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答疑89問

  1問:什麼是外道?

  言外道佛道是分別法,從究竟實相上來說,外道佛道同是大道。為什麼這樣說呢?圓覺經雲,「無明真如無異境界智慧愚痴通為般若眾生國土同一法性,戒定慧與淫怒痴同是梵行。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有性無性齊成佛道,地獄天宮皆為凈土,得念失念無非解脫。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善知識,一切法由心性生,於分別中建立,凡有言說,無有實義。外道佛道佛說法,何以故?佛無我故,佛無人故,佛無眾生故,佛無為故,佛不分別故!故外道佛道佛說法,所說外道者為菩薩方便助人故。所以善知識修行,莫執著外道佛道分別,一旦執著外道佛道分別,在佛道者即成外道。善知識,我們常言佛道,斥指外道何為佛道?無分別故真佛道,能行平等佛道。所以,欲行佛道,先滅分別,直行平等,是為修佛,是為佛行。

  菩薩為助眾生故,假立分別法,故於道無分別中立外道佛道。從菩薩言何謂外道?一切指認心外有物,一切心外尋求解脫,一切改變外界以求安心,一切嗔痴諸等,皆是外道。善知識,不行平等外道,於真平等中亂立分別即外道。滅道即道。無言無妄即合真道。善知識,道無內外,人分正邪,故萬法於無中妄立善惡對錯,故世界生生雜亂。若除分別心,行真平等,即在真佛道!於真佛道中,外道亦是佛道

  2問:何為感應道交?

  感者是念,應者是覺,念起即覺,是謂感應道交;也謂拜佛有求必應。善知識,道者無心之道,人者無心之人,故人與道合,乃是念與心合。離心無念,離人無道,故感應道交,乃自心身應與自心,乃自心合與自意。如是即感應道交。感應道交者,自性合於菩提,一切行合於自性

  3問:何為「不即不離」?

  不即者,非也;不離者,合也。「不即不離」即是說,「不是它,還不離它」——在它不是,離它非顯。此言我們的覺性,覺性者不是萬物不離萬物。縱觀天地之間,不是萬物又不萬物者,唯有覺性。指出不能,不指遍處,非生非滅;非和非合,亦非不和合;非因非緣,又非不因緣;非自然,又非非自然。此不可言者,乃覺性爾,凡夫所求諸佛所棄物也!不即萬物不離萬物你我佛性!

  4問:什麼叫身內身、身外身?

  身內身者,色身也;身外身者,法身也。身內身,為凡夫所見;身外身者,為佛菩薩所見。身內身為四大和合,有生有滅,為暫留之物;身外身者為覺光之體,無生無滅,為永恆不壞之體。

  凡夫無覺,只見身內之身,以為全部;諸佛菩薩於覺性中醒來,能觀法身常住不動,能觀色身自在來去,故為觀自在菩薩、佛。修行者分悟前修和悟後修;悟前修曰凡夫修,悟後修曰菩薩修(佛無修行)。悟前修者,為覓尋身外身;悟後修者,為安撫心內心。故言「修行」者何為?外覓身外身,內撫心內心爾!

  身外身者,非意生身。意生身者為幻化之身,其與色身平等無二,為同一幻化機制所出。身外身非指意生身,乃不滅法身諸佛之身也!

  5問:什麼是無念?

  無念者,是於念上不起念,不執念,不留念,念念流通,恆去不住,即為無念。無念者不是沒有念,不生滅,而是念不是障,念不生礙,念念是助緣,而非是魔事。無念者,於知中不立知;無念者,直合菩提明心也。無念者,不執著概念也;無念者,不被妄念故事所纏所覆蔽也。無念者,現清凈自性;無念者,顯妙明真如。無念者,佛菩薩之心也!無念者,分而不別,照而不辨別,善知識但能持無分別心,即得無念之心!無念者,現清凈波,顯真實岸,為彼岸菩薩心智,是此岸諸佛所行為。善知識,但知此無念,成就彼岸佛身。

  6問:什麼是無住用心?

  無住用心,就是用心無住。修行人於日常生活中處處用心,但心不陷在任何處。何謂用心?就是於處處「制心一處」,於時時覺知心照耀。「制心一處即是妄心不生,沒有二念、三念、多念覆蔽纏繞;於時時覺知心照耀就是經常升起觀照之心能做個「觀自在菩薩。通俗地說,也就修行人在生活中擁有一顆清凈心,做事的時候專注,安靜的時候觀照。這就修行人的生活也就生活中的修行人。

  7問:什麼叫無漏?

  無漏就是沒有什麼可漏的,沒有什麼可漏的如何?就是你「空」了。空了就是無我無我就是,你遇事不起煩惱,遇情不起執著,遇變不生恐懼這就是無漏。無漏生無學,無學生無為,無為滅無常無常滅則寂滅生,寂滅生則真如顯,如此菩薩由「無漏」起,可至菩提彼岸,抵達佛所,成佛作祖

  8問:什麼是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又名無生忍,就是無生和無忍的意思。當你修行,於表面的生生滅滅中認識到「沒有生」,於過去生生世世的諸苦中認識到「沒有苦,沒有可忍受的」,這就是達到了「無生忍」的境界。「無生法無生忍」,是本來面目,是諸佛所,是覺本身。當我們處在「覺」上,哪有什麼法要生?哪有什麼辱要忍?要生的法和要忍的辱都是錯覺」的結果。一旦我們的心清晰,一旦我們能夠看見現實,一旦我們能夠完全待在真相里,那確實是「無生法忍」!所以說,無生法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待在事物本來樣子中的狀態,是大修行者諸佛所呈現的樣子。無生法忍,願你早得!

  9問:什麼叫微細流注?

  微細流注,就是身心內那些細微的變化、活動,包括那些隱隱活動的念頭和密密運行的身體變化,統稱為微細流注。它是五蘊及其狀態的描述,是人人都有,人人不覺的生命幻流。細微對於覺知很粗的人微細對於覺知很細的人就不微細。所以微細流注,可指那些沒有覺察人的五蘊情況。一切五蘊對於沒有覺察的人都叫微細流注,因為法眼覺粗而成細,因為法眼無明而成微。對於深修的人而言,微細流注,是指那些精細微妄念活動,因為它如極細微的水珠,念念相續,極速流動而不間斷,如線如瀑,不易覺察,所以需要識心進入定境才能看見。人們一般意義上說的微細流注,通常指它。

  10問:什麼是見、定、行?

  見解正確一門深入,精進不停,是名「見、定、行」。同時「見、定、行」,也還指心本來的樣子,心本能見,真心本定,心本在行。見性以知真心知心即入本定,不著不住本在行中。總之「見定行」說的是一顆心和見到這顆心的方法

  11問:對各種境界不留痕跡功夫是不是修行正路?

  於諸境界不留痕跡修行的正路,「不留痕跡」亦應不留。也就是說菩提修行於一切處不住,「不住」處亦應不住。無法可立,方是菩薩立處;無法可得才是菩薩所得

  12問:我們修法的人該看什麼書?

  上智人,外觀天地萬物,內看自我心念,是其所讀之書;下根人,聽別人的言教,看他人的有字之書,是其所讀之書。修行的人自量根器,依心而行,常讀世典,莫疏佛法。手持世言,是讀他人死念頭;親近知識,是讀活佛法。常親近活善知識,觀聽活善人的言教,是修行人最應該「讀」的書

  13問:什麼叫自在?

