈是隨見隨忘。年老的遲鈍無知兒童的幼稚,是那麼的近似,說是人瑞,其實幾乎喪失了知識經驗

人生的好景不常,步入老境時,權勢總會因年高而失去,一旦失去權力內心泛起的悲哀,實不足為外人道。身心衰退,無法繼續掌管領導一切,有的甚至老到簽字都成問題,於是在眾多壓力下,不得不放權力,或在家人壓力下,將財產轉移給子女。有的人要用錢時,必須伸手向兒女索取,仰人鼻息的滋味,實難消受。曾是掌握大權的達官顯要,老了退休,失去權位,門前冷落車馬稀,難免有世態炎涼的感嘆。心又放不下,力又提不起,年老失去權位,不得自由作主,真是老人的悲哀。唉!財富權力知識健康眷屬,從前擁有過的一切,年老了,都將全盤退失。

死苦(maranam dukkha)是疾病喪生,水火殞命。以世情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臨死對眷屬財物的戀戀不捨,人怕死,因為貪執身心五蘊的心還很強,還把身體當作可以貪愛的東西平時佛法有相當修持的人,覺性增強,了知死也是自然生滅現象就能平等心面對能在臨死的緊要關頭,泰然而去

愛別離苦(piyehi vippayogo dukkha)是骨肉分離、魂奄夢系之苦。對自己有恩愛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婦兒女知心親戚朋友,一旦生離死別,非常痛苦

怨憎會苦(appiyehi sampayogo dukkha)是惡眷敗家、仇人見面的苦。互相怨恨,偏又聚在一起。合又合不攏,分又分不開,日日相對,苦不堪言。

求不得苦(yampiccham na lahbati tampi dukkha)是名利愛樂圖謀不成的苦,主要是對外物或財富或名位等等求不得而引生愁苦。進一步說,就是求到了,等到不要也不行,丟也丟不掉,管又管不了,才是真苦。就像家庭、對國家責任感,卻後繼無人,想放而放不下,才苦。

人類的這些苦迫,歸納起來有身苦與心苦兩種。身苦是一般共感的,大致相同,心苦卻人人不同。慧解脫聖者,與常人一樣有身體痛苦,因定力深,所以身苦司以減輕或毫無痛苦。心苦是從自體愛所引起的我、我所見中引發出來的情緒聖者無我慧,能離愛欲心得自在解脫。「身苦患,心不苦患」①[①《中部》第22經《大念住經》。],就揭示了修行佛法而得解脫的要義。

人在失敗後、年老時、多病時,從幻滅而來的凄涼悲戒是非常深刻的。有了幻滅感,內心必有空虛感,有空虛感的,對世間任何事就不能滿足,只感到無可奈何,一片茫然。我們學佛修行,一般總以為清靜無事較好事實上,若內心不得充實,清閑了反而問題更多。就像有人閉關,就非鬧著出關不可,空虛感就是這種安不下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心有不安,就是潛伏在內心深處的憂苦無法了脫。所以,學佛修行的主要目的,是解除人心深處一切無法解決的憂苦。

內心充實時,不論貧富,不論健康與否,不論受到什麼打擊,甚至老死到來,也一樣不受影響、一樣心安不動的。這樣,要了生死有可能,這樣的修行才到家。這時的心境,動境一如,就是閑著沒事,也不會感到空虛而引起重重煩惱修行若是滿腹憂苦,心不平安,等於還沒入門

慾望的不滿足,世事的永不安定,當然是苦。就是有喜樂,心裡也總是嫌它不夠,怕它失去,然而世間一切原本無常無常就是苦。喜樂不能永恆,喜樂終究也帶來了苦,也不是究竟之樂

苦來自身心與外境的接觸,它是因緣和合,沒有一定性。一般信佛的人,希望諸佛菩薩加被護佑,這是他力。佛菩薩只是暫時性的、局部性的救護,而我們內心深處空虛幻滅的苦惑煩惱,必須依靠自身修持力量去解決。他力與自力在解除憂苦中,都有一番力量,但是主要在自力。若是自己不努力,只是一味地祈求他力的救濟,是不能達到究竟解除憂苦的目的

世間法中,音樂、美術、文學、醫葯、教育、政治法律科學等等的設施發明,可說都是為了解除人類痛苦,卻不能徹底。由於憂苦的根本不除,雖然解決了舊的問題,卻又出現層出不窮的新問題。

佛法是重於離心苦的。不病是這樣,病了也是這樣,病而不能痊癒也還是這樣,信解佛法深義,就不會因病而對生命失去信心學佛要離心苦,做到身苦心不苦。心苦來自貪瞋痴慢的煩惱,一切煩惱內心作怪,處處罣礙,顧戀過去,耽著現在,希求未來,什麼都放不下,心怎麼能不苦。一般人不但處逆境時多憂多苦,就是順境時,也還是患得患失,不然就是樂極忘形,引生苦惱。阿羅漢(arahnt)證悟了生命無常(anicca)、無我(anatta)、寂靜緣起性空①[①《雜阿含》卷5第107經。],能除煩惱(kilesa)而離心苦,所以能於一切境界中,安心不動

普通人以為死就完了,不是一件什麼大事。但佛法說,一個人的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死了就算完結,如果這麼簡單人生就可糊里胡塗地混過,不成為什麼大事。其實,生命在未出生以前就已經有了,死了之後義會引起新的生命、出生到別的地方去,生死死生,生生不已,是件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是件大事。

死有三種不同:①壽盡而死;②福盡而死(還沒到老不該死,但福報完了,沒飯吃,沒衣穿,餓死凍死);③不應該死而死:遇到戰爭水災、火災、失手打死、病無醫葯、不知調養、操勞過度等斷送性命,這與壽盡福報盡不同。

學佛的人對於死,要記著兩個道理:①什麼時候都可以死,從少到老都有死的可能,所以信佛學佛要立刻前進,切勿等待他年明年;②不要以為壽命全是業報,其實,多數是現生的惡果。有的人做不應該做的事,不好好自已保養身體懶惰放逸而衣食不足,於是年紀輕輕就死了

一個人在尚未究竟解脫以前,死了還有生。佛法說輪回生死(samsara)的上升墮落以業力(kamma)作標准業力就是所做所為引起的力量今生的受報人間前生業力,而前生尚未得報的、與今生的善業惡業,又決定來生的前途。起心行事所留下的力量,好壞都是業,依自己的業力來決定自己的果報,所以自作自受。然而,前生尚未得報的、與今生造作的善惡業力無邊,到底是那一種業力去促成呢?這有三類分別:

