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問:「稱念諸佛名號,還需要稱念諸菩薩名號嗎?二者功德有何不同呢?如何念佛才能往生呢?」如此疑問,可以答覆嗎?
答:稱念諸佛名號,有時需要稱念諸菩薩名號。稱念諸佛名號為常念,稱念諸菩薩名號有階段性、針對性。可據個人所修法門與對治業習而定,也可選擇只稱念諸佛名號,不稱念諸菩薩名號;也可稱念諸菩薩名號,不稱念諸佛名號;不必因人見思差別,而生障礙。
稱念諸佛名號,以心相念,或以口誦;既得皈依,又是親近;既結法緣,又樂佛道;既攝其心,又善眾行;既增功德,又受加持;既可證道,又為接引。稱念諸菩薩名號,亦是以心相念,或以口誦。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慈悲心,又是起大智慧體;常念文殊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智慧心,又是起大慈悲體;常念普賢菩薩名號,既是生大行願心,又是起大喜舍體;常念地藏菩薩名號,既是生大願悲心,又是起大樂法體;常念彌勒菩薩名號,既是生大慈願心,又是起大智行體;既是稱念一切佛功德道體,又是一切眾生行入道心。圓融稱念諸佛菩薩名號功德,為悲智行願慈佛教正法,是三世佛道教義總綱,是十方諸佛法理總則。應各依心願而念,個依功用而修。若不依悲智行願慈正修佛法,只依他佛願力而妄想得以接引,無有是處,是行邪法。
念佛往生凈土,若求決定穩當,應依法持戒,修行三心、速解五智、具足十念,必得諸佛接引。修行三心;一是至誠心,即無偽無欺,無焰無妄,無疑無貪,無瞋無邪,是施是戒,是智是理,是慧入悲,是敬是讓,是義是理,是觀音心;二是大深心,即無粗無動,無散無亂,無卒無暴,無暗無迷,是忍是定,是慧是覺,是見是辨,是明是審,是慎是慮,是文殊心;三是發願心,即無厭無倦,無懈無休,無退無轉,無放無逸,是進是方,是願是力,是勇是猛,是活是發,是格是致,是普賢心。速解五智;一是佛智,心佛眾生,圓通根本;二是法界智,清凈所住,梵行解脫;三是方便智,依戒定慧,觀空妙理;四是般若智,正知正見,無等無偏;五是一乘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具足十念;一是於諸眾生,常起慈念,不加損害,令得快樂,無損害心;二是於諸大眾,常起悲念,哀憫互助,扶危濟苦,無逼惱心;三是於佛正法,常起行念,不惜身命,守護禪行,樂守護心;四是於一切法,常起正念,智慧觀察,法無定法,無執著心;五是於世染法,常起舍念,利益他人,少欲知足,起凈意心;六是於一切時,常起心念,求生凈土,成就佛道,無忘失心;七是於諸信眾,常起等念,尊重恭敬,不生輕慢,無下劣心;八是於菩提道,常起信念,不著世論,深信不惑,生決定心;九是於諸善根,常起益念,修習功行,遠離煩惱,無雜染心;十是於無念中,常起一念,念佛功德,觀佛相好,起隨念心。
一切修行人,不分宗門,皆應一心不亂,觀念合一,凈念一如,專念佛名,結大因緣,具大善根;經雲「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不思他法勝劣高下,不對他行毀譽責難,不向他教遠近向背;唯恐自己罪咎邪惡,唯懺自己散亂粗動,唯責自己無道無法,唯愧自己不正不和。」以修一心的緣故,言行自然為善,舍棄欲染邪見,心自慈悲質直,遠離諸法執著,唯信一乘圓教,勤修六度萬行,諸佛願力接引,即得往生極樂。2016/6
第一百零一問:「能將財物給予他人,就是修布施嗎?自己舍財物,他人受福樂,還不圖回報,還說有福報,那布施的福報在哪裡呢?」我等也願聽聞。