  以色身觀法身,是名觀不動;以法身觀色身,是名觀自在。善知識修行,行此二觀,即成大菩薩,即來佛所前。修行已得「觀」成就。善知識,且如此修「觀」,修「自在」。

  14問:什麼叫起疑情?

  善知識本來面目前:起念,猶如踏步,一步落入荊叢中——自纏自繞,自迷自惑,是為起疑情,被疑情害。於真如面前不敢認,是大顛倒,是大疑病。眾生常得,諸佛全除。故佛是無疾人,眾生是久病者。

  15問:悟個什麼?

  悟 「無生」,悟「本來面目」。除此別無所悟,如此所悟,是為真悟。若非如此所悟,若非所悟如此,皆是頭腦落入夢境。猶如迷人進大觀園,上樓閣,推門進入一個個房間,見喜勝境,以為所悟,實是所迷也。故佛教修行所悟,非頭腦上的對道理的領悟,而是對「本來面目」、對「無生」的直見!

  16問:什麼是心中心法?

  在我看來,心中心法就是認出「外圈心」和「內圈心」——「真心」和「妄心」,並待在「真心」中、息歇「妄心」的一種方法。外圈心是真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覺心;內圈心是心中所立的、有生有滅的、虛幻不實的識心。整個心中心法,就是打破內層妄心所生幻象包裹認識到真心本來面目過程它是一種有效的明心見性方法,其具體修悟的過程,可能因人對心中心法」領悟的不同而有差異,但其根本的方向不變!善知識欲修心中心法,應先辨內圈心和外圈心——先知覺心和識心,然後安定修行。一旦知道內圈心和外圈心,修行是一個守望覺心,安撫識心的過程;修行就會變成一件非常輕松有趣的事,而不是一種辛苦的腦力體力活了。善知識但去體會,讓你修行變成人間最愉快的生命認識它自身的遊戲!

  17問:修心中心法不講成佛資糧?若講,指的是什麼?

  成佛的資糧(本錢):覺性。修行是一個認識覺性、使用覺性、成為覺性的過程修行人外修善,以除外障;內修心,以除內障。內外障除,以修清凈心。清凈心成,以見菩提心。菩提心得,即已成佛!

  18問:什麼是陰神?

  之於人體,陽神即是覺心,陰神即是識心。陽神放出覺光,陰神生造萬象陰陽二心互合,生成生命生命面前的一切世界!

  19問:什麼是密法?

  一切心法皆是密法。自修自證,自了其意皆是秘密心上功夫,故說密法。真密法無關教派,向內為密,向外為顯。一切真修行者皆行密法,一切世俗人遇礙皆於心外用功夫,故是顯法。凡於心地上用功夫者是密非顯,凡於自心外用功夫者是顯非密。但從究竟上說,密或非密,同是機密;法或非法,同為佛法。視一切法為佛法者入真佛法,見一切機為真密者得佛真教。

  20問:密宗為什麼一定要灌頂?

  一切上師與其弟子身心交互,皆為種植秘密信,開秘密花,結秘密果,成就無上佛道。灌頂或者賜秘密咒語,為信而施,讓信開花,令信結果,成就如來聖果。

  21問:什麼是現量?

  「現」 者,王見,一切心王所見,皆名為現;「量」者,心照,一切心光所照者,皆名為量。總說「現量」:一切所顯,一切存在,一切事物出現在心王面前,名之為現;一切被心所知,名量。現量即是當下心所映的世界現量不是思量,直心所知也。大圓鏡智所照耀下世界,皆為現量界。一切佛前的世界皆是現量界。一切如是觀、如是我聞者的世界皆是現量界。善知識但能覺光升起,不隨念頭狂走迷失,即能見現量界。

  22問:緣從何來?

  緣從心來無心無緣,無緣無心。心緣共生,同造世界。緣是一個故事,一個心故事是一個緣。聖人無緣於天下,故緣緣起於聖人心無心起緣,為聖人事;緣起無心,為聖人行。大行者來世間,為擯緣,為掾緣,為息緣,為生緣,遊戲神通矣。

  23問:佛性與覺性有什麼關係?

  佛性即是覺性,覺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覺性,性覺妙明,一心造出天下物;覺性即是佛性,本覺明妙,天下物盡在一照中。性覺即是佛性,本覺即是本佛。

  24問:《金剛經》雲:「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怎麼有差別?什麼差別?

  入 「無為」門,名聖人。「無為」有兩種不同:有無概念的無為和無無為概念的無為。前者產生兩種情況一是「什麼都不強做」的無為——刻意無為;二是「什麼都不多做」的無為——操控意識稍弱的無為。實際上,前兩種情況的「無為」——已經再次「陷入」了有為;換句話說,「有為」意識的對岸的「無為」,還是「有為」。這是一般人認為的「無為」的實際情況。而真正意義的「無為」——是在我們的心智清晰情況下的,沒有「無為」概念下的自然作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

  修行人因對「無為」的理解不同,其反應的聖行也不同,故產生了不同層次的「聖人」,比如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就似乎是不同層次上的聖人(這裡「孔子」、 「老子」、「釋迦牟尼」是一種符號。)當然,「刻意無為」的反面就是「刻意有為」,或「有意無為」的反面就是「有意有為」。「刻意有為」或「有意有為」也可成就不同層次聖人。比如,如果你有超凡的智慧,且你有意改造社會(或某一領域),你可能成為孔子;你有超凡的智慧,但你有意不改造社會,你可能成為老子。但如你有超凡的智慧,你早就丟掉了「有為」、「無為」的概念,可能你就釋迦牟尼!

  完全有為的人凡夫;致力於銷除有為的人走上成聖的路;有為法未滅盡的人是初成聖;有為法完全滅盡的人聖人;有為法無為法全滅的人是久成聖。凡夫著有,初成聖的人著空,唯有真聖者空有無著。事實上,世上真聖者,等無差別。他們不但見聖人之間無差別,聖凡之間亦無差別。如此看到完全平等,故成真聖人。世上一切聖人皆因無分別而成聖人

  25問:實相念佛的要點是什麼?

  實相念佛就是念本來面目,就是任意時刻直看本來面目。實相念佛一般見到法身的人才能那樣做,屬於所謂「悟後起修」者的修。實相念佛並不是老實念佛,不跟念頭跑。實相念佛之中,你的念頭可以隨便跑,但本來面目在那裡,世上所有的念頭一起出現也並不妨礙它。這就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關注的是本來面目而不念頭念頭的有或無,多或少,再也不能影響那本來了。此即實相念佛:念本來面目

  26問:到率兜天還會退轉嗎?在兜率天比在西方凈土成佛快些,是嗎?

  到率兜天的人證到了識心凈體——此心就像彌勒轉世者布袋和尚布袋一樣,能大能小,大則能天地,小者藏於無處;能變現一切事物,被稱百寶乾坤袋。證到西方凈土的人——此心放下了,息了,凈了;凈了,息了。這是率兜天和西方凈土的藏意。證到此心的人(也就是「識精元明」),再也退不回來了就像一個遺失多少年小孩見到了自己的父母形象,他再也忘不掉了一樣。他會時不時想起他們,他會時不時憶起他們,甚至這種回憶或想起都不他自己想的,是自然升起的。我們修行見到過自己的本來面貌,對它的憶念或想起,和這情況一樣。在兜率天成佛類似於「漸悟」,在西方凈土成佛類似於「頓悟」,但「頓悟」和「漸悟」到底誰成佛快?這個不好比較,有人漸悟十年成佛,而有人等那頓悟卻花了十一年,所以頓悟漸悟、成佛成佛,眾緣和合所定。

  27問:關於度眾生,在自己尚未證悟本來以前是否可減少外緣安心修法,以自度為主呢?

