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珠居士:佛法要義 切莫誤解佛教

佛法要義

切莫誤解佛教

佛法道理很深,有的人不明白究竟,不能正確了解佛法本意。一些對佛法誤解,必要在此一提:

1.人生是苦:佛以生滅無常、變化無常(anicca)來說人生是苦(dukkha)。人世間雖有喜樂(sukha),由於生滅變化無常、不恆久(dhuva),是不究竟的,一旦發生變化,煩惱痛苦來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苦代表有缺陷,不永久,不徹底。佛教最大的目標,不單說人生是苦,主要是指示我們苦的原因在那裡,怎樣依照佛陀指示的方法去修學,把這不徹底、不圓滿的人生改變成一個究竟圓滿的人生,這個境界,叫常(永久)、樂(安樂)、我(自由自在)、凈(純潔清凈)。常樂我凈是人人可以達到的理想境地,怎能佛教消極悲觀呢。人生是苦,可以警覺我們不致於專門講究享受而走向錯誤的道路,這是佛說人生是苦的真義。

一般人誤解佛教是在悲觀中孕育著一種對生命絕望的生活態度,這主要是誤解四聖諦中的苦聖諦所致。佛教並沒有完全否認世間家庭之樂、五欲之樂生活之種種快樂佛陀教導人們要正確看待這些快樂,不可執著,因為世間一切有為的快樂都是虛幻不實(maya)、即刻消逝。佛陀以種種方便權巧講述諸苦,不是要危言聳聽,使人憂心不可終日悲觀消極地接受事實。說苦是使人正知苦的本身也是無常,從而生起厭苦趣樂的進取之心正確認識苦,明白它的起源,從而根治。苦的根源在貪,貪來自無始以來的我執,而無明煩惱我執的罪魁禍首。佛教的主要目的在克服無明生死根源,達到覺悟精神上的自由解脫。要克服無明煩惱,惟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諸惡莫作」就是不要成為自己和他人的詛咒者,「眾善奉行」就是要成為自己和他人的祈福者,「自凈其意」就是要靠自力在身口意上勤修戒定慧、除滅貪瞋痴、達到清凈涅槃解脫無明煩惱這是最重要最根本佛法,這樣的宗教怎可說是悲觀消極

佛教既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實觀,鼓勵我們把握當下,學習了解事物本來面目活得真實。「不悲過去。不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①[①《相應部》第7、8頁。]佛陀希望他的弟子充滿喜悅,享受精神生活,以嚴肅平和、輕鬆健全的心情生活事實上,佛陀形象和平庄嚴、充滿希望和善意的。

2.出世:佛法世間(1oka)和出世間(lokuttara)。不要以為出世間就是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阿羅漢菩薩、佛都是世間聖人(ariya),都在這個世間救度我們,出世間的出,是超過或勝過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真理,心裡清凈,沒有煩惱,體驗永恆的真理,叫出世。佛菩薩都是在這個世界,但他們都是無我智慧通達真理心中清凈(visuddhi)。

所以,出世間就是要學佛者進一步做到人上之人,從凡夫做到聖人,不是要我跑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不要誤會佛法出世的意義,以為佛教是逃避現實,厭離人世。

3.一切皆空:空(sunnata)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是樣樣都有。有世界、有人生、有苦樂、有邪正、有善惡、有因果,既然有因果善惡凡夫聖賢,佛為何說一切皆空呢?

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實在不變的實體,叫空。邪正、善惡人生……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不是實在的東西都是因緣和合的關系才有的。因為是因緣條件和合所產生,所以也會因緣條件的轉化而轉化,沒有實體,所以叫空。

譬如一個人面對一面鏡子,還須藉太陽或燈光才能看出影像影像是種種條件產生而有的,不是一件實在的物體。雖然不是實體,但所看到的影像清清楚楚並非沒有,所以佛說一切皆空的同時,即說一切因緣而有。不但要體悟一切皆空,還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惡……。

學佛者,要從離惡行善,轉迷成悟的學程中,去證得空眭,即空即有,二諦①[①二諦即俗諦與真諦。俗諦(sammuti-sacca)又名世俗諦,是凡夫所見世間事相。真諦(paramattha-sacca)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是聖者所見真實理性,內證離言法性。]圓融。可見佛法說一切皆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消極悲觀

4.出家:弘揚佛教、推動佛教必須有少數人主持佛教出家人沒有家累,又不從事其它種種事業,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主持佛教,弘揚佛法