1.隨重:臨死業力現前,這時,有一項強大的、不論是善或惡的業力會現起,人就依這個力量去得報。譬如,一個殺父的人心中常記此事、忘記不了,即使忘記,也是強而有力的存在,臨死,這些罪行就會現前。同樣,一個非常孝順父母的人臨終孝順的善業也自然會呈現眼前。這與負債的人到了年終,債主都來,其中一個強而有力的,追討舊債特別厲害,不得不先還他一樣。

2.隨習:有的人沒有頂好頂壞的業,但平生做事習以為常,也可產生偉大的力量。如同水滴雖微,漸盈大器。也如同大樹,生長時略向東斜,若以斧頭砍斷,勢必向東倒下。宰豬羊的見豬羊,殺蛇的看到蛇,都叫苦連天、驚慌失措。豬羊蛇畜生被殺害後,早就依業受報了,但動手屠殺的,都無形中不斷的留下殺業,愈積愈重,所以業相現前,見牛蛇豬羊索命,隨業去受報。有一故事說:有一個人謀財害命,夜裡把有錢人殺害,拿了錢回家,他總是感覺被害人時常跟在背後要錢還命,於是恐懼而死,不久,被害人來了,他只受傷並沒有死。所以冤鬼索命,並不可通。佛法稱為業相現前,才合乎事理。為惡的,臨終現苦惱相。為善功德的,臨終必定會安閑愉快,這都是由於所作業力,隨重或隨習而顯現出來。

3.隨憶:也有人平生沒有重大的善惡事情,最後忽然想到什麼,就以此善念惡念而受報。佛法平常指示對待病重的人,必須教他念佛、念法、念僧、稱讚他平時布施持戒功德,使其憶起功德心生善念,依這個力量而走上好的前途。也有人善業很多,可是臨終受了刺激,心中難過,惡念現前,以致墮落。這就像一年之中,生意不錯,可惜年終調度不宜,使整年努力付之東流。所以當人臨終,無論年紀老少,均不宜啼啼哭哭、打擾心神、生起煩惱,應該勸他把一切撇開,專心念佛、念法、念僧、念施等。這如同生意不佳,年終處理得法,還可過年一樣。然而,終究還是平時重於臨終時,若平時造成重惡,要他起一善念,往往而不可得平時能有重大善業或>-j善成性,加以命終時的助其憶念,就絕對可靠了。

一息不來、精神作用停頓,身體的溫度消失,就是死.佛教說法人類前生的業識為因,配合父精母血的結合,從結胎時,就開始了新生命這就是生。所以打胎,也犯了殺生的戒。

有的死後再生,有的不會再生。死後再生,是因為業力的驅使。然而,單是業力還不一定使我們再生,除了業力還要煩惱作助緣。煩惱最重要的,是生命之愛、貪戀世間、希望生存,這一念存在,就種下生死死生的根源。修行佛法的人要了生死,就要斷除生命的貪愛。例如雖有種子若不澆水加肥,就不會發芽。這樣,業種雖多,若無煩惱貪愛之水滋潤,也不會再來生的苦芽。若只圖榮華富貴、愛戀生命那就死死生生,永無了期。要了生死,必須徹底看破,必須沒有生之愛戀,那麼舊的生死結束,新的生死就不會發生了

在尚未了生死之前應記住:不要作惡業要多作善業,要種善因以得善報。不要認為生死是好事情,這樣才會厭離生死,出離苦海

佛法對於內心憂苦的解脫,不外乎正信、正念、正智,依此法門修行(bhavana),就可以解除憂苦。

1.正信(samma saddha):正信佛法三寶①[①緣起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說眾緣和合而成的一切法,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緣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緣起這就是中道義中道就是無所得智、無分別慧的般若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佛是真理發現者,法是宇宙真理,僧是奉行真理的人,因佛法僧三者都是世間、出(超勝)世間所最尊重和最難得的,所以叫做三寶。],正信因果。真正信心現前時,內心是極其清凈(visuddhi)的。在煩惱憂苦的心中生起信心時,憂苦也就隨之消失,因為在信心中內心一定充實平安。不要在苦難、不得解決時,才祈求佛菩薩的保佑:保佑自己事業成功,保佑在苦難消除時,願意布施、重塑金身、莊嚴殿宇,這不是純正的信仰,這如同賄賂貪官污吏一樣,是有條件的交換,不是正信。

2.正念(samma sati):念是心繫一境,使心寧定,去除因煩惱而有的憂苦,所以正念正定(samma-samadhi)的基礎。我們的心總是不平等,不是向下昏沉(thina),就是向上掉舉(uddhacca)。人對自己是無知的,總是昏迷妄想(vitakka),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又怎能免於內心的憂苦。所以佛陀要我們修習正念,使心專注一境,前念心與後念心平等持續,心與境相應不離,時時刻刻覺知(sati)當下,不再昏沉掉舉,心便能安定清凈不受憂苦的干擾

3.正智(samma panna):就是般若(panna)。正信雖能解除憂苦,但力量不夠強。正念雖然力強,但不夠徹底,因為定力一旦鬆弛,憂苦又會再來。惟有般若真理的正智,才能將煩惱徹底掀翻,使自心清凈,在生死的一切憂苦中,得到究竟的解脫

般若是觀一切法空,度一切苦厄的正智,般若的正智是解脫憂苦的惟一法門。要得正覺解脫,需經聞(suta)思(cinta)修(bhavana)三慧,以正信、正念助成正智。

知善知惡、知(業)因知果(報)、知凡知聖,仍是世間(loka)的正見,我們應當從經論中、從善知識開示中,求得出世間(lokuttara)的正見,再精勤(atapi)修行,求其實現。出世般若智慧,就是體悟(abhigama)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這種智慧超越一般常識范圍。三法印(ti-lakkhana)是從不同角度的方便說,究竟來講,就是空(sunnata)的智慧大乘(mahayana)法就是直從一切法空、不生不滅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深智下手的,今作進一步的概說如下:

1.憂苦隨逐煩惱煩惱依於惑亂:世人但感憂苦重重,卻不明憂苦究竟從何而來。依佛法,憂苦是由煩惱而生世間問題不能解決,在於煩惱(kilesa)。眾多煩惱中,以貪愛(raga)、瞋恚(dosa)、愚痴(moha)、慢疑(vicikiccha)最為根本。煩惱多,憂苦也就多,所以要解除憂苦,非要解除煩惱不可。

煩惱是因為不能正確如實地(yatha-bhuta)認識事物本來面目而起的顛倒錯亂。要斷除煩惱,必須如實正確覺知(satima)一切境界,看清一切事物本來面目不受蒙蔽,不受欺騙,才能徹底降伏煩惱,徹底解除(nirodha)憂苦。

