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談當代中國佛教的慈善實踐

佛教慈悲理念溯源

——兼談當代中國佛教慈善實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荊三隆

內容提要:佛教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慈悲理念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慈悲喜舍作為佛教「三學」、「六度」基本理論中的組成部分,兩千年來,在中國佛教的演化過程中,對社會結構的完善、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中,具有菩薩行的系統學說,其願、理、行、果的修行實踐,始終充溢著大悲情懷,拉進了和民眾生活的距離,使佛教教義現實社會密切相連,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貢獻

關鍵詞:佛教 慈悲理念 溯源

佛教誕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其創始人佛陀(前563——前483)是北印迦毗羅衛國的王子,按照傳統,他從小就接受了完整的貴族式的婆羅門教育,研習詩體宗教著作「四吠陀」(《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和「五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內明)學說,這些都為佛陀在以後創立新的宗教提供了思想基礎他在思考眾生命運社會發展、國家前途時,看到田中被不斷抽打的耕牛而於心不忍;為動物之間的弱肉強食而不安;為在酷暑中勞作的農夫感傷;為病痛折磨的患者悲憫不已;為臨終之人痛苦感到深深地無奈;更為北印城邦國家之間長期混亂的爭霸局面感到無比憂慮。對這一切的窮思極慮,使佛陀終於在二十九歲時,放棄了王位,告別了妻子耶輸陀和兒子羅睺羅,出家以探求解脫人生苦難方法。按照婆羅門教的傳統佛陀修了六年苦行,試圖以肉體上的苦難,來換取心靈上的安撫。但棲身山林磨難,並未使佛陀獲得心靈的撫慰和解脫,於是,他萌發了創立新宗教想法。經過四十九天的「返觀內照」後,佛陀認識到世間痛苦是由一系列因果關系形成的,如果消滅了產生痛苦原因就可以達到超凡脫塵、自在清澄的理想境界——涅槃成道之後,佛陀隨之度化了五位弟子,稱為「初轉*輪」。值此,釋迦牟尼為佛寶,基本教義四諦」為法寶,五弟子為僧寶,「三寶」俱足,標誌著佛教的創立。在此後四十五年間,佛陀以一燈照暗室,四處見光明的心願,以徹悟人生真諦的燈火,照亮每一位眾生心靈佛陀面對著現實生活的一切挑戰,為眾生苦海一生弘法,自覺覺他,無私奉獻。因此,佛陀的創教理念就是建立在悲憫一切眾生、救助社會苦難的弘願之上的,他在創教之初,感念人生苦難的大慈大悲的情懷,就是佛教慈善理念思想淵源。

一、佛教慈悲理念的理論基礎

佛教創立後,在長期的發展中教義雖有所演化,但基本教義仍保持一致。

如「三法印」、「四諦」、「五蘊」、「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這些基本理論都是互為因果,相互聯系的,其中都浸潤著佛教慈悲為懷的觀念,如「四諦學說

四諦」又稱「四聖諦」,指佛教人生價值判斷的四條真理。分別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人生是苦」的價值判斷,即「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1] 佛教為人生的一切,由因緣合和之身構成,七情六慾、生死相因,皆成苦難,纏繞始終。人生總是處在痛苦的重壓之下喘息,在生死輪回、茫茫無涯的苦海中掙扎。因此徹底從精神上擺脫人生苦難,就是佛教追尋的目標。「集諦」是探求產生苦的原因。而慾念就是產生煩惱痛苦原因,究其因則是無明」,即對自己的身心皆由因緣而生,一切無常無我道理不能認識,形成諸煩惱,從而如慾海情波,永無止息。若消滅了無明,就消滅了產生一切苦惱的原因。「滅諦」指消滅產生苦難原因。滅盡了愛欲,就滅盡了煩惱,滅盡了執著和產生苦難無明,達到了知實相萬有的本質,皆歸於空,進入理想境界——涅槃。「道諦」指到達涅槃境界方法修行實踐。「雲何苦滅道聖諦?謂證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2]以上合稱「八正道」。