出家可以修行生死,在家也同樣可以修行生死,並不是學佛的人一定要出家。勉強出家有時不能如法,還不如在家。佛制出家,就是要擺脫世間欲累,專心一意為佛法。必須能真切發心、勤苦修行、為佛教犧牲自己、努力弘揚佛法,才不愧出家。如果隨便出家出家不做出家事,不但無益,反而有礙佛教出家功德(punna)大,但一不留心,墮落得更厲害。

有的人學佛就想出家,似乎學佛出家不可,也把其它人嚇住而不敢來學佛

有的人看到佛寺廣大庄嚴清凈幽美,於是羨慕出家人,以為出家人住在裡面,有施主供養,無須做工,坐享清福。不知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進努力修行,要四處游化,出去對信徒說法,宣揚真理出家生活清苦簡單純朴,自利利他,上求下化,點滴都是眾生、為佛教努力使人世間得大利益怎能說是不做事的寄生蟲呢。跟其它士農工商一樣,出家人是宗教師,是廣義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清閑而是繁忙,不是消耗而是能報施主(dayaka)恩的。

5.吃素:中國佛教徒特重素食大乘佛教楞伽經》、《涅槃經》、《央掘摩羅經》所特別主張的、消極的不吃肉,積極的放生,實為長養慈悲的方便行。學佛的人,每以為學佛要吃素,那些一時還不能斷肉的人,就誤會自己還不能學佛假如學佛者沒學到什麼佛法,只學會吃素,就容易引起家人討厭麻煩

學佛後,要先了解佛教道理,在家庭、在社會依照佛理去做,使自己的德行如法。使家庭的人覺得學佛後,一切都變得較好,心裡清凈貪心淡了,瞋恚薄了,對人慈愛,做事更負責。這樣使人感受到學佛家庭社會上的好處之後,再素食,不但家人不反對,反而會漸漸學習起來。如果一學佛就只學吃素,一定容易發生障礙,引起譏嫌。

素食可以培養慈悲心不忍殺害眾生生命,不忍動物的血肉,不但可以減少殺業,也可增長人類同情苦痛慈悲心。以世間法來說,素食利益極大,同樣富有營養價值,又可減少疾病,又比較經濟大乘佛法特別提倡素食,是良好的德行

不要遇到學佛人就問:「有吃素嗎?」或者「為什麼學佛這么久,還不吃素?」,把學佛與吃素合而為一,對弘揚佛法是有礙的。

6.禮佛:人寺禮拜(puja),拿香花燈燭供佛,有人誤會這是迷信崇拜偶像。其實,佛是佛教教主是由人而進達究竟圓滿聖者,大菩薩也是快要成佛的人,他們都是佛教徒皈依處、領導者,尊重佛菩薩就如恭敬父母一樣,必須禮敬。佛在世時,弟子可以直接對他表示恭敬,而今佛已涅槃,他方世界的佛菩薩也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佛弟子不得不用紙畫、泥塑、木雕、石雕來雕刻他們的形像,作為恭敬禮拜的對象,在佛弟子心中,這不是紙土木石,而是象徵菩薩

佛滅後,發心大乘者,多是一般平民,他們曾受印度教影響,而且當時婆羅門的天法,又重新抬頭,大乘佛教的發揚,融攝了印度婆羅門(brahmana)教重祭祀、重咒術和苦行。所以在禮佛供佛時,除了立佛像供養對象之外,也用香、花、燈、塗、果、樂來供佛,還掛著幢、幡、寶蓋等供養具,又滲進印度婆羅門教意義苦行,如燒臂、燃香、捨身等,也有文字陀羅尼,並逐漸地一舉一動都有咒有印,更發展為密宗修持法。這種多少傾向於天乘的大乘法,應時應機發展出異樣的光芒,卻障蔽了大乘的真精神佛法本是自力不由他的,大乘法融攝了印度婆羅門教的重祭祀、重咒術和苦行,由於佛弟子的久而忘本,才使神化的內容多了起來。

佛像代表佛陀向受難的人類展開智慧慈悲雙手,散發不可思議的光輝。佛像代表因緣法和凈化身語意三行的生命動力佛教徒尊敬菩薩、諸聖賢,以圖像代表他們,是想從他們偉大的人格中獲得啟示,以他們為模範,不是禮拜沒有生命的偶像。如果只是禮拜佛而不遵循佛陀的教誨,仍是無法找到解脫之道的。