答:佛在多部經中,都說過如何修布施;但說法對象不同,所修布施也有不同。在方等經中所說為菩薩所修布施,在戒經中所說為菩薩行人所修布施;唯在《毗耶娑問經》中,所說適應四眾所修布施。所謂施主,為難行能行,可將一切財、一切法、一切無畏,平等施予眾生,救人所難,濟人所困,解人所苦,遠離一切煩惱。所謂布施,為難舍能舍,將財物、身力、無畏施予所需者,能助他人生福、受樂、安穩,且不求回報。布施可分凈施與不凈施;凈施為心地純善,不凈施為善有夾雜。
凈施,也稱圓滿施,可分五種。一是無上施;第一施如來,供養諸佛菩薩,供養塔寺形像;第二施眾僧,供養出家二眾,供養法師大德;第三施法器,供養法事諸具,供養法音器物;第四施父母,孝行供養諸事,順從尊重意願;第五施悲田,救護失位王者,幫助失勢富貴。二是法施;第一善法施,譯經解經印經,弘法傳法行法;第二資生施,供養僧眾飲食,一切生活所需;第三屋宅施,修建塔寺精舍,提供弘法道場;第四燈明施,供養塔寺照明,香油蠟燭燈具;第五香火施,供養諸佛熏香,鮮花香料供具。三是惠施,第一時施,各種節日所需,危難困苦之時;第二行人施,路遇傷病飢餓,各種災禍救急;第三病人施,關心慰問病者,搶救傷病就醫;第四法物施,佛像經書結緣,各種念佛用具;第五遠行施,他方搬遷作事,珍品信物紀念。四是大施;第一樂人施,一切怨仇平等,不計名利得失;第二信心施,因緣三世造化,因果真實不虛;第三孤老施,照顧老弱病殘,幫助孤獨幼小;第四危難施,不顧自命救人,能舍財物救命;第五病人施,病者得其醫治,患者醫葯護理;第六僧眾施,具足持戒比丘,隨時供養所需;第七智人施,供養智者有德,相依諸善知識;第八貧人施,難民貧急乞人,至心歡喜供給;第九恩人施,報答一切有恩,敬畏賢聖師長;第十畜生施,救贖動物生命,濟度畜生慧命。五是隨喜施;第一歡喜施,見人所做供養,心生歡喜隨順;第二勸人施,贊嘆布施功德,勸他隨喜同作;第三親手施,代人願心所施,歡喜親自作好;第四歡欣施,破除嗔慳嫉妒,和藹可親奉送;第五常樂施,堅持長久慈善,培育好施心地。
不凈施,也稱雜染施,有三十六種。一是以邪心顛倒見,不誠舍送財物;二是為報恩的緣故,舍送財物為禮;三是對困苦無悲憫,只是象徵作樣;四是為滿個人私慾,請客送禮花錢;五是以財物祭拜火,以求興旺發達;六是以財物祭祀水,以求風調雨順;七是為讓王者賞識,拉關係走後門;八是畏懼搶劫盜賊,只是花錢免災;九是送予毒品毒葯,用於一切不善;十是刀槍斗戰兇器,予人爭強霸狠;十一是教人殺生取肉,招待送予他人;十二是拉攏收買人心,為其賣命孝力;十三是為獲某種榮譽,打通關節成功;十四是聽歌賞舞戲樂,追星捧角玩票;十五是月盡年終慣例,散發財物獎金;十六是鬧鬼爭訟凶宅,讓予他人居住;十七是自己不具財力,以他財物授人;十八是五穀雜糧果蔬,鳥鼠動物所食;十九是為學技藝知識,送予工匠財物;二十是病患恐命難保,舍財物予醫護;二十一是打罵後心悔愧,賠禮送物予人;二十二是分別是否騙人,心想來日有報;二十三是施財生疑後悔,心中非常難受;二十四是舍財物與他後,應服從我所用;二十五是思量施福歸我,不應屬於他人;二十六是年老病死所逼,財物子女至親;二十七是為善名聞而施,讓人尊敬感激;二十八是出於嫉妒我慢,較量過人舍施;二十九是為追女色擺闊,金銀珠寶貴重;三十是心想沒有子女,留財不如送人;三十一是選擇所施對象,比較有無福德;三十二是願助豐樂富人,不濟貧窮困苦;三十三是只為某種愛好,而舍財物予人;三十四是與人漁獵戲樂,提供網捕用具;三十五是為搶偷騙詐賭,提供財物方便;三十六是一切非法所得,用於一切供給。
學佛人修布施,皆是依戒善行,其法義為將菩提種,植於心地福田,可出菩提苗,可成菩提果;否則,罪田壞菩提種,不長菩提苗,何有菩提果。故布施福報在於心地清凈,如戒、如法、如事供養一切眾生,可轉生人天受妙樂,可次第證道為眾生福田,可三世得佛護念往生彼岸,可修菩薩行成就佛道,可如影隨形受用不盡。但有福報緣未和合,果未成熟不受;只是善因千劫不失,果報還為自受。而受施者,須修善行,增長德本,化掉財物所帶業力,不然了福或萬倍償還。2016/6
第一百零二問:「所見的學佛人中,多有修行不得力者,幾年下來還是老樣子,念念佛,瞌瞌頭,不見心行轉化,不見證悟道次,是什麼原因呢?」請幫助查找一下,可以共同受益。
