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教



(一)佛教覺悟者對眾生的教化,佛教佛陀的教育。

佛教創始人是釋迦牟尼,本名悉達多,意為『義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答摩(瞿曇)。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華譯為能仁寂默。(慈悲心、清凈心)其他稱號有佛陀(覺者)、世尊、釋尊等。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學佛人不能不知道。佛是佛陀的簡稱,意思是覺悟者,教是指教化或教育。所以說,佛教覺悟者對眾生的教化,也可以說,佛教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慈悲智慧、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特質上,它是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

根據《普集經》和《指月錄》卷一的記載,佛陀經過十二年修行後,在他三十一歲那年的十二月八日解脫了一切煩惱,而獲得了無上的智慧。當他成道以後,他發現一切眾生都具有成佛的潛能和靈性,因為妄想執著,所以不能使這光明靈性和偉大的潛能發揮出來,而獲得圓滿智慧

他在菩提樹下散步,並且想了二十一天。思索如何將他所得的奧妙真理傳播給一切眾生,以及如何教化那些稟賦遲鈍的人們,使他們得到永恆的快樂和最高的智慧。(詳見《稱贊凈土經》和《法華經》卷一)

從此以後,他開始從事四十九年教育的生涯。日夜不斷地為成千成萬的弟子們演說各種道理。從他許許多多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優良的教師。

譬如,因為他能療愈眾生一切身心疾病使人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佛經把他所說的話稱之為『法葯』。所謂『以諸法葯,救療三苦(指老、病、死)。』(《無量壽經》)『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葯。』(《涅槃經》卷四)

為他所說道理顛撲不破,並且能輾碎一切眾生煩惱,所以佛經上稱之為『法輪』。所謂『辯才大海亦無盡,能轉清凈法輪。』(《華嚴經》卷一)

(二)佛陀是『心靈的工程師』和『生活藝術家』。

因為他能巧妙地運用各種方便的法門來教化眾生,而且能拔除弟子疑惑邪見,解決弟子的所有困擾和難題,使弟子受完教化後,能回味無窮,並獲得無比的喜悅智慧,過著沒有負擔健康生活。所以我們尊稱佛陀為『心靈的工程師』和『生活藝術家』。

我們尊稱佛陀是『生活藝術家』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基於心理學家在『教育心理學』中對生活藝術家的定義。所謂『生活藝術家』,就是善於促進人際關係,並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隨機應變,因時、因地、因物、因人、因事來做適當處理的人

再者,每個人生命都是一塊藝術材料。凡是善於生活能把自己所體會到的最佳感受傳給別人的,都可稱之為『藝術家』。對於一位了解生命真諦、善於利用生命的人來說,他的每一個活動都是一件『藝術品』。

我們尊稱佛陀為『心靈的工程師』的主要理由是:其教育之琢磨心靈,有如雕塑家將大理石雕塑成完美之人體。佛陀能幫助弟子建立健康心靈快樂生活,並且溝通彼此間的情感,使大家都能和睦相處、互助合作、慈悲智慧佛陀要不是一位偉大的心靈工程師,又怎麼能做得到這些呢?

(三)佛陀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佛陀不但是一位好老師,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位能說善道的智者,並且是一個以身作則的好榜樣他不是一個指路者,而且是一位輔助者。他不但是位觀察力敏銳的發現家,而且是一位完美的創造者。他不但是弟子們學習活動的領袖,而且是他人格的促進者。他不但是文化的傳遞者,而且是人類的最佳朋友和顧問。

他認真負責、親切友善。不但善解人意,而且熱心公益,他不但熟悉教學原理,而且充分運用有效的教導技巧。他不但注重因材施教的教材和方法,而且著重教育的評鑒。他不但把真理輸入弟子的腦海中,而且把他們的潛能和長處誘導出來。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了解他。尤其那些孤立、不滿現實、缺乏溫暖而又得不到關懷的學生,更是需要教師的了解。到底,我們應如何了解學生呢?佛陀告訴我們:這主要是憑觀察的經驗禪定後所產生的敏銳洞察力。

一般老師都憑自己的感官來了學生。譬如,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海弗特在其所著的《教學的藝術》一書中所說方法:『觀察他們,和他們談話,和他們交往討論,大大方方地聽他們的談話。從他們平時隨便便的聊天、漫不經心的閑談語調里,學習了解他們的情緒心智發展的情形。還有一個可以幫助你的方法乃是:回想你自己少年時代的那些事。……想得越逼真、越熱情,你對青年也就越了解。』又說:『青年們從事各種艱苦的努力,不外想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因此,如果你想在某方面影響他們,就必須讓他們知道你認識他們每一個人。第一步就是背熟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的模樣。』