  當然了,沒證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前,修行的主要任務是去證得,次要任務是去幫人;證得了後,就可以反過來了。只有這樣似乎才更好,否則,就有點顛倒了。顛倒了有什麼壞處?進入夢想。進入夢想有什麼後果?遠離究竟涅槃——離本來面目面、離自己的任務更遠。這樣,你的困惑不能根本銷除。你的困惑除不了,你不能真正幫到人。所以,未證得本來面前者,以自度為宜。

  28問:何種情況不是無記空?

  有覺知的情況下都不是無記空。無記空實際上是一種無明之明,它是修行要對除的。我們修行要找尋和獲得的是覺性的妙明,而不無明之明。故應認識無記空,並銷除無記空。無記空不等於無分別,無記空等於無知。不要把無記空和佛者的無分別等同。本覺不是無記空的,而是真空知妙有的。

  29問:菩薩是覺有情,怎樣理解?

  有情即是眾生有情即是世間菩薩有情者,內覺自己,外覺他人。覺一切情愫,覺一切貪愛,覺一切我知,是為菩薩,是為覺有情。若對己不知,對人不曉,貪愛轉心,情愫漫流,知見立知,即非菩薩,亦非覺有情。故菩薩有情者,為能自知,為能看護自己的頭腦也能助人能夠自知和看護自己的頭腦也。

  30問:「法性盡地」是什麼意思?心密里如何講即身成就?

  法性盡的時候,佛性生;當然,法性亦是佛性的一種應用。法性者即是識性,離諸佛法,離諸識心,方到彼岸佛法不舍,識心不出彼岸不至。法性盡地者,涅槃處也,諸佛誕生處也。不至法性盡地,不能成佛。即悟不到真空,也見不了本來面目。一切見到本來面目,一切悟真,一切榮登彼岸者,皆至法性盡地。法盡者,佛生也。法不盡者,覺性為法所纏,見佛、見本來面目者,難有。無論哪宗哪派,於身不行殺盜淫者,皆名身成就。若身行克殺,或欺或盜,放縱胡來者,皆名身不成就

  31問:中道義真實之相嗎?

  中道無相為相,以不住為住,以空為其道也。中道者不是離左離右,取中間而行者也;乃是無中間、亦無兩邊者也。以空為其道路,以不住為其發行,以無相為其本來面目這就中道中道不是中間也。

  32問:有人問太虛:蛇斬二斷,佛性在那一段?

  佛性不在哪一段?

  33問:我們看的經書太多了,好不好呢?

  不見性前,人們往往為了找答案而看很多書,殊不知看書越多,知道的越多,越障本性;再者,未見性前,看書多,多看書,恰中盲目慌亂的頭腦之計也。故見性前慎看書,見性後可隨便看。當然,對一些人見性後,想看也看不下去了。為什麼呢?知道知識用處不大,知道知識頭腦便物或者剩食,知道知識障蔽頭腦,常轉人性也。不管是經書還是世書,我們看書多好不好呢?我的回答是:一切人開悟,常因簡單;因簡單,故常開悟

  34問:今世不能成佛怎麼辦?

  成不成佛,你都是佛,你只差一個「知」而已。只要勤覺知,不是佛也是佛;若不念覺知,是佛也不是佛。覺就是道路,善知識修行不求成佛,但持覺知,不管你打沒打開見本來面目,與佛無二無別矣。所以,從某方面講,有覺即是成佛,有覺即是佛行,即等於佛。但持覺行,不怕佛不成!

  35問:因果也是緣起假相嗎?

  覺性不在任何故事裡,覺出離任何識情——佛離一切法,佛離一切法而生,因而佛超出因果,不在因果中。佛超出因果,不在因果中,並不是說因果不存在;只是說因果他不能。一個人歸於覺——成佛了,不是說因果不在了;因果還在,只是它們無法拘住他了。因果不能使他煩惱因果不能使他亂性,因果對別人成了不出宿命,對佛,在因果中等於無因果。為什麼呢?因果性空故。佛直坐性空中,所以因果有等於沒有,纏它不能。因果也是如來藏的化現之一,只是眾生只能見其相,不能見其性;而佛見其相,更能見其性。這是因果對佛和眾生的不同,或說是,佛和眾生因果的不同。在世間因果織就幻象因果緣起動力因果是相,是相的流轉變遷,是虛妄的、頭腦最難出離的錯覺!對於修行者,歸於覺的人不滅因果,但出離了因果;對於還在念上的人,即使秉持正念還在因果之中。

  36問:夢中佛事是否指沒有見性的人拜佛念經做功德一類的事?

  這樣說也不錯,即使覺悟的人佛事,也是夢中佛事。只是,覺悟的人知道自己佛事是在大做夢中佛事;而沒覺悟的人佛事時,雖也是夢中佛事,只是不知道。 「大行夢中佛事」這個說法更多是對那些開悟見性人來說的,因為不見性的人雖其行事不能自知。故更真實意義上,「夢中佛事是指那些見了的人拜佛念經做功課一類的事,而不是相反。

  37問:我們學生讀書應如何起用?考試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上課的時候,大用識性——發揮頭腦聰明、靈活和憶記的功能,集中、專注,收攝六根歸於意根;下課的時候,放棄用識性,大用覺心——發揮本心清凈、覺知和鑒照的功能,放鬆、自然,讓六根歸於覺性。學習的時候發揮成所作知,不學習的時候發揮大圓鏡知。考試時全力調用識性,不考試時識性覺性雙用。這樣,試試?

  38問:做功夫有什麼訣竅?

  尋得本心,直在本心上吃喝拉撒。如何尋得本心?持練覺知是個踏實可靠的通道。具足因緣的人可以修持一段試試。若說「做功夫」,悟前就是個用覺知找本覺的過程,悟後是個用覺知保本覺的過程。所以可說,持練覺知就是做功夫的全部和訣竅

  39問:道理說來說去是這麼簡單,可做起來總是走失?

  因為識心當家作主久了,所以慣性讓它時不時跑出去逞能或編織故事,把你拉跑或用故事覆蔽你的覺性——讓你進入「無明」。這是無始開始,念念無明,於恆沙般的生活連續事件中造就的,所以你一時半會改不了它,即使你見了本來面目,覺光也很強階段。但不要緊,因為覺悟了本來,知道念頭虛妄的,即使失覺一劫或幾劫也沒什麼;只要一念醒來,即能立刻搬師回大覺城。即使看似數劫頻遭身苦,搬師回大覺城你會發現你也毫髮無損。這是是個好消息?所以修行見到了本來面目,又常常「失去」本來面目,經常在念頭上迷,沒什麼可擔心的。但勤修覺,果熟自圓,明月常照。

  40問:怎麼能迅速成就?