答:由於宗門有異,又有禪行差別,於不同道場修行人中,常見心行轉化,有見證悟道次。但以大趨勢而言,末法世中,眾生緣劫衰而未亡,正法中興初而未盛,學佛人中大多依末法修行,中少依像法修行,較少依正法修行;故而修行人中,多有不得力者,少見心行轉化,難見證悟道次。究其根源,既有內因,為因緣善根不足;又有外因,為魔法世論干擾。雖千差萬別,若具體而講,其主要原因,可略為四十八種,分別如下。
一是所信不真,一信了之,不求其義,不詳其理;二是流於盲從,只為好奇,發心不正,不明究竟;三是隨眾心理,人雲亦雲,行無決定,不能慎獨;四是妄心難收,夾雜念佛,身心不靜,難以專一;五是未求明師,自其昏昏,難以昭昭,缺乏點傳;六是外緣所擾,猶戀世俗,喜歡戲論,荒廢主業;七是追求靈應,為身去病,求事順吉,樂此不疲;八是因緣不足,只有善因,不具法緣,難以實修;九是業習過重,善法難行,朝三暮四,諸障為患;十是善根不具,難行正法,末法心態,妄求往生;十一是迷執事境,求佛消業,念佛得福,煩惱如故;十二是心外求法,依賴三寶,不求自證,依相為真;十三是只取多聞,以多為勝,理悟圓通,少得法益;十四是貪求名聞,官階名銜,學位虛稱,以尊為榮;十五是不舍利養,多多益善,染污本心,增長業債;十六是想得名師,紛爭門戶,較量高低,為道速成;十七是不持戒律,污法破戒,人我第一,毀謗四眾;十八是半途而廢,心常退轉,空耗時光,一事無成;十九是一曝十寒,禪為消遣,終日馳逸,與道無干;二十是自生法見,妄改門規,不依傳承,意執定法;二十一是不受教化,痴迷愚頑,先入為主,一斑為豹;二十二是信心不足,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恐不證道;二十三是虎頭蛇尾,幾分熱血,越學越遠,佛在天邊;二十四是不究了義,以善為極,不明深理,如何成就;二十五是依佛吃飯,只混日子,應付撞鐘,不求甚解;二十六是樂見他過,招惹是非,人皆有失,唯我完美;二十七是心不識人,以耳為目,遇善知識,當面錯過;二十八是自心不凈,妄自猜測,他人意境,實無意義;二十九是不知謙下,疑嫉心生,輕慢初學,自障其道;三十是理障其心,以經執經,不知圓通,見思成惑;三十一是魔障其行,稍有精進,諸障現前,無法禪行;三十二是無明為實,煩惱難除,不行定空,知見顛倒;三十三是不修懺悔,難改其過,業習不消,漏失功德;三十四是以修為修,以道為道,不知放下,難入無為;三十五是不能勤行,懶散放逸,修不如法,缺乏擔當;三十六是畏懼苦行,遠離頭陀,任其受用,名為修道;三十七是不發大願,心無菩提,執著我法,妄計身後;三十八是五蘊熾盛,難辨魔境,妄解勝義,偏離正道;三十九是心無正定,邪慮為觀,冥求法諦,不離區宇;四十是數沙為寶,語言文字,名相義理,欺人誤己;四十一是色有生緣,邊解諸法,以相生心,難抵誘惑;四十二是緩急失度,緩鬆懈怠,急緊易崩,不利修行。四十三是忍辱不足,缺乏定力,無明火起,毀功德林;四十四是以因為果,唯一念佛,不行他法,念有間斷;四十五是心不質直,受委不堅,曲為諂佞,難經魔考;四十六是未破定性,二乘心智,疑惑佛性,不入中道;四十七是缺少智慧,得少為足,只顧自利,不能利他;四十八是諸佛不度,善神不護,昔破重戒,心行不善。
如此講法,有依經說,有依傳承,有依德論,有依踐行。他處也有略義,唯此處專題作答,可能會有重複,但為釋義規范完整,只能順緣而為。對此如何對治,可依經論,可依宗門,可依師教,可依自調。如此知見,義理難全,僅為交流,同為自勉。2016/6
第一百零三問:「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災禍頻傳,是因為『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嗎?佛法中有這樣的說法嗎?」依佛教義理應如何認知呢?