「八正道」,指八種通向涅槃解脫正確方法佛教認為只有按這樣的途徑修行才能由凡入聖,由迷轉悟,即所謂「苦樂俱譴,出於苦樂之外」。與「八正道」相關的是六度」,即智慧持戒布施精進忍辱禪定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六種由此岸到達彼岸境地的途徑。「八正道」與「六度」的相互關系是:正見、正志對應「智慧」,正語、正業對應「持戒」,正命對應「布施」,正精進對應「精進」,正念對應「忍辱」,正定對應「禪定」。而「六度」可以歸納為「慧、戒、定」三學,其涉及的慈悲理念內容上十分豐富。僅對「六度」中的「布施」,略加討論。

(一)慈悲善行——布施

布施是指以福利施與他人。佛家布施內容十分豐富,對象極其廣泛。各派學說強調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但其根本,都在於培養善心,「布恩施惠」。因此,《維摩經·佛國品》稱「布施菩薩凈土」。通常人們理解的佛家布施,是把財物給與需要幫助的人,即「財布施」,以及給人們宣講佛教教義,使之能認識生活真諦,即「法布施」。其實,佛教慈悲理念不只包括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心理需要等各個方面,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其慈悲觀還涵蓋了所有的生靈,一切有情眾生。這里只對佛教布施中涉及到心理層面內容擇要說明:

佛陀隨緣施教、講說因緣的《雜寶藏經》中,就有許多宣揚布施得福故事,鼓勵人心永遠向善,對人有極大的心理引導作用。如「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3]是說有七種布施,不需要用財富,同樣是善行,並且可以得到極大的善果。分別是:

一是眼施,以慈眉善目對待一切長者尊者,不用兇惡、輕蔑的眼神。其善果是轉生後,可以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若修佛理,可得天眼、佛眼。

二為和顏悅色施。對長者尊者,不愁眉苦臉、漠然視之,而要和顏悅色。轉生後可以生得相貌端莊。若修佛理,可得到純金般的瑞相。

三是話語施,對長者尊者說話彬彬有禮,不講粗話。死後轉生,辯才無礙。若修佛理,可以得到法無礙、義無礙、說無礙、辯無礙四種智慧

四為身施,對師長尊者,要恭迎禮拜死後轉生會長得端正高大。若參證佛理,則身體如大榕樹一樣健美,成就佛果

五是心施,對師長尊者心存善念,真誠相待。死後轉生,可以明察事理。若修證佛義,可得一切智慧成就佛果

六為床座施,能夠給師長尊者,提供方便,禮讓鋪位、座位死後轉生,可以得到金、銀、琉璃、瑪瑙、玻璃、珊瑚、硨磲等七寶的貴位。若修證佛理,可得法座,成就佛果

七是房舍施,禮邀師長尊者到房屋中做客,熱情招待他們。死後轉生,可以得到宮室房屋。如修行佛理,可得禪房,成就佛果

這里講的七種布施行為是大乘佛教世間法的表現,雖然說的不是捐出財物布施,但佛典中仍然對這些行為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指出這樣做都可以獲得福報和善果。這七種布施分別從眼神、情態、語言、行動、心理、坐卧、處室等七個方面入手,提出了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在言行舉止方面應當具有的善良品行。這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具體要求,把佛教慈悲為懷的理念,體現在這善行上。所謂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從一滴水可以反映三千大千世界,從一言一行可以看到佛教揚善止惡、匡扶人心作用。應當指出,七種布施所提及的果報,把人們的心理預期推到了來世給人心靈召喚的作用。它符合一切善良人們的心理願望,同時又把這種願望佛教信仰緊密聯系在一起,儘管彼岸世界是無法證實的,但只要信其有就會產生踐行的強烈願望,這也是佛教慈悲理念廣被世間的根本原因

(二)善惡有報的「世諦」

因果報應佛家世間法中闡發一切事物相互關系的基本理論,即「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指任何的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有因必有果,有善惡的行為,也必然受到行善或作惡的報應,即由現在之因,得未來之果,這種因果關系符合人們的心靈期許。多做善事不做壞事,以期得到福報和善果,這就對人的言行道德上給予了引導和約束。這種認識具有現實基礎,符合生活常理,也成為佛教慈悲理念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人們通常所説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種下仇恨,誰自己遭殃」等,都是這一認識的反映,並在中國社會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善惡有報的觀念,在對人心給與撫慰作用的同時,也使人心靈得到了升華,完成了現實未來的轉換,實現了由此岸到彼岸的跨越。