  歇心!能速歇心速成就,慢歇心慢成就。歇心是一種往回的走,善知識都能往回走,成就快矣。往回走,就是沿心念,往心念升起的地方走。這是一種「逆流」,修行能逆流,匯入覺性的大海就不遠了,見到本來面目日子就不長了。這樣的修行是速成之法,較之於其它的修法說法,可迅速成就

  41問:聽說中脈及左右二脈通後就是報身成就,可有此說法?

  報身無關色體,即使色體全身所有奇經八脈都打開,暢通無阻,若心無明,一樣毫無成就。身是心動的果,不是心動的因,故就其究竟來說,在色身上功夫,無關佛成就;從某種意義來講,在色身上功夫,屬於「外道」法。欲成佛道,唯修一心。所以,佛成就唯一心說,更無別說,莫錯狐疑

  42問:密勒日巴尊者已至「修行是個妄念不修亦是大妄念。」的境界。但卻厭煩酬答施主,希望往雪山修行。為什麼?是習氣未盡么?

  雪山譬喻自性,雪山修行譬喻回歸自性。密勒日巴尊者回歸雪山,並非厭煩酬答,只是歸於清凈自性。有沒有一個人只是喜歡清凈,但並不討厭熱鬧的情況?有些開悟修行者,於開悟後仍然住在雪山竹林,並非他們厭棄世間的繁華熱鬧,只是他們更喜歡清凈而已。猶如有人的胃喜歡素食,但並非刻意不吃葷一樣。這是他們的喜歡吃素的一種表現。開悟者歸於清凈自性,依性而活,不受世俗看法或自己念頭的影響,是大自在的表現,無關習氣習氣。他們並不堅持一個修行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信念,他們只是依心而活,以本來的樣子「在」,以其「在」自然顯示和教導他人。他們的「在」本身如同明鏡,其「教化」或「教導」也是無心的。沒有哪一個真正的開悟者是刻意教化人的,他們只是盡量做自己,然後那些人因看到他——看到自己的人,自己變了。就這樣。

  43問:近來對一切有相佛法難以產生恭敬心,看得見的世界尚屬虛幻,看不見的世界又如何令人產生絕對信心呢?

  世界虛幻的,但不等於「無」,因為「虛幻」本身就是一種「有」。所以修行者修行路,不能著入「頑空」。在看到世界是絕對的「無」的同時,也要看到世界是絕對的「有」。最終體會到世界「非有非無,即有即無」、「世界世界,是名世界」和「一真一切真」等佛陀的教導,才算觸摸到佛教(jiāo)的邊兒。著相,於佛法不可取;輕視相,於佛法亦不可取。於相離相,諸佛態度也。

  44問:如何才能振興佛教?

  佛教如何興盛誰的事?老天的事;你如何對待佛教是誰的事?你自己的事。不管佛教如何發展,你決定不了它的走向,你只能盡你所能,為佛教貢獻——按照你認為佛教應該是的樣子。如何振興佛教?先振興你心中佛教吧。在我看來,佛教(jào)不應該是佛教(jào)——一個組織,而應該是佛教(jāo)——佛陀的教導言論。我們每個人如果能夠遵行佛陀的教導,體證佛陀的教導,那就是在振興它了。若不然,還有怎樣的振興它的方式呢?以我來看,造寺、建廟、有更多人的出家,那並不是真正的振興佛教。我們不能操控他人如何對待佛教,先管理好我們自己如何對待佛教吧。佛教是一個人的,不是所有人的。所有人的佛教你沒意義,因為你只能活在你一個人的世界裡。所以,按照佛所說去做你就在振興它了。你一個人的佛教振興了——全世界人的佛教都振興了,因為你世界就是全世界佛教探討的是真理,不關乎我們認為的「事實」;佛教管理的是內在的事,不關乎任何你身之外的事。所以,振興你一個人的佛教,振興你內在的佛教吧,這就是對佛教貢獻——這就是具體到每個人,具體的對佛教貢獻

  45問:請談一下拜訪或拜師的意義?

  拜訪就是去會晤你故事中的那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拜訪根本不是拜訪,而是去驗證你想像中的那個人和實際的那個是否一樣——而實際上,「實際的那個人」也是想像的,因此拜訪的實質是:你用一個想像去驗證另一個想像——所以,拜訪,那根本就是頭腦的遊戲。每個人都只能活在自己的心,遇見或看到心所反映(創造)的一切,所以除了心你從來沒有遇見過他人或它物。因為你從來沒有見過他人或它物,所以拜訪或去參觀一個什麼東西,那對心來講,都僅僅是到不同的鏡子面前 「照」了一下它自己。僅僅就是這樣。但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從無始來早就迷失了自己——迷失了妙常真性,迷惑了我們的心是如何創造我們的世界的及我們的世界是如何來的,所以通常我們並不了解這點。當我們去拜訪或參觀某物,我們要麼只見人或物不見己,要麼就只見己而不見人或物。如果我們只見人事物而看不見自己,那麼拜訪或參觀某種事物那就是一種迷失;如果我們只見己(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裡),而不看到他人或他物,那麼拜訪或參觀根本就沒發生過。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講,拜訪的重點不在拜訪的對象,而在於,你是否能從拜訪的人或一切外物中「照」見自己的心?關於拜師問題:在我看來,拜師是一種交付,一種信任 ——完全的交付或信任本來沒什麼,那是從別人達到自己的一種方法;但對一些人很可能發生的是那是一種迷失——把目光關注在一外在老師,而忘了你自己能生萬法的心。如果在拜訪或拜師中,能夠清楚上述所說的問題,我們不反對一個人去拜訪另一些人或去拜師父

  46問:不動心,腦子是否會遲鈍?

  不動心如果你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個「妙明真心」的話,不動心讓你越來越回歸於它——回歸於大圓鏡知,如果這樣的話,不動心,你的腦子會越來越靈,而不是相反;另一個方面,如果你不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個「妙明真心」——大圓鏡心(覺)的話,不動心,會越來越讓你接近它。相反,如果你不知道生命中所存在的那顆「妙明真心」,而你的心又常常狂動,那是在遮蔽它、堵塞它或讓你遠離它;如果這樣的話,你的心越動,頭腦就越遲鈍而非相反。

  47問:我有會用經書上看到的知識來評判自己的情況這對嗎?

  如果是用經書上的知識「照」一下自己,那是可以的;但如果由此生出許多對自己的批判、判斷或指責等,而生出苦惱心,這就要注意了。照鏡子,不要因為看到自己的臉丑,而整日煩惱重重,對自己不善。用經書上的知識驗證自己的修行也一樣。讓經文知識像光炬一樣是一個照亮或指引,而非為你修行的一個新的障吧。

  48問:《大集經》里說:「末法時代罕一得道」,這個得道是指什麼?

  「道」沒有時代性,無論何時何地,人們追求的能帶來我們解脫自由的「道」都是一樣的,那道就是:真相事物真相宇宙真相生命真相——心的真相。末法時代人們所要得的「道」和最初本師釋迦牟尼所得的「道」是同一個道。十方三世如來皆得同一道,沒有差別。此道能夠解開生死之迷,能夠出越煩惱困苦,能夠超越生滅輪回。這就是末法時代我們要找的道——一切修行在覓的「那」。

  49問:怎樣理解無念為宗?

