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唐玄奘譯,知仁筆受,共一卷,是般若經類的精要之作

人生的大智慧《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是本經經題的全稱。在佛教的典籍中,一部經典的題目,有時往往正是這部經典畫龍點睛的內容所在。因此,在學習經典時,首先一定要注意到這部經典目的內涵。

先釋般若,般若梵語的音譯。佛教經論的翻譯有音譯和義譯的兩種方式,音譯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的。就如般若一詞,在漢語中沒有相應內容概念,所以採用音譯。這就玄奘三藏在譯經過程,制定有‘五不翻’的規則,其中說到般若以尊重故不翻。

般若梵語的音譯,我們顯然無法從字面上依文解義。那般若什麼呢?古德為了人們理解的方便,有時也譯般若智慧,但它又不同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是有限的,是夾雜著煩惱的,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認識宇宙人生真相;而般若智慧則不然,它是無限的,是清凈的,是圓滿的,它能通達宇宙人生真相,徹底的解脫人生煩惱

般若對於我們生命的改善有著至關的重要性,沒有般若,人就會產生兩種困擾:

一、認識上的迷惑:人活在世上,總是在充滿著迷惑的狀態生活著: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認識世界。試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這個問題看來很簡單,有人可能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實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你以為‘我’是我,請問你究竟以身體為‘我’,抑是以思維為‘我’呢?倘以身體為‘我’,身體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處;如以思維為‘我’,思維乃建立在經驗概念上得以延續,並無獨立可言。足見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學中的最高名言是:認識你自己

‘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也是人生一大迷惑。記得有位西方哲學家曾經對人生做過一個形象比喻:他說人生有如過一座橋,這座橋的橋頭、橋尾、橋下都充滿著雲霧,人從一團雲霧走向另一團雲霧。是啊!以佛家智慧來觀看人生,我們從娘胎中生下來,僅僅是一期生命的開端,當一期生命完了,也並不是意味著生命的徹底結束,生命還會生生不已的延續下去,現世的人生不過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段。因此,一個稍有思想的人,他不應該僅僅著眼於現在的生存,還應該關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古老而又現實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命運是什麼?人生是否存在命運?假如命運這麼一回事,那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對於這些問題,人們的看法往往也不一樣:有人不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為生命的發展沒有任何既定的規律;有人相信人生存在命運,以為冥冥之中有力量在支配著我們的生活;有人以為支配命運力量是來自於生命自身。有人相信命運不可改變;有人相信命運可以改變。然而,命運究屬怎麼回事呢?

因果報應也是世人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你說沒有嘛?似乎世間萬事萬物各有因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說因果嗎?可現實生活又有許多現象無法解釋。比如有作惡多端,生活卻過得逍遙自在;有人行善積德,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因而唯物論者倡導一生論,不相信因果報應;而各種宗教都談因果報應因果果有報應乎?

人為什麼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麼?在我講座中,這也是經常有人提出的問題。生存在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他們只知沿著前人約定俗成的習慣生活:上學、找工作、成家、生兒育女、陞官發財、享受欲樂,乃至一命嗚呼。人類一代又一代的重覆著相同的生活方式說到人為什麼活著,其實大多數人都對此很茫然,談不上為什麼。不過,我們假如要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當然還是應當關心:人為什麼活著。

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佛經稱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點就在一個‘欲’字上,可以這麼說,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慾望中。欲是什麼?欲是生命內在的希求。有從生理上發出的,也有心理上發出的。因此,慾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兩個方面。慾望非常複雜,其表現的形式千差萬別,在佛經簡單的歸納為五種,稱曰五欲。即色慾,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顏色。聲欲,耳朵希望聽到動聽悅耳的音聲。香欲,鼻子希望聞到香味。味欲,舌頭希望嘗到可口的美味。觸欲,身體希望接觸到舒適的環境。五欲在佛經中有時另有所指,(1)財欲,是對財富的希求。(2)色慾,是對男女性交的希求。(3)名欲,是對名譽地位的希求。(4)食慾,是對飲食的希求。(5)睡欲,是對睡眠的希求。有情生命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續,通常人生所謂的幸福快樂,說穿了,那不過是慾望的滿足,當人們慾望滿足時,感到快樂,感到幸福慾望又是有一定東西,人類慾望雖然與物質條件關係,但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滿足並無標準,它往往隨著物質環境的改善而水漲船高,古人生活條件簡單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滿足;而現在物質條件豐富了,人的慾望也隨之膨脹。今天的人,並不因為豐富的物質環境而感到滿足,他們總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

慾望的表現形式有三大特徵:

一、是佔有:人生活慾望中,總想佔有社會的一切。你看那些溫飽尚未解決的窮人,只要求有吃的、穿的、住的就行了;可生活基本需求一旦滿足,於是就希望過上方便舒適的日子:洗衣服麻煩,最好有個洗衣機,代替手洗;走路覺得累,乘公共汽車又不方便,還是買個轎車,或者摩托車;工作之餘,閑了無聊,搞個電視消遣多好;出外遊玩名勝風景,走過就算了,真不過癮,買架錄像機,要不照相機也行。要添置這些就得擁有大量的財富,為了賺錢就得拚命的工作

財富的人,他又想到了社會上的名譽地位:有些富翁會花錢去買官當,擠身於政界;有些會辦慈善事業,博得社會上的名譽。總之,別人擁有的,我也得有;別人沒有我也得有。慾望使得我們在不停的追求,不斷的佔有中度過。處在慾望的人,總是忘記已有的東西,而去追逐未有的東西。俗話說:欲壑難填。一個想發財的人,當他擁有萬元了,接著就要百萬、千萬、億萬,由於目標永遠在前面,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他既使擁有很多財富,也總感覺到自己不富有。

