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和居士:彌勒凈土及梵凈山

彌勒凈土及梵凈山 

  「凈土」一詞在佛學佛教中可以拆開來詮釋,「凈」是清凈莊嚴殊勝之意,「土」是道場即是佛、菩薩說法地方。 「凈土」兩字一體,即是清凈莊嚴殊勝的境地和世界凈土佛教中作為一個宗派,即「凈土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之所以有宗派的劃分和成立,實質上是一種系統修持方法的稱謂。名為「凈土宗」,其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修持目標;二是修持方法凈土修持目標通達凈土,何謂凈土?凈土是什麼境地?這在佛經都有詳盡地描述和解說。比如西方極樂凈土情境在《阿彌陀》經中有描述;兜率天凈土情境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有描述。修持方法是一心持念佛號,故而俗稱「念佛法門」。至於如何操行這個法門, 《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有詳盡表述。
  依佛學理義而言,佛有無數無量,故而凈土有無數無量,因此在佛學佛教對於凈土的表述很多,比如彌勒兜率凈土葯師琉璃凈土,阿彌陀極樂凈土等。其中之別是以信仰何種凈土為區分。
  彌勒凈土中國的傳播
  彌勒梵文maitreya的音譯,意譯慈氏,為姓。據《阿含經》記載,彌勒是繼釋迦牟尼之後出世的未來佛。依大乘佛教的一般說法彌勒先於釋迦牟尼涅槃涅槃後升於兜率天,在那裡住四千歲,相當於人世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然後下生到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坐禪成道。以後三會說法,普渡眾生數百億。彌勒佛出世時,土地平整,七寶充滿,花香濃郁,果味甘美,國土豐樂,人民善良,人的壽命達到八萬四千歲女子百歲才出嫁。那盛境自是無法言說,這般勝境在《佛說彌勒下生經》中有詳盡的記載。
  彌勒信仰中國影響極深,在整個佛教的佛、菩薩信仰中,彌勒信仰觀世音菩薩信仰,阿彌陀信仰地藏菩薩信仰共同構成佛教的四大信仰彌勒信仰之所以在中國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從根本上說,這是彌勒中華民族無以言說的因緣,是佛緣所至。從客觀歷史和信仰傳播現象看,有這樣幾個因素
  一是彌勒信仰傳人我國極早。據東晉法顯《佛國記》記載,法顯游至北天竺中的陀歷國,看到木刻彌勒造像。據當地人傳說此像立於「佛泥洹後三百許年」,「古老相傳,自立彌勒菩薩像後,便有天竺少門賚律過此河(印度河)者」,這就表明在那個時候便有人到中國來傳教。既是立彌勒像,傳播的無疑是彌勒信仰。由此也得知,彌勒信仰所傳播的路線與佛教傳人的路線是一樣的,也是從印度經我國西北再傳人內地的。
  二是彌勒凈土有極強的吸引力。彌勒凈土實質上是「兜率天」,兜率天雖然在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中是處於欲界,但他是處在天界中,處於在「六欲天」的第四個天界中。處在這個天界中的生命被稱為「兜率天子」,他們的身體長大,壽命極長,充分享受五欲之樂對於兜率天的勝境《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描述說,兜率天上有五百萬億天子,「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造出種種莊嚴宮殿、園林,還有無數金光蓮花珠寶樂器,有眾多「諸天寶女」,還描述說:「諸園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繞樑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花,水出華中如寶花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也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讚歎菩薩波羅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提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座四角頭生四蓮花,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華莊嚴寶帳。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執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帳上……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器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波羅蜜。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
  三是往生兜率天者,等到未來彌勒降世成佛時,也可隨同下到世間受法,從而最終成佛信仰彌勒凈土,既能生往兜率天,受用極樂,又能再下世成佛,這無疑是有極大吸引力的。
  四是修持方法簡要。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說: 「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瀆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象,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凈業,發弘勢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駝天。」對於這個修持方法經中雖然說得比較複雜,但實質上即是無論什麼人,無論造下什麼業,只要一心稱念彌勒名號,禮拜懺悔,命終之際也可生往兜率天,這也即是「帶業往生」。
