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佛法以有情為中心

佛法要義

佛法有情為中心

一、有情的分析

佛法有情為根本。satta薩埵華譯有情,就是有情愛的、有情識(vinnana)的、有精神的活動者,與動物相近。有情情愛情識為本,由於是沖動的、非理性對於環境自我的愛好,所以不易解脫系縛,不易實現無累的自在世間問題雖多,根本在有情自身,所以釋尊單刀直人從有情自體去觀察,從有情揭開人生的奧秘:

佛用五蘊觀、六處觀、六界觀的蘊處界三觀去觀察有情、分析有情真相五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六處觀詳於生理的分析,六界觀詳於物理的分析:

1.五蘊觀(panca khandhapabbam):佛以慧眼觀有情,歸納有情為色受想行識五蘊有情為這五種運作過程的聚合體。

五蘊(panca khandha)包括身(kaya)與心(citta),亦即名(nama)與色(rupa)。五蘊身心身心五蘊

色蘊(rupa khandha)指身體物質或與物質有關的東西,例如身體的形色狀態呼吸等。身即色蘊,身體是由無數極微粒子組成,當它們分分秒秒以極快的速度生滅時,它們是以各式各樣的組合,呈現物質特性:例如軟硬的地性,黏著的水性,冷熱的火性,移動的風性,並在身體上產生各式各樣所能呈現的感受。

心(citta)指抽象的事物,包括受蘊(vedana khandha)、想蘊(sanna khandha)、行蘊(sankhara khandha)、識蘊(viinnan a khandha)四種心理運作過程。這四種心理運作過程急速剎那生滅平常我們無法察覺到這些正在發生的實相。

當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接觸時,「識蘊」先認知,「想蘊」辨別後,「受蘊」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行蘊」產生貪瞋的習性反應,對愉快、喜歡事物產生貪愛執著,對不愉快、不喜歡事物產生厭憎瞋恨執著,從此煩惱痛苦,輪回(samsara)不已。藉由觀呼吸(anapanapabbam)的內觀修行(vipassana-bhavana)方法,可以觀察覺知(sati)呼吸(色蘊)迅速不斷生滅過程(vithi),也可以同時觀察覺知識想受行四蘊的運作過程也是不斷瞬間迅速生滅,終於體悟身心五蘊的實相為不斷地生滅無常

2.六處觀(ayatanapabbam):內六處是眼(cakkhu)、耳(sota)、鼻(ghana)、舌(jivha)、身(kaya)、意(mano)六根。眼是眼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這六根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意為彼五根依」①[①《中阿含·大拘締羅經》],沒有意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沒有取境生識的作用,沒有物質的、生理的五根,就不能顯出精神的、心理的意根的存在,所以五根與意根的六根是相依而共存的。有情的認識作用,不能獨存,要依賴因緣有情根身的和合體便是引發認識的有力因素。六根和合的有情自體能引生認識作用,識依根而生,有六根(indriva)就能生六識(vinnana),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有情有情識,識為有情的特徵,經中以種種名詞說明識,《雜阿含經》卷二·三五總括為「此心此意此識」,所以歷來都認為心、意、識三者為同一義。

外六處是色(rupa)、聲(sadda)、香(gandha)、味(rasa)、觸(photthabba)、法(dhamma)六境。此六境是六根所對之外境,能染污人們清凈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又名六塵。

有眼才能見色,有耳才能聞聲,有鼻才能嗅香,有舌才能嘗味,有身才能覺觸,有意才能知法。只要我們有六根的存在,而外在的六塵境又充滿不計其數的現象:有影像(色)、聲音(聲)、氣味(香)、味道(味)、可觸的東西(觸)、各種念頭情緒想像記憶(法),那麼六根與六塵境這內外六處的接觸(phassa)就不可避免(六人緣觸)。當六根與相對六塵的對象接觸時,就會產生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的各種感受(觸緣受)。由於感受(vedana)而生起貪愛渴愛(受緣愛)。由於貪愛渴愛(tanha)而生起執取(愛緣取)。由於執取(upadana)而有未來的存在(取緣有)。由於未來的存有(bhava,)而有生(有緣生)。有生(jati)就有老(jara)、死(maranam)、愁(soko)、嘆(paridevo)、憂(domanassam)、悲苦惱(upayaso)(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而純大苦聚。這緣起法則因果鏈,將我們每個人帶到目前這個狀態,也讓我們面對一個有苦的未來