有個譬喻說:有一畫師畫了很可怕的鬼怪,自己天天對著這幅鬼畫,看了又看,連自己也害怕而毛骨悚然,甚至在夜晚夢中也鬼影不離,搞得自己晝夜難安。這一譬喻說明了外境是虛假不實的幻境,可是,看起來卻又像是真實的一樣,以外境為真實才會從這種虛假境界中,引生貪瞋痴種種煩惱。再以花作譬喻:在我們的認識上,花的確美麗芬芳,無形中,我們受了誘惑產生貪愛,貪心一起,就去買它、采它。但花究竟是什麼,它的顏色究竟是什麼?花是不是美,是不是香,美和香又是什麼。如果我們能如實知道這些都只是透過我們的感官而現起的幻相,如實知道這些全是因緣所生,沒有真實性,就不致引起貪愛了。一切法都從因緣生,煩惱也不例外。由於我們不能正確了知一切從因緣條件和合而生、只是虛幻無實,卻一味迷著虛幻的幻相,才使煩惱憂苦接踵而至。

2.世間的任何知識不離感官得來知識,由感官得來的一切認識都有問題,都離不了惑亂:惑亂的根源有二:①世俗所能了解的惑亂;②世俗所不能了解的惑亂。

世俗所能了解的惑亂:是根亂、境亂、識亂。根亂是經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引起的惑亂,例如鼻塞、耳鳴、身體某部分的麻木,這是生理感官有關。境亂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引起的惑亂,例如插筆進入裝有水的玻璃杯,筆成曲折形。例如站在又長又直的大路上,近寬遠窄。例如雲駛月運,舟行岸移,這些感覺都是外在相關條件產生的物理現象,引起我們錯誤的認識。識亂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習以為性或自己觀察判斷的錯誤,是自己心識上的惑亂。這根境識三種惑亂,在世間知識的進步下,都能覺察而加以糾正。

世俗所不能了解的惑亂:例如愚痴凡夫認為,出現在我們認識上的桌子身體是那麼真實,並沒有什麼變化。而佛卻說這一切都從因緣而生都是依種種因緣條件關系而決定它的性質、形態作用,依因緣所生起,必歸於滅無,一切是不停地生滅生滅(uppada-vaya),在生滅不息中相似相續,不是真實也不是沒有變化。凡夫(a-nariya)把一切事物誤以為沒有變動、沒有變化、是獨存的實體:見到紅以為是真實的紅,見到白以為是真實的白,見到花、見到桌子,以為有真實的花真實桌子。總以為有真實事物真實自我,總以為世間的一切,都有特定的實體,不知一切從因緣所生凡夫由於不能了達生滅不息的變化、不能了解無常(anicca)的法則、不能了達相依相待的關系,因而不能了解無我(anatta)的真相這就是沒有般若正智。

一般人的認識是透過感官知識為依據的,感官直覺到的,便是含有根本上的惑亂,不能了解無常無我真相實相,所以人人有煩惱,人人有憂苦。佛以我們所能理解的知識比喻那不容易理解的真理,引導到超越世間的出世間般若正智。人的身心五蘊聚和而成,佛以「色蘊如聚沫,受蘊如水泡,想蘊如陽焰,行蘊如芭蕉,識蘊如幻事。」①[①《雜阿含》第265經。]來形容人的身心五蘊。陽焰是陽光照下來,地上的水分化成水汽而向上升起,遠遠望去如河中的波浪涌動一般,走近一看卻什麼也看不到。這就比喻那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念,雖然確實如此,而在真智慧般若正智面前,卻是一無所得的虛幻真實。一般人能理解陽焰的不真實,佛就以陽焰比喻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那些我們覺得真實事物實際上只是那樣的虛妄。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後,再進一步從修行中,去根除惑亂而正覺世間萬有的真相

3.通達勝義的方便:佛說世俗的一切是虛妄的、含有惑亂性而與真實不符。佛法所說的「勝義」、「如實」,是聖人所體悟的境地。如實是如其本來面目,是諸法本來的面目,是什麼就是什麼。

佛依眾生智能所能了解的,應用世間語言文字思想,引導我們,使我們能通向離語言、離文字、離心識的境界聖者所體悟的勝義、如實,雖不凡夫所能理解,佛卻能善巧地從我們所能認識的,發現它的惑亂性而透出虛妄,到達諸法的如實,離種種煩惱解脫一切憂苦。

佛陀教導我們「依緣起有,解自性空」的這個善巧方便,通達勝義、遠離虛妄。這是說:我們所了知的世間萬事萬物(一切法)都是依種種關系條件因素因緣和合而成立的,依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物理、生理心理現象,絕不只是像我們所執著的那樣。凡是從因緣和合而有的,就只存在於相依相待的因緣關系中,都是沒有自性——無我的。一切依緣而有、沒有自性的空性,也就是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性、無滅性的無常(anicca)、無我(anatta)、無生(asamudaya)、無滅(avaya)。空性是聖者(ariya)體悟的離言法性,雖不是我們所能了悟,卻可透過「因緣而有」的方便法中,經修持實行來領悟通達緣起有而自性空,指出了我們認識中,執著——一法為實有自性的根本錯誤佛陀緣起說明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以性空說明眾緣和合而成的一切法,其性本空、沒有實體緣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緣起佛陀就是以緣起性空這種無所得智、無分別慧的般若正智,巧妙方便地說明般若正智的中道義。這中道法引導我們於一切法中不生執著,正知一切無定法可得,一切都是生滅無常相續無我、變易不定、空無自性的寂滅性,因而能離惑亂、離戲論,悟人聖者諸法空相的境地。空(sunnata)不是沒有,它代表變易無常、假合不實。

4.憂苦的究竟解脫:要解脫憂苦,了脫生死,必須覺了認識上的迷妄惑亂。而覺了迷妄惑亂的方便方法是從一切因緣有中,理解世間一切法空,一切都如幻如化。理解世間一切在世俗上雖然分明如此的有,卻是幻有、非實有,事實上,一切都只是空無自性的假有。若能觀照一切法自性空,戲論自然消滅。戲論是迷妄的根源,是對於一切法錯誤認為實有自性的惑亂理論。戲論生,煩惱就生,煩惱生,憂苦隨之生起。反之,戲論滅,煩惱就不起,煩惱不起,憂苦也就能解脫了。

般若波羅蜜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接著在廣明一切法空後,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心經說明了照見性空的般若智慧可以究竟解脫憂苦。當然,要完成憂苦的究竟解脫是必須經歷聞思修的實踐過程的。

聞慧(suta maya panna)是從經論去研求、從善知識(kalyana mitta)去請益,明確了解執有自性是迷妄的根元,明確了解自性本空是悟入聖道的不二法門

思慧(cinta maya panna)是深入思惟,使空義更深切明顯,因而決意(adhitthana)精進(viriya),趣向菩提(bodhi)。

修慧(bhavana maya panna)是再進一步止觀雙修,於正定中,了了觀照,進修不已,徹底離去惑亂戲論,悟入真空,現證聖者離言法性的境地。如同心經所說:「心無里礙,無墨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正是沒有煩惱、沒有憂苦的境界