答:「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此警句,雖出自儒士之口,卻充滿了儒釋道文化內涵。之所以古今傳頌,經久不衰,其義關繫到正心以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倫常,為人類社會存在的五種正常關係;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乖舛,為用乖巧心機,做出忤逆、顛倒、錯位、違背、否定倫常的事項。倫常乖舛,若正常的倫理關係遭到破壞,就會出現各種禍端,倫常難以維系,或分崩離析,及名存實亡,而不復存在,即立見消亡。當今時代,傳統文化遭受破壞,唯物金錢觀念至上等;加之空巢老人難見子,有情難相親;獨生子女無長幼,有留守無序;牛郎織女多難聚,有緣易離別;買官賣官同名利,多益少見義;相互利用深城府,有誰真誠信。故有人心浮躁動態,同時出現人間百態。
在佛法中,《金光明經》有鎮國護家法寶,顯父慈子孝,母子連心;兄寬弟忍,長尊幼敬;夫有夫綱,婦守婦德;君以德立,臣守清廉;朋以義聚,珍惜友情。講究倫理順序,恪守慈孝綱常;擔當長兄責任,自盡幼弟義務;夫婦相敬互愛,內外家道分明;君臣大義為先,盡忠報國為民;朋友互補長短,共同興趣為歡;皆為不可造次,秩序道法自然。故《了凡四訓》禪語對話有,「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殃,殃盡定昌;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餘昌,昌盡定殃。」當今時代,應從自我開始,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精英平士,無論南北地域,無論膚色民族,都可啟於當下,修自我的福德,惜自我的善緣,過去善業現在受,現在善業未來受。一定會幸福安康,昌盛文明;否則,福過其壽,則難長久。
德不配位,為所具德行與所具福報不相匹配,或所具德行與所居權位不相匹配,福過其德,位過其德,發生乏德了福、德位錯亂的現象。由於德行不足,導致作為不正,其心自然有偽,知見必然生邪,必有災禍相隨;故而過度消靡生活,難守清正節操,言行失當不善,現世報應速達。當今時代,有夫婦可共患難而不可同享福,年輕才俊有為卻英年早逝,達官顯貴權重而禍事連連,稍有富足生活卻橫生事端,皆為德行不符合萬有規律,德薄不能荷載重物。更有為了發財不守法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為享口福不顧身體,為足慾望不守名節等,什麼錢都敢花,什麼事都敢幹,什麼物都敢吃,什麼臉都敢丟,近乎瘋狂程度,不惜一切代價。結果感召天時不正,地利失常,人心不古,天災人禍不斷;現實可見一斑,無不觸目驚心。
在佛法中,《金光明經》有提倡勤儉,暴殮天物有過了福;策令利民,損害眾益有罪失德;還有君失德而臣不忠,父不善而子不孝,夫奸詐而婦不賢,朋相欺而友不誠;乃至邪心、邪命、邪語、邪業、邪淫、邪見等。感召善神遠離世間,惡神相繼親臨降災;地震、戰亂、瘟疫、惡疾、大火、飢荒等頻頻出現;龍神行風不正、行雨不時,造成霧霾、狂風、旱澇、洪水、冰雹、雷電等自然災害,環境遭到破壞,財物受到虛耗。皆為德不配位、人天互損所致,皆為人心不善、惡業報應所得。當今時代,有善人聖行福地,佛法多、僧眾多、信眾多、梵音多、孝子多、善行多等,各處有災而此不見災,周邊有禍而此不為禍,風調雨順,物茂糧豐,人心安穩,盛世繁榮。皆為福德相符、善業報應所致,皆為德位相合、人天互益所得。2016/6
第一百零四問:「儒釋道都贊嘆厚德載物,厚德載物有多少德呢?佛教中又有多少德呢?具體的德是什麼,二者有本質不同嗎?」我等也願聞,請為一解。
答:君子以厚德載物,強調個人內在道德修養,可眾受多福,能雅量容人,為自強不息,又心靈寧靜。佛教中的功德,是以世間道德為基礎,世間道德的義理又可融入佛教功德義理中來,得以升華,故而贊嘆。