  因為彌勒信仰修持目標明確,兜率天盛境誘人,再加之修持方法簡便,故而傳人中國以後得以迅速傳播。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中,眾多學佛人以求往生彌勒凈土為盛行。歷史上曾有無高僧大德,以「立勢願生兜率」為學佛修持的終生信念。這以前秦名僧道安及其第子法遇、道願、曇戒等人以及後來的著名高僧玄奘和尚代表玄奘大師一生執求上兜率,他臨終前一心默念彌勒,當有一弟子問:和尚一定能生彌勒天嗎?師答:一定能。大師話音一落便息了氣。
  梵凈山的彌勒因緣
  一座梵凈「巨鎮」,從山麓到山頂無處不浸透著佛法的理義,無處不體現出彌勒因緣。有緣人閉目一默,屈指一掐,粗重有四。
  一是梵凈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梵凈山位於中國西部的貴州境內,在雲貴高原與湘、渝、鄂交界的黔東北邊緣,傲然挺立在一層『數百公里的武陵山脈之中。梵凈山所處的地理位置正是印度人內地的一條大通道,這也是一條傳法的大通道。也正是由於梵凈山地處如此特殊地理位置,彌勒與梵凈山才有殊勝因緣,梵凈山也才有中國第一代彌勒傳嗣之祖,玄奘和尚西天取經返回時途徑梵凈山之傳說。
  二是梵凈山金頂寺院的特殊布局。梵凈山頂之上拔地而起有一金頂,這金頂立於山而出於山,直矗雲霄,深探虛空。金頂之上一分為二,一有釋迦殿,一有彌勒殿,都有數百年歷史,各殿原銅塑的金身像也歷史長久。上得金頂必得先拜釋迦佛,然後再過「生死天橋」拜彌勒佛這一先一後寓義深睿,將現在佛、未來佛通過生死天橋連成一體。立於現世,希望於來世,拜現在佛,拜未來佛,彌勒道場因緣現世。梵凈山金頂彌勒道場是此山佛教的精華,是全山佛法的結晶,是此山佛法之魂,是此山佛教理義教育的宗旨核心
  三是官方的認定。梵凈山獨特的山勢,古老的佛教道場以及其不可思議佛法靈力, 自其開發以來一直受到歷代當政者的關注,據《敕賜梵凈山重建金頂序》記載:「蓋自開辟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盛而日新。久已靈馳於兩京、頃動於十三布政、勞旌於撫按、煩顧於道府,諸侯莫不於期以魂交黃帝面夢接安期。」也正是因為梵凈山有如此靈力,此山才享有「四大皇庵」之譽。也正是因為梵凈山無以言說的佛力的極大影響,朝庭才鄭重其事給予其彌勒凈土的定義。這在《敕賜梵凈山重建金頂序》中表述極為明確。如: 「獨紅雲金頂為最奇,宜白蓮社之茂建。」又如「舊說以彌勒釋迦二祖分管世界。」還如「極樂天宮」等等。
  四是廣泛的民間傳說。因為彌勒道場佛法久遠影響,在當地民間形成了廣泛而深久的民間傳說。比如老金頂為彌勒坐像之傳說,還有「萬卷書」為彌勒傳嗣之祖玄奘和尚遺留之傳說,還有種種家喻戶曉的彌勒應化顯現的傳說,無一不體現彌勒與此山的因緣
  梵凈山佛教發展前景思考
  梵凈山佛教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得以同步恢復和發展,數十年來,梵凈山佛教的恢復和發展,以及佛教理義的傳播和影響,對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對新農村的建設,對當地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旅遊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梵凈山目前佛教寺院已具有相當規模,金頂有釋迦殿、彌勒殿,山頂有承恩寺,山腰有護國寺。山麓龍泉寺,還有彌勒金殿為首的佛教文化園,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梵凈山佛教寺院群,前景是看好的。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梵凈山佛教建設已經顯示出全省佛教中心的態勢。
  但由於梵凈山佛教形勢和全國整個佛教形勢一樣,還處在一個恢復和發展時期,當前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問題,因此對於梵凈山佛教的發展還存在若干制約因素,面對梵凈山佛教的實際,有這樣幾個問題必須抓緊抓好。
  一是加強佛教教育。目前梵凈山寺院林立,但僧人卻很少,寺院硬體與僧人軟體矛盾極為突出,這就使得梵凈山佛教發展後勁不足,因此要花大氣力加強佛教教育。以創立一所佛教學院為基本舉措,以彌勒凈土教育為主線。如此,一則可吸引全國高僧大德來此教學;二則可吸引多方僧人常住;三則可提高現有僧人佛學素質。
  二是加強對居士信眾的培訓。梵凈山佛教寺院的開放必有眾多居土和信眾參與活動,要使梵凈山佛教健康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加強對居士信眾的教育。可建立居士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居士信眾進行佛學知識宗教政策的培訓。
  三是加強寺院管理。從實際考察來看,目前梵凈山寺院即將一一開放,但寺院管理跟不上,主要問題是缺少寺院管理人才,這是一個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無數事實表明,寺院管理的好壞直接涉及到佛教事業的發展,因此要下力培養一批寺院管理人員
  四是加強佛協建設。從梵凈山佛教發展的形勢和前景來看,加強佛協組織建設已勢在必行。要培養一批既懂國家宗教政策,又懂佛教理義的人充實到各級佛協組織中去,以加強對梵凈山佛教發展的協調、指導、規劃和管理。
  若干年後再看梵凈山,必將負有兩個王國之稱,即:生態王國佛教王國。這便是梵凈山給銅仁人民的的福祉生態王國需要保護,佛教王國需要發展,這或許也是梵凈山遠景的基本定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