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網路問答錄(41--50)

  第四十一問:「能親證的了義,要取決於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此二者又由閱歷與經驗決定。」果真如此嗎?請幫助解除心中所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講法可為理悟境界,不是證悟境界。理悟,為讀誦經典與參學古今法師所講雜論,從中發揮了思維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並與自身的閱歷與經驗結合起來,形成理論上的了義究竟;並在思維中形成概念化、系統化、規范化、抽象化的心理境界。證悟,為身心依戒定慧修證所悟,定境中明了觀察、究竟觀知諸法實相;並隨功德增長,智慧隨之增長,從初定至百千三昧;既可觀本世界,又可觀他方世界;既可觀自然法,又可觀因緣法,明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空境界

  能證悟了義境界者,是思維止、心智生、慧覺開、根不礙,或天眼觀、法眼觀、慧眼觀、佛眼觀。與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無關,又和修行者的閱歷與經驗無關。接受能力,只能是思維敏捷度與接受信息訊號的強弱;認知水平,只能是思維明辨能力與識別標準的高底;閱歷,是人閱覽事物發展變化歷程的長短;經驗,是人經歷與驗證正反兩方面事物發展變化結論的多少。總之,修行者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及閱歷與經驗都是思維產生的法塵,未超十二因緣與十八界限,怎麼能證悟了義境界呢!

  末法時代,有的官階和尚、學位法師,名頭名氣很大;僅修學佛教文化,廣學博究空論,以文辭了義為究竟,便得少為足,未體悟言語道斷的境界,未證悟轉識成智的義諦。此非有意輕慢誰,恐學人自誤道業,荒廢了大好時光,執空談名相諸事;故而勉為其難,權為仁心棒喝,誠祝早入中道,達佛法彼岸。2015/12

  第四十二問:「人生在世,一切都機緣,離開有離開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處,都是一種既定的緣分,離開就是緣盡,失去就是緣去,人生聚散離合,就是緣來緣盡,情淡情濃,記住那些美好,那些歡笑,走好現在,做好現在,就是人生又一次的美好。」看後有點人生宿命感覺,不能完全認同;但又不知哪裡不妥,您如何理解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教因緣法中,一切自有因果,一切皆有因緣。為什麼講一切皆有因緣,而不講一切都機緣呢?因為,人生因緣和合,命運還為因緣和合。命在人生因緣和合中佔七,為前世作因,今世受果。運在人生因緣和合中佔三,為今世作因,今世後世皆有受果。命為主導,運為造化;不可前世宿命佔全,而無今世運氣造化;那樣會使人程序化生活,而少人生生機活力創造;還不可今世運氣佔大,而無前世宿命因緣;那樣會使人生無因果規律可循,失去厚重而過度機敏,失去自律約束而隨意狂亂。所以,法則如此,一切皆有因緣

  若講一切都機緣自然否定了人生的主觀創造力,人為破壞了人生的豐富想像力;會導化人生變為獃滯等待而不去努力奮發,會影響人生情志低沉而不去積極向上。因為,人生命中無福無緣等事項,通過今世的主觀創造與努力奮發,可以變無福為有福,變無緣為有緣;又為後世積下福因,結下因緣。所以,命運不是機械循環,而是有機往復;如《濟公傳》中,有一員外命中無子;但與濟公結善緣後,捐一山木材修建寺廟,妻便產下一子。再如二人見面就吵,若堅持下去將是無緣;若一方容讓感化另一方,或雙方互讓諒解,機緣會生轉化,變無緣為有緣,變惡緣為善緣,變少緣為尚緣。

  人生的聚散離合,有因緣可依,又有因緣可變,隨緣變緣皆依身心造作;可依不可絕對化去認知,可變應相對化來理解。特別是大善大惡之人,可以改變命運,化解不同因緣,新結不便隨緣。如此認知,既符合客觀實際,又不因果規律,還讓世人接受。2015/12

  第四十三問:「人的業力消失了,生命還存在嗎?若生命不能存在,人學佛修行,去除業力,還有意義嗎?若業力存在,生命就存在,那有業力也沒什麼不好的,至少還可以再入輪回。」您同意這種觀點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行間距)