佛像庄嚴安詳表情,給了人們力量(bala),幫助人們克服消沉。佛陀的面容安詳,具有深刻的沉思和豐富的感情,在他的眼睛裡沒有譴責,眼光充滿嚴肅安詳和充分理解。一個人在激動煩惱矛盾情緒感情破裂等等不如意、不安詳時,來到寺院佛像前,就會沉著和安靜,覺悟和理解。

有人跨進寺院時,誤解佛教只是一些宗教儀式和儀規而已,其實,往往也有人因為看到進行這么虔敬的宗教儀式而增長了對佛教信仰。有正知正見佛教徒禮佛時,觀想佛陀的善德,不是追尋從佛像中獲得世間精神的恩典。正知正見佛教徒是從祈禱獲得解脫,而是靠自己精進(vayama)努力,獲得清凈。「汝等須自力如來導師」① [①《法句經》第276偈。],精進求證是佛陀的最後遺教這就如同有人想渡河,只坐下來祈禱希望能到對岸去,這樣的做法肯定落空。要渡河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橋樑或製造木筏小船,或游泳過去。同樣地,要渡過生死輪回的河流,單靠祈禱是不夠的,必須有效控制自己的情慾,凈化自己的心識,消除心中不凈煩惱(kilesa),才能達到最高的目標一一涅槃(nibbana)。

佛前跪拜或供花點香,不是獻給佛像,而是獻給佛陀這是感恩念佛德,表示奉上虛榮,放下自我私慾的重擔、放下執著攀緣的重擔、放下永無休止的輪回。祈禱是為了掃發內心的壓抑得到慰藉和舒緩,供花是冥想鮮花很快凋萎,點香是覺知燈焰很快熄滅,藉此體悟一切緣生法的短暫變化無常,作意使自己感覺佛陀就在身邊,以此啟發並遵隨佛陀教法,不是偶像的崇拜

典禮和儀軌美化了宗教,吸引了群眾,也為某些根性的人提供了心理上的幫助,提升了宗教情操。其實,依據佛陀的教誨,儀軌化的修持方式,在凈化心靈上,反而造成障礙。對一般人而言,宗教如果沒有慶典,就顯得沉悶而毫無生氣,對禪定修行者而言,慶典造成騷擾。正信的佛教徒節日里,專心杜絕一切邪惡的行為,以布施幫助別人解除痛苦憂患,以不飲酒作樂、不屠殺無辜可憐的動物來慶祝節日

7.禮懺:佛教徒禮拜誦經,常常使人誤以為是迷信。由於一個人在過去世及現生中,做過種種錯事,犯下種種罪過,留下業力招引苦難障礙修道解脫能力。為了減輕消除引起障礙苦難業力,所以在佛菩薩面前、在眾僧前,承認自己的錯誤,用以消除自己的業障佛法中有禮懺的法門,等於基督教的悔改,在宗教的進修上,是非常重要的。懺悔必須自己懺,而且是發自內心真切地懺,才合乎佛教意義

一般人不懺悔,古代祖師就編集了懺悔的儀規,教我們一句一句口誦心念,用以了解其中之意,懺悔自己的罪業。懺儀中,教我們怎樣禮佛,怎樣求佛菩薩加被,怎樣承認自己的錯誤讓我們知道殺生、偷盜、邪淫的不是,一心發願悔往修來,從心裡發出真切的悔改心。

民間風俗,有的不明佛法本意,為了鋪排門面,只是花了一些錢,請了幾位出家人來禮懺做功德,自己也許不信佛法,自己也許毫無懇切懺悔誠意這就完全失去禮懺的真意了。

佛教傳到後來,懺悔意義模糊。學佛的人自己不懺,事無大小都請出家人,於是有出家人專為佛事而忙,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為惟一事業出家的主要事業反被放棄不管,難怪佛教要衰敗了。懺悔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真真切切地懺悔,就是一小時真誠懺悔,也超勝請了許多人、作許多天的佛事功德。了解這個道理,若對父母想盡兒女孝心,那麼為父母禮懺的功德很大,因為血緣相通、關系密切的緣故。最好不要把禮懺誦經做功德當作出家人惟一的職業,因為這樣只有徒增世俗佛教的毀謗和誤會。

學者熟讀熟背、不求甚解的誦經,也可作為進求義解、聞慧的方便,如同從前的私塾,起初熟讀背誦,之後才為之講評、使其明了義理。然而若是僅以誦經為功德,輕視義學的研究,反而失去了慧學方便的作用

