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淨土三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彼國等事。此經前後有十二譯,存五譯、失七譯,會集、節略本四本。經中介紹了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接引眾生的大願、極樂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穢不堪等內容。

《無量壽經》、《贊阿彌陀佛偈》章句對照

《無量壽經經文(魏譯)《贊阿彌陀佛偈》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

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阿難又問:“其佛成道已來,為經幾時?”

佛言:“成佛已來,凡歷十劫。”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或有佛光照於七尺,或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咸共嘆譽,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之眾,所共嘆譽,稱其功德。至其最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嘆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剎安樂土,

世尊阿彌陀,我願往生歸命禮。

成佛已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

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

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

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

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清凈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

遇斯光者業系除,是故稽首畢竟依。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

三途黑闇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

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凈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頂禮

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

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安慰。

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

一切諸佛三乘眾,咸共嘆譽故稽首

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

聞光力故心不斷,皆得往生頂禮

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

十方諸佛往生,稱其功德稽首

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嘆故頂禮

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

釋迦佛嘆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佛語阿難:“彼佛初會聲聞眾數不可稱計,菩薩亦然。如大目犍連,百千萬億無量無數,於阿僧只那由他劫,乃至滅度,悉共計校,不能究了多少之數。譬如大海,深廣無量。假使有人析其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沾取一滴。於意雲何,其所滴者,於彼大海,何所為多?”

阿難白佛:“彼所滴水,比於大海多少之量,非巧歷算數、言辭譬類所能知也。”

佛語阿難:“如目連等,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計彼初會聲聞菩薩所知數者,猶如一滴,其所不知,如大海水。”阿彌陀佛初會眾,聲聞菩薩數無量,

神通巧妙不能算,是故稽首廣大會。佛告阿難:“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安樂無量摩訶薩,咸當一生補佛處,

除其本願大弘誓,普欲度脫諸眾生,

斯等寶林功德聚,一心合掌頭面禮。“阿難,彼佛國中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安樂國土聲聞,身光一尋若流星,

菩薩光輪四千里,若秋滿月映紫金,

佛法藏為眾生,故我頂禮大心海。“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雲何?”

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又觀世音大勢至,於諸聖眾最第一,

慈光照曜大千界,侍佛左右顯神儀。

度諸有緣不暫息,如大海不失時,

如是大悲大勢至,一心稽首頭面禮。“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究暢要妙,神通無礙,諸根明利。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又彼菩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除生他方五濁惡世,示現同彼,如我國也。”其有眾生生安樂,悉具三十有二相,

智慧滿足入深法,究暢道要無障礙,

隨根利鈍成就忍,二忍乃至不可計。

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雜惡趣,

除生他方五濁世,示現同如大牟尼,

安樂國成大利,是故至心頭面禮。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恭敬供養諸佛世尊。隨心所念華香、伎樂、衣蓋、幢幡、無數無量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輒以奉散諸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在虛空中,化成華蓋,光色昱爍,香氣普熏。其華周圓四百里者,如是轉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其諸菩薩,僉然欣悅。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聽受經法,歡喜無量。供養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輕舉,還其本國。”安樂菩薩承佛神,於一食頃詣十方,

不可算數佛世界,恭敬供養如來

華香伎樂從念現,寶蓋幢幡隨意出,

珍奇絕世無能名。散華供養殊異寶,

化成華蓋光晃耀,香氣普熏莫不周。

華蓋小者四百里,乃有遍覆一佛界,

隨其前後次化去。是諸菩薩欣悅,

虛空中奏天樂,雅贊德頌揚佛慧。

聽受經法供養已,未食之前騰虛還,

神力自在不可測,故我頂禮無上尊。佛語阿難:“生彼佛國諸菩薩等,所可講說,常宣正法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饒益之心。柔潤調伏,無忿恨心。離蓋清凈,無厭怠心。等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法、樂法、喜法之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游志七覺,修心佛法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法眼觀察,究竟諸道。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安樂佛國諸菩薩,夫可宣說隨智慧,

於己萬物我所,凈若蓮華不受塵。

往來進止若泛舟,利安為務舍適莫,

彼己猶空斷二想,燃智慧炬照長夜。

三明六通皆已足,菩薩萬行貫心眼,

如是功德無邊量,是故至心頭面禮。“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安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身相庄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容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贊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敢能得生安樂國,皆悉住於正定聚,

邪定不定其國無,諸佛咸贊故頂禮。“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諸聞阿彌佛號,信心歡喜慶所聞,

乃暨一念至心者,迴向願生皆得往,

唯除五逆謗正法,故我頂禮往生。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窮乞人,在帝王邊,形貌容狀,寧可類乎?”