生死解脫自利利他的完成。能從法性空寂中,廣行利益眾生的大行到覺行圓滿、得無上菩提成佛,就是自利利他的圓滿眾生在迷妄中,執常(nicca)執我,受情意迷惑,引生內心無限的憂苦。解脫憂苦的根本是智慧,是通達緣起性空的的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正智就可以

1.以智化情:了達緣起事理真相之後,不再被境相的惑亂誘惑。由於怕老怕病怕死才會憂苦,既知老病死為世間必然的現象就不會再憂苦。既知眷屬的聚散也各有因緣,也就不再痴情而自沉苦海

2.以智契理:想要以智化情,解脫憂苦,就要以智契理而遠離迷妄。緣起性空的真智慧就是契理化情的重要依據。究竟解脫聖者羅漢們,凡事只感到無常力大之外,心地永遠寧靜安祥、平和不動

3.以智興悲:一旦能照見一切皆無自性,也就能了達一切如幻如化,知道幻化的一切從因緣而有,也就能引發無我的、同體的悲心,從無我智慧中發起的慈悲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大乘佛法以普利一切眾生目標,就是從緣起性空、悲智一如的般若正智而來

以智化情、以智契理、以智興悲,應用在自己的解脫憂苦,就是自利。應用在為人、為世間解除憂苦,就是利他。世間的一切憂苦,問題在於我們自己,而自己的問題所在是煩惱煩惱的根元是惑亂戲論、沒有正見佛法救世的大慈悲是要根治世間錯誤見解迷惑,引導眾生從憂苦中解脫出來。

二、集諦(samudaya sacca)

集諦說明苦因、生死輪回(samsara)之因是貪愛、愛欲(tanha)。

佛陀開示三種貪愛:1.欲貪(欲愛)2.色貪(有愛)3.無色貪(無有愛)。

1.欲愛(kamatanha)是感官上的貪愛,貪著感官的享受,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欲求,也就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若能善護諸根,就不會產生欲愛,欲愛在證得阿那含道(anagami不還果)時,才完全斷除。

2.有愛(bhavatanha)是對生存的貪愛,貪執有生,是對有(bhava)的執著是在輪回中重復不斷地出生。這是與常見俱生的愛,常見相信有恆常不變的靈魂,會從一個生命體輪回到另—個生命體。從地獄有情到最高天界(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眾生共有三十一種有(bhava),或稱之三十一種生存的狀態,包括:①欲界(kamaloka)的四惡道及七善道;②色界(ru-paloka)四禪的十六天;③無色界(anrpaloka)的四天。①[①有情生命的趣道有三:欲界、色界、無色界

1.欲界四惡道:(1)地獄(niraya);(2)畜生(tiracchana-yoni);(3)餓鬼(peta-yoni);(4)阿修羅(asura-yoni)。

2.欲界七善道:(1)人(manussa);(2)四天王天(catummaharajida)是天界最下、四大護衛天神及其隨眾居住;(3)三十三天(tavatimsa忉利天);(4)夜摩天(yama),夜摩為去除痛苦者之意;(5)兜率天(tusita)喜樂天神;(6)化樂天(nimmanarati);(7)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此界天人利用他人的創造為自己服務。

3.色界四禪十六天

初禪地(離生喜樂地):(1)梵眾天(brahma parisajja)大梵天王之隨眾居住;(2)梵輔天(brahma purohita)大梵天王之大臣居住;(3)大梵天(maha brahma)大梵天王居住。

二禪地(定生喜樂地):(4)少光天(prittabha);(5)無量光天(appamanabha);(6)極光天(ab-hassara)。

三禪地(離喜妙樂地):(7)少凈天(parittasuha);(8)無量凈天(appamanasubha);(9)遍凈天(subhakinha)。

四禪地(舍念清凈地):(10)廣果天(vehapphala);(11)無想天(asnnasatta),無有意識意識暫停;凈居天(suddha vasa),是一還果或不還果居住,他們在此證得羅漢,以此天為住,直到壽命結束。凈居天又分:(12)長久天(aviha);(13)無煩天(atappa);(14)善美天(sudassi);(15)善現天(sudassi);(16)究竟天(akanittha)。

4.無色界四天:(1)空無邊處天(akasanan cayatana);(2)識無邊處天(vinnayancayatam);(3)無所有處天(akincannayatana);(4)非想非非想處天。

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世界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眾生所住世界。無色界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眾生所住世界。這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修行者以跳出三界目的。]

3.無有愛(vibhavatanha)是因斷滅見而生的貪愛,是貪著無生,是對無的執著這是斷滅見者不相信死後還有來生,妄執人只活一生,而且死後一了百了、一無所有的邪見(micchaditthi)。因為只活一生,所以斷滅見者都希望活著的時候能盡情享樂。無有愛在證得預流果時(satapanna須陀洹),才完全斷除。

欲愛、有愛根源於貪慾(raga),無有愛根源於瞋恚(dosa),而愚痴(moha)則供給能量給予貪慾和瞋恚二者。

每個人都有欲愛,有了欲愛就會有有愛或無有愛。因為每個人不是愛求生存,就是因斷滅見而生起盡情享樂的愛求。

貪著是一種煩惱束縛,這種貪慾是潛伏在一眾生內部的強大精神力量它是絕大多數眾生痛苦的根源。無論大貪、小貪都使人執著於一切存在的形式都會導致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有)的出生,引導眾生再生於娑婆世界。有(bhava)緣生(jati),生緣老(jara),死(maranam),於是在輪回中,重復不斷地生死

佛陀在《諦分別》(saccavibhanga)中,以十種愛欲煩惱來解釋集諦。這十種煩惱障礙,將人束縛於輪回之中,它們是:①我的邪見;②懷疑佛陀教法;③執著儀式和典禮(戒禁取見);④欲貪;⑤瞋恚;⑥色(界)貪;⑦無色(界)貪;⑧慢;⑨掉舉;⑩無明

預流者(sotapanna須陀洹果):破除了我見、疑、戒禁取三種束縛,人於能導致涅槃之流,他最多再七番生死,便可解脫了。他已確定不再生於地獄餓鬼(peta)、畜生阿修羅的四惡道。

一來者(sakadagami斯陀含果):欲貪及瞋恨兩種束縛減弱了,他再返回欲界(人天)一次,便可解脫生死

不還者(anagami阿那含果):欲貪及瞋恨兩種束縛破除了,不再生於欲界。

圓覺者(arahant阿羅漢):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五種束縛也完全破除了,他不再生於任何世界

