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部經。

略論《觀經》之「觀」

  《佛說無量壽經》,簡稱《觀經》,從經題看,此經與大小二經之不同在多一「觀」字。此一「觀」字之異,引生出無量遐思、種種方便。「觀」是能觀,「無量壽」是所觀。總言之,所觀之境為「無量壽」;別論之,則文中十六觀皆為所觀之境,故此經亦稱《十六觀經》。其「觀」之要義何在?與大小二經有何異同?今試論之。

  一、觀含二意

  經題既言「觀」者,總攝正文之十六觀。於十六觀中,大分二類,即十三定善觀與三輩散善觀。前十三定觀應韋提夫人之請而開,由淺入深,每一觀皆有其明細之觀境,如是心住一境,息慮凝心,漸次得定,是為「定善」。後三輩散善觀為佛自開,以應散動之機,無明細之觀境,但以修三福為主,並以修福之多少、罪業之輕重而分九品;雖顯言三福,而念佛一行貫穿其中,因為散心所修,故稱「散善」。觀一部《觀經》之文勢,前十三定觀所重在「觀」——觀佛,後三輩散善觀所重在「念」——念佛,故知經題之「觀」,含攝「觀」、「念」二意,善導da師《觀經疏·玄義分》於「宗旨門」中釋曰:

  今此《觀經》:

  即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回願往生凈土為體。

  此釋即顯《觀經》之「觀」,含「觀佛」、「念佛」二宗。二宗雖異,目的是一,為求往生,故曰「一心回願往生凈土為體」。

  二、攝觀入念

  一經有二宗,以何為主,以何為從?以何為正,以何為傍?從文字內容看,「觀」之部分佔多,「念」之內容極少,故古來諸家多判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從佛之用意看,實則「觀」為從,「念」為主;「觀」為導,「念」為歸。分定散二觀略而論之。

  ㈠十三定觀攝「觀」入「念」之意

  首先看十三定觀,其文似顯說觀佛,其意則歸在念佛,所謂攝「觀」入「念」也。其隱含之深意,善加體會,方能明了。

  十三定觀者,依次是:一日想觀、二水想觀、三地想觀、四寶樹觀、五寶池觀、六寶樓觀、七華座觀、八像觀、九真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觀、十三雜想觀。此十三觀,總為彌陀依正二報之觀也。前七觀為依報觀,後六觀為正報觀。先觀依報,以住想西方;後觀正報,以明所依歸。

  依報七觀中,有通有別:第七「華座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前之六觀是其通依,即屬法界之凡聖,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正報六觀中,有主有從,有別有通,有假有真。以第九「真身觀」為主、為別、為真。

  依正通觀,可知依報觀重點在第七「華座觀」,唯屬彌陀故;正報觀重點在第九「真身觀」,直觀佛身故,依正之主故。兩觀皆合觀彌陀也,而又以「真身觀」為主。

  上略述十三觀大意

  綜觀十三觀,有三觀攝「觀」入「念」之意極為明顯,所謂第七、第八、第九三觀也。此三觀有依有正,相續開顯念佛之旨,至第九觀而大顯。

  第七「華座觀」中,佛正欲說除苦惱法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音勢至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二尊遣喚之悲意顯彰於此,所謂「釋迦為物故,住想西方;彌陀知情故,影臨東域」也。韋提得見,信入得忍。其得忍者,如經所言:「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此明韋提得忍乃「因佛力故」,善導da師釋曰:「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也。」欲令未來眾生得見無量壽,故佛說此華座觀。此觀結尾,佛告阿難言:「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慾念彼佛者,當先作此妙華座想。」揭示妙華座亦佛願力所成,為欲「念彼佛」故,先作此觀也。前後綜觀,即知「華座觀」為「念彼佛」而設,藉華座之觀,明佛力之功,歸念佛之行,是其真意也。

  第八「像觀」中,明「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shi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此明「諸佛大慈,應心即現」之益。此觀何故不言彌陀而言諸佛?藉諸佛彌陀也,以「諸佛三身同證,悲智果圓,等無有二」,故後言:「shi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想彼佛者,先當想像。」如是即由諸佛導入彌陀矣。觀之最後結示「現益」雲:「於現生中,得念佛三昧。」此觀成就所得為「念佛三昧」,隱顯「像觀」之旨在攝歸念佛。下面之真正報觀,即承續此意,開顯念佛之法矣。