佛陀認為上面那種運用感官經驗方式來了學生是表面的、局部的。惟有透過禪定所引發出來的敏銳洞察力才是完全的、徹底的。

根據《佛地經》的說法,佛陀具有『妙觀察智』,能清楚地觀察一切人、事、物的性質、功能真相

佛陀有驚人的記憶力和洞察力。他不但熟記每一位學生的姓名,而且熟記教材內容學生年齡、籍貫、相貌健康狀況智慧發展、心理背景、社交情形知識水準、記憶能力、推理與判斷力、學習動機、學習效率、個性、稟賦、嗜好、家世淵源、家庭環境、雙親近況……等。在佛經中,我們常可以看到佛陀親切地呼出弟子的姓名,並且適時地稱贊弟子的優點與特長。他不斷地觀察弟子心理言行,並利用種種機會給予適當的輔導或糾正,他知道在什麼情況應給予個別的輔導,什麼情況下才適合給予群育陶冶,使他都能各盡其才,各展所能。

佛陀精神總是專心一致。《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第八卷上記載:無論行、住、坐、卧、動、靜、語、默……佛陀精神總是專心一致、寧靜安詳的。他能隨時隨地入定,並且運用禪定時引發出來的智慧來了弟子的各種情況然後再演說深度適當的道理來契合他們的根機。所以,《無量義經》和《妙法蓮華經》第一卷都描述到佛陀能夠了解弟子過去的稟賦、習性、以及現在的需要和興趣。

摩訶般若經》的第二卷上說,無論弟子心裡有沒有雜念、有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有沒有特殊的感受、有沒有憎恨或厭煩的地方、有沒有疑惑、有沒有渴愛、有沒有負擔、有沒有解脫專心或散心、定心或亂心、胸襟和抱負的大小等等,佛陀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佛陀不僅知道弟子的稟賦,並且知道應用什麼方式才能使對方解脫各種煩惱,要經多久的時間才能啟發他們的心智。譬如,他知道有些弟子只要溫和地告訴他就行了,有些弟子應苦切地教誡他才行。有些弟子教他甲種教材便可以收效,有些弟子教他乙種、丙種……的教材,才會收效。

不可思議的一點就是:佛陀在一剎那間同時了解所有弟子的學習效率、心理、行為。縱使弟子再多,這種本領仍然運用自如。所謂:『知修學地行者,於一念中知無邊眾生之心,知無邊眾生之行。』(《華嚴經》卷八十)

佛經的記載,佛陀不但精通教材,開口成章,而且能了解無窮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道理。他解決弟子心中所有的疑惑和困擾,並且能適當地啟發學生上進他是一位『不倒翁』,因為從來沒有任何意義的難題可以難倒他。大部份的佛經都是他解答弟子問題的記錄,從這好幾千部佛經中,我們實在很難想像他的學問怎麼會這樣淵博。

因為佛陀確實了知一切真理,所以他的弟子尊稱他為『正遍知者』。因為他能徹底了解世間所有動物和非動物事情,所以弟子們尊稱他為『世間解』、『無上士』。因為他能解決一切凡人神仙困難,所以被尊稱為『天人師』。(見《大智度論》和《瑜只經疏》)

因為佛陀已徹底掃除了一切心智障礙,所以他說:『我思維的是真理,我身體力的是真理,我言說的主旨也是真理。我的思想言行常在慈悲一切眾生真理中。瞧!我本身就是真理。悟證真理豈不就是看見如來了嗎?』

做一個老師,除了精通本行的知識以外,對於慈愛一切眾生解脫生、老、病、死的真理,也應下功夫學會才對。因為關懷別人和解脫煩惱是人人最切身的問題。

一個教師要是沒有不斷的學習,他便會落伍,便會學生見解脫節。一旦和學生見解脫節,也會連帶地和學生情感脫節,因為他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也無法了解學生

據《大智度論》第二卷及許多佛經的記載,當佛陀還沒有出家學道以前,就有廣泛的興趣,並且精通文學、天文、地理、醫學、辯論、禮儀、占察、聲論、書數、樂舞、美術,擅長武術,神力過人,文武兼全,智勇兼備