據古今開士綜合,厚德載物具體有二十五德;一是口德,說話注意語氣方法,學會理解尊重他人;二是掌德,鼓勵贊揚他人成功,擁護公平正義力量;三是面德,講究禮儀照顧情面,理解他人心裡感受;四是信任德,相信誠實友善道德,不可生性多疑一切;五是方便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忌殫自私桀驁橫行;六是禮節德,注重一切交往禮節,尊重不同民俗文化;七是謙讓德,保持謙虛謹慎態度,切忌鋒芒畢露樹敵;八是理解德,換位思考不同處境,容忍原諒他人過失;九是尊重德,平等維護他人尊嚴,切勿曲意張狂損害;十是幫助德,樂以助人扶危救難,樂善好施濟困幫貧;十一是誠信德,誠信為本重守承諾,萬事不可狡詐失信;十二是實惠德,實際惠及親友大眾,言語利益不可虛浮;十三是虛心德,為人虛心低調含蓄,求教作事諸業可成;十四是欣賞德,欣賞肯定他人長處,有學德才技藝能力;十五是感恩德,感恩天地心有敬畏,孝順父母常樂知足;十六是援助德,發達得志不要忘本,雪中送炭危難真情;十七是激情德,勤奮激情期許成功,仗義情感可融嫌隙;十八是形象德,人生形象品牌美德,價值珍貴超過萬金;十九是愛心德,博愛社會事業公益,仁愛大眾老幼殘疾;二十是笑臉德,面善微笑和藹可親,利益友誼健康溫馨;二十一是寬容德,能忍一時風平浪靜,可退一步海闊天空;二十二是合作德,精誠團結增加力量,協同合作效率雙贏;二十三是善良德,心地善良傳統美德,與人為善遠離惡朋;二十四是傾聽德,虛心傾聽不同陳述,耐住性子最好恭維;二十五是寬恕德,以德報怨常思己過,祥和寬恕化解仇恨。
佛教中有無量功德,若將功德人格化,依多部經典法義,可具三十二種,為佛於無量世中因地所行;一是引導利益之德,嚴持戒律,平等惠施;二是照破愚痴之德,勤修六度,其心不動;三是眾生歸依之德,禮敬師長,破除驕慢;四是教化眾生之德,至心授教,行菩薩道;五是至無為彼岸之德,修四攝法,離煩惱業;六是攝取親疏之德,供養師長,奉事雙親;七是大悲無上之德,善行修福,勇猛精進;八是消滅罪障之德,至誠聞法,解說正法;九是哀憫護念之德,不欺眾生,親近聖賢;十是善覆他過之德,救護怖畏,無生法忍;十一是尊貴自在之德,常施醫葯,常行三昧;十二是令修善法之德,常施戒法,常化眾生;十三是微妙香氣之德,教人不倦,親近智者;十四是滅罪生善之德,慈眼顧視,離諸忿恚;十五是滿足願求之德,發菩提心,踐行大願;十六是慈悲化益之德,不染塵垢,清凈等施;十七是舍己所愛之德,離諸貪著,破除慳吝;十八是圓滿身相之德,頭頂禮拜,諸佛菩薩;十九是威容高貴之德,口說義語,教人仁和;二十是正念善行之德,直心為道,令眾止苦;二十一是殊勝微妙之德,造像修塔,廣施無畏;二十二是受無量樂之德,遠離口業,不作諸惡;二十三是清凈和順之德,稱揚他功,法化眷屬;二十四是常思善法之德,摧破剛強,化滅三毒;二十五是不說無義之德,言無謬誤,不妄宣說;二十六是妙法滿願之德,正求必應,迴向法界;二十七是發弘誓心之德,同體大悲,迴向法界;二十八是斷惑消疑之德,圓音說法,實語一切;二十九是善眼和視之德,心悲眼慈,喜舍平等;三十是心憐憫愛之德,等觀眾生,如同父母;三十一是教人十善之德,自心受持,兼益眾生;三十二是稱揚贊嘆之德,梵行三學,妙音菩提。
厚德載物之德與佛教無量功德,存在本質不同,略講有六種;一是所行不同,厚德載物教化善人所行,佛教功德教化諸菩薩行;二是難易不同,善人所行相對容易,諸菩薩行難以想像;三是內涵不同,厚德載物為一世善義,佛教功德為永世相續;四是認知不同,厚德載物是世間法,佛教功德含出世間;五是成就不同,厚德載物成就君子,佛教功德成就世尊;六是形象不同,君子形象示範世人榜樣,世尊三十二相化導眾生。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諸菩薩行,有無量功德義,唯佛能知。2016/6
第一百零五問:「信佛的人天天說信佛好,那我要問一問,學佛究竟有什麼好處?依據佛教觀念,當今世界上的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此問義甚大,能為其解答嗎?
