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思想淵源 導言

  禪宗思想淵源 導言

  禪宗大乘佛學精華廣為汲取,於上堂說法機鋒應對之際,時時揭舉大乘經典話頭,《楞伽經》、《楞嚴經》、《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等,是禪宗特別推崇的經典達摩以《楞伽經》傳付慧可,弘忍以《金剛經》傳付慧能,是眾所周知的禪宗史實。考察禪宗典籍,可以發現,很多著作都大量引用了佛教經典。如北宗禪的綱要性著作大乘五方便》,即是依據《起信論》、《維摩經》、《法華經》、《思益經》、《華嚴經》等,以問答形式,詳述北宗禪之要諦;《楞伽師資記》中道信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在短短的篇幅中,即廣引《楞伽經》、《文殊般若經》、《普賢觀經》、《大品經》、《華嚴經》、《金剛經》、《無量壽經》、《維摩經》、《法華經》、《法句經》、《涅槃經》以證成其說;《壇經》的基本思想之形成,也是熔鑄了大乘經典的精華而成。 參胡順萍《六祖壇經思想之傳承與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3期。釋聖嚴《六祖壇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廣泛徵引《維摩經》、《金剛經》、《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起信論》;宗密有感於禪宗與教下之沖突而作《禪源諸詮集都序》,其鵠的在於解說禪教一致。書中融通禪教,多以《起信論》為依據,並依據《起信論》繪制出佛教哲學圖表;延壽《萬善同歸集》主要內容是引用經論,以闡述眾善皆歸實相之旨。書中以問答體的形式,將諸宗教義體系化;延壽的《注心賦》主要依據《楞伽經》中“佛語心為宗,無門法門”一語,以賦絕待靈知之一心,並引用諸經論自作注釋,廣泛徵引《楞嚴經》、《維摩經》、《金剛經》、《圓覺經》、《涅槃經》、《法華經》、《華嚴經》等諸經,以及《大智度論》、《肇論》、《釋摩訶衍論》、《起信論》、《唯識論疏》等諸論;延壽編著《宗鏡錄》100卷,更是禪宗史上融匯禪教的巨制……可見禪宗對於佛教經典是非常重視的。雖然有的禪師宣稱不依經典,事實禪宗到處都在引經據典,禪宗的很多公案機鋒都是借經文中的成句,或化用經文的意旨來展開。永明延壽即曾對那種不研究佛經的傾向提出了批評:“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暗證。”《宗鏡錄》卷43

  既然禪宗史上重視經典事實如此,研究禪宗思想禪悟思維禪宗詩歌,就不可對其漠然置之。要真正講禪宗,不離唯識般若華嚴。要講禪宗明心見性,就必須把唯識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夠真正徹底地明白見性道理,弄清本來清凈無染的心性,為什麼會生起煩惱塵勞,這些煩惱有哪些類別,通過怎樣的方法才能將它們去除,以恢復澄明清純的本心;要理解禪宗不思善,不思惡” 將一切二元對立觀念打成一片的禪髓,必須了解不二法門禪宗的影響;要理解禪宗小大一如、時空圓融開悟境界,必須理解華嚴哲學圓融精神;禪宗旋立旋破,隨說隨掃,開悟之後,卻了無所得,這些又深得金剛般若的精髓。探討唯識佛性般若華嚴思想禪宗的影響,是研究禪宗思想的基本前提。

  在探討禪宗思想淵源時,筆者依據佛教禪宗思想體系進行論析。佛教禪宗本心論揭示本心澄明、覺悟圓滿、超越的內涵與質性,迷失論揭示本心擾動、不覺、缺憾、執著狀況及緣由,開悟論揭示超越分別執著以重現清凈本心方法與途徑。境界論揭示明心見性回歸本心時的禪悟體驗與精神境界。其中,境界論又主要由現量境、直覺境、圓融境、日用境構成。從禪悟內蘊上來表述,就是一切現成的現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覺境,相涵互攝的圓融境,隨緣任運的日用境;從詩學意象上來表述,就是觸目菩提現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覺境,珠光交映的圓融境,飢餐困眠的日用境。

  本心、迷失、開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禪宗思想體系的全部內容。這裡略舉佛禪典籍中的有關記載作一印證。