  於生命之中,什麼才是「無念」的?——當然是「覺」,當然是那個心的本體嘍。所謂「無念為宗」,就是修行始終要以那個本覺妙明之心為根本,念念不忘它,時刻在其上。而不是「無念」就是沒有念頭。在那個根本之上,在那個妙明心體上,你的念頭照樣可以有,念頭照樣來去生滅,一點也不影響。就像河水再大、波濤再多也影響不了河床一樣,就像天空的雲彩再厚再密,也不會損壞天空一樣。念頭之於我們的本覺——我們的妙明真心,就是這種情況在這個「本體」上就是真定,就是那伽大定,就是三摩地,就是涅槃,就是寂靜,就是不可毀壞的金剛體,就是首楞嚴王!我們修行所要找的就是它,所要處在的地方就是它,所要「是」的就是它,它就是「無念」——它就是根本,所以稱它為「宗」。所以有「無念為宗」的法要之說。

  50問:處處要空,會不會落空?

  之於修行上,所謂的「空」就是,你裡面沒有一個堅信的、固定的、不變的信念存在。當你和別人相處或交互,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碰疼你,你也沒有什麼防護的、要堅持的,你不會和別人起戰爭事物來了去了情緒生起又滅,一切色、受、想流經你,沒什麼障礙這就是「空」。修行所講的空和世界上的事物實際有沒有沒關係它是指你安處在了妙明真心——妙明真心本來就是空,空但有知有覺,能應能映。一個修行者的空的表現,常常就是凡事不執著生活沒有煩惱,沒有恐懼,沒有憎恨。一個人生活沒有煩惱,沒有恐懼,沒有憎恨,這就說明他「空」了。不然,就沒空。「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就是空的表現,諸佛及所有大修行者都那樣。

  51問:有人念彌陀心咒一千座後又去念阿彌陀佛,這樣可以嗎?

  所有的語言、所有的咒——所有的念頭,在「妙明真心」上,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符號、一個點影,一個幻象。所以,從根本上講,念這和念那沒有什麼不同,讀經和看世上任何一本書沒有不同,只要你處在那妙明真心上,只要你了了分明在那靈知中。即使你沒有見到那「本覺」的面貌,帶著覺知去念這個和念那個,也沒本質的不同。因為你關注的始終不是那個所念之物,而是「覺」。「覺」才應是真正的被念者,而一切咒語經文、心符,只不過是「假借」。當有一天你觸摸到了覺知或悟到了那個本覺面貌,你會了解這一點的。

  52問:證到佛位還會迷失嗎?

  一旦你曾經真正的認出過你的「本來面目」,所有的幻象也不能幹擾它——當然即使你沒認識到它之前也是這樣。你只是「不知道」。雖然我們曾經找出或認出過我們的本來面目(所謂「開悟」),但大多數人並不能時刻守留在那兒,我們盡量守留在那兒——當我們意識到時,但很多時候,我們於不覺中又隨念跑了,我們又跑入了念頭世界。所以有時候,雖然我們曾經開悟過或曾經是個開悟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時與他人它事交互,我們還會「真的很生氣」——那正是我們迷失的象徵這是覺遲的結果。有人意識到自己「生氣」了,一念他又回到了本來。這是覺雖然遲了,但遲的還不太晚。所以我們常看到一些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生氣,但他們較之於普通人來講,已經不那麼「執著生氣了。所以整體上講,他們是個愉快的人。前一念不小心迷進了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你生氣;如果後一念覺悟到,立馬取銷你的生氣這就是「覺悟」;如果再後一念,你又起了「我不應該生氣,我怎麼生氣了呢,我真氣我剛才生氣了」的念頭,你對抗你剛才生氣你在原來生氣基礎上又進入了新的「生氣」——你生你生氣生氣,這時你又「迷」了。覺悟雖然有一個根本上的覺悟(對本來面目的認識),但是因為作為「有生命」我們活在念念上,因此你於一個念頭上迷失時,在那個念頭上你就「不開悟」了,所有聖人說「開悟永遠是一個過去的故事」,這也是真相的一部分。「念常起,覺常隨」、「念起生滅,全在大圓鏡中」,那是成道聖者對於成道聖者來講,「前念迷,後念醒」、「於二念、三念不再迷」,就算過了「恆沙劫」了。頭腦就是恆沙河念頭就是恆沙,一念迷,能於二念、二念上出離,ok,修行就算有點成就了,因為你不再進入那個「輪回」——那個過去煩惱痛苦的循環圈了,那個圈構不成了

  53問:我們為什麼要發願呢?

  願是種子發願就是往心地上種一顆種子。如果沒有種子,地上就不會開花,如果沒有花朵,地上也不會有結果。對於修行來講,如果不發願,怎樣成行?如果不成行,如何修成正果?所以發願是因,成佛是果。欲想成佛,必種佛因。沒有佛因,何得成佛?願就是信,沒有信,修行你也不完,走不到頭,沒有動力啊。所以,要發願——種種子並給種子力量。種佛因,得佛果

  54問:我確實感到周圍的眾生有我的存在。佛感覺到嗎?

  如果佛感覺不到眾生,他如何去幫助眾生呢?如果佛沒有一個存在「在」在那兒,你如何知道它是佛呢?不要神話佛,佛就是一個證到「本覺」的人。它代表本覺而存在。凡夫有的,佛都有;同樣,佛有的,凡夫都有。正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一個凡夫有的,一個佛都曾經有過;但佛有的,凡夫可能還沒擁有—— 比如無「痛苦煩惱」等。

  55問:兜率凈土與西方凈土有何區別?

  兜率凈土和西方凈土都是心地。兜率凈土是報身的象徵,是對識心清凈面貌的描述;西方凈土法身象徵,是對法身覺相的象徵性表達。一般修行,如果我們把識心修乾淨無著了,就會認識到法身——這就是「每一個佛都是從兜率天下來的」和「彌勒菩薩是佛的候補人員」之說法的隱喻表達了。對一般修行人而言,如果我們把識心(染心)修好了下一就能安住覺心(法身)之中,這就彌勒菩薩下一步就成佛的意思。兜率凈土和西方凈土都在自性中,都是自性的不同部分或不同面貌。善知識,一切佛土,不在外面,不在心外。

  56問:有沒有極樂世界?

  有,極樂世界不但是精神化的,還是物質化的。但它們的出現,卻不依賴於物質外在的改變。它隨心變而變。心極樂,則世界極樂,則見極樂世界;心不極樂,則世界極樂,則見娑婆世界地獄世界。比如,釋迦牟尼佛和阿難等諸比丘同坐祇陀林,但這肉眼看得見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但對於阿難諸等則是污濁世界。所以佛有語說「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同樣的道理極樂世界有沒有?答曰:隨其心極樂,則世界極樂,則極樂世界就在眼前。就是這樣。極樂世界心地,隨心而變,隨心而顯。極樂世界不在心外,也無心外的極樂世界,心外的極樂世界也無法知見

  57問:《凈土十要》對修凈土很重要嗎?