貪愛是苦的根源,在《大念住經》①[①《長部》第22經。]中,佛陀告訴諸比丘,可以在下列十個階段,詳細觀察覺知(satima)身心世界(五蘊)貪愛的緣起(paticcasamuppada),並依之滅除(niro-da):愚痴凡夫(anariya)在日常生活中,①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②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③對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④對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六觸;⑤對六觸生起的受;⑥對六塵生起的想;⑦對六塵生起的行;⑧對六塵生起的貪愛;⑨對六塵生起的尋(vitakka),尋求思考專注,因為心已固在一目標上,貪慾、瞋恚、昏沉掉舉、後悔疑惑的五蓋就不生起;⑩對六塵生起的伺(vicara),心對所緣對象的繼續思惟。由於對這十種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接觸(phassa)、感受(vedana)產生貪愛,也就是由接觸產生苦(dukkha)或樂(sukha)的感受(觸緣受),再由苦樂的感受產生貪愛瞋恚(受緣愛),貪愛(tanha)生起滋長後就執取(愛緣取),由執取(upadana)而有「有」(取緣有),有了生命之後,而有老、死、愁(soko)、嘆(paridevo)、苦悲憂(domanassam)惱(upayaso)(有緣生老死苦悲憂惱)。於是帶來愈來愈多的苦,苦海無邊,輪回不已。

一般凡夫只知對這些誘人的、令人喜悅的接觸與感受產生貪愛,對這些不斷生生滅滅的變化卻茫然無所知覺,所以沒有正念(samma sati)、沒有覺性、沒有洞察力、沒有智慧去觀照身心五蘊無常、苦、無我、寂滅空性的實相,一顆心隨著喜惡貪瞋的妄想打轉,不斷迷惑貪戀於愉悅誘人事物的接觸或感受,因而產生煩惱痛苦

身心五蘊本是以無明(aviija)貪愛為因而輪回出生的結果,惟有斷除無明貪愛,才能停止五蘊身心生命的出現,不再輪回生死

慾望是極端強烈的貪心,被無知無明所驅使,愚昧眾生慾望是仇恨及其它痛苦原因。貪瞋痴三毒雖然不是核子武器,但比核子武器給予人類的破壞更大愚痴凡夫(anariya)不斷滋養官能、滿足官能的貪求。聖者(ariya)努力攝護控制自己的根門慾望,減輕每一根門、每一官能的貪心,保持心境和諧安寧,如同烏龜感官受到危險時,立刻縮回所有的肢體一樣。

六根引起的貪慾沖動,在身心五蘊中,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使人偏離正直安寧的道路。「一切在燃燒,一切都是火焰……眼根在燃燒,可見之色在燃燒。眼識在燃燒,眼觸在燃燒,以眼觸為緣而生起之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彼亦在燃燒。彼等與貪火、瞋火、痴火、與生老死憂悲苦惱一起燃燒。……同樣地,耳根在燃燒……鼻根在燃燒……舌根在燃燒……身根在燃燒……意根在燃燒。……意境在燃燒……意識在燃燒……意觸在燃燒……受在燃燒……。智者見此,對眼根、可見之境、眼識、眼觸、受、無欲……。對耳鼻舌身意無欲……。對意境、意識、意觸、受、無欲……。」①[①《毗奈耶·大品·犍度》。]

因為無欲貪慾滅除(nirodha)。因為貪慾滅除,心得解脫。心解脫時,得漏盡智。漏盡即痛苦煩惱的滅盡。

受苦受難(dukkha)的人生人人都希望幸福快樂(mangala)。已經享受幸福快樂的人,要求永恆(dhuva)或更多更高的快樂。這種貪慾之樂,貪得無厭,永無休止。貪愛愈多,受苦也愈多,憂傷怖畏就是我們為貪愛付出的代價。「由愛生憂,由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②[②《法句經》第216偈,《四十二章經》。]

苦是愛欲的結果,愛欲是苦的原因。因與果、種子與果實,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現象愛欲是維持生命、使生存火焰持續不斷的燃料,就像貪愛的河水淹沒村莊一樣,愛欲之河,由於轉生而繼續不斷地奔流。「聖者脫離了生死輪回,斷盡了一切貪愛,乾枯的河道中,愛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輪不再轉動,這就是苦的止息——涅槃(nibbana)。」③[③《小部尼柯耶》。]

(一)生死輪回與心識業力

愛欲帶來的流轉生死,與心識業力有關。愛欲是苦生起的最顯著助緣。愛欲好比種子里的溫度,它是使業力(kamma)產生五蘊(苦諦)的強力助緣。若是沒有愛欲業力就無法產生身心五蘊這是佛陀愛欲是苦因的理由。說到愛欲就包括無明與取,一再變得很強烈的愛欲就是取,由於有無明,所以愛與取才能生起無明(avij-ia)、愛(tanha)、取(upadana)是業力的助緣。業力善行(kusala sankhara)或不善行(akusala sankhara)的影響力,雖然善不善行生起後,就立即滅去,但它的影響力仍然存在,在精神物質(名色)相續之流中,因緣成熟就能產生五蘊身心

業是意識(vinnana)作用,這種力量源於欲愛、有愛、無有愛的三種愛欲的貪愛。人有了意識就透過身語意活動的表現,在行動中反應出來。愛欲產生行為,貪愛的行為產生結果,又帶來新的慾望、新的貪愛。這種行動和反應、因和果的自然規律,不需授與者或外力或上帝來懲罰惡行、獎勵善行。人總是在善惡中變化,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行動,不依靠他力。這種業力、這種意志的行為,在此生消亡後,在未來生中結果。根據佛教教義,死是一期生命的結束,業和轉生攜手並進,循業轉生是必然的結果。

從生到死,從死到生,沒有一靈魂,沒有一自我或固定的實體。雖然人是由物質單位精神身心五蘊所構成,但是,精神意識或心識,並不就是靈魂自我這是一種力量(bala),一種不僅僅此生,而且是過去生中,記憶儲存、相繼不斷的能量佛陀並不強調有一個「有情」或「個體」、或「自我」或「神」或「靈魂」的存在。佛陀強調,人只是物質精神身心生滅變化、因緣和合、相續不斷的過程而已。這種精神(心)和物質軀體(身)不斷地變化,每一瞬間創造新的精神和新的物質,為未來的軀體過程保存潛在的努力,在前一剎那與後一剎那之間未曾間斷。我們的生命每一剎那都在生死生滅生命就像大海的波浪持續不斷地來和去、起和落、生和滅(uppada-vaya)。

這種精神物質不斷變化的過程,在生命死亡時,並不停止,而是不停地繼續。這是意志的潛在力量繼續在起作用這就貪慾、欲愛、願望、渴求構成的善惡業力。就是這種強大力量的生存慾望,維持生命繼續不斷,不僅人類生命如此,整個有情世界生命都是如此。