以耳聞聲的修行為例,要訓練聽只是聽,以覺性將所聽的內容作為觀察覺知的對象,讓耳朵自然地運作著。只要注意觀照「心」在聽,不是「人」在聽,也不是「你」在聽。以正念正知觀照「心」在聽,就不生起喜歡不喜歡念頭了。其它諸根與相對諸塵的互相接觸也是同樣的道理,能經常這樣觀照,就能防止煩惱的產生了。強而有力的覺性可以覺知根塵接觸所產生的貪瞋執著束縛,可以覺知這些束縛的生起與滅去的過程,並讓已去除的束縛不再生起。只有覺性強時,才能達到「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嗅嘗觸識只是嗅嘗觸識」,不被外境吸引也不排斥外境,更不被感受和念頭牽著走。

3.六界觀(dhatmnanasikarapabbam):界(dhatu)即特性,有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也是構成有情自體的因素身體(kaya)只是地大(pathavi-dhatu地界)、水大(apo-dhatu水界)、火大(tejo-dhatu火界)、風大(vayo-dhatu風界)四種元素堆聚組成的,除此之外,沒有一個人或我或靈魂主宰的存在了。地即物質的堅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質的濕性,作用是攝聚。火即物質的暖性,作用是熟變。風即物質的動性,作用是輕動。隨拈一物,都有這四大的特性。四大是互相依存而不相離的,從凝攝而成堅定,從分化而成動亂動亂又凝合,堅定又分化,一切物質都在這樣不斷的變化過程中這是物質通遍的特性,是物質成為物質因素

空界是四大相反的特性物質必歸滅無,是空。有與有之間的空隙,也是空。凡是物質(四大)的存在,就有空的存在。由於空的無礙性,一切(物質)色法才能佔有而離合其間。有虛空,必有四大。依這地水火風空五大,即成為無情的器世間,若再有識——覺的特性,就成為有情

每天我們所經驗到的任何感受,都只是四大及其特性而已。不管是那一種感受,有時地大比較旺盛,有時水大比較旺盛,有時火大比較旺盛,有時風大比較旺盛。有內觀能力的禪修者,對這些感受不會生起貪瞋的習性反應,就只是觀察覺知,看它持續多久,因為這些感受只是不同元素(界)的顯現而已,它們升起後,遲早會消失。

總之,以蘊、處、界正觀有情,可以確認一切有情無常的、非常住、非妙樂、是苦的。有情身心和合的相續,在念念無常相續中,輾轉相依,沒有獨存的自體、無我、無我所有情假名的存在,不離蘊處界,也不是蘊處界,「雖空亦不斷,雖有亦不常,業果報不失,是名佛所說。」①[①《中論》觀業品。]有情假名世俗假我,沒有絕對不變獨存的實體存在,這是佛依蘊處界分析有情得到的結論。

有情生死流轉,世間的苦迫紛亂,根本是「我見」在作祟。我見就是人人於自己的身口意中,有意無意地直覺自我,以強烈自我感為中心,引發一切顛倒的思想行為。釋尊大徹大悟無我,才成為無上正等正覺佛陀

二、有情的延續與新生

有情的延續,皆依食而住。有情的延續,如燈一樣,必須不斷加進新的動力,一切有情延續維持生命,都依賴於以下四食:

1.段食:食物分餐次段落,段食不但直接滋養肉體,也間接資益精神

2.觸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的根境識三者和合時,所引起合乎己意的感覺可意觸,不合己意的感覺叫不可意觸,從可意觸、不可意觸,如坐卧、按摩、澡浴、強忍等,引起樂受、苦受。可見觸對有情有資養的作用

