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 陸 當下即道場 途中即家舍

  與祖師同行 陸 當下即道場 途中即家舍

  “傑出叢林趙州,老婆勘破有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與路為仇。”黃龍慧南*禪師開悟偈中的這句話,在我看來,在生活中卻是非常實在的座右銘。因為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與作業為“仇”;在上班的時候與工作為“仇”;在日常生活中與事情為“仇”;在事業中與辦事為“仇”;在醫院裡與病痛為“仇”……

  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煩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仇”。總是在期待快點做完作業;總是在期待快點長大賺錢;總是期待快點下班;總是期待快點到月底、年底發工資、發獎金;總是期待到某個時候可以開始做點什麼;總是期待病快點好然後可以……時間和精力就這樣放在期待上面去了,而條件總是不具備青春就這麼過去了;頭發開始發白了;身體開始愛上病了;頭腦開始不靈光了;同齡的朋友開始過世了……

  小時很喜歡一首台灣校園歌曲《童年》:“……總是要等到睡覺以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長大的童年……”當時之所以喜歡這首歌並不是因為歌詞朗朗上口,而是寫出了自己的真實。原來自己從小就是這麼被培養出來的,難怪現在要開始覺悟這麼的困難

  我們就是這麼樣地欺騙自己的一生,這在佛教裡面有個名詞叫“背覺合塵”。背離覺悟,應合塵勞。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應該反過來,就要修行,就要“背塵合覺”。背離塵勞,應合覺悟。就要明白“路途就是家舍”,不要與路為仇。生活過程就是我們的目的。我們就要按照佛教教導的“無為”方式生活,努力耕耘不問收獲。這樣我們就不會有煩惱,因為煩惱被轉化為動力(佛教的名詞叫“菩提”)了。生活自然充滿陽光和歡樂。

  這里講講很容易,自己都很做得到。所以常常會想起師父的教導:“能做多少是多少!”這樣我們就可以慢慢地適應覺悟生活;慢慢地不再等待。更進一步就會慢慢地喜歡生活;慢慢地喜歡白髮(至少慢慢地不怕生病了);慢慢地發現自己長大了;可以幫助別人了;慢慢地會告誡別人做事把握當下,不要再與“路為仇”了。這就佛教說的“自利利他”。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要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為什麼要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為什麼要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為什麼要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因為我們不再與“路為仇”。所以要感恩一切,感恩前人為我們指出的道路;包容路途的艱難與遙遠;分享路途的歡樂與艱辛;最後以此成功的經驗大眾結緣,告訴大家“把握當下,努力耕耘!”

  行人莫與路為仇,路途便是當下。途中即家舍。

  前些天把行腳老祖寺*的事情寫了下來,發到網頁上。很多人對途中即家舍”很感興趣,認為這是一種很好心態很多人平時就是這麼做的,但有人只是把走路或出差當做途中,也有很有善根的人道行程就是途中,而且這個行程,就包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這是非常可喜的。說明佛教的有些思想和行為是完全適用於現實生活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想。因為“途中即家舍”完全是佛教教導我們安心生活、學習、工作的最佳方式

  行腳老祖寺,實際上是自己對自己這幾年來學習的一次考試,希望看看“無為”學得怎麼樣?希望看看佛法現實生活中能否好好應用?希望看看“途中即家舍”是否能夠得以實現。結果沒有讓自己失望,增強了自己學佛信心。其實自己平時就是按照“途中即家舍”來做的。在以前不會“途中即家舍”的時候,總是盼望這,盼望那。希望早點下課;希望早點誦完經;希望快點到點開靜;希望……結果是一天到晚煩惱重重,活得好辛苦。更冤的是還以為修行嘛,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當然會很辛苦。

  這是因為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把做的過程和結果分開。為了達到結果,而無可奈何地去努力。往往不知道做事情過程就是結果,就是成就也就是把路途和到達分開了。結果常常是路上煩惱重重,或緊趕慢趕,或怨天尤人,或丟三落四,或七上八下如此等等。從而常常無法把事情做好,或者做不圓滿,或者很容易做的事情被耽誤了,從而產生種種煩惱

  更有甚者順利達到目地後,還是煩惱重重,為什麼呢?因為眼前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又連帶出來。因為我生活中,必然是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其實這些問題也都是自己找來的),比如百萬富翁有了一百萬後,又想著賺一千萬等等。最最無聊的是,目標實現後等待著死亡,因為我們有這個色身,就會有色身壞的一天,就會有這一生命結束的一天,絕大多數人害怕這必然會到來的一天。

  所以我們如果明白“途中即家舍”,並按照這樣去做。那麼我們就會安住每一個當下,就不會有時間去緊趕慢趕;就不會有時間怨天尤人,就不會有時間去丟三落四;就不會有時間去七上八下……更不會有時間去等待著死亡。這樣我們就會從容安祥、有序、睿智地工作生活和學習。就會有美好的人生,就會有美好事業,就會有和諧社會家庭……

  “途中即家舍”也是禪宗祖師常常提到的無修而修的修行方式。可以說這是非常高的修行境界。這體現了出家人的無為的生活方式,《金剛經就有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我們做任何事情,一般總是有一個目標,然後對著目標努力。這種為目標努力生活方式也是對的,因為它會促進你努力去做,去實現目標,但不究竟。因為實現目標後如何?目標實現不了如何?最後的結果都是煩惱。而佛教教導我們要按無為的方式生活,這里一定要注意,無為不是不為,而是對結果不執著,對過程加倍努力為之。用最方便的比喻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歷史上雍正皇帝歷來被公認為中國帝王之中唯一一位真正親參實悟、直透三關的大禪師雍正皇帝悟道之後,結合自己的修證體會,以禪宗三關之理,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其說雖然未必為宗門的旨,但是可作為一家之言

  初關:“夫學人初登解脫之門,乍釋業系之苦。覺山河大地,十方虛空,並皆消殞。不為從上古錐舌頭之所瞞,識得現在七尺之軀,不過地水火風,自然徹底清凈,不掛一絲。是則名為初步破參、前後際斷者。”

  重關:“破本參後,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大地,十方虛空者十方虛空,地水火風者地水火風,乃至無明無明,煩惱煩惱,色香味觸法者色味觸法,儘是本分,皆是菩提。無一物非我身,無一物是我己。境智融通,色空無礙,獲大自在,常住不動。是則名為破重關,名為大死大活者。”

  末後關:“透重關後,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明頭也合,暗頭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體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無生故長生,無滅故不滅。如斯惺惺行履,無明執著,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後一關。”

  從這段話來看,“途中即家舍”的理念也是最高的修行境界。只有透了重關,要破牢關的人能做到“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才能最後明白“無生故長生,無滅故不滅。”

  只有我們按照“途中即家舍”的理念工作生活和學習,才能輕鬆地完成我們的工作、輕鬆地完成我們的學業、輕鬆地面對我生活的每一個問題。做到自利利他,和諧社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