  答:對人身而言,業力消失了,生命不能存在,或說死人沒有業力;但對人的神識而言,業力沒有消失,生命還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死人對自己的神識,還有業力追加。所謂業力追加,善惡有別。善福追加,如請僧助念,舉辦各類法會節儉辦葬事,不建豪華墓地,不用貴重棺木,所剩資財用於供養三寶、救濟貧困、公益事項等;十分之中,追加得三,作者獲七。惡業追加,如毀謗三寶、贊嘆殺盜淫妄等言論留世,多一人閱讀,惡業追加一分,直至言論消失於世;還如大辦葬事,鋪張浪費,奢侈豪華,所剩資財用於殺盜淫等;十分之中,追加其三,作者七分。

  人學佛修行,是去除惡業力,增長善業力;同時增長福壽,轉煩惱菩提。所謂業力,存在善惡差別善惡差別,主要表現在本質、內含、形式、特點、界限上的不同。善惡業力不同,決定著生命形態的不同,即是法界眾生現象差別這是宇宙生命法則,也是人生真相,不隨人的主觀意志為轉栘。人道之善,為行十善業,以及受持五戒、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反之,所行為惡。業力,為一切言行造作,形成的習慣力,留存延續於心識之中,受報在身形苦樂之上;可分共業與個業,共業為共同作業共同受報,個業為個體作業個體受報。

  善惡業力所表現的本質,是因果規律;既有因上為果,又有果上為因,因果循環不息,善惡有報不止。善惡業力所表現的內含,是一切唯心造;既有純善無惡,又有純惡無善,還有善惡間雜。善惡業力所表現的形式,是因緣和合;既有因和於緣,又有緣起於因。善業緣起人天福受與四聖道樂受,最高表現形式誓願力;惡業和合於三惡道苦受與輪回厄受,最高表現形式無明力。善惡業力所表現的特點,是放下執著的不同;善即無為放下名相,惡即有為執著我法;放下解脫成就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執著我成就六根綁縛與逆境惡緣。善惡業力所表現的界限,是功德無明的不同;善即依功德法界,惡即依無明眾生;四聖道眾生功德成就六道輪回眾生由業習力牽引。

  總之,人的業力不會消失,只能是善惡此消彼長,升清降濁,感召生命形態不同,所處生命現象差別;但心識性我是一,三世如此,始終不能改變。故雲,涅槃路上無朋伴,黃泉路上無故人。2015/12

  第四十四問:「學佛不開經典修行不開傳承,經典與傳承是什麼關係?」可否具體地開示一下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學佛人一生都離不開經典三藏十二部,從信佛開始,就應知教義明法理,增長福慧。在修行過程中,更應誦持戒儀,自凈身心;深入經藏,印證梵行。有證悟境界後,當應依經弘法,明了要義,自破魔蘊。雖有言語道斷,不執著文字相之說;但那是成道人所悟,證悟境界言語,空談無證自道斷;透過文字義理諸法空相入中觀

  修行人一生都離不開師徒傳承,從信佛開始,就應依法門傳承,進入修行狀態。在修行過程中,更應依師授傳承,保持身心正法。有證悟境界後,當應依所受傳承,如法教化信眾。雖有各宗傳承不同,又各有法脈分支;但是,傳授法要最關鍵,功行踐修師徒間;證悟道果心性是,繼承過程密義宣。

  佛教經典的實質,是教化一切眾生真實存在的規律;既依自然法則又超出自然法則,依因緣法則又超出因緣法則;也是佛陀從自身修行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最具法性價值的典藏;還是佛陀自心了觀宇宙人生真相後,證悟出可以穿越時空真理;更是佛陀自性功德圓滿顯現時,揭示出人能信受行持義理中的精華。佛教經典,具有乘別性、平等性、融合性、信受性、依皈性、示範性、威力性、傳承性、廣泛性、規律性等。