3.意思食:希望、意欲可以資益身心使人振作精神就像臨死的人為了盼望親人到來,往往延續了一些時間生命

4.識食: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有取識。識有維持生命延續、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十二緣起中,「識緣名色」是佛法的重要教義。名色是有情身心自體,這個自體,由於識的執取資益,才在人最初托胎時,在胎中漸次增長而出胎、而長大成人。此識的執取,直到死亡前的剎那,還不能暫離,一旦停其執取的作用,一期生命就宣告結束,肉體即成死屍。可見「有取識」對於有情資益延續的重要。

四食是人世間事實,由佛陀深細觀察而揭示。四食不但有關現在一生命的延續,甚至未來生命的延續也有賴意思食與識食來再創。

人類總希望生存、希望永遠延續生命,臨死,生命無法維持時,還希圖未來的存在,這就是「後有愛」,依此後有愛的思願而再創有情生死相續。人在沒有修到離欲之前,不會停止執取「有取識」,於是在舍棄這一身心時,立刻又會重新執取另一身心也就是入胎識的執取父精母血為自體,如同彌猴跳樹,放了這一樹枝,馬上抓住另一樹枝一樣。這種攬他為己,以此為自,愛著自體,融攝自體成為身心統一靈活的個體,對於有情身心的和合相續,有著特殊的作用

人類不但有深刻的永久生存欲的後有愛,又有要求擴大永續生存的思願,希望自家自族的繁衍永續,小至螻蟻也是如此。低級的有情缺乏明確的種族意識人類因幼弱時期很長,須賴家庭父母同族類的撫養保護,所以種族延續的意欲也特別強烈。這種延續種族生命動力,即攝於意思食。

三、一切眾生皆依愛欲而正性命

男女淫慾之事,為人類與欲界天的特徵(lakkhana),一部分的鬼畜也有。而化生、濕生與地獄眾生都是不起淫慾的。

一切眾生系縛力最強最根本的,是「自我愛」。人類一切行為總為自己打算,為了自己,甚至不惜以殘酷的手段毀滅對方,真要死了,更希望死後的存在(後有愛)。佛法肯定生生死死的根源是愛欲愛欲是愛著自身,推動向外取著各種境界(男女淫慾是一種)的動力,一切眾生都為此愛欲系縛得動彈不得,在生活中頭出頭沒。人類眾生同為這食色(色與愛)的強烈束縛,因而作出種種罪惡,所以才需要用教育、政治法律方法來規範,減少一切不必要罪惡的產生。

四、自我

眾生依五眾(蘊)和合而生,這五眾(蘊)和合而成單位,息息相關,相互依存。依佛法說,「我」是沒有真實自性的,只是五蘊和合的假名。然而,執有自我的一切眾生,卻頑固地執有自我的存在。有了自我感,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不論食、色、名譽、權利,都想佔有,希望一切供給我、從屬我、為我所有,往往只顧及自己的生活而不問他人的苦樂。於是,強取、豪奪、欺詐、奴役、撕殺、鬥爭,一切禍患就無可避免。

無明是根本的自我感,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特性。從這根本無明發展出來的煩惱,主要有三類:見、愛、慢。見是執著、執有確實的自我,愛是自我的愛好、由自我生存引發愛著外境外物,慢是自我重視、輕蔑他人。

佛法常說貪瞋痴三毒。貪是耽戀五欲,從愛而來。瞋恚是由自恃輕他的慢而起,由輕厭而起瞋恨。痴由錯誤的妄見而不因果,不知善惡這一切的無明,實在就是自我感的發展,人類眾生都是如此。