現在的生命是由過去生貪愛、執著、愛取的業力而來。現在的貪愛、執著、愛取的行為業力,又造成來生。「眾生是自己行為的繼承者,是自己行為的承擔者,他們的行為是他們出生的孕育處。」①[①《中部》第135經。]只有透過自己良善的、道德的身口意行為,才能重新改造自己,使自己從罪惡中獲得解脫。每一件事物發生都是由於過去的行為,加上現在的行為,再加上外力原因的總結果。

沒有恆存的實體靈魂自我轉世。生命身心五蘊作用身心五蘊一直在不停生滅的變化中,從來就沒有前後相同的兩個剎那。這種生滅變化的作用,只是能一量。在身心和合相續中,看不到任何常存恆存的實體。長大的成年人既非原來的幼童,亦非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個人,只是一種相續不斷變化過程關系身心的結合或精神物質能量,死時不會失去,它經歷變化,在新的條件和合下,又重新組合,重新復位,這就是輪回或轉生。由於身心的一度崩壞,根身與情識的相離,一般都不記憶前生的經歷,以致不知生從何來,死不知所去。三世業感的輪回,往往難為一般人信受。然而,不能記憶,並不就是沒有,何況身心曾一度崩壞,又何況死時曾是陷於悶絕的狀態身心以外的業力,僅是依於因果法則從業受報。從外表看來,是從身心系,移轉到另一身心系。若從深隱的內在來說,是從一業系,移轉到另一業系。就像海水的波波相次,就像燈炷的焰焰相續這就佛教諸行(sankhara)無常生死流轉。輪回在佛陀時代已廣泛傳播,卻沒有普遍被接受。佛陀沒有創造輪回說,他是根據自己的身體證(abhigama)而如是說

「三因素結合受孕」①[①《中部》第38經。],指的是父親精子母親卵子和屬於精神的結生識(patisandhi-citta)在不可思議的(anupameya)瞬間的互相結合。「業有是能量,在現生之外,成為未來無止境的生命相續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什麼東西,從一次生命過渡到另一次生命,它只是一種相續不斷的動勢。有情在這里死去,在他處投生,既非同一人,亦非完全不同的另一人。」②[②《彌蘭王問經》。]以最後一剎那思維(sankappa)為緣,生起下一剎那思維,心識就以這樣的方式生起又息滅,新識取代舊識。生命是識的一種形式,此識長期一系列地相續不斷,一直到生命徹底斷滅為止,就像證得羅漢不受後有。

生命最後思惟的一瞬間,稱之為死。生命最初思惟的一瞬間,稱之為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發生在此識流之中,它是一系列相續不斷的思惟瞬間。

佛教相信個人的意識創造了自己的業力。「比丘們!我所行為業,眾生通過意念由身口意作業」①[①《增支部》第3品第415頁。],業(kamma)是自己一切身口意所造作的有意念的善惡行為。這個由人的行為、語言思想所構成的業,生生世世相續傳承,在不斷的輪回中,依自己的業力六道里崇高或墮落。業力是人一生成敗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多寡,在某種程度上,使業力的軌跡改變。業力是一種能量表現,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存在意識或身體之中。它以身心為依,根據某些特定因緣的結合而產生,它是緣起的,在機緣成熟時,自然表現出來。就好像芒果並不是事先收藏或存在於芒果樹的某一部位,芒果是芒果樹在一定的時節、一定的氣溫、土壤、陽光下,才能開花結果、掛在芒果樹上的。②[②《清凈道論》第17章。]也好像風火電流不是被貯藏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只是在某種特定因緣的存在。整個業流。的力量,依據強大的心識之流(citta-santati),在因緣條件具足、時機成熟時,就以各種各樣的現象形式顯現出來,一個意識流向另一個意識,一個意念並入另一個意念。業由一生傳至另一生,在構成一個人的性格上,起了重要作用

根據佛教身體是由水火物質的色蘊和精神心識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共五蘊所組成的。這些物質精神身心五蘊,不停地生滅變化,它們沒有一個片刻是相同的,它們組成了身心感官。當佛陀分析身心感官時,只發現五蘊中識的力量,並沒有發現靈魂的存在。一般人對「識」產生錯覺,以為這種無形的、可直接感受到的、川流不息的識,就是靈魂事實上,識也無法單獨存在,它是依賴受、想、行而存在,每一意識也一樣不斷地生(uppada)住(thiti)滅(vaya)。每一短暫的意識消失後,它的全部能量和深深烙印在自身的所有感受,全部傳送給它的接替者。每一個新意識是由前一個意識的潛在能量和另外新增加的內容所組成,因此,意識遷流不受阻撓。後一剎那不與前一剎那完全相同,也不是截然不同,仍然屬於同一生命之流,雖然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有情,但在他們的生命過程中,具有共同性。

佛教哲學稱個人為「santati」,即持續之流之義。在業力的引發下,精神物質身心五蘊,無休無止的遷流延續,乃至無始無終。心或意識有情核心部分,心識是過去一切業力的累積,就像流動的清流它是生存延續的關鍵因素。當一個人進入無夢的酣睡或蘇醒時,多多少少可以感驗到一種消極而非積極的意識

人們的心被貪瞋痴慢疑五種障礙左右,「識」受到了限制,因而無法識別往世。如同一面鏡子被灰塵蒙蔽,照不出影像。如同在太強的陽光中,看不見星星,並非星星不存在。我們無法回憶往世,是因現在的心一直負荷過重,我們對每天遇到的許多事情生起種種思慮,導致心的真性被蒙蔽了。

因為沒有永恆不變實體,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從這一剎那過度到另一剎那,也沒有任何恆常不變的東西,可以從今生投向他生。生命只是剎那變化而相續不斷的一個系列,只是一連串的運動,就像徹夜長明的燈焰,焰焰相續,從初夜到天明,焰焰既非同一焰,也不是另一焰,它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後一個生命階段依託於前一個生命階段

一個小孩成長為80老翁,這80老翁與80年前的嬰兒不會一樣,卻也不是另一人細胞雖已徹底變化,卻共為同一生命之流,老翁仍需對他孩提時代、年青時代所做的一切承擔責任宇宙不過是能的不斷流變,兒童身體心智機能都非常嬌嫩柔弱,卻含有成長為成人的勢能。構成所謂眾生身心的能,其中就含有形成新色身並使之逐漸成長並充分發育的力量

肉體死亡後,業力再生,沒有任何東西這一生轉生到另一生。這一生的最後一剎那消失後,即刻引起下一生的另外一剎那。新生,因為已經變了,所以既不是絕對相同,也不是完全不同,可說是同一業力之流,僅僅是特定生命之流的繼續,僅此而已,更無其他。