  佛法傳承的實質,是師徒間口耳相傳法行的要領,是師徒間身傳心授戒持的規范,是師徒間黙契配合掌握的訣竅,是師徒間心靈相通過程象徵佛法的傳承,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實踐性、程序性、系統性、真實性、普遍性、密義性、理化性、特徵性等。特別是密宗傳承特點中還有戒律法門、功行一體同受,禪宗傳承特點中還有心法密要等。根據宗門不同,傳承方式四種;即師徒傳承、法嗣傳承、嗣代(家族)傳承、活佛轉世傳承。

  經典與傳承的關係,如同世間修學與習練、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操作等。二者必須有機結合在一起,相鋪相成才能更好發揮功用,相互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若是離開佛法傳承的佛教經典就會變為知識文化;佛教義理的教化,就會變為佛教教育,現出只有理性信從,不可證悟智慧。若是離開佛教經典佛法傳承,就會變為失去理性指導的實踐,易為盲修瞎練;佛法義理的傳授,易為世間而無世間法,易證世間而無世間智。故此,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世間。2015/12

  第四十五問:「在人際交談中、義理交流中、網路媒體中等不同場所,戲論佛法或有意曲解法義等,有什麼過失嗎?」一些人於不知不覺中,容易拿佛法僧開玩笑,或用世法俗義強辯佛教法義,只是突顯個人世智聰明也不有什麼過失處,故請方便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法中,一言一行無小事,起心動念有因果;善惡作業習生,正邪知見隔一線。就是無義語,或稱綺語,皆有過失;於信眾之間,一句輕浮無禮、義不正經的話,易令人生邪知、邪見邪心邪行、邪語、邪業等;其果報可墮入三惡道,若生人中,得言無人信、語不明了二種果報。更何況是戲論佛法、曲解法義等,其過失無量無邊,其果報不可思議

  若具體而講,其主要過失可略為十種;一是輕法慢教,增長魔法,做魔眷屬,令魔子魔民心生歡喜。二是侮師辱友,增長嗔恚心,退失忍辱力,令行人自毀功德林。三是不親善友,諸善知識皆自捨去,惡因緣自然圍繞,令身心失去善行環境。四是退失正心修行過程多有障礙喜樂染著,令於戒法不得清凈。五是不聞正法,身多受苦楚,心神難安寧,令三災八難常相降臨。六是增諸爭斗,眷屬乖離,怨恨生心,令爭論不息至詆毀相攻。七是心多疑惑,不明法義,散亂懈怠,令正法日衰而誤人正信正行。八是善根不生,喪失善法,業障現前,令邪知邪見充塞其心。九是退失善根善心不起,心智昏昧,令邪魔鬼穢得其方便。十是心無歡喜,多生嫉妒,怨賊常擾,令其成功事項常毀於一旦。

  若具體而講,其即生果報可略為十種;一是多諸苦惱相逼,身受事累責難,爭訟打鬥伴臨,睡常惡緣入夢。二是怨敵常相惱害,仇恨增長毒心,資財遭受侵損,戾氣填胸惡狠。三是造作地獄惡業身心時常畏懼,惡趣業習顯現,恐其不得善終。四是容貌醜陋不善,身家常負罵名,事業慘受破壞,心多鬱悶寡歡。五是舌不柔軟口痴,語無倫次混淆,急事說不清楚,言詞晦澀難懂。六是聞法不能意持,忘失不能記憶義理難以入心,滿腦慾念雜思。七是經典聽不明白,音不入耳如風,稀里糊塗狀態,懵懂似懂非懂。八是速當值遇惡友,欲罷不能隨形,巧施千方百計,請君入甕自恣。九是修行難得出離,其心不能專一,妄想得意妄形,實際在混日子。十是多聞不悅言語因緣常遇不順,鬧心相鄰性急,無奈逢毀損功。

  過失有一不為少,果報得一業為多;偶有戲論失為少,曲解成習報為多。勿為說過便無事鬼神察查有認真;八識田裡印記,孽鏡台前無好人。故此,一切智者,自當謹言慎行,快速遠離戲論佛法,如是之人不親近,常修忍辱行,寂靜息爭論,法服自破魔,苦厄遠離身。乖爭無義事,曲解害人心,有意與無意,果報太嚇人。2015/12