就文的方面來說,佛陀在七歲的時候就精通了六十四類的書籍。當時全國文最好的學者毗奢密多羅(即佛陀家庭教師)只精通了兩類而已。而且佛陀當時的文學程度的確也比他的老師還要好。譬如,有一次,書本上缺了兩個字,旁的學生問那教師,教師答不出來,佛陀卻反而詳細加以解說。當時那教師很慚愧地向凈飯王(佛陀父親)說:『你的公子那麼聰明,簡直可以做第一流的教師了,為什麼還聘請我來教呢?』

就武的方面來說,佛陀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已精通了二十九種武藝。他能用手舉起大象把它摔往空中,然後再用手接住大象,使大象一點兒也沒受傷。在一次射箭比賽中,他一箭射穿了七重鐵鼓,並獲得武術冠軍的頭銜。

佛陀是一位偉大的教師,生活藝術家,心靈的工程師 。

一般學者對教師的任務不外有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教師的任務在於啟發學生心靈或引導學生各種潛能的發展。

另一種人認為教師的任務在把知識體系、文化價值道德態度……等傳授給學生

兩種學派各執一端,在教育史上爭論了很久。前者主張教育應是一種『引出』的方式,後者則主張教育是一種『注入』的過程事實上,這兩種見解本來是不相矛盾的。因為人們的偏激和執著,所以造成了對立

佛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便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許多潛在的能力,而這些潛能的發揮,除了靠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因素外,還有待於外在環境的助長。外在環境包括:良好的導師、書本、朋友佛經稱之為『善知識』 )、學習的設備……等。佛陀甚至把學生比喻為幼苗、把教師比喻園丁。每一棵幼苗都能夠自行生長,而且能夠成長為某種形態。但是形態可能有美醜、榮枯之分。假如有好的園丁來照料它,它便可以長得更茁壯、更美好。換句話說,澆水、灌溉、施肥是幫助幼苗成長的一種手段過程。同樣的道理,教師將精粹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啟發學生的潛能並不相衝突,而且這兩者經常相輔相成,不容易嚴格劃分。

佛陀在《妙法蓮華經》的《葯草喻品》中將各種根器、性向、興趣不同的學生比喻為小葯草、中葯草和上藥草。小葯草是下智下愚的學生,中葯草是平庸的學生,上藥草是天賦聰穎過人的學生。他把自己譬喻為一片雲朵,把自己所說道理比喻為雨滴。因為學生的稟賦和興趣各不相同,所以佛陀採取各種不同教育方式來適應、啟發他們,使他每個人都得到最佳的成長。

弟子每個人因為稟賦的差異,而感受也各都不同。這好比雲朵下過雨後,所有的草木都得到滋潤,每一棵花草,都隨著自己的需要吸收並保存了適當的水份。(詳見《法華經》卷三

(四)我們與佛陀是師生關係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

我們學佛的人自稱為『弟子』 ,弟子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 ,其實在一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意譯是『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里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 ,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梨。阿闍梨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從佛教道場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學了。從寺院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 ;掌管訓導的稱『維那』 ;掌管總務的稱『監院』 。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裡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 ,『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五)佛寺就是高等教育機構。

塗又光教授(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高足),在其獨樹一幟的《中國高等教育史論》中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的盛唐模式(一直用到清朝末年),包含四個系統:第一,國家系統:由中央的二館六學和地方的州學構成。立場是儒家,主根是道家。第二,道家系統:自教育看,一所道觀就是一所高等學校。屬於道家。第三,佛教系統:自教育看,一所佛寺,就是一所高等學校。屬於佛家。第四,民間系統:由民間的師徒相傳、父子相傳的教育構成。

換言之,佛寺就是高等教育機構,什麼教育?佛陀之教育。這才是佛教的原始含義和根本價值。如果把佛寺僅僅當作燒香旅遊的場所,那真是大材小用,荒廢了它強大的教育功能,浪費了寶貴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先哲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和平基礎都在教育。因此,應重視並抓緊佛教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此輔助精神文明和倫理道德的建設,與法律科技互補,方能從根本上杜絕歪理邪說和邪教的滋生。所謂輔國教化,功德無量。此乃強國安民之百年大計,穩定和諧之百年大計,世界和平之百年大計。