佛教認為,現世人生的一切都是業力決定的,都是前世之業因,造成今日之報果。同理,現世的一切善惡行為,也會形成業力果報來世中體現。這種認識在道德上具有不可忽視的感召力,產生揚善止惡的作用。在佛教的理論體系中,業報與輪回學說是聯系在一起的,它為我們展示出一個多層面生命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輪回所顯示的不同生命,也是與人善惡行為相互對應的。因此,佛教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倫理道德關系體現在「業報」與「輪回」上,具體對應在「善有善業,惡有惡業」的因果之中。所謂「輪回」,意指如車輪旋轉於六道之間,生死相續,以致無窮。「六道」又稱「六趣」,即根據生前所作善惡死後往生六種去處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應當看到,單純的善惡觀念只能產生死後進天國或地獄樸素想法,卻不會導致輪回思想的產生,只有在業力學說建立之後,才能產生輪回思想這是因為所謂的業力,就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潛力,連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綿綿不息。在佛典中,有大量關於業報輪回的故事和傳說,宣揚了行善與作惡所帶來的不同結果。這在客觀上,對佛教人間凈土觀念的建立起到了推動作用,使行善去惡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淳正世風上也有積極意義

大乘佛教世間法中的業報輪回學說,促進了社會倫理的發展,豐富了善惡理念的內涵,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其實踐意義在於,它不僅拉近了出家人和在家人之間的距離,推動了佛化人間慈悲實踐,也為佛教現實生活中的廣泛傳播,鋪就了廣闊的道路。因果報應觀念,在相當長的社會歷史環境中,都有利於調節社會矛盾,緩解利益沖突,為社會和諧提供有益思想資源。

二、大乘經典中的慈悲思想

大乘佛教慈悲理念,是對「至善」、「至真」人生境界的超越,同時也展示了中國佛教慈悲濟世、弘法利生的精神風貌,表現出對眾生的關懷和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意識

(一)《楞伽經》中闡發的大悲

楞伽經》自南朝宋元嘉二年(443)由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羅譯出後,形成了傳承此經的楞伽師派,並且成為中國禪宗首次「付法」、「傳燈」的經典,歷來為中國佛教宗派所重視。該經開篇就禮贊佛陀的「四大悲心」,由大慧菩薩說:「世間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遠離於斷常,世間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知人法如我,煩惱及爾焰。常清凈無相,而興大悲心。」[4]這里的大悲是指佛與菩薩悲心廣大,具有救渡一切眾生苦海的弘願。佛家大悲心首先是由智慧產生的,即「智悲雙運」。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現象生滅變幻,都是由人的幻有心識生發出來的。由於妄有心使人產生無窮慾望,從而在煩惱痛苦中不能解脫。認識了產生痛苦原因,就脫離了對妄有的執著。因此,當人了悟了「物我皆妄」、「人法二空」,即消除了主觀的「我」,客觀的「物」,就可以理解生命真諦,進入清澄境地。人們在心中不再追尋一切現實的「虛幻」,斷了妄有的緣心,達到有無俱譴、了脫生死的羈絆。大悲大願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思想基礎,也是佛教教義中,最具思想魅力和現實價值內容

(二)《金剛經》捨身、忍辱大悲情懷

金剛經》自後秦(402)年由鳩摩羅什譯出後,注家蜂起,至初唐相關的論述達八百餘家,唐玄奘譯本(648)頒行全國,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大乘經典。《金剛經》中的大悲情懷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核心內容,在中國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在今天仍具有社會價值

佛教慈悲理念具有十分深邃的內涵,這就是它的寧捨身以利人,願忍辱負重以證菩提的願力。因此,佛教大悲情懷體現了信仰主義者所具有的特殊高度,是理想境界。它表現出佛陀以苦身、捨命以利眾生的徹底的奉獻精神。正如他所述:「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肢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5]