眾生種類繁多,通常分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趣。我們但知地獄地獄,天國的天國,卻不知人間的天國,人間地獄。那些住於極冷極熱地方的人們,由於貧窮而在冰天雪地的寒天挨冷挨凍,或在酷熱的暑天被逼工作,如同生活人間地獄境界,要救眾生地獄苦,就要先將這人間生生受著地獄的人們,加以救助。遇到旱災水患,兵火疫癘,以致民不聊生,飢餓受苦,就如同現成的餓鬼。亂倫殘殺,不知恩情仁義就如畜生。一些過著被奴役、被殺害、被玩弄的人,也如同過著地獄畜生生活。疑與嫉妒成性就是阿修羅。高級的鬼趣也叫做天。娼妓就如同女羅剎的行為,而殺人無厭的劊子手,類似男羅剎。暴君、貪官污吏與夜叉沒有兩樣。

修學佛法者,對於眾生的通性或特性應減輕揚棄它,應充分發揮人性的優勝,凈化人性,進成佛道

五、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本

有情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一旦本有的生命結束,立即轉為另一後有新生命的創生。一切有情可分為四類: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如人牛羊等,卵生如雞鴨雀鴿等,濕生如蟲蟻魚蝦等、在母體生下卵後就置之不問,化生不須父母外緣、而是憑自己生存意欲與業力就忽然產生。

有情為蘊、處、界的和合者,以四食的資益而延續。在這和合的、相續生死之流中,有情無法解脫生死死生、生生死死流轉的苦迫,可以說有情即是苦迫。有情成為苦聚的癥結在於無明(avijja)與愛著(tanha),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的和合,互相依存,共成有情的苦命兒。無始生死以來,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由於愚痴無明而為愛染系縛,愛染是造成系縛的主要力量智慧解脫的根本,要得解脫正覺不可。

無明與正智相反,是所知不正邪見我見我見(身見)是無明內容之一,我見無明迷濛於有情自體。事實上,有情是念念生滅的,由於無明,所以常常直覺這個我從小到老沒有變化,就是曾經意味到變化,也似乎僅僅是形式的、而非內在深刻的覺知。事實上,有情是各種因緣條件和合相續的假我,就是因為無明,所以常常直覺自己是實存的實體,因而產生各式各樣的我見

執取有情身心為自體的有取識是生死根本,取是愛的擴展。佛教的根本教義四聖諦中,集諦說明生死苦因為貪愛,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互相接觸產生貪瞋的反應,進一步執取造業而造成煩惱(kilesa)系縛的生死輪回(samsara)。貪愛(tamha)實為系縛的根本,也是現生、未來生一切苦迫不自在的主因。五蘊身心本非系縛,會說五蘊熾盛苦,問題在於五取蘊的「取」,在於對五蘊身心的貪愛、執取(upadana)、染著。有情隋愛的、情識的有取識,是生存意欲的根源,如膠漆一樣粘連而不易擺脫。

六、佛法有情說起

有情所以有煩惱痛苦系縛,問題在於有情本身的貪愛、執取、無明我見佛法直從有情的體認出發,一切從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為本

有情身心五蘊物質精神的結合,所以佛法不偏於物質也不偏於精神佛法不從形而上學或認識論出發,而以現實經驗有情為本。不但要體認觀察有情也要從體認觀察中,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佛教的歸依向上、向究竟,是靠有情自己從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凈化自己、圓成自己。佛法自力的,是從自己的信仰智慧、行為中,達到人生的圓成。佛教與一般宗教不同,佛法否定他力、否定外在幻想的神而重視有情自力的凈化。

佛陀世間的存在者、有精神作用的一切有情分為五趣:人在五趣中位居中央,上有天堂,下有極苦的地獄,兩旁是畜生餓鬼人是五趣的中心,是有情上升下墮的樞紐。這是佛教以人為本有情觀。

佛法雖普為一切有情,而真能菩提心、修菩薩行而圓成佛果的,惟有人類。人有人的特性,不要把自己當作完全與眾生相同,應當要以人的特性努力學佛。一切眾生中,惟有人類智慧、有悲心、有毅力,最能承受佛法的熏陶。佛出人間,就是人類能承受佛法教化的證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