阿難白佛:“假令此人帝王邊,羸陋丑惡,無以為喻,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計如帝王,雖人中尊貴,形色端正。比之轉輪聖王,甚為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轉輪聖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復丑惡,不得相喻萬億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億倍不相類也。設第六天王,比無量壽佛國菩薩聲聞,光顏容色,不相及逮,百千萬億不可計倍。”安樂菩薩聲聞輩,於此世界無比方,

釋迦無礙大辯才,設諸假令示少分。

最賤乞人並帝王,帝王複比金輪王,

如是展轉至六天,次第相形皆如始。

以天色像喻於彼,千萬億倍非其類,

皆是法藏願力為,稽首頂禮心力。佛告阿難:“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瓔珞、繒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眾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天人一切有所須,無不稱欲應念至,

一寶二寶無量寶,隨心化造受用具,

堂宇飲食悉如此,故我稽首無稱佛。“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凈色身、諸妙音聲神通功德。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庄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彼佛國土,清凈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諸往生者悉具足,清凈身無可比,

神通功德宮殿,服飾庄嚴六天

應器寶缽自然至,百味嘉餚倏已滿,

見色聞香意為食,忽然飽足受適悅。

所味清凈無所著,事已化去須復現,

晏安快樂次泥洹,是故至心頭面禮。佛告彌勒:“於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佛告彌勒:“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其第一佛,名曰遠照,彼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二佛,名曰無上華,彼有無數不可稱計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佛語彌勒:“不但此十四佛國中菩薩等,當往生也。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亦復如是,甚多無數。我但說十方諸佛名號,及菩薩比丘生彼國者,晝夜一劫,尚未能盡。我今為汝略說之耳。”十方佛土菩薩眾,及諸比丘安樂,

無量無數不可計,已生今生當亦然。

皆曾供養無量佛,攝取百千堅固法,

如是大士往生,是故頂禮阿彌陀。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

設滿大千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

阿彌陀不復退,是故至心稽首禮。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於彼東方恆河沙佛國,無量無數諸菩薩眾,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聽受經法,宣佈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

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

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一切諸菩薩,各齎天妙華,

寶香無價衣,供養無量覺。

咸然奏天樂,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供養無量覺。

究達神通慧,游入深法門,

具足功德藏,妙智無等倫。

慧日朗世間,消除生死雲,

恭敬繞三匝,稽首無上尊。

見彼嚴凈土,微妙難思議,

因發無量心,願我國亦然。

應時無量尊,動容發欣笑,

口出無數光,遍照十方國。

回光圍繞身,三匝從頂入,

一切天人眾,踴躍皆歡喜

大士觀世音,整服稽首問,

白佛何緣笑,唯然願說意。

梵聲猶雷震,八音暢妙響:

‘當授菩薩記,今說仁諦聽!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凈土,受決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

知法電影,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受決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專求凈佛土,必成如是剎。’

諸佛菩薩,令覲安養佛,

聞法樂受行,疾得清凈處。

至彼嚴凈土,便速得神通,

必於無量尊,受記成等覺。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名顯滿十方。

奉事億如來,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還到安養國。”

神力無極阿彌陀,十方無量佛所嘆。

東方恆沙諸佛國,菩薩無數悉往覲,

亦復供養安樂國,菩薩聲聞大眾,

聽受經法宣道化,自餘九方亦如是。

釋迦如來說偈頌,無量功德頂禮

諸來無量菩薩眾,為植德本致虔恭,

或奏音樂歌嘆佛,或頌佛慧照世間,

或以天華供養,或睹凈土興等願。

如是聖眾悉現前,蒙八梵聲授佛記,

一切菩薩增願行,故我頂禮婆伽婆。佛語阿難:“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天人,頒宣法時,都悉集會七寶講堂,廣宣道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即時四方自然風起,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普散華香,奏諸音樂。前後來往,更相開避。當斯之時,熙怡快樂,不可勝言。”聖主世尊說法時,大眾雲集七寶堂,

聽佛開示咸悟入,歡喜充遍皆得道。

於時四面起清風,擊動寶樹出妙響,

和韻清徹遏絲竹,逾於金石無倫比。

天華繽紛逐香風,自然供養常不息,

諸天復持天華香,百千伎樂用致敬。

如是功德三寶聚,故我運想禮講堂。“其佛國土,自然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合成為地。恢廓曠盪,不可限極。悉相雜廁,轉相間入。光赫煜爍,微妙奇麗,清凈庄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眾寶中精,其寶猶如第六天寶。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妙土廣大超數限,自然七寶所合成,

佛本願力庄嚴起,稽首清凈攝受

世界光曜妙殊絕,適悅宴安無四時,

自利利他力圓滿,歸命方便巧庄嚴

寶地澄靜平如掌,無有山川陵谷阻,

若佛神力須則見,稽首不可思議尊。“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眾寶之王,而庄嚴之。周匝條間,垂寶瓔珞,百千萬色,種種異變,無量光炎,照曜無極。珍妙寶網,羅覆其上。一切庄嚴,隨應而現。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清徹,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六根清徹,無諸惱患。阿難,若彼國土天人,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道樹高四百萬里,周圍由旬有五千,