  經典是佛外在的「囑咐」,它必須轉化為你內在的「囑咐」時才有效。外在事物是創造內在事物的一個因,所以它顯得很重要(所謂「外在事物」 也是內在事物)。所以就我來講,我還是很重視讀佛經典的,因為那是「繞過」時間,與佛對話——直接傾聽諸佛聲音。所以修凈土的,凈土經典對其很重要;其禪的,禪宗經典對其很重要;其密的,密宗經典對其很重要經典是佛的聲音凝固在書里,當你打開,那聲音重新播放給你聽。時空並不真的存在,所以當你打開經典傾聽佛經,和當時阿難所謂「親耳」聆聽佛教誨相同。我喜歡讀經,那是世尊從我裡面說話,我與他心靈交映、兩鏡相對的時刻。我喜歡美好經典里散發佛陀音聲和微笑。舉手投足,音容笑貌,跨越時空,重新「活」了出來。

  58問:我心中沒有妄念,與西方凈土有什麼兩樣?

  如果你的「覺」沒有醒,沒有妄念,那就像一個空屋,裡面沒有人,沒有生機,死的。但如果你的「覺」醒來在那裡就像你看到滿世界一切事物都鮮活的存在,但那「空」、那「凈」也存在,毫不影響。那「空」沒有什麼能堵塞,即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存在,就像宇宙里雖然什麼都有、什麼都在那麼多事物也沒有把宇宙塞滿一樣;那「凈」沒有什麼能夠污染,即使全世界所有的垃圾、所有的痰液糞便諸等一起存在,那「凈」照樣存在。「空、凈」——這是妙明本心本來的樣子當你認識到那是什麼?西方極樂世界——萬物存在,空凈美好世界。沒有妄念,又醒在本來「覺」中,這就是西方凈土。沒有妄念,但不覺 「覺」的存在,那隻是一個瓶子,裡面沒靈魂這是它們的不同。

  59問:如何是戒?

  戒者,在外是一種制度規律遵守與遵從;在內則是一種對覺知的保持。如果你能時刻保持覺知,這種是戒。時刻保持覺知,狂心自然不亂不亂則能自然遵守和遵從一切外在制度規律。所以對於修戒,內在持戒(保持覺知)為根本,外在持戒自然發生。但是有人不知道「覺知」是什麼,或者做不到經常「保持覺知」,那麼就用你的頭腦——你的意志力來遵守或遵從外在的「戒」吧。但知道,根本的戒,是由內向外發生的,而不是從外到內的發生。對大部分人,持戒的開始,常常是從外向內進行的,但來到最後必須要有一個「反轉」發生——由內向外自然而戒;必須是這樣,如果不是這樣,戒不能導致我們真正的定。真正的戒,是以「覺」來運作你,以「覺」來活著;而真正的定,則就是「覺」本來的樣子。總體來說:戒是一種向內的方式,一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而「定」則是生命的 「本來面目」。

  60問:善行是否主要是對治自己以往自私自利習慣,達到「無我之境」的一種方便嗎?

  善行主要是「破」自我的——粉碎你的自我。由於善行,你的自我將不會那麼堅硬,你的角度將不會那麼堅固,你的認為將會「加入」新的東西……,這樣你的 「心」就容易變得柔軟和打開,你的智慧就會流露出來,你本性的愛——就會如雲破日來一樣流向他人……。當你是純粹的善,你是沒有自我的。沒有自我你是誰?你是一切,你是上帝——這我們最終要「找」和要「成為」的。這就善行目的意義。「無我之境」就是,我是一切,我是上帝

  61問:世上很多人不信佛,還譏笑學佛人。故要發願救度一切眾生是否很難或不切實際?是不是只救有緣眾生?

  學佛最主要的是個個人行為,你為度你自己而進行。但當你自己得度,你積累和具備了許多解脫經驗,這時,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和你曾經情況相同的人你就要以把你成功解脫經驗告訴他。如果他願意聽或聽得進去,那麼他將解脫他自己這就是度他。所以學佛的重點是「自度——度他」,以自度為主,度他是個自然過程發生,不可強迫。強迫是不仁慈的。在那人還沒到改變的時機,你從自己的認為出發,用自己的真理,去摧毀別人的世界,這看起來是「善」,實質這「善」 是偽裝的,你並不是真的為了他(她),你為了你自己。注意,你的「善」僅是你的——不是他人的,你的「善」在你這裡也許是真善,但流到了他人那裡,就可能不再是「善」了。所以,修行人,不要用你自己認為的「善」去強行改變別人的世界——那不是善,不是愛,也不仁慈;那似一種「強奸」——不經和別人商量,你把自己的自我硬硬的插入別人的心,還打著度人的口號。這是糊塗的。當你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你眼裡沒真正要度的人——什麼時候那要度的人出現?當他向你表示他需要你的幫助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佛者度人,類似一種「守株待兔」——他等待那受傷的人來到他面前。「你需要改變,我則需要改變;你不需要,我永遠也不需要。我就是你——我是你心最清晰的部分,我等待你發現我——然後利用我,我歡迎被你利用。」這是聖者與他世界人的關係。那向他伸出手的人,那他能握到的人,就是他的有緣人——他要度(幫助)的人。一個佛看起來太隱藏,因為他太普通。他不發願度人,他發願熱愛一切現實存在。如果他曾向著他人發出一個願望,那願望是,我希望一切人熱愛他的現實存在。

  62問:要度眾生,首先自己要開悟要有神通。否則談不上度人,人家也不信你。但如果只顧自己修法又不度人,會被斥為自了漢。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度人就是幫助他人。不要覺得度人有什麼了不起,幫助他人是平常的事。你不必要成了佛才能幫人你不必具備了神通(能力)才能幫助他人,隨時隨地,給予你所有的——你身邊人所需要的,這就是度人。不要給「度人」渡上金,渡上神聖的光環,度人必須重新還回它的普通和隨時隨地才有意義你不要想著只有在 「大事」上或一個人「生死攸關」時幫人才叫度人,而一個社會有多少「大事」、一個人有多少生死攸關」的時候呢?平時生活和平生命,不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嘛。佛菩薩幫人不擇大事小事他們的眼裡沒有大小之分,依照本心,只有「該做的事兒」。幫人為了自己,因為你幫人時你高興,那是本性的愛在你生命中的顯現。珍惜你幫助他人的時刻吧,那正是你愛你的時刻——你「成佛」、你「是佛」的時刻。凡夫在他清醒,以本性來愛人時都是佛;當他糊塗,他恨人或傷害他人時,他從佛的位置上「滑」了下來——甚至滑入了佛的相反面。幫助別人是我們的本性隨緣幫助人就符合了我們的本性這就是一位菩薩修持生活和特徵。自了漢還處在幫自己的階段,所以他們沒有什麼可被批判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幫助自己就是幫助他人,因為自己清凈了、不混亂了,就不給他人帶來混亂麻煩,這也是忙他人的忙,所以幫助自己也是幫助他人。自了漢和佛應該得到我們平等的、同樣的看待和愛護。度人需要神通嗎?只要你願意,度人不必假以特別的能力平常人以平常心即可度人——助人,過上菩薩生活

  63問:請問師父理上悟的和親證的體應該是一個吧?

  理上——從頭腦上「生」的體,只是一種想像;親證——真正「看見」的體,是更為真實的。當然,從最真正意義上講,所謂親眼看見的也是一種想像」。雖然如此,但還是有些不同,就如同你用眼睛看見的桌子形象,和純頭腦想像桌子形象不一樣一樣。我們理上悟的那個體和我們證的那個體的不同,和此相同。嚴格意義上說,理上沒有「體」的悟,理上只有頭腦上的領悟,而領悟不是開悟。不是開悟就不是「見」那個體。故而,理上悟沒有「體」出現。也無所謂一個體不一個體了。

  64問:正定和普通睡眠的區別?