  第四十六問:「因為一切唯心造,天堂地獄都是精神世界,所以天堂地獄都不真實存在,對不對?」這種疑問,困惑著很多人,帶有普遍性,可以給予釋解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如此疑問,是對佛所說心義與功用不能了知,才認知天堂地獄都不真實存在,只是精神的、虛幻言詞罷了。由人的思維想像而產生,再依主觀意志加以敬畏,是用來統治與束縛人的思想,其功用是蒙騙世人而已。故而有人說,「一切宗教都是騙人的,佛教認為無信仰的人愚痴讓我們信佛人才傻呢!這個不吃,那個不戴,出家都不結婚,一世為人虧不虧。」實相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佛法若無真實義,幾千年來誰人繼;酒色財氣百般好,為何智者競逃離。萬家寺廟香火旺,身披袈裟僧尼;信眾往來多供養,禮敬三寶虔誠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裡的法界性,含義應包括器世間法則性質與眾生界及法則性質;從其形成的本質上說,一切皆是唯心造作的業力感召所成就。那麼,處於不同時空點上的各類星球功用與不同形態生命現象的存在,怎麼唯有心造化而成而不是其它呢?這就應該把心的含義功用講清楚,才能領會如來真實義。

  心的含義,應從二方面來認知;一是思維心,二是真實心;二者皆不是指身體藏器心。思維心是大腦生意識,意識支配言行,使身體具有生命特徵的生理反應,受客觀規律世間法則支配調控。真實心是真實存在身體之中,功用潛隱化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又可獨立冥存於身內外,身內外又無所見不為人五根所感知,又不為意根所覺知,還不為身體的壞滅而隨之消失;此身壞滅後,仍以中陰識、色蘊識、五蘊識的形態存在世間或出世間,感召不同生命體,受不同法則支配調控。

  心的功用,還是從二方面來認知;一是思維功用,二是真實功用思維心的功能,是支配人的語言、運動、聽覺、視覺、感覺、觸覺、味覺、情感等一切生命活動,通過神經中樞調節人體脈搏、體溫、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生殖等生命體征,是一切思維活動的基礎,類似於大腦功能思維心的作用,有主觀、觀察、記憶、思考、想像、創造、選擇、動靜、承受、棄捨等智力,有認識、理解、分析、判斷、推理、謀劃、表達、交際、感受、活動等能力真實心的功能,以色、受、想、行、識五蘊形態住持色身,統攝七魄功用,使心,肝,脾、肺、腎、意根、性腺正常發揮功用,保持身體活力與協調。真實心的作用,貯存意根法塵,將思維見聞覺知的一切信息,通過魄傳導形成業習力;並將過去世中形成的業習力映顯於思維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天才能力、性格氣質、愛好習慣精神境界善惡觀念等;還依因緣法則,形成親人眷屬朋友同事關係,及相遇、相談、相處、相別等變化事項;還依因果規律,形成千差萬別的福祿壽康財與貧病殘孤賤等不同命運

  佛法中的一切唯心造,是從本質上揭示了一切善惡源頭,在於起心動念處。內有六根功用,外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偶立,中有六入為傳導,攪動思維心產生需求、排斥、苦樂善惡差別,再形成言行造作。不同人的不同造作與共同造作,形成個業與共業,存貯真實心識之中,待因緣和合時,感召凈土天堂地獄等不同生命體生存的不同時空環境與形態。時空環境生命形態的不同,感召有變異與生滅法則不同,對各自感召的生命體當然有苦樂不同。凈土天堂地獄等不同時空環境即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星球,不同的眾生。如此法界的形成,皆依諸佛願力與眾生業力和合而安立;故凈土天堂地獄真實存在,只是超出人的思維能力科技手段億萬倍,無法用感官感知。確切一點講,現代的人類,連太陽系內的事物尚不能盡知,如何談得上超出太陽系外遙遠的凈土天堂地獄呢!