枝葉布里二十萬,自然眾寶所合成,

月光摩尼海輪寶,眾寶之王而庄嚴

周匝垂間寶瓔珞,百千萬種色變異,

光焰照曜超千日,無極寶網覆其上,

一切庄嚴隨應現,稽首頂禮道場樹。

微風吹樹出法音,普流十方諸佛剎,

聞斯音得深法忍,至成佛道不遭苦,

神力廣大不可量,稽首頂禮道場樹。

樹香樹色樹音聲,樹觸樹味及樹法,

六情遇者得法忍,故我頂禮道場樹。

道場樹對六根,乃至成佛根清徹,

音響柔順無生忍,隨力淺深鹹得證。

此樹威德所由來,皆是如來五種力,

神力本願及滿足,明了堅固究竟願。

慈悲方便不可稱,歸命稽首真無量。佛告阿難:“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天上,伎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亦有自然萬種伎樂。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從世帝王六天,音樂轉妙有八重,

展轉勝前億萬倍,寶樹音麗倍亦然。

復有自然妙伎樂,法音清和悅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故我稽首清凈樂。“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樹、銀樹、琉璃樹、玻璃樹、珊瑚樹、瑪瑙樹、硨磲之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或有金樹,銀葉、華、果。或有銀樹,金葉、華、果。或琉璃樹,玻璃為葉,華、果亦然。或水精樹,琉璃為葉,華、果亦然。……或有寶樹,紫金為本,白銀為莖,琉璃為枝,水精為條,珊瑚為葉,瑪瑙為華,硨磲為實。或有寶樹,白銀為本,琉璃為莖,水精為枝,珊瑚為條,瑪瑙為葉,硨磲為華,紫金為實。……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准,葉葉相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七寶樹林周世界,光耀鮮明相映發,

華果枝葉更互為,稽首本願功德聚。

清風時時吹寶樹,出五音聲宮商和,

微妙雅曲自然成,故我頂禮清凈熏。“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庄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又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舉足已,還復如故。華用已訖,地輒開裂,以次化沒,清凈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其土廣大無崖際,眾寶羅網遍覆上,

金縷珠璣奇異珍,不可名寶為校飾。

周匝四面垂寶鈴,調風吹動出妙法,

和雅德香常流布,聞者塵勞習不起,

此風觸身受快樂,如比丘得滅盡定。

風吹散華滿佛土,隨色次第不雜亂,

華質柔軟烈芬芳,足履其上下四指,

隨舉足時還如故,用訖地開沒無遺,

隨其時節華六返,不可議報故頂禮。“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眾寶蓮華世界,一一華百千億葉,

其華光明色無量,朱紫紅綠間五色,

煒燁煥爛曜日光,是故一心稽首禮。

一一華中所出光,三十六百有千億,

一一光中有佛身,多少亦如所出光。

佛身相好金山,一一又放百千光,

普為十方說妙法,各安眾生佛道

如是神力無邊量,故我歸命阿彌陀。“其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庄嚴,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絡,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凈香潔,味如甘露黃金池者,底白銀沙。白銀池者,底黃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硨磲池者,底瑪瑙沙。瑪瑙池者,底硨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其池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樓閣殿堂非工造,七寶雕綺化所成,

明月珠璫交露幔,各有浴池形相稱。

功德水滿池中,色味香潔如甘露,

黃金池者白銀沙,七寶池沙互如此。

池岸香樹垂布上,栴檀芬馥常流馨,

天華璀璨為映飾,水上熠耀若景雲。

無漏依果難思議,是故稽首功德藏。“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盪除心垢。清明澄潔,凈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凈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菩薩聲聞入寶池,隨意淺深如所欲,

若須灌身自然注,欲令旋復水尋還,

調和冷暖無不稱,神開體悅盪心垢。

清明澄潔若無形,寶沙映徹如不深,

澹淡迴轉相注灌,綽約容豫和人神,

微波無量出妙響,隨其所應聞法語

或聞三寶之妙章,或聞寂靜無我,

或聞無量波羅蜜,力不共法諸通慧,

或聞無作無生忍,乃至甘露灌頂法。

隨根性慾歡喜,順三寶真實義,

菩薩聲聞行道,於是一切悉具聞。

三途苦難名永閉,但有自然快樂音,

是故其國號安樂,頭面頂禮無極尊。

--本師龍樹摩訶薩,誕形像始理頹綱,

關閉邪扇開正轍,是閻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悟歡喜地,歸阿彌陀生安樂

譬如龍動雲必隨,閻浮提放百卉舒,

南無慈悲龍樹尊,至心歸命頭面禮。

--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迴轉,

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大地滯三途,

唯願慈光護念我,令我不菩提心

我贊佛慧功德音,願聞十方諸有緣,

欲得往生安樂者,普皆如意障礙,

所有功德若大少,回施一切共往生

南無不可思議光,一心歸命稽首禮。

--十方三世無量慧,同乘一如號正覺,

二智圓滿平等,攝化隨緣故若干。

我歸阿彌凈土,即是歸命諸佛國,

我以一心贊一佛,願遍十方無礙人,

如是十方無量佛,咸各至心頭面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