二、是比較:人生活現實中,必然要與社會發生關係當我們擁有財富時,別人也擁有,於是出現比較,你擁有百萬,我得擁有千萬,比你富有;你坐桑塔納,我得坐賓士,比你神氣;你吃一桌用一千元,我吃一桌得花五千元,比你豪華;你穿一般的衣服,我得穿時裝,比你時髦;你用黑白電視,我得用彩電,比你好看;你的電腦是三八六,我得買四八六,比你先進;你當縣長,我得當上省長,比你大。

帶著比較心態生活的人,他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就如電腦前兩年二八六都覺得先進,而現在三八六、四八六都顯的過時了,因為五八六、六八六已出來了。用比較心生活,總想出人頭地,超過別人,希望從他人羨慕的眼光中去感受幸福二十年前誰家如果有一架自行車,就夠他幸福很長時間了,但自行車一普及,擁有自行車就不再有幸福感了;於是要有摩托車才感到幸福,買摩托車的人多了,擁有摩托車的幸福感又隨之消失;要有轎車才覺得幸福社會總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生活在比較中的人,為了幸福他是不會滿足的。

三、是競爭:比較心態生活的結果,必然導致競爭在一個班級里,同學間會因為成績競爭;在商業場中,同行會因為產品的佔領市場而競爭;在學術界,學者會因為作品在學術界的影響而競爭;在政府領導階層中,同事會因為爭當總統、總理而競爭;在家庭中,兄弟姐妹會因為博得父母的寵愛而競爭;在公路上,司機會因為搶先一步而競爭;在婚戀場中,眾多男子會因為取得姑娘的好感而競爭;國與國之間,會因為國土的佔有而競爭達爾文大概因為人類社會大自然競爭性,乃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競爭的本身是殘酷的,它意味著相互殘殺,你死我活的斗爭。因此,競爭使人類活得疲憊不堪。

慾望使人向外攀求,人類在追逐慾望中,於是迷失了自己。佛經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有一佛陀靜坐已,在林中漫步,這時有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來,向佛陀問曰:剛才你有沒有看見幾個女孩子從這邊走過?佛陀問:找她們干什麼?這群人說:昨晚他們與這些女子尋歡作樂,可是清早起來時發現她們都跑光了,並捲走了錢財佛陀於是又反問道:尋找女子錢財重要,還是尋找你自己重要?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去注意自己,並意識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年青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很相似。你看社會幾乎都在瘋狂的賺錢,有人說:十億人民九億商。今天的中國大地:學術界與經濟掛鉤的學術著作特別吃香,學校中和經濟相關的科系生源暴滿,文化界尚且如此。至於社會上的生財之道更是五花八門,人們為了賺錢挖空心思,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給人們創造了廣泛的消費機會,以此來不斷刺激消費意識。比較突出便是這些年來娛樂場所的出現:如舞廳、酒吧、卡拉ok、夜總會,還有什麼一陪、二陪、三陪、四陪、五陪的小姐專門為你服務。人們白天忙於賺錢,晚上就整夜的泡在聲色場中,於是迷失了自己。現代社會經濟是繁榮了,但社會道德也淪喪了。

慾望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給人類帶來痛苦。《義品》說:‘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所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這首偈說生活慾望的人,總是不停的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得到,就會痛苦的像被箭射中一樣。佛經所說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慾望不能滿足所造成的痛苦

《中阿含經.苦陰經》卷二十五中,也深刻闡明了欲的過患。《經》中說:‘雲何欲患?族姓子者,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行治生、或以學書、或明算術、或知工數、或巧刻印、或文章、或造手筆、或曉經書、或作勇將、或奉事王。彼寒時則寒,熱時則熱,飢渴、疲勞、蚊虻所蜇,作如是業,求圖錢財。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求,若不錢財,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彼便愛惜,守護密藏......,倘為王奪、賊劫、火燒、亡失,便生憂苦、愁戚、懊惱。’這是說追求財富財富亡失導致的痛苦

同《經》又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爭,子共母爭,父子、兄弟、姐妹、親族展轉共爭。彼既如是共爭斗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姐妹、親族更相說惡,況復他人。’社會上的許多家庭中常常會因為財產的糾紛而造成兄弟打架、夫妻反目、父子仇敵、親族離散,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佔有慾造成的結果。

《經》中接著說:‘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爭,梵志梵志共爭,居士居士共爭,民民共爭,國國共爭,彼因斗爭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擲,或以杖打刀斫。彼當斗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說世間因為慾望關係,商人商人爭,政客與政客爭,國家國家爭。希特勒的席捲歐洲,日本的侵略亞洲,全人類在一戰、二戰中,遭受的種種痛苦還不都是因為慾望關係。古代的社會科技不發達,軍事武器落後,爭爭打打關係還不大;今天的大國倘若出現無限的擴張欲,人類地球就有被毀滅的危險了。這是因為慾望產生戰爭,由此帶來了痛苦

人類倘要解決由認識上的困惑和執著慾望帶來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經》曰:‘般若波羅密’。‘波羅密’漢譯度,或到彼岸的意思。度是度過煩惱,度過痛苦生死瀑流。到彼岸,這裡的彼岸是指東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極樂世界,而恰恰是在我現實的人世。假如我們生活無明中,缺乏般若,我們就會煩惱痛苦、彷徨、苦悶、空虛、不安等,這是此岸。我們如果有了般若,能夠正見宇宙人生,如理而行,我們就會擁有安樂、祥和、幸福寧靜人生,這是彼岸般若能把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濟群法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