(六)佛陀教育的綱要和次第是『三士道』。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總攝三藏十二部經的要義,循著龍樹、無著二大論師的軌道,按『三士道』由淺入深的進程而編成的。『三士道』是任何一種根基的人,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佛果),中間修學佛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此論就是對這些過程的次第、體性思維修學的方法加以如理闡述。

(1)親近知識3。親近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基礎,要親近知識才能趣入佛法,所以最先說。趣入佛法之後,就要思維有暇圓滿的人身難得,才能策勵自己,起大精進,修學佛法,所修學的,就是三士道。

(2)下士道。若不能脫離惡道4,就沒有修學佛法機會,更不能出離生死,成大菩提佛果)。若對於現世五欲塵(色聲香味觸的享受)貪求還不能止息,三惡道的苦還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厭三界苦,勤求出離,所以最迫切的,也是淺易的,應當先修下士道。修下士道中,若貪著現世五欲,於後世安樂就不能起猛利希求,於三惡道苦也就不能生真實怖畏,所以先應思維身無常,才能怖畏惡道,由怖畏惡道,才能至誠皈依三寶,深信佛說因果道理,止惡揚善,由此才能遠離惡道。

(3)中士道。僅修下士道,雖能生人、天善道,終不能脫三界生死輪回,因此,應進修中士道。先思維生死過患,對三界5生死生厭離心;進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煩惱和有漏6業,發起斷除的決心;真正認識戒定慧三學是斷煩惱的惟一方法,精勤修學,由此才能出離三界生死。若自己還不能厭生死苦,如何能發心度脫一切眾生?若自己還不能出三界,如何能度一切眾生三界?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須先修中士道。

(4)上士道。修中士道後,進一步就該想到:一切眾生沉沒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脫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眾生,為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為利眾生成佛),求受菩薩戒,修學六度四攝,度化眾生,就是上士道。

這三士道,是不論修或不修密乘的人都要修學的,故又稱之為『共同道』。為迅速圓滿福智資糧,在已能修諸共同道的基礎上,有條件者應進修密乘諸道,即先依善知識受大灌頂,嚴守三昧耶7及諸戒律。若學下三部密,當先修有相瑜伽,後修無相瑜伽,由此能得密宗各種悉地8。若修學無上瑜伽部密法,當先學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最後證得大金剛持果,這就是此論結構的大意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無上菩提佛果)必須經歷的過程。修下士道不止為自求人天安樂,修中士道也不止為自求了生死都是上士道準備條件,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分,不過由於緩急、淺深、難易的不同,就不不分出次第。不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細支,也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亂。所以三士道又是一個整體,要平等修行,不能偏廢。哪一部分缺乏,就應該多修哪一部分,使其平均發展,不是各科孤立地前後無關,而是脈絡的貫串,通體靈活的。9

《印光大師文鈔》可以為證: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下士道,『真為生死』發出離心,是中士道,『發菩提心』為利眾生成佛,是上士道。『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乃凈土法門在三士道次第後之專修。

宗喀巴大師與印光大師英雄所見略同,可見各宗派並無矛盾,三士道猶如小學、中學、大學關係,次第而進,缺一不可。此乃佛陀之完整、系統的、循序漸進的教育體系。

(七)三士道的長處與利益

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將大乘小乘串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消解了大乘小乘之間以及大乘不同宗派之間的爭執和矛盾使我們看到完整的、體系嚴密的佛法,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歪曲。故其有以下長處與利益

(1)使學佛者明白佛門之眾多教法互不矛盾

正如想登上高樓的頂層,必須由底層門口進入,由下而上地一層一層登樓,不可能從天而降直接進入頂層。同樣地,有心修持者,必須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地修上去。密法屬於大乘的果乘,菩提心屬於大乘的顯乘,出離心則屬於小乘部的教法。修密法者,必須具備菩提心及戒行。離開菩提心而修密,是斷不可能有成果的;缺了戒行,修密法不單沒有基礎,更對佛法有損。可是,要成就菩提心,必須建基於出離心;若沒有出離心基礎,斷不可能成就菩提心。故此可知,大乘的密法建基於大乘的顯部,而大乘的顯部則建基於小乘出離心皈依四聖諦十二因緣教法。我們不能把三藏教理硬取出一部分,而說此乃足以令人圓滿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無一為多餘,無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幹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各部分,都是相輔相承、互相依靠的。若對前面部分的教法未生覺受,後面的部分絕不可能證悟。要把這些全部教法通達,必須深入三藏大海洋中研學。能力條件不足作此等研學者,則可按照《菩提次道廣論》等包含一切要點在內的菩提道次第教法,視之為根本經論而深入研修。實在連這也辦不到的話,則只好依靠師長口授之道次第開示而研修了。這裡所說的口授,並非指師長教授幾個咒語真言為我念誦口傳而已,而是指整個成佛之道由起點至終點的每一步修持方法。這裡所說師長,並非指只能教授一些密咒的上師,而是指掌握了完整的成佛之道路的每一步之合格老師