答:若了義講,學佛無好處、無利益、無功德;如達摩祖師回答梁武帝一樣,修塔、造廟、供僧等,無有功德,只為善行。因為,真正的學佛人,修行不求對己有好處、利益、功德,即身學佛,禪行定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所以,學佛若有好處、利益、功德,則為有為法、執名相。若修無為法,放下名相執著,則為大好處、實利益、真功德。大好處為認清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擺脫自我的綁縛,而離苦得樂。實利益為心無所住,諸法無我,自在無為,成就無上佛道,而福德圓滿。真功德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明心見性,一切諸法有不共,而智慧具足。
若依世間法而講,學佛人一切善行,為如戒行。從受三皈依開始,受五戒修十善法,乃至具足受持戒律,奉行不殺及眾善,不貪及不作諸惡等,皆可增益五福;即得健康長壽、快樂富貴、和睦安寧、好施有德、無疾善終。皆可避免災禍,減少煩惱,不結怨仇,化解暴戾,改變愚痴。所得福報,詳說不盡。學佛人一切修行,為如法行。從一句南無佛開始,持咒誦經,禮佛受教,精進禪行,參學無量法門;乃至懺悔業障,贊佛功德,傳法授戒,弘法利生,舉辦各種法會;皆可開啟智慧,醒悟人生,自知謙下,樂諸善行,次第證道;皆可自解綁縛,擴充心量,升華境界,離苦得樂,不受輪回。所得智慧,永說無盡。學佛人一切智行,為如事項圓融行。從發菩提心開始,修苦樂法,行菩薩道,利益一切有情;乃至釋經解法,六度萬行,慈悲喜舍,濟度一切困苦;皆可迴向法界,增長蓮台,發大願心,喜普賢行,成就無上佛道;皆可報眾生恩,代受諸苦,自利利他,往來不疲,直至圓滿菩提。所得功德,無量難盡。
依據佛教觀念,當今世界上的人類社會,最需要的是道德文明。其他一切需要,皆為衍生;如飢者需其食,寒者需其衣,乃至戰亂需安穩,貧窮需富足等,皆是身體欲求感受的需要,唯道德文明是人類心靈共同的需要,不可缺乏,不可替代,不可欺侮,不可損壞。當今世界上,維持人類社會正常生存發展規則的本質內涵,是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的核心內容是人心誠實向善,最能體現人心誠實向善的本質特徵是道德文明。雖有物質需求為第一,也有道德文明無第二;雖有民以食為天,也有食以安為先。歷史證明,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民族宗教;民族宗教處理的好,可促進更好的生存發展。道德文明是各民族、各宗教的結合點,可產生心靈共鳴;故道德文明是物質科技等一切文明的靈魂,是人類從低級階段走向高級階段的歷史必然。若離開道德文明的約束,人心慰濟無以維系,為爭奪物質利益可濫用科技手段,一切文明、秩序、公平、正義等都將受到破壞。當然,古今中外不乏遠見卓識之士,早已形成決定論集,並加以倡導與實踐;但是,依據佛教觀念加以認知,會促進人類社會道德文明的鞏固提高,利於人類社會一切文明的發展進步,增進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產生質的飛躍變化。2016/6
第一百零六問:「佛門講空於定,定境思止,無有意念,即無思想;人若無思想,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與屍位素餐還有什麼區別呢?我真弄不清楚,這就是學佛人的追求嗎?」請為其解答,好嗎?
答:學佛人於禪行密修中,由持戒得福,靜極而入定。定境為根塵不偶,思維停止功用,身心進入另外一種生命狀態,起用心識慧觀。身心能進入這種境界,是將人生價值上升為智慧層次,覺知身體真實處於空苦無常狀態;若再發菩提心,能繼續大精進禪行密修,可入不同禪次定,慧觀萬法皆空,諸法無我,漸次明了宇宙人生實相,身心禪悅法喜充滿,勝過世間欲樂千萬倍。若人身動意動,不可入定;所有意念,皆為妄想。
學佛人岀定後,雖有行住坐卧無非是禪是定的善境界,但不礙如戒、如法、如事項圓融的諸觀念;即學佛人有思想、有願求、有知見、有言行,而且活的真實不惑,義趣非同凡夫所能想像。不過學佛人的思想,是在修諸善法與六度萬行的同時,正知見而不邪妄,正思維而不邪曲,正言說而不邪語,正法業而不邪行,正命運而不邪執,正精進而不邪定,正心念而不邪求,正禪定而不邪習。時處依世間法而離世間法,時處在世俗中而離諸染法,若見貪慾如見猛火,若見貪婪如見洪水,若見傲慢如見痴傻,若見嗔恨如見刀劍,若見欺詐如見豺狼,若見誣枉如見蛇虺,若見怨枉如見害鬼,若見邪妄如見毒淵,若見冤害如見雷電,若見訟爭如見陰賊。