  第九「真身觀」中,本講觀無量壽佛之身相,藉身相顯其光明力用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此即攝「觀」入「念」之最要開示,意顯「佛光普照,唯攝念佛」意。明講觀像,意在念佛,直歸第十八願,此即「顯彰別意之弘願」也。何故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尋其根源,在彌陀本願,以「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故。善導da師以三緣開釋之,所謂「親緣、近緣、增上緣」。又此觀結言:「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由觀「佛身」而悟「佛心」,如是即直入彌陀本願海。所謂佛心者,即是彌陀大悲願心,以無條件之大慈悲,普攝一切,只要是「念佛眾生」,即「攝取不舍」,所謂「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也。

  前之十三定觀,攝定機眾生,以「真身觀」為最要,亦為最難。以最難之觀顯念佛之易,藉最要之觀歸念佛一行,其攝「觀」入「念」之用意至顯。「真身觀」尚攝歸於念佛,其餘之觀自不待言矣。

  ㈡散善三輩觀攝歸念佛之意

  散善三輩觀中,一一各分三品,共成九品,乃散心眾生所修,統稱散善。於散善文之初「上品上生」章首即言:「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善導da師初釋曰:「辨定三心以為正因。」末後又曰:「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明三心往生之本,無論定善散善,皆以三心為本,三心具足,必得往生其所言之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願心),與第十八願之三心(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一一對應,此即《觀經》以三心攝歸第十八願也,隨後於九品中處處開顯念佛往生之意,直歸第十八願。

  如中下品眾生:本為世善凡夫,平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得生。

  下上品眾生:本為十惡之人,臨終遇緣,智者教其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以稱佛名故,諸罪消滅,佛來迎接,即得往生

  下中品眾生:本為破戒之人,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此人聞已,除罪滅火,佛聖來迎,如一念頃,即得往生

  下下品眾生:本為五逆之人,臨終將墮地獄,因遇善知識,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由是轉稱佛名,即得往生

  如是四品,皆以念佛為唯一往生之行,尤以下下品五逆稱名之往生,大明念佛之超勝,將念佛功能開顯至極。如善導da師所贊雲: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九品中有四品均以念佛為本,顯明三輩散善觀亦以念佛為歸。其九品眾生,通攝一切善惡凡夫,凡夫往生,皆仗佛力,故善導da師依《大經》弘願之意而釋曰: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力為增上緣也。

  綜上觀之,定散二善之十六觀中,都融進念佛一行,此藉「觀」說「念」明矣。尤其十六觀之最末一觀(下下品),彰顯此義最為明顯,將念佛一門推至極致。以《大經》除逆謗故,《觀經》攝而度之。此佛心無緣大慈之極顯,光明唯攝念佛之極現也。觀乎此,即知本願不思之力名號不思議之功,所謂「諸邪業系,無能礙者」。善導da師贊曰:「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此末後一品,內容極簡要,意則有多重,以稱名釋念佛,以攝取誡抑止,以惡人善人,以臨終攝平生,以十聲攝多聲……意蘊深廣,言說難盡。佛力之難思,稱名之易行,救度之無遺,大悲於苦者,盡顯於此。可謂《觀經》至此,方暢佛懷。其開顯凈宗之功,闡發念佛之微,於此可知矣。能「觀」於此,是為「觀」之極致也。前之種種觀行者,為助成念佛而說也。善導da師判觀察為五正行之一,名為助業,即為助成念佛正定業故。

  三、廢觀立念

  正宗分中「觀」、「念」同說,甚至「觀」說更多,何者為重、為歸、為本?攝「觀」入「念」之意,已可見其端倪,而《觀經》「流通分」更顯此要。釋迦本師於「流通分」之初,贊念佛之人為人中芬陀利華,觀音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念佛有此無上功德,故特別付囑念佛一行: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文雖短,力顯經宗,結示《觀經》歸宗在念佛一行,而不在觀佛之法。此念佛一行,亦非通途所言之種種念佛,乃順佛本願之稱名念佛。《觀經》稱名念佛宗旨,由此大顯。與《大經》之一向專念、《小經》之執持名號毫無二致。

  善導da師釋此文曰: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經釋通觀,即知「流通文」為廢「觀」立「念」之結歸。意顯:觀佛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觀佛為權開方便,念佛真實歸宗。正宗分中普應群機,開權顯實,權實並顯;流通文則結穴歸宗,廢權立實,獨標念佛。故善導da師總釋一經要旨言:

