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戒定慧是什麼意思?戒定慧三學有幾部分?

uploads/content/2022/may/06402f1609761a7de34cc017e5099eee.jpg" />

戒定慧佛教解釋)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系,即循序漸進的關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煩惱,即:

  1. 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 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 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編輯整理:念定寺釋德政)

戒定慧中的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

  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品德、素養。

  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范、訓練規則。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學處就有227條,其他細小的行為規范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atilde;la)。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 遠離殺生

  2. 遠離不與取(偷盜);

  3. 遠離欲邪行邪淫);

  4. 遠離虛妄語

  5. 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范。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殺生。任何有生命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

  自己希望擁有幸福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系,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戒定慧中的禪定

  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1]  。

  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凈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工作做了,就不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定”。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殊勝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

  佛教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殊勝狀態

  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里所說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培育定力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方法叫“修觀”,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智慧方法合稱為“止觀”。

戒定慧中的智慧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互動[1]  。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喜歡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痴。貪嗔痴都是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生起的是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循環,輪迴之苦將是了無盡期。

  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象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剎那剎那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對象就是四聖諦

  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聖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