  總之,善惡皆由心生報應皆由身受;千變不離一念,萬化一切唯心。法則依願生成,規律因業造就;善行可造天堂惡行可造地獄。這裡的唯心,不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能動和意識先於物質哲學唯心;而是宇宙中一切的一切,產生的本源動力,皆由佛的願心眾生業心和合造化而成。2015/12

  第四十七問:「法師是不是神職人員,還是溝通佛與人的中介?」您可以答覆如此疑問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凡是能為信眾釋解佛教經典開示戒法義理,證悟人法二空的人,皆可稱為法師,或稱為善知識法師是將自己的修證過程與證悟鏡界,通過明師印證後,結合教義法理,形成風格各異、宗門不同、見地差別境界凡聖的知見,教化有緣眾生,依願利益世間。故此,從本質上認知法師不是神職人員

  法師信眾關係法師有教化、授戒、傳法、培德、解惑的功能,也起到使者、棟樑、示範、傳承、引領的作用。這裡,文字表面具有中介性,但只是比喻,並非實義;在此的實義,為法師啟發有緣人建立信仰,再依佛教為法緣,相互心靈溝通,交流修習知見法師是於信眾中載戒載法的人,身為戒體,心為法體,示範身心清凈,與信眾同修共度,共同越過業障苦海,到達極樂彼岸。故此,從功用上印證,法師也不是溝通佛與人的中介。

  神職人員是在各種宗教活動中,為所信仰膜拜對象服務的專職人員;如教皇、主教、司鐸、拉比(智者象徵)、牧師神父方丈(道教中有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亦可稱住持;雖與佛教叢林名稱相同,但有教義法理上質的差別)等。雖然在社會管理中,將佛教歸類於宗教;但是根據教義法理,佛教不是宗教。因為宗教信仰對象只是人類,不含其它眾生類;而佛教教化對象是九法界眾生,含一切有形無形眾生,從蠕動含靈到人天鬼神羅漢菩薩。所以佛教就是佛教在此世界佛教姓釋。

  中介,為中間介體,有其社會含義哲學含義社會含義是指在不同事物之間,及同一事物內部兩極之間,發揮聯繫作用的中間環節。其意在於使人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探討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尋求不同轉化發展的方法,達到客觀認識事物運動的規律哲學含義是指一切事物之間的聯繫,及一切事物轉化與發展中間的因素,普遍存在的介體形態。其意在於使人在認識客觀事物之間,及客觀事物內部,在矛盾運動過程中,從簡單到複雜,從偏面到全面,從偶然到必然,從主觀到客觀等,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性。

  故此,在佛教中,法師與佛之間是心通、性通,而不是不同事物之間與事物內部的兩極;法師信眾之間是人與人關係,是佛緣、法緣;而不矛盾運動過程與普遍客觀規律

  如此辯明法理,過於抽象,理性太強,使人不好理解;但有此疑問的人,具有高深學問、廣博知識、良好素質,辯才技巧,若不能如此解答,恐難心伏佛法,信受法師所講;只能各自理解,增進相互交流。2015/12

  第四十八問:「凡是自稱『法師』,吹噓神化自己,能給『佛菩薩開光替人滅罪除障、消災延壽超度亡靈』等,那隻是自欺欺人,純屬魔道誘惑愚痴眾生的雕蟲小計。」對此爭議頗大,請您給予解答。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在佛教中的法師是他人對釋經解法的人一種尊稱;不是自稱,也不可能自稱。能給佛菩薩形像開光者,不是吹噓神化自己;而是依經義與儀軌,為佛菩薩形像裝藏,誦念准提咒等,使佛菩薩形像由產品、商品,轉化為供奉的佛菩薩形像,或為佛菩薩住世的象徵。這裡不是簡單法師個人能為佛菩薩形像開光,而是通過法師替佛結緣,仗佛真言咒語威神力,才能為佛菩薩形像開光。在《大日經》等經典中有記,可自學考究。

  能替人滅罪除障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大悲陀羅尼神咒》等多部經典中,都有稱誦佛菩薩名號與誦持咒語者,可以滅罪除障。形式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舉辦法會、升吉祥疏、法師稱誦、自我懺悔等。這裡不是簡單法師個人能替人滅罪除障,而是仗佛菩薩名號與誦持咒語及自我懺悔功德迴向怨親債主法界眾生,使龍天鬼神歡欣,怨親債主遠離,達到滅罪除障的效應。