學佛人禪行定空與屍位素餐,雖在語言文字義理上有相似之處,而在諸法實相義理上卻截然不同,存在著本質差別。於禪行密修人中,確有證得神識離體往生、心性歸位不生不滅、化生示現不來不去者,自稱活死人、墓中僧等;而留形住世如屍位,日中一食素餐,不貪眾味,只療形枯。但是,學佛人修證如此境界,是無量功德所致;即是示現佛教真實不虛,示範正法久住世間,表示眾生有善因緣福報,表現法炬慧燈輩代相傳;其義如虛空廣大無際,其理如法性周流遍至十方無邊;以巨大精神食糧,以無盡信仰法資,既利益眾生,又利益世間;以法中無我大善,以慈悲化轉不善,既身心無為,又無為法相。可屍位素餐的本義,是比喻人只佔位不作為,只會白吃飯,不能成事業,心中無大志,就是混日子,或身無一能,平庸無所作等,上不能利益國家,下不能利益民眾,內不能利益自我,外不能利益他人。二者境界相異甚巨,凡聖懸殊無可比性;二者功用相去甚遠,凈染差別本質難同。
學佛人的願求,為願求善行、自利、利他、依法、持戒、善友、智慧、解脫等,非世俗追求,也非私慾所求。如法願求,法緣相續,三世不斷,次第成道,超越六道輪回顛倒苦受,得入常樂我凈涅槃境界。世俗追求,因緣相續,欲習纏繞,業債相償,相擾相害無期,相食相殺無盡。況四大皆空,願求離名相,菩提無願求,具足功德者自證得。而紅塵翻滾,執著入巨溺,假我不見我,欲漏善法者自墮落。故證悟定空者,寧願千劫刀砍斧劈,不願沾染欲習;寧願千劫水淹火燒,不願荒迷俗惡。而俗人以俗知見,去分別定空殊妙,如同痴人說夢,可笑而不可及。
在學佛人中,能行入定空慧觀的人,相對是少數,而多數人只是理入。但能理入的人,也不在貪戀紅塵,遠離名聞利養,樂習清凈定空,轉化身心業習,解脫煩惱擾害,願求出離世間。2016/6
第一百零七問:「我始終不明白,什麼是中道?什麼人可入中道?入中道有何法義?不入中道又如何呢?不知誰能給予解答。」請您為其開示。
答:修行人禪行定空慧觀,證悟無我法空境界,即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相對)法,觀法性不生不滅、不常不斷,又可轉識成智,無中道名相的第一義諦,為中道法義。
修行菩薩五德的人,可證入中道,而非言語理相可入。菩薩五德,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普賢菩薩義理心,虛空藏菩薩的智慧心,文殊菩薩的敬儀心,地藏菩薩的誠信心。在佛經中稱五理性心,為觀自己心相,原來妙理圓融;自覺心性聖智,常樂真我凈德。五菩薩娑婆有緣,法性周遍法界,等流而成人天眾生理性。五菩薩德化功用四方與中央,觀世音菩薩住西方行願,主東方慈悲;普賢菩薩住東方慈悲,主西方願行;虛空藏菩薩住南方智慧,主北方敬儀;文殊菩薩住北方敬儀,主南方智慧;地藏菩薩住中央誠信,合四方德用。
證入中道者,可出世間;而在世間,重在利樂有情;即可具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理,順應天心人理,成就世間諸善,約束自心博愛善行,滋有孝順撫育和睦,救濟貧困災難,憐憫疾苦殘弱;約束天地逆生噁心,以倡導和平抑制戰爭,以愛護生命化解殘忍,以祥和美好消減暴戾,以惠施樂善恥於貪婪。可具普賢菩薩的義理心理,順應道理堅固,成就世間正義,約束自心正義立本,倫理生根,平等公正,利國愛民;約束違逆悖理惡行,以道理克制無理,以有序理順無序,以有利破解無利,以善行制止惡行。可具文殊菩薩的敬儀心理,順應文明有禮,成就世間儀規,約束自心存在敬畏,天地法則,張弛有度,正知正見,上下尊卑;約束違犯法度胡為,以謙下化傲慢,以正心化邪行,以文明化粗鄙,以禮樂化無恥。可具虛空藏菩薩的智慧心理,順應光明慧照,成就世間人物,約束自心萬法不迷,醒悟達觀,勤奮有學,聰慧明智,熟練技能;約束身心莫縱欲習,以智心破愚痴,以開化破執迷,以廣大破狹隘,以慧光破暗昧。可具地藏菩薩的誠信心理,順應誠信道源,成就世間公德,約束自心不可欺瞞,老實做人,認真做事,大宥有據,因果報應;約束一切人事不善,以輪回報因果,以苦受報惡業,以災禍報強橫,以無常報妄想。
修行人若不能證入中道,則不岀離世間,上者定性聲聞緣覺,中者色界諸天,下者欲界人天。若在世間,則為道法有序自然,合於根本法理不亂,萬法循環調節有度,相互制約中正不偏。若在人中,中道五德,唯一心行,共有共無,唯修證悟;不可偏過其一而不顧其四,不可無明妄氣生髮噁心;即過之其反,大損道法,慈悲過度,反成愛著;義理過度,反成憎害;智慧過度,反成佞奸;敬儀過度,反成諂媚;誠信過度,反成偏頗。若背離中道,則為不修五德,不能修身養性,常行十不善法,速成邪噁心行。故世間一切法,皆是佛法;於證入中道者而言,依法則而超越法則,無有過度與背離;於未證入中道者而言,一切言行受因果規律控制,無法解脫綁縛。2016/6