  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小經》承《觀經》余蘊而直說念佛,大開稱名一行,頓歸本願之海,顯彰《觀經》之玄義也。如是通觀,可知《觀經》廣說之十六觀,為應不同之機也;正開之念佛,統攝群機也。因眾生根機不同,遇緣有異,乃漸進式地導歸念佛,此與《大經》三輩文意相同,如善導da師之釋曰: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四、觀之深意

  藉由經文內容反觀經題之「觀」,即知「觀」雖含攝「觀」、「念」二意,宗歸在念佛,並以「無量壽」之佛名總攝十六觀,可謂唯以佛名為所觀之境,佛名才舉,萬德齊彰,不舉觀而觀在其中矣。所謂「觀雖十六,言佛便周」。善導da師以「四十八願,一一願言」之釋,明彌陀四十八願,願願皆歸念佛,以第十八願而統攝四十八願。以此旨而照《觀經》,可謂十六觀,觀觀皆歸念佛,經題以「無量壽」之名而統攝十六觀,經文則於「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文題相符,廣略相通。再合觀大小二經,即知「觀無量壽」者,在觀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經文以十六觀境詳明佛德,經題以一佛名統攝無遺。宗三經要義而作的天親菩薩往生論》曰: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此一總持之釋,即大顯「觀」之要義在觀佛本願,佛本願者,在「遇無空過,速滿功德」。此一本功德,總攝《觀經》乃至三經大義。欲彰佛本願,《觀經》逐次開而為十六觀,藉下下品五逆之機稱名得生之旨,將本願威神開顯至極。能觀於此,即是觀佛本願也。此就略論,若廣而論之,則「觀」含攝彌陀本願所成之一切功德。善導da師於「玄義分」釋「觀」曰:

  言觀者,照也。常以凈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此即意顯「觀」者,在「觀照」彌陀依正莊嚴功德。如何以凈信心手,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善導da師於「三心」釋中,融會三經,以「七深信、六決定」之意而顯此;其中以「機法深信」為要,以「就行立信」為歸。顯「觀」者,在觀稱名必得生。如是而觀,即知佛功德者,在佛名也。能觀至稱名必生,即是對佛德觀照之極!

  《觀經》藉由十六觀,廣說依正,顯意似在勸人一一修觀,迴向求往(要門之行)。深意實在藉依正莊嚴顯佛功德,勸歸凈土也。善導da師於「七深信」之第三決定深信中言: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

  此釋意顯,《觀經》所說依正二報,目的使人觀照明了,決定深信,欣慕求往,所謂開啟「三心」也。

  《往生論》於「觀察門」中,以「三觀察」顯此「觀照」之意:

  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

  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

  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為詳明三觀察意,《往生論》以二十九種莊嚴功德成就一一明之。如是詳細觀察,意在「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功德成就,利益功德成就故」,即彌陀願力所成之自利利他功德成就也。故《論》最後結示雲:

  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三觀察合於依正二報,通為彌陀願心莊嚴而成。如是廣略相入,歸本於彌陀願心,明「觀」之歸宗所在,所謂觀佛本願也。

  綜上可知:「觀」者,觀照察知也,以信心之手,持智慧之輝,觀照彌陀依正莊嚴、觀照本願發起因緣、觀照眾生往生因果等。能如是觀照,即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四十八願,唯明念佛」,觀照明了,自然信心歡喜,專稱佛名矣。此即以「觀察」之助業,開啟法深信,導歸「念佛正定業。藉助顯正,正助合一,此《觀經》藉「權」入「實」之大略也,所謂「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釋迦本師,極盡善巧,藉由十六觀,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此《觀經》「廣開凈土之要門,顯彰別意之弘願」深意。大聖佛陀,曲應群機,善說法要,盡顯於斯!於此可知:難信之法誠為難說之法。善導da師贊曰:

  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三經之中,大小二經宗旨相對易明,《觀經》藉由觀佛而說念佛,隱顯莫測,宗旨最幽,若浮於表文,迷失真宗,自難免執於小善,失卻大道。《小經》呵責「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當「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是揭其幽義,明示宗要也,亦顯「觀」之要義在「聞說阿彌陀佛」。善導da師擇《觀經》而註疏,以《大經》返照《觀經》,以弘願統攝要門,以三心通攝定散,以念佛總攝三心,幽意至顯,宗旨大明。《觀經》之意顯,則三經通徹無礙,凈宗一以貫之之道——依佛本願,專稱佛名,即如皓月當空,朗然大明矣。(作者:智隨法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