8.課誦:學佛早晚誦經念佛叫課誦。其實早晚課誦不一定要誦什麼經、念什麼佛,也不一定誦持多久,一切按需要而定,主要的要稱念三歸依、普賢十願。日本中國傳去的佛教凈土宗、天台宗、密宗都各有自宗的功課,簡要而不費多少時間,這還是唐宋時代佛教情況中國近代的課誦:①是叢林所用的,由於叢林住了幾百人,集合一次須費好長時間,為了適應這特殊情況,所以課誦時間較長。②元明以來,佛教趨向混合,於是編集的課誦儀規,具備了各種內容,適合不同宗派的修學。

其實在家居士不一定要按照寺院的課誦方式一成不變,學佛並不只是念誦儀規而已,在家學佛絕對不可因功課繁長而影響家庭工作,以免讓人誤會佛教是老年有閑的宗教,不適合一般有家庭人去修學。

9.燒金箔紙:古代中國祭祖時,有焚帛風俗,燒一些綢緞給祖先用,後來為了節省改用紙來代替,之後又做成紙錢元寶、鈔票、甚至扎房子扎汽車來焚化。這些都是古來風俗習慣演變而成的,並非佛教所有。

這些事情,是兒女父母祖先表示的孝意,有慎終追遠的意義佛教傳來中國後,適應中國,方便地與念經、禮佛合在一起。一般在送死為大、厚葬的風氣下,不免鋪張浪費,箔紙燒得愈多愈好,於是引起了批評。由於佛法沒有這些,如果一定要紀念先人象徵性的少燒一些或不要拿到寺廟去燒,以免佛教為此受罪。

10.抽簽問卜扶鸞:有沒有效應是另外一回事,純正的佛教不容許這種行為。真正學佛,只相信因果,如果過去及現生作有惡業,絕不能用趨吉避凶的方法避免的。

11.神通神通是超自然力量,可以透過心智的訓練發展而得到。開發心力修行(bhavana心智的修習)方式兩種:即禪定(samatha止)和內觀(vipassana觀)。禪定的開發可以導致平靜和輕安,內觀能啟發對實相直觀的智慧而達到解脫(vimokkha)。禪定與我們為自己所創造的事物有關,內觀卻與事物原本的實相有關。有些人自稱擁有神通,其實那是自己的觀想或不了解事物真相而產生的幻覺(maya)。

佛陀擁有多種神通(超能力),這些神通來自長期密集、不間斷地禪修鍛煉,只要精進努力每個人都能獲得同樣的成就佛陀弟子也開發了憶念過去的智慧,能夠看到自己過去許多前生。在佛陀出世前,一些印度梵志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以及心意感應等等,並以特異功能聞名於世。雖然科學尚未認同這些超現實功能,但根據佛教,致心深入修習禪定的人具足這些精神力量有可能獨立於五官之外交流思想或直接觀想其他世界

有一弟子告訴佛陀:這25年來,他學會能從水面步行到河的對面。佛說:只要花幾分鐘,船夫便可將你送到彼岸,何必花25年的時間呢?

佛陀嚴格禁止弟子展示神通佛陀認為:對神秘的自性有真正的了解,就是獲得神通。一個殺人犯小偷恐怖分子、強奸犯,真正了解所犯錯誤,決心向善不再犯錯,這時,他們擁有超乎一般的力量,就是獲得真正的神通

佛陀並不重視神通對他來說,最大的神通就是弘揚真理以及讓人們理解真理,以真理解除人類的鐐銬,指引人類正確的道路,使人類獲得真正的清凈自由。只要精進努力這是人人都能獲得的神通

12.誤會信仰佛教國家就會衰亡:其實,研究過佛教歷史的人都知道,過去印度最強盛的時代,就是佛教最興盛的時代,當時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統一印度,把佛教傳播到全世界。而中國唐朝國勢強盛,正是佛教鼎盛的時代,唐武宗破壞佛教,唐代也衰落了。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崇信佛教,也是宋朝興盛的時期日本強盛,日本也大都信奉佛教。可見,歷史上國勢強盛的時代,正是佛教興盛的時代

13.誤解佛教社會無益:現代日本佛教徒辦了很多大學中學,出家有很多人任職大學與中學的校長教授、教師。特別在錫蘭、緬甸泰國佛教徒都能與教育保持密切關系,兼辦慈善事業

總之,純正信仰的佛弟子,應當發揚純正佛教的本蒽,不可信佛信得似是而非,引起社會的譏嫌誤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