第一百零八問:「佛祖在世時,就預言佛教在他涅槃幾百年後將在震旦發揚光大。在《佛說灌頂經》中雲,『閻浮界內有震旦國。我遣三聖在中化導。人民慈哀禮義具足。上下相率無逆忤者。』佛依何因緣有此預言,三聖又是誰?」請您為其釋解。
答:震旦為中國,三聖為三皇;三皇,為燧人,即燧皇;伏羲,即羲皇;神農,即農皇。佛教創立於古印度,發揚光大於中國,中國還為佛教最後滅失地。佛教法運興衰皆依眾生因緣,眾生因緣又感召地域差別,地域差別有傳統文化不同,文化不同表示善根基礎各異。佛此預言,所依因緣有二;一是三皇創立華夏文明,為人文始祖;二是四大菩薩建立道場,善法先導。
三皇創立華夏文明,為人文始祖。在佛未從兜率降跡人世前,觀世音菩薩便降跡遠古人間,相繼化現三皇身,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發明了占卜八卦與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發明了用草葯治病、用農具墾荒種植糧食作物,還製造了飲食用陶器炊具;開創了華夏文明,也是中華文化發祥地。在華夏文明的傳承中,相繼形成了儒教與道教文化,為佛教傳入中國後生存培植了人文土壤,也為佛教很快融合為國學殿定了心靈基礎,還為佛教形成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先決條件,更為佛教法運興旺盛行世間孕化了因緣善根。創立文明,需要神聖人物;形成文化,需要歷史時間;繼承傳統,需要輩代人心;發揚光大,需要善法因緣。故華夏文明與佛教法運淵源流長,中華文化與佛教緣法融為一體,非無因故果,非無緣嫁生。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雲,「有一國土。名大七寶震旦。」「昔於此國。觀世音菩薩。化作三禪初梵王。化人間故。沒梵宮殿。下生王宮。大德龍身。說示天理五行氣變作吉凶法。地沒還天。作春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初禪二大梵王。化人間故。沒天宮殿。下生王宮火德牛頭。說示地利百葯醫毒助人間氣。地沒還天。作夏天主。觀世音菩薩。化作帝釋。化人間故。沒天宮。下生王宮。土德人質。說示人倫心法大道身法五倫。地沒還天。作土用主。是三王者成強三才。說人性德。依俗說法。示第一義。皆是觀音大悲應化故。此國觀音有緣。末法世中。我法流布。余佛緣滅。唯存觀音。化益永世。」
四大菩薩建立道場,善法先導。在佛於菩提樹下示現成佛前,已有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於中國洛伽、五台、峨嵋、九華四山建立道場。《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明確表述。當時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人間也未見有菩薩弘法,至今日道場正盛,只是人道凡夫業重根障不能得見,只能見聞一些吉祥瑞像與神奇靈驗的傳說,或見宏偉有形寺廟與有像信眾。四大菩薩於道場中,無量眾生圍繞聞法,真實不虛,定觀可見。在佛教傳入前,已有無量聞法眾生轉生人道,樂聞、擁贊、迎請、修行佛法,為佛教的順利傳入,具足了先期條件。當佛教傳入時,使之得到迅速普及擴散、譯經弘傳、開山立寺、高僧輩岀;又傳播到周邊諸國,高潮迭起,如日中天。四大菩薩與無量聞法眾生,既在冥中護持佛法,又在護佑世間;既形成了佛教四大名山,又形成了佛教神聖文化;使大悲心、大智慧、大行願、大願力,合成佛心、佛慧、佛行、佛願,形成了信眾心中的普世價值觀與出世歸宿觀。在護佑世間上,既護持有緣眾生福址安全,又護持有緣眾生身心安穩;既滿足眾生廣種福田豐盈,又滿足眾生有求必應願心。對於四大名山發生過的一些戰亂、災禍、飢荒、疾病、毀寺、逐僧、壞佛、破法等現像,既為眾生惡緣感召,又為眾生定業因果;可參《金光明經》,這里不加詳解;只能講無礙四大菩薩道場,無礙佛教住世弘傳;只障無緣眾生難行善法,只障業重眾生不得善報。
佛教傳入二種因緣,和合中國信眾善根,於當世未來,皆有善緣、佛緣、法緣、僧緣,有大福報,有皈依處,有修學場,有聖教地。佛教因緣不思議,菩提善根自神奇;四大菩薩善教化,演繹法音難值遇。戒定慧中可覺觀,聞法受教德化心;信眾大幸住中華,菩薩眷屬善士聚。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