蝴蝶的最早形式是一個卵,然後轉化為小毛蟲,稍後又成為一隻蝶蛹,最後成長為一隻蝴蝶,這種變化過程發生在一生之中。蝴蝶不等於毛蟲,又非截然不同於毛蟲,它非一非二(na ca so na ca anno),它的生命之流在繼續著。

同樣地,一個人在此死了,在另一地方又生下來。這兩者既非同一人,也非另一人,仍是同一系列的繼續。他們雖有明顯軀體的物質變化,但無形的意識之流(citta santati)並沒有受到死亡的破壞,而是帶著感官接受過來的一切印象(感受),繼續遷流下去,新生的後者仍需對已逝的前者承擔責任

死與生的差別只在一念頃間,此生的最後一念頃,便決定了所謂下一生的最初一念頃,這下一生實際上仍是此生同一系列的延續。就在此生中,也是如此,此一念頃便是構成下一念頃的要件物質身體不再活動的時候,「能」並不隨之消失,它繼續形成另外一種形態,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另一生命東西

生命中,每一心念,每一心識,都是生滅滅的,這種剎那心念生滅都是一種生死。因此,在我們的一生中,每一秒都經歷了無數的生死,只因為一個肉體在支撐著心理路程的延續而已,而我們總是錯誤地認為身和心的和合是構成單獨存在的生命

佛陀認為,我們妄稱「人」為自我、自己、靈魂人格等等,都屬於「假名安立」,並沒有真實獨立的本質。靈魂不過是一些感知感受的情緒生活經驗互相作用關系,若是一定要相信有個不滅靈魂就如同視繩為蛇,那隻不過是人心中的想像罷了。若執著自己、執著某些事物是永恆,就如小孩想攀上天上彩虹小孩以為彩虹真實的、美麗的,而其實彩虹只是光和水因緣和合而組成的幻相,彩虹的本質,只是一連串的光波而已。

因此,從佛教觀點來看,生死的問題不是什麼大神秘,只要求生求存的渴愛貪愛、這種無明在一天,生死相續的輪回將不停地流轉。只有以智慧照見無常、苦、無我寂靜緣起實相,將它的動力——無明、貪愛、渴愛切斷,輪回才會停止轉動。「如何未來不轉生?由於無明滅,明生起,斷愛欲,如是未來不再有轉生。①[①《中部》第43經。]」

死亡不是一種斷滅,繼續啟造生命力量並未斷除,業力繼續存在,不受肉體分解影響。一般來說,我們以為死亡就是身體動力停止活動,當身體失去了活力,它就不再支持意識的活動。事實不然,只要對生命有一點點執著有一個想繼續生存的貪念,意識之流就不會因為身體失去了活力而從此停頓。當死亡一發生身體開始毀壞時,意識之流在渴望生存的驅使下,再度進入精子卵子結合的生命體中,就這樣,重生的現象在死亡後即刻發生記憶之流或許中斷了,感官意識也轉變成另一個新的起點,新的生命開始後,又接著成長、衰老,以及另一次死亡。假如我們能夠了解在今生生命過程中,可以沒有一永恆不變實體、可以沒有一個所謂的自我、神我、靈魂而能繼續存在,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了解在身體機能的活動停止之後,這些力量仍能不假於「自我」「神我」而繼續存在呢。

前一舊意識的消亡,就是後一新意識生起,但是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從過去世傳送到現世。正如車輪只與地面相觸於一點,我們生存的時間僅為一剎那。我們總是生存於現前的當下,而現前的當下又不斷流逝為不可逆轉的過去。在此變化無常生命行程中,每一意識剎那逝去,就把根深蒂固刻在它上面的全部能量,傳授給它的承續者,因此每一新意識包含了其前者的潛力,同時又有新的內容。一個人去世時,意識失滅(事實上,它無時無刻不在消失中),從而又在輪回中使其它意識得以新生。

業流當下顯化的新一有情與前者非一非異。現前五身心與前一五蘊身心差別而非一,不過又不是徹底相異,因為它們屬於同一系列的業力遷流。雖然偶然在其現前過程中有了一些變更,在感官世界裡,這種變化就形成了有情的存在。

根據佛教眾生無數,世界無量。授精的卵子並不是惟一的再生途徑。在宇宙中,小得微不足道的地球也不有情惟一可以居住之地人類不是僅有的有情,浩瀚的宇宙中,總有一個適當的方位,等待接受最後一念。再生是在即時發生,正如一道發射到空中的電波,當下就被準備好的收音機接收到一樣。心智之流的再生也是瞬間之事,落地的一點,總是準備好接受掉下來的石塊。業力可以使這生命形態轉化為人類或其它眾生

緣起輪回即業力,過去業造就現在生,而現在業加上過去業,共同緣生未來生。現在是過去的繼承,又成為未來的因。

有情眾生無明所礙,被貪慾所縛,往復沉淪,其起始不為所知」①[①《相應部》第2品第178頁。],只有無明和貪慾兩種源泉被徹底斷除,才能像佛陀和阿羅漢一樣,生命之流停止遷流,輪回終結。若是一味錯誤地認為有男人(purisa)、有女人(itthiy-o)、有自我、有神、有靈魂真實存在,就是無明。由於無明而有愛、取這些煩惱造下善業惡業(行)。由於善業惡業力量就會造成再度投生,產生新的五蘊而一再輪回生死。「經多生輪回,尋找造屋主,(但未得見之),輪回實痛苦。」②[②《法句經》第153偈。]

佛陀成道後說的第一部經《轉*輪經》①[①《大品》第10頁,《相應部》第5品第420頁。](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講述集諦時說:「正是此貪引發輪回」,在經末,佛說:「此乃最後生,更無餘輪回。」在集諦,我們看到輪回的原因條件。在滅諦,看到輪回的息滅(nirodha)。輪回只是一種身心五蘊相續,就是生生死死、死生生滅涅槃是這種熱能的熄滅。

總之,業和輪回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解釋和說明:

1.說明了產生天才和神童的原因

2.說明了自己必須對自己的苦負責。

3.說明了有些人具有非凡內在能力原因

4.說明了父母子女之間道德智力差異

5.說明了初次見面時,歡喜厭惡本能

6.說明了在同一家庭中,孩子的許多差異,雖說遺傳可以說明相同點。

7.說明了為何高度文明修養人會突然大發雷霆,邪惡的人為何突然成為聖者

8.解釋了人類平等原因

9.解釋了如何在我身上發現邪惡和善美。

10.解釋了嬰兒如何自發地產生貪、恨、妒等情感

11.解釋了非時之死以及命運意想不到的改變的原因

12.解釋了為何花花公子出於父母聖潔之家,聖潔的孩子生於放盪荒淫之家

13.解釋了為何雙胞胎有同樣的物質基礎、同等的享受條件,卻在精神上、道德上、性情上、智力上表現不同的特性

14.從某一意義解釋了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結果,我們的未來又將是我們現在的結果。從另一意義解釋了我們的現在不完全是過去的結果,我們的未來不完全是現在的結果。