阿底峽之《菩提道燈論》及繼承此論的後世論著,例如《菩提道次第廣論》等,都是菩提道次第教法,亦即是包含、具足了由初入門成佛之全部教法在內的寶典。在現今年代,我們知道有的修小乘者講大乘非佛所說,有的修密宗者輕視顯宗,有的修顯宗者又斥責密法並非佛法,或修大乘者譏諷小乘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修密者妄說戒行為劣根小乘人之修行,而上根者不必執著持戒。這許多的誤見,全因我們對整條成佛之道及每一步之先後因果關係並不了解,以為佛法只是零散的、互不相連的個別獨立教法。在學習菩提道次第教法後,由於其包含一切教理,而且按照修持正確先後次序排編,我們便會豁然明朗了,整條成佛之道便一目瞭然,所有似乎相互矛盾佛法,再也不顯得有矛盾。舉一個例,對某些病人醫師建議他服用涼性葯品;在這病人另一次發病時,醫師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葯品,這並不是醫師的教示犯了先後矛盾毛病,而是醫師針對病者不同的病況及時間而先後所作建議,在病人燥熱時教以服用涼性葯,在他寒涼時教他服用溫熱葯物,這都是對症下葯,合理的。同樣,針對不同根器弟子、不同的狀態所作開示佛陀之先後開示便會有所不同。不懂整條成佛之道的先後次第關係的人,會誤以為佛陀教法前後有矛盾,但對懂得菩提道次第教法的人來說,它們不但互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承,互相依靠。

(2)使佛陀教法成為對學佛者的實修指導。

現今有許多人經常聽聞佛法,但卻不知如何實修。也有許多人認為聽到的是理論,而實踐卻是另一回事,必須重新另學。許多自稱修密法的人,聽學了經論法義後,卻不知如何修持,而另外求一些本尊法門以作修行。這些無法把法義與實修整合的人比比皆是

佛法分為教法及證法二者,教法是證法之因,證法是修持教法的果。在修持的漫長道路上,雖然經義全為佛語,但何者先修、何者後修、何處當修止、何處當修觀,這些都絕不可有絲毫混淆顛倒。可是,若對整條成佛之道沒有了解的話,要確保次第不顛倒是不可能的。學通了菩提道次第的人,便能對一切法義有所掌握,令一切佛語皆變為對自己個人的實修指導。一旦通達菩提道次第,在讀到佛經上的任何一句法義時,便自然知道此為成佛之道的哪一步、哪一環節、應何時修、應如何修等。

(3)使學佛者明白佛陀之密意10。

佛陀說法時,是隨當時聽眾根器而說的,有時依了義11講說,有時依非了義講說,有時廣說無常,有時詳述菩提心,而且佛陀的密意在一時間不易明白。這些教法都是殊勝教法,但若我們擇其中一部、兩部經典而研學,往往會有不知從何修起的問題,而且亦往往有不能深入領會佛陀之密意的問題。菩提道次第教法,從一開始便勾劃出成佛次第,先後分別,並不夾雜,令讀者直接契入佛語密意。並非說佛經不重要,如果我們先學懂了菩提道次第,再去學習其他經論,便會事半功倍,輕易地明了佛經內之密義。

(4)使學佛者免於謗法的極大惡業

佛經有說:『謗經中一字,其業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毀之罪還大!』可是,我們今天環顧一下,便會看到許多謗法的情況,有的小乘者稱大乘佛說,有的顯宗稱密法乃外道,有的修密宗者輕視顯宗,大乘又說上根不必執著小乘戒律,亦有人說唯獨某一部佛經是最殊勝的,甚至幾乎是在暗示其餘經典皆為多餘。我們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分佛法而不尊重其他部分,便已有輕視佛法惡業了,何況直接毀謗法寶呢!通達菩提道次第的人,從一開始便明了任何一句佛法皆為成佛之所需,似有矛盾之處其實互不矛盾,所以便不會生出謗法或誤解惡業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