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修平教授:什麼是六度?

什麼是六度?

六度梵文satparamita的意譯,亦譯為「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梵漢並譯則為「六波羅蜜多」,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六種生死之此岸到達涅盤彼岸方法或途徑。

大乘佛教認為,自己與小乘佛教的一個重要不同之處在於,小乘佛教只講求個人的解脫,是自利,而大乘佛教則致力於普度眾生就像一輛大車或大船,可以運載更多的眾生生死輪回的此岸到達解脫彼岸,不僅自利,更重利他;不僅自度,更重度他。因此,大乘佛教最高境界是做菩薩留住世間,拔除眾生一切苦難,度盡世間一切眾生,最後自己成佛六度就是自利利他的重要的修行手段,其主要內容有:

1.布施度,梵文為danaparamita,音譯作「檀(那)波羅蜜多」。「布施度」指以自己的智力體力財力去濟度貧困者和滿足求索者的要求,為他人造福積智並使自己不斷積累功德以求解脫的一種修行方法小乘佛教所說布施主要從自利角度出發,通過布施來對治自己的貪慾心和吝嗇心,以免除來世痛苦。而大乘佛教則從自利利他的精神出發,強調要普度眾生,因此,其布施內容非常豐富,布施對象更是十分廣泛。《成唯識論》卷九中說:「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財施,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法施,即以正法勸人修善斷惡;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恐懼大乘佛教所倡導的布施,如果能夠做到三輪體空,功德最為殊勝也就布施時體會能施、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為空,而不存任何執著,這又叫做三輪清凈

2.持戒度,梵文為silaparamitla,音譯作「屍羅波羅蜜多」,指持守戒律,對治惡業,確保信仰,最終通過修持佛法而獲得解脫修行方法大乘佛教戒律小乘佛教戒律基礎也有進一步發展。大乘戒又稱菩薩戒,也就大乘菩薩受持戒律,其主要內容是三聚凈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攝眾生戒等三項。聚,是種類的意思。三聚凈戒,即三種清凈的戒規。攝律儀戒,意為遵守佛教的各種戒律,包括上面提到的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攝善法戒,意為修持種種善法以積累功德;攝眾生戒,也稱饒益有情戒,意為教化濟度眾生。可見,大乘戒實際上是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眾生等三大門的一切佛法大乘佛教以此作為禁戒而要求持守之,顯然擴大了戒律的範圍。有關大乘戒的佛教典籍很多,較盛行的是《梵網經》(又稱《菩薩戒經》),其中提到的比較重要的戒條有「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十重戒包括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嗔心不受悔戒和謗三寶戒。四十八輕戒則包括不敬師友戒、飲酒戒、食肉戒等。從中可以看出,大乘戒一方面擴大了要求範圍,另一方面將飲酒食肉歸為輕戒,相對放寬了對佛教信徒物質生活的約束,這與大乘佛教更多地面向世俗生活精神是一致的。

3.忍辱度,梵文為ksantiparamita,音譯作「羼提波羅蜜多」,強調信仰佛法真理而安於苦難和恥辱。大乘佛教要求信徒甘願忍受種種恥辱和痛苦不做任何有害於眾生的事。佛教經論中對「忍」有多種分類,有二忍、三忍、四忍乃至十忍等。如《成唯識論》卷九中說:「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此三忍有時也叫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心安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智慧佛法所教導的忍絕非奴隸式的忍辱,而是無我大悲菩薩實踐。

4.精進度,梵文為viryaparamita,精進,音譯「毗梨耶」、「毗離耶」等,即精勤勇猛之義。《成唯識論》中雲:「於法無染日精,念念趣求日進。」精進度可滅除懶惰懈怠等惡法,相當於三十七道中的「四正勤」。《華嚴經》卷二十中說十種精進,即不轉、不舍、不染、不壞、不厭倦、廣大、無邊、猛利、無等等、救一切眾生菩薩修習如是精進,直心清凈不失深心,信解明利,善根增長。小乘精進為求自身解脫大乘精進則在為善去惡、去染轉凈的修行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努力不懈,救度眾生

5.禪定度,梵文dhyanaparamita,音譯「禪波羅蜜多」。禪本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種宗教修行方法,往往與「定」合稱,指通過心注一境而處於寧靜思慮的狀態,以觀悟特定的對象義理思維修習活動。禪或禪那,舊譯也作「棄惡」、「思惟修」、「功德叢林」等。佛教認為,修習禪定可以比較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活動,排除外界的各種引誘和干擾,使精神趨於集中以對治煩惱使人由痴而智,由染而凈,轉惡為善。因此,佛教一向重視禪定的修習。大乘佛教是在小乘禪的基礎上對禪作進一步的發展。與小乘禪相比,大乘禪的範圍大了有無量無數三昧的名稱。同時,大乘禪不再拘泥於靜坐等某些固定的形式,而是根據大乘佛教理論,將它作為觀悟佛理的重要方法,如觀悟諸法性空實相的「實相禪」、與大乘般若思想相結合的「般若禪」等。作為六度之一的禪定,在佛教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6.智慧度,梵文prajnapliramita,這里的智慧,特指般若,故音譯「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智慧佛教所說的觀悟萬法性空的一種智慧,獲得了般若智慧,就實現了解脫,故「般若波羅蜜多」又意譯為「智慧到達彼岸」。大乘佛教強調,只有通過對世俗認識的徹底否定,才能獲得般若,體悟佛教真理,把握萬法的性空實相,從而獲得解脫。由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空不離萬法,因此般若往往又與方便結合在一起。《大智度論》中說:「般若波羅甚深微妙不以方便說則無解者。」「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般若智慧如果離開了世俗認識所能接受的方式,也無法教化眾生,故大乘佛教十分強調面向世俗社會、運用世俗認識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化度眾生的必要性,這就是「方便善巧」的運用。般若智慧佛教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六度中,以般若為最尊,《心經中說:「三世諸佛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佛教甚至認為:「有般若在世,則為佛在。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諸佛以法為師,法者即是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

從以上六度內容可以看出,在「三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乘六度」,主要是在戒、定、慧、之外又加上了「布施」、「忍辱」和「精進」,與小乘的偏重自利相比,更突出了大乘菩薩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決心與慈悲精神布施忍辱反映了一種克制自我來濟度眾生的人倫情懷,精進則體現了一種為達到覺行圓滿的最終目的而百折不撓的精神大乘六度」的修持方法體現了個人解脫眾生得救的結合,特別反映了佛教為適應不同地區和民族的需要而日益倫理化、世俗化的傾向。

(摘自《佛學問答》洪修平、許穎 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