這里,佛陀講述的忍辱修行,捨身度人的犧牲精神,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具體表現。大乘佛教對於損人害己的惡行,也採取了一種極為超脫的方式,反對以暴抗暴、冤冤相報。即使是面對邪惡和迫害,也仍能以悲憫之心度化,體現了人類最大的容忍度和寬恕心。修忍辱,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寧可自我犧牲,也要解救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大悲情懷。這種坦然面對苦難的人態度,是與「無我」論的思想結合在一起的。因為,已經沒有了「我相」、「眾生相」,那麼,在面對人間的一切煩惱怨恨時,自然也就沒有抱怨了。這是具有極大感召力的「菩薩情懷」,閃耀著信仰主義者的思想光芒。這種忍辱負重的善行,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個人的解脫,消除個人的惡業,而是積極地引導眾生脫離苦難,為此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大乘佛教積極入世、渡眾生苦海的「菩薩行」,是悲憫一切眾生的「大悲心」,也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的「大願行」。

三、佛教慈悲理念的當代實踐

漢地大乘佛教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救渡世間苦難煎熬的生靈,以為眾生安樂的弘願投入到世間慈善事業之中,教化眾生慈悲度人。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6] 這正是大乘菩薩行的精神動力並以大慈大悲的胸襟上求覺悟,下化有情。古往今來,中國佛教史上,高僧大德護佑人生、扶危濟困的事例不勝枚舉,諸如旱時祈雨,災時布施,難時禳福,廣種福田。這些善行都是千百年來,佛教信眾體力行的社會實踐活動[7]。當代佛教慈悲濟世,同樣為社會出了卓越貢獻。如:

(一) 聲播海內外的「慈濟功德會」

台灣證嚴法師創辦於1966年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愛人救人之心,從每人每天捐出買菜節省的五毛錢做起,來籌集善款。由最初的30名信眾發展到今天,成為舉世目的國際性慈善救濟組織工作范圍涉及到醫療、教育、人文、環保、社區服務、骨髓捐獻、國際賑災等各個方面。它也第一個在大陸合法營運的台灣佛教慈善組織慈濟的骨髓庫是亞洲最大、志願捐髓比例最高的,僅大陸地區受益人數已達上百人。今天已經形成了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將會使成千上萬的病患者得到捐助。慈濟功德會在全球的志願者已達到五百多萬人,募集的善款已逾百億新台幣,其受益人數之巨,影響之大都是中國佛教史上罕見的。

(二) 各地形式多樣的慈善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佛教慈善事業得到了極大地發展,成為社會慈善團體中引入注目的組成部分。如廣東佛教界近年來就開展了「八大慈善活動」,包括:賑災濟困、「一十百千萬」行動、新農村建設、施醫送葯、植樹造林和放生環保、捐資助學、恤孤養老、光明行等內容。其中的「一十百千萬」行動就很有特色。所謂「一」,是指組建一支弘法團,到各地弘法,引導信眾積極參與構建和諧社會;「十」是建立十所以上慈善診所、文展館、圖書館;「百」是培訓百名宗教幹部和寺院負責人;「千」指植樹千株、放生動物千隻以上;「萬」是扶助萬名困難群眾。[8]其工作內容具體、措施到位。還有,山西「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總會」多年來進行了大量的佛教慈善活動,也為 2009年五台山佛教文化聖地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出了貢獻江蘇無錫靈山祥符禪寺先後投入數千萬元致力於賑災、助殘、救孤、濟困、助學、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慈善公益事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曾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總之,我國各地的慈善事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佛教信眾慈悲濟世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本次由寒山寺文化研究院主辦的以「慈善和諧」為主題的文化論壇,對推動慈善思想文化的研究,對深入開展各種慈善活動都有積極的作用。衷心地期望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社會慈善事業不斷取得更大進步。

 

參考文獻

[1]《中阿含經·象跡喻經》,《大正藏》第1冊,第464頁中、下。

[2]《中阿含經·分別聖諦經》,《大正藏》第1冊,第469頁上。

[3]《雜寶藏經·七種施因緣》,《大正藏》第4冊,第479頁上、中。

[4]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本楞伽經》卷一,《大正藏》第16冊,第480頁上、中。

[5]後秦鳩摩羅什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第750頁中。

[6]《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第256頁中。

[7]參見拙作《佛蘊禪思》第三章「倫理道德觀的鑄就」,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

[8]溫金玉「慈風善雨起嶺南——廣東佛教界慈善實踐考察」一文,《禪和之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