  能替人消災延壽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藥師七佛本願經》與《金光明經》等多部經典中,也有記述,禮佛、供佛念佛、誦經、持咒放生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嗔恚、不邪見等,可以使人消災延壽形式有多種,可自我選擇;也有法師興辦法事,或舉辦法會等。這裡不是簡單法師個人能替人滅罪除障,而是仗佛慈悲眾生的願力,使苦厄災禍纏身者止惡向善,不再造作新業,不再加重舊業,壞掉一些惡逆因緣,收穫消災延壽福報

  能替人超度亡靈者,也不是吹噓神化自己;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有光目女救母事例;在《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也有親人眷屬亡故之時,請法師大乘經典等,超度亡者。形式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舉辦法會、升超拔疏、善友助念、法師開示、遺財供養等。這裡不是簡單法師個人能替人超度亡靈,而是仗佛菩薩喜舍的悲力,追福於亡者,使心識轉化業習,減輕業報等,得到善生人天等度脫。

  若說這是「自欺欺人,純屬魔道誘惑愚痴眾生的雕蟲小計」,不知是依以何經,據以何典;若無經法可依,又無典義可據,僅憑主觀臆斷,恐怕這種句義,適應自身最為恰當,須自負因果。2015/12

  第四十九問:「高僧大德們研究的東西,是很枯燥的;他們埋頭搞得那些經典,是沒有機場讀物好看的。現今社會佛經來干什麼?無非三個用途:高閣藏書裝一下,師長講話引一下,書法練字抄一下。真覺得對你有用么?別裝了,你們真的需要高僧大德么?」您對此如何解析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高僧大德,是兩種稱謂。高僧是指身心持戒清凈、禪行證悟見道、通達三乘經論、明了真如本心、承載如來家業、善化無量眾生的人,也稱為大善知識大德是指能夠統領信眾、譯經釋法、善化培德、精進禪行、受持戒律、自利利他的人,含在家居士,也可稱為大善知識。若未悟言悟、未證謂證者,即使名聲再大,仍是凡夫俗子,非實義高僧大德。實義高僧大德,心空諸法,絕不執高僧大德名相自居。

  古今高僧大德的存世價值稀有珍貴;可為佛法棟樑,醒世明燈;又可影響時代道德文明的潮流,為歷史文化延續增添光彩。高僧大德,是以修行身心、奉行諸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心願自利,證悟我法空寂境界,明了人生實相真諦。又以續佛慧命、示範苦行、傳戒授法、引領宗門的行願利他,達摩法音流傳千古,玄奘譯經動人至今。高僧大德的普世價值,源於正法濟世,為世人突破無明迷局,擺脫無常困惑,識得心性自我,到達寂樂彼岸用心滴之血留下法脈標識,用身心鑄就功德大行。高僧大德,身有禪悅終日,心涌法喜六時,何有一點枯燥,更無一絲煩惱凡夫俗世心裡,妄測聖賢妙境,紅塵顛倒不覺,虛度不知親近

  當今時代文化多樣,科技進步,欲求無邊。染習蔓延,名利追求,晝夜荒迷,不知止足。當然,色情文章好看,暴力渲染刺激;網聊低頭成習,關注發財給力。生活壓力很大,自狹精神領域;奔波勞碌艱辛,五味雜陳人生。這樣的人群中,少有自讀佛經,閱覽善法書籍,更少親近高僧,難得一見大德。如此現象非常普遍,也很正常。他們觀察高僧大德的角度,是取相定論;認知佛教經典的廣度,是現實應用;對待人生厚重價值態度,是跟隨大流。故此產生了佛教經典無用論,高僧大德價值生死大事無心理,墮落魔網無警覺。末法時代,少因緣者比比皆是,少善根者處處不乏;只能任其,浩盪乾坤隨心所欲,大千世界生滅漂流。