  其一,本心論。“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狂心錯亂,因見我故,還得本心。”《涅槃經》卷26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維摩經·弟子品》“自見本心,自成佛道。” 《壇經·付囑品》參禪悟道,都是為了重現本心。從體上說,本心具有超越的特性。“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壇經·付囑品》“其心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凈,不生不滅,湛然寂,此是本心形相也。”《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其二,迷失論。所謂迷失,即是迷失本心:“迷失本性。”《佛所行贊》卷3“悶亂荒迷失本心。”《金光明最勝王經》卷10“動念三界成,迷失當時路。”《龐居士語錄》卷中“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 《全唐詩》卷807拾得詩“故學道人迷自本心。”《傳心法要》 “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四家語錄·馬祖錄》“一切眾生迷於真性,不達本心,種種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愛。以憎愛故,心器破壞,即受生死,諸苦自現。”《林間錄》卷下引延壽禪宗還指出,“迷失” 只是權且設立的對本心蒙受障蔽狀態的稱謂,實際上並無迷悟得失:“此性縱汝迷時亦不失,悟時亦不得,天真自性本無迷悟。”《古尊宿》卷3《黃檗

  其三,開悟論。佛教禪宗開悟論除了磨鏡漸修的開悟法門外,最直截了當的是頓悟法門,對這種開悟法門,禪宗名之為“解脫”:“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龐居士語錄》卷下“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雲何為頓悟?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所得。”《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其四,境界論。一觸目菩提現量境:“離離春草,分明漏泄天機。歷歷杜鵑,儘是普門境界。”《黃龍四家錄·晦堂心》二水月相忘的直覺境:“野雲倚山,家風閑淡。秋水著月,境界澄明。”《宏智廣錄》卷6 “若到此境界,雖然見似不見,聞似不聞,說似不說,飢即吃飯,困即打眠,任他葉落花開,葉落時是秋,花開時是春,各各自有時節。”《碧岩錄》第88則三珠光交映的圓融境:“華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初無假法,所以即一而萬,了萬為一,一復一,萬復萬,浩然莫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卷舒自在,無礙圓融。”《羅湖野錄》卷1四飢餐困眠的日用境: “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華嚴經》卷52“信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古德雲,入得世間出世無餘,便是這個道理也。”《大慧語錄》卷24佛禪旋立旋破,隨說隨掃,對境界又予以消解:“問:‘潭清月現是何人境界?’師曰:‘不幹你事。’僧曰:‘相借問又何妨?’師曰:‘覓潭月不可得。’”《傳燈》卷21《南台誠》之所以進行消解,是因為解脫境界是不可言傳的內證境界:“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何以故?離境界故。” 《大般若經》卷567“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圓覺經》“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覺聖智之境界也。”《大慧語錄》卷19

  在本書所論及的十部大乘經論中,有三部著作的真偽在學術界曾引起熱烈的討論,它們分別是《起信論》、《楞嚴經》、《圓覺經》。迄今為止,關於這三書到底是印度原典,還是中國人的託名之作,學術界仍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本書對其真偽問題暫不作討論,是考慮到這樣的原因:不論這三部書中的一部或多部,是否是中國人的託名之作,在其成書之後,對禪宗思想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確鑿的事實本書所要做的,就是客觀地指出這一事實

  禪宗思想的重要載體是禪宗詩歌。禪宗詩歌是禪思禪宗思想禪悟思維禪宗機鋒公案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能傳達深邃靈動的禪學感悟。因此,本書禪宗詩歌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為了使隨文注釋簡練,本書對一些書名作了簡化,如《景德傳燈錄》簡稱《傳燈》,《五燈會元》簡稱《五燈》,《古尊宿語錄》簡稱《古尊宿》,《續古尊宿語錄》簡稱《續古》,《禪宗頌古聯珠通集》簡稱《頌古》等。在引用唐宋詩人作品時,也盡量遵循著簡化的原則,對作品出處一般標以在《全唐詩》、《全宋詩》中的卷數。關於本書引用各種資料的版本情況,可參看《禪宗詩歌境界》所附的《主要參考書目》。

  探討佛典禪宗思想關系,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目前已經出版的各種禪宗思想著作,為筆者深入義海探驪得珠提供了可貴的借鑒。本書選取佛教經典禪宗思想關系作為切入點,具體地論析了佛教經典禪宗思想的影響。筆者試圖通過這一工作,釐清禪宗思想禪悟思維傳統經典關系,以彌補對禪宗思想佛教經典之聯系注意不足的傾向,為禪宗思想的研究提供管見。限於學力,本書一定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讀者諸君不吝賜正。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這個領域,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THE END