15.最重要的,說明了為何會產生無所不知、盡善盡美的人精神導師佛陀,他具有無可比擬的相貌慈悲勇猛心智品質

總之,每一眾生善惡之業輪回不斷,此業由遷行不息的意識之流運載。意識在貯藏舊業的同時,接納新造之業,深深烙印。一段生命的結束並不意味意識之流的終結,在死亡意識現前的剎那間,有形的身體因失去賦有生命意識之流而喪失活力,但是意識之流再次找到自吉相應的色體因緣,繼續不斷地遷流下來。其運行的動力,來自內部本身,並非他力。如同一隻滾動的球與另一隻相同而是靜止的球碰撞後,靜止的球則按前一隻球的動能向前滾動,而先前滾動的球則停止不前。因此,佛教的輪回是業力的輪回,而不靈魂的輪回。佛教無我諸法無有恆常主宰實體而不是否認一切。佛教真諦(paramattha sacca)上講諸法無我,從俗諦(sammuti sac-ca)上說六道輪回,這是輪回(samsara)與無我(anatta)的相對統一。

(二)生死輪回的十二因緣

佛陀教義,十二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說明造成生死輪回的緣起關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果依靠諸緣的聚合而生起,沒有單獨的因能產生單獨的果,也沒有單獨的果,能緣於單獨的因而生起。十二緣起是一連串的因果,連結成一個由十二個環組成的圓形鏈子,每一個環緣起下一個環,而造成相繼不斷的生死輪回。十二緣起只是因果組合緣起法的討論,只是針對這個世間人類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琢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所以整個苦生起比丘們!此被稱為集諦」①[①《相應部》第2卷第19頁。],這是佛陀以十二因緣解釋生起痛苦之輪轉動的方式

「由於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全部苦滅。比丘們!此即名為滅諦。」②[②《增支部》第l卷第177頁。]這是佛陀以十二因緣解釋痛苦之輪(cakka)停止轉動的方式。如此,痛苦之輪轉成解脫之輪,體驗到涅槃的真正寧靜安詳

世間一切法(一切現象)都是主因(hetu)助緣(pac-calya)互相依賴、互相和合的因果關系緣起是依緣而生起、起源於緣。苦是由因緣生起因緣滅,苦也就滅了。了解「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有a故有b,因有b故有c……。無有a故無有b,無有b故無有c……」的因果關系也就正確了解佛陀教義了。十二緣起主要講述生死過程,不是說世界演變的哲學理論,它涉及輪回和痛苦原因,解釋每一事態依前一事態為緣的發展過程,幫助人們解除生死煩惱的問題,不是解決生命絕對起始之謎。

1.無明(avijja)緣行:以貪瞋痴等生死根本的煩惱為緣,生起造作各種善業惡業的行。無明是對過去、對未來、對緣起法的無知,不明事物的本質,不明自己的本來面目無明覆蓋了正確知見,不明四聖諦:①不明苦;②不明苦之因是由於貪愛、渴愛、欲愛、愚痴才造成輪回;③不明苦之滅;④不明滅苦之道。「無明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愚痴,由此,我們在這個世界輪回不已」①[①《經集》v730。],無明是轉動生命之輪的主要動力,「比丘們!此生死輪回相續,看不到盡頭,眾生之最初開始游盪與匆忙,包藏於無明之中,被愛欲束縛不可見。」②[②《相應部》第3卷第149頁《相應部》第2卷第179頁。]想在過去無始中,尋找有始,是毫無用處也毫無意義無明主導惡行而潛伏於善業之中,因此善行惡行都被統稱由無明生起

無明生起,行的習性反應就生起,行是由貪愛、瞋恚、愚痴引發的身口意的習性反應,不論善業惡業都將推向苦和輪回的道路。了解無明緣行,可以破除妄執有某種更高層次力量創造萬物邪見

2.行(sankhara)緣識:行生起,心識就生起。緣於造作諸業的行,而有業識投胎。了解行緣識,可以了解是業識投胎,不是有一個「我」去投胎。行為五蘊之一,包括受(vedana)和想(sanna)。行蘊包括所有善惡的身口意的業行,要去生命之苦,就必須具備沒有貪瞋痴的行為,因此佛陀佛法比作穿越生死大海木筏佛陀和阿羅漢的一切活動都不被稱作「行」,因為已破除了無明

3.識(vinnana)緣名色:心識生起,心(名)和身(色)就生起,緣於識而有身心。這里的名色但有胎形,卻六根未具。了解識緣名色,可以改變名色(身心五蘊)是堅實永恆的邪見(micchaditthi)。以過去的行為條件(行)為因,再生意識(patisandhivinnana)聯接了過去世和後一世。再生識是人們在受胎時所經歷的最初意識,母胎中的胎兒是由此再生識與父母精卵細胞的結合而成在這意識中,貯藏了此生命之流過去的一切感受、性格和潛伏力。

4.名色(namarupa)緣六人:名(心)、色(身)、生起,六根就生起。由六根未具的胎形,長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備的人形。了解名色緣六入,可以改變妄執「我」在看,「我」在聽,「我」……的邪見。欲界(kamaloka)和色界(ru-paloka)有名有色,無色界(arupaloka)中,只有意識生起

性別並不是在受胎時就已發展,只是具有潛在能力。其他許多方面,例如大腦、心等等也都不是在受胎時形成,而是具有潛在能力

5.六入(salayatana)緣觸:六根生起,接觸就發生。出胎後緣於六根而與外境接觸。觸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根塵識三者和合而生,觸是根塵識三種的結合。了解六入緣觸,可以改變妄執根塵識就是「我」的邪見

胚胎時期,六根逐漸從這些具有無限潛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現象中演變,從極微細胞進化成為複雜的六根之器。六種器官的人體機械,幾乎是機械性地運行,沒有任何靈魂或操縱者。六根有其各自的六塵產生六識:因為眼和色而生起眼識,因為耳和聲生起耳識,因為鼻和香生起鼻識,因為舌和味生起舌識,因為身和觸生起身識,因為意和各種法生起意識

6.觸(phassa)緣受:緣於出胎與外境接觸後,生起苦樂的感受。了解觸緣受,可以改變「我」苦、「我」樂的邪見。當物質與根身外境接觸時,體驗感受了今生前生所作善業惡業果報,除此,沒有任何靈魂主體的存在。

7.受(vedana)緣愛:緣於苦樂的感受,對境生起貪愛或瞋恨的喜歡不喜歡愛欲愛欲貪慾有三:①欲愛,貪求感官享受;②色愛的常見,貪求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