  正定是契合到「本來面目」的狀態,普通睡眠是陷入無明。「本來面目」的狀態,了了分明,靈知妙用;而普通睡眠狀態,靈知被動的應用,是一種「想非想、定非定」的狀態這是它們的不同。

  65問:怎樣才是真性妙用?

  我們的一切行為——舉手運足、眨眼瞬目、吃飯穿衣、打嗝放屁,皆是真性妙用;只是,凡夫較之於佛,只差一個「知」字,即覺。如何才能真性妙用?不用想,你正在用呢;如何才是真性妙用?保持覺知,訓練覺性,時時在「照」中,這就更是「真性妙用」了。

  66問:我現在知道了,一切東西全是佛性的變化。但還會感到痛苦,尤其生病時感肉體上的痛苦。碰到物質上有障礙時,亦作不了主了。

  如果你見到了空性(本來面目),還是有很多具體的、實實在在的痛苦存在,你就一邊老老實實的訓練覺知,一邊針對具體的讓你痛苦念頭做質疑功課;如果你還沒有見到本來面目你就一邊針對造成你痛苦的具體的念頭做功課,一邊訓練自己的覺性。老老實實地從「念頭」和「覺知」兩個方面同時用功,下到功夫,是可以解決你目前的問題。這樣即可以除去你具體的、實際的痛苦,同時又有可能達到見證本來面目目標。「一念覺法」一箭雙鵰,可破魔障,可見本來。如果你「念、覺」同時這樣雙用功,一旦你「開悟」(見到本來)了,所謂悟後的「保任」及「除習氣」也結束了,因為針對念頭做功課的過程,就是一個「破習氣」和「保任」的過程。「一念覺法」一旦帶你到了頂點,那是終極的頂點。即使你還沒有到達頂點,在這個旅程中,對於解決問題它也是一個很有力的方法。一念覺法中的「念法」和「覺法」是你抵達和活在生命本來面目中的兩隻翅膀,用好它,你將自由的飛翔在極樂世界——此生和這個星球。

  67問:真正修行的人,知道得越少,見解越少越好。只須依止善知識與一兩部經典而不必廣研經論,老實參禪念佛,必能大事成就。這種說法對嗎?

  知道時「知道」個知,不知道時「知道」個不知,總之真正的修行人不會失去這個「知」,這就修行人的品質。因為時刻有個「知」在,所以「我知」不會變成「我執」,否則,對一般人,「我知」很容易化成「我執」。在我看來,讀多少經典,依止什麼樣的善知識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不斷地知自己的這個「知」,你要依靠自己的這個「知」,這才是重點。這個「知」,就是我常說的「覺」——了了分明,時刻不滅靈性

  68問:請師父談談「意生身」?

  意生身——「依據意識而化現的身」是個幻化。它因作意而成,不可執不可取。意生身出來知道意生身,去注意那個知道意生身的「知」,它才是我們始終要關注的重點。這個「知」就是清凈法身佛。注意這個「法身」——這個不變、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亦不減的它。除此之外的一切變化的、生滅的、不穩定形象都不要太著意,都不要著了上去。著了上去就成為障住本來的雲彩。所以,修行要去尋找、訓練、激發你的意生身——去尋找那本來就存在的法身、報身吧,它們才是重點呢。

  69問:現在還沒見性,能不能起用?

  見沒見「性」,性一直都在不停地起用,一刻也未停息;你只是個不知罷了。一旦你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那個「性」,並見到它不停的用、不停的化相,見到那個 「妙明的性覺」和「明妙的本覺」,你就是「明心見性」了。我們常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明何心?見何性?明的心就是「本覺」——明妙,見的性就是「性覺」 ——妙明。一旦知道這兩個存在,法身報身就同時見了這就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否則,不能算作完全的明心見性

  70問:中陰身與意生身的區別?

  兩者同是幻化之身,為菩提妙心發勞生妄所成。於妙明圓心,是相同的生成機制。二俱不要執。若執即離開了真實本位,進入幻化,遠離涅槃本來面目了。中陰身、意生身,為同一幻心所生,因分別而有不同。究其實質,本無不同。莫於如來之上妄加分別,層層更入夢中

  71問:靈魂佛性有什麼區別?

  靈魂自我堅固妄想,為幻念的連續錯覺體。因妄成有,因妄成無。佛性為何?佛性為幻化一切的根源,是所有一切的樹根。所有的幻花、幻果,都由它結出。它真空現妙有,因為真空,所以無本生滅;因為妙有,所以顯生顯滅。如同身體意識等,靈魂也是佛性的幻化物之一,按名靈魂爾。糾其究竟來說,靈魂無所有,佛性不生不滅靈魂何說沒有?翳目空花故,本無所有故。當你去覺知靈魂,那個覺知靈魂的是什麼?佛性。如果靈魂能有感知,那個「感知」的本質是什麼?還是佛性。所以,三界之中,萬物之內,佛性為其根本,一切皆是佛性的開花、結果。靈魂也是它的幻花之一。

  72問:等覺菩薩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我等凡夫怎麼能在二、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無明,並能住六道里而度生呢?

  一念在覺,立在佛位,睛目瞪明,即知是佛。若不直入覺位,持十信,經十住,歷十行,過十地,過重重關,繞層層圈,仍在識心轉悠,成佛不能。所以不管修什麼法,因地以不生滅心,直取果地常住妙明,成佛速矣。若因地以生滅心,求果地不生不滅心,無有是處。換句話說,在開始修行,如果以生生滅滅變化不停的識心為修行的工具或根本,去求最後結果里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真心,那成佛的可能非常小。所以不管修什麼法,法是手段,法是次要的,法是工具,關鍵從一開始用對成佛的器具並選對正確的航行方向成佛何難!若直出六道,以覺為師,以覺為引,可速直出重重勞關。

  73問:修到什麼程度才能傳法?

  修到你扔掉了所有的「法」——登上彼岸,入住佛地的時候,傳法、授業、解惑,才不會有謬誤,否則,你很難不迷糊你很難不著相。不是著這相,就是著那相。一法不舍不能登彼岸,一法不舍不能成佛,所以修到你沒有法的時候,你才可以傳法。無法——有千萬法,這個時候你才可開門應量八萬四千眾生,傳八萬四千法,助八萬四千人。「無法」意味著無我無我才能更好的與不同情況眾生相契合,否則你會有契合不上眾生。遇到不能相契合的眾生會怎樣?兩個自我相鬥 ——魔和魔相遇了。這個時候就會增了你的我見,增了他的我執生了你的煩惱生了他的痛苦。所以開門說法,一個師父最好完全成熟了,否則,道場有可能於某時某刻變成戰場。一個普通的法師傳法也是一樣,你在哪一個法路上著而未舍,有一天那個法就有可能是你與他人戰斗的武器。所以一個法師必須舍盡法,開始傳法才會更好。

  74問:只怕心不死,不怕不活。先將心死透了,還會活得起來嗎?

  對於修法,能死能活的心是要舍的心。真正的要尋的心,不生不滅。你死了那個心——你死的那個心,是個妄心,正是它障住我們的本妙明心。所以,我們要讓它「死」,而讓那個從不生死的心「顯」出來。所以心死不怕,能死的不是真心真心不生死。

  75問:萬法皆空,唯有佛性不空。這樣的話,佛性萬物不看作二物了?