  如此價值取向,是人生斷滅論,身體生於父母,不見有誰投胎。娛樂生活自主,七情六慾本具,人死斷滅無神,何有輪回之說。故此應知自害,後世失善因緣自我斷滅善根,他人無法用力。若無眾生可度,何以成就高僧;若無直心道場,何以世有大德

  總之,時光流逝無形,高僧大德輩出,無怨無悔往來,普度眾生不厭。高僧普通眾生大德眾生根同,心與眾生相連,性與眾生相通。佛法流通三世,見聞受益自醒,方知人生如夢放下解脫歸真。當知世論毀教,也有世俗壞法,自然世人受害,諸相世間無常。自結善法因緣,自種菩提善根,自救心性主人,自圓無量功德。2015/12

  第五十問:「若不能掙錢安身養家,身家性命不保,學佛有什麼用?吃飽飯才能活命,有好身體才能修道;若無身命,就無道可修;應該是這樣的吧?」如此議論,與佛教法理相合嗎?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答:對待如此議論,不同心境的人有不同認知,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理解。簡單地講,略分三種;即初入佛門者、聲聞修道者、行菩薩道者。

  初入佛門者,對教義法理認知尚淺,對學佛道理解不深,將身家生活學佛修道的關係對立起來,將身家生活奉為人生頭等大事,將學佛修道視為可有可無小事。其不知學佛更能如法掙錢,修道更能安身養家。學佛人知善行、遵禮儀、守道德、有敬畏,會自覺把該做的事項做好,遠離一切不善,正命做事,正業安家,正行保身,正心做人,正念護心,正見善行,正語視聽,正定修道。吃得乾淨飯,掙得清凈財,平安福報,和氣才富貴學佛不礙安身,修道有益立命。否則,人心知足富貴難修道;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

  聲聞修道者,不明大乘法義,執著我法自了,多為智慧不足,心少正法念觀。先有衣食床坐,再觀身命道行,以修為修苦滅,以道為道樂空。將身命先於法事,將道寄於有身,將多聞替代正法。古有阿難為憑,《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佛經》記,「今日如來。安居說法。遠來者眾。飢勞疲乏。性命不濟。有食有命。有命有身。有身有道。無食無命。無命無身。無身無道。今於是中。無有如是可意之事。」今有媒體報導濫象為據,抽籤看相與高價香擁進寺廟,在家信眾也具見思二惑。其不能了知,大乘法食飽慧命,精勤正法可忘軀,佛昔捨身半句偈,觀行道品三十七。聲聞眾中,大有堅固道行,多發菩提心者,身處紅塵不染,心觀紛繁離著。棄捨無學止足,行大阿羅漢道,證入第一義諦,明心見性自在

  行菩薩道者,一切言行為法,自無余念清心,身命幻化無常真我常住是性。憶佛雪山修道,一日一麻一麥,皮肉消瘦皺減,心能堪忍不退。目陷如井底星,肋出如朽草屋,坐處如馬蹄跡,不見退轉菩提。內財外物能施,血肉頭目手足,百千萬劫無怨,剜身為燈不動佛事高於一切,法事重於身命,古有傳記高僧,今有雞足茅蓬。終南萬人隱世,尚有修住洞窟,無數行者閉關皆是不惜身命。菩薩行人世間清凈戒身依法修心,四相八相皆空無執,人同相異心境不同,願心往來大行根器惠能證道偈頌大空,宣化來空去空妙行,本煥覺觀未來佛名,居士護法贊嘆高僧。為何行菩薩道者有如此境界?因能明觀於此世界,若貪一草,皆有因果;若執一花,往來有報。故菩薩畏因,不結俗緣。

  在此世間,有凡有聖,凡不知聖,聖顯凡相。凡心思欲,聖德善行,凡聖同住,法緣天成。在平常人眼中,滿足財色名食睡為正常需要,各有貪嗔痴慢疑為人性本具,五蘊色受想行識為根深蒂固,根塵偶十二因緣為時處生心。聖心雖難以理解,但可依緣起性空,無為善行深般若,大觀眾生眾生。2015/1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