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和居士:修持要旨——定

修持要旨——定
       
隨著佛學佛教的恢復和發展,學習佛學親近佛教的人越來越多在這一大的人中要求修持佛法的人也是與日俱增,筆者就常常遇到一些迫切要求通過修持而證法的人在這些人中以青年青年知識分子居多,這是一件可喜之事,也是佛法應世的殊勝因緣。但由於佛學佛教的恢復、發展很快,佛學教育明顯跟不上,於是修持的指導與實際需求矛盾問題就尤為突出。比如筆者手中常年有佛學佛教雜誌十數種,但真正講修持的、有修持文章都極少。這樣一來造成大多數學佛人特別是居家學佛人,對如何修持心中無底,把握不住,不敢上路。由此因緣促成筆者起心作這樣一篇修持之文

修持是任何一個學佛通達佛理,透悟佛法不可逾越的必須階段。即便是以多聞第一的阿難,也是在釋迦牟尼涅槃後親身修持才得以佛果。為什麼要修持?是因為我身心有無數無量的妄想執著必須要通過修持來清除。修即是修正、修行,持即是把持,把持什麼,把持佛理,以佛理的正念、正信、正見來消除一切自我妄念執著修持方法很多,《楞嚴經》中集中介紹了諸羅漢菩薩修持悟法的二十五種修持方法,除此之外佛學中還有八萬四千法門之說,這實質上是表明佛法修持的最大方便。但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修持方法,走什麼樣的修持之路修持都有一個核心有一條主線,也即是要旨——定。

為什麼說定是修持的要旨呢?因為生命本體本心在定,世界宇宙本體在定,宇宙中的萬物萬像都是這個所謂本體的動像。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唐代著名高僧惠能聽師誦《金剛經》時,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使其大悟佛法成就為一代宗師。什麼是應無所住那就是定,是大定之境。眾所周知佛學修行總體上有戒、定、慧的要求,在這三字中實質上核心是定,為什麼?什麼是戒?戒即有所為,有所不為,以此規範自己的一切行為,善化自己的內心,使之達到內心的安寧。由此看修戒就是為了定,戒是定的基礎。而定又是慧的必須,因為只有定才有慧,對此惠能大師教誨說:「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想有大智大慧嗎,那必須有定。大師比喻說:「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六祖壇經》)。對定之說,釋迦牟尼在《四十二章經》中明確指示:「無著得道」什麼是無著?無著就是定。佛祖還在該經中說「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想通曉世間一切生滅之法嗎,那必須有定。佛還在楞伽經》指示:「若菩薩摩訶薩,欲知自心現量攝受攝受者,妄想境界,當離群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妄想之相。」這里的所講的自心現量佛學唯識學中所指的生命中的三識之一,一是真識,即如來藏識,儲存一切業;二是現識,顯現一切對境;三是分別事識,分別一切顯現對境事物。這雖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講修持的,但我們也不難從中看出要究竟其現識,還必須離群索居,不為習俗所拘,並遠離一切外道經論言說修持,才能通達自心現識以及現識所起的妄想之境。因此無論學佛人是操行什麼修持方法,是走什麼修持途徑,要悟佛法,要通達經義,要修有佛果,其基本點都是在修定。這也是萬法歸一的基本理義。

如此一說似乎佛法修持就明朗了,就簡單了,但就是這麼一個定字不知從古到今難倒多少英雄豪傑,使多少學佛修持人談定而嘆息。這又是什麼呢?因為定太難了,沒有親身修持的人也許對此沒有什麼體驗,而親身實踐修持的人就會真正感到求定是一件大大的難事。這就是佛學佛教史上學佛人無數無量,而悟法者九牛一毛之緣故。

為什麼修持就如此之難呢?這是我們欲界生命習性所決定的。欲界生命的基本特點是有貪慾,以色、身、香、味、觸五欲而生生命中與此相應的眼、耳、鼻、舌、身從來都是放縱於五欲,使生命無始以來積下了無以數計的習氣,這些習氣於心識之中,形成一種慣性力,遇境就起念分別,使生命受這種慣性力的牽引,不得自由。故而釋迦牟尼在《佛遺教經》中說:「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制止也。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惟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坎。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栓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從釋迦牟尼的這段教誨我們不難看出,五根攀緣習性是極重的,然其攀的根本又是在人的一顆妄心,因此求定之人首先要設法制心於一處,如栓牛鼻子一樣,使紛亂的妄心安一處而不至於縱慾不止。由此我們說修定,實際上無論是參,是念,是聽等等修持方法,實質上都是在走一條由止到定的路。由此要達到沒有任何心念,沒有身體的任何感覺也不再有身體的任何障礙,但自己又是十分清醒的,可見這在實際修持中是很難達到的,而且即便抵達如此境地,也只是到止的境界,還需再進一步才是定境。可見修持定不是一碗容易吃的飯,需下大力。

那如何是定,如何修持定呢?對此幾乎每一個真正悟法的過來人都有許多明確的指示,比如惠能大師曾有教誨說:「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六祖壇經》下同)。還說:「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又說:「本性自凈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由此我們也會想到觀世音菩薩修持方法:「初入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和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楞嚴經》)。觀世音就是依此修得圓通法門的。觀世音這個修持方法,雖然文字不長,百來個字,但已表述得十分透徹。如何是「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那就是定,是定境。只有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以後才有後來的圓滿觀世音在這里不僅將其修持方法一一作了介紹,而且在文中將每個修持階段的境地,都作了十分詳盡的表述。這不僅為我修持人指出了一條實踐之路,而且使我們在實踐修持中,能更好地把握進程,驗證自己修持所得。故而,如來十分讚歎觀世音圓通法門,據《楞嚴經》記載,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讚歎觀世音圓通法門:「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而且他還說:「未來學佛人,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證。」他還讚歎:在諸多修持方法中「觀世音為最。」(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修持方法本無優劣、高下之分,完全以自己的佛緣而定,釋迦牟尼在此稱「觀世音為最」是從耳根功能而說的,有心者可讀《楞嚴經》以了知詳情)。對於如何修持釋迦牟尼曾教誨說:「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閑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舍己眾他眾,空閑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著,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四十二章經》)。這一段經語對於如何修持定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對於修持要旨是定之說,也有人持不同的見解,認為那是禪宗修持方法,不是其他宗派修持方法,這明顯是一種偏知偏見。其實無論是凈土宗念佛,還是禪宗打坐,也還是天台宗的止觀,也還是其他宗派修持是在求定。至於採用的是鍊氣、煉身、看光、聽聲、聽息、以及一些其他等等,那都只是一種方法的不同,方法只是到達目的的一種途徑,不是根本,根本目的是定。這如同我們要去某個城市,是坐飛機還是坐火車,是坐輪船還是坐汽車,或者是步行那由去者隨緣而選擇,這都只是通達城市方法。有修持凈土朋友說,他們是一心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接引升往西方極樂世界,並非是在修定。這明顯是見地上的偏差,從表面上看好象這種說法佔理,是這麼回事,其實不然。我們不妨看看佛經上是如何指示的。《阿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里的「執持名號」是一條什麼樣的修持之路,是萬念歸一念之路,也是一條修「止」的路,由止到後來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一個什麼境界是一個定境。當然,如是之境只有親身體證之人才有體驗,一切言語表述皆不是境界本身,這也正是佛學所說的法不可說,無法可說之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