  萬法皆空是指萬法所現的相是空的;唯佛性不空是說生成萬相的根本不空這是「性」和「相」的關係。性和相看起來是「二」的,實則是「非一非二」。這種情況,猶如眼睛疲勞而現的幻花,那個幻花和心(非眼睛)關係正是如此:看起來是二,實則不一不二。我們的佛心其所生的萬相,它們即不是一也不是二,因為它們根本不能形成「對數」關係,況且佛性本身也無形象如果你仔細地尋找「心」和「幻花」二者都找不到。但你卻明明看見了什麼,這就是「幻」。我們都生活在「幻」中,當我們被它所欺騙時,我們的困惑產生了;當我們從所有的幻中醒來,我們自由在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中。

  76問:「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成佛了嗎?

  很多活在世間的被作「大菩薩的人,都回到此岸的佛。他們覺悟了空性,了脫了自己,然後帶著佛性品質,又返回世俗,幫助他人。這就菩薩。那些深入困惑人的黑暗內心,幫助他們解決心靈問題的人,都可以叫作地藏菩薩。那些看到幻象無所有,痛苦無所存,地獄全然心造的地藏菩薩都是成了佛的地藏菩薩。我們故事中的「地藏菩薩」是位成了佛的菩薩,了知三界是空,卻還在所謂的「地獄」中工作;於地獄工作,不苦,不累,不焦慮,不擔心,不真的害怕這是成了佛的地藏菩薩樣子地藏地藏菩薩並不在陰暗的虛冥界,就在今天的地球上,如果你去留心發現,你有可能就會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可能正工作在你身邊,可能你因貢高我慢或法眼蒙塵錯過了他。如果你是一位心靈困惑的人,認識你身邊地藏菩薩吧,你有可能因此解脫;如果你已是一位地藏菩薩,留意你身邊困惑的人吧,可能有一個人因你而解脫。協助他人心解脫,是件很美好的事,地藏菩薩工作是愛的工作

  77問:「是法住法位,世間常住」。怎麼理解?

  法從哪裡升起?心中;升起來的法,去了哪裡?化成了相。相常生滅,但法常生。只要入住在法的根子上,相就是不滅的——它只是由一個換到另一個,由一種換到另一種而已。相可有真正的消滅?它只是不斷地變相。心可曾真正的生死?不生不滅——不斷生滅的法,就是它永不斷滅的標志。跟著法變動,猶如一片葉子隨著河水流動,你就不生不滅的——世間相就是常住的。就是這樣。

  78問: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進一步,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後來,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怎麼理解?

  「山」和「水」都自出你,你的心創造了它們並投射出了它們,這就是它們的「誕生」。因為無知,開始的時候你把幻象當作真實,並千真萬確地相信那是真的並沒有什麼異議或想法,於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但隨著你在無知中生出「知」來(痴——病態的知,小聰明),於是你開始思考和思量「山到底是什麼,水到底為何物」,於是你創造另外的畫面,投射和附著到你第一次創造的「山與水」的形象上,於是你來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地;但隨著你對幻象的了解,你認識到不但你對山或水的認為是假的,連親眼看到所謂山或水「實際的樣子」,也是心創造的,於是你息滅了自己關於山和水多餘的創造和投射,於是,山又變成了山,水又變成了水,你又回到了所謂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看起來和最初、第一次或無知時代見到山水的情況相同但實際不一樣的「見」中。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經歷「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又回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對「存在」認知的旅程——覺悟本來的過程事實上世上的一切事物皆是「山水」,你對它們的認知和此相同,而它們的「被創造」機制也與此完全相同。山或水——世上的一切外物,都是一面鏡子,它們是用來讓你認識你自己——「心」的。在從事物的「是」到「不是」,又回到「是」的過程,外物根本沒變,變的都是心。心變則外物變,外物變也反映著心在變。實際上心外何曾有物?何曾有完全獨立於心外的物?一切皆是心造、心見——見造、見心。生命覺悟是一個從心到心的過程,中間的一切事物,只是個藉口。

  79問:動念是妙用嗎?

  動念即是心用,心用即顯念動。每一個念頭都是心從「無形象」幻化出來的虛妄的有形象,如同疲勞的眼睛生出幻花一樣。但即使是「妄」也是心的用——妙用,實際上。如果心分別一步來說的話,在覺知下的念用或用念,才稱作「妙用」;在這個定義的情景下,那無明中的念頭狂動,雖然也是心的用,就不被我們說為「妙用」了(實際上是)。所以,如果你問「動念是妙用嗎?」回答是:是,但在覺知狀態下的啟用——更加是「妙用」!

  80問:虛雲老和尚在高旻寺眼睛能透過牆壁,見到屋外有人小解,這能說是開悟了嗎?

  開悟所見的不是任何相,而是「非相之相」——不是所有相的、另外的、不離也不即相的「那」。見到這個,才叫開悟。除此之外的,見到的一切有形象形象和沒形象形象都不開悟開悟不是見到或生出了任何「能力」或「異能」——而是,見到了那「本來」。「本來」上沒有任何已「能」,沒有任何多餘的 「能」;它本身就是「能」,它就是「能」本身。見到這個原原本本的「本來」(相應佛經,可以稱它名為「本覺」),見到這個還沒生出任何能的「能」(相應佛經,可以稱這為「性覺」),才能說開悟神通(或說特異功能),不關乎成佛開悟事實上,眼睛能穿牆看到東西眼睛不穿過牆看到東西,是一樣的;無差無別,只是凡夫分別了,覺得這有大不同,而產生「大不同」。實際上這完全相同,就像有人的眼睛能看到一千米,有人的眼睛能看到五千米一樣;就像眼睛相對耳朵為什麼能「看」一樣(「哇,那傢伙怎麼能聽,而我只能能看?」),有什麼不同?同一妙心不同應用而已。而我們修行所要覓的,不是所有的、非凡的、特別的 「用」,而是那個能生一切用的「根本」——妙心!但尋到「妙明的本覺」,但覓到「明妙的性覺」,開悟矣!這就開悟,如果這被叫作開悟的話。

  81問:明心見性的時候,會展現圖象嗎?

  實際上,明心見性不關乎眼前有沒有事物頭腦里有沒有圖像,因為我們見到的那個東西——不是這內外的一切,而是能使這一切成為「見」的那個。那是個狀如虛無,形遍虛空,能生萬法,能見一切的「那」——「性」和其同生的「妙明」。事實上一旦你見到了這個東西,「明心見性不需要特殊的狀態或特殊的時刻,你隨時隨地都能「見」到它,看著它,如同看世界上的任何一種事物一樣。只是,這是不同的「看」,它也是不同的「物」。根據我的了解,大部人所講的「明心見性」,只是「明心」了——見到了「本覺」(法身);還沒有「見性」——見到「性覺」(報身)。他們只是把見到了法身當作了明心見性也就是說,他們把不完明心見性,當作了完全的明心見性。見到法身(明心)——那了了分明的那個——還不夠,還要必須要見性」——見到「報身」,不然你只能親眼見證「妙知」,還不能見證「妙化」。明心見性的時候,會展現圖像嗎?會見——因為圖像(相),時時刻刻在「心」前,從沒一刻離開過心。眼前看得見的桌子電視里的畫面頭腦中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